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上購物 » 水粉顏料怎樣對顏色
擴展閱讀
汽車突然熄火是什麼原因 2024-10-06 07:08:29
怎樣儲存凱歌照片 2024-10-06 06:48:19
自動水壺怎樣拔軟管 2024-10-06 06:47:41

水粉顏料怎樣對顏色

發布時間: 2024-10-01 18:28:31

1. 畫水粉怎麼利用互補色

紅色與藍色和黃色生成的綠色成為互補色。 藍色與紅色和黃色生成的橙色成為互補色。 黃色與紅色和藍色生成的紫色成為互補色。 水粉畫屬西方畫種,水粉畫就是用水調合粉質顏料來作畫的一種繪畫形式。 水粉畫是以水作為媒介,這一點,它與水彩畫是相同的。所以,水粉畫也可以畫出水彩畫一樣的酣暢淋漓的效果。但是,它沒有水彩畫透明。它和油畫也有相同點,就是它也有一定的覆蓋能力。而與油畫不同的是,油畫是以油來作媒介,顏色的干濕幾乎沒有變化。而水粉畫則不然,由於水粉畫是以水加粉的形式來出現的,干濕變化很大。所以,它的表現力介於油畫和水彩畫之間。水彩畫的特點是顏色透明,通過深色對淺色的疊加來表現對象。而水粉畫的表現特點是處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間。如果在有顏色的底子上覆蓋或疊加,那麼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加法,底層的色彩多少都會對表層的顏色產生影響,這也就是它較難掌握的地方。但是,有經驗的畫家往往就是利用它的這種特性來表達水粉色彩自身的和特有的藝術魅力。 水粉畫經常遇到三個問題: 一、如何控制畫面的虛實程度:畫面虛實完全根據需要來控制,如風景當中的雨霧天氣,畫時需要濕而虛的畫法多一些才能出現自然效果。而陽光明媚的情況下則相反。畫靜物也是這個道理,但無節制地製造虛和實必然會帶來以下的結果:畫面「死板」,畫中物體面面俱到,採用大量干畫法,緊緊抓住物體的前後左右不放鬆,環境與主體處處摳得像木雕;畫面物體虛無緣渺,在技法上過多使用濕畫法,水色滲流,物體形象含混不清,使畫面一塌糊塗。畫面中的虛實處理沒有固定的規定,主要是依畫者的感覺靈活掌握,畫面的虛實關系需在畫面整體的范圍內,應該實的地方則實,應虛的地方大膽地虛。實有刀砌斧劈之力度,虛有線斷氣不斷、意到筆不到之妙境。使畫面有強有弱,有剛有柔,充滿生機和變化。 二、畫面用色不當會造成什麼結果:畫面「臟」、「生」、「悶」等問題,都是用色不當所致。 「臟」,月附多地使用黑、藍、褐等顏色,到處重復且色彩的空間位置放置不對,上色用筆潦草粗糙以及在色彩沒乾的情況下,又用濕色過多地塗抹,都會造成「臟」效果。要克服這種毛病應做到:調色要在一定的純度上(調色時要以一種顏色為主,如冷色以冷為主,暖色以暖為主)少加對比色,使畫面色彩冷暖分明;在用筆上盡量干凈利索,少拖泥帶水。這樣才能克服「臟」的問題。 「生」,即畫面上運用太多太純的顏料就顯得生硬。解決這一問題應加強中間色的描繪,適當地利用冷暖灰色,並在物體上找一些虛而過渡的顏色。 「悶」,使用紅、黃等純色,又缺少明暗冷暖的對比。在這種情況下,應盡力在畫面中畫出幾種補色,增加畫面中冷暖和明暗的對比,從而打破畫面的沉悶。 三、畫面局部上的失敗用什麼方法補救:水粉畫局部畫的失敗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大面積濕畫法完成的局部,干後再畫則銜接不到原來的色彩上去;另一種是畫得很厚又很膩的地方,只有再加厚干壓,但最終還是不理想。出現這兩種情況前者可採取用干凈的濕筆輕輕刷濕需要改的部位,讓顏色恢復濕後的面貌,再把要改的地方補上,這樣干後就能基本一致。後者最好用清水把局部厚色清洗的辦法,也是用干凈的濕筆刷,然後用於筆吸去水分。局部修改要控制色、水不流動為佳。如清洗到露出紙時,再補救就容易多了。 在室內畫靜物如何控制光與色: 我們說在室內有穩定的光源,這種穩定只能停留在光照角度與投影的穩定,嚴格地講,如一組靜物畫一天,從早到晚的光線強弱是不穩定的,另外室內光多是依靠天光,天的忽晴忽陰不但給明暗帶來微妙的變化,色光也有冷一點,暖一點變化之分。