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教你用黃豆做豆豉,醬香濃郁超美味,拌什麼都好吃,放一年都不壞
教你用黃豆做豆豉,醬香濃郁超美味,拌什麼都好吃,放一年都不壞。豆豉一直廣泛使用於中國烹調之中,豆豉既可以拌上麻油及其他佐料作助餐小菜,也可以用豆豉與豆腐等食材烹制菜餚也是別有一番風味的。豆豉的做法有很多種,不同的烹飪方法能夠做出不同的豆豉風味,豆豉是什麼呢?豆豉是以黑豆或黃豆為主要原料加工製作而成,它的味道很特別,尤其是喜歡吃辣的朋友會更喜歡它,今天就給大家分享怎樣在家用黃豆自製豆豉,一起來看看吧。
准備食材:
黃豆、清水、玉米皮、白酒、鹽、蒜末、薑末、熟白芝麻、五香粉、花椒面、辣椒面、蒜苗、食用油
具體做法:
1.把兩斤黃豆提前用清水泡了一夜,現在把它倒在鍋里頭煮一下。
2.利用煮豆子的時間,我們把洗干凈燙好的玉米皮鋪到筐子底下。
3.黃豆煮了一個多小時煮好了,趁熱把豆子倒進去。
4.現在一層一層地把它壓好。
5.在上邊再壓個重東西,25度左右我們發酵15天。
6.筐子旁邊有霉霉的差不多就發好了,用筷子攪一下,有這種拉絲,發的是最好的。
7.我們現在把它倒在案板上,把它用刀剁一下,不剁也行。
8.然後放到盆裡面,加2兩白酒、2兩鹽、半斤蒜末、100g薑末、120g熟白芝麻、20g五香粉、50g花椒面、160g辣椒面,我們現在把它拌勻,使勁拌一下,充分把它攪拌均勻。
9.再用手戴上一次性手套把它捏成團,放到陰涼的地方,把它晾一下,晾個七天左右就可以吃了。
10.現在我們切點蒜苗,把晾後的豆豉切一下,鍋里加點油,把豆豉先放進去煸炒,用中小火炒。
11.最後把蒜苗加進去,倒一點點水翻炒均勻,香噴噴的豆豉就可以出鍋了,夾饃拌飯都特別香,喜歡的朋友不妨自己在家試試。
『貳』 豆豉怎麼做好吃,自製豆豉的家常做法
主料
黃豆5斤 姜,蒜,辣椒面,花椒粉,鹽適量
自製豆豉的做法步驟
9.最後犒勞一下自己,可以來道香噴噴的臘肉炒豆豉,或者蘿卜絲炒豆豉,都是很好的下飯菜。
小貼士
注意黃豆煮後會發脹,所以煮時鍋中不可放太多。
『叄』 怎麼做豆豉好吃
水豆豉是在我國十分傳統式的一種調味品,據歷史時間記述,這類調味品最開始始於江西省的泰和縣,之後漸漸地的廣為流傳到中國各省,並且製做的加工工藝也在不斷完善,黃豆廣為流傳到日本國以後被製成了如今的納豆,直至今日,水豆豉還是十分火爆的,下邊詳細介紹水豆豉十分時興的幾類食用方法。
第一、水豆豉蒸五花肉
原材料
五花肉300克、蛻皮板栗150克、豆油皮結150克、薑片10克、蒜頭15克
作法
1、五花肉清洗切成片;薑片、蒜頭削皮剁碎預留。
2、海棠小肉中先後添加米酒、生抽醬油、腐乳汁、豆豉辣醬、香油、生薑大蒜碎、木薯澱粉、食用油翻拌,腌漬20分鍾。
3、蛻皮栗子和豆油皮結中添加豆豉辣醬翻拌,放到蒸屜底端,再將腌漬好的五花肉片鋪平,下鍋蒸30分鍾就可以。
第二、水豆豉水豆腐
原材料
水豆腐、油、蔥、豆豉辣醬、生抽醬油、白砂糖、木薯澱粉。
作法
1、水豆腐清洗干凈切尺寸適合的塊;
