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要学习佛法,怎么学
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着《大手印浅释》。
丹贝旺旭仁波切着《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
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贝旺旭仁波切 为师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江央确吉宁玛仁波切
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 !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
(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
(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着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
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一念不生,回光返照,了了分明,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
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念:
南无(音:那摩)阿(音:a) 弥陀佛
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4.修行需要先消业障,在消业障方面《地藏菩萨本愿经》甚佳,读经、念: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名号。
《地藏菩萨本愿经》: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益,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㈡ 我们该如何正确学佛
我认为我们在学习佛的时候,应该学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为人处事的方法,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是精华,是不能被外来西方文化所取代的,我们在正确学佛的时候,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对佛的尊重。
我们可以不相信佛,但是,一定不能不尊敬佛。佛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代表着人们的信仰,所以,我们不能对我们的信仰不敬,其次,我们在学佛的时候,我想应该要学习得,就是如何敬佛,每个人在遇到一些困难事情的时候,都会选择去一些庙宇当中,去烧香拜佛,在拜佛的时候,我们应该知道一些最基本的规矩。
第一点,在拜的时候,应该是上三炷香,我们的左手应该盖在我们右手的上面,这是因为我们有的人的右手是有过杀戮的,所以,相对于右手来说,我们的左手是比较干净的。第二点,在磕头的时候,我们的手应该是手心朝上,这样是把我们的愿望呈上去。
学佛更看重的是其精华所在,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法,我们也应该学习这个。
㈢ 普通人怎样正确学佛
学佛,有六度(忍辱,精进,布施,持戒,禅定,般若)
忍辱就是丑敌在里要不怒不痴迷打赢他不贪他的得益跟从他,在他困难你就给水,给饭,给衣服它穿不要欺压它。因为你把它的恶压制胜过它的恶。精进要你干活不要想太多令你不想干活的瞌睡,干活就干活,休息就休息。布施要你钱财或物品捐给有困难的人包括你的仇敌。持戒,要你尊敬佛,经,师,父,母;不欺压你的兄弟,邻舍。禅定要你在你任何时候要不发你的怒火,贪恋,痴迷的执着自己的利益上,要饶恕得益于人;般若,要你的心的世界不执着自己利益和饶恕得益于人;像锁链套不住你的心,你可以套的住它的心。。。
㈣ 普通人如何最好的学习佛法呢
您好,
一个普通人应该如何学佛:
)
今天在博客中有朋友问到:我很喜欢佛学,我也想学,但是初学从什么开始?就此问题,白伞发表一下自己的拙见。
我是从2006年开始学佛的,在此之前我对佛教、佛法的认识是一张白纸,没有什么概念,之后因遇到了一位好师傅,一个好师兄我才开始对此慢慢了解和学习。到现在虽然自己也是一个初学者,而且学得也不好,但我自己已经明白了该怎么学,怎么修,我该要干什么,怎么让自己沉下心干下去。我确实经历了由初学到入门的这样一个过程,大致可以给问我此类问题的朋友一些帮助。