這些在作畫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光照變化能引起色彩冷暖的變化。控制這種變化很簡單,也就是當你在很短一段時間內把畫面大的色彩關系布置到畫面上去後,如果大關系准確,實際上畫面的關系已成立,下面要做的准備是不斷加強這種關系和深入畫面。;如光線變化不大,對靜物的影響也不大,可以完全依靠這種關系畫下去,一直完成畫面。假設畫面的顏色剛鋪上一半,突然外面烏雲密布,室內光線大變,這種情況最好是停下來,等光線有所恢復再畫。 還有一種情況不可取,我看到有的同學為搶時間,白天沒畫完的寫生,晚上還在靜物旁邊接著畫。白天和晚上是兩種不同的光源,試想一幅畫怎能在兩種光源下完成呢?這種做法既浪費時間,又毀了白天畫的部分,實屬得不償失。 一般情況下,室內光線基本上相對穩定,只要我們從開始就有條理有順序地布置好大的色彩關系,而不是從早到晚在畫面大面積的地方改來改去,控制光色的變化並不難。 在室內天光下的靜物色彩,基本上是呈現以下的物體色光變化: 高光:天光色。亮面:固有色十天光色。亮灰面:固有色。暗面:固有色十暗十環境色十少量亮面對比色。明暗交界線:物體色彩最暗處,既含亮面色,也含暗部色。投影:影底固有色十暗十物體色十環境色十天光色十少量亮面對比色。以上這些物體色彩變化,可在我們作畫時參考運用。 色彩的冷暖、明暗都充滿了矛盾,應如何解決好矛盾之間的關系? 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這是一個哲學上的道理,我們作畫也不例外。如物體的主次強弱、大小方圓,色彩的冷暖明暗等等,矛盾的雙方互相滲透、互相貫通、互相依存、互相聯結、互相轉化,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同時又互相排斥、互相對立,這就是矛盾的斗爭性。有條件的相對的同一性和無條件的絕對斗爭性相結合,構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運動。而我們作畫就是利用這種矛盾規律,有意地在畫面上製造矛盾,然後想辦法解決矛盾。如:在我們開始布置畫面色彩關系時,為了塑造畫面物體的體積、空間、質感等,著色時便有意加強畫面的明與暗、冷與暖、虛與實等矛盾沖突,故意使它們之間對立而排斥。然後,利用物體的明暗交界線,畫面虛實銜接處,去找解決矛盾強烈沖突的「媒介」。如:明與暗的沖突,往往明暗交界線是矛盾沖突高峰,也是分水嶺,以交界線為界向暗部逐漸變暗變灰至反光。交界線又逐漸向亮灰、亮過渡,這就便明與暗之間得到互相滲透和貫通。又如:冷與暖之間的色彩是對立的,就像水火互不相融一樣,解決它們之間的色彩沖突,也是通過交界線向冷色與暖色滲透和貫通。假設一幅畫亮面是冷色,而暗面是暖色。交界線的色彩應是一種亮暗兩色綜合的最重深色,並以交界線的綜合性深色向暗面逐漸推暖,向亮面逐漸推冷。因而,交界線也是聯結冷暖矛盾對立的折中線。另外,畫面環境中色彩冷暖的沖突矛盾解決,一是靠交界線,二是靠色彩虛實的漸漸過渡和自然銜接而緩解。 由此可見,作畫中只有敢於利用明暗、冷暖、虛實的互相矛盾,並從中尋找矛盾雙方轉化的同一性,才能創造出最美的色彩和諧,這也是作畫中解決矛盾並運用唯物辯證法的對立統一規律的根本法則。 自然界的色彩盡管千變萬化,錯綜復雜,但它的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這一規律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色彩的空間透視: 色彩的透視實際上就是指空間色,這也是任何造型藝術無法擺脫的透視變化規律。因為人的視覺是按近大遠小的透視原理來反映物體的遠近距離的。同樣大小的東西,靠近我們的則顯得高大。距離我們遠的,則感覺矮些 這是近大遠小的形體透視規律所造成的。色彩也有透視變化規律,如近的暖,遠的冷,近的鮮明,遠的模糊等。尤其是畫風景寫生,因為空間距離深遠開闊,這種色彩透視變化的規律格外突出。而畫靜物空間小,色彩的透視變化程度也相應的減些 這樣的例子不用特指,你到室外找幾個物體遠近比一比,立即就會證實這種感覺。