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上購物 » 五瓣梅小苗怎樣區分它開啥顏色花
擴展閱讀
快手怎樣發布高清圖片 2025-09-18 03:21:59
手環計步表怎樣調時間 2025-09-18 02:22:51
月經亂來是什麼原因 2025-09-18 02:19:47

五瓣梅小苗怎樣區分它開啥顏色花

發布時間: 2023-01-02 16:40:51

㈠ 觀察五瓣梅發芽日記

10月21日 星期三 晴

我觀察了一種植物,這種植物的名字叫五瓣蓮。它有一個特點,每次開花不管什麼顏色, 花瓣只有五片,因此叫做五瓣蓮。但是我發現其中有一朵花,只有四片花瓣,我覺得這朵花應該是沒有發育好。

㈡ 五瓣梅應該什麼時候種植

五瓣梅就是長春花。採用播種繁殖。早春播種,幼苗早期生長緩慢,待小苗長到3片-4片真葉時,開始分苗移栽,具有6-8對真葉時即可定植。五月份定植花壇中,隔3天-5天澆水一次,適當追施磷鉀肥,則花多葉茂。

㈢ 五瓣梅的資料

長春花

又名五瓣梅,為夾竹桃科長春花屬植物。長春花株形整齊,葉片蒼翠具光澤,花瓣5枚平展,酷似梅花,花期又長,是我國江南園林中最常見的草本花卉。

長春花在國際上栽培較為普遍,尤其在亞熱帶和溫帶地區都作為一年生花卉栽培。但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栽培品種局限在白色、紫紅色為多。近20多年來,美國、歐洲等育種家已選育出不少系列的新品種,極大地豐富了長春花觀賞范圍。至今,廣泛應用於盆花、花壇和花槽。其中美國泛美種子公司為世界提供了許多優美的長春花種子。

我國栽培長春花的歷史不長,主要在長江以南地區栽培,廣東、廣西、雲南等省(自治區)栽培較為普遍。目前,各省市從國外引進不少長春花的新品種,用於盆栽和栽植槽觀賞。由於抗熱性強,開花期長,色彩鮮艷,發展很快,在草本花卉中已佔有一定位置。
長春花是治白血病的葯引,中國很多葯廠都從長春花中提取出長春花鹼 ,可用來醫治癌症,對血癌則特別有效 。

㈣ 誰知道五瓣梅的詳細種養方法

苗期管理

1. 時間、溫度

播種後7-10天發芽,有時溫度低或種子發芽勢較差時發芽時間需要10-15天,幼苗出土後可以將溫度降至20℃,並逐漸使幼苗見光,避免發生徒長。育苗室須通風、透光性好。

2. pH值

適宜偏酸性的生長介質,其生長適宜pH值為5.5-6.5,而以pH值5.8-6.0為佳,pH值大於6.5時容易使Fe、Mg無法被吸收,而出現葉脈間的白化或黃化現象。

3. EC值

植株生長喜富含腐殖質,同時介質中EC值不宜過高,以小於1.0 為宜,過高的EC值容易阻礙幼苗的生長。

4. 光照

幼苗出土後需光照2500-5000尺燭光,以保持幼苗良好的長勢,由於日日春喜溫暖氣候生長,育苗時應注意不要使幼苗處於高溫高濕、弱光狀態,否則容易使幼苗抗病性減弱並誘發苗期疫病。

5. 肥料

幼苗子葉完全展開後可以開始施用肥料,建議施用「葉綠精」,濃度3000倍,每周一次,可以結合澆水進行,即可以先施肥,再以清水沖洗葉面的肥液。真葉生長以後,可以用1500倍「葉綠精」澆施。避免過量N素,使植株抗病性下降。

6. 澆水

在兩次澆水之間宜使介質保持乾燥狀態,過多水分容易引發苗期疫病。可以在清水中加入甲基托布津粉劑,使之成為濃度3000倍的葯液,由於甲基托布津在施用後可以使植株系統具有較強的抵禦力,從而達到預防作用。

栽培管理

1.移植

幼苗生長至2-3對真葉時可以上盆定植,此時若未定植,最好先在苗床對幼苗進行一次摘心,以使側枝的發生較早,將來株型豐滿。若是苗床撒播育苗,可於子葉充分展開後,將幼苗移植於穴盤使其進入第二生長階段。

