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动清洗 » 双地插自动杆怎样换筒子
扩展阅读
滑石粉不好刮怎么原因 2025-07-29 00:09:47

双地插自动杆怎样换筒子

发布时间: 2022-07-01 16:01:09

❶ 钓伞地插杆坏了

您是想问钓伞地插杆坏了怎么办是吗?钓伞地插杆坏了可以用一个薯片桶代替,用薯片桶是因为底部是金属的,将泡沫掰成比桶稍大的块让泡沫能卡在桶里,塞满就算完成然后将地插沿桶边插入就能达到防止地插插穿竿包的目的。

❷ 洗衣机一直响是怎么回事

1、脱水有杂音

排水阀上的调节杆螺母松动或磨损,导致打开距离不够,使离合器的棘爪和棘轮转动时相摩擦,引起异音。此时应调整调节杆的位置。

2、不进水

接通电源,耳朵靠近进水阀,听有无“嗡嗡”的叫声。如果有,检查是否自来水断水,关闭水龙头,旋出进水管接头,检查进水阀的过滤网是否有异物堵塞。如果有,则拔出过滤网进行清洁。如果问题还未解决,可能是进水阀阀芯卡死无法打开,应更换进水阀。

3、衣物不平整

有可能是衣服放的不平,工作的时候桶子会左右乱晃,从而也会撞到内壁。可以全部拿出来,整理一下再放进去

❸ 想买一个二胡筒子, 但不知道二胡筒子上的琴杆孔径是不是都一样大能

http://tieba..com/f?kw=%E4%BA%8C%E8%83%A1%E4%BA%A4%E6%B5%81 二胡交流吧,胡友们交流的家。

❹ 下层经纱与剑带、剑头的距离控制在多大范围

一:烂边、豁边

(一)烂边

A:形成原因

1:右侧剑头夹持器磨灭。

2:右侧剑头夹持器与筘座上的开夹器接触时间过早。

3:废边平综时间太迟。

4:储纬器头部与其弹力罩接触过紧。

B:消除方法

1:检查夹持器是否磨灭,并进行修理或调换。

2:检查夹持器与开夹器接触时间过早是否过早,及时进行调整。

3:检查废边平综时间是否走动,认真进行调整。

4:检查弹力罩位置与储纬器头部是否接触过紧,纬纱舒解张力是否过大,并进行适当调整。

5:检查影响纬纱张力的有关部件,适当减小纬纱的舒解张力。

(二)豁边

A:形成原因

1:绞边综丝安装不良,绞经轧煞或歪斜,经纱运动受阻,或被综丝带向下方,致使绞经未与纬纱交织,渐渐豁出毛边之外,形成豁边。

2:绞边经纱分别从筒子上引出后,如果其中一根绞经的张力盘聚飞花或不灵活,使两根绞边经纱张力不一致,一松一紧,使绞边松弛,逐渐脱出毛边,形成豁边。

B:消除方法

挡车工发现绞边经纱豁边,应首先检查绞边综丝是否轧煞或损坏扭曲,并立即校正绞综灵活,或调换修理。如果综丝没有问题,应着手检查绞边行程中部件有无损坏,张力盘中有否飞花堵塞,是否灵活,并予以排除和修理,也可由值车工自行调整张力。

二:纬缩

A:形成原因

1:经纱表面不光滑,纱疵多,纬纱定捻不良,车间相对湿度过低,都会产生小纬缩。

2:织物每筘穿经根数较多,经纱在开口时易互相粘连造成开口不清,增加纬缩产生机会。 3:纬纱动态张力偏大,纬纱在右侧布边外释放后,整幅纬纱因突然失去牵引力,而迅速反弹后退,产生纬缩。

4:织机开口时间太迟,当纬纱释放时,梭口尚未充分闭合,纬纱便在梭口内向左方收缩,产生纬缩;闭口时间太早,纬纱可能在闭口时被强行拉断,造成断纬型卷曲纬缩。

5:右剑头释放时间过早,或右剑头出梭口时间过早,此时梭口尚未闭合,纬纱在梭口收缩,形成纬缩。

6:织机上机张力偏小,绞边经纱松弛,开口不清,引纬受阻,也容易造成纬纱反弹扭结。

7:积极式剪刀故障,导向刀片位置高低不正,导向刀片与从动刀片间隙过大等原因,妨碍纬纱的正常剪切,会在织物左侧布边形成圈状纬缩。

B:消除方法

1:纺部应积极提高经纱质量,减少纱疵,如飞花、竹节、棉杂等有害疵点。织部准备工序要大力清除经纱疵点,并减少纱线表面毛羽,提高纱线光洁度。涤棉纬纱,宜加强热定捻处理。布机车间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65%~70%左右。

