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水彩筆中,用什麼顏色加什麼顏色能配出灰色
水彩筆調色一共有三種方法,可以調出灰色,第一種是紅色加綠色,調出來的是灰色。第二種是橙色加藍色調出來是灰色,第三種是紫色加黃色調出來是灰色。
『貳』 如何快速用各種水彩顏料調出自己想要的顏色
常見降明度的方法不是加黑,而是加一個暗的對比色。很多時候紅和綠(最強對比)調出的灰就是能用到的最暗的顏色了。與此相對,加一些檸檬黃和拿坡里黃也可以提亮。直接從管狀顏料裡面擠出來的可以都認為是純色,所以最好不要直接上畫面。都快一年了才發現有個錯誤。赭石和熟褐這兩個「棕」系列,不應該叫做偏灰,因為它們可以看出冷暖。但一定慎用,它們很難看出色相。大部分情況可以看做有冷暖的黑色,所以用得太多整個畫面就變成「黑白了」。以上是針對painting的,下面單獨列一列水彩:盡量用大調色盤,一般不用洗。下次調色加灰時,直接從之前混成一堆的顏色中取,往往效果比直接用顏料盒中的好。而且最後很容易形成統一的色調。水彩的白色不是用來提亮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透明度,便於遮蓋。在遮蓋畫法時,如果是一個非常淺的顏色去蓋暗色,可以適當加白。還有就是它可以製造水粉的效果。綜合技法來考慮問題,不一定是這個位置該用什麼顏色。可以是:先刷什麼色,然後上水減淡;先上一個色,再用另一個色遮蓋。用水來控制明度,而不是白。也就是說透多少的底色,決定這個色明度有多高。
『叄』 水彩里的黑白灰顏料到底怎麼用啊,求教
黑色可以喝了藍色 紅色混色,這樣子黑色不會太死。
灰色就那樣用啊,跟普通顏色沒區別
白色的話……可以放著別理,水彩里白色降透明度,但是水彩要多久就是那種透明感,顏色想要淺的話加水就好,所以白色……沒用
『肆』 水彩顏料里的黑白灰怎麼用
你先看看是不是單純的黑、灰。那個可能是象牙黑或佩恩灰,那個黑顏色是配合畫重顏色的,而且你仔細去觀察會發現這兩個顏色是有色溫傾向的,不是單純的炭黑和死灰。白色在水彩里用的比較少,但是偶爾也會用得到,一般都是最後的時候進行一些提亮作用,約瑟夫經常會在最後用白色提亮人物的一些局部。
『伍』 請問這些物體的黑白灰面顏色怎麼調;大白菜,雪碧,畫畫時裝水用的塑料桶,香蕉,橙子,面
用一個很笨的方法。比較適合應付考試。
用純黃布做列子,
亮部檸檬黃加白,然後過度為淡黃加白,灰部檸檬黃加淡黃加環境色,暗部土黃加環境色。高光用淡黃加大量白(淡黃加白的顏色會比檸檬黃加白的顏色更亮)
如果黃布偏紅則在這個基礎上加桔黃,朱紅,大紅,玫瑰紅,深紅看情況依次加過來。
偏什麼顏色加什麼顏色。
這個方法就是利用顏料盒裡的顏色過度黑白灰。我學畫畫比較晚,考試時就用的這個方法。多嘗試幾次就可以掌握訣竅了。但是這種畫只能應付考試。如果是興趣愛好不建議用這種方法。
可以多用畫幾次單色稿,就用普蘭或者別的一種顏色畫一組靜物。然後用黑白兩種顏色畫同組靜物,最後用色彩再畫這組靜物。這個方法嘗試幾次,就知道你自己的黑白灰調子是哪裡出了問題。
