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几种计算时间的方法
这个问题太大,上课需5节左右,根据高考题归纳如下:
1、已知区时求地方时
2、已知区时求区时
3、已知地方时求区时
4、已知地方时求地方时
5、已知两个日期求北京时间
6、根据经纬网求昼夜时间等
自己根据例题要多练习,才能完全掌握。
2. 关于时间用算式的方法如何列式和计算。三年级
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
例如:小明早上7:30从家出发,8:20到达学校,小明从家到学校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如题所述,结束时间为8:20,开始时间为7:30,因此,可列式如下:
因此,可得结果为,小明从家到学校一共花了50分钟。
(2)怎样运算时间的方法扩展阅读:
时间的计算分为:
1、 计算时刻:统一计时法 采用尾+头的方式计算,表示方法:几时几分
2、计算时段:统一计时法 采用尾-头的方式计算,表示方法:几小时几分钟
表示方法不一样代表的结果不一样。
例如:
1、早上8:00经过20分钟后的时间,计算时刻时刻:8时20分
2、早上9:00到10:00经过多长时间:1小时00分钟
3. 关于时间用算式的方法如何列式和计算。三年级。
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
例如:小明早上7:30从家出发,8:20到达学校,小明从家到学校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如题所述,结束时间为8:20,开始时间为7:30,因此,可列式如下:
因此,可得结果为,小明从家到学校一共花了50分钟。
(3)怎样运算时间的方法扩展阅读:
时间的计算分为:
1、 计算时刻:统一计时法 采用尾+头的方式计算,表示方法:几时几分
2、计算时段:统一计时法 采用尾-头的方式计算,表示方法:几小时几分钟
表示方法不一样代表的结果不一样。
例如:
1、早上8:00经过20分钟后的时间,计算时刻时刻:8时20分
2、早上9:00到10:00经过多长时间:1小时00分钟
4. 计算时间的方法、要两种
计时法有两种:
1、普通计时法
2、24时计时法
计算时间的关系式是:
1、开始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
2、结束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
3、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5. 时间怎么算的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2课,时间如何计算?突破3个难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学的是时分秒,在学习这一单元知识时,由于内容比较难,小学生接受起来也比较吃力。
尤其是学到时间的计算时,小学生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时间的计算,建立在单位换算的基础上。而时分秒的进率,又比较特殊,因此,这部分知识,最好能提前预习,做到胸有成竹。
下面,就以一份练习题为例,来说一说这部分知识,在学习时,如何突破难点。
第一点:牢记时间单位的进率。
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只有两句话,三年级小同学应该能牢牢记住。不过,会背进率,并不等于就不会出错了。
在实际的运算中,有一些难题,还需要活学活用。比如上图第一大题的最后一个填空:70分=( )时( )分?
这类题目,就需要三年级同学动脑去想,由于1小时等于60分,先要考虑一个问题——在70分当中,可以拿出几个60分?也就是1小时!通过观察和思考,同学们会发现,只可以拿出一个60分,因此,第一个括号当中,填写数字1。接下来,就要运用心算了,70分当中,拿走一个60分,变成一小时,再剩下70-60=10分,这样的话,第二个括号里就要填写10了。
懂得了这个方法以后,就能够自如地完成作业了。总结一下:当时间单位换算时,出现了两种单位,就要先考虑小时,再考虑分钟,牢记1小时等于60分,随时进行互相转化。
同样的道理,在做第二题大小比较时,也是先比较大的单位小时,如果小时的数字相同,再去比较小的单位分钟。
同时,有些大小比较,还需要进行换算,把两边换算成相同的单位,这样才可以进行比较。
第二点:时间差用减法来计算。
经过了多长时间?这类题目就是在求时间差,一般情况下,都是用减法来计算,怎么算呢?终止时间-起始时间=经过时间。
记住这个公式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题目,就直接相减。
第三点:到达时间用加法。
像上图的第四大题第2小题,已知本应到达时间,已知晚点时间,求什么时候能到达?此时,就需要用加法来计算。
还有上图的最后一题,第一站的发车时间是6:50,每15分钟发车一次,那么第二辆的发车时间,就需要用加法计算得出。
得出第二辆车的发车时间后,就可以根据亮亮和爸爸到达的时间,计算出还需要再等多长时间了。
最后要说一点,非常重要!时间的计算,并不是说死板地套用以上方法,就能完全正确,还需要同学们在答题时,灵活地运用方法,仔细地钻研题目,耐心地列出算式,按步骤去解答,这样才可以得到最终的正确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