2:织物工艺设计,在不显着增加经纱断头急布面疵点的情况下,宜适当减少每筘穿经根数。

3:适当放松从筒子架上引出的纬纱张力,使纬纱在释放后,被钢筘打入织口的时间内,既能充分伸直,有不过于反弹扭缩。

4:调整织机开口时间。一般剑杆织机为305度,平纹织物控制在310度~315度,斜纹织物控制在320度~325度内为宜。

5:调整纬纱释放时间,适当调节开夹器高低、左右位置,一般掌握在右边以外的回丝长度不大于10~15mm。如果短于这个长度,布面易产生缺纬,长了浪费回丝,影响用纱规格。

6:织机开口不清,可调整经位置线、开口大小及吊综高低。

7:对积极式剪刀,应结合上轴进行检查、校正,日常应保证安装规格正确,刀片锋利。

三:双纬(百脚)、断纬、缺纬

(一)双纬(百脚)

A:形成原因

1:正常织造中,纬纱张力小,造成引出纬纱的长度超出布幅设定长度过多,因而纬纱右侧布边外多出一段纱尾。当接纬剑下一次运动,进入织口引接纬纱时,将上述纱尾带入织口,从而在织物右侧布边正常的经纬纱组织中,间隙性的多出一条15~16mm左右的短纬,称边双尾双纬。其次,织造中如纬纱张力过大,纬纱在右侧布边外释放后,弹性回复过大,则织物右侧布边会造成因纬纱短缺一段,而形成边双纬织疵。

2:接纬剑纬纱夹持杆与右侧释放开夹器接触过小,或开夹器磨灭起槽,接纬剑在接纬退回时,纬纱释放受阻,在织物左侧布边外的纱尾过长;如接纬剑纱夹持杆与右侧开夹器接触过大,纬纱尚未引出布边,就提前释放,则织物右侧布边会产生纬纱短缺纬。

3:剑杆织机送纬剑与接纬剑一般在筘幅中央交接,如果剑带松动太大,两剑头交接尺寸不符合规格,左右剑头夹松夹紧等原因,导致引纬交接失败,则纬纱引到中央后,会被左剑头带回,布面上出现1/4幅双纬(百脚)。

4:纬纱从筒子架上引出张力太小,引纬时被带入,特别在纬纱同时使用正反捻向时,纬纱易绞在一起,同时被剑头引入,造成全幅性两根双纬。

5:边剪不锋利,纬纱剪不断,同时引入双根纬纱,形成全幅或半幅双纬。

6:规律性双纬主要是送经机构及开口部件故障引起的。织疵的形态特点是每条双纬之间的间隙几乎一致。

B:消除方法

1:合理调节储纬纬纱清洁毛圈与鼓筒绕纱间隙及夹纱板张力,使每根纬纱在右侧布边外释放后,均能保持5~10mm纱尾。

2:务必正确校正接纬剑纬纱夹持杆与右侧开夹器接触程度,调换或胶补磨损的开口器,以利纬纱准确顺利释放。

3:减小剑带与导轨间松动,校正两剑头交接规矩。

4:筒子架上引出的纬纱张力要适中,同时使用正反捻纬纱时,务必进行热湿处理。自然定捻一定要经过定捻效果测试,以资保证。

5:正常引纬边剪的定期维修工作。轴劲磨灭、刀片不够锋利,要结合上轴检修进行调换。

6:发现规律性双纬,对磨损的工艺纸带、纹钉,务必随时调换;上轴时,起综臂螺钉务必检查、拧紧。

(二)断纬、缺纬

A:形成原因

1:送纬剑部分:送纬剑剑头夹纱弹簧片校得太紧,张力过大,送纬剑在夹持纬纱时,将纬纱拉断。纬纱或夹在弹簧片最里端,至中央交接时,同样会被拉断。夹纱弹簧片调得太松,剑头会夹不住纬纱,或夹纱于弹簧片头端,当纬纱送至中央交接时,易脱钩而接空,造成交接失误;夹纱弹簧片使用日久产生磨灭,压纱不对,造成夹纱不良而交接失误。

