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想問一下,誰來教我畫工筆畫主要是如何染色,我總是在染第二遍色時把第一遍拔了起來,請教教如何處理
打好底色(墨色),掌握水分。第一遍色干後,再染二遍。蘸色和蘸清水的兩支毛筆交替順勢暈染,注意不要把熟宣紙檫起毛。顏色在調色盤里調均勻,不要出現顆粒。
Ⅱ 工筆畫的顏色怎樣才能上勻
工筆畫本身的技巧含量很高……
顏色本身的濃淡程度很重要……
而且紙張的質地也是很重要的,
國畫本身就是靠渲染而成,無論是工筆還是寫意
所以把顏色塗得均勻這個觀點就是不對的……
(我要嚴厲的糾正……笑……不要生氣)
我不知道你學國畫學到一個怎樣的程度
就我本身的經歷而言學國畫一般是從寫意開始入手
然後再學習工筆畫的
運筆的方式很重要……
其實塗滿而且很均勻的方法有很多
最下等的方法就將顏料的水分比例變小,但是那樣的上色方法會讓畫面結成一個一個孤立的小塊,顯得畫面過於死板,而沒有靈性。
中等的方法是比例相對於平時偏稠,作色的起點偏內,然後用蘸有少量顏料的筆修飾勾勒。
上等的方法是靠本身的運筆手法的變化。
樓上那個方法我建議你還是不要用的說
畢竟國畫的宣紙不是那麼的「堅強」
其實很多東西都是自己在畫畫中積累的經驗
沒有什麼技巧與捷徑可言……
很多東西很多方法,其實沒有實踐作基礎都是行不通的……
加油啦~~~~~~*^0^*
要是有什麼想問的可以給我發網路消息……
笑……要是有什麼說錯了……還請原諒喲……
Ⅲ 為什麼工筆畫分染不均勻
工筆畫分染不均勻是因為顏色純度不要太濃,要盡量稀一些。
工筆畫分染時,筆的含水大些,要著色時,筆尖多濃些。下筆前把筆倒過來下讓筆尖的顏色可以往下一些,然後開始塗,顏色就會均勻了。工筆畫,亦稱「細筆畫」,屬中國畫技法類別的一種。工筆畫與「寫意畫」對稱。工筆畫屬於工整細致一類畫法,如宋代的院體畫,明代仇英的人物畫等。
分染:
分染是工筆畫繪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在工筆繪畫中分染技法比例佔到八成以上,是工筆學習者必須掌握的一種技法。
所謂分染就是一支筆蘸色,另一支筆蘸水,將色彩拖染開去,形成色彩由濃到淡的漸變效果。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工筆畫
Ⅳ 工筆畫分染的問題
初學工筆,上色時一定要把握好顏色的濃度,把顏色調淡,一遍一遍分染,分染時要等徹底幹了之後再染第二次,注意染的時候顏色要勻稱,清水筆和色筆上的水分要適中,不可有太多水分,這樣會使畫面變臟,在畫葉子時,應該先用淡墨分染,再染花青。當然,也可先罩染,再分染,方法很多,希望這些能給你帶來幫助!
Ⅳ 工筆花鳥畫用墨分染是有什麼技巧嗎
當然有啊!關鍵是第一遍一定要很淡,墨筆不要颳得太干,水筆上的水分刮到剛好(輕輕刮時不成股流下)即可。還有,第一遍染的時候,不僅要淡,而且要染得寬才行。現在的很多紙都很燥,第一遍染寬點,可以是紙的纖維更均勻一些。這樣吧,你單獨畫幾片葉子,試一下我剛才說的,,多試幾次,應該能夠掌握。還有,紙要用好點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你技法上的不足。如果還是有問題的話,請直接加我的qq,我慢慢講給你。
Ⅵ 工筆畫分染塗不均勻怎麼辦
我是右手,同時拿兩只毛筆,比如,一隻上胭脂時,另一隻干凈的馬上就暈染,就行了,可能你時間上間隔長了一點點,就有水痕,就不行啦
Ⅶ 工筆畫的染色技巧
1、分染:工筆畫繪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筆蘸色,另一支筆蘸水,將色彩拖染開去,形成色彩由濃到淡的漸變效果。
2、統染:在繪制工筆的過程中,根據畫面明暗處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幾片葉子、幾片花瓣統一渲染,強調整體的明暗與色彩關系,稱為統染。
3、罩染:在已經著色的畫面上重新罩上一層色彩並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時用某種色小面積、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畫面稱為提染。
5、烘染:在所描繪的物體周圍淡淡的渲染底色用來襯托或掩映物體。
6、點染:用接近寫意的筆法,一筆蘸上深淺不同的色彩在畫面上連點帶染,取靈動之意。處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時候時常用到此法。
7、斡染:將一塊色彩向四周染開。畫仕女臉頰的紅暈時即是採用此法,工筆牡丹的繪制中也會用到。
8、醒染:在罩色過後色彩略顯發悶的畫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畫面醒目。
9、復勒:設色完成以後,用墨線或色線順著物體的邊緣重新勾勒一次。
10、水線:工筆畫常用手法之一。工筆設色中遇到物體的邊緣或者線條的時候,經常會採用留一道亮邊的手法來區分局部色彩或用來保留線條或用來體現物體的厚薄程度,這條亮邊就稱之為水線。同時,保留水線也能較好的體現出工筆國畫所獨有的裝飾趣味。
11、立粉法:點花蕊的重要手法之一。長鋒筆飽蘸粉黃(藤黃+白色),也可略調一點膠進去,色彩的濃度要非常大,同時豎立筆鋒,緩慢點出蕊的形狀,濕潤時色彩會高出紙面1毫米左右,等待幹了就會形成兩邊高中間凹的視覺效果,很有立體感。
Ⅷ 工筆畫怎麼分染
一支筆蘸色,另一支筆蘸水,將色彩拖染開去,形成色彩由濃到淡的漸變效果。工筆畫繪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染法有許多種,一般有平塗、分染、罩染等,平塗多在做色底及畫面局部平塗顏色時用,不宜見筆痕,分染為分出物體結構的染法,有高染與低染兩種。
染在物中間凸起部位並造成一點立體意味的是高染,罩染在已分染過色墨的部分罩上某種顏色,這樣能產生厚重而沉著的色彩變化,烘托一般在物之外烘染出一部分色墨,以便加強主物的塑造,實際上有染擴大的意味,月雲雪邊多用。
(8)工筆分染怎樣把顏色均勻擴展閱讀
工筆人物畫以人物為主要表現對象,以單純的線條勾勒作為造型手段,藉助線條的粗細長短、方圓曲直,用筆的輕重緩急、虛實疏密、頓挫剛柔,用墨的濃淡干濕在造型上的生動運用和有機結合,再加之色彩分染、罩染、烘染等手法的運用處理,細致入微地充分表現形體的質量感、動態感和空間感。
工筆人物畫按題材大致可分為仙佛羅漢、帝王君傑、宿世人物、高逸雅士、絢羅仕女、市井雜流、婦孺嬰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