想發現自己畫的色彩靜物出了什麼問題,還有一個方法。就是用照相機或者手機,制定為黑白模式,然後拍你的色彩,拍出來是黑白效果,就如同素描一樣,這時看看你自己的畫的黑白灰有沒有出來。
『陸』 水彩中 土色和灰白怎麼調啊
要想調色 首要要知道什麼是色彩
色彩只有三個顏色:紅 黃 藍(光的則是紅 綠 藍)
紅+黃=橙 黃+藍=綠 紅+藍=紫
紅+黃+藍=灰
灰色中一般紅的比例多叫紅灰 黃多叫黃灰 藍多叫藍灰色
還有橙灰 綠灰 紫灰
如果紅黃藍的比例平衡的灰叫「正灰色」
一個正灰色 如果灰到(或說深到)一定程度 使它不容易反射周圍的光
這個灰就可以叫黑色(比如普藍+深紅+深綠就是一個黑色)
一個畫面如果全是由正灰組成 那麼其中最亮的那個「灰色」我們就可以把它叫作—「白色」(白色其實就是一個比其他色彩更亮的灰色)只是一般地習慣上把亮度在86以上的灰色成為白色
調色:土色
土的顏色一般有:紅壤 紫壤 黃壤和咖啡壤
先調個灰色出來:普藍+深紅+土黃[或者普藍+大紅+檸檬黃(少)]
紅壤 在上面的灰裡面加入土紅、赭石
紫壤 把上面的灰的普藍和深紅的量加大
黃灰 在上面的灰里多加土黃 或者土黃+熟赫+赭石(少)也可以再加點
綠
咖啡壤 就是最常見的泥巴色(地方差異 稱呼不一)
在上面的灰里加入大量土黃和赭石 有時加綠也可以調出來。
灰白 在上面的灰里加白色
調色其實是憑感覺在調 沒有一定的模式
(有時心情好 調出的顏色就很鮮艷 有是心情差 調出來的就是灰灰的)
在調要注意顏色之間的比例,比例不對 顏色的效果就天上地下了
色彩是將對比的 一個一般的顏色放在很灰的畫面里就非常鮮艷 而如果放在一個色彩很純的畫面里就很灰了。多注意自己的畫面才能調出好看的顏色來…
『柒』 53水彩新手色彩技法篇
30歲是一個尷尬的年齡,30歲的我已成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30歲已被固定在了某一座小城,鎖定了某一個特定的朋友圈。可30歲的我,內心深處仍然有種悸動,有一個聲音在咆哮,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我需要詩和遠方。但身上的擔子,肩上的責任,小兒懵懂的眼神,時時刻刻提醒著我,我已經失去了任性的年紀,失去了做夢的權利。
可是,這一切,從我畫畫開始就不一樣啦。30歲的我從拿起畫筆的那一刻,就如插上翅膀的天使,在我的畫中,天馬行空,自由馳騁,將遠方的田野滲透到眼前的苟且處,編織著一個又一個色彩斑斕的夢幻,訴說著我綿綿無絕期的嚮往。所以,現在的我如上了發條,與時間賽跑,拚命地搶時間畫畫、閱讀和寫作,恨不得把以前浪費掉的時間都補回來。每天早上五點起來,從一幅幅驚艷的畫作中開啟了一天的神奇之旅。在畫水彩的過程中,我分明感受到了福流在我身體內歡快地流淌,看著多彩多姿的顏料在水的作用下慢慢暈染,內心喜悅的情緒肆無忌憚地蔓延開來,水彩的藝術特點,水和色的無限魅力讓我徹底淪陷,沉浸其中。
碎碎念了這么多,我們言歸正傳,今天我們聊一聊水彩色彩技法吧!
