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從大自然中捕獲大量昆蟲
找到一個比較全的答案。但是要記住,不同的昆蟲類群其採集方法不同,首先要了解你想採集的類群的生活習性。
昆蟲標本的採集
Ⅰ、活動性採集
此種採集方法通常由採集者攜帶各種採集工具,如捕蟲網、蟲竿,就所到之處隨手採集,所以,採集工具必須具有激動性,基本裝備包括網具、吸蟲管或吸蟲瓶、毒瓶、採集箱等。採集方法依工具又可分為下列幾種方法:
網捕 對於善跳會飛的昆蟲,一般都要用捕蟲網捕捉。
網的用法:
空中的飛蟲除非受到驚嚇,否則飛翔中的蝴蝶都有一定的飛行方向。仔細觀察蝴蝶飛行的高度、路徑、速度,耐心的等待,一定可以逮個正著;如果它飛的很快,或者會轉向,網子就要迎向蟲子揮去;如果蝴蝶飛的很慢,則網子就要從背後揮網。捕捉停在地面的蟲子,捕蟲網要由上往下套;最好用一隻手握住網桿,另一隻手捏住底紋,緩慢的接近蟲子,輕輕的套下,蟲子會往上沖,等蟲子沖到底紋,將網轉個折,就可封住網袋,防止蟲子逃走。
無論如何,昆蟲入網後,要繼續揮動捕蟲網使蟲子掉至底紋,並要迅速轉動網桿或甩網袋,其目的都是要使蟲子無法逃逸。
1.掃網 採集雜草或灌木叢間的昆蟲,方法是在草叢或樹叢間來回揮動蟲網。
2.水網 採集水中的昆蟲,因為水的阻力較大,所以網框要較堅固,網袋要較淺,網目要大。
3.振落 棲息在灌木叢中的許多昆蟲,受到振動驚嚇,會掉落地面裝死,所以可以手持木棍或徒手敲動樹枝,讓蟲子掉下,另一手可將雨傘撐開倒持在底下承接。傘面顏色以淺色為佳,因為較易發現蟲子。在樹下也可用白布或白色塑料布鋪在地面承接蟲子,掉落的蟲子可用徒手揀拾或吸蟲管吸取。
4.受網 是一種網口半圓形或弦形的網,主要用來採集棲息在較高樹幹上的昆蟲,尺寸可較小,但蟲桿長些較方便。使用時可用受網貼著蟲子棲息樹干下方緩緩的網上提,使蟲子掉入網中;或受網置於蟲下方,另用一隻長竹竿將蟲子敲落到網中。
5.篩網 在土壤中或落葉腐植質中有許多細小的昆蟲,可在地面鋪一塊白色塑料布,上置篩網或用一紗窗網代替。將一堆落葉或土壤置於篩網上,輕輕的撥動,在白色的塑料布上發現蟲子,則用吸蟲管吸起蟲子。
6.搜索 除去在外面活動的昆蟲外,很多昆蟲都是躲在各種隱蔽的地方,採集時要善於搜索,樹皮和朽木、土中里頭藏有許多昆蟲,可用鏟子或堅固小刀挖掘撥動尋找。另外,翻動石塊、磚頭倒下的枯木也都藏有許多昆蟲。其它如鳥、獸巢中亦有一些昆蟲棲息。
Ⅱ、定點式採集
此類採集方法常被應用於長期而有計劃的在特定地區定時定量採集標本,主要是利用昆蟲的特殊習性及趨性設置各種陷阱、引誘裝置等。定點式的採集除了採集昆蟲外,更可用來作為生態調查,族群消長的研究。定點式採集有下列數種方式:
1.土中置瓶法 對於一些在地面上活動的昆蟲,可用此法誘集。在庭院、曠野、叢林中選擇適當的位置,先除去附近雜草,再掘一坑洞,內置一大形廣口瓶,瓶口和地面齊,上再覆蓋板子、土、草,但板子和瓶口要留一些距離,如此,蟲經過瓶口便會掉入,可定期檢查收集。如果目標是土中的跳蟲類,則置於土中的器具宜用寬淺的容器,如臉盆、湯鍋等,容器內置約兩公分的固定液,如10%福爾馬林、70%酒精等。跳蟲躍起碰遮蓋會掉入容器中。亦可置放腐魚、腐肉、水果、糞便於瓶中,如此可誘集多數甲蟲,並可因餌的不同,將可獲得不同的種類。