一切物體不僅形象特徵隨著空間距離的增大而發生變化,而且色彩關系也隨之逐漸削弱,這就是空間透視變化的基本規律。如果違背規律,硬是把遠處的各種物體畫得色彩鮮明強烈,那麼它就毫不客氣地從遠處跑到近處,從後邊跑到前邊,而失去了基本的空間透視效果,畫面也由深遠而化為平板。 色彩空間透視原因有兩個,一是人的視覺在一定距離限度內可以看清物體的形象和色彩特徵,超越了這個限度,也就逐漸變得模糊不清,這是人的客觀因素所決定的。二是由於地球上的大氣層是含有微小顆粒的空問,其中有許多灰塵、水蒸氣、煙霧和空氣分子等,肉眼看去它似乎是透明的空間,其實並非如此。當我們明白了這個空間變化規律後,就應該知道怎樣去把握空間色彩層次的處理。 畫靜物的空間色彩變化不是很大,但要在畫面中處理好空間關系仍需認真對待。 2、光與色的客觀變化規律: 我們能夠看清物體色彩的媒介是光線。物體受到不同的光照,出現了陰陽向背及明暗、深淺,呈現出立體的、冷暖不同的色彩變化。因為光的作用,物體發生了環境色的相互散射的影響,不同的物體固有色互相 輝映與影響而產生出五彩繽紛的豐富色彩。但應該指出,光源色的冷暖對自然界色彩的變化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有色光線照射下的一般規律為:在「暖色」光線下的物體,其亮部呈「暖色相」,這時它的暗部就呈「冷色相」。在「冷色」光線下的物體,其亮部呈「冷色相」,而它的暗部則呈「暖色相」。如果色光的冷暖不明顯,就應按照兩色光的強弱來分。一般情況下,早晨和傍晚的日光、燈光、火光等為暖色,中午的陽光、天光、白熾燈光等為冷光。我們畫靜物多在室內,接受的光源多是從窗口透進的天光。一般情況下,天光多為冷色,但也有特殊情況,如朝霞、夕陽的餘光,室外紅牆壁反射的光線,有時也影響室內光線變暖,陽光直照室內的物體就一定是暖光源了。要注意這種光線的變化,作畫時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既要尊重客觀對象,又要認真分析,注重自己的感覺。但光源的直接照射是在物體環境的受光面,因而光色的冷暖也決定亮面色彩的冷暖。如光線是暖色,亮面肯定就是暖色,那麼暗面的冷色又是一種什麼色彩呢? 3、關於補色: 色彩的冷暖關系,即補色關系。人們對色彩的明與暗、冷與暖理解起來並不難。如紅色光線射過來,物體的受光面就會罩上一層紅暖色,寒色也即如此。問題在物體的背光部下又是什麼色彩呢?往往初學者會在此出現很多問題,很多人用暗紅來處理,有些人則用固有色加黑、藍、褐等色,結果畫面畫得又臟又燥。這說明一些人還沒有掌握色彩光學反應的原理,所以,常常作畫失敗,影響了色彩的提高。那麼,暗部究竟應是一種什麼色呢?冷暖的光學反應應是用一種補色關系來畫暗部色彩。然而補色是客觀自然現象造成的,還是主觀的人為處理的呢?下面例舉人的生理現象和自然現象的兩個科學的例子來解釋這個問題。 人的眼球視覺結構是由兩種細胞組成。一種是眼球里專司感光的網膜上的圓柱細胞(或稱棒狀細胞),它敏感於黑、白的吸收和補充;一種是眼球里網膜上針對瞳孔的感光——黃斑上的專司感色(亦能感光) 的圓錐細胞(亦稱簡狀細胞),它敏感於色彩冷暖的吸收和補充。人的眼睛生理造成了對色彩的冷暖明暗要求,就保人的身體對溫度的要求一樣,太熱了想陰涼一點,太冷了想暖和一點,光線太強就想弱一點,太弱了又想強一點。而人的視覺看太暖的色彩時間長了,就想看點冷的,看太冷的色彩時間長了就想點暖的才舒服。這是人的視覺上的正常要求,這種要求構成人的視覺上的補色現象。 當你長期注目於陽光(白光),然後再看別的東西的時候,你的眼前 就必然發暗,而看不清別的東西。這是你的眼中的圓柱細胞受到白光的強烈刺激之後,對於白光已經疲於感覺,無法吸收,而急需吸收另一種 光線來加以補充和調整,使其消除疲勞。這時,你對暗就特別敏感,反之,就是另外一種要求。這是無色系統里的互補,也是黑和白之間的互補。在有色系統里,可以做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個白的物體平面上,放一塊鮮艷明亮的紅布,你長時間目不轉睛盯著紅布,在眼睛盯得很疲憊的時候,突然將視線挪開,你就會明顯地發現,有一輪廓與剛才那塊紅布相似的幻影,然而,這個幻影的色彩已不再是鮮紅的,而變成青綠味了。