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顏色心理學在我們生活中的微妙應用
顏色心理學在我們生活中的微妙應用
色彩具有不可思議的神奇魔力,會給人的感覺帶來巨大的影響。例如,色彩可以使人的時間感發生混淆,這是它的眾多魔力之一。人看著紅色,會感覺時間比實際時間長,而看著藍色則感覺時間比實際時間短。
請兩個人做一個實驗,讓其中一人進入粉紅色壁紙、深紅色地毯的紅色系房間,讓另外一人進入藍色壁紙、藍色地毯的藍色系房間。不給他們任何計時器,讓他們憑感覺在一小時後從房間中出來。結果,在紅色系房間中的人在40~50分鍾後便出來了,而藍色系房間中的人在70~80分鍾後還沒有出來。有人說,這是因為紅色的房間讓人覺得不舒服,所以感覺時間特別漫長。確實有這個原因,但也不盡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的時間感會被周圍的顏色擾亂。
舉個例子,在時下非常流行的休閑運動潛水中,人需要攜帶氧氣瓶。一個氧氣瓶大約可以持續40~50分鍾供氧,但是大多數潛水者將一個氧氣瓶的氧氣用光後,卻感覺在水中只下潛了20分鍾左右。海洋里的各色魚類和漂亮珊瑚可以吸引潛水者的注意力,因此會感覺時間過得很快,這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海底是被海水包圍的一個藍色世界。正是藍色麻痹了潛水者對時間的感覺,使他感覺到的時間比實際的時間短。
這個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常見,燈光照明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在青白色的熒光燈下,人會感覺時間過得很快,而在溫暖的白熾燈下,就會感覺時間過得很慢。因此,如果單純出於工作的需要,最好在熒光燈下進行。白熾燈會使人感覺時間漫長,容易產生煩躁情緒。反之,卧室中就比較適合使用白熾燈等令人感覺溫暖的照明設備,這樣會營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悠閑空間。
快餐店不適合等人
快餐店給我們的印象一般是座位很多,效率很高,顧客吃完就走,不會停留很長時間。有人喜歡和朋友約在快餐店碰面,但其實快餐店並不適合等人。這是因為很多快餐店的裝潢以桔黃色或紅色為主,這兩種顏色雖然有使人心情愉悅、興奮以及增進食慾的作用,但也會使人感覺時間漫長。如果在這樣的環境中等人,會越來越煩躁。
比較適合約會、等人的場所應該是那些色調偏冷的咖啡館。說句與顏色無關的話,咖啡的香味也有使人放鬆的效果,在這樣的環境中等待自己的夢中情人,相信等再久也不會煩躁吧。
運用色彩心理學營造理想的公司會議環境
現代社會中,所有公司職員都有一個揮之不去的煩惱,那就是長時間的會議。超過兩個小時的會議,誰都會覺得煩。然而,開會又是公司必不可少的程序。我建議公司的會議室最好以藍色為基調進行室內裝潢,例如使用藍色系的窗簾、藍色的椅子、藍色的會議記錄本看到藍色的東西,會讓人覺得時間過得很快,從而產生趕快將會議進行完的強迫觀念。
此外,由於藍色還有使人放鬆的作用。在放鬆的環境中開會,人也更容易產生有創意的點子或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因此,使用藍色裝潢會議室,不僅會使漫長的會議變得緊湊,而且會議內容也會變得更加充實、討論也更有效率。
此外,如果想在會議中讓自己的發言受人關注,建議你佩帶一條紅色的領帶。這是因為紅色有引人注意的作用。不過,如果穿一件紅色的襯衫那就適得其反了。如果紅色的面積過大,會分散對方的注意力,使其難以做出決斷,因而要特別注意。
感覺重的顏色與感覺輕的顏色
色彩是有重量的。請大家不要誤解,顏色自身是沒有重量的,只是有的顏色使人感覺物體重,有的顏色使人感覺物體輕。例如,同等重量的白色箱子與黃色箱子相比,哪個感覺更重一點?答案是黃色箱子。此外,與黃色箱子相比,藍色箱子看上去更重;與藍色箱子相比,黑色箱子看上去更重。
不同的顏色使人感覺到的重量差到底有多大呢?有人通過實驗對顏色與重量感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黑色的箱子與白色的箱子相比,前者看上去要重1.8倍。此外,即使是相同的顏色,明度(色彩的明亮程度)低的顏色比明度高的顏色感覺重。例如,紅色物體比粉紅色物體看上去更重。彩度(色彩的鮮艷程度)低的顏色也比彩度高的顏色感覺更重。例如,同是紅色系,但栗色就要比大紅色感覺重。
我們冬天穿著西裝時,會感覺比其他季節重。除了穿得比較多之外,也是因為冬天西裝的顏色比較深,而較深的顏色會讓我們感覺重的緣故。重是一種主觀感覺,因而會隨著周圍環境以及自身狀態的不同而產生差異。例如,傍晚下班時,我們雖然背著和早晨一樣的皮包,卻感覺格外沉重。這就是工作一天後感覺疲憊的後果吧。如果早晨去上班就感覺皮包很沉重的話,那你可要注意休息了。為了讓自己感覺更輕松,可以換顏色淺一些、鮮艷一些的皮包,比如白色皮包。
色彩與重量的關系,在室內裝修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比如,天花板採用明快的顏色,然後從牆面到床再到地板採用逐漸加深的顏色,可以製造出一種穩定感,使人感覺安全和安心。如果保齡球從輕到重採用由深入淺的色彩的話,那麼我想我可以使用更重一點的球。
為什麼保險櫃多為黑色?
從出現保險櫃的那一天開始,就多用黑色。不管是公司中的大型保險櫃,還是影視劇中出現的巨型保險櫃,大多是黑色的。我們常見的財會人員保管的保險櫃也是深深的墨綠色。這是為什麼呢?
為了防止被盜,保險櫃都設計為無法輕易破壞的構造,還必須盡可能地加大它的重量,使之無法輕易搬動。然而,為保險櫃增加物理重量是有極限的,於是便給它塗上了讓人心理上感覺沉重的深色,使人產生無法搬動的感覺。白色和黑色在心理上可以產生接近兩倍的重量差,因而使用黑色可以大大增加保險櫃的心理重量,從而有效防止被盜的發生。
為什麼包裝紙箱多為淺褐色?
