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包粽子都用什麼葉子包
老北京包粽子的粽子葉一般是葦葉,用在包粽子上就被稱為粽葉。廣州人包粽子多用箬葉,選表面光滑軟韌的較好。汕頭人包粽子多用竹葉,粽子有竹葉的清香味,但要煮軟再用。上海等地採用每年大伏天從安徽黃山採下的箬葉,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稱「徽州伏箬」。一般來說,南方包粽子用的最多的葉子就是箬竹葉,也叫棕葉,是植物箬竹的葉子,北方則是用蘆葦的葉子多一些。
包粽子的做法:
1、將黑糯米洗凈。
B. 包粽子用什麼葉子,是干粽葉好還是濕粽葉好
包粽子用濕粽葉,因為干粽葉折疊時易發生破裂,所以需要浸泡後再使用。
製作過程:
第一步:干粽葉放在容器中用清水浸泡3小時以上至柔軟。
C. 包粽子的粽子葉需要先用開水煮過再洗干凈才能包粽子嗎
包粽子的粽子葉肯定先要拿開水煮過洗干凈才能包粽子,這樣的話才能保證粽子的干凈衛生呀,因為煮的粽子的話,它有很多的品類一般有樹葉包的粽子也有拿植物葉子包的粽子。種類也特別多你如果想要口感更好的話煮完開水然後把它在涼水裡面泡一泡然後再用來包粽子口感會更好一點。
D. 一般用的什麼葉子包粽子好吃(具體點)
每年農歷五月五,家家都要過端午,青青艾草門前掛,清香飄飄滿屋香,四角肉餡虎頭粽。包粽子要用到粽子葉,很多人都不知道粽子葉是什麼葉,粽子葉有北方粽子葉和南方竹子葉之分,下面主要和大家講下南方的竹子葉。
箬葉,廣州人包粽子多用這種葉子,上海地區也是這樣。
蘆葦葉,北方地區用的最多,因為上面二種植物北方比較少,但是農村的蘆葦比較多。
北方葦子葉葉子新鮮,做出的粽子香,北方的人們可就地取材,價格便宜,缺點是葉子較窄,包起粽子來難度稍大。而南方的竹子葉葉子比較寬,包起來省事,更適合初學者包粽子用。
南方的竹子葉-箬葉竹
箬葉竹稈高1-3m,徑0.5-1cm,節間長10-15cm,幼時無毛或被小刺毛,節下被淡褐色毯毛狀毛環;節較平,節內長3-smm。籜鞘鮮時褐綠色,長10-12cm,背面中下部貼生棕色刺毛;籜耳發達,向兩側延伸,鐮刀形,遂毛長5-8mm,多數褐色,波曲狀;籜舌截平形或微搭曲高1-2mm,邊緣具流蘇狀褐色毛;籜葉直立,長三角形或長圓形。頂端漸尖,基部圓形。葉片大,長10-35cm,寬2-5m,背面具微毛。
箬葉竹稈稈可作竹筷或毛筆稈,竹葉作粽葉或斗笠和船篷襯墊。原產於中國,分布於華東、華中地區及陝南漢江流域。山東南部有栽培。喜在低山谷間和河岸生長。中國安徽休寧縣出口的箬葉,稱作「徽頂」箬葉。在徽州最好的箬葉主要分布在嶺南山脈一帶,主要有屯溪的龍田,歙縣的後山村,雁州村,璜尉鄉及長陔鄉。具有良好的防潮、防風、防腐蝕等特性,可用於搭工棚、編斗笠、包棕子等。用箬葉包糯米粽子,清香可口,別有風味。「徽頂」箬葉葉面寬大,柔軟質韌,暢銷江西、浙江、廣東、江蘇、北京等地及東南亞各國。
箬竹叢狀密生,翠綠雅麗,適宜種植於林緣、水濱,也可點綴山石。也可作綠籬;或地被。分布於華東、華中地區及陝南漢江流域。山東南部有栽培。喜在低山谷間和河岸生長。
E. 包粽子的葉子要泡嗎
需要煮一下。
不管是干粽葉還是新鮮的粽葉,它的表面肯定都有一些灰塵和臟東西,煮一下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買回來的粽葉一般都比較硬,比較脆,韌性不好,如果不處理直接包粽子的話很容易斷裂,導致漏米。而煮粽葉可以有效增強粽葉的韌性,這樣之後再包粽子就容易多了,更容易塑形,更好包,不會斷裂。
如果是干粽葉,需要提前浸泡一個晚上,然後再將粽葉兩面都清洗干凈;而如果是新鮮的粽葉的話,就不需要浸泡了,直接清洗干凈就可以了。
然後在鍋中倒入適量的清水,加上一勺食鹽,開大火將其煮沸,水開之後放入清洗干凈的粽葉,中途給它翻譯下面,煮至水再次沸騰,將粽葉煮軟之後就可以關火了。然後我們將煮好的粽葉立即撈出來過幾遍涼水,將其徹底放涼,瀝干水分備用即可。
(5)怎樣包葉子又軟又好吃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粽子的大小要合適
在做粽子的過程當中,就一定要注意到粽子的大小。有部分人為了能夠突出自己所做的粽子,特意把粽子做得非常的大,或者是非常的小,其實這都是不太好的,因為在蒸煮的過程當中,太大的粽子可能難以入味,而太小的粽子又有可能會出現餡多米少的情況,這樣吃起來會太過於油膩,所以說我們一般製作的粽子應該是中等個頭,這樣吃起來口感會更好。
2、要注意包粽子的手法
包粽子的手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說沒有了解正確的手法,不僅包出來的粽子不好看,還很有可能會在蒸粽子的過程當中,一不小心就把粽子給弄開。
