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豬頭肉壓板肉怎麼做
豬頭肉壓板肉詳細做法如下:
准備材料:豬頭半個、桂皮1塊、山奈2個、大料3個、蔥5段、姜3片、鹽20克、老抽15克、紅曲粉5克、白酒10克、香葉2片、草果1個、清水3斤。
1、烤豬頭去毛,然後清水泡上。
② 豬前腿肉怎麼做好吃
問題一:前腿豬肉怎麼做好吃? 那你想看到的,如果你買豬肉的不同部分有不同的烹調方法哦!
豬豬。包括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臉頰等部位。豬頭肉皮厚,舊的質量,膠質,它是適當的沙拉,燉,腌,熏,熟醬12月。如醬豬頭肉,燒豬頭肉。
豬頸肉。也被稱為作為大腦,照顧案件上的肉。豬前腿,靠近頸部,一台圓形風扇骨嫩肉。這肉薄文件夾肥,微帶脆性,肉質細嫩。宜採用燒,燉,炒,熘,或膏狀蠟等烹調方法。叉燒選擇題本網站。
頸肉。也被稱為槽頭肉,血脖。連接在前面的豬前腿,豬頸肉,除了生豬出欄切口部位,多污血,肉色紅,肉質綿老,太肥了,不管。應該做的包子,蒸餃,面臊或紅燒,清蒸的烹調方法。
4,前腿肉。也被稱為夾心肉,阻止向肉。豬肉頸部的底部和前肘關節以上。這肉半肥半瘦肉老筋,吸水性更強。餡料和肉丸,做一個合適的沙拉,燉,燒,燉,爆破等方法。
5,前肘。又稱前蹄膀。其厚的皮膚,肌腱,膠質重,瘦肉,往往煮熟的皮膚,肥而不膩。應燒,烤,醬,燉,鹵,湯。如紅燒豬肉白菜開花烤豬肉,紅燒豬肉。
前腳。也被稱為前。質量是優於膠質重的高跟鞋。適用於燒,燉,鹵,涼拌,醬,凍結。
裡脊。也被稱為楊柳腰,腰背。豬的肉質細嫩,水分含量足夠,肌纖維細小,太肥了,有清晰的分隔,用白電油和肉末,表筋上。應該是煎,爆炸,燉,煮,炒,醬,腌。如軟炸裡脊,生燜裡脊絲,明確的烹飪裡脊。
8,寶肋。也被稱為硬肋,硬五花。投標瘦,胖的瘦的。適用於熏,鹵,燒,爆,燉,腌熏的烹調方法。如甜燒白,咸燒白。
豬肉。亦稱五花軟,無力,腰牌,肋骨。肉一層很薄的脂肪層,共5層,因此而得名。肉薄,脂肪和瘦肉肉質更加細嫩。也適應最合適的燃燒,煙霧,爆炸,燉,鹵,腌熏醬12月。的豬肉,太白醬。
10奶肉乾。也被稱為五花,拖泥,肚囊。其中位於底部的五花肉,質量呈泡狀瘦肉,肉之間的一層薄薄的油脂。一般做臘肉或煉豬油,燒,燉,或用來做酥肉。
11,後軀。也被稱為入秋後。後排骨的肉和血的總稱。包括肉門,權重的肉,包括肉類,黃瓜切片。
①肉門。也被稱為去皮後腿,去皮的臀部。其肉質細嫩緊, *** 的顏色,肥瘦相連,肌肉纖維長度。使用相同的裡脊肉。
②秤砣肉。也被稱為鵝肉,彈子肉,肉炸彈。其肉質細嫩,肌腱,肌肉纖維。適當的變形絲,丁,片,條,肉末,肉泥。可用油炸,爆炒收盤,熬了一個短點射,幻燈片,油炸的烹調方法。如肉絲,辣椒,切塊。
③蓋肉。連接砰砣瘦肉。肌纖維長度。其肉,用基本相同的「砰砣肉。
④黃瓜條。封面肉緊的一塊瘦肉,肌纖維長度連接,它的肉,用基本相同的權重,肉。
12,後肘,也被稱為腳跟。結締組織過度以前肘內容,皮老韌,質量較前肘烹調方法,並使用基本的前肘。