2、鍋里放少量油,油燒後放進水豆腐,小火煎至底邊金黃色;
3、翻過來,將另一面也煎至金黃色盛出;
4、鍋中加點油,油燒後放進蔥段炒出香味;
5、放進豆豉辣醬炒出香味;
6、放進煎好的水豆腐;
7、放進生抽醬油、白砂糖煸炒勻稱;(由於水豆豉較為咸就無需加鹽了)
8、澆上一點芡粉,火災煸炒勻稱起鍋就可以。
第三、水豆豉桂春筍丁
原材料
桂春筍1斤,豬攪肉100g,韮花菜酌量,水豆豉(干)2一茶匙,蒜3瓣,朝天椒酌量,生抽1一茶匙,塩少量,糖1小勺,芝麻油少量
作法
桂春筍切小段川燙後濾干
豬攪肉炒過添加蒜泥、朝天椒、水豆豉炒成香味,(干水豆豉清洗泡茶濾干水份)。
添加桂春筍、生抽、塩、糖,煸炒進味。
出鍋前韮花菜末略炒,澆上少量芝麻油。
『肆』 自製豆豉簡單做法
自製豆豉簡單做法
自製豆豉簡單做法 ,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吃過各種各樣的美食,因為人是雜食動物,所以能吃的東西非常的多,那麼很多的常見食物中雖然有吃過,但人們並不是很了解它,以下是關於自製豆豉簡單做法 。
自製豆豉簡單做法1
自製簡單好吃豆豉的做法
豆豉么,最重要的是你得有顆粒飽滿的黑豆,可以是產自自家地里的,也可以是別人家的,超市買的
洗好豆子甩進去高壓鍋里,放點鹽巴,更有風味,小心一起鍋就進肚子了,如果喜歡硬點就壓時間短五六分鍾,要是喜歡軟就適量加長時間。
壓好的豆子,瀝干水分,放太陽下曬曬,蒸發水分不容易壞,陽光好就一天搞定,別太幹了。曬好的豆子我干吃都吃了一碗當零食,太香了。
最後一步,你只需要找個干凈無水容器,倒進去豆子,加上生抽,就完事,泡兩天就可以用。是不是很簡單的操作
自製豆豉簡單做法2
自製、川味、自然發酵、土豆豉的做法
豆豉葉,洗凈攤開曬干水珠,沒有也可以不用。
集上兩元一把。
500g干黃豆泡脹煮熟。
用了發酵箱,設置為32度,實測35、8度,底層,一共用時3天半。(因為量少,其實有效時間為1天半)
豆豉撈出,趁燙手時就要裹緊在浸濕擰乾的紗布包袱里。
再用豆豉葉裹住包袱,放進網籃。
最後用兩層棉布全方位包住網籃。
發酵過程中會有大量水汽,豆豉發酵需要水份、空氣和溫度。
如果沒有豆豉葉,可以將豆豉直接放在四面有眼的瀝水籃里,再包一層透氣棉布即可。
千萬不能放在如圖這種不透氣的容具里,這樣沒有空氣進入,水氣蒸發不出去,豆溫堆高,引起燒包,導致外層豆豉能正常牽絲發酵,中間黃豆卻不能正常發酵,最終還是黃色豆粒;再就是不能用羽絨服捂,發酵箱里本身空氣稀薄,羽絨服透氣性差,空氣無法進入交換,也會燒包無法發酵。
親試得出的教訓,切記切記。
發酵中的豆豉,自身會發熱發燙,48小時後開始有濃烈的農家肥尿素味道,發酵完成的豆豉溫度由燙變低,濃郁的尿素味道變淡,豆豉結成餅,紗布變干,外層豆豉變干變硬
用時3~4天,以下幾個標准判斷是否成功:(不叫成功,叫最佳狀態)
1、內部有濕濕的黏液且牽絲,牽絲越稠密越好。
2、顏色由剛煮熟的明黃色,轉為暗黃色或暗黑色。
3、口感不是熟黃豆的膨脹口感,而是發酵後的軟綿口感。
