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让孩子快速背诵
亲爱的家人们,大家好,上期我们分析了如何让孩子快乐的诵读经典。这一期我们谈一下如何让孩子快速背诵,
第一,树立明确的背诵目标。
我们大多数家人都用137的方法诵读经典,基本上是以诵读为主,没有把背诵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孩子对经典的学习必须循序渐进,不能给孩子增加太大的压力。但我们做父母的,在陪伴孩子诵读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心里而且也要帮助孩子树立明确的背诵目标。
背诵是一种古老的语言学习方法。背诵在语文学习中,对陶冶情操,增强记忆力,培养语感,以及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郑板桥说: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苏东坡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可见背诵的重要性。
童子以记诵为能,可是在当下对素质教育错误的理解下,人们越来越明显的忽视了背诵这一环节。觉得背诵就是死记硬背,僵化记忆,什么不会了,只要上网查一查就行,只要对文章理解会分析就行了。
其实背诵对学生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其他能力的培养都有极大的作用,而且当人的大脑记忆目的明确时,脑细胞处于高度活动状态,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而注意力格外集中。接受外来信息相对主动,大脑皮层留下的痕迹也非常清晰深刻,因此,明确记忆目的和任务是记忆的动力,背诵就是记忆目的明确的一种记忆,有目的背诵有助于记忆力的增强。
最初我们也仅仅是只满足于诵读,但后来当目标确定为背诵之后,诵读时就特别的专注,注意力也特别的集中,效率自然也提高了。我也经常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只有把经典会背诵了,才等于真正的装进了自己脑子里,进入了潜意识,才会变成属于你自己的。这样当再想用的时候就能够随时取出来。比如,你看到几只白鹭鸟从水面上飞起来,你会脱口而出:一行白鹭上青天。你在西湖边看到满湖的荷花你会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看到螃蟹在屋里横着跑,你会说,但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你看,这些诗句就是进入了你的潜意识,你就能够随口吟出,这就是出口成章,腹有诗书气自华。
第二,制定计划,背诵与诵读同步推进。
在137诵读计划中,其实也有复习计划的。前两年我们一直按此推进,比如你读新内容到第六周,那么需要复习的就是第四周和第一周的内容,每天早上读新内容三样共半个小时,晚上复习两周共六样内容半个小时,就这样按照1,4,6周,2,5,7周,3,6,8周,4,7,9周,5,8,10周,6,9,11周依次往后推进,简单来说就是诵读了新内容,然后往前推两周,在此基础上,再往前推三周,这样所读内容经过一个半月共21遍,基本上应该会背诵。即使依然不会背,也没关系,起码已经读的滚瓜烂熟了,为以后复习背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个方法基本上遵循了艾宾罗斯的遗忘曲线,我们按此方法诵读加背诵感觉成效相当大。因为如果每天都是诵读新内容,孩子成就感不强,读着读着就会觉得没兴趣了,因而处于一种应付状态。
但在这种推进式诵读的过程中,诵读一二十遍的内容,基本会背诵,孩子的成就感喜悦感就会非常强。你没有给孩子增加背诵压力,也只不过是每天在诵读,但量的积累必然带来质的改变,不知不觉间,孩子就会背诵了。
不过因为任务偏大,一般家庭没有按此推进。我们在进入小学二年级之后,每天增加了四十分钟左右的英语学习。所以把诵读经典的时间也压缩到了三十分钟左右。这时间再读三样就比较多,可以把新内容读成两样。
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从9.1日开学后,我们是诵读四样,每天两遍。唐诗三百首,和幼学琼林是新内容,论语下和文学启蒙中是复习内容,但也忘的差不多了。在我积极跟进下,论语,唐诗三百首,一周14遍,大体上会背诵。现在读到第四周,文学启蒙和幼学琼林,还不太熟练,然后我会在比较闲的时候,在他身边诵读,等于增加了复习。
但不管怎么变化,一定要把复习计划增加进来,让孩子边诵读边享受会背诵的快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不要认为背诵是给孩子增加压力,其实如果读几年不会背诵,那孩子才会感觉读经典没意思,而且也不能更好的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第三,父母把对经典的热爱传递给孩子
