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上購物 » 怎樣記憶碘酒的顏色
擴展閱讀
電影網視頻怎樣下載 2025-09-24 11:46:46
ps怎樣填充可以有深有淺 2025-09-24 11:31:05

怎樣記憶碘酒的顏色

發布時間: 2022-10-03 18:21:08

⑴ 碘酒的顏色是什麼

碘酒的正常外觀性狀應是紅棕色的澄明液體,只不過一般都要遮光,密封,在涼處保存。

⑵ 碘酒的顏色

碘酒一般認為是褐色。(有時說紫褐色)
由於保存中濃度會發生變化,導致顏色會變化。
但是碘酒不是紫葯水。紫葯水主要成份為氯化四甲基副品紅苯胺、氯化五甲基副品紅苯胺與氯化六甲基副品紅苯胺的混合物。甲紫溶液為其乙醇、水的1%溶液

⑶ 碘水、碘酒、碘固體都是什麼顏色在線等

碘單質是固體
紫黑色
碘水?碘不是不溶於水么?
碘酒,其實是碘化鉀和碘的乙醇溶液,紅棕色澄清液體
碘的四氯甲烷溶液紫紅色

⑷ 碘酒是什麼顏色的

為紅棕色的液體,色澤隨濃度增加而變深。適應症為用於皮膚感染和消毒。
碘酊的濃度一般隨葯物或葯材的性質而異,除另有規定外,含劇毒葯的碘酊,每100毫升相當於原葯物或葯材的10克,其他碘酊每100毫升相當於葯物或葯材20克,含有劇毒葯品碘酊的有效成分,應根據半成品的含量或效價加以調整,使符合各該碘酊的規定。碘酊久置發生沉澱時,可測定乙醇含量或濾除沉澱再調至規定標准後使用。
(4)怎樣記憶碘酒的顏色擴展閱讀:
碘酒屬於鹵素類消毒防腐葯物。它是碘與碘化鉀的乙醇溶液,又名碘酊。
因它具有氧化破壞病原體原漿蛋白的活性基因,並與蛋白質的氨基結合而使其變性沉澱,故具有強大的殺菌作用,對真菌、病毒和阿米巴原蟲也有殺滅作用,就連最不容易殺死的細菌芽孢,碘酊都能起到消毒作用,常見的如破傷風芽孢塗用碘酒後就可消滅它。因此,碘酒常用於外傷傷口消毒。
碘酒殺菌力大小與溶液的濃度及對人體組織的刺激性和腐蝕性強弱成正比。其中0.5%一1%碘酒可塗於皮膚粘膜,2%碘酒用於一般皮膚消毒及感染,如小癤瘡等;3.5%一5%碘酒用於手術或打針前皮膚消毒。因此,建議讀者在葯店買葯時,一定注意碘酒的濃度。此外,塗擦碘酒對皮膚紅腫還有消腫治療作用,但注意只需塗紅腫部位,范圍不要擴大;對小外傷、扭傷及碰傷皮膚尚未破者不僅活血消淤,還能防止細菌感染。
由於碘對皮膚粘膜等組織有強烈刺激性,若使用濃度過高時可引起皮膚起泡、脫皮及皮炎,故用碘酒皮膚做消毒時,待稍干後再用70%酒精進行脫碘。正因為刺激性大,若傷口塗上可產生強烈的燒灼疼痛,所以碘酒不能用於皮膚已破損處及眼、口腔、會陰和其他粘膜等處的消毒。
參考資料:網路-碘酒

⑸ 求初中階段化學各種溶液的顏色啊。

化學知識點的歸納總結。

一、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顏色

(一)、固體的顏色

1、紅色固體:銅,氧化鐵

2、綠色固體:鹼式碳酸銅

3、藍色固體: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

4、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

5、淡黃色固體:硫磺

6、無色固體:冰,乾冰,金剛石

7、銀白色固體:銀,鐵,鎂,鋁,汞等金屬

8、黑色固體:鐵粉,木炭,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碳黑,活性炭)

