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泡茶有固定的时间吗
泡茶的次数多了,会慢慢培养出把握泡茶时间的感觉,每款茶多长时间出汤,凭的是经验和个人口味喜好。初学泡茶,可以参考每款茶各自的“泡茶时间公式”。
比如:绿茶、红茶,3克茶,150毫升水,第一泡40秒,每多一泡可以加20秒;乌龙茶,多用小紫砂壶,茶量多,先用沸水温润一下球型半发酵茶,马上倒出,这样能使之后的第一泡茶能更充分地浸出,同样第一泡40秒倒出,然后每多一泡加20秒。
稍稍增加冲泡时间,是为了前后茶汤浓度相同。还有水温(高低)和茶叶(用量)影响冲泡时间(长短),一般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宜短;水温低,用茶少,冲泡时间宜短。
泡茶时间控制的原则和习惯如此,实际操作中应按饮茶者品味调整。
Ⅱ 泡茶需要泡几分钟
泡茶的时间不宜过长,浸泡4-6分钟后,就可以喝了,这样效果会很好。这时候,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他可溶性物质已被浸泡出来。如果浸泡时间太长,茶会有苦味。喝茶还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不建议使用保温杯泡茶,泡茶还是用陶瓷壶和茶杯比较好。因为如果茶在高温下长时间保存,茶叶中的一部分芳香油就会溢出,就会降低香气;这样鞣酸和茶碱的含量就会超标。一些营养素也会流失。
2、不要用开水(沸点为100℃)冲泡茶。用开水冲泡茶会破坏许多营养成分。例如,当水温超过80℃时,维生素C,P就会被破坏,鞣酸的含量就会过多,茶就会有苦味。因此,茶水的温度通常在70℃至80℃之间。
3、茶叶不应该在第一次在使用后就丢掉。大部分人群第一次使用茶叶后,就会扔掉用过的茶叶。实际上,这是一种浪费的表现。茶叶含有很多的胡萝卜素,粗纤维和其他营养素,在浸泡后,我们可以把茶叶咀嚼后咽下去。
4、不应该经过泡浓茶。浸泡一杯中等浓度的茶,通常需要10克左右的茶。但有些人比较喜欢喝浓茶,茶太浓,过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就会被分解出来,对胃肠道过于刺激。
Ⅲ 泡茶时,出汤时间应该怎么把握
我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要想泡一杯好茶,那么对于出汤时间的掌握和火候就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那么泡茶的时候,出汤时间怎么去把握呢?
最后就是个人口味的影响,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口味和习惯,所以对于出汤时间并不是标准的,总体来说要是要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用自己的品茶经验作为最重要的一环,来决定出汤的时间。
一般的出汤时间被分为两种,一种就是迅速出汤,就是水注入以后,迅速的进行出汤,整个过程大概就在七秒左右,这种适合高山白茶,桐木红茶等等。
还有一种就是俗称的坐杯,就是注水以后让热水在茶里闷一段时间,整个过程大概一分钟到两分钟之间。
Ⅳ 泡茶时间一般在几分钟内最适宜
茶杯泡饮一般红绿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沸水约200毫升冲泡,加盖4—5分钟后,便可饮用。
如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与绿碎茶,有沸水冲泡3—5分钟后,其有效成份大部分浸出,便可一次快速饮用。饮用速溶茶,也是采用一次冲泡法。
品饮乌龙茶多用小型紫砂壶。在用茶量较多(约半壶)的情况下,第一泡1分钟就要滤出来,第二泡1分15秒(比第一泡增加15秒),第三泡1分40秒,第四泡2分15秒。也就是从第二泡开始要逐渐增加冲泡时间,这样前后茶汤浓度才比较均匀。
(4)怎样控制泡茶的时间扩展阅读
泡茶的注意事项:
1、用保温杯泡茶需注意。保温杯虽能保温,但茶叶中多种维生素和芳香油易在高温或长时间的恒温水中损失,茶的效用和口味也降低了。好的茶具应首推陶器类,具有一定透气性,冬天保温,夏天不馊,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所以紫砂茶壶享有盛名。普通的泡茶玻璃杯最合适。