当夹纱弹簧片内积有杂物如飞花、棉杂、粒屑等,弹簧片迅速减小,夹纱作用降低,纬纱夹不牢,因而造成送纬或接纬失败。

送纬剑与纬纱刚接触时,纬纱位置太高,使纬纱不能正确进入送纬剑剑头,导致断纬或缺纬。

2:筒子架部分:纬纱得张力,自筒子架引出纬纱至送纬剑剑头一端,由两对弹簧片控制。

张力弹簧片调得过紧或纬纱被送纬剑剑头夹得太紧,交接时易被接纬剑拉断,或左右剑头释放纬纱时弹回梭口,造成缺纬。

张力弹簧片太松时,纬纱松弛下垂,而使引纬失误,被送纬剑碰断,造成断纬;张力片内夹有棉屑、棉杂、纱疵等,使张力片失去作用,造成断纬。

导纱磁眼破损有棱角,引纬时,纬纱被拉断。

3:剪刀部分: 剪刀剪纱时间太早,纬纱还没有被接纬剑接住,造成引纬动作失败,右侧布边会产生缺纬。 剪刀剪纱时间太迟,纬纱被送纬剑剑头夹得太紧,接纬时被拉断。 剪刀刀口磨灭不锋利,纬纱被拉断,或被接纬剑夹得太紧,接纬剑剑头不能越过纬纱,导致交接失误。

4:接纬剑、送纬剑剑带与导轨钩磨灭、松动在2mm以上,开车时,引纬振动大,交接失误,严重时,会打坏剑头或磨损钢筘。

5:接纬剑剑头夹纱部分磨损,纬纱夹不紧,容易滑脱,断纬出现在筘中央。

6:纬纱推测器断纬自停装置时间调节不当,感应器检测时间不在纬纱通过梭口时间内,易造成无故停车。

7:开口时间调节不当平综太迟,或接纬剑剑头出梭口时间过早,释放纬纱时,尚未综平,纬纱收缩反弹,造成右侧布边缺纬甚至产生纬缩;平综太早,纬纱在梭口闭合中,强行拉断,造成右侧布幅缺纬。

8:开隔器释放时间调节布当。原因同(7)。

9:送纬剑送纬纱指作用时间不当,向下运动时间太早或太迟,造成引纬失误。

B:消除方法

1:送纬剑剑头夹纱弹簧片弹力,松紧应适当为宜。一般先将纬纱用手卡入弹簧片内,手感张力松紧适当为宜。开车后,观察布面时否造成断纬、缺纬。应经常检查弹簧片有无杂物、棉屑附着,并及时清除。

2:纬纱张力应调节适当。一般用手感纬纱张力松紧,调节弹簧片压力。

3:引纬剪刀剪纱时间,当送纬剑开始接纬时,纬纱进入夹纱弹簧片内离剑头小挡片约4~6mm,剪刀剪断纬纱。剪刀刀口磨灭应拆下,在砂轮上磨快或更新剪刀。

4:剑带与导轨钩磨损,松动超过1mm时(送纬剑剑头进出梭口处最易磨损),应取下修理。最好调头使用或更换新剑带;剑带导轨钩磨损者亦应更换。

5:接纬剑剑头楔面夹纱部分磨灭,夹纱不牢,应取下修理或更换。

6:纬纱检测器断纬自停作用时间,应掌握接纬剑剑头引纬离右侧不边10mm时,感应器作用红灯发亮,紧固螺栓。当品种、穿筘筘幅变动时,应及时调节。感应器作用时间,约在弯轴235度~282度之间。