包裝紙箱之所以多為淺褐色是因為它是利用再生紙製造而成的,保持了紙漿的原色。包裝紙箱可以說是廢物回收再利用中的佼佼者,八成以上的包裝紙箱都會得到回收再利用。
然而,包裝紙箱多用淺褐色的理由並不僅僅只有這一個。這和心理重量也有著緊密聯系。最近,除了淺褐色之外,白色包裝紙箱也多了起來。某些大型物流公司已經把自己的包裝紙箱統一為白色。淺褐色可以使人感覺包裝紙箱的重量比較輕,而相比之下,白色的就更輕了。使用包色紙箱包裝貨物,可以減輕搬運人員的心理負擔。再有,白色看起來也比較整潔。
包裝紙箱可以循環再利用,從而減少環境破壞,減輕環境的負擔。不僅如此,淺色的包裝紙箱還可以減輕我們的心理負但。
心理上感覺暖與感覺冷的顏色
顏色有讓人心理上感覺暖與感覺冷之分。不過,這只是顏色所具有的心理效果中最普通的一種。紅色、橙色、粉色等就是暖色,可以使人聯想到火焰和太陽等事物,讓人感覺溫暖。與此相對,藍色、綠色、藍綠色等被稱為冷色,這些顏色能讓人聯想到水和冰,使人感覺寒冷。
順便說一句,在四季分明的溫帶地區居住的人們,能夠更好地運用暖色與冷色。例如,他們可以根據季節的變化調整室內裝飾品和服飾的顏色。即使很多人並不知道什麼是暖色與冷色,但卻可以感覺到不同顏色的溫度差,從而更好地調節自身的溫度。
暖色與冷色使人感覺到的溫度還會受到顏色明度的巨大影響。明度高的顏色,都會使人感覺寒冷或涼爽;明度低的顏色,都會使人感覺溫暖。與深藍色相比,淺藍色看上去更涼爽;與粉紅色相比,紅色看上去更溫暖。
冷色與暖色在心理上的感覺因人而異。這個差異是由不同的成長環境和個人經驗造成的。比如,在冰天雪地的北方長大的人,看到冷色會聯想到冰雪,因而他們看到冷色會感覺更冷。而在熱帶島嶼成長的人,看到冷色很難意識到寒冷,這是因為他們基本上沒有過寒冷的感覺。在熱帶,即使是海水也是溫熱的。因此,想知道某個人對冷色或暖色的感覺,必須首先了解他的成長環境。
怪異!紅色的電風扇
在酷熱難耐的夏季,電風扇可以為我們消暑解熱。很多家庭都有電風扇,可是你留意過它的顏色嗎?電風扇一般都為白色、黑色或灰色等冷色,而且很少能見到紅色的電風扇。當然,你要是想買紅色電風扇的話還是可以買到的,但是需要花費一番工夫尋找。
相信購買紅色電風扇的人也不是為了涼快,可能是為了裝飾等其他目的吧。其實,不管電風扇是什麼顏色,從功能上講都可以吹出一樣的涼風,但紅色等暖色會讓人從心理上感覺溫暖,因而看到紅色電風扇時,會感覺它吹出的是溫熱的風。在悶熱的夏季,這會使人更覺煩悶。因此,還是白色、黑色或灰色等冷色的電風扇讓人感覺舒服些。
色彩是最環保的空調
如能熟練掌握暖色與冷色的使用方法,就可以很好地通過改變顏色來調節人的心理溫度,減少空調的使用,從而節省能源、保護環境。
夏天,使用白色或淺藍色的窗簾,會讓人感覺室內比較涼爽。如果再配上冷色的室內裝潢,就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到了冬天,換成暖色的窗簾,用暖色的布做桌布,沙發套也換成暖色的,則可以使屋內感覺很溫暖。暖色製造暖意比冷色製造涼意的效果更顯著。因此,怕冷的人最好將房間裝修成暖色。有實驗表明,暖色與冷色可以使人對房間的心理溫度相差2~3。
還有一個實例,有些餐廳和工廠的裝修為冷色調,結果到了冬季就會收到顧客或員工的抱怨,而把色調改為暖色之後,這種抱怨就大大減少了。由此可見,色彩可以起到調節溫度的作用,雖然只是人的心理溫度,但至少可以讓人感覺舒適,減少空調的使用,從而節省能源,保護我們的地球環境。
物理上反光不吸熱的顏色與吸光吸熱的顏色
暖色和冷色使人從心理上感覺溫暖或者寒冷。實際上,有些顏色可以反射光線而不吸熱量,使物體實際溫度比較低,而有些顏色吸收光線的同時還會吸收熱量,使物體實際溫度比較高。白色、黃色和淺藍等明亮的顏色可以反射光線,但卻不容易吸收熱量,而黑色和紫紅色等顏色容易吸收光線和熱量。
記得孩提時代,我們曾用放大鏡聚焦太陽光線把紙點燃。黑色的紙非常容易點燃,而白色的紙則需要一段時間。這是由於黑色更容易吸收光線和熱量、溫度也能夠更快上升到燃點的緣故。
最吸熱的顏色莫過於黑色,接下來是茶色等濃重的顏色,之後依次排下去分別是紅色、黃色和白色、紅色、藍色和綠色物體。由於材質和色彩明度的差別,其反光吸熱的比率會有所不同,但是大體而言比較接近。值得一提的是藏青色,浴衣和工作服中經常會見到藏青色。藏青色的明度比較低,而且是比較濃重的顏色,但它的吸熱率卻比較低。吸熱率最低的要數白色系,這類顏色不僅讓人從心理上感覺到涼爽,實際上它們也確實可以使物體保持相對較低的溫度。
遮陽傘是女性夏日的必備品。白色遮陽傘可以反射太陽光,不至於太熱。前段時間,日本某電視台的電視購物節目中,推出了一種黑色的遮陽傘,似乎還受到不少女性的青睞。廠家宣傳這種黑色遮陽傘可以吸收紫外線,從而阻斷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實際上,如果黑色遮陽傘的材質不夠厚的話,會適得其反。同時,黑色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吸收紅外線,使物體溫度相對較高。因此,總體說來,黑色遮陽傘是弊大於利的。
另外,黃種人的頭發多為黑色。夏天外出時,頭發會吸收紫外線和紅外線,因此最好戴頂遮陽帽再出門,以防止頭部溫度過高造成各種疾病。
為什麼冰箱多為白色?
在家用電器的賣場中,我們看到的冰箱多為白色或其他比較淺的顏色,這是為什麼呢?白色或淺色對光的反射率比較高,因而冰箱表面的溫度不會太高,這樣就不必耗費更多的能源為冰箱表面降溫,從而節省了能源。此外,白色或淺色還給人一種清涼的感覺,因而不管是從心理上還是物理上,冰箱都適合使用白色或淺色.
為什麼安全帽多為黃色?
不管是在建築工地還是工廠的車間里,工人們都戴著黃色的安全帽。黃色的可視性高,可以喚起人們的危險意識,因而特別適合建築工地和工廠車間等危險性高的工作場所。然而,這並不是安全帽使用黃色的唯一理由。黃色可以很好地反射光線,能有效保證物體表面溫度不會太高。因而,在烈日炎炎的建築工地上,黃色安全帽可以使工人的頭部免受陽光暴曬,使頭部溫度不至於太高,從而可以防止中暑和其他疾病的發生。
黑色衣服會使皺紋增加嗎?
黑色衣服使人看上去要苗條一些,因而特別受女性的青睞。然而,一直穿黑色衣服,對肌膚可是有害無利!黑色會吸收陽光,因而夏天穿黑色衣服會格外地熱。此外,黑色可以將包括紫外線在內的所有光線遮斷,使光線幾乎無法到達皮膚。長此以往,皮膚就會加速老化,產生皺紋。因此,奉勸那些黑色服裝的狂熱愛好者們,最好還是適當穿一些其他顏色的衣服,以防皮膚過快衰老.