我们既然是陪孩子一起成长,那么就要真心的热爱经典。你的热爱会不由自主的熏染到孩子。比如我喜欢朗读,经常在荔枝电台上录制古诗词的音频。像笠翁对韵,古典长诗,诗词启蒙都是我喜欢录音的。孩子即使在玩耍,但他的耳朵也是在张开的。妈妈的声音要比你播放音频效果更好。所以对他而言,不仅仅是复习了所学内容,更是感到了妈妈的热爱,自己也不由自主的喜欢起来了。
我还喜欢在饭桌上和他爸爸一起讨论经典,比如谈到老子的道德经,我们常常叹息,2500多年前的古人,怎么可能有那么高深的智慧?即使在今天,也是无人企及呀!哎呀,你看这句: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样的文字写得真是太好了。孩子就会洋洋自得的说,我都会背了。我们赶紧给他竖大拇指,说他是我们家的小博士。
我发现我热爱的几部经典,也都是天宇最早会背诵的。本周读的经典中有唐诗三百首,我们在饭桌上也经常讨论,比如杜甫的赠卫八处士,还有李白的月下独酌,过终南山斛斯山人宿置酒等,我们都要分析讨论一阵子这些诗词的绝妙之处。所以尽管是新内容,但孩子能用不到一周的时间,这些诗词都全部会背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在读的时候摇头晃脑,很是享受,爸爸喜欢哼唱一些古诗词,比如李白的将进酒,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李煜的相见欢,李商隐的相见难等等,这些孩子也背诵得快,还和孩子一起看经典永流传,看诗词大会,就这样在日积月累,天长日久,润物细无声式的熏陶下,背诵就不是压力,它给孩子带来的就是一种自信和快乐。
去年在成都杜甫草堂,其中一个大厅里面,四壁全部是着名的古诗词,天宇一首一首的看下来,只有一两首不会背诵。而且现在社会上重视弘扬经典文化,经典的语句到处都有。在建行看到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哎呀,这也是自己会背诵的句子。看到爸爸的茶杯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这是我读的易经上的内容。在学校的照壁上,在街上的宣传栏里,在广场,处处都是自己会背诵的经典。别说是小孩,就是我们成人也会感到非常自豪。
第四,及时解决孩子背诵过程中的情绪问题。
很多时候孩子读着读着就烦了,累了。那这时就采取多种方法,先让孩子快乐起来。或者我马上从文中找出一个他比较熟悉的句子讲一下,比如孟子里面,王顾左右而言他,我就边跟他解释,边做动作。然后举在生活中我们两个人这样的例子。比如妈妈正在批评你不讲卫生,臭袜子不洗,你却说,妈妈,我给你拿块榴莲吃吧?或者说妈妈你这件新衣服真漂亮。你这样岔开主题,妈妈一高兴,就忘了正在批评你了。他一听就哈哈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还做着顾左右而言他的动作。
或者故意点着他的小脑袋,装着生气的样子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也会让他乐不可支。
或者找出他比较感兴趣的让他思维发散一下。比如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我说你看的大鱼海棠是不是就是这个鲲啊?因为刚刚看过奇幻片大鱼海棠。所以热闹的给我讲了一阵子大鱼海棠,再读这几句的时候,那就兴致高起来了。
有时他会说,妈妈我缺能量了。于是就躺在我怀里,让我给他加油。我在他肩膀上装着拧开油箱盖,然后做出嘟嘟加油的声音往里面灌油。加满油之后一定还要再装着把油箱盖旋上。然后他嘴里就会发出呜呜呜发动机发动的声音,能量满满的,车开跑了。接着就又能兴致高高的开始读了。
或者找出他比较熟悉的经典让他背诵,这是他最愉快的事了。他就会在沙发上又蹦又跳的玩着背,或者是拼装着积木背,甚至是在床上胡乱翻滚着,倒立着背。要么就是腻在我怀中闭着眼睛背。爸爸嫌他坐没坐相,站没站相,呵斥他坐端正读书。但我觉得孩子能把背书,当成自己最轻松惬意的时刻,这是多么求之不得的事啊,所以我一般不强求孩子。因为我能够陪伴的时间不多,所以孩子特别喜欢和妈妈在一起,他觉得,给妈妈带来最快乐的事,就是背诵经典了,而且这也是他最放松的时候。
有厌倦情绪是很正常的,注意力分散也是很正常的,大人也会这样。接受认同孩子的情绪,不能总是呵斥苛求孩子,读经典是一辈子的事,先照顾好孩子的情绪,从心理上认同孩子的各种畏难,厌烦小情绪。孩子在背诵的过程中,及时的调整孩子的情绪,或者紧紧的给个大熊抱,或者疯着玩儿一阵子闹一阵子,再读的时候,状态就饱满了,只有饱满的积极愉快的情绪,才能够记得清,记得牢。
第五,培养孩子坚持的品质。