7:开筘时间约在300度~305度平综时右侧梭口刚好将纬纱夹住,此时纬纱尚未释放,从而不会造成纬缩、缺纬与断纬织疵。

8:开隔器释放时间,应掌握右侧绞边纱纱尾录出布边约10~15mm。

9:送纬剑作用时间,掌握在弯轴0度,送纬剑开始下移。

四:多臂机跳花、星跳

(一)多臂机跳花

A:形成原因

1:竖针与竖针提刀间隙小于1.4mm,使提刀钩不到竖针,造成相应的综框运动失效。

2:上下保持板(挡板、压板)与上下钩前后、上下间隙太大,使提刀上移,造成与上述相同的后果。

3:上下拉刀上的橡皮与拉刀脱离、松动,使拉刀与拉钩滑脱,或钩不刀拉钩,使相应的综框运动失误。

4:探针与横针卡住弯曲,使探针或横针运动失误,导致综框运动失误。

5:竖针与其导板上下运动不灵活(如导板浸油泡胀),使竖针与相应的综框运动失误。

6:多余综片的下吊综连接零件未拆下,在使用平综装置时,所有综片向上或向下运动,连接零件卡死而打坏多臂机有关部件。

B:消除方法

1:竖针与竖针提刀间隙应为1.4mm。正常运转中调节竖针导板的高低,或保持杆高低(指保持杆与拉钩接触时的距离。

2:保持杆与拉钩在压下时应稍有间隙,一般掌握小于0.6mm,使拉钩既能横动又不轧住。

3:发现拉刀上的橡皮松脱,应及时上胶修理,以恢复原有设计功能。

4:探针、 横针弯曲者应校直,保持灵活。

5:竖针在竖针导板上应灵活运动,应在上轴前拆下保管。

(二)星跳

A:形成原因

1:上机工艺参数选择不当,上层经纱松弛下垂,送纬剑从下层经纱上面穿过,因而形成纬向星跳。

2:吊综过高,送纬剑从悬浮的下层经纱下面通过,可能形成左侧纬向星跳。

3:钢筘号数选择不当。每筘穿经数多,易造成经纱粘连,开口不清,容易产生星跳。平纹至物每筘两根,很少产生星跳。

4:阔幅织机上,全幅经纱缩率差异较大,右侧边经张力容易松弛,开口不清,产生经向星跳。

5:绞边异形综丝,过于挤压布边地经,受挤压处容易产生经向星跳。

B:消除方法

1:合理选择上挤工艺参数,上下层经纱张力差异布宜过大。

2:正确吊综规格。一般掌握下层经纱稍低勿高,下层经纱过高,布仅容易产生星跳,同时还会造成剑头、剑带的布正常磨损。

3:正确选择筘号,尽量减少每筘经纱穿入根数。

4:适当加大上机张力,以提高边经纱张力。

5:调整两侧绞边左右位置,或放宽中间布幅空筘区宽度,使绞边综丝对布边经纱的磨擦挤压降低到最小限度。

五:断经(缺经)

A:形成原因

1:送纬剑、接纬剑两剑头、剑头座、剑杆带、剑带导轨沟槽磨灭,部件有毛刺棱角。当剑杆进出两侧梭口,剑带导轨进入梭口时,上述部件与经纱磨擦而产生断经。

2:剑杆动程调节不当,剑杆进出梭口时,两边边纱挤压磨擦而造成经纱断头。

3:经纱张力、边纱张力大小,形成开口不清,邻纱粘连,剑头进出梭口,撞断经纱。经纱张力、边纱张力过大,经纱、边纱承受不住织造磨擦拉伸而形成断经。

4:吊综高低位置校正不良。吊综太低,上层经纱松弛,增加上层经纱与剑头剑带磨擦;反之,吊综太高,增加下层经纱磨擦。

5:停经片、综丝、钢筘磨灭,经纱织造中被擦断。

6:织轴轴幅与穿筘筘幅中心位置不一,增加综丝、筘片与边纱摩擦而增加断头。

7:电器停经装置失效,感应器时间调节不当,造成停车位置不正,使断经不关车。

8:漏穿停经片,断经不关车,形成缺纬。

9:地脚松动,机架振动,使剑杆运动不良。

B:消除方法

1:加强引纬部分维修,定期定人检查剑头、剑杆、剑带导纱钩等部件磨灭及光滑情况,并及时修正或调换。

2:正确调节剑杆进入梭口的时间。送纬剑进口—引纬剪刀8~10mm,接纬剑出梭口—边撑盖40~45mm。使剑头特别使送纬剑剑头进入梭口时,不擦或少擦边纱,尽可能减少边纱的挤压度。

3:经纱张力宜适当调节。在不增加经纱断头与疵点的条件下,经纱张力以小为宜。这样可以降低断经,减少多臂装置零部件的负荷与摩擦。织轴两侧经纱应保持卷绕平整,张力均匀,无高低、无绞头。