顏色可以將物體放大或縮小
你聽說過膨脹色和收縮色嗎?像紅色、橙色和黃色這樣的暖色,可以使物體看起來比實際大。而藍色、藍綠色等冷色系顏色,則可以使物體看起來比實際小。物體看上去的大小,不僅與其顏色的色相有關,明度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紅色系中像粉紅色這種明度高的顏色為膨脹色,可以將物體放大。而冷色系中明度較低的顏色為收縮色,可以將物體縮小。像藏青色這種明度低的顏色就是收縮色,因而藏青色的物體看起來就比實際小一些。明度為零的黑色更是收縮色的代表。例如,女同事穿黑色絲襪,我們就會覺得她的腿比平時細,這就是色彩所具有的魔力。實際上,只是女同事利用了黑色的收縮效果,使自己的腿看上去比平時細而已。可見,只要掌握了色彩心理學,就可以使自己變得更完美。
此外,如能很好地利用收縮色,可以打造出苗條的身材。搭配服裝時,建議採用冷色系中明度低、彩度低的顏色。特別是下半身穿收縮色時,可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下身穿黑色,上身內穿黑色外搭其他收縮色的外套,敞開衣襟效果也很不錯。縱貫全身的黑色線條也非常顯瘦。可是,雖然黑色等於苗條,但是如果從頭到腳一身黑的話,也不好看,會讓人感覺很沉重。黑色短褲配白色T恤衫是比較常見的搭配方式。如果反過來,白色短褲配黑色T恤衫,就會立刻顯得很新潮。白色短褲、白色T恤衫並外罩黑色襯衫的話,也很時尚。
在室內裝修中,只要使用好膨脹色與收縮色,就可以使房間顯得寬敞明亮。比如,粉紅色等暖色的沙發看起來很占空間,使房間顯得狹窄、有壓迫感。而黑色的沙發看上去要小一些,讓人感覺剩餘的空間較大。
有些顏色看起來向上凸出,有些顏色看起來向下凹陷
膨脹色可以使物體的視覺效果變大,而收縮色可以使物體的視覺效果變小。你知道嗎,顏色還有另外一種效果。有的顏色看起來向上凸出,而有的顏色看起來向下凹陷,其中顯得凸出的顏色被稱為前進色,而顯得凹陷的顏色被稱為後退色。前進色包括紅色、橙色和黃色等暖色,主要為高彩度的顏色;而後退色則包括藍色和藍紫色等冷色,主要為低彩度的顏色。
前進色和後退色的色彩效果在眾多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例如,廣告牌就大多使用紅色、橙色和黃色等前進色,這是因為這些顏色不僅醒目,而且有凸出的效果,從遠處就能看到。在同一個地方立兩塊廣告牌,一塊為紅色,一塊為藍色。從遠處看紅色的那塊要顯得近一些。在商品宣傳單上,正確使用前進色可以突出宣傳效果。在宣傳單上,把優惠活動的日期和商品的優惠價格用紅色或者黃色的大字顯示,會產生一種沖擊性的效果,相信顧客都無法抵擋優惠價格的誘惑。
此外,在工廠中,為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管理人員進行了各種各樣的研究。例如,根據季節適時地更換牆壁的顏色,夏季塗成冷色,冬季塗成暖色,可以有效調節室內工人的心理溫度,使他們感覺更加舒適。合理搭配前進色與後退色則可以減輕工作場所給工人造成的壓迫感。使用明亮的色調使空間顯得寬敞、無雜亂感,這樣的環境可以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在化妝界,前進色和後退色更是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合理運用色彩可以幫助化妝師畫出富有立體感的臉。可以製造立體感和縱深感的眼影就是後退色。在日本的傳統插花藝術中,前面擺紅色或橙色的花,後面擺藍色的花,可以構造出一種具有縱深感的立體畫面。
讓房間看起來更寬敞的秘訣
正確使用前進色和後退色可以使房間看起來更加寬敞。此時,要特別注意用色的明度,所有明度高的顏色都可以使房間顯得很寬敞。
較低的天花板給人壓抑的感覺,但是只要塗上淡藍色等明度高的冷色,就可以從感覺上拉高天花板。對於比較狹窄的牆壁,可以使用明度高的後退色,使牆壁看起來比實際位置後退了,這樣不就顯得寬闊了嗎?此外,對於比較深的過道,可以在過道盡頭的牆面使用前進色,使這面牆產生凸出感,從而縮短過道的長度。對於衛生間,可以統一使用白色或者米色,這樣不僅使人感覺清潔、明快,還能使不大的衛生間看起來寬敞一些,減少壓迫感。
使人胃口大開的顏色、使人食慾減退的顏色
各種顏色中,有的看了就可以令人胃口大開、食慾大振,紅色、橙色和黃色等顏色就有這樣的效果。總之,鮮艷的色彩都有增進食慾的效果。水果的紅色和橙色、蔬菜的綠色、紅燒肉的紅色、生魚片的白色和黃色配以芥末的綠色、牛肉蓋澆飯的黃白搭配等等讓人看了就有垂涎欲滴的感覺。
食慾與顏色的關系也是主觀的,這與一個人以前的經驗有很大的關系。如果以前吃某一種顏色的食物時有過不愉快的經歷,也許以後再看到這個顏色的食物時,就會感到反感。以日本人為例,首先日本人食物的顏色比較廣泛,從米飯和面條的白色到黑胡椒和海苔的黑色,真可謂多種多樣、五顏六色。因此,可以喚起日本人食慾的顏色也是多種多樣的。總的來說,可以喚起食慾的顏色,其前提條件是這種顏色可以讓人聯想到某種可口的食物,紅色和橙色比較容易讓人聯想到美味的食物,因而是最具開胃效果的顏色,而紫色和黃綠色等則是最能抑制食慾的顏色。
要想喚起食慾,食物的顏色固然重要,但餐廳的顏色與照明同樣不可忽視。我認為盛食物的器皿的顏色尤其重要。在日本,製作餐具器皿被當作一門藝術,一些匠人製作餐具器皿的技術和色彩感都非常出色。盛食物的器皿以白色居多,這是因為白色可以更好地突出食物顏色的緣故。食物中少有的藍色也可以起到同樣的作用,因此,在日本,藍邊的白盤子非常常見。此外,黑色餐具器皿在日本料理中也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這是因為黑色可以和食物的顏色產生強烈的對比、從而更加突出食物顏色的緣故,而且日本料理的微妙味道可以在黑色的襯托下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催人入眠的顏色、使人清醒的顏色
藍色具有催眠的作用。藍色可以降低血壓,消除緊張感,從而起到鎮定的作用。建議經常失眠以及睡眠質量不好的朋友多看看藍色。在卧室中增加藍色可以促進睡眠,但是如果藍色太多的話也不盡然。夏天還好,可是到了冬天,一屋子的藍色會讓人感覺很冷。此外,藍色太多還能引起人的孤獨感。因此,建議卧室裝修以淡藍色為主,以搭配白色和米色為佳。這樣的色彩搭配可以自然而然地消除身體的緊張感,促使人迅速入睡。
除了藍色外,在綠色中也有一部分顏色具有催眠的作用。然而,綠色與藍色的催眠原理不同,藍色可以使人的身體得到放鬆,而綠色則使人從心理上得到放鬆,從而達到催眠的效果。雖說暖色是令人清醒的顏色,但淡淡的暖色和藍色一樣,也有催人入睡的作用。白熾燈、間接照明等發出的溫暖的米黃色燈光以及讓人感覺安心的淡橙色燈光都有催眠的作用。
相反,當人頭腦不清醒的時候,看一看彩度高的紅色,就可以立刻清醒過來。紅色就是所謂使人清醒的顏色,它可以增強人的緊張感,使血壓升高。目前,市場上可以買到的提神產品多以黑色包裝為主,也許是想讓人聯想到有提神作用的黑咖啡吧。然而,我覺得用這類商品更適合使用紅色包裝。
最近日本出現了一種早晨專用的罐裝咖啡,罐子的外包裝就是紅色的。這種紅色包裝的咖啡可以說是提神的佳品。首先,咖啡中的咖啡因就可以刺激大腦,增強大腦的活力;其次,高彩度的紅色包裝具有增強緊張感的作用。因此,可以說這種商品具有雙重提神效果.
為什麼被子多為白色和淡藍色?
