① 與美國相比中國的IS曲線是更為平緩,還是更為陡峭,並論述其原因
曲線的斜率及影響IS曲線的斜率的因素
(1) IS曲線的斜率:dr/dY=-(1-b+bt)/h=-[1-(1-t)b]/h<0
(2) 影響IS曲線的斜率的因素:b和h
b值越大,IS曲線斜率的絕對值越小(即IS曲線越平坦),國民收入的乘數越大,Y對r的反應越靈敏;b值越小,IS曲線斜率的絕對值越大(即IS曲線越陡峭),國民收入的乘數越小,Y對r的反應越不靈敏。
h值越大,IS曲線斜率的絕對值越小(即IS曲線越平坦),I對r的變化越靈敏,Y對r的反應越靈敏;h值越小,IS曲線斜率的絕對值越大(即IS曲線越陡峭),I對r的變化越不靈敏,Y對r的反應越不靈敏。
LM曲線的斜率是k/h,h是貨幣需求關於利率變動的系數,當h=0時,k/h為無窮大。因此,LM曲線在古典區域是一條垂直線;當h為無窮大時,k/h為零,因此,LM曲線在凱恩斯區域是一條水平線;當h介於零和無窮大之間的任何值時,由於k一般總是正值,因此k/h為正。
前面的是教科書,下面我談談自己的看法:
我認為IS曲線更平緩了,因為邊際消費傾向、投資對利率的敏感程度因為信心不足而變小。
LM曲線便陡峭了,09年的天量信貸並沒有多少深入實體經濟,而只是推高資產價格(房價)造成了走出危機的虛假繁榮。反之我比較傾向於財政政策在拉動內需上的作用。
展開剩餘70%
2 2
② 有學者認為中國的is曲線比較陡,lm曲線比較緩,請
IS曲線的右上方表示對於一定的國民收入,利率過高;根據凱恩斯的理論高利率抑制需求(也就是需求低於該國民收入下的均衡水平),所以存在超額產品供給;LM曲線左上方表示一定國民收入水平下,過高的利率使得貨幣需求低於均衡水平(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函數表明利率與貨幣需求呈反向變動關系),所以存在超額貨幣供給。
分析的時候畫一條垂直與橫軸的線就容易知道
③ IS曲線變得更陡峭了,可能是因為什麼
可能是因為a(阿爾法)、b變了
④ 相對於西方國家,我國的IS LM曲線是偏緩還是偏陡
你好,這個問題要看IS,LM的坐標系代表什麼,兩個變數之間什麼關系。IS,LM的坐標系縱軸代表利率,橫軸代表總產出。而且,IS和LM還不一樣,要分開討論。
首先,對於IS,咱們用一種很不嚴謹的方法看一看吧:以中國為例,2011年gdp是73011億美元,利率水平是0.06(沒時間找2011的,暫用2012年11月的吧),美國150944億美元,利率水平0.025。以此來看,美國IS曲線在坐標系中,橫軸是中國的兩倍,縱軸是中國的一半不到,所以中國的IS曲線要陡峭一些。(注意!我這種估算IS的方法肯定不精確也是不對的,但是看的很直觀)
另外,近兩年美國經濟相對不景氣,所以它也處於IS曲線相對平緩的部分。
其次,對於LM,這個不能用以上方法,表面上看是利率和產出的關系,但它實際上是貨幣供給和貨幣需求之間的關系,但是貨幣需求不容易估算,你去兩國央行找找。找到兩者交點以後,再按照課本上的方法映射到利率-產出坐標中比較(方法同IS)。
⑤ 影響is曲線移動的因素有哪些
is曲線的移動是由自發性支出的變動引起,影響is曲線移動的因素有投資變動、儲蓄變動、政府購買、稅收變動,具體如下:
1、投資變動
投資水平增加,在不同利率下投資都等量增加。因此,投資增加△i則投資曲線i(r)向右移動△i,這將使IS曲線向右移動,其向右移動量等於i(r)的移動量乘以投資乘數k,即IS曲線的移動量為k△i。
2、儲蓄變動
設投資保持不變,若儲蓄水平增加△s,則消費水平就會下降△s,IS曲線會向左移動,移動量為k△s。類似地,儲蓄減少使IS曲線右移,其移動量也是k△s。
3、稅收變動
稅收增加類似於投資或消費減少,稅收減少類似於投資或消費增加。因此,稅收增加會使IS曲線平行左移,稅收減少會使IS曲線平行右移,移動量為稅收乘數與稅收變動量之積,即kt△t。
4、政府購買變動
增加政府購買支出對國民收入的作用與增加投資類似,因而會使IS曲線平行右移,移動量為政府購買支出增量與政府購買支出乘數之積,即kg△g 。政府支出增加對於投資具有排擠效果。
(5)中國is曲線陡峭的原因有哪些擴展閱讀:
IS曲線的斜率
IS曲線的斜率:dr/dY=-(1-b+bt)/h=-[1-(1-t)b]/h<0。