9、紅褐色固體:氫氧化鐵

10、白色固體: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鈣,氧化鈣,硫酸銅,五氧化二磷,氧化鎂

(二)、液體的顏色

11、無色液體:水,雙氧水

12、藍色溶液:硫酸銅溶液,氯化銅溶液,硝酸銅溶液

13、淺綠色溶液:硫酸亞鐵溶液,氯化亞鐵溶液,硝酸亞鐵溶液

14、黃色溶液:硫酸鐵溶液,氯化鐵溶液,硝酸鐵溶液

15、紫紅色溶液:高錳酸鉀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氣體的顏色

17、紅棕色氣體:二氧化氮

18、黃綠色氣體:氯氣

19、無色氣體:氧氣,氮氣,氫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氫氣體等大多數氣體。

二、初中化學之三

1、我國古代三大化學工藝:造紙,制火葯,燒瓷器。

2、氧化反應的三種類型:爆炸,燃燒,緩慢氧化。

3、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離子。

4、不帶電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質組成與構成的三種說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

(3)、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6、構成原子的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種原因:

(1)工業「三廢」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農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氣體的三種方法:排水法(不容於水的氣體),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9、質量守恆定律的三個不改變:原子種類不變,原子數目不變,原子質量不變。

10、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三種方法:增加溶質,減少溶劑,改變溫度(升高或降低)。

11、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的三個條件:生成水、氣體或者沉澱

12、三大化學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氣中的三種氣體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燒發白光的物質:鎂條,木炭,蠟燭。

15、具有可燃性,還原性的物質:氫氣,一氧化碳,單質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種氣體是:氫氣(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種化學性質:可燃性,還原性,毒性。

18、三大礦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氣。(全為混合物)

19、三種黑色金屬:鐵,錳,鉻。

20、鐵的三種氧化物:氧化亞鐵,三氧化二鐵,四氧化三鐵。

21、煉鐵的三種氧化物:鐵礦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見的三種強酸:鹽酸,硫酸,硝酸。

23、濃硫酸的三個特性:吸水性,脫水性,強氧化性。

24、氫氧化鈉的三個俗稱:火鹼,燒鹼,苛性鈉。

25、鹼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生成的三種氧化物:氧化銅,水(氧化氫),二氧化碳。

26、實驗室製取CO2不能用的三種物質:硝酸,濃硫酸,碳酸鈉。

27、酒精燈的三個火焰:內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燈有三禁:禁止向燃著的燈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燈去引燃另一隻酒精燈,禁止用嘴吹滅酒精燈。

29、玻璃棒在粗鹽提純中的三個作用:攪拌、引流、轉移

30、液體過濾操作中的三靠:(1)傾倒濾液時燒杯口緊靠玻璃棒,(2)玻璃棒輕靠在三層濾紙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31、固體配溶液的三個步驟:計算,稱量,溶解。

32、濃配稀的三個步驟:計算,量取,溶解。

33、濃配稀的三個儀器:燒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種遇水放熱的物質:濃硫酸,氫氧化鈉,生石灰。

35、過濾兩次濾液仍渾濁的原因:濾紙破損,儀器不幹凈,液面高於濾紙邊緣。

36、葯品取用的三不原則:不能用手接觸葯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聞葯品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葯品的味道。

37、金屬活動順序的三含義:(1)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電子變成離子,它的活動性就越強;(2)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里的氫,排在氫後面的金屬不能置換出酸里的氫;(3)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38、溫度對固體溶解度的影響:(1)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3)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39、影響溶解速度的因素:(1)溫度,(2)是否攪拌(3)固體顆粒的大小

40、使鐵生銹的三種物質:鐵,水,氧氣。

41、溶質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

42、影響溶解度的三個因素:溶質的性質,溶劑的性質,溫度。

三、初中化學常見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氣:氮氣(N2)和氧氣(O2)

2、水煤氣:一氧化碳(CO)和氫氣(H2)

3、煤氣:一氧化碳(CO)

4、天然氣: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鐵/鋼:(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鐵銹:(Fe2O3)

四、初中化學常見物質俗稱

1、氯化鈉 (NaCl) : 食鹽

2、碳酸鈉(Na2CO3): 純鹼,蘇打,口鹼

3、氫氧化鈉(NaOH):火鹼,燒鹼,苛性鈉

4、氧化鈣(CaO):生石灰

5、氫氧化鈣(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體(CO2):乾冰

7、氫氯酸(HCl):鹽酸

8、鹼式碳酸銅(Cu2(OH)2CO3):銅綠

9、硫酸銅晶體(CuSO4
.5H2O):藍礬,膽礬

10、甲烷 (CH4):沼氣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過氧化氫(H2O2):雙氧水

14、汞(Hg):水銀

15、碳酸氫鈉(NaHCO3):小蘇打

四、初中化學溶液的酸鹼性

1、顯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鹽溶液(硫酸氫鈉、硫酸氫鉀等)

