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生活小知識,讓美好生活更加便捷
当前位置:首页 » 自动清洗 » 人死后墓碑上怎样写生死时间
扩展阅读
香菇怎样切好吃好看 2025-07-18 06:24:51
教你怎样搭配衣服好看 2025-07-18 06:24:51

人死后墓碑上怎样写生死时间

发布时间: 2022-09-26 11:34:27

① 墓碑碑文如何写,具体有什么格式和要求

一、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

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 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二、墓志铭

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如《柳子厚墓志铭》。

2、正文

一般而墓志铭正文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要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生平经历;二是要评价死者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三是要写出立碑的意义,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3、落款

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需指出的是,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

三、功德碑

古代歌颂公德的公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绝迹,但今天为了表彰一些先进的个人,比如捐资

建校等也会立碑以纪念,这可以称作当代功德碑。这类功德碑通常也有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称谓和文种名称构成。如《某某先生捐资建校纪念碑》。

2、正文

正文叙述在何时、何地、为何原因、何人作了什么好人好事,同时正文也要阐明立碑单位或个人的感激之情。

3、落款

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称或姓名,并署明立碑日期。

碑文一般而言要求诗文并茂,读来琅琅上口。叙事简洁,抒情真挚、议论有力,只有如此才堪称乘

碑文在都能流传后世,所以歌颂功德,写人记事时,要客观公正,不可虚夸事实,流传谬语。不管褒也好,贬也好,以不失事实为贵,以公允持平为美。

碑文格式并无太多死框框。特别是碑文内容,因撰者而异,所以今天书写碑文要力求出新,以时代需要为念,万不可死拘旧制,作茧自缚。

② 人死后灵位写法与字数年令有什么讲究

墓牌、丧榜、灵位、神位写法

一、墓碑的写法:墓碑始于周朝,是墓主的标志,其位置在墓前正中处(墓门口),以便后人祭祀。墓碑坐向应与墓中棺材坐向相同。墓碑一般用青石制作,以便长期使用。其规格为高4.8尺,宽1.2尺,厚0.2尺(用双数不用单数,图吉利)。墓碑下端为基石,其内糟以放进墓碑为准。碑文有两种:一种是标名碑,一种是铭名碑,也称“墓志”。民间碑一般为标名碑,也有在墓碑背面记述主人简历和功绩的,这样的碑,前面为标名碑,背面为铭名碑,是一碑两用。