這在物理學上稱之為視覺殘象的原理,也是眼睛中圓錐細胞疲於刺激後的補充和調整。 由於這種眼球網膜結構細胞的生理原因。比如你在洗照片的暗室里工作,因暗室里用的是暗淡紅光,當你工作完成走出暗室時,外面的光線就顯得格外明亮,而且看白的物體都帶青綠味。這完全是眼球網膜結構細胞敏感於光和色的補色。 自然界色彩冷暖互補現象隨處可見。當早晨日出之時,紅色的光線籠罩了自然界物體的所有受光面,這時各種各樣的物體暗部都或多或少地呈現有綠青味。隨太陽的升高,色光由紅變黃,物體的暗部又由綠青味漸變成青紫味、藍紫味等。尤其是太陽即將落山的時候,在夕陽橙紅、橙黃的光源照射下,所有天空中的晚霞及所有物體受光面,都籠罩上橙紅或橙黃色,暗部都分別呈現不同程度的青綠或紫青味。這種色彩冷暖、明暗強烈的補色現象,人的肉眼能看得清清楚楚。彩照、彩色影視中的場面也科學地證明了色彩的互補現象。 以上這種補色現象在色彩訓練及色彩繪畫上應用極廣。我們的水粉靜物多在室內寫生,補色關系遠不及野外自然界中強烈。但在光源、色彩冷暖強弱的情況下,任何色彩均離不開補色的因素,若忽視對補色的應用,只知道暗部加重加黑,那麼畫面上的色彩效果就必然會缺乏對·比而覺得沉悶和死板。 在繪畫色彩學上,繪畫色彩的補色可在所標色相環尋求,補色對象一般在色環上直徑兩極的二色為180。時,可稱之為補色(附圖),作畫時不清楚補色應用的同學,可參考色相環去分析應用補色在色彩關系中的作用。 水粉靜物寫生的方法步驟:不同的畫傢具體的著色方法是有區別的。這里介紹的是適合初學者練習的方法步驟。水彩工具性能決定著色順序大都是先畫明色,後畫暗色,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進行著色;同時,與水粉、油畫一樣,要從整體到局部。為什麼要從上到下、從左到可著色呢?畫水彩的畫板放置角度不能接近直立,因為直立時水色極易流淌破壞形體。畫板的放置角度可以根據水分的需要變換角度,一般情況下保持三、四十度的狀態為宜。就是這樣,著色後水色總要向低的方向流,所以,從上到下塗色便於色彩的銜接。我們都是用可右手執筆塗色,容易使塗過的顏色映入視野,得於照顧整體關系和色彩效果。當然,也不是那麼絕對,塗完整體關系之後,就不受這些局限了。 以干畫法為主的著色順序是: 1、用HB或B的鉛筆認真起稿,最好不用橡皮,擦磨紙面會影響著色的勻凈。高光和明暗交界線都用鉛筆輕輕畫出,多餘的鉛筆線待畫完干後再用橡皮擦掉。 2、塗第一遍色,預先分析一下大體的色彩關系,從明度、純度、冷暖等方面分析,找出層次,做到心中有數,然後開始著色。第一遍色不能得過淡,抓住總的色彩印象,畫到實際色感受的五六成或七八成,有把握之後能一次畫准更好。這一遍色除要留空之處外,基本鋪滿畫面,物體的明暗不要平塗,利用濕接畫大體變化。 3、第二遍色並非要求到處再加一遍色,應該保留第一遍色比較正確的部分。這一遍色用水適當減少,進一步塑造對象的體積關系與色彩關系,並力求准確。 4、深入刻畫、調正完成。這一步主要是收拾、加強,把重要細節加上,用筆要果斷,使之更深刻充分。最後檢查一下,如有色彩不統一之處,可罩色修正。有錯誤之處洗一洗再作調正,即可收筆。 干畫法的著色步驟比較好掌握,初學時不管畫風景、靜物或人物寫生,先練習這種方法,便於打好根基。 濕畫法為主的著色順序較難掌握,可先選取簡單的靜物或風景進行練習。一種畫法是先畫大體的淺色,速度要快,掌握水分,趁濕畫局部和細節。另一種畫法必須有把握整體的能力,從重點物體畫起,逐個完成,或把畫面分成幾部分一一完成,相接處用清水塗濕,銜接恰到好處,幾乎一遍完成,個別細節隨後充實。畫面可達到水分飽滿,色彩透明,韻味無窮的效果。 有的畫家先畫大面積的暗色,後畫明色和局部,同樣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總之,有了一定的描繪基礎,靈活運用各種表現方法,「法為我用,」才能達到「以精作畫」的境界。 紅色與藍色和黃色生成的綠色成為互補色。 藍色與紅色和黃色生成的橙色成為互補色。 黃色與紅色和藍色生成的紫色成為互補色。 光源色就是光的顏色啦。。平時用的素描燈是黃色的,所以靜物泛黃,高光是暖色的。如果是天然廣,那就是藍色。