2.布條誘集法 選擇一通風良好,高度約1.5公尺的橫枝條,繫上一塊布條,布條上沾上發過酵的果汁或米酒,在附近守候,就可以了。
3.糖密誘集法 用黑糖7g,水80cc,米酒10cc混合,亦可者用酒1份,黑糖和醋各四份,在小火上熬成糖漿,將其塗在樹幹上,為了防止蟻類在上面聚集,可在塗抹的位置上下方圍以膠帶。晚上塗抹,隔天清晨就可發現許多昆蟲。
4.水邊誘蝶法 沿著溪谷河床邊,常可發現蝶道,可以在水邊找一潮濕的砂地,將其修飾成直徑約50公分,周圍較高,中心較低的圓凹砂地。先灑上尿液,再澆些爛水果汁在凹地上;就會引誘許多蝴蝶飛來,就可揮動捕蟲網捕捉,捉到的頭幾只蝴蝶先將其捏死,置於陷阱上,如此,一個陷阱常可聚集數百隻蝴蝶,一網得百隻輕松愉快。
5.水中昆蟲誘集法 可以將一公尺見方的紗網四角系於繩上,中間置石塊和腐肉或內臟,沈放至池底,放置一段時間後拉上,就可以收集到許多水棲昆蟲,尤其在夜間拉上網子,則收獲會更佳。網子也可用竹籃或塑料籃代替。
6.燈光誘集法 許多昆蟲具有趨旋光性,液間在路燈下常常有昆蟲飛舞,或停在牆壁上,只要在燈下巡視,常可滿載而歸。在野外,如果沒有光源,可利用1.5公尺見方的白布,四角綁上繩子,系於兩樹干間,布的前方的50公分放置一盞登山用的煤氣燈或瓦斯燈,或者用支充電式手電筒皆可。光源最好用藍色塑料紙罩在外面,藍色的光源吸引蟲只效果較好。儀器行有售一種捕蟲燈,燈管的波長和家中用的日光燈波長不一樣。是一種黑光(光波3650埃),其誘蟲效果較普通燈光要強得多。捕蟲燈內有一個小風扇,可可將被光誘引過來的蟲子吸入捕蟲燈下的網袋中,網袋最好用緻密的黑色細紗網。早上收蟲燈時要先取下網子,扎緊袋口,才能將電源關掉,以免蟲子逸出網中。使用夜間燈光採集法,誘引效果和天空的明暗度成反比,所以在沒有月光、無風悶熱的夜間使用效果最好。
7.黃色水盤 黃色水盤除了採集大量蚜蟲,亦可採集大量膜翅目及許多在地上爬的昆蟲。其方法是將水盤埋在地下,水盤頂部和地表齊,水中放些鹽及沒有任何香味的清潔劑。
8.Mabitoba trap 食蟲忙會被黑色或紅色的球所引誘,所以利用此種色彩的氣球掛在圓錐形塑料罩下,可採集大量的食蟲忙。
9.Windoew trap 在空曠中飛行的昆蟲,尤其是甲蟲因為看不見玻璃而撞上,掉落至下端的收集槽中。
10.化學葯品誘集 針對特定的昆蟲對某些化學物的趨性,可以用來收集特定的昆蟲,例如以 B-phenethyl acetate 及 B-phenothyl-n-butyrate分別與Eugenol混成各種比率可以引誘星天牛。或者利用性費洛蒙可以引誘斜紋夜盜蛾、蟑螂等多種蟲子,使用的性費洛蒙及操作方法,可參考有關文獻。
11.馬氏網(Malaise trap) 該種誘網有些類似蚊帳,可採到大量的膜翅目昆蟲及雙翅目昆蟲。
來源:http://www.shengwu.com.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933
⑵ 昆蟲的正確抓法,如天牛,蜈蚣等有害和無害的昆蟲應該怎麼拿。
甲蟲,一般要拿胸部兩邊,防止被其咬到。
有蜇刺的蜂,要同時捏住兩邊翅膀,這樣就不會被蜇。
螳螂,要捏住其胸長鉗子的地方,雖然這種方法成年螳螂還是可以把手指刺破皮,但是這是最好的方法了。
蜈蚣不是昆蟲。對付蜈蚣你要先拿棍子按住其頭部,捏緊頭部兩邊,使其身體自然垂下,不要碰到手。最好多用點力,不要讓其掙脫。到熟練時可以拉住尾部,使其身體前半部分在地上拖動,另一隻手伺機按住頭部,捏起來,不過很容易被咬。