13後腳。被稱為高跟鞋。粗骨,皮老韌,筋,比前足略差,其特點和使用的烹飪質量是基本相同的前腳。
14也被稱為尖,後臀尖。其肉質細嫩,脂肪少,瘦肉多。適合使用鹵素,鹽腌,黃油,煮,炸,涼拌等烹調方法。四川回鍋肉,蒜泥白肉選擇題本網站的尾巴。
15。小辮子。也說皮膚拼皮穩步香港皮層和關節,皮革多重量膠體用於燒,鹵,醬,涼拌等烹調方法,如紅燒豬尾鹵豬尾。
問題二:豬後腿肉怎麼做好吃 後腿肉。也稱後秋。豬肋骨以後骨肉的總稱。包括門板肉、秤砣肉、蓋板肉、黃瓜條幾部分。
①門板肉。又名無皮後腿、無皮坐臀肉。其肉質細嫩緊實,色淡紅,肥瘦相連,肌肉纖維長。用途同裡脊肉。
②秤砣肉。又名鵝蛋肉、彈子肉、免彈肉。其肉質細嫩,筋少,肌纖維短。宜於加工絲、丁、片、條、碎肉、肉泥等。可用炒、煸、炸收、氽、爆、溜、炸等烹調方法。如炒肉絲、花椒肉丁等。
③蓋板肉。連接砰砣肉的一塊瘦肉。肌纖維長。其肉質、用途基本同於「砰砣肉」。
④黃瓜條。與蓋板肉緊相連接的一塊瘦肉,肌纖維長。其肉質、用途基本同於「秤砣肉」。
問題三:豬肉的前腿肉和後腿肉哪個更好吃 前腿肉,前腿因為活動頻率比效大,所以肉質細膩骨頭也效為勻稱。
問題四:豬前腿肉和後腿肉那個適合紅燒 你好;
前腿肉稱前腱,後腿肉稱後腱,筋肉相同呈花形。適於燉、燜、醬等
10個部位,適合不同做法
按照所處的部位不同,豬肉大體分為10種。不同部位的豬肉在脂肪含量和口感上有很大的不同,也因此適合不同的烹調方法。
裡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肉中無筋,是豬肉中最嫩的一部分。水分含量多,脂肪含量低,肌肉纖維細小,炸、熘、炒、爆等烹調方法都適合。
臀尖肉:位於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質鮮嫩,烹調時可用來代替裡脊肉。
坐臀肉:位於後腿上方,臀尖肉下方。全為瘦肉,但肉質較老,纖維較長,一般多在做白切肉或回鍋肉時用。
五花肉:為肋條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層肥肉、一層瘦肉夾起的,適於紅燒、白燉和做粉蒸肉。
前腿肉:又稱夾心肉,位於前腿上部,半肥半瘦,肉老筋多,吸收水分能力較強,適於做餡和肉丸子。在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適宜作糖醋排骨或煮湯。
前排肉:又叫上腦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塊肉,瘦肉夾肥,肉質較嫩,適於做米粉肉和燉肉。
奶脯肉: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結締組織多,均為泡泡狀,肉質差,一般做臘肉或煉豬油,也可燒、燉或用於做酥肉。
彈子肉:位於後腿上,均為瘦肉,肉質細嫩、筋少、肌纖維短,適用於炒、煸、炸等。
蹄膀:位於前後腿下部,後蹄膀比前蹄膀好,紅燒和清燉均可。
頸肉:又稱血脖、槽頭肉,在前腿的前部與豬頭相連處,是宰豬時的刀口部位,多有污血,肉色發紅,肥瘦不分,肉質差,一般用來做餡和叉燒肉。