4、發酵過程中,有明顯的農肥尿素味道,發酵高峰期還會輕微刺眼。
4、發酵完成,澆上白酒,我用的花雕酒,拌上鹽、味精、桔皮、姜米、花椒、茴香、香葉、八角、干辣椒粉,一點點白糖和味,太陽曬干即可,此為干豆豉,標配吃法是炒蒜苗回鍋肉,炒臘肉風味更佳。
豆豉拉絲好,拌上的調料附著在豆豉上,把豆豉包裹得很好。
曬乾的豆豉,調料包裹得很好,曬干後簸箕底也比較干凈,不會掉很多調料出來。
關鍵:做豆豉的溫度很重要。
溫度太高,水份流失太快,會燒包燒缸,導致豆豉變成干顆粒,不拉絲;
溫度低了,發不起來,也不會牽絲。即使勉強發起來,需要的時間也較長(5~7天),拉絲也很稀薄,中間還會混雜一些發酵不完全的黃色豆粒。
全程保持合適的溫度,中途不能撤溫,很很重要。
上一個失敗因低溫失敗的例子:400g干黃豆,室溫23~24度,用了熱水袋保溫。
出鍋發燙的豆子裝進紗袋擰緊,裹上豆豉葉,包兩件羽絨服(事後總結的經驗:羽絨服不太透氣,盡量不要選擇羽絨服),再包2層棉布,最後在底部放熱水袋。
失敗的豆豉狀態:晚上睡覺後沒起來換熱水袋,導致失溫,24~36小時內豆子內部冷卻,停止發酵。但豆子是濕潤牽絲狀態,豆子顏色口感和煮熟的黃豆無異,(日本納豆就是這個狀態),如圖所示。
如果這個狀態里沒有豆子變綠、變紅,可以拌上酸辣椒醬吃,是一道開味小菜,這個不是豆豉,只能算涼拌黃豆。豆子如果變色就是壞了,不能吃。
很多做豆豉的,做到這步就以為成功了,其實不是,至少不是我認知里的成功。
→繼續給失敗的豆豉換熱水加溫,保持熱水袋溫度,豆子由冷重新轉熱,變乾燥,表面有白物,顆粒分明,互不粘連。
→保持熱水袋溫度,豆子內部重新濕潤抱團。
→保持熱水袋溫度,過程中豆子內部開始發熱發燙。
三天後的豆豉,顏色由黃轉黑,口感由硬轉軟,味道有濃烈的、類似農肥碳氨味道,如圖所示。
但是,豆豉沒有拉絲。雖然也香也能吃,但不算是發酵到最佳狀態了。並且這種豆豉,剛拿出來是軟的,放涼後就硬了,口感不是很好。
本來這個室溫(23~24度),還是很好發酵的,但是因為豆量太少(才400g),散熱太快了,所以加熱水袋也失敗了。如果一次捂5斤以上,不會失敗的;或者再捂厚一點,黃豆也不會失敗。
沒有發酵成功的豆豉,拌調料時,因為沒有黏黏的拉絲,所以調料很難附著包裹在豆豉上,如圖所示。
因為沒有保持穩定溫度,導致豆豉發酵不成功的全過程。
放這個圖是想說明:上圖是中途失溫,發酵不成功的狀態。下圖才是發酵成功的豆豉。
雖然都牽絲了,但不成功的豆子明顯還是剛煮熟很飽滿的狀態,顏色也是本黃色,聞起來是熟黃豆味道;成功的豆子體積縮小,顏色已變成暗黑色,聞起來是強烈的農肥尿素味道。
對比一下,左圖是沒有拉絲的,曬干後調料和豆豉分離,簸箕底會有很多調料。
右圖是拉絲成功的,曬干後調料不會和豆豉分離。
發酵好的豆豉,直接舀一點出來,泡在煮黃豆的水裡(我們叫豆油),兌點水,加鹽、胡辣殼海椒、野胡蔥,配米飯、面面飯、面條、糊湯豆皮、都好吃。
這次在住村農戶家買的今年新黃豆,蛋白質含量高,煮出來的黃豆水放在冰箱里,居然凝成凍了,像肉湯凍一樣。
豆豉油兌水,加調料,把才出窩的豆豉泡上,拌面條、豆皮、面面飯、米飯。