⑶ 昆蟲的捕食方式有哪些
1、嗅覺。
比如蟒蛇不停地吐舌頭來嗅空氣中的氣味來判別獵物的位置、大小等。
2、眼睛。
比如鷹的眼睛很敏銳,可以在高空中看清草叢里的小耗子和兔子,然後俯沖下來抓住獵物。
3、體力。
比如老虎是強壯的捕食者,有足夠的體力和爆發力,捕食時用的是伏擊戰術。
4、耐力。
比如狼的耐力好,集群捕食不會輕易放棄。
5、舌頭。
比如蜥蜴能夠自如地使用超快速彈射舌頭,瞬間將毫無提防的獵物送入口中。
6、前肢。
比如螳螂發達的前肢上面長有很多銳利的齒,一旦發現有昆蟲靠近就會像箭一樣伸出前腳,迅速地將獵物捉住。
7、結網。
比如蜘蛛會挑選合適的地點吐出珠絲結網,然後靜待獵物送上門。
(3)怎樣捉昆蟲最好吃擴展閱讀
昆蟲的習性,昆蟲具有許許多多不同的習性,包括它們的活動和行為,但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趨性
趨性是指昆蟲對某種刺激所表現出來的定向活動。最常見的趨性有:趨光性:大多數夜出性的昆蟲對短波光有強烈的趨性。因此,我們常用黑光燈進行誘集;蚜蟲對黃色的光有趨性,所以在菜田中可用黃板進行誘殺。
二、食性
昆蟲取食的習性叫食性。昆蟲的食性可有兩種不同的分法。如果按昆蟲取食食物的性質將它們分為:植食性:以植物的各部分為食物的昆蟲,這類昆蟲約佔全部昆蟲的40~50%,如:粘蟲、棉鈴蟲、麥蚜等。
三、假死性
有些昆蟲,例如很多甲蟲,當受到震動時,立即呈麻痹狀態,從樹上掉到地下,這種習性叫假死性。在害蟲防治中,人們常常利用它們的假死習性,將它們集中消滅。
四、群集性和遷飛性
一種昆蟲的大量個體聚集在一起的現象叫群集性。
昆蟲群集在一起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臨時性的,象舟形毛蟲從卵塊中剛剛孵化出來的低齡幼蟲,群集生活,高齡以後四散為害。另一種是持久性的。例如東亞飛蝗,它們的群集性是受遺傳基因控制的,從小到大,它們總是生活在一起。
五、保護色和擬態
昆蟲生活的世界是一個危機四伏的世界。為了能夠生存下去,昆蟲在漫長的演化道路上進化了一些其它保護自己的絕招,其中的一項就是具有保護色。
⑷ 用什麼工具捕捉螞蚱比較方便好抓
找個袋口20公分左右的塑料袋,把袋口用鐵條圈成一個圓,再做個手柄,就像是小時候捕蝴蝶的網,或者是撈魚的網兜一樣。
⑸ 捕蠅草怎麼吃昆蟲的方法
1、引誘昆蟲
2、捕捉昆蟲
3、利用消化液來分解與吸收
4、利用吸收到的養份來維持生長
這些都是能直接吃蟲子的,它們的花苞,或者葉子,會散發出一定的香味,昆蟲就會慢慢的靠近,吃蟲子的植物就會通過葉子,或者自身帶的「武器」困住它們,並且慢慢地把它們消化掉。
這只是這一部分的植物有這樣的能力,本身就自帶的,就跟我們吃的食物是一樣的,就拿捕蠅草來說,它不僅靠著根系來吸收養分,還靠著自身自帶的葉子,也就是它的武器來吸收養分,被吸收的養分就是倒霉的昆蟲了。
(5)怎樣捉昆蟲最好吃擴展閱讀
捕蠅草的冬季的時候,不能將它的溫度低於0度以下,如果低於0度以下就會造成休眠,嚴重的話還會造成植株死亡。所以需要將植株養護在溫度在15到25度之間為宜,這樣就會讓植株生長良好。
南方冬季養護需要將植株挪回室內進行養護,並且需要進行保暖措施。北方地區室內有暖氣的話,將捕蠅草直接搬回室內養護就可以。