2、顯鹼性的溶液:鹼溶液和某些鹽溶液(碳酸鈉、碳酸氫鈉等)

3、顯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數的鹽溶液

五、初中化學敞口置於空氣中質量改變的

(一)質量增加的

1、由於吸水而增加的:氫氧化鈉固體,氯化鈣,氯化鎂,濃硫酸;

2、由於跟水反應而增加的:氧化鈣、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鈉,硫酸銅

3、由於跟二氧化碳反應而增加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鋇,氫氧化鈣;

(二)質量減少的

1、由於揮發而減少的:濃鹽酸,濃硝酸,酒精,汽油,濃氨水;

2、由於風化而減少的:碳酸鈉晶體。

六、初中化學物質的檢驗

(一) 、氣體的檢驗

1、氧氣:帶火星的木條放入瓶中,若木條復燃,則是氧氣.

2、氫氣:在玻璃尖嘴點燃氣體,罩一乾冷小燒杯,觀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燒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變渾濁,則是氫氣.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變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4、氨氣:濕潤的紫紅色石蕊試紙,若試紙變藍,則是氨氣.

5、水蒸氣:通過無水硫酸銅,若白色固體變藍,則含水蒸氣.

(二)、離子的檢驗.

6、氫離子: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加入鋅粒

7、氫氧根離子:酚酞試液/硫酸銅溶液

8、碳酸根離子:稀鹽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離子: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若產生白色沉澱,則是氯離子

10、硫酸根離子:硝酸鋇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鹽酸再滴入氯化鋇

11、銨根離子:氫氧化鈉溶液並加熱,把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

12、銅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生藍色沉澱則是銅離子

13、鐵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生紅褐色沉澱則是鐵離子

(三)、相關例題

14、如何檢驗NaOH是否變質:滴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變質

15、檢驗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含有石灰石

16、檢驗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澱,則含有NaCl。

17、檢驗三瓶試液分別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隻試管中分別滴加Ba(NO3)2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澱,則是稀H2SO4;再分別滴加AgNO3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澱則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澱粉:加入碘溶液,若變藍則含澱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若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就含葡萄糖。

七、物質的除雜

1、CO2(CO):把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2、CO(CO2):通過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3、H2(水蒸氣):通過濃硫酸/通過氫氧化鈉固體

4、CuO(Cu):在空氣中(在氧氣流中)灼燒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加 入足量的鐵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鹽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鹽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鈣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鋇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銀溶液

14、NaCl(KNO3):蒸發溶劑

15、KNO3(NaCl):冷卻熱飽和溶液。

16、CO2(水蒸氣):通過濃硫酸。

八、化學之最

1、未來最理想的燃料是H2 。

2、最簡單的有機物是CH4 。

3、密度最小的氣體是H2 。

4、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物質是H2 。

5、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7、PH=0時,酸性最強,鹼性最弱 。

PH=14時,鹼性最強 ,酸性最弱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種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是 金剛石 。

10、最早利用天然氣的國家是 中國 。

1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1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鋁 。

13、空氣里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氮氣 。

14、空氣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

15、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氣。

16、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碳

九、有關不同

1、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不同:是因為 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鐵和鋼的性能不同:是因為 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 分子構成不同。

(氧氣和臭氧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分子構成不同;水和雙氧水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分子構成不同。)

4、元素種類不同:是因為質子數不同。

5、元素化合價不同:是因為最外層電子數不同。

6、鈉原子和鈉離子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最外層電子數不同

十、有毒的物質

1、 有毒的固體:亞硝酸鈉(NaNO2),乙酸鉛等;

2、 有毒的液體:汞,硫酸銅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 有毒的氣體: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十一、溶解性表的記憶口訣

鉀鈉銨鹽個個溶,硝酸鹽類也相同

硫酸鹽類除鋇鈣,鹵鹽除銀和亞汞(氟除外)

碳磷酸鹽多不溶,醋酸鹽類全都溶

解化學計算題關鍵是讀數據,讀出每一個數據包含的物質,然後分析物質之間的關系,即可找出已知的量和物。

如:在一次化學課外活動中,某同學想除去氯化鉀固體中混有的氯化銅(不引進其他雜質)。化學老師為他提供了以下溶液: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鉀溶液、硫酸鈉溶液。該同學現取氯化鉀和氯化銅的混合物59.8g,全部溶解在200g水中,再加入60g所選溶液,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沉澱9.8g。試回答:

(1)該同學所選的是 溶液。

(2)計算混合物中氯化銅的質量和反應後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結果保留到小數點後一位數字 )

