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上購物 » 怎樣才能讓小孩對顏色敏感
擴展閱讀
一百度燙衣服會怎樣 2025-08-28 10:14:45
怎樣快速讓胎兒入盆 2025-08-28 10:07:50

怎樣才能讓小孩對顏色敏感

發布時間: 2025-08-28 06:30:39

⑴ 淺談如何培養孩子的色彩感

陳迎霞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幼兒園 734500
幼兒期的孩子好奇心比較強,喜歡鮮艷的色彩,在塗塗畫畫中,認識色彩對幼兒是一種不可抵擋的誘惑。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色彩感知能力,可以引起幼兒愉快的體驗,獲得美的享受。在此同時,也有利於幼兒良好性格的形成和智力的發展。
在人的各種感知覺中,視覺佔主導地位。色彩感知覺在視覺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那些對色彩有敏銳感覺的孩子往往對色彩辨認的知覺度也較強。這類幼兒在性格上往往表現出熱情開朗,對新事物的認識有強烈的渴望,善於交際,有較強的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和自控能力。因此,根據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各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色彩感知覺,對於他們良好性格的形成和智力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根據以上這些特點,我們應從以下幾方面來培養幼兒對色彩的感知能力。
一、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色彩的美
觀察是進行美術活動的源泉,只有通過觀察才能在人的頭腦中形成表象,為美術活動積累素材。幼兒園環境是美術表現的豐富源泉,小班幼兒學畫時,先不急於教他們畫什麼,而是利用幼兒園內的自然環境經常帶他們參觀紅的、黃的、紫的等顏色的花,去玩色彩鮮艷的積木、滑梯,帶幼兒參觀幼兒園各個班布置的牆飾,欣賞作品中色彩的美,從認識最基本的三顏色(紅、黃、藍)開始,引導幼兒發現周圍環境色彩的艷麗,讓幼兒接受周圍環境中色彩的刺激,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色彩還是比較敏感的。
二、抓住幼兒感興趣的東西,引導幼兒學習搭配和諧的顏色進行繪畫
在幼兒對周圍環境產生興趣時,他們能及時地發現環境中有意思的東西,作為教師我們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抓住幼兒感興趣的東西,啟發幼兒用繪畫的形式加以表現,引導幼兒學習搭配和諧的顏色進行繪畫。比如中班觀察學畫池塘里的小金魚時,主體完成之後,塗色時有的幼兒畫面基本呈現的是淡藍。有的紅、黃又稍加幾片綠色的葉子浮在水面上,從畫面上可以感覺到孩子們在用色彩告訴你這是夏天裡的一條清澈見底的池塘,小金魚在水裡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有的躲在水草下面,有的在和小夥伴比游泳,有的在和水草說悄悄話……這些幼兒在色彩的運用上不僅僅是一種感覺,同時也是他們主觀觀察的結果。
三、引導幼兒用色彩來表現自己對周圍環境的感受
經常有針對性地帶幼兒進行一些戶外觀察,感知自然與藝術作品的形象,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引導幼兒大膽地選擇多種顏色作畫,不要用單一的色彩表現畫面,不要用生活中固定的顏色框架去局限幼兒的思維。在大班幼兒美術活動中,每進行一個步驟我都是從幼兒最感興趣、最易掌握的方面入手,著力培養幼兒對色彩的感受能力。為幼兒提供色差明顯、對比強烈的工具材料,吸引幼兒換色作畫的興趣。並鼓勵幼兒把作品塗得色彩斑斕。這時不要求他們選用的顏色與表現的物體一致,不要去批評他們用錯了顏色或去教他們如何正確選色。例如:「用紅色畫太陽,綠色畫樹」。否則,反而會妨礙他們的自由表現,失去對色彩刺激的敏感。從而激發、加強他們對繪畫的興趣。有的孩子在畫一個秋天的果園時,在每一棵果樹上畫了幾種不同種類的果子,有香蕉、橘子、蘋果、梨……把它們塗成五顏六色。這其中包含了孩子的幻想,誰能保證今後的果樹經過人工嫁接後不能長出很多種類的果實呢?幼兒這種帶有想像成份的色彩感覺是寶貴的,我們應該注意發現,更應該加以肯定和保護。
四、創設良好地環境來增強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
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美術材料的投放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影響幼兒的學習興趣、效果。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提供適合的美術材料,讓幼兒能愉快地參加各種游戲活動,提高他們對色彩的感受力。培養繪畫的興趣,進而提高對繪畫的自信、膽量和魄力,只有這樣,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幼兒的生活經驗少,創造力、想像力需要老師的點撥才能更好地發揮,我通過兒歌、故事等形式創設一個豐富多彩的文化環境來開發幼兒的想像與創造,引導幼兒感受生活中各種美麗的色彩。如幼兒在聽了我的故事「三隻蝴蝶」之後,我讓每個幼兒根據自己的想像,畫出故事內容,孩子們畫出了內容豐富、色彩鮮艷的畫。我都對他們的表現給予充分的肯定,有的用色用得好,有的形象大方,有的塗色認真,有的畫面整潔,有的想像得好等等。由此,評價幼兒作品的標准:只要是有想像力、有生活情趣、有獨創性的就是好作品。教師的評價對幼兒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經常受到老師表揚的幼兒他的能力會逐漸提高,自信心越來越強,畫得越來越好。因此要以正面教育為主,關注每一個幼兒的點滴進步並予以肯定,創設一個寬松、自由的環境,讓他們感到自己是被關心的,使他們相信:我會畫,我畫得很漂亮。
作為教師我們要善於利用和創設環境,讓環境發揮它的隱性教育功能,幼兒從認識顏色,了解顏色的冷暖、深淺的不同,初步學習配色,了解顏色的轉化過程。懂得只要色彩搭配得好就能達到美的效果。從而創作幼兒自己的作品,表達對美的感受。