学佛要学好,学成,最重要的是要有好老师、好道友帮你改变观念,坚定信心。这是很关键的,这就好像一个站在桌子上的人要把这个桌子举起来一样,要外力辅助他找到一个新的、正确的、牢靠的立足点,才能摆脱旧的依靠。而初学者最难的就是找到好老师、好道友。比如在陈念萱着的《寻找上师》一文中,就提到好多人为了学佛,为了寻找好的师傅,费尽千辛万苦,几十年如一日不曾放弃,有些“运气好”的找到了,有些“运气差”的不但没找到,甚至还被骗财骗色,虚度光阴,引入邪教,凄惨无比。现实的问题是,初学佛的人有热情,有激情,但自己还要人指点迷津,哪有一下子就能辨别谁是谁非,哪能那么顺利的,在不颠覆现有的生活环境和思维观念的情况下找到明师明友呢?这不是空谈么?不要紧,也不要急,一个一个问题来。首先我要说明的是那些“运气好”找到了明师的,不是什么运气决定的,这些人可能看上去普普通通,和你没什么两样,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不如你,但这些人肯定是累生累世诚心诚意学过佛、供过佛的,不管业力让他今生如何破落,他都能不费劲或者是很费劲、却最终能找到好师傅的。那些不费劲或者是很费劲、却最终被骗了的,被带到歧途上的,肯定是在过去很多世中,由于对佛或佛法产生过歧义、恶口、不真心供养等等原因造成的。
第二个问题:“我又不知道我前世有没有什么不好,那我去找师傅还是不找?我现在确实想学佛,想学好,该怎么办呢?”确实,我们都不知道过去,但我想把握现在,把握今生,这是非常重要的,又该怎么做呢?白伞认为,如果自己还是一个初学者,对佛教的理念、概念、历史、文化等等还不是了解的话,不要急于或者刻意去找一个师傅。从很多佛教经典以及大德开示中我们都可以看得出,佛教基本的理念是善!基本规律是因果轮回!最终方向是解脱身心断烦恼。作为一个初学者,可以先从最简单的开始,以一种敢于转变自己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勇气来认识和了解佛教,看一些着名的佛教书籍如《西藏生死书》、《前世今生论》,着名的佛教经典如《心经》、《金刚经》等等,相信善恶因果,相信生命轮回,以一颗善心来付诸于善行:比如你某天心血来潮想吃口味虾时,想想因为满足自己一时口腹之欲,这么多活蹦乱跳的虾子要剥皮抽筋,不可不可。比如你看到小孩不懂事在踩死一堆堆的蚂蚁时,你心头一紧,连忙拉住他,并对他说它们也有爸爸妈妈,也会痛苦流泪。比如你做生意完全可以弄虚作假、瞒天过海多赚钱,但你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绝不干昧良心的事等等。这就是一个初学者最因该做的。
在保持一颗善心,坚持做这些善行的时候,初学者始终要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我所有的善举、功德均回向给一切有情众生,我不为此要得到丝毫的利益和回报,我只求佛菩萨保佑,让我今生能遇到一位适合自己的,能带我走上正确的学佛道路的明师!如果有可能,最好在我国四大佛教名山的四位菩萨面前发此愿。只有如此,才不是把学佛最重要的一条--寻明师—交给自己未知的过去,而是积极地、有效的把握在自己可以决定的当下。
第三个问题:作为一个初学者,不可能像已经皈依的佛子一样毫无顾忌的学佛、念佛、拜佛等等,还有来自家庭、工作等外界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自身性格、习惯、爱好、惰性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如何能两头兼顾,不造成麻烦?如何能循序渐进,坚持长久?
一个人学佛,最重要的修心,心修好了,自然会体现在行动上,也就是修行了。初学者有激情,但这种激情请不要表现在外面,比如脖子、手腕要戴各种佛珠,要家人都来吃素,见到同事朋友就说自己学佛,学佛怎么怎么好,你要不要学。见到貌似居士、和尚的人就搭讪,问有没有好师傅,见到佛教交流学会、集会、共修等就钻,见到各类貌似佛教书籍的就看,看了也罢,自己没有主见和实修体验,跟着各种论调跑,大肆帮着宣传等。这其实给初学者学佛带来了很大阻力,给各种违缘和各种不良个人、团体提供了利用的机会,而初学者这时的定力、包容力、信心都还不是很深,最终导致学不下去、学偏甚至反对学佛,诽谤学佛的后果。
㈤ 如何正确学习佛法
世界着名的净空老法师曾经说过:“解决21世纪问题唯有大乘佛法与儒家学说”,又说:“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那该如何有效系统地学习佛法呢?
工具/原料
《弟子规》
《楞严经》
《无量寿经》
方法/步骤
1
学佛之前应该先学会做人,人都还没有做好怎么能学佛呢?就像读书一样,先从小学学起,然后才中学,大学,万丈高楼平地起,先把基础打好,推存从《弟子规》入门,里面有讲许多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兄弟互爱,等等许多做人的道理,如果能将《弟子规》做到,是一个道德很好的人。
2
三皈依
三皈依是踏入佛门第一步。 有了三皈依才是正是成为无量无边的佛弟子之一。
3
学习戒律两年
佛陀快要入灭度时,阿难问佛:“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时,以何为师”佛陀回答阿难说:“以戒为师”。所以戒律很重要,如果人人都守好五戒,这个世界会变得吉祥安宁。
4
学习《楞严经》
《楞严经》是正法眼藏,教人如何分辨正法与邪法,以及五十种阴魔。
5
学习《无量寿经》
《无量寿经》是最圆满的一部佛经,这部佛经度过很多人。
以上佛法学习先后次序,是听法师讲经然后做参考,希望能带给佛学界的师兄有帮助。
㈥ 想学佛学,该怎么入门
佛说闻、思、修,第一阶段是闻,这在古代是指听闻,现在则是阅读。如果有相当的古文功底,可以直接从经、论读起。但一般人都不成,所以还是要从当代高僧大德的书读起,都是白话文,又结合当下时代,佛义深入浅出。这样先对佛法做个大致了解,然后再说皈依、修哪一法门。
这里推荐几本:《佛学入门》、《禅的体验》,作者是圣严法师。
《如何修证佛法》作者是南怀瑾。
《正见 佛陀的证悟》,作者是宗萨蒋扬钦哲。
《了凡四训》,但要净空法师讲解的版本。
㈦ 想学佛法应该怎么入门