读经典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每天必做的事。所以无论是周末假日,或者是旅游时,诵读经典,一天也不能间断。经过长时间这样的习惯培养,诵读经典自然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不过我这里所说的坚持,也是一种弹性的坚持,既让孩子感到有原则性,同时又以他比较乐意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比如外出旅游时,在车上或者戴着耳机听,或者听妈妈背诵,或者我们两个互相背诵。这时间就可以有意识的把他原来背诵的经典再拿出来复习一下。
时间长了,孩子对读经典,基本就养成习惯了,如果当天任务没有完成,就会感到非常的纠结。如果急于看电影,下象棋拼积木等娱乐活动,也会想着怎么样提前把经典任务诵读完成才好。而背诵就是建立在千百遍的诵读的基础上的。
第六,妈妈和孩子一起背诵,当好孩子的陪练。
既然在咱们平台的都是爱学习的高能量的妈妈,我们中很多人都参加过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的100遍诵读,那么从中挑几部自己喜欢的,也和孩子一起背诵。或者当我们目标设定为背诵之后,先从自己入手,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千万不要过度苛求孩子。请相信,这完全是一个双赢的策略。
我会背诵的经典有道德经,大学,孙子兵法,孝经,诗词启蒙,易经系辞上传,古典长诗精选,笠翁对韵,弟子规,论语一至六章,文学启蒙十几篇。这些内容也都是天宇最熟悉最喜欢,最早会背诵的。
每天,我和孩子一起诵读本周计划。然后还有自己的背诵任务。这些基本上都是利用边角料时间完成。比如骑摩托车去学校到家五分钟时间,就可以背诵笠翁对韵六七卷,或者老子一二十章,背不下去了就把车子停在路边,拿出小本再看一下,然后继续。
每天早中晚,背十几首古诗词。每天临睡时拿着本子再读一会儿,关灯之后继续默背,不知道什么时间就睡着了,等到早上醒来,没睁开眼就继续背头天晚上看的内容。背不下去了,这就正式开始起床,继续再拿着本子读一小会儿。背着后面的,复习着前面的。一遍一遍,循环往复。
听着很复杂,其实就是在自己心情好的时候,利用一切边角料时间,不断的温习背诵经典。在背诵的过程中还把这些经典的目录摘出来。便于提醒记忆,特别是像论语,上下段时间没有任何衔接。我真的不知道孩子到底是怎么会背诵的。没办法,我只有采取笨方法,把每一段第一句都写下来,作为提示。这些目录一章一章的写的多了,我都把它们折叠粘连起来,谁知道竟然成了长达五六米的折叠目录书。囊括了一二十部经典,天宇没事的时候也会扯着玩儿,边玩边看。看的时间长了,说,嗨,这样就是有助于帮助记忆。
有时我还喜欢抄写,边练字边抄写这些经典。
当我会背诵之后,我就让孩子当我的老师,他在家里玩的时候,或者我骑着车子带他在路上走的时候,我就说宝贝,妈妈给你背一下,你听听对不对好吗?于是我就背起来了,只要稍一停顿,他就马上提示。
有时间我觉得自己会背了,可是背的乱七八糟,他就烦了,说你到底会不会背呀?我说会背,但又忘了,他说真是个笨妈妈呀,于是语速很快的给我背一下,我说不行,我听不清,你再教教我,他就慢一点,他背一句,让我学一句。或者有些他也不太熟悉了,那就停下车子,我们两个人一起看,看完之后我再继续给他背。有时他烦了不想听,说你自己背吧,我不听了。于是我就自己背,但我感觉他仍然忍不住还要给我提示。
因为天宇每天除了作业,还有将近一个小时的英语学习和半个钟头的经典诵读。还要看课外书,玩拼装等等,所以他是不愿意再增加背诵的时间的。我通过让他听我背诵,其实对他而言也是一次强化复习。但孩子一点儿也不觉得又去背书了,他只感到他是妈妈的老师,他要比妈妈强得多。他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当妈妈背的不好的时候,他还会积极的帮你想办法。我说宝贝,咱们两个就像同学一样。我要好好谢谢你对我的帮助。他就很快乐,感觉很有成就感。当然,像笠翁对韵,还有一些长篇古诗,我可能要背的比他快些,他就有点儿不高兴了,说,你咋都已经会背了,我说我背的遍数多呀。他想想,感觉也是。我就让孩子感觉到,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妈妈虽然笨,但是如果更加的勤奋努力,也是可以超过他的。
通过这几年和孩子一起读书背诵,我觉得其实受益最大的是我自己。一方面诵读多遍的经典已经进入了潜意识,在我的教学中,时不时的引经用典已经成了我教学的风格。同时经典又是最好的,最有智慧的良药。经典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名师,诵读经典,就好像直接在聆听古圣先贤的谆谆教诲,能够让一个人的心静下来,在生活中就会少一点浮躁,少一点焦虑,多一点淡泊,多一点从容。