用外面那層硬豆豉泡比較物盡其用。
曬乾的豆豉,炒五花肉。
總結(此圖原本是暗黑色,因為光線問題,拍出來是亮黃色):
1、豆豉發酵需要空氣,而恆溫箱氣稀薄,所以做豆豉首推室內發酵,室內又宜在氣候暖和的'季節製作,不建議恆溫箱製作。
2、用恆溫箱發酵,全程需要保溫,35~38度左右,且中途不能降溫或撤溫(試過發酵箱40度太高,僅12小時豆子就變黑變黏,溫度太高會燒壞豆子,導致不拉絲,我們叫燒包,或者燒缸)。
3、如果沒有恆溫箱,冬天做豆豉一定要包緊包厚一點(厚棉被),放在溫暖的地方,比如說烤火屋裡;
4、、豆豉發酵需要合適的高溫,太低或者太高都會導致不拉絲。
5、豆多,需要的環境溫度稍低,豆少反之。
6、干豆少,發酵過程短;量多需3~4天(5斤及以上)。但如果是春天氣溫高,又捂得厚實,也有2、5天發酵出來的。豆子多,發酵時間稍長,但也有燒爛的危險,可分兩袋發酵。
發酵完成即要取出,不取豆豉會苦。
7、豆子量少的話,入袋後不能太鬆鬆垮垮,堆攏有助發熱發酵
8、500干黃豆,做成功曬好後,帶調料一起稱重約540g。
9、曬好的豆豉,放干陶壇里瓮一段時間、逼一段時間後,味道更醇。
10、本地川味豆豉,只有略微的豆豉味,剩下的是香辣味。它和黑油發亮、味道醇香、後勁大、回味綿長的廣式豆豉,味道區別較大,我個人很不習慣廣式豆豉,用廣式豆豉做出來的魚和排骨,我也基本不吃。
今年第5次做豆豉,用紙箱稻草鋪了窩(稻草事先用熱水袋燙熱了),豆豉布袋放進去,上面掩了一件毛衣,放在溫暖的地方。(我靠電爐用毯子搭了個小棚,裡面很溫暖,把紙箱放棚里了)
一天半,溫度由燙到熱,再到涼,發酵完成。
顏色轉成暗黃;有發酵的刺鼻毛毛味;口感綿軟;黏手,但是沒拉絲。不是最好的狀態,但也是成功的。
拌酒姜鹽味精花椒辣椒粉了,香的好吃的,但是口感較硬。
小貼士
首先不推薦烤箱做,空氣稀薄是最不利發酵的,不容易做成功,很難做出黏液狀態。
1、這個菜譜主要講發酵箱的做法,豆豉發酵需要空氣和溫度。發酵箱溫度夠,但空氣稀薄,所以要注意不要捂太厚,用透氣棉布捂,中途可以開幾次箱門透氣,這是個人經驗總結。
2、冬天有取暖條件的,建議在室內做,用大紙箱或鏤空水果箱等透氣容具做,捂厚一些。因為捂豆豉的衣毯有毛臭味,捂完後懶得洗,最好找不穿可以扔的衣物來捂;用厚厚的稻香或干凈谷糠來捂最省力,用完直接扔掉。
最推薦氣候溫暖時,在室內做,發酵更快更省力。室溫高時做豆豉,豆子不要捂得太燙,衣被也不要捂得太多太厚實。
3、本地做法,豆豉一定不能放涼了捂,一定要在燙手時捂。
自製豆豉簡單做法3
自製霉豆鼓(豆食)的做法
1、將豆子洗凈浸泡一晚上
2、倒入煮豆容器里,煮到熟透,瀝干水。
3、裝進發酵(酵)盆或藍子里,蓋上布或毛巾,等待發霉,大約3~5天就會長滿霉(南方)。
4、這是已發好霉的豆鼓。
5、發好霉後,拌上鹽,裝進密封的容器里,3~6天,會發出濃濃的香味。
小貼士
霉豆鼓是經過發酵而成,開胃,日本人叫納豆
『伍』 豆豉怎麼做好吃
豆豉怎麼做好吃 1、准備材料:陳皮、鹽、辣椒面、蒜、姜、黃豆、花椒粉、香葉。