2. 水粉顏料怎麼調色啊

需要准備好白色和紅色兩種顏料,如果調淡粉色,可以用朱紅+鈦白,鈦白加得多一些,粉色越淡。
1、首先,我們大家先來准備白色的水粉(水彩)一支,然後我們大家想要顏色變淡的時候,我們的白色就是離不開的。
2、然後,就是紅色水粉(水彩),這就是最常見的那種大紅色或者是深紅色,我們大家要用筆來蘸取,或是去擠出一些顏料。
3、接下來,我們大家將白色和紅色的顏料去放在一起,然後我們大家要均勻的攪拌,這樣就是我們大家想要的粉紅色了。
4、最後,我們要是喜歡顏色深一點的粉色,我們就要多放一點紅色的,我們要是喜歡顏色淺一點的粉色,我們就要多放一點白色的。

3. 水粉畫 各種物體顏色調法及技巧

顏色的調法
寫生時調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確觀察和理解對象的色彩關系的基礎上。調配顏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塊,調一塊,畫一塊。而要考慮整個的色調和色彩關系,從整體中去決定每一塊顏色。水粉畫寫生色彩不易銜接,也應該在明確色彩的大關系的基礎上,把幾個大色塊的顏色加以試調,准備好再往上畫。切忌脫離整體,看一塊,調一塊,畫一塊,接著又調一塊改一塊。水粉畫顏色濕時深,干後淺,干濕變化明顯。水粉畫經典《天河白馬》如果調色時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經畫了較厚的色層,再著色作畫,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強的紙,顏料的干濕變化就更顯著。這使水粉畫調色不容易做出正確的估計。造成色彩銜接、覆蓋和修改上的困難。這是水粉畫的一個明顯特色和難點。初學時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所以入手時要先畫重顏色。一般來說,趁畫面濕時,顏色濕與濕比,一口氣畫完,色彩關系易於掌握。如果在一色已乾的情況下再銜接、覆蓋顏色,就要注意顏色的干濕變化。

水的使用
水的使用在水粉畫中雖然不及水彩畫中那樣重要,但也是不可忽視的。水主要是起稀釋、媒介的作用。調水粉畫作品欣賞色、用筆和色層薄變化,都與水的使用,有密切關系。《水粉畫》(高等教育出版社)一般來說,適當地用水可以使畫面有流暢、滋潤、渾厚的效果。過多的用水則會減少色度,引起水漬、污點和水色淤積。而用水不足又會使顏色乾枯、粘厚,難於用筆。通常用水以能流暢地用筆、蓋住底色,為宜。在畫暗處、虛處和遠處,一般可適當地多用水,以增強其虛遠和透明感。從作畫步驟來說。在鋪大調子時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層較薄,便於再往上著色。在作畫過程中,水太臟了要及時換。尤其是畫色彩鮮明的部位,調色用水要潔凈。