1、土壤:這個時候不適宜進行換土換盆,但是可以給它經常性的松鬆土,這樣就能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幫助植株生長更良好。
2、光照:將它放在光照比較充沛的地方進行養護,可以增加植物的溫度,不使植株造成凍害。
⑹ 野外怎樣捉昆蟲
得看什麼昆蟲了
網捕 網捕是採集昆蟲最常用的方法,進行網捕的工具是捕網.捕網的使用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當昆蟲入網後,使網袋底部往上甩,將網底連同昆蟲倒翻上面來;另一種是當昆蟲入網後,轉動網柄,使網口向下翻,將昆蟲封閉在網底部.捕到昆蟲後,應及時取出裝進毒瓶.取蟲時,先用手握住網袋中部,將蟲束在網底,再將毒瓶伸入網內扣取.對蜇人的蜂類和刺人的獵蝽等昆蟲,由網中取出時,不要用手碰到它,可將有蟲的網底部裝入毒瓶中,先熏殺後再取出.對蝶蛾類昆蟲,應隔網用手輕捏其胸部,使其喪失飛翔能力,以免因蟲體掙扎,而使翅和附肢遭到損壞.掃捕 上述網捕是看到要捉的昆蟲後才用捕網採集,而掃捕時則不一定要看到要捕捉的對象.掃捕的工具是掃網.用掃網掃捕昆蟲是採集途中的主要採集方法,可以在大片草地和灌叢中邊走邊掃,掃的時候要左右擺動.用掃網捕到的昆蟲不但種類多,個體多,一網可得數十、數百個小型昆蟲,而且時常掃捕到非常珍貴的稀有標本.掃捕時由於反復在植物上網掃,所以掃到的不僅有昆蟲,而且還會有植物的葉、花、果實,這就需要進行挑選,挑選時最好用趨光分蟲器進行.當掃捕一段時間後,打開網底,將掃集物倒入隨身攜帶的容器內,如果網底裝有塑料瓶,則在瓶內裝滿掃集物時取下更換.返回住地後,將上述容器或塑料瓶中的掃集物倒入趨光分蟲器中將蟲分開,達到挑選目的.如果沒有趨光分蟲器,可將掃網中的掃集物直接倒入毒瓶,等蟲被熏殺後,再倒在白紙上或白磁碟中進行挑選.振落 對於高大樹木上的昆蟲,可用振落的方法進行捕捉.其方法是先在樹下鋪上白布,然後搖動或敲打樹枝樹葉,利用昆蟲的假死的習性,將其振落到白布上進行收集.用這種方法可以採集到鞘翅目、脈翅目(Neuroptera)和半翅目的許多種類.有些沒有假死習性的昆蟲,在振動時,由於飛行暴露了目標,可以用網捕捉.所以採集時利用振落法,可以捕到許多昆蟲.搜索 很多昆蟲躲藏在各種隱蔽的地方,需要用搜索法進行採集.樹皮下面、朽木當中是很好的採集處,用刀剝開樹皮或挖開朽木,能採到很多種類的甲蟲.磚頭、石塊下面也是採集昆蟲的寶庫,可以到處翻動磚石土塊,一定有豐富的收獲.採集無翅亞綱的雙尾目、彈尾目(Collembola)以及原尾目等,更要依靠這種方法.另外,遇到蜂巢、鳥獸巢穴,不要放過,因為會有許多昆蟲棲息其中.蟻巢和白蟻巢中有不少共生的昆蟲,如注意搜索,會有很大收獲.在秋末、早春以及冬季里,用搜索法採集越冬昆蟲更為有效,因樹皮、磚石、土塊下面、枯枝落葉中甚至樹洞裡面都是昆蟲的越冬場所.在搜索中,遇到小型昆蟲,可用吸蟲管吸取,或用毛筆輕輕掃入瓶中.對於枯枝落葉中的昆蟲,可以連同枯枝落葉一起帶回,用烤蟲器或采蟲篩等工具分離.誘集 利用昆蟲對光線、食物等因子的趨性,用誘集法進行採集,是極省力而又有效的方法.常用的誘集法有燈光誘集、糖蜜誘集、腐肉誘集和異性誘集.