2.栽培土

栽培土以富含有機質、透氣、保水為原則,參考栽培土配方為園土∶堆肥=4∶1或腐葉土∶園土∶堆肥=4∶3∶1,並可每立方米介質中施入過磷酸鈣1000克。

3.摘心

幼苗生長至3-4對真葉時可進行摘心,摘心的目的是使植株側枝萌發,使株型更對稱、豐滿。有些品種則可以不摘心,如「清境」等。

4.肥料

定植後7天,幼苗進入快速生長階段,雖然栽培土中富含養分,但由於根系尚未發達,此時最需要補充肥料。此時可以澆施「開花精 」1000倍液,或以N∶P∶K=15∶15∶15復合肥800倍澆施。過多的化肥易使介質中鹽基濃度過高,從而導致幼苗根系無法擴展,出現「僵苗」。

5.溫度

為相當耐熱的花卉,在氣溫達35-37℃仍可正常生長,但當溫度低於15℃時,生長立即變得緩慢,溫度低於10℃時將出現生長障礙,甚至發生凍害而死亡。因此在栽培過程中宜保證其生長溫度在 20-30℃。

6.光照

隨著植株的生長,對光照需求變為全日照生長,雖然在稍蔭環境下可正常生長,但其開花數、開花大小卻不如全日照下生長的植株,而且花期較短。因此,保持良好的光照是相當重要的。

7.水分

喜稍乾燥的氣候。在高溫多雨季節,時常因為高溫高濕誘發疫病而使大量植株死亡,因此在栽培過程中應盡量保持葉面乾燥,並不要使栽培介質積水。

8.其他

幼苗定植後50-60天開始開花並出售,此時若是在露地栽培者,需要進行必要的煉苗,使植株逐漸適應外部環境。可能的話,在出貨前2天進行一次施肥和病蟲害預防,使植株在戶外種植或擺放後有足夠的養分繼續開花,並不發生病蟲害。

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

1.生理性及相關病害

①幼苗生長期間,過強的光照易使葉片向葉面方向卷縮呈杯狀,此時應適當遮蔭20-30%;

②若遇過低的溫度,葉片則向葉背方向卷縮,此時提升溫度可以改善;

③氣溫、土溫低時,幼苗生長停滯,嚴重時發生凍害;

④由於土壤pH值超過6.5,容易使植株無法正常吸收Fe及Mg,而出現幼葉葉脈白化或黃化現象,此時應降低pH值加以改善。具體方法為可於水中加入低濃度H2SO4 ,並測試pH值,直到符合5.8-6.0的范圍。

2.疫病(真菌性病害)

症狀:病部為葉、花、莖,初生灰褐色油漬狀小斑,擴展後成不規則斑,黑褐色,在潮濕的狀況下病斑產生白色稀疏霉層,最終導致花、葉腐爛,植株倒伏死亡。

防治方法:

①地栽選擇排水良好處種植,並保持介質不積水;

②日常澆水中以甲基托布津3000倍溶液澆灌預防;

③可用64%殺毒礬1500倍噴施或72%克露1500倍噴施或69%安克錳鋅2000倍噴施,每10天噴施一次。

3.灰霉病(真菌性病害)

症狀:多發生於葉及莖部,葉緣或莖上產生水漬狀褐斑,並逐漸擴大,形成枝葉腐爛。在濕度較大時,病部生長出灰色霉層。嚴重時使大量植株腐爛而死。

防治方法:

①此病多於高溫高濕季節發生(與疫病類似的環境),因此防治需加強空氣流通並保證乾燥環境;

②進行避雨栽培;

③可用50%撲海因1500倍液噴施,或50%農利靈1500倍液噴施或65 %甲霜靈1000倍液噴施。 答案補充 五瓣花原產亞洲熱帶地區,性喜溫暖,不耐嚴寒,喜陽光,忌濕怕澇,一般土壤均可栽培,但鹽鹼土壤不宜,以排水良好、風透氣的砂質土壤為好。

盆栽五瓣花,要用含腐殖質豐富的疏鬆土壤,幼苗長出6-7片真葉時上盆。苗高7-8厘米時摘心一次,以後還可摘心兩次,以促進多發分枝,多開花。平時澆水不宜過多,太濕影響生長發育。生長期施一些氮肥,孕蕾期可增施一些磷肥。花後須剪去殘花。