b值越大,IS曲線斜率的絕對值越小,即IS曲線越平坦,國民收入的乘數越大,Y對r的反應越靈敏;b值越小,IS曲線斜率的絕對值越大,即IS曲線越陡峭,國民收入的乘數越小,Y對r的反應越不靈敏。
h值越大,IS曲線斜率的絕對值越小,即IS曲線越平坦,I對r的變化越靈敏,Y對r的反應越靈敏;h值越小,IS曲線斜率的絕對值越大,即IS曲線越陡峭,I對r的變化越不靈敏,Y對r的反應越不靈敏。
⑥ 2006年中國IS-LM曲線
用IS-LM模型分析我國的財政政策
近幾年,尤其是2002年之前,我國在對宏觀經濟的調控上,傾向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基礎設施投資,擴大政府支出,刺激經濟的增長。這與我國當時的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形勢是相適應的。
不過,從2003年開始,經濟形勢開始發生變化,2003年我國GDP增長速度達到9.3%,2004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7萬億元,增長9.5%, 。在這種變化下,我國實施了7年的積極財政政策在2005年開始退出。從抑制潛在通貨膨脹,防止經濟過熱,保證經濟穩定的目的出發,中國在2005年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穩健的財政政策。即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雙穩健」。筆者擬從IS-LM曲線談起,來討論這一「雙穩健」的宏觀經濟政策。
一、IS-LM理論的簡單回顧
IS-LM模型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英國經濟學家希克斯在1937年創立的。這個模型在凱恩斯利率作用機制的基礎上,描述利率與國民收入的水平關系。
IS與LM曲線分別表示商品市場與貨幣市場各自處於均衡狀態時所必須的利率與國民收入水平的組合。IS曲線描述商品市場均衡時,利率和國民收入的反向變動關系,I指投資(investment),S指儲蓄(saving);LM曲線描述貨幣市場均衡時,利率和國民收入的正向變動關系,L指流動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M指貨幣存量(money stock)。
IS或LM曲線移動時,均衡收入與均衡利率會發生變動。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通過推動IS或LM曲線向右移動,從而實現帶動經濟增長,增加國民收入的目的。IS-LM曲線的形狀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關系如下:
擴張的財政政策增加自發性支出,通過乘數效應引起總需求和均衡收入增加,從而推動IS曲線右移。LM曲線越平坦,財政政策越有效;受「擠出效應」的影響,IS曲線的形狀與財政政策的有效性關系不確定。
積極的貨幣政策通過法定準備金、再貼現、公開市場業務等方式增加貨幣供給,推動LM曲線向右移動。IS曲線越平坦,貨幣政策越有效;LM曲線越平坦,財政政策越有效。
二、關於我國IS-LM曲線的研究
1、關於我國的IS-LM曲線的形狀的幾種觀點
我國的IS-LM曲線的形狀如何,甚至我國究竟存不存在可擬合的IS-LM曲線,理論界都有各種不同的看法和爭論。一種觀點認為,中國投資與利率具有總體上的反向變動關系,IS曲線在正常區間內自左向右下方傾斜,斜率較小,走勢較為陡峭;中國貨幣需求與利率之間亦存在總體上的反向變動關系,LM曲線落在古典區間與凱恩斯區間之間的正常區間內,走勢十分陡峭;貨幣需求的利率彈性與投資需求的利率彈性兩相比較更小,故LM曲線的走勢較之IS曲線更為陡峭。從中國IS-LM模型的基本架構看,IS、LM兩條曲線均落在正常區間之內,且IS曲線的斜率要大於LM曲線的斜率(曾憲久,2001)。另一種觀點認為,由於我國貨幣供給和利率變動方式的特殊,我國的LM曲線的傾斜方式與經典理論相反,是向上傾斜的(胡海鷗,2001)。還有觀點認為,我國較低不完善的市場和的投資利率彈性使IS曲線成為一條陡峭的向左上方傾斜的曲線,而LM曲線卻是很不穩定的(任太增,2000;李殊,曹丹,2002),還有觀點認為,中國IS-LM模型中的參數欠常數性表明頻繁地改變制度會增加宏觀經濟政策作用大小的不確定性,使我們不能用它精確計算宏觀經濟政策對關注變數的影響程度(司春林等,2002)