F. 包粽子葉子要煮嗎,用不用涼水浸泡一下
包粽子葉子要煮,如果是干粽葉,需要提前浸泡一個晚上,如果是新鮮的粽葉,就不需要浸泡了。在包粽子之前,把粽葉煮一下,一來葉子軟一點不會硬脆的,二來可以把葉子的那種青澀的味道去掉。
粽子種類繁多,從餡料看,北方有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綠豆、五花肉、豆沙、八寶、火腿、冬菇、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廣東鹹肉粽、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
「粽」字古又寫作「糉」(zòng),歷史上跟粽子沾邊兒的文字記載,最早大概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將之解釋為「蘆葉裹米也」。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被稱為廣東鹼水粽。同時期出現少量裹餡粽子最受歡迎的莫過於豬肉粽。
G. 樹葉水餃怎麼包
柳樹葉子餃子的做法如下:
一、材料
豬肉500g、麵粉1碗、柳樹嫩芽200g、食鹽適量、醬油適量、味精適量、蔥適量、姜適量、料酒適量、調和油適量、花椒粉適量。
二、做法
1.麵粉用水和成面團,放在一旁餳發。
2.蔥姜洗凈切末。
3.豬肉剁成肉泥。
4.肉中放入蔥薑末、花椒粉、醬油、鹽、料酒、味精順時針攪勻。
5.再倒入適量的油攪勻。
6.柳樹嫩芽洗凈焯水,過涼水擠干水分。
7.將柳樹嫩芽剁碎。
8.放入肉餡中順時針攪勻。
9.面團揉搓成長條。
10.揪成小劑子。
11.按扁,用擀麵杖擀成餃子皮。
12.取一餃子皮,放入適量的餡。
13.對折,包成餃子。
14.鍋中水燒開,放入餃子大火燒開。
15.鍋再次開,倒入少量涼水,重復2至3次即可。
H. 粽子葉需要泡多久
包粽子的葉子要泡多久:兩個小時左右
包粽子的葉子,也有南北差異之處,大多是根據當地的植物就地取材。老北京包粽子的粽子葉一般是葦葉,用在包粽子上就被稱為粽葉。廣州人包粽子多用箬葉,選表面光滑軟韌的較好。汕頭人包粽子多用竹葉,粽子有竹葉的清香味,但要煮軟再用。上海等地採用每年大伏天從安徽黃山採下的箬葉,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稱徽州伏箬。一般來說,南方包粽子用的最多的葉子就是箬竹葉,也叫棕葉,是植物箬竹的葉子,北方則是用蘆葦的葉子多一些。
粽子葉要煮嗎
如何煮粽子?在包粽子之前,棕葉是要煮一下的,把水煮開。一來葉子軟一點不會硬脆的,二來可以把葉子的那種青澀的味道去掉。煮了之後洗一下,再把葉子晾一晾,去掉水。
怎麼煮棕葉:
1.浸泡:菜場賣干貨的店裡可以買到乾的粽子葉子,將葉子用清水浸泡一天。
2.煮葉:放鍋中,加一小勺鹽,煮開5分鍾關火,可以使葉子消毒並變得更有楞性不易破損。
3.清洗:將葉子在流水下用濕抹布從根部往頂端順紋理擦拭一遍,兩面都要洗,修剪整理。
4.修剪整理:用剪刀修剪葉子頂端,如果根部特別長而大,也需要修剪;這就是可以開包了的粽子葉子拉。
棕葉要先煮的原因
這是因為粽子葉子採摘下來不是那麼的干凈,煮一下能夠殺菌又能夠很好的清潔,所以,粽子葉要煮一下為好。最好放在爐子上小火慢慢煮,10分鍾就行,記住煮好後拿出來放在清水裡好好洗凈。當然也有不少人這樣說,煮不煮都可以,煮了葉子軟一點,要好包一點,當然葉子的清香味要稍淡一點。但是最好還是煮一下吧。
用竹葉包出來的粽子更好吃,因為竹葉包出來的粽子有一股淡淡的竹葉香味,棕子一般要煮的久才能味道和口感佳,而竹葉比較耐煮,一般不會煮壞。用竹葉包的粽子期保存比較長,不容易壞。
I. 黑糯米粽子怎麼做才能又軟又糯
家常黑糯米粽子
第十步
10.大功告成!
1:粽葉最好先煮一下,幾分鍾就好啦,不然包的時候葉子容易爛。2:一定要包嚴實不然煮的時候米會跑點的。3:白糖隨意,根據自己喜歡的甜度,其實其他的材料也是可以隨意的,根據自己的喜好就
主料:黑米:500克、糯米500克、紅豆200克、阿膠100克、綠豆 200克
輔料:白糖適量、粽葉適量、線適量
具體步驟
烹飪技巧
J. 橡樹葉子包粽子的做法步驟圖,怎麼做好吃
用料
圓糯米 5000克
橡樹葉子 若乾片
紅豆 500克
紅棗 500克
花生 500克
槐花蜜 適量
繩子 足量
橡樹葉子包粽子的做法
1.煮葉子
將採摘的新鮮橡樹葉子放入開水煮半小時,撈出泡在盛有清水的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