按著烹調的需要,豬肉除去頭、蹄(爪)、尾外,一般分為以下14個部位
1、血脖即耳至肩胛骨前頸肉,呈條形,肥瘦相同,韌性強。適於做香酥肉、叉燒肉、肉餡等。
2、鷹嘴位於血脖後、前腿骨上部的一塊方形肉。肉質細嫩,前半部適於做酥肉,切肉絲、肉片,後半部適於做櫻桃肉、過油肉、炸肉段、熘炒菜等。
3、哈利巴位於前腿扇形骨上的肉(包著扇形骨),質老筋多。適於燜、燉、醬、紅燒等。
4、裡脊又稱小裡脊。位於腰子到分水骨之間的一長條肉,一頭稍細,肉色發紅。這塊肉是豬瘦肉中最嫩的一塊,適於熘、炒、炸等。
5、通脊又稱外脊。位於脊椎骨外與脊椎骨平行的一長條肉。肉色發白,肉質細嫩。適於滑熘、軟炸及制茸泥等。
6、底板肉後腿骨下部,緊貼臀部肉皮的一塊長方形肉,一端厚,一端薄,肉質較老。適於做鍋爆肉、清醬肉和切肉絲等。
7、三岔位於胯骨與椎骨之間的一塊三角形肉,肉質比較嫩。適於做熘、炒菜及切肉絲、肉片等。
8、臀尖緊貼坐臀上的肉,淺紅色,肉質細嫩。適於做肉丁、肉段及切肉絲、肉片等。
9、拳頭肉又稱榔頭肉。包著後腿棒子骨的瘦肉,圓形似拳頭。肉質細嫩。適於切肉絲、肉片和做炸、熘菜等。
10、黃瓜肉緊靠底板肉的一條長圓形內,形似黃瓜,質地較老,適於切肉絲。
11、腰窩後腿下部前端與肚之間的一塊瘦肉,肥瘦相連,肉層較薄。適於燉、燜、炒等。
12、羅脊肉連著豬板油的一圈瘦肉,外麵包一層脂皮。適於燉、燜或制餡。
13:五花肉位於前腿後、後腿前的腰排肉,肥瘦相間呈五花三層狀,肋條部分較好稱為上五花,又叫硬肋,沒有肋條部分較差稱為下五花,又叫軟肋。上五花適於片白肉,下五花適於燉、燜及制餡。
14、肘子南方稱蹄膀,即腿肉。結締組織多,質地硬韌,適於醬、燜、煮等。...>>
問題五:怎麼做豬腿肉才好吃,味道才會好呢?求專家解答,詳細點的 材料
豬後腿肉150克,白蘿卜1個,青蔥1棵,鹽
做法
1、豬腿肉洗凈,放入冷水中煮。
2、白蘿卜切成滾刀塊,切好蔥花,待用。
3、鍋開後撇去浮沫,小火煮一小時左右吧。
4、豬腿肉煮熟後撈出,稍後剔骨、切塊。
4、湯里放入蘿卜塊,煮到半熟時放入肉塊,再煮。
以上步驟是老家習慣用的,也可以直接將生肉切成塊,煮到快熟時放入蘿卜塊,然後接下步。
5、蘿卜塊呈透明色時放鹽,撒蔥花,簡單一道湯,美容、大補!
問題六:前腿豬肉怎麼做好吃,前腿豬肉的吃法 前腿豬肉全為瘦肉,但肉質較老,纖維較長,一般多作為白切肉或回鍋肉用。
白切肉做法
前腿豬肉1斤半
大蒜半個相剋食物
紅綠辣椒各一個
茴香桂皮少許
干紅辣椒1個
薑片5片
鹽4小勺
料酒少許
耗油少許
六月鮮醬油少許
醋少許
香油2滴
味精小半勺
1.准備前腿豬肉
2.五花肉過下水去腥味,洗凈放入鍋中,加入鹽,料酒,耗油,薑片,茴香桂皮,干紅辣椒
3.加大量的水,大火煮1小勺,中途翻動均勻入味
4.然後拿出來放涼
5.切片哦,切薄點比較好吃
6.裝盤
7.將大蒜切末,紅綠辣椒切小圈,放入小碗中
8.在碗中加入醋,六月鮮醬油,味精,香油,鹽
9.在鍋中倒入少許油燒熱倒入碗中,攪拌均勻
10.將醬汁散在肉上
問題七:豬前腿肉怎麼做好吃 豬腿肉的做法如下:..大全
湖南特製無骨臘肉的做法如下:..