2、對我國的IS-LM曲線模型的定性分析
IS曲線的斜率取決於投資的利率彈性,和自發性支出的乘數a(或邊際消費傾向c)。在其它條件不變時,投資的利率彈性越大,IS曲線越平坦,同樣,自發性支出的乘數越大(或者邊際消費傾向越大),則IS曲線越平坦。
在我國,利率可以作為一個政策變數來看,利率是政策制定部門根據市場變化和經濟發展的需要,來擬定和進行調控的。投資的利率彈性反映為企業和個人對其融資成本的變化的回應靈敏性。因為制度的原因,我國國有企業在經濟生活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由於政策的保護,國有企業對市場利率的變化反應是較遲鈍的。相對的,中小企業則從融資成本的考慮,對利率的反應相對較為靈敏。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存款的下降,和利率的上調,會加大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負擔,促使中小企業減少投資,並使競爭能力弱的中小企業遭受淘汰。從這個角度將,中小企業投資的利率彈性是較大的。
而邊際消費傾向上,中低收入階層的邊際消費傾向仍較小,對應於邊際儲蓄傾向的較大。由於我國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教育需求龐大和教育費用的擴張,以及歷來的消費習慣的影響,使居民家庭儲蓄需求處在一個較高的水平。當然,中高收入階層的邊際消費傾向則相對較大,因為隨著市場的開放,消費行為和消費習慣的改變,以及信貸消費的興起,中高收入階層的邊際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都有提高,所以這一部分的消費傾向系數較大,即乘數較大。
所以,從定性分析看,我國的IS曲線,應該是一條略陡峭的曲線,隨著經濟的發展、制度的健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條曲線不斷趨向平坦。
LM曲線的斜率取決於貨幣需求的利率彈性和貨幣需求的收入彈性,這二種需求之間又存在著此消彼長的關系。即貨幣的需求的利率彈性越大,對應貨幣需求的收入彈性越小,則LM曲線越平坦。預防性貨幣需求對利率基本是無彈性的,在我國,這一部分貨幣需求表現為對醫療、養老保障,對子女教育的預期等,這一部分需求不會因為利率的一般變動而改變。而投機性貨幣需求,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和投資渠道的拓寬,其靈敏性不斷增強。當前在我國尚不完善的證券市場上,居民的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投資意識,只是能用於投資的資金有限,能投資的渠道也比較局限,反應在LM曲線上,欠缺靈活的彈性。
所以,從定性分析看,我國的LM曲線,也是一條略陡峭的曲線,隨著證券市場的完善,投資渠道的拓寬,投資行為的規范,這條曲線不斷趨向平坦。
3、對我國的IS-LM模型的計量分析
我國1990年以來,歷年的GDP、利率、實際貨幣供應量數據如下:
年份 Y P G I M1 M1/P
1990 18547.9 103.1 547.39 9.72 6950.7 6741.7071
1991 21617.8 103.4 559.62 8.64 8633.3 8349.4197
1992 26638.1 106.4 555.9 7.56 11731.5 11025.846
1993 34634.4 114.7 591.93 10.98 16280.4 14193.897
1994 46759.4 124.1 639.72 10.98 20540.7 16551.733
1995 58478.1 117.1 789.22 10.98 23987.1 20484.287
1996 67884.6 108.3 907.44 9.18 28514.8 26329.455