平時管理,還要注意保證給予植株充分的光照,長期處在蔭蔽處,光照不足,會使葉片發黃。如果土壤偏鹼板結,滲水不良,通氣性差,也會使植株生長不良,葉子發黃且不開花。冬季要移入室內,室溫保持在5度以上,並控制澆水,盆土以偏干為好。若室溫保持在15-20度左右,可持續開花不斷。開春後可移至室外管理。五瓣花一般栽培兩年換一次盆。

五瓣花果熟期為9-10月,果實先後不斷成熟,果殼易開裂,須及時收取。五瓣花繁殖多用播種。播種一般於4月初進行,可露地或盆播。另外,也可於春季取老植株上的嫩枝扦插繁殖, 成活後打頂,以促多分枝。

㈤ 五瓣梅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養殖五瓣梅需要注意什麼

1、苗期管理。五瓣梅正常情況下播種後7-10天左右會發芽,等幼苗出土後,育苗室溫度應控制在20℃左右,保持室內通風、透光,以免幼苗發生徒長,需適當讓其見光。
2、種植土壤。五瓣花對土壤要求比較高,應按照透氣、保水、含豐富基質為原則進行配置,可選用園土、堆肥,按照4:1的比例進行配製,或者園土、堆肥、腐葉土,按照3:1:4的比例進行配製,同時每立方米基質中混合過磷酸鈣1000克左右。
3、上盆。等到幼苗生長至2-3對真葉時即可上盆,首先在花盆底部放入碎瓦片與煤渣,然後放入適量的營養土,將五瓣梅幼苗放入盆中,將植株放直讓根系充分得到舒展,最後回填土壤,壓實,澆足定根水即可。
4、摘心。五瓣梅幼苗生長至3-4對真葉時即可開始摘心,這樣有利於促進植株側枝萌發,讓株型更加豐滿、對稱,也有些品種不需要摘心,如清境等等。
5、合理施肥。植株定植之後一周左右,幼苗生長比較迅速,需要及時施肥,從而滿足植株生長所需,可適當澆施「開花精」1000倍液,不宜過量。
6、生長溫度。五瓣梅是一種比較耐熱,畏寒的花卉,適宜生長溫度在20-30℃左右,溫度高達35-37℃的情況下都可以正常生長,如溫度低於15℃時,生長得比較緩慢,溫度低於10℃時,將影響其生長,嚴重時會將其凍傷而導致死亡。
7、光照。五瓣梅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全日照,在較陰環境下也可正常生長,但是開花數與開花大小會比較小,並且花期比較短,因此,保證植株一定光照更有利於促花。
8、水分。五瓣梅比較適合在比較乾燥的氣候生長,如遇高溫多雨季節,容易引發疫病,從而導致大量植株死亡,所以在養殖過程中需讓葉面保持乾燥,盆底不宜積水。
9、注意事項。及時澆水,在盆土乾的時候再澆,澆水太多會爛根,同時記得鬆土,避免土壤出現板結,花盆有雜草的時候及時清除,避免發生病蟲害,發生病蟲害要趁早噴葯。

㈥ 五瓣梅怎麼養

五瓣梅又名長春花,養殖方法如下:

1、陽光要充足些,如果不足開花少或不開花,需要放在太陽光下。

2、溫度以20~32℃之間為宜,越冬要保持在12℃以上。

3、澆水以表土見干為信號,澆時要澆透,不要長期濕澇或乾旱。

4、耐修剪,剪下來的枝條可扦插為新株,易活。

5、施肥一定要少量,怕濃肥,施後澆水。

另外:五瓣梅為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多分枝。葉對生,長橢圓狀,葉柄短,全緣,兩面光滑無毛,主脈白色明顯。聚傘花序頂生。

花玫瑰紅,花冠高腳蝶狀,5裂,花朵中心有深色洞眼。株高30厘米-50厘米,葉長橢圓形,深綠具光澤。花腋生,花冠高腳碟狀,五裂片,平展開放,呈電扇葉排列,花徑3厘米-4厘米,白色、粉紅色或紫紅色。

五瓣梅忌濕怕澇,盆土澆水不宜過多,過濕影響生長發育。五瓣梅怎麼養還要控制水分,尤其室內過冬植株應嚴格控制澆水,以乾燥為好,否則極易受凍。露地栽培,盛夏陣雨,注意及時排水,以免受澇造成整片死亡。