燈光誘集 用支柱式誘蟲燈誘集昆蟲,應在沒有月光又無風的夜晚,選擇一個植物茂盛、最好還有水流的地方,將誘蟲燈的構件安裝好,就會誘來各種昆蟲,其中最多的是大小不一的蛾類,四面飛來停在幕布上.只要准備幾個毒瓶,就可大量收集了.這種燈光誘集,在悶熱的夏夜收獲最大,陰天或雨後也可以,甚至正在下著小雨,只要將燈和幕布遮好,照常可以進行誘集.● 糖蜜誘集 蝶蛾類喜歡吸食花蜜,許多甲蟲和蠅類也常到花上或集聚在樹幹流出的含糖液體上.利用昆蟲這種對糖蜜的趨性,可以在樹幹上塗抹一些糖漿進行誘集.一般用50%紅糖、40%食用醋、10%白酒,在微火上熬成濃的糖漿,用時塗抹在樹林邊緣的樹幹上,白天常有少量蛺蝶等蝶類飛來取食,夜間則可誘到許多蛾類和甲蟲.用手電筒照明檢查,凡停集的用毒瓶裝,飛動的用網捕,大型蛾類可直接用注射器注射石炭酸毒殺.使用糖蜜誘集時,要注意蟻類和多足綱動物也喜食糖蜜,常將所塗抹的糖漿霸佔,使別的昆蟲不敢前來取食.可在塗有糖漿的樹干下面圈上一圈粘紙,使這些動物無法接近糖漿.● 腐肉誘集 利用某些昆蟲對腐肉一類物質的趨性進行誘集,也是一種有效的採集方法,尤其適於採集各種甲蟲.誘集時,將一個玻璃瓶埋在土中,瓶口與地面相平,瓶內放置腐肉或魚頭一類腥臭物,如果瓶口較大還應在瓶口上方用樹枝或石塊進行遮蓋,以防鼠、鳥銜食.過些時候檢查,則會有許多甲蟲落入瓶中.腐肉誘集的甲蟲主要為埋葬蟲(Silphidae)、隱翅蟲(Staphylinidae)、閻魔蟲(Histeridae)以及一些金龜子(Scarobaeidae)等.● 異性誘集 有一些昆蟲的雌性個體能釋放一種性信息素,將距離很遠的同種雄性個體吸引到身邊進行交配.如舞毒蛾(Liparis dispar L.)、天蠶蛾(Saturniidae)和盲蝽(Miri-dae)等.根據昆蟲的這一習性,可將採到的或飼養出的雌蛾囚於小紗籠內,掛在室外,則能誘來許多同種的雄蛾.但雌蛾一定要用沒有交配過的,因為雌蛾一旦交配,便停止釋放性信息素了.
⑺ 怎麼捕捉昆蟲
對善於飛翔的蝴蝶、蜻蜓、跳躍的蝗蟲等等一般用網捕。晚上燈光誘捕,手抓,瓶子裝,不知要抓什麼樣的昆蟲。
⑻ 捕蠅草是如何捕捉昆蟲的
捕蠅草的捕蟲機制
捕蠅草的捕蟲過程大概是所有食蟲植物之中最為奇特,捕蟲機制最為復雜。捕蠅草的捕食構造是為由一左右對稱的葉片所形成的夾子,這個夾子狀的構造是由葉子特化而來的,至於連接捕蟲器那個葉片狀的構造是葉柄。捕蟲夾上的外緣排列著刺狀的毛,乍看之下很銳利,會刺人,但其實這些毛很軟。這些毛的功能是用來防止被捕的昆蟲逃脫。當捕蟲夾夾到昆蟲時,這些夾子兩端的毛正好交錯,而成為一個牢籠,使蟲無法逃走。捕蟲夾內側呈現紅色,仔細觀查會發現上面覆滿許多微小的紅點,這些紅點就是捕蠅草的消化腺體。在捕蟲夾內側可見到三對細毛,這細毛便是捕蠅草的感覺毛,用來偵測昆蟲是否走到適合捕捉的位置。大多數的捕蟲器只帶有三對感覺毛,但也可能產生多出一根到數根感覺毛的捕蟲器。
捕蟲夾的閉合是一個精確的控制過程,此過程最初是在昆蟲碰到位於夾子上的感覺毛時開始的。引起閉合的條件為一個捕蟲器中,任意一根感覺毛被觸碰到兩次,或是分別觸碰到兩根感覺毛。觸碰感覺毛的時間間隔對於閉合有決定性的影響:假如兩次的觸碰間隔在20到30秒內則能閉合,超過這段時間則需要有第三次成功的刺激才會閉合。捕蟲器需要兩次的刺激,為的是確認昆蟲已經走到適當的位置。當捕蟲器受到第一次的刺激時,此時昆蟲只是稍微走入捕蟲器;若捕蟲器現在就閉起來,只不過夾住昆蟲的一部分,那麼昆蟲能夠逃脫的機會便很大。當捕蟲器受到第二次的刺激時,此時昆蟲差不多也走到捕蟲器的裡面,這時閉起的捕蟲器便能將昆蟲確實地抓住,關在捕蟲器之中。