一提到被子,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白色。白色不僅看起來干凈整潔,還有催眠的作用。當然,現在也有其他顏色的被子,不過最多也就是淡藍色、米色等很淺的顏色。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想像一下,如果蓋深紅色的被子睡覺,血壓不斷升高,精神也緊張起來,還怎麼睡呢?因此,被子切忌使用令人清醒的顏色,而鎮靜效果顯著的淡藍色等比較淺的顏色才是被子顏色的上上之選。
此外,被子上最好也不要有太多圖案和花紋,以單色為佳。有人說,睡覺時都閉著眼睛,被子的顏色能有什麼影響呢?其實不然,肌膚對色彩同樣有感覺,和我們用眼睛看是一樣的效果。因此即使閉上眼睛睡覺,還是會受到被子顏色的影響。
睡眠與照明的關系
照明的顏色與睡眠有著緊密的關系。照明的顏色會對人體內一種叫做褪黑激素的荷爾蒙的分泌產生影響。褪黑激素是促使人自然入睡的荷爾蒙。不僅如此,它還有改善人體機能、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的功能。這種荷爾蒙通常在夜間分泌,而青白色的熒光燈有抑制褪黑激素分泌的作用。因此,卧室里最好安裝白熾燈或者其他可以發出溫暖的黃色和米黃色的燈具。反之,如果為了准備考試而挑燈夜讀或者熬夜加班的話,最好在熒光燈下學習或者工作,這樣才不容易睏倦。
;㈡ 色彩心理學
[font]色彩心理學是十分重要的學科,在自然欣賞、社會活動方面,色彩在客觀上是對人們的一種刺激和象徵;在主觀上又是一種反應與行為。色彩心理透過視覺開始,從知覺、感情而到記憶、思想、意志、象徵等,其反應與變化是極為復雜的。色彩的應用,很重視這種因果關系,即由對色彩的經驗積累而變成對色彩的心理規范,當受到什麼刺激後能產生什麼反應,都是色彩心理所要探討的內容。
色彩的配合,是研究實用色彩的題材。它主要追求色彩的和諧與色彩的美感。
純粹色彩科學稱為色彩工程學,包括表色法、測色法、色彩計劃設計、色彩調節、色彩管理等。包裝色彩學是色彩工程學在包裝色彩設計與色彩復制等方面的具體應用,是自然色彩、社會色彩和藝術色彩的有機統一。包裝色彩學從包裝色彩出發,系統地反映色彩形成與表述、色彩設計與再現的現象與規律,是色彩構成、色度學及印刷色彩學等有關內容的有機結合,是對包裝色彩感性認識和理性分析的有機結合。
心理顏色
日常生活中觀察的顏色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即形成心理顏色視覺。在色度學中,顏色的命名是三刺激值(X,Y,Z);(R,G,B);色相,明度,純度,主波長等。然而在生產中則習慣用桃紅、金黃、翠綠、天藍、亮不亮、濃淡、鮮不鮮等來表示顏色,這些通俗的表達方法,不如色度學的命名准確,名稱也不統一。根據這些名稱的共同特徵,大致可分為三組。將色相、色光、色彩表示的歸納為一組;明度、亮度、深淺度、明暗度、層次表示的歸納為一組;飽和度、鮮度、純度、彩度、色正不正等表示的歸納為一組。這樣的分組只是一種感覺,沒有嚴格的定義,彼此的含義不完全相同。例如,色相不等於色光,明度也不等於亮度,飽和度也不等到於純度、鮮度、深淺度。但是在判斷顏色時,它們也是三個變數,大致能和色度學中三個變數相對應。主波長對應於色相。人們常說的紅色就有一定的波長范圍,紅色在色度圖上也只是一個區域,人們絕不會把500nm的單色光稱為紅色。色度學中的亮度對應於明度、亮度、主觀亮度、明亮度、明暗度和層次等,在相同的背景上,亮度小的顏色一般總是比亮度大的顏色顯得暗些。色度學中的純度對應於飽和度、鮮度、彩度、純度等。
心理顏色視覺的名稱,雖然和色度學中的幾個物理量相對應,但這種對應關系,不是簡單的正比關系,也不是一對一的關系,它們之間有許多不同的特徵,例如,色度學中的純度分為刺激純和色度純兩種。認為白光的純度為零,一切單色光的純度(不分刺激純或色度純)均為1。色度純的定義為,色光中所含單色光的比例,表示某顏色與某中性色或白光的接近程度,但是,心理顏色視覺在分辨色光與中性色的區別時,卻認為各個單色光的純度並不是一樣的。同樣的單色光,黃、綠和白光的差別不大,紅、藍和白光的差別顯著。所以在心理上認為,黃色光盡管也是單色光,但純度卻比藍色光低些。這些心理上的顏色與白光的差別,通常稱為飽和度,以區別於色度學上的純度。心理上的亮度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聯繫到物體,另一種是不聯系物體的亮度。例如通過一個小孔觀察物體的表面,這時觀察者看不見物體,無法聯系物體來判斷亮度,但它也與色度學中的亮度有差別,為了把物體表面的光亮和色度學中的亮度分開,稱它為明度。
在混合色方面,心理顏色和色度學的顏色也不相同,當看到橙色時,會感到它是紅與黃的混合,看到紫紅色時,會感到是藍與紅的混合等。但看到黃光時,卻不會感到黃光可以由紅光和綠光混合而成。在心理顏色視覺上一切色彩「好像」不能由其他顏色混合出來。一般覺得,顏色有紅中帶黃的橙,綠中帶藍的青綠,綠中帶黃的草綠,但是,卻沒有黃中帶藍或紅中帶綠的顏色。
因此在心理上把色彩分為紅、黃、綠、藍四種,並稱為四原色。通常紅-綠、黃-藍稱為心理補色。任何人都不會想像白色從這四個原色中混合出來,黑也不能從其它顏色混合出來。所以,紅、黃、綠、藍加上白和黑,成為心理顏色視覺上的六種基本感覺。盡管在物理上黑是人眼不受光的情形,但在心理上許多人卻認為不受光只是沒有感覺,而黑確實是一種感覺。
黑色
象徵權威、高雅、低調、創意;也意味著執著、冷漠、防禦,端視服飾的款式與風格而定。黑色為大多數主管或白領專業人士所喜愛,當你需要極度權威、表現專業、展現品味、不想引人注目或想專心處理事情時,例如高級主管的日常穿著、主持演示文稿、在公開場合演講、寫企劃案、創作、從事跟「美」、「設計」有關的工作時,可以穿黑色。
灰色
象徵誠懇、沉穩、考究。其中的鐵灰、炭灰、暗灰,在無形中散發出智能、成功、強烈權威等強烈訊息;中灰與淡灰色則帶有哲學家的沉靜。當灰色服飾質感不佳時,整個人看起來會黯淡無光、沒精神,甚至造成邋遢、不幹凈的錯覺。灰色在權威中帶著精確,特別受金融業人士喜愛;當你需要表現智能、成功、權威、誠懇、認真、沉穩等場合時,可穿著灰色衣服現身。
白色
象徵純潔、神聖、善良、信任與開放;但身上白色面積太大,會給人疏離、夢幻的感覺。當你需要贏得做事干凈俐落的信任感時可穿白色上衣,像基本款的白襯衫就是粉領族的必備單品。[/font]
[font]海軍藍(深藍色)
象徵權威、保守、中規中矩與務實。穿著海軍藍時,配色的技巧如果沒有拿捏好,會給人呆板、沒創意、缺乏趣味的印象。海軍藍適合強調一板一眼具執行力的專業人士。希望別人認真聽你說話、表現專業權威時,不妨也穿深藍色單品,例如:參加商務會議、記者會、提案演示文稿、到企業文化較保守的公司面試、或講演嚴肅或傳統主題時。[/font]
[font]褐色、棕色、咖啡色系
典雅中蘊含安定、沉靜、平和、親切等意象,給人情緒穩定、容易相處的感覺。沒有搭配好的話,會讓人感到沉悶、單調、老氣、缺乏活力。當需要表現友善親切時可以穿棕褐、咖啡色系的服飾,例如:參加部門會議或午餐匯報時、募款時、做問卷調查時。當不想招搖或引人注目時褐色、棕色、咖啡色系也是很好的選擇。