用筆
由於各種類型的筆都可以用來作水粉畫,因此水粉畫的用筆技巧是異常豐富的。並且是在借鑒油畫。國畫和水彩畫筆法的過程中,不斷加以發展的。水粉畫中常見的筆法。
「平筆法」——筆跡隱蔽。畫面色層平整;
「散除法」——筆跡顯露,但色層厚薄變化不顯著;
「厚除法」——色層錯綜重疊,用色較厚、厚薄相間;
「點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間、初覺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筆觸(色點)塑造形象。(這種筆法用得較少,較難掌握,初學時不宜過早效仿)
刀畫技法
此外,水粉畫也吸收了油畫的刀畫技法。可用油畫刀作畫,水粉畫照片集錦(17張)也可用自製竹刀作畫。水粉畫在吸收其它畫種的用筆技法時,必須從水粉畫的特點、性能出發,目的是為了豐富水粉畫的技法,增強水粉畫的表現力。一般在畫虛處、遠處和暗部、陰影時,筆觸要模糊些、平些、顏色薄一些,以增加虛遠感。而在畫近處、實處和亮部時,筆觸則要顯露些、顏色要厚一些,以增強其結實、突出、明晰的效果。當然這些都需要從整幅畫的處理意圖出發,運用不同的筆法。筆觸也有一個整體性的問題。一幅畫的用筆也要有變化而統一,形成一種節奏感。要防止缺乏整體處理意圖的凌亂用筆。

銜接
水粉畫由於顏色幹得較快、干濕變化顯著,又加之用水,顏色會在畫面上流動,滲化和容易產生水漬,因此熟練地掌握好銜接技巧,對於畫好水粉畫關系很大。水粉畫的銜接主要可以分為濕接、干接和壓接這三種方法。
所謂濕接,是鄰接的色塊趁前一塊色尚未乾時接上第二、三塊顏色。或是兩塊相鄰的顏色碰接上。或是一塊顏色中趁濕點入其它顏色,讓其滲化。再或在筆頭的不同部位分別蘸上幾種不同的顏色,畫到紙上時利用筆肚的水分,讓其自然化接。
所謂干接,就是鄰接的色塊在前一塊顏色已經幹了的時候,再接上第二、三塊顏色。
所謂壓接,就是相鄰的色塊(形體的轉折或不同的物物體),前一塊色畫得稍大於應有的形,第二、三個色塊成一種節奏感。要防止缺乏整體處理意圖的凌亂用筆。接上去時,是壓放在前一塊色上,壓出前一塊色應有的形。進行壓接時,要注意顏色(壓接上去的顏色)的蓋色力和粘著性,一般來說壓上去的這塊色要比已畫的色塊稍厚一些。

覆蓋
所謂覆蓋,就是在已畫的色層上再畫上一層或數層顏色。覆蓋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為兩點:一是使畫面色層水粉畫作品欣賞重疊,厚薄有變化,是塑造形象的一種技法;二是一種修改方法。水粉畫顏色的蓋色力是比較強的,但又各有差異,加上作畫時調用清水,覆蓋時掌握不好就容易使底色(被覆蓋的色層)泛起,產生水漬,造成色彩污濁。有時又故意用很薄的顏色覆蓋,讓底層色透露出來。這些具體效果都不容易估計,所以要掌握好覆蓋技巧也並非易事,得慢慢捉摸。