製作步驟一.原料選擇:去骨的豬前後腿。
製作步驟二.切條、製作過程:選出質好的豬前後腿、去掉骨頭,然後把肉放在切肉板上,從後腿尾骨節砟切第一刀肉。前腿槽頭肉不能做特級臘肉,只能做二級臘肉。從第二刀起每條肉坯長40厘米、寬
製作步驟三.3至4厘米。
製作步驟三.腌制:切完肉坯後,用秤稱好。按比例配好調料,調料要拌勻,再把肉放入調料內(每次放
製作步驟二.5至5千克)拌勻,直至每塊肉坯沾上調料為止,然後一塊塊拿出放入缸或池內腌制。春夏季腌3至4天,秋冬季腌7天左右。
製作步驟四.泡洗:出缸後把每塊肉坯從膘頭
製作步驟三.3厘米以下用小刀刺1小孔,穿上麻繩,再投入清水池內泡洗1至2小時後撈出。
製作步驟五.烘焙:穿入竿(每竿穿12塊,按烘烤櫃大小決定),送入烘櫃內烘焙36個小時出櫃,即為成品。銀耳椰子豬腱瘦鴿湯的做法如下:..
製作步驟一.鴿肉洗凈;
製作步驟二.銀耳浸至發大,洗凈;
製作步驟三.銀耳放入開水中煮5分鍾,過冷水,滴干;
製作步驟四.椰子肉、枸杞洗凈;
製作步驟五.把水燒開,放下鴿肉、豬腱,開水中煮5分鍾,取起洗凈;
製作步驟六.把水放入煲內煮開,下鴿肉、豬腿、椰子肉、銀耳、杞子、姜煲開;
製作步驟七.慢火再煲3個半小時,下鹽調味即可。
辣子爆肉的做法如下:..
製作步驟一.將豬肉切成薄片,蒜苗洗凈切成馬蹄片,紅辣椒切片,豆豉用冷水浸泡洗凈。
製作步驟二.將肉片用蛋清、澱粉上漿,過熱油後撈出。
製作步驟三.鍋內留少許油燒熱,下入辣豆瓣、豆豉爆香,再加入紅辣椒、蒜苗、肉片和調料,快速煸炒後起鍋,裝盤即可。川味回鍋肉的做法如下:..
製作步驟一.將豬肉刮洗干凈,放入鍋內,添適量水煮至八成熟,撈出晾涼切成片;
製作步驟二.青蒜擇洗干凈切成段;
製作步驟三.郫縣豆瓣剁細;
製作步驟四.炒鍋注油燒熱,放入豬肉片炒至出油捲起,加入郫縣豆瓣炒上色,再加入甜醬、醬油、青蒜、味精,炒至蒜苗斷生即可。
豬腿肉的其它相關介紹如下:..:
別名:
給大家的小小提示如下:..成人每天約80-100克;兒童每天約50克
豬腿肉的做法如下:..tips:
製作步驟一.豬肉要斜切,豬肉的肉質比較細、筋少,如橫切,炒熟後變得凌亂散碎,如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來又不塞牙;豬肉不宜長時間泡水;
製作步驟二.豬肉烹調前莫用熱水清洗,因豬肉中含有一種肌溶蛋白的物質,在15攝氏度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熱水浸泡就會散失很多營養,同時口味也欠佳;
製作步驟三.豬肉應煮熟,因為豬肉中有時會有寄生蟲,如果生吃或調理不完全時,可能會在肝臟或腦部寄生有鉤絛蟲。
問題八:紅燒豬前腿肉的做法有哪些 紅燒豬腿的做法
1.
豬腿用火燒之後刮洗干凈,去除雜毛,斬小塊
2.
起鍋燒水加入少許鹽,姜,放入豬腿肉焯水後清洗干凈備用
3.
姜去皮切片,蒜切片,十三香備好待用
4.
另外起鍋放少許油,加入冰糖,小火化開糖水
5.
加入老抽
6.
下豬腿肉翻炒,使得每塊肉都均勻的裹上色
7.
加入姜蒜十三香,再翻炒片刻,這個時候的肉已經很上色了,看著都有些流口水,有木有
8.
大概翻炒5分鍾後加入沒過豬肉的水,大火煮開之後轉小火燜煮大概40分鍾
9.
加入黑木耳,在燜煮的間隙,用水泡開木耳
10.
泡開的木耳比較大個,用刀切小片,也可不切,我家幼兒因此需要切小片
11.
大概快出鍋10分鍾放入木耳繼續燜煮
12.
在湯汁只有三分之一的時候開大火,加入少許澱粉水和鹽收汁
③ 豬瘦肉那部分最好吃,應該怎樣烹飪才口味最佳
最嫩的就是裡脊肉了,也就是那長條肉.