1997 74462.6 102.8 1019.5 7.47 34826.3 33877.724
1998 78345.2 99.2 1387.74 5.67 11204.2 11294.557
1999 82067.5 98.6 2116.57 4.59 13455.5 13646.552
2000 89468.1 100.4 2094.89 3.02 14652.7 14594.323
2001 97314.8 100.7 2510.64 2.25 15688.8 15579.742
2002 105172.3 99.2 3142.98 1.98 17278.0 17417.339
2003 117310.6 101.2 3429.3 1.98 19746.0 19511.858
資料整理來自:《中國統計年鑒2004》、《中國市場統計年鑒2004》、《中國工業經濟統計年鑒2004》
在定性分析的同時,筆者運用計量經濟模型,進行IS-LM曲線的回歸。
IS曲線:方程設定為Y=A+ci,數據選取為1990-2003年的數據,並運用Cochrane-Orcutt二階段迭代法進行修正後,回歸方程為:Y=119231.9--8236.684i
T值:(11.47590) (-6.005028)
R值0.750314
F值:36.06036
DW值:2.493770
LM曲線,方程設定為:Y=a+bM/P+ci,數據選取為1990-2003年的數據,回歸方程為:Y=85921.36--7554.322i+1.887918M/P
T值 (7.384292) (-7.176627) (3.660846)
R值:0.855320
F值:32.51499
D-W值:1.508176
兩個方程的擬合優度、變數的顯著性、方程的顯著性都能通過檢驗,DW值基本可以通過檢驗。
通過這個計量模型回歸出的結果,來推斷我國IS-LM曲線的形狀,結論比較意外。首先,兩個方程中I的系數值都較大,反應在曲線上,是平坦的IS和LM曲線。其次,LM曲線中利率I的斜率也為負值,表明我國的IS和LM 曲線都是兩條向上傾斜的,平坦的曲線。這一結果與我國的經濟現實的定性分析不相符。筆者分析原因,一是模型的設計較為簡單,回歸的結果離經濟實貌有一定距離,二是我國的利率沒有市場化,模型中的利率其實是作為一個政策變數在發揮作用,不能反映經濟現實。
三、從IS-LM模型分析「雙穩健」政策
1、「雙穩健」的政策含義
早在在2003年,我國宏觀研究院經濟形勢分析課題組在《2003年經濟形勢分析及2004年展望》中,就提出了「雙穩健」的主張,在2004年並未實踐。
「雙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實質上都是經濟學意義上的中性宏觀經濟政策。所謂「中性」的宏觀經濟政策,是相對於擴張性政策和緊縮性政策而言的,是一種有保有壓,有緊有縮,上下微調,松緊適度的政策(劉國光,2004)。筆者個人認為,「穩健」相對於「積極」而言,應該說穩是中性趨於緊縮的,尤其從理性預期的角度,反應在公眾的心理預期上,這種政策調整反應了我國經濟形勢的變化,和應運而生的整個宏觀政策態度。雖然,穩健政策並不等同於緊縮,但在經濟主體的預期中,「穩健」在某種程度上被近似於緊縮。
2、我國「雙穩健」政策的著力點
「雙穩健」政策的著力點是經濟穩定而非經濟增長。IS-LM模型探討的是國民收入與利率水平的水平關系,沒有討論經濟穩定的問題。而「雙穩健」政策,作為宏觀的經濟政策,更多考慮的是預防經濟過熱,推動社會公平和減少失業,調整行業結構,應付經濟壟斷等各個方面。這一政策通過對經濟的發展速度和各項經濟指標的分析,落腳於經濟平穩,致力於在經濟過熱和增長緩慢中間尋找平衡點。
3、「雙穩健」政策應加大市場調控的力度
我國的IS-LM模型沒有確定的形狀,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無法精確擬合。因為利率沒有市場化等原因,一些變數實際上是政策性的,而定性分析存在許多無法克服的障礙,不能精確描述IS-LM曲線的形狀。所以,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我國的IS-LM模型(筆者把它看作在經典理論中加入一些條件的定性模型)是不精確的。盡管長期趨勢十分明確,但在短期內,或者在一定的時期內,模型的形狀和趨勢並沒有準確的界定。