墓碑文由四部分组成:墓主生故时间、碑名、立碑人、立碑时间。生故时间、立碑人和立碑时间按上下款格式写,碑名在墓碑的正中间。
碑名,是墓碑的主要内容,因立碑人与墓主的关系不同而异。其字数从上第一字开始起排生、旺、墓、绝,到最后一个字,应男打“生”,女打“旺”,表示后人兴旺发达。碑名的内容应包括墓主死亡年代、性别、姓氏、名字、与立碑的关系等五个方面。以下举例说明:
1、子为父立碑:“公故显考雷府公讳天有之灵墓”。(此为本人父亲的碑)。“公故”反映死亡年代属公元年代,“显考”反映是男性,“雷府”反映墓主的族姓,“公”反映墓主与立碑人系父子关系,“讳”是晚辈对长辈的尊称,“天有”是父亲的名字。全部共十三字,“墓”字打在“生”字上。
2、子为母立碑:“公故显妣某府某氏智××之灵墓”,称父用“讳”,称母用“智”,全部碑名共十四个字,“墓”字打在“旺”字上。“讳”字贴在 阆行的左边,“智”字贴在闶阆行的右边。
3、孙子为爷爷立碑称“祖公”,为奶奶立碑称“祖母”,其他内容同上。再上一辈为“太祖父”、“太祖母”,又再上一辈为“曾祖父”、“曾祖母”。
4、女婿为岳父母合葬立一碑:
考某府泰山×××
公故显 之灵墓。
妣某府岳母×××
二、丧榜的写法:
丧榜是向左邻右舍告知家中死人的告示。同时反映家庭兴衰。书写丧榜、俗称“批殃”。唐山地区死人都写丧榜,其他地区有的不写。
1、丧榜的内包括十个方面:死者性别、姓名、最终年龄,死亡原因、生、死时间、主丧人、家中人口辈数,死者在家庭的地位,死者是否儿女双全,死者老伴是否健在。
2、丧榜格式:丧榜由上疏、闶阆行下疏三部分组成。闶阆也称中行,是丧榜的中枢支架,其写法要顶天立地、一行而成。要反映死者、生死时间之外的九个内容。
上疏:是在丧榜的左方用小体写死者的出生时间。下疏在丧榜的右方用小字体写死者的寿终时间,上下疏均低于中行两个字,一定要平,不能上疏高下疏低,与上下款格式不同。举例说明见右:“故显”说明是儿子为父亲主丧。“考”说明死者是男性。“雷府”说明死者姓雷,独立成家。“太公”说明死者膝下有孙子。“讳”是儿子对父亲的尊称。应写在中行的左侧,说明死者儿女双全,女儿也来参加发丧。“连成”是死者的名字。“耋年”,说明死者寿命在七十岁至七十九岁之间,不到八十岁,因病而亡,如果是因横祸而死,应写为“卒年”。“七十复七岁”,说明死者死亡时是虚岁七十五岁,天生我,敬天加一岁,地养我,敬地加一岁。如写为七十有七,或七十又七,“有”字和“又字”表示又要死人,不吉利,所以写为“复”字。丧榜的“丧”字,两旁都用“、”点,说明夫妻全亡。如果妻死夫在世,丧字的右边用“口”左边用人,写为“丧”字,如夫死妻在世,写为“丧”字。如单亡、丧榜字数为单数,如夫妻双亡、丧榜字数为隅数。用“之”字来调整。本人叔父丧榜举例:
生于公元一九二七年十月二十二日吉时
故显考雷府太公讳连成耋年七十复七岁之丧榜
故于公元二○○一年五月十二日晨时
3、丧榜表示年令用字的要求:
20岁以下死亡用“寄年”。
20岁以上不满40岁用“存年”。
40岁以上不满50岁用“得年”。
50岁以上不满60岁用“世年”。
60岁以上不满70岁用 “享年”。
70岁以上不满80岁用“耋年”和“寿年”。
80岁以上不满90岁用“耄年”。
90岁以上不满100岁用“颐年”。
100岁以上者用“皓年”。
三、灵位的写法:
1、供奉三代五服祖宗牌位的写法:
“供奉雷门三代五服祖宗之灵位”
2、供奉父母牌位的写法:
“供奉雷府太公××之灵位”
“供奉 雷府太君某氏××之灵位”。
四、神位的写法:
“供奉吾祖师太上老君之神位”(此为地师供奉太上老君牌位的写法)
五、引魂幡的写法:
某府太公××引魂幡(男打生)
某府太君某氏之引魂幡(女打旺)
左飘带写:“金童前引路乘龙东去”
右飘带写:“玉女送西方驾鹤西游”。
特别注意:引魂幡每个字纸的形状古制有要求,男的用圆形,女的用方形,意为男为阳、为天,故用圆形;女为阴、为地,故用方形。男引魂幡最后一个字的下端要剪成尖形凸形,女引魂幡最后一个字的下端要剪为凹形。
六、安葬祭地文的写法:
当庄山神、地神、城隍:
中国××省××市(县)××乡(镇)××村××府太公(太君)××,寿终正寝,赴阴司冥界,今日在世孝儿孝女为其父(母)选(迁)阴宅于××山××地之贵方风水宝地,多有打扰、惊动、冒犯众位神灵,望恕罪海涵。左邻右舍及一切凶神恶鬼不得侵袭、欺凌,一律宽厚容讷,和谐共处、不得有误。

××省××县冥府
下元八运××年××月××日
(用干支写年月日)

③ 墓碑刻字格式是怎么样的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

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和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和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现代的公墓中,大多墓碑上只刻写墓主人的姓名、生卒年、立碑人及立碑时间。也有在墓碑后刻有“福荫子孙”、“恩泽后代”等词句,在墓盖上刻写“怀念”、“哀思”之类的简短词句。

在名人墓碑上则有墓主人的生平简介。还有活着的人,用心、用情、用泪、用血、用爱写下的语句。它浓缩了漫长的人生路,表尽了无限的人世情。

有悲痛的哀思,有幸福的回忆,有激励人奋进的豪言,有警示后人的壮语。这活人与死者感情交融的文字,充满了人生的哲理,字里行间都道出了人生的真谛,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网络全书。

④ 墓碑的写法格式范例是什么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和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和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注意事项:

有山川之碑,城池之碑,宫室之碑,桥道之碑,坛井之碑,家庙之碑,风土之碑,灾祥之碑,功德之碑,墓道之碑,寺观之碑,托物之碑等。

前人实行,后人效法,中国的名胜古迹,竟形成独特的“碑石林立”的民族特色。因此,碑文竟成了使用范围极广的实用文体。


(4)人死后墓碑上怎样写生死时间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现代的公墓中,大多墓碑上只刻写墓主人的姓名、生卒年、立碑人及立碑时间。也有在墓碑后刻有“福荫子孙”、“恩泽后代”等词句,在墓盖上刻写“怀念”、“哀思”之类的简短词句。在名人墓碑上则有墓主人的生平简介。

⑤ 碑文写出生日还是写死亡日

出生日,死亡日都应该写上。
碑文主要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1.抬头: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鬃大人之墓”。(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刘德洪周易网)
3.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有政绩和功绩的人们还要刻上墓志铭。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很多人为了省事,把生者和死者的名字刻在一起,比如俩夫妻有一个故去,把生者也雕刻在墓碑上,这个不很恰当,活着的人上墓碑和故去的人相伴总不是一件好事。你可以留下位置,等以后补上,也可以等以后一起立碑也可以。
<实例>
先父×××于××年×月×日生于××省××县××乡××村,××年××月参加革命工作,××年×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曾担任××职务,因病于××年×月×日在××地方逝世,享年××岁。
孝男某某
××年×月×日

⑥ 逝者没有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碑文怎么写

立碑时怎么写祭碑文

给逝者立碑写祭碑文,有很大的意义。一是起一个标记的作用,让后人知道坟在哪里,找到墓碑后,一看碑文就知道是自己家的坟。二写祭碑文是后人对逝者的缅怀,简捷概括逝者的一生。三是用文字记录辈份传承,以方便后人核对。四是给后人一个固定的祭拜先人的地方,一到清明节就知道要到这里来祭祖,起到一个情感寄托的作用。可见立碑写祭碑文意义还是很深远的。

那么怎么写祭碑文?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各个地方的祭碑文写法可能不完全一样,最简捷的写法就是直接写“×××之墓”或“×××千古”,然后把子女的名字和时间写上去,公墓的碑文很多是这样写的,再放一张逝者的相片上去就可以了。

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写法就不是这样的了,我们这边是属于南方桂林地区,现在就把我们本地的写法说明一下。

一、祭碑文必须是竖写,分成五个部分。一是逝者的出生地、谁家的孩子、出生的时间和去世的时间。二是逝者的子女名字。三是逝者的主碑文。四是侄子侄女的名字。五是立碑的地点、坟的坐向和立碑的时间。

二、记住所有的文字一律竖排写,而且是从右到左排例。最右边一排写逝者的出生地,可以写父亲是谁,及在哪里生活后来又迁居到哪里。可用这样的格式“吾父系×××村×××之子后搬迁到×××”。接着写“原命生于××××年×月×日×时,殁于××××年×月×日×时”

三、再接下来写子女的名字,写法是“有几男几女”,再写子女名字“孝男×××,配偶×氏,孙×××,孝女×××婿××x外孙×××。

四、中间一排大字是写逝者的,写法是“清故×寿显考×公讳××老大人之墓”,如果逝者是女性,写法是“清故×寿显妣×门×氏老孺人之墓”。注意这里,过逝者去世时的年龄,如果41-50写艾寿,51-60岁写周寿,61-70岁写稀寿,71-80岁写耋寿,81-90岁是耄寿,90-100岁写期颐,这个要规范写。去世时在哪个朝代,在明朝就写"明故",在清朝就写"清故",在现代就写"公元故"。如果是夫妻合葬墓,可参考插图3来写。

五、过来左边就是写侄子侄女的名字了,写法是“侄男×××配遇×××侄孙×××,侄女×××侄女婿×××,侄外孙太远了就可以不写了。

六、再过来左边写葬在这个地方的地名是什么,坟的坐向是什么,立碑的时间是什么。写法是“卜葬地名×××立×山×向,公元××××年×月×日×立。

以上写祭碑文的格式各个地方还有些大同小异,但基本上就是这几个大方面。需要提一下的就是,有一些地方还会在碑的两边柱子写上对联,在碑帽上写上横批,这样看起来就显得更庄严、大气,也会显出特色来。

⑦ 人死了要在生前的墓碑上写时间吗

人死了,墓碑上需要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