而且更收获了和谐的亲子关系。所以说我们背诵多少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始终在读书这个状态,因为年龄大了,事情也比较多,记忆力差了,这都是很正常的事,但孩子始终感觉到,你和他是在同一条战线上,都在努力着。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踏实做总比说教好。背得再慢也比不背好,再慢也会有一定的成绩。而且孩子在和你的对比过程中,就是觉得要比爸妈强。你也觉得孩子就是比你强,孩子的自信心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其实孩子背诵多少也不重要。前期一定要保护的是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那种积极的正向暗示,非常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记忆力。当孩子自己愿意背诵的时候,那种潜力真的是无限的。从小我都把他背诵的视频录下来,父母,亲人,朋友处获得的都是一片赞扬,大家夸他是小天才,小神童,他说世界上没有天才,天才都是练出来的。所以他一直都在背诵方面有着很强烈的愿望,甚至连黄帝内经也想背,神农本草经和难经还没有读,他也急着要读,而且说也要背下来。我都有点受不了啦!
第七,适当运用记忆方法,重点突破,强化记忆。
孩子小的时候,不需要什么解决方法,就是熟读成诵。稍微大一点之后,要把记忆方法慢慢的渗透。
一,巧用修辞手法辅助记忆,比如古文中大量的排比句,排比段落,引导他注意,像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这是简单的排比句,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与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是比较复杂的排比句。引导掌握反义词。
孝经中孝治章第八:明王以孝治天下,得万国之欢心。治国,得百姓之欢心,治家,得人之欢心。这一大段也是排比句。从天下到国到家,得欢心依次是国,百姓,人。也是通过比较分析之后,记得更加的清晰牢固。
道德经中,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道,道乃久,是顶针手法,容易记忆。
二,运用想象,夸张等手法,强化记忆
有些诗词,自身就带有极度的夸张和想象,这些都是他非常喜欢的。比如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还有像这一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苍茫雄浑,即使没有到过戈壁沙漠,也能够感受到那种旷远辽阔之美。
道德经里面这一段: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像这一段我怎么也记不住,他也容易搞混,我们就想象一个场景:小丑鱼尼莫游过河川,游到我们邻居家,谁知调进装盐的容器里了,赶紧换地方用冰水拖着它释放它,谁知扑通蹲在地上了,倒到一个山谷一样的大筐里,冰水也变浑浊了。因为看过海底总动员,脑海中浮现滑稽的镜头,利用联想和想象就牢牢记住了。
三,图像记忆与场景记忆相结合,
苏东坡评价王维,说品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很多诗词我都引导他脑子中浮现出画面。例如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像这一首诗,画面感多么的强,多美。我就简单的给他翻译一下:
傍晚时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一路跟着我归来。回头望望刚才走过的山间小路,苍苍茫茫笼罩在一片青翠中。与斛斯山人携手到他的田家,孩童出来打开柴门。走进绿竹掩映的幽静小路,青萝的枝叶时时拂着我们的衣裳。欢言笑谈中得到了真正放松休息,畅饮着美酒,宾主频频举杯。放声高歌松风曲,歌罢银河的星星已经稀少。我喝醉了但主人非常高兴,欢乐得忘了人间的奸诈心机。
三五遍之后就牢牢的记住了。还有像笠翁对韵,比如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绿柳沿堤,皆为苏子来时种,碧桃满观,尽是刘郎去后栽,也是画面感超级美,包括他学的课文,也是很快都会背诵了,所以后来我问你是怎么背的这么快的呀,他经常说,我就是让脑海中呈现画面呢。我就跟着那幅画走,所以背的就很快。
然后就是背诵时的重点突破强化记忆了。比如老子一共81章。内容都会背诵了,但是连不起来。后面总有十几章记不住第一句。于是我就特意让他只背每一章的第一句。因为我们两个是同步背诵的,所以对哪些章他记不住第一句,我也清楚,然后再重点提问一下这几章的内容,基本上就可以了。基本上每一部背诵的经典,都是这样先听他背诵,然后把他容易读错的地方,容易搞混淆的地方,画下来最后再重点突破。或者把他容易出错的地方,我给他背诵,让他给我挑错。
孝经2_4章的内容总是最后一句记不清。然后也是重点强化这几句内容。天子章是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诸侯章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卿大夫章是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士章是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只要经过这样重点强化的,一定就没问题了。