⑵ 如何才能讓孩子對色彩的認知更加清晰

孩子們對這個多彩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因為顏色對孩子來說不僅簡單,而且代表著他們心中對事物的不同情感和不同感受。父母總是認為嬰兒在很小的時候不能辨別顏色。事實上,隨著嬰兒長大,他們也需要對顏色的認知。顏色,孩子們不僅知道它是什麼顏色,而且還通過不同的顏色來表達自己,或者用他們認為在顏色、形狀和大小之間最合適的方式來區分物體。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應該去培養孩子的顏色認知,讓孩子更早接觸顏色,對未來大腦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含義。

孩子們被要求直接畫畫,他們可能首先會產生阻力,甚至把畫畫看作是一種壓力。這一次父母不用擔心,因為有些孩子接受的方式,讓他們接受畫這個東西。例如,通過和孩子們游戲,可以激發他們對繪畫的好奇心,並逐漸把它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和孩子們一起玩游戲,你可以讓他們感到快樂,所以他們自然會想要畫畫。很多書籍都是學習繪畫可以引起孩子們的興趣的,比如圖畫書,專門用來激發孩子們對繪畫的興趣。書中會准備好圖案,然後孩子們可以用他們最喜歡的顏色填充圖案。每一種顏色都有相應的含義,孩子們可以自己玩,沒有特殊的規則。在填充圖案顏色的過程中,會刺激孩子對顏色的認知,使孩子能得到更強的色覺。

⑶ 如何教2到3歲孩子認識顏色這三個方法讓寶寶看到多彩的世界

寶寶剛出生時對於外界的感受是極少的,視覺慢慢地從近到遠,可以分辨顏色。可是我兒子已經快三歲了,還是對顏色感知不明顯,我有點擔心孩子是否色弱呢?於是就學習一些認識顏色的方法,並實踐到我兒子身上,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0-4個月:寶寶視覺還不敏銳,對彩色概念模糊,反而對黑白很敏感。家長可以給開始看黑白卡。

4-6個月:寶寶開始對色彩變得敏感,這時候他們已經漸漸能夠感受到周圍環境的多姿多彩。在寶寶的視線范圍內擺放些色彩鮮艷的球類玩具等。

6個月-2歲:他們已經能盯著某種顏色,或者轉頭看別的顏色時,寶爸寶媽就可以開始試著讓寶寶認識顏色了,可以指著寶寶在玩的物品描述給他聽:「這是紅氣球」,「這是藍色的襪子」,加深寶寶對顏色的感知。

