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家怎樣做好吃的包子
材料
包子皮材料:
溫水 - 250g(170g的冷水加80g的熱水)
砂糖 -1湯匙(tbsp)
即發酵母 -1包(11g)
包粉 - 500克 (沒有包粉,用420克低筋麵粉或普通麵粉+80克小麥澱粉(澄粉)或玉米澱粉
細砂糖/糖粉 -80~100克
豬油或食油或白油 - 3~4湯匙
雙效發粉/普通發粉(泡打粉) -1湯匙/1Tablespoon,也可以不要用
鹽 - 1/4茶匙
做法
1. 先醒酵母: 在攪拌盆內注入溫水, 再在溫水內加入1湯匙的糖及2湯匙的麵粉, 攪拌泡開,再把把酵母粉撒在麵粉水的表面上, 再慢慢攪拌後, 等15分鍾。注意: 如果酵母粉已經過期了, 則酵母粉會沉澱在杯子底部。水粉分明, 就不可再用了。一定要看到產生了豐富泡沫的狀況, 才可以繼續做包子。
2. 把其餘的全部材料,加入醒好的酵母混合液,揉成均勻,有光亮及不黏手的柔軟面團(大概要20~30分鍾),把面團滾圓, 放進大盆內,蓋好讓面團處於30度C的溫度下發酵90分鍾.如果天氣冷, 可利用家裡的烤箱當發酵箱: 把烤箱預熱2分鍾, 關掉電源, 在烤箱內置入一大半的沸水, 把裝著面團及加蓋的盆子放入烤箱內發酵。 如果杯子內地熱水冷了, 取出盆子,再重復預熱2分鍾的動作,及換過一杯沸水。
3. 一個半小時後,把膨脹大約2倍的面團放氣, 再輕柔3分鍾.然後把面團滾圓, 再休面10分鍾.
4. 休面後把面團分成12~15份劑子,一一滾圓。
5. 把劑子壓扁,包入1份餡,約25~30克。包緊。
6. 墊包子紙,排在蒸籠里,蓋起,置放在溫暖處(爐灶旁)繼續發酵20~30分鍾至包子脹大雙倍,輕按包子皮會彈回原形。把蒸鍋內的水燒大滾後轉中大火,把發酵好的包子上籠用中大火蒸12~15分鍾即可, 注意蒸籠蓋子要蓋緊密,別漏氣。
2. 怎麼才能做出好吃包子
原料:麵粉、酵母粉、小白菜、豬肉、粉條、蔥、姜、花生油、蚝油、料酒、味極鮮醬油、鹽、十三香、香油。
做法步驟:
第13步、鍋開上蒸汽後開始計時15分鍾關火燜5分鍾揭開鍋蓋出鍋。
3. 怎樣做包子好吃
做法】
將麵粉和面肥、鹼用溫水和成面團,發酵2小時;
將發好的面團搓成條,揪成面劑子,擀成中間厚邊緣薄的圓皮,放入豆沙餡,收緊開口,雙手不停旋轉揉搓,將豆沙包生胚揉成半圓形。
將生胚放入蒸籠中,用大火蒸15分鍾即可。
4. 怎麼做包子好吃又軟
松軟又好吃的包子的做法步驟
步驟 1
space
製作蔥姜水,蔥切小段,姜絲,用涼開水200克㓎20分鍾,用手抓幾把,然後過濾好水備用
步驟 2
space
肉剁碎,加入少許鹽,1勺白糖,生抽,老抽,蚝油,順一個方向攪拌,分多次加入姜蔥水,一直攪拌,使勁攪拌,最後就是粘勁,又不流水。放入急凍鎖住水分。
步驟 3
space
包菜切細絲,放點蒜炒熟。放好鹽。 雞蛋攤餅煎好切碎。放點生抽 香菇泡開切丁 以上材料加肉醬一起攪拌均勻 放急凍冷藏
步驟 4
space
用少許溫水放入酵母,拌勻讓它醒發一下。麵粉加鹽,加一勺糖拌勻,倒入酵母水,慢慢倒入做面的溫水,拌成面絮狀,面揉成團。再加入適量油,揉成光滑面團。用保鮮膜,蓋上濕布發酵成二倍大,一般一個小時多點。
步驟 5
space
然後拿出來,揉面墊撒些乾粉,把面團揉多幾次,排空裡面的空氣。
步驟 6
space
切成一個個小劑子
步驟 7
space
包好再去醒發20分鍾,這一步醒發,我是放在鍋里的,鍋內是燒熱的水。20分後,開大火蒸15分鍾就好了,關火後5分鍾再開蓋