59.8g(氯化鉀和氯化銅)+200g水+60g(氫氧化鉀和水)=9.8g(氫氧化銅) 是混合物的不能直接用於方程式計算,所以已知的是氫氧化銅的質量為9.8g,寫出反應方程式就能計算了

一.制氧氣:

2H2O2=
MnO2= 2H2O+ O2↑

2KClO3 (MnO2,加熱)= 2KCl
+ 3O2 ↑

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

二.制氫氣: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

三.制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CO2↑ (不能用H2SO4)

⑹ 高中化學物質顏色記憶匯總

高中化學我們接觸到的物質會變的很多很豐富,化學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因此我們也能看到各種顏色的物質或者反應,而這部分內容也往往是在推斷題中經常出現,現在我就給同學們總結高中常見的常考的各種顏色化學物質的匯總,同學們不要記錯顏色了哦。

高中化學各種顏色物質匯總

1.紅色:

Fe(SCN)3(紅色溶液);

Cu2O(磚紅色固體);

Fe2O3(紅棕色固體);

紅磷(暗紅色固體);

液溴(深紅棕色);

Fe(OH)3(紅褐色固體);

Cu(紫紅色固體);

溴蒸氣、NO2(紅棕色)品紅溶液(紅色);

在空氣中久置的苯酚(粉紅);

石蕊遇酸性溶液(紅色);

酚酞遇鹼性溶液(紅色)。

2.紫色:

石蕊在中性溶液中(紫色);

Fe3+與苯酚反應產物(紫色);

I2(有金屬光澤紫黑色固體)

KMnO4固體(紫黑色);

MnO4—(紫紅色溶液)

固態O3(紫黑色)

鉀的焰色反應(紫色)

I2蒸氣、I2在非極性溶劑中(紫色)

3.橙色:

溴水(橙色)

K2Cr2O7溶液(橙色)

4.黃色:

AgI(黃色固體);

AgBr(淡黃色固體);

Ag3PO4(黃色固體);

FeS2(黃色固體);

Na2O2(淡黃色固體);

S(黃色固體);

Au(金屬光澤黃色固體);

I2的水溶液(黃色);

碘酒(黃褐色);

久置的KI溶液(黃色)(被氧化為I2);

Na的焰色反應(黃色);

TNT(淡黃色針狀);

工業濃鹽酸(黃色)(含有Fe3+);

NaNO2(無色或淺黃色晶體);

Fe3+的水溶液(黃色);

硝基苯中溶有濃硝酸分解的NO2時(黃色)

久置的濃硝酸(黃色)(溶有分解生成的NO2);

濃硝酸粘到皮膚上(天然蛋白質)(顯黃色);

5.綠色:

Cu2(OH)2CO3(綠色固體);

Fe2+的水溶液(淺綠色);

FeSO4·7H2O(綠礬);

K2MnO4(綠色);

Cl2、氯水(黃綠色);

F2(淡黃綠色);

CuCl2的濃溶液(藍綠色);

6.棕色:

FeCl3固體(棕黃色);

CuCl2固體(棕色)

7.藍色:

Cu(OH)2、CuSO4·5H2O、Cu2+在水溶液中(藍色); 石蕊遇鹼性溶液(藍色);

硫、氫氣、甲烷、乙醇在空氣中燃燒(淡藍色火焰); 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藍色火焰);

澱粉遇I2變藍色;

Co2O3(藍色);

O2(液態——淡藍色);

Cu(OH)2溶於多羥基化合物(如甘油、葡萄糖等)的水溶液中(絳藍色);

O3(氣態——淡藍色;液態——深藍色;固態——紫黑色)。

8.黑色:

FeO; Fe3O4; FeS;

CuO; CuS; Cu2S; MnO2; C粉;

Ag2S; Ag2O

PbS;

AgCl、AgBr、AgI、AgNO3光照分解均變黑;

絕大多數金屬在粉末狀態時呈黑色或灰黑色。

9.白色:

常見白色固體物質如下(呈白色或無色的固體、晶體很多):

AgCl; Ag2CO3; Ag2SO4; Ag2SO3; BaSO4;BaSO3;BaCO3;Ba3(PO4)2; BaHPO4; CaO;Ca(OH)2;CaCO3;

MgO;Mg(OH);MgCO3;

Fe(OH)2;

AgOH;

PCl5;

SO3;

三溴苯酚

CuSO4

銨鹽(白色固體或無色晶體);