紅色
紅色象徵熱情、性感、權威、自信,是個能量充沛的色彩--全然的自我、全然的自信、全然的要別人注意你。不過有時候會給人血腥、暴力、忌妒、控制的印象,容易造成心理壓力,因此與人談判或協商時則不宜穿紅色;預期有火爆場面時,也請避免穿紅色。當你想要在大型場合中展現自信與權威的時候,可以讓紅色單品助你一臂之力。
粉紅色
粉紅象徵溫柔、甜美、浪漫、沒有壓力,可以軟化攻擊、安撫浮躁。比粉紅色更深一點的桃紅色則象徵著女性化的熱情,比起粉紅色的浪漫,桃紅色是更為灑脫、大方的色彩。在需要權威的場合,不宜穿大面積的粉紅色,並且需要與其它較具權威感的色彩做搭配。而桃紅色的艷麗則很容易把人淹沒,也不宜大面積使用。當你要和女性談公事、提案,或者需要源源不絕的創意時、安慰別人時、從事咨詢工作時,粉紅色都是很好的選擇。
橙色
橙色富於母愛或大姐姐的熱心特質、給人親切、坦率、開朗、健康的感覺;介於橙色和粉紅色之間的粉橘色,則是浪漫中帶著成熟的色彩,讓人感到安適、放心,但若是搭配俗氣。橙色是從事社會服務工作時,特別是需要陽光般的溫情時最適合的色彩之一。
黃色
黃色是明度極高的顏色,能刺激大腦中與焦慮有關的區域,具有警告的效果,所以雨具、雨衣多半是黃色。艷黃色象徵信心、聰明、希望;淡黃色顯得天真、浪漫、嬌嫩。提醒你,艷黃色有不穩定、招搖,甚至挑釁的味道,不適合在任何可能引起沖突的場合如談判場合穿著。黃色適合在任何快樂的場合穿著,譬如生日會、同學會;也適合在希望引起人注意時穿著。
綠色
綠色給人無限的安全感受,在人際關系的協調上可扮演重要的角色。綠色象徵自由和平、新鮮舒適;黃綠色給人清新、有活力、快樂的感受;明度較低的草綠、墨綠、橄欖綠則給人沉穩、知性的印象。綠色的負面意義,暗示了隱藏、被動,不小心就會穿出沒有創意、出世的感覺,在團體中容易失去參與感,所以在搭配上需要其它色彩來調和。綠色是參加任何環保、動物保育活動、休閑活動時很適合的顏色,也很適合做心靈沉潛時穿著。
藍色
藍色是靈性知性兼具的色彩,在色彩心理學的測試中發現幾乎沒有人對藍色反感。明亮的天空藍,象徵希望、理想、獨立;暗沉的藍,意味著誠實、信賴與權威。正藍、寶藍在熱情中帶著堅定與智能;淡藍、粉藍可以讓自己、也讓對方完全放鬆。藍色在美術設計上,是應用度最廣的顏色;在穿著上,同樣也是最沒有禁忌的顏色,只要是適合你「皮膚色彩屬性」的藍色,並且搭配得宜,都可以放心穿著。想要使心情平靜時、需要思考時、與人談判或協商時、想要對方聽你講話時可穿藍色。
紫色
紫色是優雅、浪漫,並且具有哲學家氣質的顏色。紫色的光波最短,在自然界中較少見到,所以被引申為象徵高貴的色彩。淡紫色的浪漫,不同於粉紅小女孩式的,而是像隔著一層薄紗,帶有高貴、神秘、高不可攀的感覺;而深紫色、艷紫色則是魅力十足、有點狂野又難以探測的華麗浪漫。若時、地、人不對,穿著紫色可能會造成高傲、矯揉造作、輕挑的錯覺。當你想要與眾不同,或想要表現浪漫中帶著神秘感的時候可以穿紫色服飾。[/font][font style="FONT-FAMILY: 宋體;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font]
㈢ 色彩心理學
色彩心理學
色彩有六種標准色: 紅 橙 黃 綠 青 紫 這六種色中,又有細分:
(1) 三原色: 紅 黃 青
(2) 間色: 橙(紅加黃) 綠(黃加青) 紫(青加紅) 大家可以發現,上述六
色的排列中,原色總是間隔著一個間色,因此,只需將標准色背熟,對於原色及間色我
們就可以分清了。
事實上,還有一些顏色沒有包括在以上色彩中。 金、銀、灰、黑、白是五種中性
色。 一般來說,除非染上一定的感[不良用語,系統過濾 by {數字生活}]彩,我們的背
景都採用灰、黑、白這三種顏色,因為金銀太耀眼了,而灰、黑、白由於是中性色,比
較容易與其它顏色搭配。
一般的顏色的明度者不同,因此產生的距離感也不同。按明度順序排列: 1黃、 2
橙、3紅、4綠、5青、6紫。我們可以發現,按照16、25、34的順序,就可以得到對比色
。善於運用對比色,對我們的設計是很有好處的。如:萬綠叢中一點紅。就是一個典型
的例子。
在黑色背景上,黃最近。而在白色背景上,則紫最近。 因此,距離感只是相對而言
,與我們的背景的對比。在設計中,有明度、純度和冷暖的對比,而色彩的冷暖是設計
問題的主要攻堅項目。這時我們需要《康定斯基定律》,其主要內容:
將色彩分成角度:紅90度,橙60度,黃80度,藍190度,紫120度。 其中 鈍角:鈍
拙、柔弱、冷色銳角:敏銳、強烈、暖色這樣就可以比較清楚的掌握了。
我們來看看怎樣調和色彩。調和色彩的基本法則是:頁面各部分色彩一定要構成適
當的色彩關系。組成統一的色調,表達某種情緒。這才會有自己的風格。怎樣才能做到
這一點呢?
(1) 確立主調統率頁面的色彩關系。當頁面上有幾個色塊時,必須以其中一塊顏色為
主,而且其面積,明度,位置大於其它色塊。
(2) 不但要善於運用原色,而且還要善於運用金、銀、黑、白和灰這些中性色進行緩
解,中和,以烘托出主題。
(3) 增加共同點,會使設計更趨向協調。
(4) 拉開距離,目的是為了主次分開,不要堆成一堆,別人看了都覺得討厭。 可有方
法:或者從平面拉開,或者從純度和明度削弱。
① 兩色一深一淺。
② 同時變化原有明度
③ 純度對比,使一色鮮艷而一色朦朧
④ 同時變化原有純度
再來說說色彩均衡問題:要打動別人的視知覺,色彩要均衡。一般:
(1) 比較全局
(2) 不同的物體也不同。如:你可以看出頁面上是塊鐵之類的東西的話,那麼,潛意
識里比看到頁面上的一顆小草就會覺得不同份量了。這是我們生活上的體驗。
(3) 色彩不能偏於一方,否則就會失重。 如頁面中心有大色,則四周一定要有一些小
色,左邊有一定的物體一定的明度,右邊就不能完全灰暗或空白,也要有適量的明色。
(4) 若說到均衡,則純度或明度較差的大色塊與面積小的鮮明色塊也均衡
要表達出我們主頁的風格,這就需要理解色調的概念。色調,即我們頁面的主色彩
。我們所要表達的性格或心情,都會在頁面上表示出來。如憂郁用冷色,熱情開心用暖
色等。而如要表達出我們所觀察的色調,要用誇張、提煉、強調、概括等方法。為了突
出重點,加強對比,表達氣氛,是有必要進行誇張和調整的。以下是具體的方法 :
(1) 單色調是指只用一種顏色,只在明度和純度上作調整,間用中性色. 這種方法,
有一種強烈的個人傾向。如採用單色調,易形成一種風格。我們要注意的是中性色必須
做到非常有層次,明度系數也要拉開,才可以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2) 調和調:鄰近色的配合。這種方法是採用標准色的隊列中鄰近的色彩作配合。但
易單調,必須注意明度和純度,而且注意在畫面的局部採用少量小塊的對比色以達到協
調的效果。
(3) 對比調:易造成不和諧。必須加中性色加以調和. 注意色塊大小、位置,才能均
衡我們的布局。注意:在調和色彩中要注意間用中性色. 必須明白的是:近的純由遠的
灰襯托明的純由暗的灰襯托明的純由暗的灰襯托主體的純由賓體的灰襯托.