像老子第32章和37章都有一句,侯王若能守之,他自己很快就发现规律,说32章是万物将自宾,第37章是万物将自化。
诗词启蒙和古典长诗精选。先看着目录通背一篇,把不熟悉的把它画出来,然后也是重点突破这十几首不太熟练的。
今年背诵的经典共18样。我把它分成三部分,特别熟悉的,熟悉的和不太熟悉的。特别熟悉的,就在他玩着的时候通背一下,然后再重点突破一些小问题。熟悉的也是先通背,然后不会的地方再统一集中诵读。只读不怎么熟练的地方,等把不熟练的地方背会之后,再一次进行全文通背。对不太熟悉的,仍然按照137的方法,只不过量大大加大。读一周之后试背,通过,继续往前进行,即使没有通过,也往下进行,但是我会通过我背诵的方式让他去听,去纠错。对那些容易混淆的内容,我总是很发愁,说怎么办呢,总也记不住,他往往很积极的帮我想办法,其实帮别人理清思路,自己的思路就先通了,我们就像同桌一样,在我虚心请教时,他不知不觉中又记了很多,而且完全不感觉是增加任务量了。多反复几次就差不多了。
大体上他的背诵就是这样。不断的通过细节的磨合,一遍遍的诵读,最终达到熟读成诵。
其实在这整个过程中,良好的亲子关系始终伴随其中。总而言之,积极愉悦的情绪,一次次的坚持,妈妈的用心陪伴,达成目标的强烈渴望,就构成了孩子的好状态。
这些方法其实没有什么高深之处,要说都是老生常谈。但只要我们愿意陪伴孩子成长,愿意让我们的生命因为孩子再次获得成长的机会,其实都很容易做到。我之所以始终从细节上谈了这么多,就是让大家看到其实真的不难。
我也不是经常都能做得很好。懒惰,懈怠,疲惫,放弃的时候时时都伴随着我,回顾这几年的诵读经典,其实我感到非常惭愧。孩子要比妈妈做得更好,他总是带给我更多的惊喜和感动,其实是孩子在推动着妈妈成长。孩子就是上天派来的天使,他就是助我们一起成长的,只要我们愿意。
最后再次谢谢大家,如果能够给大家一点帮助,那就是我最幸福的事了。
‘贰’ 怎样提高孩子的记忆力,背书快
背书的基础是:阅读和记忆。根据人的遗忘曲线,背书的关键在于重复,只有不断重复背,才能记得牢。从背书的基础看,要提高背书的效率首先要提高你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记忆力。 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科学的阅读方法,要把眼、脑、耳、手结合起来。快速阅读培养学生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声现象,形成眼脑直映,结合记忆训练,用以提高背书效率。快速阅读具体练习见《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用软件练习三十个小时就能使阅读速度提高五倍左右,学习每天练习一个多小时,两个星期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阅读理解力、记忆力、思维等方面也相应的快速提升。我们学校有个专门的速读训练班,用的就是精英特的教程,对学习、复习、考试等帮助都特别大。有条件有必要去练习一下,其帮助不仅仅体现在背书上。 每一篇文章、段落都有一个主线(脉络),首先通过阅读来理解文章的意思,找到脉络,通过一些“关键词”来把文章串联起来,也就意味着你只需要背诵几个关键词,再通过思维串联结合,背起来就简单多了。这一点又回到了第一点,相互结合起来用。 背书(背单词、上课等等)的时候,要做到眼脑手耳相互协调,一边看(一边听),一边想、一边用笔写写画画(不要全被写,重点就可以),这样可以把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越专注,做事(背诵)效率越高。这一点又结合到第二点的关键词,有框架,有据可依。
‘叁’ 怎样快速有效教孩子背诵 让孩子快速背诵的窍门
1、以段落为界分开背,背完了前一段,再背后一段。然后将这几段连起来一起背,最后整篇课文就可以全部背下来了。
2、背诵,是指不看原文凭记忆而念出读过的文字的读书方法。它是读书的基本功之一。语出明都穆《都公谭纂》卷上:无锡钱仲益允升……平生天资甚高,书过目,即背诵如流。 就是凭记忆说文字,要用在适当的地方,否则会产生负作用。
3、背诵之前,要朗诵篇章,做到读音正确,停顿恰当,语调合理;要粗通文意,对全文结构,思路有大体了解。在此基础上,再低声快读,读熟。于是开始背,一段一段地背;一段之中,一层一层地背;一层之中,一句一句地背。背了上一句,再背下一句,连句成层。如此背诵。全部背出后,对不熟练之处,要多下功夫。直到朗朗上口。
4、背诵要边背诵,边思考,边理解,边记忆。自然成诵,使其言皆出吾之口,使其意皆出吾之心。只有这样,书上的营养才化为自己的。
‘肆’ 怎样提高孩子背书的能力家长做到哪几点,孩子轻松掌握背诵技巧
怎样提高孩子背书的能力?家长做到哪几点,孩子轻松掌握背诵技巧?