4:开口不清,可适当减小后半梭口的深度,以增加经纱张力。经位置线调节,织机平综时,综眼、停经片导棒(一般低2~3mm)、后梁在同一水平线上,左右呈水平状态。缎纹直贡织物,后梁位置配置,可稍高10mm。

5:加强综筘、停经片的了机检修,特别在使用自动接经机时,更应制订轮修周期制度,及时调换磨损综丝、筘片。

6:严格掌握织轴轴幅应大于或等于经纱穿筘幅度10mm左右,两者中心应绝对保证一致。

7:织机挡车工与保养维修工,应经常检查电气停经装置作用,及关车灵敏度。

8:对漏穿停经片,在上轴开车时,应加强检查,把好关。

9:增加一根小绞棒,1/1穿绞,装在后梁与停经架之间。绞棒距离停经架后托纱棒约60mm左右。分绞棒使经纱在停经架上方形成小开口,经纱被分成两层(片),使密度减小一倍,可降低经纱之间、经纱与停经片之间的摩擦,从而降低断头。

10:织造、浆纱或经纱,采用后上蜡措施,可减少经纱与综丝、停经片、剑头间的摩擦,及摩擦而产生的静电,从而降低断经。

六:波纹

波纹疵点多发生在斜纹或贡缎织物以及多页综框织得织物上,织疵形态为全幅经纬纱序紊乱,织物组织变幻不定,或呈密集规律性百脚状,或呈近似大跳花得双层布。

A:形成原因

1:多臂机传动小齿轮断裂破损,导致多臂机阅读机构故障,引起综框动作紊乱。

2:纹板滚筒传动蜗轮定位不良,导致纹钉与探针接触误差,引起综框运动失调。

3:多臂箱内探针弹簧复位不良,引起与之相联得综框动作失调。

4:提综臂与角行杆绞接轴承磨损过大,或综框连杆铜圈脱落,导致综框升降动程偏差过大,而形成波纹。

B:消除方法

1:调换破损或断裂的小齿轮。

2:按正确程序,装置定位纹板滚筒传动齿轮。

3:检查并校正针探弹簧,使之复位良好。

4:及时调换磨损的提综臂轴承,综框连杆铜圈脱落的应及时添补装好。

❺ 双扇门下面的那个地插叫什么名字

插地下那叫门插销,插销是一种防止门窗从外面被打开的防盗部件。现代门窗等插销器具一般是金属的,而古代的门窗插销则为木质结构的。插销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带有可活动的杆,另一部分是一个插销孔,也叫插销"鼻儿"。
插销,是一种防止门打开的简单部件,一般是金属的,分两部分,插销一部分带有可活动的杆,一部分是一个"鼻儿"。通常带杆的部分固定在门上,鼻儿固定在门框上,并且位置要对应。比锁的结构简单很多,但效果相当,只是锁在门外,插销在门里。使用时,将杆插入鼻儿中即可。

❻ 早上看见烧香的筒子的香杆烧掉了

也许有暗示,也许是巧合没有意义。如果心里梗塞不舒服,就多念念佛。遇到急事,就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不着急的时候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行。我曾经有次去寺庙上香,三个香灰先后烫我的手,当时一直蹊跷纳闷,耿耿于怀。结果回来过没多久就和人打起来了。那个时候没入佛门,不懂如何化解。不过菩萨已经提前暗示我了。我却不懂。如果是现在,我就会多多念佛,并将功德回向化解冤仇灾难等。不管遭遇什么,记住念佛就好。如果真的遭遇紧急情况,菩萨比贴身保镖还管用的。

❼ 双37高炮射击后发射部分如何保养

目前,国产
37mm
高炮
(
以下简称三七高炮
)
仍然是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与服务中的主要装备。这些
高炮大多是从部队退役淘汰下来的,因其服役年限长、维修保养所需零配件缺少,加上总是在恶劣天气条
件下使用,
经常出现一些故障。
这里,
根据多年来宜城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情况和三七高炮维修保养情况,
对三七高炮使用中常见的故障进行了归纳,分析了其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

一、射击中自动机(炮身、炮闩、装填机)的故障与处理方法

1
、射击中自动机复进不到位

三七高炮在连续射击中,自动机复进不到位,现象
:
复进慢,射击速度减低;严重时,输弹机凸部不能
压下连发卡锁杠杆,不能打连发。原因:连接轴上簧片失效,紧塞器拧得太紧,复进机驻环、摇架内滑道
油泥过多或有碰伤;处理
:(1)
将炮身转至射界内,取下自动开闩盖,再将射角打到便于操作的角度
(
注意禁
射角
)