圖案構圖的穩、勻、奇
1 穩——安定、比例
安定(此處著重於心理、視覺印象的安定)
圖案在構圖上一般有對稱、平衡。對稱比較莊重、嚴肅。平衡比較生動、活潑。
比例
比例帶有一定的數學性,較典型的有黃金分割(0.618/1),據說芭蕾演員踮腳表演就是
為了使自己身體比例呈黃金分割。還有平方根、立方根等矩形,給人一種非常優美和諧
的視覺效果。但不要被這些比例所束縛,很多是靠自己的感覺去應用。
2 勻——疏密、空間
疏——密、黑——白(並非純粹的黑白色彩,指濃淡)、虛——實之間是對比關系,靈
活合理地進行疏密、黑白布局,從而表現出一定的虛實,形成不同的美感和藝術效果。
空間 實際上是由構圖中安排的實體形象、空白形象,兩者相結合構成的。空間的構圖處
理,是隨著形象軌跡及視覺軌跡形成內在的空間層次。例如:網站「異空間」中,有一
畫面:太空背景,幾個動感的人物都是一樣的大小,我就建議:進行個別人物縮小或擴
大,可以形成一種距離感和空間感,避免了原有的單板。
3 奇——標新、立異
很簡單,看你是否是一個「叛逆者」………
色彩心理學:
色彩具有精神的價值!人常常感受到色彩對自己心理的影響,這些影響總是在不知不覺中
發生作用,左右我們的情緒。色彩的心理效應發生在不同層次中,有些屬直接的刺激,
有些要通過間接的聯想,更高層次則涉及到人的觀念與信仰。
(一)色彩的物質性心理錯覺
色彩的直接性心理效應來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對人的生理發生的直接影響。心理學家曾作
過許多實驗,他們發現在紅色環境中,人的脈膊會加快,血壓有所升高,情緒容易興奮沖
動;而處在藍色環境中,脈膊會減緩,情緒也較沉靜。有的科學家發現,顏色能影響腦電
波,腦電波對紅色的反應是警覺;對藍色的反應是放鬆,這些經驗都告訴向我們明確的肯
定了色彩對人心理的影響。
冷色與暖色是依據心理錯覺對色彩的物理性分類,對於顏色的物質性印象,大致由冷暖兩
個色系產生。波長長的紅光和橙、黃色光,本身有暖和感,以此光照射到任何色都會有暖
和感。相反,波長短的紫色光、藍色光、綠色光,有寒冷的感覺。夏日,我們關掉室內的
白熾燈光,打開日光燈,就會有一種變涼爽的感覺。
冷色與暖色除去給我們以溫度上的不同感覺外,還會帶來其它的一些感受。例如,重量
感、濕度感等。比方說,暖色偏重,冷色偏輕;暖色有密度強的感覺,冷色有稀薄的感
覺;兩者相比較,冷色的透明感更強,暖色則透明感較弱;冷色顯得濕潤,暖色顯得干
燥;冷色有退遠的感覺,暖色則有迫近感。這些感覺都是偏向於對物理方面的印象,但卻
不是物理的真實,而是受我們的心理作用而產生的主觀印象,它屬於一種心理錯覺。
㈣ 色彩心理學的心理顏色
日常生活中觀察的顏色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即形成心理顏色視覺感。在色度學中,顏色的命名是三刺激值(X,Y,Z);(R,G,B);色相,明度,純度,主波長等。然而在生產中則習慣用桃紅、金黃、翠綠、天藍、亮不亮、濃淡、鮮不鮮等來表示顏色,這些通俗的表達方法,不如色度學的命名准確,名稱也不統一。根據這些名稱的共同特徵,大致可分為三組。將色相、色光、色彩表示的歸納為一組;明度、亮度、深淺度、明暗度、層次表示的歸納為一組;飽和度、鮮度、純度、彩度、色正不正等表示的歸納為一組。這樣的分組只是一種感覺,沒有嚴格的定義,彼此的含義不完全相同。
例如,色相不等於色光,明度也不等於亮度,飽和度也不等到於純度、鮮度、深淺度。但是在判斷顏色時,它們也是三個變數,大致能和色度學中三個變數相對應。主波長對應於色相。人們常說的紅色就有一定的波長范圍,紅色在色度圖上也只是一個區域,人們絕不會把500nm的單色光稱為紅色。色度學中的亮度對應於明度、亮度、主觀亮度、明亮度、明暗度和層次等,在相同的背景上,亮度小的顏色一般總是比亮度大的顏色顯得暗些。色度學中的純度對應於飽和度、鮮度、彩度、純度等。
心理顏色視覺的名稱,雖然和色度學中的幾個物理量相對應,但這種對應關系,不是簡單的正比關系,也不是一對一的關系,它們之間有許多不同的特徵,例如,色度學中的純度分為刺激純和色度純兩種。認為白光的純度為零,一切單色光的純度(不分刺激純或色度純)均為1。色度純的定義為,色光中所含單色光的比例,表示某顏色與某中性色或白光的接近程度,但是,心理顏色視覺在分辨色光與中性色的區別時,卻認為各個單色光的純度並不是一樣的。同樣的單色光,黃、綠和白光的差別不大,紅、藍和白光的差別顯著。所以在心理上認為,黃色光盡管也是單色光,但純度卻比藍色光低些。這些心理上的顏色與白光的差別,通常稱為飽和度,以區別於色度學上的純度。心理上的亮度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聯繫到物體,另一種是不聯系物體的亮度。例如通過一個小孔觀察物體的表面,這時觀察者看不見物體,無法聯系物體來判斷亮度,但它也與色度學中的亮度有差別,為了把物體表面的光亮和色度學中的亮度分開,稱它為明度。
在混合色方面,心理顏色和色度學的顏色也不相同,當看到橙色時,會感到它是紅與黃的混合,看到紫紅色時,會感到是藍與紅的混合等。但看到黃光時,卻不會感到黃光可以由紅光和綠光混合而成。在心理顏色視覺上一切色彩「好像」不能由其他顏色混合出來。一般覺得,顏色有紅中帶黃的橙,綠中帶藍的青綠,綠中帶黃的草綠,但是,卻沒有黃中帶藍或紅中帶綠的顏色。
因此在心理上把色彩分為紅、黃、綠、藍四種,並稱為四原色。通常紅—綠、黃—藍稱為心理補色。任何人都不會想像白色從這四個原色中混合出來,黑也不能從其它顏色混合出來。所以,紅、黃、綠、藍加上白和黑,成為心理顏色視覺上的六種基本感覺。盡管在物理上黑是人眼不受光的情形,但在心理上許多人卻認為不受光只是沒有感覺,而黑確實是一種感覺。 象徵純潔、神聖、善良、信任與開放;但身上白色面積太大,會給人疏離、夢幻的感覺。當你需要贏得做事干凈俐落的信任感時可穿白色上衣,像基本款的白襯衫就是粉領族的必備單品。
海軍藍(深藍色)
象徵權威、保守、專業、中規中矩與務實。穿著海軍藍時,配色的技巧如果沒有拿捏好,會給人呆板、沒創意、缺乏趣味的印象。海軍藍適合強調一板一眼具執行力的專業人士。希望別人認真聽你說話、表現專業權威時,不妨也穿深藍色單品,例如:參加商務會議、記者會、提案演示文稿、到企業文化較保守的公司面試、或講演嚴肅或傳統主題時。
褐色、棕色、咖啡色系
典雅中蘊含安定、沉靜、平和、親切等意象,給人情緒穩定、容易相處的感覺。沒有搭配好的話,會讓人感到沉悶、單調、老氣、缺乏活力。當需要表現友善親切時可以穿棕褐、咖啡色系的服飾,例如:參加部門會議或午餐匯報時、募款時、做問卷調查時。當不想招搖或引人注目時褐色、棕色、咖啡色系也是很好的選擇。 紫色是優雅、浪漫,並且具有哲學家氣質的顏色,同時也散發著憂郁的氣息。紫色的光波最短,在自然界中較少見到,所以被引申為象徵高貴的色彩。淡紫色的浪漫,不同於粉紅小女孩式的,而是像隔著一層薄紗,帶有高貴、神秘、高不可攀的感覺;而深紫色、艷紫色則是魅力十足、有點狂野又難以探測的華麗浪漫。若時、地、人不對,穿著紫色可能會造成高傲、矯揉造作、輕佻的錯覺。當你想要與眾不同,或想要表現浪漫中帶著神秘感的時候可以穿紫色服飾。