从孩子进到中小学起,教师就会明确提出背课文的需求,并且,伴随着学习深层次,必须背诵的课文的篇数一天天过去,给孩子导致了很大的困惑,特别是那些不太符合当代人语言表达规矩的文言文,也让孩子苦不堪言。那样,父母应该如何协助孩子背课文呢?要怎样才能提升孩子背课文能力呢?
结束语
背课文是锻练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的主要措施,家长应正确引导孩子采用有效的形式背课文,这么做就能让孩子轻轻松松把握背诵技巧,平稳提高语文成绩。
‘伍’ 怎样才能帮孩子快速高效地背诵课文
很多孩子小的时候上学最害怕的作业就是背诵课文了,有的课文非常的长,对于孩子来说简直是天书,孩子背了很久都背不会,并且在背诵的时候总是会漏掉一些,或者自己加上一些词句,背的非常不准确。这个时候家长就要选取一些方法,帮助孩子快速的背好课文,当孩子背诵课文的习惯养好了,在以后背诵的时候就能够轻松很多。
三、注意复习
当孩子课文已经会背了之后,家长要适当的帮助孩子安排复习课文的时间,早上起来的时候或者晚上睡觉的时候要监督孩子再背一遍,加上孩子印象,多次反复的记忆,孩子才不会那么容易忘。或者等孩子会背之后,家长可以要求孩子默写课文来巩固背诵,写完之后家长一定要认真的检查,把孩子的错别字以及错误的句子指出来,让孩子知道自己哪里容易犯错,并且要加强复习。
‘陆’ 用什么方法能让孩子快速背诵课文
用什么方法能让孩子快速背诵课文
用什么方法能让孩子快速背诵课文,背诵也要注意讲究方法。只有根据课文的不同,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才能切实提高背诵效果,事半功倍。以下分享用什么方法能让孩子快速背诵课文方法
用什么方法能让孩子快速背诵课文1
一、勾画关键词
不管你要背诵什么内容,首先拿一支笔在手上,一边读一边勾画出每一句里面的重点词、关键词,有助于加深印象。
这是我自己一直使用的好方法,和理解记忆相搭配,效果翻倍。
二、理解记忆
把整个句子连起来先理解它的意思,意思理解了背起来更容易,切忌死记硬背。
死记硬背不仅背起来困难,而且因为不懂得内在联系,很容易遗忘。
理解记忆不仅背诵快速,而且记忆牢固。
我自己不用教材考下七本证书,主要就是运用这个方法。
而且我考证的时候基本上都不用背诵,只是把内容理解透彻就行。
三、大声朗读
最好的方法是双手捧书,人站立,大声朗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段小视频,衡水中学一男孩晨读的时候,站着大声朗读,汗水都读出来了。
老师说他原本在班级倒数几名,坚持大声朗读一段时间后,成为了班级的前三名。
站立大声朗读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1、人不容易瞌睡;
2、注意力会特别集中;
3、在大声朗读的过程中自己读了一遍,耳朵又听了一遍,至少能达到双倍的效果;
4、大声朗读有助于增加自己的气势,建立自信心。
四、多次重复
最好是按照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七次重复。
以早上7点背诵一篇课文为例。
早上7:00背诵第一遍;
5分钟以后,即7:05复习第二遍;
30分钟以后,即7:30复习第三遍;
12个小时以后,也就是当天晚上7点背诵第四遍;
第二天晚上7点背诵第五遍。
第四天晚上7点背诵第六遍。
第八天早上7点背诵第七遍(注意这里是早上)。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大家也可以在网上搜索运用。