著色
固有色
固有色,就是物體本身所呈現的固有的色彩。對固有色的把握,主要是准確的把握物體的色相。
水粉畫由於固有色在一個物體中佔有的面積最大,所以,對它的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一般來講,物體呈現固有色最明顯的地方是受光面與背光面之間的中間部分,也就是素描調子中的灰部,我們稱之為半調子或中間色彩。因為在這個范圍內,物體受外部條件色彩的影響較少,它的變化主要是明度變化和色相本身的變化,它的飽和度,也往往最高。
(1 )起稿開始象畫素描一樣,先用鉛筆定位置和比例,不必用橡皮,以免損壞紙面,影響著色效果。接著用顏色定稿,根據靜物的色調,用赭褐或群青色定稿皆可。色線可略重一點,並可用定稿
之色薄薄地略示明暗,為下一步的著色作鋪墊。造型能力強一些的,也可直接用色線起稿,不示明暗,直接著色。
(2 )鋪大色調定稿之後,迅速地觀察一下整體色調和大色塊關系,做到胸有成竹,盡快地薄塗。此刻不要考慮形體與筆觸,根據新鮮的色彩印象大膽揮灑,造成畫面的色彩環境。有的人在完成上一遍色後,就急於具體刻劃。應進一步調整大色塊的關系,使色彩之間的關系和總的色調,與實際感覺相吻合。
(3 )具體塑造在大關系比較正確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具體塑造,從畫面主體物著手,逐個完成。集中畫一件物體干濕變化易於掌握,也易於塑造其受光與背光不同面的色彩變化。此時眼睛要隨時環掃周圍,從局部入手但不能陷入局部,顧此失彼。要看該物體與背景和春他物體的關系,掌握分寸,細節可留下一步刻劃。這一遍色用色要適當加厚,底色的正確部分可以保留,增加畫面的色彩層次。
(4 )細節刻劃對瑣碎多餘的細節固然可省略,但對表現物象特徵與質感的重要細節應加強刻劃,畫龍點睛。細節要綜合到整體之中。最後的筆觸最為重要,它將不被覆蓋而顯露給欣賞者。
(5 )調整、完成畫室外一幅靜物寫生,作為基本練習一般以八小時為宜,力求深刻准確。熟練之後三、四個小時也可以表現得比較充分。作畫時間較長,眼睛容易疲勞,色感容易減弱,具體刻劃又容易忘記整體。在寫生接近完成的時候,恢復一下第一印象,檢查一下畫面:在深入刻劃時是否有些地方破壞了整體,局部和細節的色彩有沒有「跳出」畫面,還有沒有其他毛病。檢查後,調整、修改、加工。錯誤之處,如畫得太厚,要洗掉再畫,直至完成。水粉畫中乾和濕的技法應控制到什麼程度?有哪些應用范圍?水粉畫運用的干濕技法,主要指調色時含水和白粉量的多少。
著色方法
水粉畫顏色有較強覆蓋能力,但也不能毫無顧及地隨便亂塗,它有自己一定的著色方法和步驟。
著色順序
畫家溫澤輝水粉畫作品1、從整體到局部水粉畫是色彩畫的一種,它同水彩、油畫一樣,都是從畫大色塊深色塊入手。整體著眼和從大體入手是我們的作畫原則,大色塊和大片色,對畫面色調起決定性作用,應首先畫准組成畫面的主要色塊的色彩關系,然後再進行局部的塑造和細節刻劃。
2、從深重色到明亮色明亮色多是厚塗,一遍遍薄塗亮不起來。先畫深重色,容易被明亮色覆蓋;相反,一般是先畫面積較大的深重色(包括暗部和明部和重色),予以確定畫面色彩的骨架。逐步向中間色和明亮色推移。以明亮色為主的畫面,還是要先塗明亮的大色塊,顏色稍薄一點,局部小面積的深重色後加上去。如果中間色為主,作畫時先塗中間色,運用並置的方法,分別向面積較小的暗色的明亮色畫過去。方法不是死的,要根據情況靈活掌握。
3、從薄塗到厚畫薄塗即用水稀釋顏料,如同畫水彩畫,根據總的色彩感覺,迅速地薄塗一遍,造成畫面整體的色彩環境,爾後逐漸加厚,深入表現。薄塗比較正確的地方要善於保留,使畫面色彩有厚有薄,以增加色彩有層次和厚重的效果。水粉畫顏料不象油畫、丙烯顏料附著力強,可隨意畫厚。水粉畫的厚塗要厚的適當,過厚容易龜裂脫落,所以較厚而不準的顏色應洗掉再畫。

