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評析對聯,評析對聯應從哪幾個方面
對聯,雅稱「楹聯」,俗稱對子。它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可以說,對聯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對聯的種類約分為春聯、喜聯、壽聯、輓聯、裝飾聯、行業聯、交際聯和雜聯(包括諧趣聯....)等。對聯文字長短不一,短的僅一、兩個字;長的可達幾百字。對聯形式多樣,有正對、反對、流水對、聯球對、集句對等。但不管何類對聯,使用何種形式,卻又必須具備以下特點:一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二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三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四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覆。此外,張掛的對聯,傳統作法還必須直寫豎貼,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顛倒。
橫批(或稱橫額,橫檔、橫幅、橫披等),是對聯的重要組成部分。橫批即如文章的標題,它能標示出一副對聯的主題思想,是畫龍點睛之筆,是錦上添花之筆。一般說來,橫批對於聯文有著概括、揭示、補充、說明等作用。從使用范圍說,對聯最常用也是最原始的形式,是貼掛於楹間(因之又泛稱為楹聯)。上下兩條聯文,再配以門楣上的橫批,便呈「門」之勢。對稱是對聯的最顯著表現形式,中國的建築美又多用對稱這一傳統的形式。建築與對聯結構相映成趣,這是聯文加橫批的又一個緣由。但不是說,凡對聯都有橫批,如有些門額牌匾可代作橫批,題贈聯、輓聯(不宜楹間貼掛的)等可以省去橫批。
㈡ 我想要對對聯的評價,不要太長,兩三句就可以了,求!!!!!
對聯是一種獨特的語言,是只有使用方塊字的國家才會出現的語言。
對聯是最精煉的語言,是只要使用最少的字,甚至只用一個字就能表達出多層意思的語言。
對聯是最美麗的語言,是像音樂一樣具有高低變化和節奏感的語言。
對聯又是一種最被廣泛使用的語言,是不論普羅大眾還是文人雅士都十分喜愛的語言。
需要100字左右,應當大大超過了吧!?希望滿意!
㈢ 如何誇獎對聯寫得好
誇獎對聯寫得好:對聯意境高雅,對仗工整,音律合協。
————————————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
春節時掛的對聯叫春聯,辦喜事的對聯叫慶聯。
對聯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一般不需要押韻(律詩中的對偶句才需要押韻)。
春聯源遠流長,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他在寢室門板桃符上的題詞:"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謂文"題桃符"(見《蜀檮杌》),這要算中國最早的對聯,也是第一副春聯。 此說的根據是清代楹聯學家梁章鉅《楹聯叢話》引《蜀檮杌》,但據《楹聯概說》考證,梁章鉅在引用時將"以其詞工"改為"以其詞非工",《蜀檮杌》原文認為該聯是辛寅遜而非孟昶所作。宋代不同史料對此說法不一,還有將作者歸為孟昶兒子的。因而這副春聯作者到底是誰,仍是個懸案。
駢文與律詩是對聯的兩大直接源頭。對聯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又吸收了古體詩、散文、詞曲等的特點。因而對聯所用句式,除了律詩句式、駢文句式外,還有古體詩句式、散文句式、仿詞曲句式。不同句式適用格律不同、寬嚴不同。其中律詩句式平仄要求最嚴,古體詩句式則除了對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對聯的要求