2、黃豆用小火輕炒一下,放入一些陳皮、香葉、將香味炒出,炒好的豆子用清水淘洗干凈,用有漏的工具過濾掉水分。
3、將淘好的豆子加水煮,水宜剛沒過為好,要煮到用手捏豆子時,豆子可以輕易的被捏碎成泥的狀態,煮好的豆子瀝掉水分,取出發酵好的豆子,放入適當的鹽、辣椒面、蔥姜、花椒粉,攪拌均勻晾曬,盡情的暴曬幾天晾乾後的豆子是黑色即可。
自製豆豉的製作方法步驟
原料:黃豆、低筋麵粉、腐乳曲、食鹽、老抽、高度白酒、辣椒面、麻辣鮮、姜絲、味精、黃貢椒、線椒、白糖、料酒
具體步驟:
1、提前兩個小時泡好的兩斤黃豆,放入燒開的蒸鍋中大火蒸2個小時。鍋控干後倒入1000克低筋麵粉,開中小火把麵粉炒香,炒到微微發黃,然後盛出晾涼備用
2、麵粉中放入16克腐乳曲,充分攪拌均勻。黃豆蒸熟晾涼以後轉移到包好錫紙的不銹鋼盤中,再放入拌過腐乳曲的麵粉,充分攪拌均勻,讓熟黃豆上均勻的裹上一層麵粉,再給它攤平整
3、再在上面撒上一層腐乳曲,這樣容易發酵,上面再蓋上層錫紙,四周封起來,再用簽子再上面戳小洞,讓它空氣流通,擺在陰涼處,溫度在30度左右發酵三天左右
4、時間到時,把發酵好的黃豆轉移到無水無油的盆中,再把發酵好的黃豆給它抖散,然後放入120克食鹽、30克老抽,充分攪拌均勻
5、再放入15克麻辣鮮、30克細辣椒面、10克花椒面、切好的姜絲、最後放入高度白酒,充分攪拌均勻,再裝入無水無油的壇子中
6、把豆豉全部裝入壇子以後,用手壓緊實,用食品袋封口,用哪個橡皮筋把壇口扎緊,擺在陰涼處,溫度25度到30度左右,發酵20天左右
7、發酵時間到時,盛出一勺放入碗中。熱鍋倒油,放入五花肉煸炒出油,再放入自製豆豉、蒜片一起煸香,淋入少許生抽、老抽、料酒、白糖、味精,翻炒入味,再放入黃貢椒和線椒一起翻炒斷生就可以出鍋了
『陸』 豆豉的製作方法
豆豉的製作方法;
1、黃豆洗凈泡一夜
2、將黃豆煮熟,煮豆的水不要倒,加鹽保存在冰箱里
3、黃豆放在溫暖的地方發酵3天左右,發酵好的樣子是豆子之間有了粘粘的液體就可以
4、發酵好的黃豆加鹽、剁椒、辣椒面、花椒粉、薑末拌勻
5、將煮豆的水倒入,點些白酒
6、盛在保鮮盒中,放到冰箱冷藏7-10天左右就可以食用 。
註:溫度在28度,濕度控制在75%,必須要密封的哦!
『柒』 怎樣做豆豉好吃
一、豆豉辣醬
干豆豉往往會拌上麻油與生薑、蒜子、紅辣椒、陳皮、八角、等製作成豆豉辣醬。這種辣醬又麻又辣又香,確實是佐餐的好調料。我們可以單獨吃,也可夾其它菜蘸著它吃,有時就直接把它添加在菜上。
二、豆豉苦瓜
說道豆豉怎麼做好吃,最有爭議的就是這一道菜了。苦瓜苦而香,可很多人不喜歡它的苦味,於是人們給它佐上干豆豉或豆豉辣醬,這樣吃苦味沒了,香味倒是更濃了,苦瓜、豆豉都健胃消食。這盤豆豉苦瓜定會讓你胃口大開。
三、豆豉辣醬澆秋葵
秋葵健胃補腎,可是秋葵的營養物質經加熱後流失很多,為了避免營養流失,又要保持風味,我們一般的在秋葵切片後,先給秋葵焯一下,然後再在秋葵上澆上豆豉辣醬,這樣這道菜即美味,又營養豐富,男士一定要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