如果这个办法比较麻烦,或者条件不允许,也可以采取每天早上或每天晚上朗读的方式。
每天读一遍,久了自然会背诵了。
我带的学生每天放学必须读语文书两个单元,读数学书25页,读英语书一个单元。时间久了,整本书该背的内容全都背下来了。
五、录音回放
还有一个非常省时省力的方法,就是把要背的内容用手机录下来,然后洗脸、刷牙、吃饭、休息,以及睡觉前都可以放出来反复听。
我女儿的习惯是早上听语文的古文、古诗词、词语解释等,每天循环播放。
晚上睡觉前就听英语书配套的磁带,既练习了听力,也练习了口语,同时熟悉了课文,背诵起来特别快。
这个方法是不是特别好呢?如果你也认可的话,先为我点个赞再接着看吧。
六、联想记忆
针对一些条目很多的问答题,可以在每个答案里面选一个关键字,然后想办法把每一句的关键字利用谐音的方式,组成一句话或者编成一个故事,就特别容易记住了。
例如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
可以编成顺口溜:喊赵薇去演戏(韩赵魏楚燕齐)
上面的6个方法都是我自己在实践中一边摸索,一边运用后,总结出来的高效背诵的方法。
其实不管是背诵、学习,还是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善于总结,都可以有更多高效的方法去完成。
比如写作就是一个很好的总结、思考,梳理脉络的方法,我正在坚持日更,力争为大家输出更多学习的好方法。
用什么方法能让孩子快速背诵课文2
抄诵法
俗话说: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背诵诗词或短文时,可以先看一句抄一句;再看几句抄几句;最后看一段抄一段,直到看一篇抄一篇,也就是先读再抄,抄完再读。
这样下来, 不仅会背也可以顺利完成古诗文的默写要求一举两得。
情节法
记住要背内容中表示时间、方位顺序的词语。掌握事情的发展过程、结果等具体情节,据情而背就容易的多了。
比如背诵《观潮》三四段结合观潮时间变化、潮水位置变化、人群反应变化顺序的词:午后一点左右,远处.....人声.....;过了一会.....响声...人群....;再近些,白浪....;浪潮越来越近........,大家.......
按照这样列出关键词,对应填空就更容易背诵了。
人物法
记住文章中依次(或分类)出现的几个人物,这样忆人思情,忆人思言,就有助于理解与背诵。
情境法
创设具体情境,根据情境熟读容易理解和记忆。尤其是优美的诗歌与散文,运用此法效果更佳。
如《望天门山》《江南春》《敕勒歌》《钱塘湖春行》等,我们可以绘画出多幅图画,根据图回忆,图文结合,快速有趣地借图成诵。
对比法
把课文中具有对比的部分找出来,记住这个对比的性质、特点、作用,就容易背诵了。
如背诵《大自然的声音》第二段,抓住风的特点(大自然的音乐家),当他翻动树叶时,树叶像歌手........;当微风拂过时,像呢喃细语.......;当狂风刮起时,像雄伟的乐曲.......
这样, 从比较中抓住了特点,背得快,记得牢,有效果。
问题法
提出几个具有连贯性、系统性的问题,根据问题答案的顺序,记取背诵内容。
如《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七段:
①首先“我”会思考什么?
(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这样写?)
②然后“我”会怎样做?
(续写--回头品味--读其他部分内容找到别忽略的东西--列单子。)
③最后“我”还要做什么?
(关于作者的想象:怎样的人?怎样的生活经历....)