(6)五瓣梅小苗怎樣區分它開啥顏色花擴展閱讀

五瓣梅疫病防治方法

發病症狀:葉、莖、花均可受害,病部初生灰褐色油漬狀小斑,擴展後成黑褐色不規則形斑,潮濕條件下病部生白色稀疏霉層,嚴重時致莖倒折下垂,葉片和花軟腐。

發病特點:該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原菌為煙草疫霉。病菌隨病殘體土中越冬,適宜發病溫度28%,相對濕度高於85%,有利於孢子形成,相對濕度高於95%,菌絲生長旺盛。因此高溫多雨、濕度大是該病流行的條件。

防治方法:

1、園藝防治:長春花喜溫暖、陽光充足和稍乾燥的環境,怕嚴寒、忌積水。如果地栽,應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在陰處也可生長,但應嚴格控制澆水,盡可能保持盆土適度乾燥。澆水時避免頂澆和過度澆水。改頂澆為底部灌溉或坐盆浸水方式,也可在植株基部覆草,以減少澆水次數。低溫應注意澆水,勿過濕。

2、葯劑防治:進入雨季後,在發病前開展預防性防治,及時噴灑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或53.8%可殺得2000干懸浮劑1000倍液,或30%鹼式硫酸銅懸浮劑300~400倍液;發病高峰期噴灑72%克露或克霜氰,或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㈦ 有一種花每天都開,五片花瓣中間玫瑰紅邊上白色,是什麼花

長春花 *

別名:日日春、日日新、日春花、四季梅、四時春、五瓣梅
長春花,為多年生草本半灌木。莖直立,多分枝。葉對生,長橢圓狀,葉柄短,全緣,兩面光滑無毛,主脈白色明顯。聚傘花序頂生。花有紅、紫、粉、白、黃等多種顏色,花冠高腳蝶狀,5裂,花朵中心有深色洞眼。長春花的嫩枝頂端,每長出一葉片,葉腋間即冒出兩朵花, 因此它的花朵特多,花期特長,花勢繁茂,生機勃勃。從春到秋開花從不間斷,所以有「日日春」之美名。

㈧ 四季花五掰梅花瓣顏色變淺是什麼情況

缺少養料。花生長開花,供給開花的養料就越來越少、或吸收越來越供給不及時,顏色就會原來越淡。五瓣梅,也稱長春花。夾竹桃科植物。是我國江南園林中常見的。台灣育種出多個品種,育種以花朵越大為趨勢。

㈨ 五瓣梅會開六瓣梅嗎

五瓣梅又稱長春花,花一般都是五瓣,很少有六瓣的

光照調節長春花為陽性植物,生長、開花均要求陽光充足,光照充足還有利於防止植株徒長。冬季陽光不足,氣溫降低,不利於生長。



溫度控制長春花對低溫比較敏感,所以溫度的控制很重要。在長江流域冬季一定要採用保護地栽培,低於15℃以後停止生長,低於5℃會受凍害。由於長春花比較耐高溫,所以在長江流域及華南地區經常在夏季和國慶節等高溫季節應用。

水肥管理長春花雨淋後植株易腐爛,降雨多的地方需大棚種植,介質需排水良好對於完全用人工栽培的,則施肥宜噴施「翠姆」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如果是用普通土壤為介質的,則可以用復合肥在介質裝盆前適量混合作基肥。當肥力不足時,再追施水溶性肥料。栽培管理長春花除正常的肥水管理外,重點要把握的是摘心和雨季莖葉腐爛病的防治。摘心的目的是促進分枝和控制花期。一般4~6片真葉時(8~10厘米)開始摘心,新梢長出4~6片葉時(第一次摘心後15~20天)進行第二次摘心,摘心最好不超過3次(超過3次摘心會影響開花質量)。長春花最後一次摘心直接影響開花期,一般秋季(國慶節用花)最後一次摘心距初花期25天,夏季最後一次摘心比秋季提前3~5天。長春花可以不摘心,但為了獲得良好的株型,需要摘心一到兩次。第一次在3~4對真葉時;第二次,新枝留1~2對真葉。長春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所以如果成品銷售不出去,可以重新修剪,等有客戶需要時,再培育出理想的高度和株型。栽培過程中,一般可以用調節劑,但不能施用多效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