一.色彩的基本理論知識
如果說線條是一幅畫的骨架,那麼色彩就是它的血肉。水彩畫的顏色鮮艷多姿,看似很難把握,其實你只要讀懂了顏色的語言,色彩在你手中就會釋放無窮的魅力。
我們先來看一下色彩的三大屬性色相、明度和飽和度。
1.色相:指色彩的傾向,也就是一個物體所表現出來的被人眼看到的顏色。比如紅色的晚霞,湛藍的天空,黃色的檸檬,這些紅澄黃綠青藍紫就是色相。
1)三原色
我們知道紅、黃、藍被稱為「三原色「,它們是最基礎的顏色,不能用其他顏色調和而成,而反過來可以相互調和形成成千上萬種顏色。在水彩顏料中,它們通常是指檸檬黃(也叫永固檸檬黃、鎘檸檬黃、原色黃)、大紅(或永固玫瑰紅、品紅、洋紅)、酞青藍(這個顏色每個牌子命名不同。)
上面的這個色環就是我用三原色調出來的。其中,兩個原色調出的顏色叫間色,如紅色與黃色混合得到橙色,紅色與藍色混合得到紫色,黃色與藍色混合得到綠色。間色與相鄰的原色繼續混合,就得到復色。所以,在12色色相環中,復色有6個,分別是橙紅、橙黃、黃綠、藍綠、藍紫和紫紅。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黑白灰這3個顏色是不具有色相這個屬性的。
2)顏色的冷暖
當我們看到壁爐里燃燒的木炭就會感到溫暖,而看到一望無際的蒙古大草原則會感到神清氣爽,這是因為顏色會給我們冷暖的感知。
顏色的冷暖是指某種顏色引發的人們對冷暖感覺的聯想。我們不能絕對地說某個顏色是冷色或暖色,因為冷暖不是一種絕對屬性,它是一個相對屬性。但是,我們可以把具有相似冷暖感的一類顏色叫做暖色系或冷色系。
在12色色相環全范圍中,通常會把右半色相環稱為暖色系,即紅到黃色;把左半色相環稱為冷色系,即從綠到紫色。
2.明度
顏色的亮度和暗度被稱為明度,由白到黑的過程,中間有淺淺的灰。它所描述的實際是一種素描關系的屬性,反映色階的變化。
這張圖中,左邊豎列第一排的是綠、藍、紅三個不同的色相,而橫排從左往右的三個色塊,則顯示了明度由低到高的變化。水份越多,明度越高。
3.飽和度
飽和度就是色彩的鮮艷度。簡單來說,原色未混合時,飽和度最高,只要混合了其他顏色或改變了明度,飽和度都會降低。
圖中所示的是顏色經過混合後飽和度降低的過程。
二、色卡的製作·
我們了解了色彩的基本理論知識,那我們一起學習製作屬於自己的水彩色卡吧。
工具類:溫莎牛頓24色,尺子一把,寶虹300g16開的紙,一支中華毛筆,一隻秋紅齋的蒲公英。
製作步驟:用直尺打格子4*6=24(橫4縱6)。
每個格子內一半用毛筆平塗成高飽和度的純色,一半用另一隻毛筆沾取干凈的清水,中間顏色讓水和顏色慢慢暈染,達到水色自然過度的效果。注意,不要塗到格子外面,這樣就不美觀了。
這是我製作的一張24色的色彩卡,這樣在我們以後繪畫上色過程中,我們可以對比色彩卡,方便顏料的取捨,不用再為選擇哪種顏料而左右為難。
三、水彩的色彩技法
水彩與其他畫種一樣,都會涉及形體塑造、色彩和光影的描繪。水彩最主要的媒介就是水,有了水才可以把顏料調開,但是水運用的多少、時間先後的不同,都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准備向新手說再見吧,我們要玩專業的了!