對聯文字長短不一,短的僅一、兩個字;長的可達幾百字。對聯形式多樣,有正對、反/對、流水對、聯球對、集句對等。但不管何類對聯,使用何種形式,都必須具備以下特點:
1. 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
2. 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3. 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4. 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復。
一、字句對等。
一副對聯,由上聯、下聯兩部分構成。上下聯句數相等,對應語句的字數也相等。
二、詞性對品。
上下聯句法結構中處於相同位置的詞,詞類屬性相同,或符合傳統的對仗種類。
三、結構對應。
上下聯詞語的構成、詞義的配合、詞序的排列、虛詞的使用,以及修辭的運用,合乎規律或習慣,彼此對應/平/衡。
四、節律對拍。
上下聯句的語流節奏一致。節奏的確定,可以按聲律節奏「二字而節」,節奏點在語句用字的偶數位次,出現單字佔一節;也可以按語意節奏,即與聲律節奏有同有異,出現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長的詞語,其節奏點均在最後一字。
五、/平/仄對立。
句中按節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聯對應節奏點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單邊兩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聯,各句腳依順序連接,/平/仄規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遞換,傳統稱「/平/頂/平/,仄頂仄」。如犯本通則第十條避忌之,或影響句中/平/仄調協,則從寬。上聯收於仄聲,下聯收於/平/聲。
六、形對意聯。
形式對舉,意義關聯。上下聯所表達的內容統一於主題。
㈣ 對聯賞析點評有哪些
對聯賞析點評有如下:
1、門迎四海千重福;戶納乾坤萬里財。
賞析:福、財是喜慶詞語,四海、乾坤是借代,也是誇張的手法。主人用這副春聯,希望能迎到四海很多的.福祿,納入乾坤很遠的錢財。門、戶屬於代詞,代表主人。
2、東成西就四季來財家興旺;南和北順八方進寶福滿堂。
賞析:這是一副生意人家的對聯。表達了主人在新一年的心願,希望能在新的一年做生意能夠東成西就,南和北順。和氣生財嘛,做每一宗商品交易都能成功,順順利利,就手,生財。生意興旺了,自然錢財到手,福祿進門,家業興隆。
3、東風送暖文明第宅春常在;千祥雲集琴瑟人家慶有餘。
賞析:春天來了,暖暖的東風頻頻吹來,給我文明富裕之家庭送來春的氣息,文明之家春天常駐。東風隱喻了國家關注民生的政策,國富民強。千萬種吉祥之彩雲聚集的愛好音樂的人家,琴瑟和聲,社會和諧歌昇平,吉祥人家用美好的音樂來慶祝年年豐衣足食,富足有餘。福祿,納入乾坤很遠的錢財。門、戶屬於代詞,代表主人。
4、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
賞析:每聯都是三個片語,即: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上下兩聯片語相同。這副春聯里的「新」、「佳」都是形容詞。「春」、「歲」,「富貴」、「平安」都是名詞。「年年」、「步步」都是副詞,「好」 和「高」都是動詞。這種要求,主要是為了用對稱的藝術語言,更好地表現思想內容。
5、春回大地百花爭艷;日暖神州萬物生輝。