1、每次選擇一個顏色來教逐漸遞進

寶寶認識顏色是有一個科學的發展規律的:紅—黑—白—綠—黃—藍—紫—灰—棕( 褐色)。父母教寶寶認識顏色時,若按這個順序去認識顏色將事半功倍。同時教寶寶認識這些顏色時還需要講究方法,由於寶寶還小,接受能力較弱,我們不能一次 把全部顏色都教給他,而是應該在某一段時間內只教他認一種顏色,同時,生活中就只指一切包含此顏色的物體給他認,比如,在另一段時間內只認藍色,認識生活 中所有含藍色的事物,以此類推,他才能掌握全部顏色並不易忘記。

2、讓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認知色彩

可以讓孩子觀察家裡的物品,告知他們顏色。這樣既能培養孩子觀察生活的好習慣,又能增強對物品的認知。當你做飯的時候,可以把寶寶叫到廚房,用顏色來對特定的的食物進行命名,比如:黃色的姜、白色的鹽、紅色的西紅柿等,當在給寶寶吃食物時,你也可以這樣做。

當孩子對家裡物品顏色有一定認知的時候,可以和孩子進行顏色互動,比如讓他們尋找紅色的球在哪裡?請幫媽媽拿來黃色的香蕉等,加深孩子對顏色的認知及和物品的關聯。

3、通過游戲強化顏色認知

孩子在認識一種顏色後可以將此顏色的玩具或者物品混在別的顏色中,讓孩子在裡面挑選自己知道的,這樣可以強化孩子對顏色的認識。可以循序漸進的進行,比如孩子首先認識了紅色,那麼就把紅色的物品混在其他顏色中,然後第二次游戲是另一個顏色。每次最好讓孩子挑選一個顏色,反復訓練,待孩子已經很熟悉的時候,再挑選多個顏色辨識。

最後,記得一定要鼓勵孩子認知和自信表達

孩子在認識顏色的過程中,難免不能集中注意力,很快忘記上一秒你教他的顏色。父母或者其他親屬在教育的過程中不能過於著急,恨不得讓孩子很快記住,那會使得孩子更學不會,要循序漸進在學的過程中學會鼓勵他,讓孩子敢於表達,樂於發現色彩。

對於孩子而言,學習任何一種技能,都是大腦發育的過程,最重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與孩子互動,比如看繪本,畫畫,唱歌跳舞的時候,都可以順帶著讓孩子認知其中的色彩,寓教於樂!

最後分享大家一首認識顏色的兒歌:

《小黑熊畫畫》:「小黑熊,真頑皮,手裡拿著大畫筆。畫個天空是蘭色,畫個太陽紅彤彤,畫片雲彩是白色,畫片草地綠茵茵,畫個香蕉是黃色,最後拿起黑色筆,對著鏡子畫自己,畫了一個小黑熊,黑不溜秋不美麗,哭著鬧著找媽咪。」

歡迎關注「安麻育兒」,一起聊聊養娃那些事兒,培育健康快樂的寶寶!

⑷ 紅黃藍傻傻分不清,如何才能引導寶寶認識這些顏色呢

有的家長發現寶寶對於不同的顏色並不敏感,甚至無法正確區分紅黃藍三個基礎色,其實這除了先天原因外,其他的成因都不是問題,可以通過後天練習和引導去幫助寶寶辨認,不過一定要掌握合適的方法。

其三,適當引導,利用趣味活動。當寶寶對某種顏色感興趣的時候,家長可以通過語言描述來幫助寶寶建立完整的概念,比如“這是紅氣球”等一類的說辭,不過這樣的引導性語句更適合一歲以內的幼兒。而一兩歲的寶寶想要更好的認識顏色,家長在生活中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我說你指的游戲,家長來說哪個是紅色,讓寶寶去指,這樣也是一個加強顏色認知的過程,同時也能增加其他的環節來提升趣味。當然,對於年紀偏大的寶寶來說還可以將紅黃藍應用在生活中,對其進行安全教育,讓其更好的了解社會生活和人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