㈤ 通過顏色辨別孩子的性格,這種色彩心理學是怎樣的
通過顏色辨別孩子的性格,這種色彩心理學是怎樣的?當孩子有一種顏色感,你會發現,在通常的繪畫中,他們會選擇他們最喜歡的顏色,在選擇玩具時,不會拔出顏色,帶孩子去玩,當他們看到的東西他們喜歡,他們不禁觸及它們。對教育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對於孩子的這種特徵,有一個潛在的個性密碼,可以通過顏色來判斷孩子的個性。
橙色像橙色的孩子一樣,角色將非常平坦,它不是傲慢,它非常善良。這很簡單,但角色將有點厚,集中的焦點不是那麼強烈,做事更多的unlatth,為這個父母敦促孩子們!粉紅色像粉紅色的孩子一樣,情緒更細致,溫柔而甜美,這些女孩更加親密,非常明智。然而,它是因為這種微妙的情緒,它會使孩子更脆弱。如果你不注意,你會傷害你的孩子。兒童的性格和最喜歡的顏色,教育心理學家:通過顏色來判斷性格。父母可以控制,根據自己的孩子來,來到孩子的正確教育,實際上,每個孩子的個性都是多元化的,一些家庭家庭的因素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還應採用父母的教育方法來教導,找到最適合的教育方式,引導孩子的發展。
㈥ 色彩心理學的原理是什麼
色彩心理學是十分重要的學科,在自然欣賞、社會活動方面,色彩在客觀上是對人們的一種刺激和象徵;在主觀上又是一種反應與行為。色彩心理透過視覺開始,從知覺、感情而到記憶、思想、意志、象徵等,其反應與變化是極為復雜的。色彩的應用,很重視這種因果關系,即由對色彩的經驗積累而變成對色彩的心理規范,當受到什麼刺激後能產生什麼反應,都是色彩心理所要探討的內容。
色彩具有精神的價值
人常常感受到色彩對自己心理的影響,這些影響總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作用,左右我們的情緒。色彩的心理效應發生在不同層次中,有些屬直接的刺激,
有些要通過間接的聯想,更高層次則涉及到人的觀念與信仰。
色彩的物質性心理錯覺
色彩的直接性心理效應來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對人的生理發生的直接影響。心理學家曾作過許多實驗,他們發現在紅色環境中,人的脈搏會加快,血壓有所升高,情緒容易興奮沖動;而處在藍色環境中,脈搏會減緩,情緒也較沉靜。有的科學家發現,顏色能影響腦電波,腦電波對紅色的反應是警覺;對藍色的反應是放鬆,這些經驗都明確的肯定了色彩對人心理的影響。
冷色與暖色是依據心理錯覺對色彩的物理性分類,對於顏色的物質性印象,大致由冷暖兩個色系產生。波長長的紅光和橙、黃色光,本身有暖和感,以此光照射到任何色都會有暖和感。相反,波長短的紫色光、藍色光、綠色光,有寒冷的感覺。夏日,關掉室內的白熾燈光,打開日光燈,就會有一種變涼爽的感覺。
冷色與暖色除去給我們以溫度上的不同感覺外,還會帶來其它的一些感受。例如,重量感、濕度感等。比方說,暖色偏重,冷色偏輕;暖色有密度強的感覺,冷色有稀薄的感覺;兩者相比較,冷色的透明感更強,暖色則透明感較弱;冷色顯得濕潤,暖色顯得乾燥;冷色有退遠的感覺,暖色則有迫近感。這些感覺都是偏向於對物理方面的印象,但卻不是物理的真實,而是受心理作用而產生的主觀印象,它屬於一種心理錯覺。
㈦ 色彩心理學在生活中的運用
色彩心理學在生活中的運用
色彩心理學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微妙的應用。為什麼快餐店不適合等人?為什麼保險櫃多為黑色?為什麼冰箱多為白色?本文帶你看看色彩對人的感知覺有哪些影響,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
不同顏色時間感不同
色彩具有不可思議的神奇魔力,會給人的感覺帶來巨大的影響。例如,色彩可以使人的時間感發生混淆,這是它的眾多魔力之一。人看著紅色,會感覺時間比實際時間長,而看著藍色則感覺時間比實際時間短。
請兩個人做一個實驗,讓其中一人進入粉紅色壁紙、深紅色地毯的紅色系房間,讓另外一人進入藍色壁紙、藍色地毯的藍色系房間。不給他們任何計時器,讓他們憑感覺在一小時後從房間中出來。結果,在紅色系房間中的人在40~50分鍾後便出來了,而藍色系房間中的人在70~80分鍾後還沒有出來。有人說,這是因為紅色的房間讓人覺得不舒服,所以感覺時間特別漫長。確實有這個原因,但也不盡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的時間感會被周圍的顏色擾亂。
在時下非常流行的休閑運動潛水中,人需要攜帶氧氣瓶。一個氧氣瓶大約可以持續 40~50分鍾供氧,但是大多數潛水者將一個氧氣瓶的氧氣用光後,卻感覺在水中只下潛了20分鍾左右。海洋里的各色魚類和漂亮珊瑚可以吸引潛水者的注意力,因此會感覺時間過得很快,這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海底是被海水包圍的'一個藍色世界。正是藍色麻痹了潛水者對時間的感覺,使他感覺到的時間比實際的時間短。
這個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常見,燈光照明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在青白色的熒光燈下,人會感覺時間過得很快,而在溫暖的白熾燈下,就會感覺時間過得很慢。因此,如果單純出於工作的需要,最好在熒光燈下進行。白熾燈會使人感覺時間漫長,容易產生煩躁情緒。反之,卧室中就比較適合使用白熾燈等令人感覺溫暖的照明設備,這樣會營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悠閑空間。
有人喜歡和朋友約在快餐店碰面,但其實快餐店並不適合等人。這是因為很多快餐店的裝潢以桔黃色或紅色為主,這兩種顏色雖然有使人心情愉悅、興奮以及增進食慾的作用,但也會使人感覺時間漫長。如果在這樣的環境中等人,會越來越煩躁。
比較適合約會、等人的場所應該是那些色調偏冷的咖啡館。說句與顏色無關的話,咖啡的香味也有使人放鬆的效果,在這樣的環境中等待自己的夢中情人,相信等再久也不會煩躁吧。
不同顏色重量感不同
色彩是有重量的。顏色自身是沒有重量的,只是有的顏色使人感覺物體重,有的顏色使人感覺物體輕。例如,同等重量的白色箱子與黃色箱子相比,哪個感覺更重一點?答案是黃色箱子。此外,與黃色箱子相比,藍色箱子看上去更重;與藍色箱子相比,黑色箱子看上去更重。
不同的顏色使人感覺到的重量差到底有多大呢?有人通過實驗對顏色與重量感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黑色的箱子與白色的箱子相比,前者看上去要重 1.8倍。此外,即使是相同的顏色,明度(色彩的明亮程度)低的顏色比明度高的顏色感覺重。例如,紅色物體比粉紅色物體看上去更重。彩度(色彩的鮮艷程度)低的顏色也比彩度高的顏色感覺更重。例如,同是紅色系,但栗色就要比大紅色感覺重。