其他顏色知識

Fe(OH)2沉澱在空氣中的現象:白色→(迅速)灰綠色→(最終)紅褐色

pH試紙:乾燥時呈黃色;中性時呈淡綠色;酸性時呈紅色,酸性越強,紅色越深;鹼性時呈藍色,鹼性越強,藍色越深。

紅色石蕊試紙:

紅色(用於檢驗鹼性物質)

藍色石蕊試紙:藍色(用於檢驗酸性物質)

澱粉試紙:白色(用於檢驗碘單質)

KI—澱粉試紙:白色(用於檢驗氧化性物質)

石蕊:pH<5時呈紅色;pH介於5~8時呈紫色;pH>8時呈藍色。

酚酞:pH<8.2時呈無色;pH介於8.2~10時呈粉紅色;pH>10時呈紅色。

甲基橙:pH<3.1時呈紅色;pH介於3.1~4.4時呈橙色;pH>4.4時呈黃色。

甲基紅:pH<4.4時呈紅色;pH介於4.4~6.2時呈橙色;pH>6.2時呈黃色。

高中化學重要知識點記憶口訣

1.化學反應熱概念

化學反應伴能變,成鍵放出斷需要。

左能高常是放熱,置氫中和和燃燒。

炭水銨鹼分解類,吸熱自然右能高。

2.燃料燃燒知識理解

能源緊張,不久用光。

接觸充分,空氣足量。

節能減排,新能跟上。

高效清潔,來日方長。

3.化學反應速率概念理解

化學反應有快慢,摩爾每升比時間。

平均速率標物質,比例與系數有關。

濃度增大我加快,溫度升高我翻番。

若能出現催化劑,改變大小更不難。

4.化學平衡概念理解

可逆反應有限度,所有轉化不完全。

正逆速率若相等,化學平衡狀態現。

此時反應並未停,特徵就是動定變。

(或:相反相成,可逆平衡;強弱互爭,“逃逸”完成;外表內因,宏微相應;量變質變,運動永恆。)

5.化學平衡

逆等動定變平衡,一等二最六一定,正逆反應速相等,轉產二率最值衡,

質量體積n分數,濃度溫度色一定,參數可變變不變(變數不變),定達平衡要記清,參數一直不變化,不可用與斷平衡。

解釋:

“逆等動定變平衡”,是指平衡狀態有逆、等、動、定、變五個特徵。

“一等”是指反應體系中同一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即達平衡狀態。“

二最”是指轉化率、產率達最大值即達平衡狀態。

“六一定”是指體系中各組分的質量分數、體積分數、物質的量分數、濃度不再變化,或體系的溫度及顏色不再變化即達平衡狀態。

“參數可變到不變,定達平衡要記清”是指參數(濃度、溫度、質量、壓強、體積、密度等)原為變數,後變為恆量,此時可逆反應達平衡狀態。

“參數一直不變化,不可用與斷平衡”是指若反應過程中參數始終沒有變化,此參數不可用於判斷可逆反應是否達平衡狀態

6.化學平衡圖像題

先拐先折,溫度高,壓強大!

7.等效平衡

“等效平衡”是指在相同條件下的同一可逆反應里,建立的兩個或多個化學平衡中,各同種物質的百分數相同,這些化學平衡均屬等效平衡,其核心是“各同種物質的百分數相同”。

“等效平衡”常見的有恆溫恆壓和恆溫恆容兩種情形,其口訣可概括為:等壓比相等;等容量相等,但若系(氣體系數)不變,可為比相等【三種情況前提:等T】。

8.酸鹼指示劑

石蕊,酚酞,甲基橙,“指示”溶液酸鹼性。

溶液性呈酸、中、鹼,石蕊色變紅、紫、藍。

溶液從鹼到“中”、“酸”,酚酞由紅變“無色”,

變化范圍10至8,①鹼性“滴”液它直測。

②從酸到鹼怎知曉?甲基橙顯紅橙黃;

變色范圍3至4,酸性“滴”液它可試。

註:

①10和8指溶液的pH值。

②“滴液”指中和滴定達到等當點的溶液。

9.中和滴定1

左手控制塞,右手搖動瓶。眼睛盯溶液,變色立即停。

10.中和滴定2

水液洗器切分明,查漏趕氣再調零。待測液中加試劑,左手控制右手動。

瓶下墊紙眼觀色,讀數要與切面平,酚酞示劑常相識,強酸弱鹼甲基橙。

使用酸式滴定管,不盛鹼液切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