具體著色
《水粉畫景物寫生》(1 )干畫法和濕畫法在水粉畫中,干畫法一般是指厚塗重疊的方法。此法可以反復地畫,一遍不行再畫一遍,表現對象比較充分、深刻,也宜於初學者掌握。這種厚畫的畫面,類似油畫的效果,有渾厚之感。濕畫法是以薄畫為主,發揮水色滲化的效果,著色遍數不宜多,甚至白色部分可以空出白紙,具有水彩畫濕潤流動的意趣。當然,一些局部加厚也是可以的,干濕結合會增強表現力。
(2 )並置和重置並置是筆觸在畫紙上並列擺置,著色遍數較少,開始用色即厚一些。如強調二度空間的畫面。先用毛粗暴色線勾一下輪廓及結構,添色時用並置的方法把顏色擺上去,壓出色線。
重置是一種疊色的方法,以色點、色線、色塊進行重疊著色。作畫大都是重置與並置結合運用,以利充分地表現對象。
(3 )干濕變化的掌握顏色干濕變化是水粉顏料的特性之一。將顏色塗在畫紙上,濕時感覺比較恰當,干後才會發現變淡變灰一些。不了解這一特性往往給著色帶來被動。掌握這一特性,事先預計干後的效果,可避免後加之色成為不協調的「補丁」。作畫時,應從薄到厚進行著色。先厚畫再薄塗干濕變化大;先薄畫,逐步減少用水畫厚,干濕變化不明顯,較易掌握。修改畫面時也適合厚塗。也可在要修改的周圍塗一點清水,修改的部分干後就會自然統一。
(4 )色彩的銜接畫面需兩塊顏色銜接要自然,從明到暗要過渡圓潤,色彩要銜接恰當。方法有三:1、利用濕畫,使明色與暗色、此色與彼色,由於水的作用交互滲化,這樣效果會自然而柔潤。一遍不行,可照此方法再畫一遍.2、在兩色之間用中間明度的顏色畫上去,雖有明顯筆痕,遠看過渡自然。3、兩色銜接生硬之處,可用其中一色在鄰接處干掃幾下,增加過渡的色階。也可用筆蘸少量清水在生硬之處輕掃幾下,使兩色銜接處從明度或色彩方面揉出過渡層次,轉折即會自然。
(5 )用筆筆色在紙面上運動,出現筆痕,即謂筆觸。一般通過畫面中的筆觸可以看出畫家大致的作畫順序和怎樣用筆來塑造對象的,用筆不是目的,是一種表現手段,許多畫家的筆法是有所區別的,有的大筆縱橫,有的小筆點繪。哪一種筆法好呢?怎樣用筆才對?應該從表現對象的目的著眼,根據不同物象的不同結構、不同質感和作者的不同感受,立足於表現。要從表現對象出發,為表現形體結構和色彩,靈活運用塗、擺、點、勾、堆、掃等各種筆法進行描繪。
干濕技法
干畫法
干畫法:就是說水少粉多的意思,這種畫法多採用擠干筆頭所含水分,調色時不加水或少加水,使顏料成一種膏糊狀,先深後淺,從大面到細部,一遍遍地覆蓋和深入,越畫越充分,並隨著由深到淺的進展,不斷調入更多的白粉來提亮畫面。干畫法運筆比較澀滯,而且呈枯乾狀,但比較具體和結實,便於表現肯定而明確的形體與色彩,如物體凹凸分明處,畫中主體物的亮部及精彩的細節刻畫。這種畫法非常注重落筆,力求觀察准確,下筆肯定,每一筆下去都代表一定的形體與色彩關系。干畫法也有它的缺點,畫面過多的採用此法,加上運用技巧不當,會造成畫面乾枯和呆板。但干畫法的色彩干後變化小,對於練習色彩收效較大,也容易掌握。
濕畫法
水粉畫作品欣賞濕畫法:此法與干畫法相反,用水多,用粉少。它吸收了水彩畫及國畫潑墨的技法,也最能發揮水粉畫運用「水」的好處,用水分稀釋顏料渲染而成。濕畫法也可以利用紙和顏色的透明來求得像水彩那樣的明快與清爽。但它所採用的濕技法比畫水彩要求更高,由於水粉顏料顆粒粗,就要求濕畫時必須看準畫面,濕畫部位一次渲染成功,過多的塗抹或多遍塗抹必然造成畫麵灰而膩。但這種畫法運筆流暢自如,效果滋潤柔和,特別適於畫結構鬆散的物體和虛淡的背景以及物體含糊不清的暗面。如發揮得當,它能表現出一種渾然一體和痛快淋漓的生動韻味。它的色彩藉助水的流動與相互滲透,有時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為製造這種濕效果,不但顏料要加水稀釋,畫紙也要根據局部和整體的需要用水打濕,以此保證濕的時間和色彩銜接自然。

4. 美術老師要氣哭,怎樣用水粉調黃昏時的色彩

您好,黃昏的顏色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靈活構思,比如說: 一般情況下晴天或雨後為紅色; 有薄雲或暮霧時為淺紅色,有點發灰; 有時候又是澄紅色(帶金黃)。 當然基本顏色仍是紅色,都是多變的。根據你喜歡的色彩搭配,把握好水粉的比例和水的比例。
以下可以參考:
白加大紅,如果偏暖就加一點橘紅,如果偏冷就加一點群青或是青蓮,夕陽的環境色,暖色。沙灘,黃色。 調和比例自己琢磨。淡黃+(淡紅+淡綠)+熟褐+紅(一點點),可以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