捕蟲的訊號並非直接由感覺毛所提供。在感覺毛的基部有一個膨大的部分,裡面含有一群感覺細胞。感覺毛的作用有如杠桿,昆蟲推動了感覺毛,使得感覺毛壓迫感覺細胞,感覺細胞便會發出一股微弱的電流,去通告捕蟲器上所有的細胞。由於電流會四散向整個捕蟲夾,所以引發閉合並不需要觸碰同一根感覺毛,只要在同一捕蟲夾中任兩根感覺毛發出電流,便能引發閉合運動。當然,感覺毛所發出的電流僅影響其所在的捕蟲夾,不會干擾到同一植株上其他捕蟲夾的運作。
在受到刺激之前,捕蟲夾呈60度角張開著,當受到昆蟲刺激時,捕蟲夾以其葉脈為軸而閉合。捕蟲夾的閉合與捕蟲夾上的細胞膨脹有關。當捕蟲夾上的細胞得到感覺細胞所發出的電流,其外側的細胞便快速膨脹,使得捕蟲器向內彎,因而閉合。
閉合的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夾子快速關閉,以便捕到昆蟲,此時捕蟲夾只是夾住昆蟲而已;第二階段,捕蟲夾向內收縮,以便使捕蟲夾的內側能夠盡量貼近昆蟲,這時,捕蟲器已經完全緊閉,不留一點縫隙。之後,夾子關閉數天到十數天,此時昆蟲被分布於捕蟲器上的腺體所分泌的消化液消化。昆蟲被消化完後,捕蟲器會再度打開,等待下一個獵物;剩下無法被消化掉的昆蟲外殼,便被風雨所帶走。
閉合過程的第二階段須要昆蟲的掙扎才能進行,因為這樣才代表捕蟲器所捉到的確實是昆蟲,是活的獵物。捕蠅草有時會誤捉到枯枝、落葉,如果少了這項確認機制,必然會將養分浪費在消化無法消化掉的雜物上。若捕蟲器誤捉到雜物,只要沒有持續的刺激,在數小時之後便會重新打開捕蟲器,等待下一個獵物。
⑼ 捉昆蟲方法
蟋蟀之類的可以用手撲
蝴蝶最好用網捉不容易傷翅膀
甲蟲一般在陰涼的角落
可以用剪掉一半的可樂瓶撲(去後半部分)
有的可以在土地上挖個和紙杯大小的坑
把紙杯底戳幾個小洞
埋入坑中
讓杯口與周圍的土齊平
杯內放入有香味的肉之類
這樣可以誘捕一些爬蟲
⑽ 如何採集昆蟲
(1)採集時間
由於昆蟲種類繁多,生活習性很不一致,一年發生多少代,一代有多長時間,何時開始出現,何時停止活動等等,各類昆蟲很不一樣。即使是同一種昆蟲,在不同地區或不同環境中也有所不同,所以採集昆蟲的時間就很難一致,應該因蟲而定和因地制宜。然而同學們採集昆蟲,主要是掌握採集方法,認識一般種類,可依據一般昆蟲的活動情況進行採集活動。
①季節:由於昆蟲總是直接或間接與植物發生關系,所以可以說,一年中植物生長的季節,也就是採集昆蟲的時間。一年中,就一般昆蟲的活動情況來說,我國北方地區,每年4月就可以採到一些昆蟲,6~8月為盛期,最易於採集,10月以後則漸少,所以一年中約有1/2時間適宜一般採集;我國華南亞熱帶地區終年可以採集。
②時間:採集時間要根據各種昆蟲生活規律而定。一天中採集最好時間,一般為上午10時到下午3時,這段時間是昆蟲最活躍的時間,遇到的昆蟲最多,宜用網捕捉。不過要注意有許多昆蟲到黃昏才開始活動,它們當中有的種類成群飛翔,適於網捕。另外,夜間活動的昆蟲種類比黃昏活動的還要多,用燈光誘集,能捕到很多種類。
(2)採集環境