水彩的畫法主要有干畫法、濕畫法和其他技法。
1.濕畫法是畫在打濕的白紙上,或未乾的顏色塗層上。
先用清水打濕一個區域,然後蘸顏料在未乾的區域塗色。此時,顏料會自然地擴散開來。需要注意的是,用濕畫法時,用筆力度需要比干畫法時更輕,顏料更像是被」滴「或」敷「在紙上,而不是塗抹。
濕畫法又分為破色和濕接法。
1)破色分為水破色和色破色。水破色指的是」濕色塊加水「,先畫上一個色塊,在它沒乾的時候滴入清水,色塊會開出」水花「,產生色彩沖擊。水分量的不同產生的沖擊效果不同,但切忌一定是趁濕的情況下滴清水。
色破色,與水破色的步驟相同,只是把滴入清水改成顏色,有淺色破重色和重色破淺色,可以用來畫雪花。關鍵是趁濕,破色的顏色水份要足。
2)濕接法,指的是先在白紙上鋪一層清水,半干濕的時候畫一個色塊,趁濕的時候用另一種顏色在它邊緣接續,這時讓兩個顏色不期而遇,相互滲透,形成另一種顏色,並帶有漸變或紋理。濕潤紙張,不能有水珠,否則顏色停留在表面。用毛筆上顏色的時候要確保水份足,較強的流動性,從而使兩種顏色接的自然,有重疊,有暈染,可以相交相融。
2.干畫法,顧名思義,即直接在干紙上繪畫。干畫法又分為並置法、分層罩染和枯筆。
1)並置法,等顏色幹了再連接其他顏色,注意點是要控制好水份,可以借用紙巾吸掉多餘的水分。特點是邊緣線果斷、明快,一般用來畫房屋、建築。
2)分層指先上一層顏色,待幹掉後,再上一層顏色。
罩染指的是先上一層顏色,幹掉後,一半上顏色,另一半用水接,像做色卡般。一般用來畫葉子等莖稈類的植物。
3)枯筆,在國畫匯總被稱為」飛白「,蘸著顏料的筆上水份很少,然後迅速掠過粗糙的水彩紙表面,形成斑駁的效果。一般用來畫竹子等枝幹類、莖稈類的植物。容易毀毛筆,小夥伴們可以用舊的毛筆試試。
3.特殊效果技法:留白、擦試法、撒鹽 。
因為水彩顏料的遮蓋性弱,我們通常從淺色往深色畫。畫面上的白色或高光部分一般都要預留出來,如果畫幅較小,我們可以預先留白,也就是繞著這塊區域畫;但是如果畫幅較大,使用留白液是最明智的選擇。
1)留白液:用牙簽或專用硅膠筆蘸取留白液,小心畫出需要留白的圖案,待留白液幹掉之後再上色,等到顏色全乾,用手撕掉留白液。特點是邊緣果斷分明,一般用來畫高光。當然大家也可以用毛筆蘸取留白液,但一定在這之前在毛筆上塗肥皂液,可以有效地保護畫筆。
2)擦拭法:在一個濕色塊上,用乾的紙巾或海綿擦出白色的區域,可以用於表現雲朵,也可以用於小范圍畫錯的補救。
3)撒鹽:上色之後,在半濕的狀態下,撒上一層鹽顆粒,讓鹽慢慢吸收帶著顏色的水分,一段時間後去除鹽粒,得到白色的鹽花。根據畫面效果安排撒鹽的濃密程度。
『捌』 水彩畫上不知該怎樣去配色
首先要了解素描中黑白灰的關系。那是一切畫畫的基礎。如果掌握得不是很好的畫,建議先補一下素描哈。
這是老師課上的示範畫。就冒昧給你講講。我也不專業哈、
老師說,近實遠虛,遠處的,就算是顏色深,也不會深過近處的。遠處的要淡,才能給人延伸感。有光照的地方亮,背光暗。而在暗面和亮面中,仍有各自的黑白灰。要表現出來,畫面才會立體。暖色用黃紅,冷色多普蘭、青蓮、群青。加深時用對比色會讓顏色深下去。暖色用赭石加深,冷色用熟褐。普蘭多加大紅。對比色你就要學學色環了、
拙見希望對你有幫助
『玖』 水彩畫的灰色和白色怎麼調出來
首先白色是調不出來的,白色是必須要的所以必須買不用調,然後就是你說的灰色,灰色你說的是很直觀上的灰色,還是灰色色調,直觀上的灰色就是白加黑就OK,灰色調1你可以買到高級灰當然最好是自己調,怎麼調呢,主要就要用到白色,白色+你所畫事物本身的顏色+事物環境色+互補色=灰色,就是這樣,當然還可以加上整體所需要的色調的顏色····給好評哦····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