(2)
从自动开闩盖处,用大螺丝刀插在输弹机体下方与自动发射卡锁杠杆前端之间,稍用力向上撬,
控制自动发射卡锁始终处于下落状态并放开输弹器体。
(3)
将握把拉到最后方,
使保险转把转到

解脱

位置,
两手控制住握把,踩下发射踏板,然后控制住握把慢慢向前送回。输弹钩到达前扩张部时便会放开炮弹底
缘部,此时因其无力向前运动入膛而向后掉出,将炮弹安全接住。

连接轴上簧片容易松动而卡在自动开闩盖上使复进不到位,更换簧片。复进簧失效,更换弹簧或更换
新身管;紧塞器拧得太紧,稍拧松一点;后座摩擦力太大,复进机驻环、摇架内滑道油泥过多或有碰伤,
擦拭涂油或锉修。

2


射击中炮弹压不到输弹机上

三七高炮的炮弹压不到输弹机上有两种情形,一是第一次装填时炮弹压不到输弹机上,二是连续发射
中炮弹压不到输弹机上。


1
)第一次装填时炮弹压不到输弹机上

现象
:
握把已拉到位并放于后扣内而炮弹压不下去。原因:压弹要领不正确,形成

骑马弹
”(
上下或左
右倾斜
)
而卡在压弹机内不能退出。处理方法:先从后壁上将一发炮弹放在输弹机上,再进行发射,若能连
续射击,则待情况允许后排除,否则应立即排除;拨弹器和制动器的插销
(

7

)
任何一个折断都会造成
射击动作中断,使制动器打不开,上凸出角挡住拨弹器体不能转动,因而炮弹压不到输弹机上,应卸下装
填机查找并更换插销。


2
)连续发射中炮弹压不到输弹机上

现象:活动梭子成保险状态
(
即跳梭子
)
。此时,可拉握把重新压弹,仍压不下去,找出原因予以排除。

原因与处理办法
:
①炮弹卡在压弹机内。压弹不正,用起子将炮弹拨正或退出重压;若是弹夹卡笋太
松,压弹时倾斜,应退出炮弹重新压入。②拨弹器体转不动。制动器体上凸出角或小杠杆的插销折断,更
换插销;输弹机上冲铁簧失效,更换冲铁簧;抽筒慢,复进时压弹,拨弹器被顶住,退出炮弹重新压入,
擦拭炮膛药室,焊修闩体上的冲铁或抽筒子的冲臂。③活动梭子的保险失效。复进时因压弹折板不能随活
动折板向下,所以压不下炮弹,更换活动梭子弹簧。

3
、射击中从输弹机上掉出炮弹

要判明是压弹时掉弹还是输弹时掉弹。压下就掉,抓弹钩上有故障。输弹时掉弹,输弹簧力不足,炮
闩不能关闭或关闭过早引起。原因和处理办法:

(1)
压弹时掉弹,炮弹未被抓弹钩抓住。压弹机的定向道磨损,用
J422
焊条焊修、镶补后壁;输弹钩
及轴、输弹器体或输弹钩簧损坏,焊修或更换,没有备用弹簧时可加垫片;输弹器体过早向前,自发卡锁
高度不够,接触处磨损,青铜滑钣座磨损等,将自发卡锁高度调整到比发射卡锁高出

0.8

1.0mm
,或更
换卡锁弹簧,或焊修自发卡锁的磨损处。

(2)
输弹时掉弹,是输弹力量不足。输弹簧失效,弹入膛时冲力小,冲不倒抽筒子,炮膛不能关闩,炮
弹自动掉出,更换输弹簧
;
若没有备用弹簧时,加垫片。

(3)
输弹线上有阻碍。抽筒慢,上膛的炮弹被未抽出的药筒碰回,用大起子或取弹器取出药筒;拨弹器
体下垂,
拨弹器体未固定紧而与炮弹发生摩擦,
应拧紧固定螺钉或更换铜套筒;
炮闩过早关闭,
闩室磨损、
下大上小、抽筒子折断、冲铁磨损等,使炮闩过早关闭而掉弹,更换或镶修闩体。