昆蟲分布非常廣泛,到處可以採集,各類昆蟲往往各有其喜好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下就容易採到這類昆蟲,在另一種環境下則可採到另一類昆蟲。所以在採集昆蟲前,一定要熟悉昆蟲的生活環境、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然後去採集。昆蟲一般棲息的環境,大致有以下8個方面。
①水中:水中生活的昆蟲主要為鞘翅目和半翅目兩類,它們生活史的各個時期都在水中,只是成蟲由於趨光性的驅使,偶爾在夜間飛到陸上。另外,蜻蜓目、蜉蝣目、翅目等目的幼蟲生活在水中。水生昆蟲有的潛水生活,有的漂浮水面,池沼湖泊中多水草的地方是採集水生昆蟲的理想環境。對於流水環境,要特別注意水邊和水底的石塊上,常有許多昆蟲附著或在石塊下隱藏。
②地面和土中:昆蟲綱中絕大多數的目,都有在地面和土中生活的種類,所以這種環境極其廣泛。採集時,要特別注意磚頭、石塊下面,尤其是比較潮濕的地方,常隱藏著各種昆蟲,是採集的好場所。許多昆蟲深入土中,或在地下作巢。等翅目的白蟻和膜翅目的蟻、蜂,都是土中昆蟲的主要種類。蟻巢的洞口圍有一圈土粒,白蟻巢則高出地面形如墳頭,蟬的若蟲有的在地面作成泥筒,虎甲幼蟲則在地下穿直洞等,這些都可以作為採集的線索。
③植物上:昆蟲大多直接以植物為食,或以植物上的其他昆蟲為食,所以植物和昆蟲的關系最密切,是採集昆蟲的最好環境之一。植物體上有不少現象可以幫助我們尋找昆蟲。例如枝乾枯萎常常是由於甲蟲幼蟲正在蠹食為害;枯心白穗可能裡面有鑽心蟲、黃潛蠅或莖蜂等昆蟲;卷葉綴葉表示其中有蟲,常常是鱗翅目幼蟲或象鼻蟲等;枝葉上有蜜或生霉,說明枝葉上有大批蚜蟲、介殼蟲、木虱等昆蟲寄生。
蟲糞滿地證明樹上有昆蟲,由糞的形狀,可以大約知道是哪類昆蟲。例如,天蛾幼蟲不易發現,但根據地面上它的新鮮糞粒,垂直往上觀察,就會發現它的所在位置;葉片變色或有斑點,常常是蚜蟲、木虱、網蝽、薊馬一些刺吸式口器的昆蟲取食的結果,翻看這種葉片背面,必能發現同翅目、半翅目以及纓翅目的昆蟲;葉片被咬成缺刻,是咀嚼式口器昆蟲取食的結果,在這種葉片上,常可採到鱗翅目、鞘翅目、直翅目的成蟲、若蟲或幼蟲;潛葉和作蟲癭都是昆蟲為害所致,潛葉昆蟲包括鱗翅目、雙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等4個目的許多種類,致癭昆蟲除去上述4個目外,還有半翅目、同翅目、纓翅目等3個目;果實、種子被蛀食,主要是食心蟲為害的結果等等。
④動物上:寄生在動物體上的昆蟲也不少,除去虱目和食毛目全部寄生於動物體外,蚤目的成蟲、雙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等目的少數種類也寄生在動物體上,無論家禽、家畜、野鳥、野獸的體表,都可能有這些昆蟲寄生。另外,還有一些蠅類幼蟲寄生於獸類體內或皮下等處。
⑤昆蟲上:昆蟲本身也有許多昆蟲寄生,如很多寄生蜂寄生在鱗翅目幼蟲體內。採集鱗翅目幼蟲或卵進行飼養,常可得到各類寄生性昆蟲。
⑥垃圾和腐物中:很多昆蟲是腐食性的,在垃圾和腐物中常有許多甲蟲和蠅類集聚。
⑦燈光下:各目昆蟲除去原尾目、雙尾目、虱目、食毛目、蚤目等不具趨光性以外,其他各目幾乎都具有趨光性。因此夜晚採集時最好的環境是在燈光下捕捉。
⑧室內:室內也有許多昆蟲棲息,糧倉、冬季溫室、都是採集昆蟲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