2、用沸水冲泡,注意控制温度。刚烧开的水温度高,可使茶叶中不耐高温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等)大量破坏,并且使茶的香味很快消失。泡茶的水温宜按茶叶老、嫩来分,老茶可用95℃的开水直接冲入;嫩茶则应低些,80℃左右比较适合。
Ⅳ 如何更好的控制泡茶时间
一、头泡茶不能喝 茶叶在生长和采摘过程中,表面会有些滞留的农药、手渍或微尘杂物。在采摘炒制前不能经过冲洗,且明前牙茶多用手工炒制。因此,头泡茶就起到“洗茶”的作用(尤其功夫茶类),用低于80℃的开水半杯冲泡(明前清茶类冲泡需60~65度,雨前清茶需70度左右;红茶、普洱类需用二沸蟹眼水90~95度左右;乌龙类茶需三沸水100度),过10秒~半分钟左右将茶水倒掉。这样洗过的茶叶就可以冲泡了。 二、不能都用沸水泡茶 有人认为,泡茶的水温越高越好。其实不然。沸水泡茶,维生素等有效成分会遭到破坏,芳香油大量挥发,鞣酸、茶碱也大量浸出,茶叶的营养价值降低,有害物质增多,茶叶失去芳香。适宜的泡茶水温是60度~80度~90度~100度之间(茶的不同)。应视茶叶的质量而定。茶叶嫩,水温宜低些;茶叶老,水温可适当高些。 三、茶宜现泡现饮 茶叶冲泡1—3分钟,茶叶慢慢下沉杯底,即可趁热慢慢品饮。第一杯茶不能喝完,需留1/3,待再次冲泡(清、花茶类)。乌龙、普洱类要用紫砂壶或盖碗泡茶,需10-20秒泡好倒干(口味轻重),再次续水后每一泡时间增加5-10秒,以保持茶水色泽及口味的一致性。一般茶叶,冲泡2-3次,至茶叶淡而无味为止。好的茶叶可冲泡6-8次(清茶6次,普洱可达十次以上)。茶叶切忌长时间浸泡,更不能喝冷茶。长时间浸泡茶叶中的有害物质渗透出来,喝后不利于健康。 四、茶杯不宜加盖 有人认为,冲泡好的茶,盖上茶杯盖,可使茶叶迅速泡开。其实,盖上茶杯,使茶叶处于高温环境,同样会使维生素等有效成分受到破坏,影响茶汁质量。有些人喜欢用保温杯泡茶,害处更大 。 五、茶贵新而惧潮 每年的新茶在五月份以后,如一时不喝,为防止高温和潮湿;最好将茶叶放在防潮茶叶筒内,外用食用塑料袋包好(防潮及异味),放在冰箱内(5-15度)随时取用。新茶的色、香、味会保持1-2年而不会变质。但是生活有品味的人应该在新茶制成后尽快品尝(一月后,新茶炒制后要放放,去除薪火味)。这才是新茶色、香、味俱佳的最好时刻。
Ⅵ 泡茶的时间
许多人都觉得隔夜茶不能喝,说法很多,其中比较“危言耸听”的是说喝隔夜茶会得癌症,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1.隔夜茶的概念很难区别---隔夜茶不会致癌
早晨泡的茶下午喝很常见,深夜工作泡的茶,清早起床后喝,茶水中发生的变化不会比白天大,如果非得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倒是白天的气温高,茶水变化可能更大些。
2.茶水放置时间长了,会发生一些什么变化呢。。。。。怎样饮茶最健康
研究表明,最主要的变化是茶多酚的进一步氧化,颜色加深。一杯清澈碧绿的茶水,尤其是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放置久了,会失去绿色,增加黄色的程度。这是茶水中的茶多酚氧化形成黄红、红褐色的氧化产物,主要是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这些产物是无毒的,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3. 还有人推测,茶水放过夜后,会产生亚硝胺这种致癌物质---品茶品出健康来
首先,应该肯定茶叶中即使有亚硝胺,也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日常食用的许多食物中,如面包、蔬菜,腌菜、咸鱼、咸肉等均含有亚硝胺,而且量较茶水中多多了。可也没见大家都不吃饭菜了。每千克肉制品中的亚硝胺含量有4~50微克,岂不是很可怕,其实非也,因为人体本身就有分解亚硝胺的功能。
再说,亚硝胺要达到每千克体重吸收100~2000毫克才有可能致癌,而且是常年持续性大剂量的服用。一般正常的进食量,是不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危害性的,喝茶的数量与摄入的饭菜数量相比,更是微不足道。如果轻而易举地对这些微量的亚硝胺“俯首称臣”,人怎么还能称得上是“万物之灵”呢?