我們冬天穿著西裝時,會感覺比其他季節重。除了穿得比較多之外,也是因為冬天西裝的顏色比較深,而較深的顏色會讓我們感覺重的緣故。重是一種主觀感覺,因而會隨著周圍環境以及自身狀態的不同而產生差異。例如,傍晚下班時,我們雖然背著和早晨一樣的皮包,卻感覺格外沉重。這就是工作一天後感覺疲憊的後果吧。如果早晨去上班就感覺皮包很沉重的話,那你可要注意休息了。為了讓自己感覺更輕松,可以換顏色淺一些、鮮艷一些的皮包,比如白色皮包。
色彩與重量的關系,在室內裝修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比如,天花板採用明快的顏色,然後從牆面到床再到地板採用逐漸加深的顏色,可以製造出一種穩定感,使人感覺安全和安心。
保險櫃多為黑色,包裝紙箱多為淺褐色,就是因為黑色可以產生無法輕易搬動的感覺,而淺褐色可以使人感覺包裝紙箱的重量比較輕。白色和黑色在心理上可以產生接近兩倍的重量差,因而使用黑色可以大大增加保險櫃的心理重量,從而有效防止被盜的發生。使用包色紙箱包裝貨物,卻可以減輕搬運人員的心理負擔。
不同顏色冷暖感不同
顏色有讓人心理上感覺暖與感覺冷之分。不過,這只是顏色所具有的心理效果中最普通的一種。紅色、橙色、粉色等就是暖色,可以使人聯想到火焰和太陽等事物,讓人感覺溫暖。與此相對,藍色、綠色、藍綠色等被稱為冷色 ,這些顏色能讓人聯想到水和冰,使人感覺寒冷。
順便說一句,在四季分明的溫帶地區居住的人們,能夠更好地運用暖色與冷色。例如,他們可以根據季節的變化調整室內裝飾品和服飾的顏色。即使很多人並不知道什麼是暖色與冷色,但卻可以感覺到不同顏色的溫度差,從而更好地調節自身的溫度。
暖色與冷色使人感覺到的溫度還會受到顏色明度的巨大影響。明度高的顏色,都會使人感覺寒冷或涼爽;明度低的顏色,都會使人感覺溫暖。與深藍色相比,淺藍色看上去更涼爽;與粉紅色相比,紅色看上去更溫暖。
冷色與暖色在心理上的感覺因人而異。這個差異是由不同的成長環境和個人經驗造成的。比如,在冰天雪地的北方長大的人,看到冷色會聯想到冰雪,因而他們看到冷色會感覺更冷。而在熱帶島嶼成長的人,看到冷色很難意識到寒冷,這是因為他們基本上沒有過寒冷的感覺。在熱帶,即使是海水也是溫熱的。
;㈧ 什麼是「色彩」心理療法
20世紀40年代,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位名叫西塞爾·斯托克的科學研究工作者,發明了一種所謂「朝霞彩色電影」。影片專門放映美麗的朝霞,並且配以輕松愉快的音樂。一些對生活失去信心的憂郁病人,看過這樣的電影後,改變了垂頭喪氣、情緒低沉的消極態度,變成精神振奮、生氣勃勃,並成為重新對生活充滿希望、樂觀的人。這個事例,足以說明「色彩」能夠成為一種心理療法。
一、色彩對情緒的影響
你相信嗎?色彩可以影響人的情緒。西方《色彩心理學》一類書籍里寫道:紅色有刺激胃口的作用,可以提高食慾;赭石色可使低血壓者提高血壓;冷色可使激動的人寧靜;橙色、黃色可使神經衰弱的人振奮;淺藍色給人以涼爽的感覺,可幫助退燒;紫色可使孕婦感到鎮定……這些說法,都是經過實驗證實了的結論,言之有據,並非一派「胡言亂語」。
二、色彩療法
下面,再談談「色彩療法」是怎樣誕生和發展的,「色彩療法」的療效作用又表現在哪些地方。
把色彩正式地應用在心理治療上,大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歐洲的一些戰地醫生,由於苦於找不出醫治在戰爭中導致神經病的治療方法,於是開始研究把病房塗抹成各種不同的顏色,「色彩療法」就是這樣地誕生了。
後來,相繼地有很多醫生,重復試驗應用這種療法。比如,有一位名叫潘贊的醫生,他配置了幾間有彩色的牆壁、窗戶和傢具的房間,而後把一個心情苦悶、沉默寡言的患有憂郁病的患者,關進一間以紅色為基調的房間3個小時。結果病人走出這個房間後,竟然變得心情愉快,談笑風生。這位病人情緒變化的原因,就是因為紅色可以刺激情緒,加速肌肉反應,增高血壓,使人感到溫暖、力量和希望。因為光明的太陽、沸騰的熱血、熊熊的烈火都是紅色的。
為什麼色彩能夠幫助治療心理疾病,促進心理健康呢?簡單來說,色彩所反射出來的光線和X光線、放射性輻射一樣,都是各種波長的電磁波,對人腦可以引起種種反應,於是產生療效。紅色為什麼能促進血液循環?綠色為什麼能促進血液平緩?原因就是由於這兩種顏色的電磁波的波長不一樣(紅色波長700納米、綠色波長510納米),於是人腦對它們的反應也不一樣。
另外,當人們接受不同顏色的刺激後,就能使內分泌活動發生變化,使下丘腦發出「指令」,減緩或增強腎上腺激素的分泌,使心臟收縮相應地減緩、減弱或者相反地加速、加強,於是就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比如,國外有人研究證實,讓一個正在發怒的人觀看粉紅色,那麼,他的心臟由於不能產生所需要的足夠強度的收縮,使他的肌肉放鬆,精神鎮靜,怒氣就發不出來了。當然,如果讓他長久地居住在粉紅色的房間里,那樣一來,他的內分泌系統就會產生某種不平衡,抑制發怒的效應會逐漸消失掉。這就是說,好似「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那樣,對粉紅色的刺激疲沓了,「不靈」了。這一點,也是需要注意的。
三、色彩心理的其他應用
近幾年來,國外新興了一門學科叫做「色彩管理學」,對於工廠、機關、學校、醫院、禮堂、住宅的室內外色彩,是怎麼樣地影響人們的情緒,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另外,還有一門新的現代邊緣學科,叫做「技術美學」,在國外也很盛行。它把美學原理應用於生產技術的領域,使美學和技術相結合。技術美學的統計資料表明,在生產工具上塗上適宜的色彩,可以提高勞動效率2%~4%。這些都說明,色彩療法對於保持心理健康的作用,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
青年朋友要學點「色彩學」的知識。正像日本色彩心理學研究專家松岡武寫的那本書的副標題那樣,你應該學會用色彩來探求、尋找、捕捉、欣賞我們生活著的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是五彩繽紛的世界,是絢麗多彩的世界,它用你數不清的色彩來影響你的視覺,從而引起你種種不同的情緒感受。
歌德,這位19世紀德國偉大作家和詩人,在他50歲創作詩劇《浮士德》的時候,對自然界的色彩現象發生了濃厚的興趣,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觀察,在1810年出版了富有文學趣味的《色彩學》。他這本書直到現在,還被現代生理心理學家們給予高度的評價。
歌德在研究色彩學的時候,跑了許多地方。比如,冬季爬上陰森寒冷的哈爾茲山頂,俯瞰落日前後積雪的景色;黃昏時走進打鐵鋪,觀看燒紅的鐵塊在頭底下迸發著火花的現象等。這些,對陶冶歌德的情操,美化他的心靈,創作出感人的詩劇《浮士德》,起到了潛移默化的精神作用。
讓我們學習歌德熱愛色彩、研究色彩的精神吧。在色彩學知識的幫助下,美化我們的心靈,促使心理更加健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