賞析:這類春聯概括了祖國百花爭艷,萬物生輝的繁榮景象,謳歌了新時代的新面貌,透露出春聯的創作者對祖國日新月異的美好生活的贊頌。
㈤ 如何賞析對聯
對聯鑒賞,大致也和其他文學藝術形式的鑒賞一樣,應分為內容和形式兩項,從這兩方面去欣賞;所不同的在於對聯往往與書法藝術相結合,所以,對聯鑒賞應有對聯內容、表達手段和書法藝術(限張貼及懸掛聯)三個方面。
一 對聯內容
對聯的內容應是對聯鑒賞的最主要部分。我想,是否從這么幾個方面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地去看對聯的內容:
第一,先看對聯的句子是否順暢。我們閱讀小說、朗誦詩歌、欣賞戲劇、看電影電視,都有這個問題。句子不順暢,直接影響到表達。前面說過,有人在創作對聯時,為了某一個字或幾個字對得工整,有時會照顧不到整句話的連貫性,以至使對聯的句子出現或晦澀、或牽強等情況。如果是比較長的對聯,還必須先斷句;如果連斷句都解決不了,就會直接影響到對其內容的理解和領會,根本談不上什麼鑒賞了。光是句子通順還不行,還要考慮其句子之間的層次是否清晰,上聯和下聯之間是否具有內在的必然聯系,有沒有次序顛倒、言語矛盾之處。一旦遇到連句子都不通順,或者前言不搭後語、令人莫名其妙的對聯,我看還是不再欣賞的好。——這應該是對聯鑒賞的第一步。
第二,再看對聯要說的內容。如名勝楹聯,是寫風景的,還是寫人物的?是寫歷史的,還是寫傳說的?是褒揚,是貶斥,是歌頌,還是批評?是敘述,是描寫,是議論,還是抒情?其中寄寓了作者的感慨,還是表達了作者的某種情感?如果欣賞歷史名人紀念地(如武侯祠、關帝廟、岳飛廟、韓愈祠等)的楹聯,就要對這位歷史人物有所了解,如他的出身、經歷、主要業績、功勛、歷史上和現在人們對他的評價等等;如果是欣賞佛寺的楹聯,還要懂得一些佛教常識、佛學術語,以及這個寺院不同於其他寺院之處(如登封的少林寺,因北魏時達摩在此面壁修行。被認為是禪宗祖庭;洛陽的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所建的第一所寺院)等等;如果是欣賞道觀的楹聯,還要有一些道教的常識,懂得一點道教術語,以及這所道觀的獨特之處(如鹿邑太清宮,是老子家鄉為紀念他而建的道教建築)等等;如果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則要對該名勝有個大概的了解,如名勝所處的位置、開發的年代、名稱的緣起、有何著名景點、歷史上有哪些名人到過、現在還有哪些遺跡(如輝縣百泉,因泉眼眾多而得名,泉水注入衛水,故有「衛源」之稱。隋代始建衛源廟,以後陸續建殿閣亭台、水榭石橋,成為湖光山色並美的旅遊勝地。歷代有皇帝、高官、文人、學士來此游覽、隱居、講學。現存有紀念晉代隱士孫登的嘯台、紀念北宋哲學家邵雍的邵夫子祠、紀念明清之際學者孫奇峰的孫奇峰祠、民國間為紀念馮玉祥在此興修水利而建的馮泉亭等諸多景點)等等……一句話,凡是與此名勝有關的一切東西,都有了解的必要。不然,就會直接影響到對名勝楹聯的鑒賞。
如洛陽市北呂祖廟後殿一聯:
東南瞻崿嶺,千層翠黛朝鳳闕
西北聽洪水,萬丈波濤出龍門
這是一副寫當地風景、地理位置的楹聯,從中可知該廟處於黃河岸邊的山上。而與呂祖卻沒有什麼關系。
如百泉邵夫子祠擊壤亭一聯(清末光緒間輝縣知事康曾定題):
精義入神,著皇極經世六十卷
同聲相應,有夏峰繼軌五百年
上聯「精義入神」,出自《周易·系辭下》,意思是精研微妙的義理,進入神妙的境界。用於哲學家,十分恰切。「皇極經世」,是邵雍的主要著作之一。下聯則是說從北宋邵雍以後,大約500年,有孫奇峰來這里繼承其事業。「同聲相應」,出自《周易·乾》,比喻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與前面的「精義入神」一樣的當。「五百年」,出自《孟子·公孫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聞名於世的人)。」