利用这三个问题,同学们就能正确而快捷地背诵出这一段了。
列表法
记忆时先将需要背诵的内容进行列表归纳,使繁杂的内容简单化、特征化、条理化,一目了然,便于举一反三,加深印象。
如背诵《圆明园的毁灭》第三段,大量列举了园内各异景观,可以将其从类型上进行分类,提炼出景观名称,加上对应的景观修饰词,进行感官串联,即可迅速完成背诵。
用什么方法能让孩子快速背诵课文3
1、抓住重点词语。每篇课文的段落都有重要词语,用这些词语作为记忆的凭借,背起来就会容易很多了。
例如赵州桥一课中,第二自然段写桥的雄伟,第三自然段写桥的美观,在第二自然段中肯定有许多描述桥雄伟的词汇,例如桥长,大桥洞,宏伟等词。
2、记每句话开头的词语,这叫文字头记忆法。例如南京长江大桥第一自然段共有7句话,只要记住每句话开头的词汇,清晨,今天,大桥,波浪,正桥,大桥分两层等,这一自然段就很容易背了。
3、抓住课文中的人物活动,抓住人物的对话或者是心理活动可以增强记忆,例如参加人民大会堂,要求背诵的第五六自然段中主要写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只要抓住主人公和王叔叔,把主人公看到的和王叔叔介绍什么联系起来,思路就很顺了。
4、抓住景物特点,景物好似一幅图像,串联起整个文章,图像清晰印入大脑就会加深记忆。比如背诵古诗小池的时候只要引导孩子记住泉眼树荫小荷蜻蜓这四个景物图像,背诵起来就很简单了。
5、找出规律引起兴趣,加强记忆。很多课文都是有它内在的规律的,例如相同的句型或者是相同相似的词汇或者是某种写作手法,找出规律来背诵就会容易许多了。
6、很长的课文的话建议大家使用分段法,根据课文的内容将长课文分成容易背诵的若干段,然后根据内容背诵这样更容易掌握课文,而且背诵起来也会轻松很多。
7、课文长的可以分段朗读记忆,一段一段地背,都背熟了再连起来,这叫化整为零,也可以通过相反的方法,零存整取,在大脑内将整个段落大体记忆,然后再通过细节的背诵来加深记忆。
‘柒’ 如何让娃娃快速背书
娃娃快速背书有以下方法
一、心理调节至少跟方法一样重要,不能忽视这个环节。心不定,什么方法都是枉然。至于调节的方法,可以尽量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要太激烈,也不要有什么外界的干扰。 二、记忆(或者说背书)不是目的,理解和掌握才是。记忆对理解有一些帮助,理解对记忆有很大帮助,不能等同。
三、意志力很重要。
讲题内的:
一、对照大纲,把知识点都列出来。如果手头有比较详细的资料,当然是件好事,但最好还是先通读一下教材,以免不知道资料在说什么。
二、给自己定一个小的计划,比如说,这两个小时,用来背完三千字(或两章),这只是比方,各人有各人的不同情况,自己看着办。
三、以两章为例:两章的内容或分为若干小节,每小节可分为若干知识点。每次只背其中的一段。一般来说,一段只有两三百字,比较容易搞定。我背过一道变态题,有一千多字,那就再把它拆解开来,变成几段数百字的。
四、记忆时,聚精会神的看要背的内容,同时加以理解。觉得自己能记下来时,脱离资料,尽量去把内容复述出来。我一般是建一个文档,在文档上打出来,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只是在默念或口述,这很容易骗自己,有一些记得不清楚的地方,容易一带而过,如果是打出来,不清楚的地方在哪里一目了然。
五、如果能够完整的复述出来,那就OK,进入下一题。如果不行,那就重复上一步,直至能够完整的复述出来为止。
六、记忆的过程中,理解很重要。一般每一个小的段落,都有一个或几个关键词,抓住它,理解它与这一个小段落之间的关系。一般两三百字可以归纳出三四个关键词,记住它,就可以事半功倍。
七、各个关键词之间可能有逻辑关系,如果有的话,理解它。有时候它们之间没有逻辑关系,那就只能硬记。
八、以两章为例,一般会有二十到三十个知识点。全部掌握之后,把它们很精简的列出来,对照着列出的单子,脱离资料和提示,背。如果遇到背诵出错的地方,就在单子上把相应的知识点标记一下,下次再背时将它们作为重点。
九、全部记下之后,即告完成。
十、第二天开始学习时,先背一遍前一天的内容。
好处有二:
1、可以复习。对于记忆的牢固,有莫大好处(符合艾宾浩斯曲线所指出的规律);
2、可以使自己尽快进入当天的学习状态(相当于热身)。
记忆的要诀就是两点:1、理解;2、重复刺激。
十一、遇到复杂的问题时,建议使用表格,因为表格是二维的,信息的密度更大,同时也更直观,便于记忆。下面有一个不太推荐的快速记忆法,适用于短期内记住大量内容(但不太推荐,除非不得已,不要轻易尝试):
一、尽快扫描资料,将内容全部记下来。怎么记呢?将内容当作一个画面来记忆。画面中的每一块各讲了什么内容?各块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
二、这种方法可能因人而异,我自己用这种方法,效果一般,但相对来说,效率还是很可观。但不太推荐,因为万一失手,那就比较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