在不精確的IS-LM模型下,穩健的政策,即中性政策,應該說很好的配合了這種不精確性。因為穩健政策意味著政府幹預的謹慎,意味著留給市場更充分的發展空間,意味著由市場機制的完善和市場力量的出清來實現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雙均衡,從而通過市場的培育,使我國的IS、LM曲線由理論上的陡峭趨向正常,由實踐上的不精確趨向可計量的穩定。
「雙穩健」政策是比較謹慎的政策選擇。這一政策應在確保經濟穩步增長的同時,更多地致力於經濟發展各方面的協調性,以提供公共物品、解決外部性等市場失靈問題為主,並在此基礎上,謹慎的實行其它配套的政府幹預,加大培育市場的力度,引導市場的完善,使市場的調控更加靈敏有力,從而促進市場經濟的更加有效。
⑦ 最新西方經濟學中「以上三部門為例,簡述影響IS曲線斜率的因素有哪些」
1.三部門IS方程表達式
根據三部門的產品市場均衡條件:
供參考。
⑧ 在二部門條件下,影響IS曲線斜率的因素有那些分別是如何影響的
摘要 您好 影響IS曲線的有投資、政府購買、稅收、政府轉移支付等。影響LM曲線的是貨幣供給量。稅收變動。稅收增加時,IS曲線在縱軸上的截距變小,從而IS曲線左移,移動的幅度為△y=kt·△t.這體現了緊縮性財政政策的影響。自發支出變動,即自發消費和自發投資的變動。自發支出增加,導致IS曲線在縱軸上的截距變大,從而IS曲線右移。其經濟學含義是:即使利率r不變,國民收入y也會增加。政府支出變動。政府支出增加時,IS曲線在縱軸上的截距變大,從而IS曲線右移,移動的幅度為△y=kg·△g。這體現了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影響。
⑨ 你認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中國的IS曲線和LM曲線變得更平緩還是更陡
金融危機後,引起通貨膨脹,貨幣供給量大於需求量,即L<M,LM曲線的斜率變大,就是曲線變得陡峭。利率增加,儲蓄就隨之增加,投資較少,即儲蓄大於投資IS曲線變得平緩了。
宏觀經濟政策:可以拋出有價證券,回籠貨幣,降低利率,鼓勵投資
⑩ 影響IS曲線斜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響
IS曲線的斜率受到β、d和稅率t的影響。
1.β越大,乘數作用越大,IS曲線越平緩;否則,越陡峭。
2.d越大,投資對利率越敏感,IS曲線越平緩;否則,越陡峭。
3.對稅收乘數t的分析類似於β,但二者對國民收入的影響方向相反:t越小,乘數作用越大,IS曲線越平緩,當利率變動引起投資變動時,會導致國民收入較大幅度的變動;反之,t越大,乘數作用越小,IS曲線越陡峭。
4.一般來說,邊際消費傾向β和邊際稅率t是相對穩定的,而投資對利率的敏感性d是影響IS曲線的主要原因。 IS曲線斜率的變化:稅收
拓展資料
IS曲線
IS曲線是所有滿足產品市場上均衡的收入與利率的組合點的軌跡。由於利率的上升會引起投資支出的減少,從而減少總支出,最終導致均衡的收入水平下降,所以IS曲線是下斜的。IS曲線的斜率主要取決於投資相對於利率的敏感性和乘數的大小,投資對利率越富有彈性,IS曲線越平坦;乘數越大,則IS曲線也越平坦。IS曲線的移動是由自發性支出的變動引起的,自發性支出的增加會引起IS曲線向右移動;而自發性支出的下降會引起IS曲線向左移動。凡是在Is曲線右上方的點都表示產品市場上存在著過剩供給,而在Is曲線左下方的點都表示產品市場上存在著過剩需求,只有在IS曲線上的點才滿足產品市場上的總供給與總需求相等的要求。
經濟含義
1)描述產品市場達到宏觀均衡,即i=s時,總收入與利率之間的關系。
2)總收入與利率之間存在著反向變化的關系,即利率提高時總收入水平趨於減少,利率降低時總收入水平趨於增加。
3)處於IS曲線上的任何點位都表示i=s,偏離IS曲線的任何點位都表示沒有實現均衡。
4) 如果某一點位處於IS曲線右邊,表示IS,即現行的利率水平過低,從而導致投資規模大於儲蓄規模, 意味著當期的產出未能滿足需求,產品市場供小於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