5. 如何做好吃的包子
幾月前,偶的空,包了包子,雖然辛苦一下午,看到芃芃大口吃著,我心滿意足。 但仍然問:芃芃喜歡吃包子嗎? 芃芃邊嚼邊點頭, 我問:媽媽包的包子好吃還是幼兒園的包子好吃? 芃芃說:幼兒園的好吃。 我「大吃一驚」,感到很意外地說:為什麼? 芃芃說:幼兒園的包子一咬都漏油。 我憤憤地想:哼,漏油也不是什麼好油。 姥姥來了,我們合作包了包子,第一次仍然沒有一咬漏油,看來我調陷時油還是放的不足啊?芃芃說:還是不如幼兒園的好吃。這次我也沒問他啊?! 芃芃想了個辦法,說:下次我去幼兒園的時候,你問一問幼兒園的老師,怎麼做一咬漏油的包子? 我說:好的。我想個辦法再做做試試。 第二次,姥姥調的餡,這次果然好吃。芃芃說:這次好吃,比上次好吃。
6. 怎樣做包子好吃又松軟
包子是人們常吃的主食之一,包子的做法就是用麵皮把餡包起來,上鍋蒸熟就可以了。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肉包子的時候,麵皮的做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肉包子麵皮做不好,可能太硬就會影響包子的口感,包子一定要松軟才好吃,那麼包子皮要怎麼做才能好吃呢?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幾種食譜。
麵皮材料:麵粉400克、鮮酵母5克、水250克。
餡心材料:肉沫400克、雞蛋2個,木耳、干菇、筍各適量、蔥姜適量。
調料:鹽、醬油、糖、鮮味汁、蚝油、雞精、香油。
1、在肉沫中加入兩個雞蛋,蔥末薑末;
2、加入鹽、醬油、糖、雞精,充份拌勻上勁後,加入香油,再充分拌勻;
3、木耳、干菇、用溫水泡發後洗凈切粒,筍(我用的是扁尖)焯水後切粒;
4、鍋內熱油,五成熱時,先將菇與筍粒下入煸炒至發干,再放入木耳炒勻,調入醬油、蚝油炒勻起鍋放涼備用;
5、將炒好的菌菇倒入肉中,充分拌勻即成包子餡。
做法
1、將鮮酵母在250克水(30度的水溫)中化開;
2、將水徐徐倒入裝著麵粉的盆中,用筷子將其攪拌成雪片狀;
3、揉成面團,蓋上濕布,餳15分鍾(夏天的室溫;
4、將面團取出,再次揉緊,然後,搓成長條,下劑,擀圓片即成包子皮。
製作步驟:
1、在包子皮中放入適量餡料;
2、打褶成包子坯,放入刷完油的蒸鍋屜上,蓋上鍋蓋,放置10分鍾,進行二次醒發;
3、將蒸鍋置於火上,大火燒開後改小火蒸15分鍾;
4、關火,不要開鍋蓋,待一分鍾後再慢慢開蓋即可。
注意事項
1、發面的時候,和面的水溫以不燙手為宜(最好不要高於35攝氏度),水溫切不可過高,因為水溫太高會使酵母失去活性而使面團發酵失敗
2、發酵所需時間的長短,與外界溫度有很大的關系。溫度高,發酵所需的時間就短,反之時間則長一些。夏天氣溫高,面團在室溫下發酵即可。冬天的時候,則需將面團放在溫暖的地方。比如在北方可將裝有面團的容器置於暖氣旁邊,南方則可以用鍋子燒一鍋溫水,將裝有面團的容器泡在溫水裡,再蓋上鍋蓋,也可縮短發酵的時間
3、我們判斷面團是否發酵好的簡單方法為:用手指沾上麵粉插入面團中,手指抽出後指印周圍的面團不反彈不下陷,說明發酵得剛好,如指印周圍的面團迅速反彈,說明發酵得還不夠,如果指印周圍的面團迅速下陷,那麼面團則發酵過度了。一般來說,當面團體積發酵至兩倍大且面團裡面布滿蜂窩狀的小孔時,說明面團已經發酵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