因此,担心喝茶会带来亚硝胺致癌的危害,是毫无道理的。
另外,研究显示,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是亚硝胺天然抑制剂。因此喝茶还能消除其他含有亚硝胺食物带来的危害。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对其他致癌物的抑制效果也相当明显。茶水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也有辅助抗癌的功效。
隔夜茶因时间过久,维生素大多已丧失,且茶汤中的蛋白质、糖类等会成为细菌、霉菌繁殖的养料,所以,人们通常认为隔夜茶不能喝。其实,没有变质的隔夜茶不但可以饮用,还有以下保健作用:
抗癌、抗氧化:茶水放置时间长了会变为红褐色,这是由于茶多酚氧化成了红褐色的茶色素。研究表明,茶多酚和茶色素均有很强的抗癌、抗氧化作用,虽然说隔夜茶中维生素C的含量大大减少,但依然具有抗病作用。
止血:隔夜茶中含有丰富的酸素,可阻止毛细血管出血。如患口腔炎、舌痈、湿疹、牙龈出血等,均可用隔夜茶漱口治疗。疮口脓疡、皮肤出血也可用其洗浴。
明目:隔夜茶中的茶多酚有抗菌消炎作用,如果眼睛出现红丝,可以每天用隔夜茶洗几次。
止痒:用温热的隔夜茶洗头或擦身,茶中的氟能迅速止痒,还能防治湿疹。
生发:用隔夜茶洗头,还有生发和消除头屑的功效。如嫌眉毛稀落,每天可用刷子蘸隔夜茶刷眉,日子久了,眉毛自然变得浓密光亮。
固齿洁齿:茶水中的氟与牙齿的珐琅质钙化以后,会增强对酸性物质的抵抗力,减少蛀牙的发生;氟还能消灭牙菌斑,最好饭后两三分钟用茶水漱口。
除口臭:茶中含有精油类成分,气味芳香,清晨刷牙前后或饭后,含漱几口隔夜茶,可使口气清新,经常用茶漱口可消除口臭。
防晒:皮肤被太阳晒伤,可用毛巾蘸隔夜茶轻轻擦拭。因为鞣酸对皮肤有收敛作用,茶中的类黄酮化合物也有抗辐射作用。
去腥除油腻:隔夜茶还有特强的除腥气和除油腻的功效,吃虾蟹后用来洗手倍感清爽。
使用隔夜茶,应以不变馊(变质)为度。夏季温度高,茶水易酸败变味,如果搁置了24小时以上,最好不喝,否则会引起腹泻。
隔夜茶还可使睫毛变长
Ⅶ 如何做到合理饮茶(从茶叶的选择、饮茶量的控制、饮茶时间、饮茶禁忌)展开说明
最佳的喝茶时间应该是在饭后一小时。 倘若吃完饭后立即喝茶,时间长了容易诱发贫血,而等到饭后一小时,食物中的铁质已经基本吸收完,这时候喝茶就不会影响铁的吸收了。 而在空腹之时注意不要饮茶。因为茶叶中含有咖啡因等生物碱,空腹饮茶易使肠道吸收咖啡碱过多,从而会使某些人产生一时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症状,如心慌、头昏、手脚无力、心神恍惚等。 不常喝茶的人,尤其是清晨空腹喝浓茶,更容易出现上述症状。这在医学上称之为茶醉,一旦出现茶醉现象,只要口含糖果或喝些糖水,即可缓解。 凡患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老年人更不宜清晨空腹饮茶,尤其是浓茶。因为过多的鞣酸会刺激胃肠粘膜,从而道致病情加重,有的还会起消化不良或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