看來,要讀懂一副對聯,特別是名勝聯,理解其內容,並非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怎麼辦?我建議:一方面,平時要注意留心對相關知識的積累。所謂「處處留心皆學問」,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就是這個道理。另一方面,到某地旅遊,事先應做好充分的准備,查閱一些相關的資料,這算是應急吧。如要去少林寺,有關的書很多,可事先了解一下其歷史淵源(建於北魏,公元495年)、有關歷史人物(如達摩從南朝梁過江而 來,面壁十年,傳授佛教禪宗,後將衣缽法器傳給了二祖慧可)、歷史事件(如唐初十三棍僧救唐王)、所處的地理位置和環境(嵩山少室山下,西北是洛陽,東北是鄭州)、 其獨特之處(禪宗祖庭、少林武術、最大的塔林)等等。這樣,在那裡若遇到有關的名勝楹聯,就不會束手無策。
如少林寺山門外西石坊一聯:
心傳古洞,嚴冬雪擁神光膝
面接高峰,靜夜風聞子晉笙
上聯說達摩在寺後的山洞裡修行,神光在雪地里求法。「神光」,人名,俗姓姬,洛陽人,博覽群書,尤其精於玄理。一年冬天,赴少林寺向達摩求道,在雪地里侍立一夜,至雪深沒膝,達摩仍不為所動。他用短劍斬斷自己的左臂獻上,達摩見他如此誠摯,這才授以《楞迦經》並衣缽法器,賜名慧可,成為禪宗二祖。下聯說少林寺面對嵩山少室山,西北有緱氏山。「子晉」,周靈王太子。傳說他喜歡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之間,後於緱氏山(在今偃師市境內)山頂乘鶴升仙。
此外,還要看對聯中的用典是否恰切得當,這一方面也是應該要特別注意的。
如輝縣百泉清暉閣民國間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張斐然一聯:
逝者如斯,曾無日夜
盡心為耳,以有邦家
可以參考聯前的《序》:「民國二十五年春……余北來,偶於工余小憩百泉蘇門山,見有子在川上遺址,遂感而書此。」上聯出自《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不舍晝夜。』」意思是凡過往時事正如這川之流水,不可回復,且不因晝夜交替而停息。這個典故就非常恰切。下聯「盡心為耳」,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盡心力而為之。」
我們常見到的名勝楹聯,往往都含典故,或人物(如籍貫、經歷、官職、業績等等),或地理,或史實,或傳說,不可不詳察。如果對其中的典故解不清,恐怕就談不上什麼欣賞了。再如上面少林寺山門外西石坊一聯,也含幾個典故。
可以說,對聯的內容能讀懂,能理解,對聯鑒賞也就完成了一大部分
㈥ 我在淘寶上買了一對對聯,東西確實很好,可是不知道怎麼去評價,我要給他一個很好的評價,重點要突出價格
店主的寶貝真是好啊 貼到家裡顯得喜慶多了 而且對聯用紙也很好 物有所值
㈦ 對聯應該怎樣點評
這對聯精典,用寥寥幾字記載了武林的一場腥風血雨。
且聽我道來:那一年,我還小,卻對此事記得很清楚。
當時鬧文字獄,有一文人名趙春雲,身陷其中,面對官兵的圍堵,無奈之下,他展示出他那深藏不漏的武功,殺了上百人。朝廷無奈,請得少林寺七十二高僧下山對付趙春雲。這七十二人分別會少林七十二絕技,便是那七十二健兒了。
他們將趙春雲團團圍住,趙春雲無奈之下拔出了家傳寶劍-碧血劍,大戰之後,他與七十二高僧兩敗俱傷,同歸於盡。這便是" 七十二健兒,酣戰春雲湛碧血".
趙春雲妻子葉秋雨在他屍體旁痛苦流涕,發誓要為他報仇。她也是個武林高手,夜入皇宮,探得是國子監里的人出的主意.
次日,她一人一劍殺入國子監,令在其中學習的四百兆國子大驚,看著葉秋雨四處殺人,血四處飛濺,將路邊金黃的菊花染紅了染濕了,只能憂愁,葉秋雨邊殺邊唱著:」菊花殘, 滿地傷 ,你的笑容已泛黃 ....」這便是」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
怎麼樣,告訴你這么多關於對聯的事,該評我吧.