想学佛,先皈依受戒,只有皈依受戒了,才是佛弟子。
1.三皈
什么是三皈依,那就是我们回家了。人有一个真正的父母,那就是佛菩萨。这个父母在哪儿?怎么找到佛菩萨?首先就应该三皈,三皈就能找到真正养你的、生你的、永远跟着你的父母,永远不离开你的父母。
通过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们就找到了。这个可以说是很普通的一个道理,又是很深的、很秘密的一个道理。如果懂得这个道理你就成佛有余了,你要不懂得这个道理就很难成就的。佛法和外道首先区别于这一个,外道没有三皈依。有的世间人虽然做得很好,在世间也能帮助人,也修桥补路,甚至能做很多善事,但是终归他不能成为佛子。因为什么?因为他没有三皈依。三皈依就是我们的根本,你抓住了三皈依就抓住你的生命,抓住你不生不死的那个命,将来你就能成佛。要没有这条,你别想成佛。
2.持戒
现在末法时期,想修行就是先从戒律开始。先别研究别的,先学戒,把五戒做好了,抓住这个。先持戒,把戒律持好了,完了回来上早晚课。等到有了一定基础以后,自己有智慧了,再选择法门,这时你已经知道修行应该怎么走了。不然刚开始就匆忙的进入一个法门,修一修自己又觉得不太合适,不太合适但又修了这么长时间,有时候没法退出来。得选择好了,得一杆子到底。
末法时期你把戒抓住了,就什么都抓住了,戒抓不住什么也抓不住。所以说末法时期修行最难的一点,就是在于能不能守住戒律。能守住戒律,那就什么问题都不怕了!我们修行就要抓住这个关键地方,抓住要害,抓住基础。
有的说我岁数已经大了,我是不是该从念佛开始?不管岁数有多大,都得从持戒开始。
为什么要从持戒开始?因为我们成佛不是今生就成佛,我们要经过多少劫才能成佛的,是吧?我们今天既然学佛,一定要打好基础,我们要给来生打好基础,这个很主要。人老了,不等于就是说,我们学佛就没有机会了,来生就不能学佛了。所以说,我们不管是年老还是年轻,都应该从基础开始。
3.选择适当的书
特别学《金刚经》,这个很主要,因为开悟的《金刚经》。《金刚经》学完了以后,你才可以学密,学净土,否则的话,就堕落相里去了,这也是很可怕。
有的先从《地藏经》学,问题是《地藏经》虽然讲了孝道,但是由于我们的知见、理解,我们的习性,有的不正确,就会变成了一种像大仙儿似的,这也不合适。最后,自己弄得神经兮兮,这也不好。所以说应该先从《金刚经》学起。有了《金刚经》的基础,我们再学其他法门就会很快了。现在有的人,被社会上一些大仙儿(巫医神汉),说众生、又是那个鬼、那个神来了,再就是空间等等。特别是有些大仙儿利用了《地藏经》,讲了一些事情。佛虽讲了一切因缘,也讲了六道众生,十法界的众生,但是都讲了一个诸法空相。因为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讲了十法界,讲了众生的业力所产生的十法界?我们应该知道,十法界也是诸法空相。是通过十法界,让我们知道了因果不昧,我们应该收敛我们的贪嗔痴,不要造业。同时在这里,我们要知道这些都是幻境。所以在这两个方面必须做好。如果我们认为虚空有众生,当你知道了虚空有众生,哪个众生都度不掉的。佛菩萨心里是没有众生相的,《金刚经》讲得很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就是度众生,这就是皈依。
为什么我们有的给人皈依效果不好?就是因为他有了众生相。自己都迷在法界里,你怎么让人去得度呢?这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应该这么明白,特别是众生相一定要解释清楚。有些大仙儿搞一些迷信的活动,它不是佛法。虽然民间有一种说法,狐蟒蛇仙啊等等说法,众生相,但是这些只是民间的一种说法,不等于佛法。佛法是让我们觉悟,认识人生、认识宇宙——并不是执着这里的宇宙,不是产生新的执着。很多人纠缠在这里了。最可怜的就是那些信“大仙”(狐蟒蛇仙)的,他们纠缠得更重了,最后不能自拔。而且不知道是错,他以为法界就是这样,他也不学佛法。我们学佛的人千万要从这里拔出来。我们应该经常读《金刚经》,学佛先读《金刚经》,时时读《金刚经》,这才能有正念。如果要不读《金刚经》,不严格持戒,我们不会有正念,就会堕落到像大仙儿一样。这个世界特别危险,一念不正,马上就不知道跑哪去了。所以为了得一念的清净,一念的正觉,必须严持戒律。在这种情况下,再去读《金刚经》,才会生起一点正念来。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摘自妙祥法师《行脚途中开示》《为大连居士开示》《为锦州居士开示》)
㈧ 如何开始学佛,先学什么
先阅读、念诵“地藏菩萨本愿经”。然后在网络视频里搜索看看介绍这本经的讲座,加以理解。
地藏王菩萨是六道轮回里人道第一步:主要是孝。有孝心才是人道的基础,失去了会堕恶道。
发展出来第二步是观世音菩萨,可以阅读“妙品莲华经观世音菩萨行愿品”。
第二部:主要是慈悲,有了慈悲心,才是继续往上发展的基础
第三步是“普贤菩萨行愿品”……学无止境,先说那么多。
学佛要学会“理、感、悟、念”四个字。
1、理是把世间的事情来龙去脉,因果理清楚。知道因和果的相互的关系。
2、感是去感知它,分析它其中的道理。
3、渐渐的,你就会悟到佛说过的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是什么含义。世界的真相是什么。
4、最后就是念,狭义的说就是念诵经典。广义的说,就是去做。你知道了真理,你的行为顺应真理。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就叫做修行。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