1、血脖
即耳至肩胛骨前頸肉,呈條形,肥瘦[/url]相同,韌性強。適於做香酥肉、叉燒肉、肉餡等。
2、鷹嘴
位於血脖後、前腿骨上部的一塊方形肉。肉質細嫩,前半部適於做酥肉,切肉絲、肉片,後半部適於做櫻桃肉、過油肉、炸肉段、熘炒菜等。
3、哈利巴
位於前腿扇形骨上的肉(包著扇形骨),質老筋多。適於燜、燉、醬、紅燒等。
4、裡脊
又稱小裡脊。位於腰子到分水骨之間的一長條肉,一頭稍細,肉色發紅。這塊肉是豬瘦[/url]肉中最嫩的一塊,適於熘、炒、炸等。
5、通脊
又稱外脊。位於脊椎骨外與脊椎骨平行的一長條肉。肉色發白,肉質細嫩。適於滑熘、軟炸及制茸泥等。
6、底板肉
後腿骨下部,緊貼臀部肉皮的一塊長方形肉,一端厚,一端薄,肉質較老。適於做鍋爆肉、清醬肉和切肉絲等。
7、三岔
位於胯骨與椎骨之間的一塊
煮:砂鍋白菜豬肉丸子
主料: 豬肉(肥) 250克 豬肉(瘦) 250克 白菜 300克
配料: 雞蛋清 80克
調料: 香菜 15克 鹽 4克 味精 2克 大蔥 10克 姜 10克 花椒 3克 香油 3克 各適量
製作方法 1. 將豬瘦肉剁成泥,豬肥膘肉切成丁,放在碗中,加入雞蛋清、精鹽攪拌均勻;
2. 白菜去葉洗凈,切成小塊;
3. 蔥、姜切細絲備用;
4. 花椒放碗內加適量水泡製出花椒水備用;
5. 香菜洗凈,切成段;
6. 將鍋置於旺火上,倒入清水燒沸,把豬肉餡做成4個大丸子放在鍋內,煮熟撈出,瀝凈水分;
7. 將砂鍋洗凈,放入白菜塊、4個大丸子,加入精鹽、蔥絲、姜絲、花椒水,添上清湯沒過主料,用旺火燒開,撇凈浮沫;
8. 用小火煮10分鍾,淋上香油,撒上香菜段,放上味精即可。
燉:豬肉燉茄子
主料: 茄子 500克 豬肋條肉(五花肉) 100克
配料: 油菜心 50克 香菇(鮮) 25克 冬筍 25克
調料: 花生油 30克 鹽 4克 味精 3克 大蔥 15克 姜 10克 各適量
製作方法 1. 將茄子洗凈去皮,一破四瓣;
2. 將豬肉切成薄片;
3. 香菇、冬筍切成片;
4. 菜心用水焯一下;
5. 蔥切段,姜切片;
6. 炒鍋加油,放入蔥姜熗鍋,加500克鮮湯燒開,將蔥姜撈出;
7. 放入茄子、肉片、香菇、冬筍,小火燉至茄子軟爛,湯濃;
8. 加味精、精鹽,調好口味,盛入湯碗內,將焯好的菜心放在上邊即可。
炒: 回鍋肉
主料: 豬肉(瘦) 250克
配料: 青椒 45克 青蒜 30克
調料: 甜面醬 20克 豆瓣辣醬 10克 白砂糖 10克 味精 5克 植物油 30克 各適量
製作方法
1. 肉沖凈,整塊放入冷水中約煮20分鍾;
2. 用筷子試插,如無血水滲出即已熟透,撈出,待冷卻後切成薄片備用;
3. 青椒洗凈,去蒂去籽,切成3厘米見方的小塊;
4. 青蒜去干皮,切段;
5. 炒鍋入油,先倒下肉片爆炒;
6. 見肥肉部分收縮,再放入青椒炒數下,先行盛出;
7. 用鍋中余油,將甜面醬、辣豆瓣醬炒香,加高湯、糖、味精勻;
8. 再倒回肉片、青椒一起翻炒;
9. 起鍋前加青蒜同炒,待香味散出,即可盛盤食用。
煸白肉
主料:帶皮五花肉一斤。配料:大蔥二兩。調料:油七錢、醬油五錢、醋二錢、糖五分、味素五分。