㈧ 對聯好評評語怎麼寫
對仗工整,押韻合理,字字珠璣,境界深遠
㈨ 對聯一般評價標准
摘自:互聯網
1.初級班的意境聯的評分方法。
韻律:30分,對仗:30分,成句:10分,連接10分,新:5分,奇5分。
2.高級班的意境聯的評分方法。
韻律:20分,對仗:30分,成句:10分,連接:20分,新:10分,奇:10分。 一般情況下不做新與奇的評論。 60分叫可,70分叫通過,80分叫好,90分可以點精品。
3.巧聯趣對的評分方法。
韻律:10分,對仗:20分,連接:10分,機關:40分,新:10分,奇:10分。
--------------------------------------------------------------------------
巧聯出句的難度系數評定
出處:對聯大家對
文章僅供參考。文章不當之處還望批評指正。
搞巧聯難度系數評定,可以檢查出句的難度系數,還可以幫對句人檢查是否漏對機關;自查對句的質量;以及檢查別人對句的質量。
目前網路上可以看到的出句創作手法有:
B序:比喻、比擬、比較、步腳。
C序:襯托、組串、拆字、拆詞、重言、層第、成語、詞類(動詞、形容詞、特有名詞、地理、天文、顏色、方位、數字、花木、飛禽、走獸、魚蟲、人倫、文學、感情、人事、文史、形體、宮室、珍寶、軍事、飲食、時令、文具、衣飾、虛詞、副詞、連詞、介詞、助詞、嘆詞、象聲詞、聯綿詞。)出新。
D序:對比、對反、疊字、多音、當句對。
F序:復字、飛白、分總、反復、反問、仿句、反語。
G序:隔句對。
H序:混異、換位、迴文、呼告、換字、互文、繪態、合字。
J序:借代、假稱、交錯、集句、剪輯、進入、接應、節縮。
K序:誇張。
L序:兩兼、聯想、練句、列舉、連動、類對、列錦。
M序:謎語。
N序:擬聲、逆寫。
P序:排比、平仄。
Q序:歧義、嵌字、缺隱。
R序:繞口。
S序:雙關、設問、俗語、數字、示時、示位、釋義。
T序:同旁、同字異音、同畫、跳脫、同韻、同出、脫化。
W序:無情對。
X序:虛詞、歇後、析字、偕音、選詞、續寫。
Y序:引用、用典、壓韻、雅對、引申、異字同音。
Z序:轉性,摘句、專有名詞。
在以上 某些創作手法中,單獨的一種創作手法,不一定能構成巧聯,但有機關存在就可構成巧聯。 巧聯的難度系數是按以下系數疊加的:
巧聯要求有機關,一個機關系數為1。
2.巧聯也要求標准韻律,只要全句是標准韻律,系數加1。
3.巧聯要求意思完整,符合句子的要求,所以意思完整系數為1。
4.多音詞:主要是連綿詞,和特有名詞的數量,有一個就可加系數1。
5.巧聯可以有不同的斷句、連接、多意,有一項系數加1。
6.巧聯也要求煉字,一個煉字系數加1。
一般來說,巧聯難度系數越高時越難對。但有時候一個機關也能難住對句人。
我們先試著搞一下出句的難度系數評定:
出句:投機取巧老滑頭(對聯大家對)
機關:成語+俗語
連接:投機取巧老與滑頭之間的連接。
韻律:合乎聯律。
意境:「出句:投機取巧老滑頭」是完整的一句話,意思也完整。具有議論效應。
系數:一個成語,一個俗語,意思完整,合律,一個連接,難度系數為5。
再看一個出句: 出句:蛟龍戲水自由泳(對聯大家對)
機關:成語「蛟龍戲水」+術語「自由泳」 連接:「戲水」與「泳」。
韻律:246有交替,還可。
意境: 「出句:蛟龍戲水自由泳,」是完整的一句話。帶給讀者的是畫面效應。
系數:兩個機關,一個連接,韻律合格,意境不錯,難度系數5。
㈩ 怎樣對對聯作出點評
簡單點的就是看上下聯的的對仗是不是工整,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數詞對數詞,結構上相同;稍微負責點的是看寓意和用法,這里有很多例子,可以去看看自己揣摩下http://www.zxxk.com/Article/0512/119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