(4)
炮闩不能关闭或关闭过早。闭锁器拉钩杆折断,焊接或更换;抽筒子爪的凸部损坏,上膛的炮弹冲
不倒抽筒子,更换抽筒子。

4
、射击中炮闩关闭不严

闩体未碰到炮尾上闩体挡钣,闭锁器顶帽未全部露出。处理方法:拉握把退出膛内炮弹,重新压弹射
击。若能关严,则是炮弹故障;仍关不严时,炮闩有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1)
关闩力量不足,闭锁器弹簧失效。更换弹簧。

(2)
闩体受阻。炮弹底火凸出,挤住了闩体,此时,应另换炮弹;炮弹、药室太脏,有碰伤,使炮弹不
能完全进膛而挡住闩体,退出炮弹,擦净后再压入进行射击;闩体及闩室缺油或太脏,摩擦力增大,应注
锭子油,擦拭后再行射击;身管转动
(

37)
,抽筒子不能全部倒入缺口内,炮弹被挡住一截,不能全部入
膛,造成关闩不严,将身管拧正并固定紧。

5


射击时不发火
(
打不响
)
闩体已关严,膛内有炮弹,但打不响。处理方法:一般情况下,需停
1
分钟后,拉握把退弹,以防因
迟发火而造成伤亡事故;紧急情况下或身管温度上升到
300
℃以上时身管外表呈棕色,必须立即退弹防止
炸膛。重新压弹射击,若仍不发火,应立即查看底火,底火击痕深陷,炮弹的故障,更换炮弹;则应继续
压弹射击;没有击痕,击发装置的故障,分解排除。

(1)
炮闩的故障。炮弹底火或发射药筒受潮,更换炮弹;底火安装深陷,下陷量超过
0.5mm
,击针撞击
底火的深度不够,不能击燃底火火帽,更换炮弹,射击后再排除,方法是用底火扳手拧平底火。

(2)
击发装置的故障。击针尖过短或折断,更换击针尖;击针簧失效或击针室太脏,涂油擦拭,更换击
针弹簧;击针缩回量<
9
毫米打击无力,焊修击发杠杆磨损的曲角或击针体方键处或者更换击发杠杆;击
痕深不正,
检查闩体下垂量,
先用
J507
焊条堆焊曲臂半圆凸出柄的磨损部位,
然后用心棒将曲臂装夹在车
床上加工并热处理检验尺寸,击痕深且正,发射装药和底火受潮,更换炮弹。

6


射击后从膛内抽不出药筒

三七高炮出现抽不出药筒时,打开摇架上盖钣查看炮闩是否打开。闩体不能自动打开,属于自动开闩
盖未固定确实,射击时自动脱出,重新固定自动开闩盖;开关轴上的滑轮与自动开闩盖曲线滑槽摩磨损或
损坏,重新配制滑轮;后座过短,驻退机有故障,拆卸驻退机,重新加液。擦拭炮闩和炮膛。

二、瞄准机(高低机、平衡机、方向机)的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1
、高低机与平衡机的动作困难

(1)
高低机与平衡机动作单向
(
向上向下
)
困难。原因及处理方法;平衡机没调整好,打低困难时,放松

平衡簧,打高困难时,压缩平衡簧,调整时要将炮身打到最高并注意使两边的弹簧压缩程度一致且转动力
之差≯
2kg
;平衡机弹簧失效、机筒进水后弹簧锈蚀卡死或折断,更换平衡机弹簧。

(2)
高低机与平衡机双向动作困难。原因及处理方法:高低齿弧与高低齿轮啮合过紧,将转动偏心筒到
灵活为止;蜗杆与蜗轮啮合过紧,拧松蜗轮箱与变速箱之间的螺钉,如减轻,则调整蜗轮外侧的轴承套或
在变速箱与蜗轮箱之间加垫片,用变速箱上的螺盖调整;两锥形齿轮啮合过紧,调整灵活;大小速齿轮与
上、
下齿轮啮合过紧,
增加箱体之间的垫片;
传动箱两侧螺环、
螺盖以及蜗杆轴端面螺帽将轴承压得过紧,
适当拧松螺环或螺盖;高低机和平衡机的各部轴承损坏或压得过紧,更换轴承,适当拧松轴两端的压螺;
平衡机托环与挂耳转动不灵活,分解擦拭。