做法:(1)選二寸寬的肉塊,用刀刮凈皮面,放入鍋里煮八成爛時撈出晾涼,切成一分厚的薄片。大蔥片開,切成斜段或絲。(2)把切好的肉片放開水中燙一下,撈出控凈(如用生肉片,可用七成熱的寬油沖炸一下)。(3)炒勺加七錢油,燒熱放入蔥段,炒出香味後放白肉翻炒幾下,隨即加入醬油、醋、糖、味素,翻炒均勻即可出勺。
特點:滋厚味濃,肥而不膩。
蔥爆肉
主料:瘦肉四兩、大蔥白一兩。配料:香油一錢、甜面醬一錢、味素五分、醋三分、醬油五分、花椒水、精鹽少許。
做法:(1)肉切成一分半厚的片,用面醬和少許香油漿拌好。大蔥白一切四瓣、一寸長的斜絲。(2)大勺加適量油,用旺火燒熱,下肉片翻炒五成熟時,下蔥速炒幾下,加調料、淋香油即可出勺。
特點:肉嫩蔥脆,清香味美。
熗拌裡脊絲
配料:豬肉裡脊200克,青筍克,香油、芥末、鹽、味素、花椒油、辣椒油各少許。
做法:將裡脊肉分別切成絲。大勺加清水適量,沸騰時先下裡脊絲,後下青筍絲氽熟,用涼水投一下控干裝盤。加鹽、味素、花椒油、辣椒油、香油、芥末隨拌隨吃。(芥末須用開水燙熟)
焦溜肉段
主料:豬瘦肉四兩。配料:黃瓜二錢、冬筍片二錢。
調料:香油一錢、澱粉二兩、味素五分、醬油五錢、醋三分、白糖二錢、紹酒一錢、精鹽、蔥、姜、蒜各少許。
做法:(1)先把肉切成而分後的片,再改切二分五寬、八分長的斜段,用紹酒、精鹽喂一會兒,再用澱粉加香油調糊漿好。(2)用一小碗加紹酒、香油、白糖、醋、味素、醬油、澱粉對好汁鹵備用。(3)勺內汁鹵加寬油,燒至七層熱時,把肉段下勺內炸成金黃酥脆時撈出。(4)大勺少留底油,下蔥、姜、蒜、黃瓜片、冬筍片炒幾下,放炸好的肉段,再把對好的汁攣野忝入勺內,顛翻幾個個,滴香油出勺裝盤。
特點:外酥里嫩、味香可口。.
氽白肉
原料:腰排肉半斤,酸菜二兩,細粉一兩,海米二錢。調料:精鹽一錢,味素二錢,韭菜二錢,豆腐乳半塊。
製法:(1).把腰排肉的皮面刮凈,煮熟後切四寸長薄片。酸菜片開,切細絲,洗凈擠干水。海米、細粉泡開。(2).把煮肉湯燒開,撇去浮沫,下酸菜絲、海米、白肉片、精鹽,燒開三分鍾後,放入細粉、味素,用慢火燉幾分鍾即可。食用時蘸腐乳、韭花醬。
特點:酸菜脆嫩、肉肥不膩、味香可口。
紅燒肉
做紅燒肉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最初是跟一個師姐學習的做法,最關鍵的一點便是炒糖色,幾經失敗才算有點感覺,但終究技術不穩定,現在師姐已經去了同濟做後,學業繁忙,便也不好前去打擾,後來聽一位朋友說其實正宗的紅燒肉不用炒糖色的,只用醬油、料酒、糖便可,正如武俠中的極致武功,反而最最簡單的招式,繁文縟節是一概沒有的。所以嘗試了一下簡單到極致的紅燒肉做法。
上好五花肉,沸水焯去污物,切麻將塊大小,如冷水鍋內,切記水需沒過肉塊,大火燒滾,撇去浮沫,入料酒,煮至八成熟,入醬油,再滾後,放入白糖(其實紅糖白糖冰糖皆可,看個人材料方便),改小火慢慢熬制,此時需注意翻動,防止粘鍋,至湯汁粘稠即可,至此簡單至極的紅燒肉便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