(3)
动作不均匀。原因及处理方法
:
高低机转轮轴或其他传动轴弯曲,冷矫弯曲度;齿弧、齿轮、蜗轮、
蜗杆上有碰伤,清理凸起部分的金属;平衡机机筒上有压坑和碰伤,铲除筒内的凸起金属,有压坑的用园
形工具矫正。

(4)
高低机打滑
(
不能变速或动作不灵
)
。原因
:
变速器的压环没有压紧或摩擦系数过小所致。

小速转动时高低机不工作
(
第一速打滑:不踩变速踏钣时为第一速,各连接件之间有故障
)
。传动杆弯
曲或调整过短,应矫正弯曲度,适当调长传动杆,从连接筒内拧出一些;变速杆在蜗杆轴内运动不灵活,
弯曲、油泥过多,矫直、分解擦拭;变速弹簧失效,更换弹簧;变速压环和齿轮压环变形磨损或有油,擦
拭、矫正处理;小速齿轮的衬筒与套筒接触的端面磨损,衬筒凸缘厚度小于
2.5mm
时,在衬筒与套筒之间
加垫片,将其厚度调到
2.8

2.9mm


大速转动时,高低机不动作
(
第二速打滑:踩下变速踏钣时为第二速,各连接件之间有故障
)
。传动拉
杆调整过长,将其调整短一些;变速杠杆、传动杆、底盖孔同各自的连接轴磨损,孔径大于
0.8mm
时,应
配制连接轴;变速杠杆磨损,用
J422
焊条焊修;变速压环与齿轮压环磨损、变形和有油,加垫片并除油;
蜗杆上方的螺帽松动或大速成齿轮内衬筒的上端面轴承间隙过大,
加垫片,
将间隙调到
0.25

0.3mm
之间;

2
、方向机的故障与排除方法

故障与排除方法:
托架回转部分的零件与固定零件相卡,
重新分解结合;
下部托架滚珠带的滚珠磨损,
更换滚珠,
并注意保养;
下部托架过脏及下部托架没有调整好,
清除调整灵活;
变速压环与齿轮压环磨损、
变形和有油打滑,加垫片除去油泥。

小速转动时方向机不工作
(
第一速打滑:不踩变速踏钣时为第一速,各连接件之间有故障
)
。传动杆弯
曲或调整过短,矫正弯曲度,适当调长传动杆,从连接筒内拧出一些;变速杆在齿轮轴内运动不灵活,弯
曲、油泥过多,矫直、分解擦拭;变速弹簧失效,更换弹簧;变速压环和齿轮压环变形磨损或有油,擦拭、
矫正;小速齿轮的衬筒与套筒接触的端面磨损,衬筒凸缘厚度小于
2.5mm
时,在衬筒与套筒之间加垫片,
将其厚度调到
2.7

2.9mm


大速转动时,方向机不工作
(
第二速打滑:踩下变速踏钣时为第二速,各连接件之间有故障
)
。传动拉
杆调整过长,调整短一些;变速杠杆、传动杆、底盖孔同各自的连接轴磨损,孔径大于
0.8mm
时,配制连
接轴;变速杠杆磨损,用
J422
焊条焊修;变速压环与齿轮压环磨损、变形和有油,加垫片并除油;齿轮上
方的螺帽松动或大速成齿轮内衬筒的上端面轴承间隙过大,加垫片,将间隙调到
0.2

0.3mm
之间;

❽ 用海杆钓鱼池用自动地插钓鱼好还是用杆间下面能当用铃铛好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❾ 4/3台球杆筒子问题,请高人解答!我的台球杆筒子是4/3的,但是拿杆的时候后把和前肢怎么是从一个洞里出来

标准的斯诺克球杆都是放在盒子里的,能更好的起到保护球杆的作用。
斯诺克球杆较长,即使是四分之三的也还是比较长的,而且比较细,放在杆桶里面不能更好的起到保护的作用,只是携带着更方便一些。
一般的装斯诺克球杆的四分之三的杆桶(三五十元吧),价格比较低,质量上不能特别的有保证
像你说的那种情况应该是杆桶的地步的两个洞之间的隔断(或者是布条隔开的)裂开了,四分之三后节也比较短,也就从同一个洞里出来了……
应该是这个情况

❿ 中通杆可以在尾步装地插吗

中通杆可以在尾步装地插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