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动清洗 » 怎样快速培育中蜂蜂王
扩展阅读
徐华多少 2025-05-22 12:50:39
万通男宝胶囊效果怎样 2025-05-22 12:40:27

怎样快速培育中蜂蜂王

发布时间: 2022-05-07 01:58:16

1. 如何人工培养蜂王

1、蜂场选择。可以从别人的蜂场进行引进,改良蜜蜂基因,使种群变得更优秀;当然,如果无法购买种王,则可以从自己的蜂场选择优质蜂王,这样养蜂人了解自己养殖的蜜蜂情况,知道哪群蜜蜂是最优质的,最有潜力的,可放心育种。

2、种群选择。可择优选择繁殖能力强的蜂群作为培育蜂王的种群,待老蜂王产下新幼虫后,可选择性移虫,然后将刻意保留部分种群的雄蜂,以便与新的处女蜂王交尾;同时,选择蜂群时,要注意选择蜜蜂个体稍大的蜂群,结合自己当地的气候、养殖条件、育种要求等来择优选择。

(1)怎样快速培育中蜂蜂王扩展阅读:

蜂王的培育时间因全国的气候条件和蜜源植物分布情况不同,其培育时间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蜜源植物流蜜情况来决定育王的时间。一般蜂王多在春秋季培育,因为这两个季节段外界蜜源丰富、气候适宜,培育蜂王的品质和交尾成功率也高。

蜂王的社会分工就是专职产卵,肩负着繁衍后代的社会重任。它的身体发展得很健壮,大腹便便,体重是工蜂的两倍,失去了“女性”身材的苗条。在产卵期间,蜂王每天都要让工蜂饲喂蜂王浆,以促进快速代谢保持旺盛的产卵能力。

2. 怎样培育中蜂

养过蜂的人都知道,中锋一般养到4-5框蜂就要产生分蜂热。一旦分蜂,群势立即减弱,巢虫乘机而侵,在炎热缺蜜的夏季常弃巢飞逃。中蜂分蜂性强,群势弱,抗巢虫和囊状幼虫病能力差,爱咬巢脾,产蜜量低,因此许多养蜂专业户都不喜欢饲养它。虽然中蜂有这些缺点,但是中蜂有充分利用零星蜜源,在没有大片集中蜜源条件下的地方,饲养中蜂还是比意蜂好。其中如何维持中蜂大群,是饲养技术关键。
一、蜂王选育
蜂王决定蜂群的生产性能,也获得蜂产品高产、稳产的决定因素之一。秋分以后气候暖和,主要蜜源和辅助蜜源也比较丰富,特别是菊科植物满山遍野开花泌蜜,蜂群繁殖快。这个季节是海南地区培育蜂王最合适季节。培育蜂王要从适应性强、分蜂性弱、维持大群、采集力强的优良蜂群中进行复式移虫,或在该群中挑选粗壮正直的自然封盖王台,等待处女五出房交尾产卵后,再挑选出体大、腹部修长、尾部略尖、行动稳重、产卵动作迅速的优质蜂王。在秋末冬初用培育的优质新蜂王更换老王。优质新蜂王不但能提高产卵量,而且产卵整齐无雄蜂,是获得有效越冬蜂的主要途径,又能为翌年春繁以致于夺取高产创造条件。
二、双王同箱
利用秋季育出的新王组成双王群,即将两群蜂在秋末冬初放在一个12框的巢箱里饲养,中间用1块中蜂框式隔王板,把两群蜂隔在两边,蜂王不能互通,但两群工蜂可以自由通过隔王板,互相来往进行合作。这样就克服中蜂繁殖慢的弱点,加速繁殖培养采蜜大群,特别是在冬寒外界气温低时,也不需要另外保温,巢箱内的温度相当稳定。由于温度稳定,双蜂王产卵多,加速了蜂群的发展,为迎接春暖花开,尤其是荔枝、龙眼大流蜜的到来奠定好基础。
三、控制分蜂
在群势迅速增长阶段,要控制雄蜂数量的增长,削除雄蜂蛹脾,毁掉王台基,增加巢脾,避免蜂群情绪低落,采集力减退等现象的出现,要注意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和幼蜂的哺育力,增加整个蜂群里的哺育负担,使蜂王的产卵力和工蜂哺育力相互适应。在炎热的夏季要扩大巢门,注意给蜂群遮荫通风,给蜂箱外洒水增加湿度,降低巢温。适当给蜂群补给盐份,可在喂水槽中加适量食盐(0.5%)让蜂群自由摄取。如蜂群在流蜜期有分蜂热苗头,可把该群的蛹脾抽出与弱群的空脾或卵虫脾(均要抖掉蜜蜂)交换。交换后该群没了蛹脾,增加空脾和卵脾,加重了工蜂的哺育负担,分蜂热自然会解除。
四、防病治虫
囊状幼虫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是中蜂的致命病,往往有全群覆灭的危险,甚至很快传染到其它蜂群。对此病要防重于治,一般应用清热解毒药预防。在四五月此病易发期用海南金不换(华千金藤)煎水,加入糖浆饲喂或喷喂。一发现有囊状幼虫病时,用抗病毒药加入糖浆喷喂。一发现有囊状幼虫病时,用抗病毒药加入糖浆喷喂。巢虫生命力很强,繁殖力十分惊人,对中蜂危害性最大。它在春末或秋初的高温季节钻穿巢脾,蛀食蜡质和蜜汁,吐丝结茧,毁坏巢脾害死蜜蜂幼虫。预防方法:首先要整修好有缝隙的巢箱;其次及时将多余的空脾和老脾抽出,用硫磺薰杀,使蜂多于脾;在有蜜源季节要促使工蜂多造新脾更换老脾,此外,要经常检查和清扫箱底,使巢虫无藏身之地。

3. 如何在中蜂有王群里育王

用一种特制的工具叫隔王板,就是把一两个蜂框与其他的框用工具分开,其他的工蜂就会造王台育王。

优良中蜂蜂王是活框饲养中蜂强群,获取高产、高品质的有利保证,同时也是分蜂和扩大蜂场规模的关键技术之一。培育优良中蜂蜂王的关键技术要点如下:

1、育王时间及条件

中蜂优良蜂王的育王时间宜选择当地自然分蜂的季节。云南优良中蜂蜂王的培育宜在春季(3月中旬至6月上旬)、秋季(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1)丰富的蜜粉源

应有连续40d左右的2-3种主要蜜源和大量的零星蜜粉源。

(2)温暖而稳定的气候

蜂王和雄蜂的发育、交配期间,20℃以上稳定的气温为佳。

(3)适龄健壮的雄蜂

雄蜂出房时可开始培育蜂王。

(4)强群

中蜂标准箱6-10脾蜂,巢内有雄蜂活动,工蜂初始造王台的蜂群。

(5)无病虫害的蜂群。

2、种群的选择

(1)种用母群

①采蜜力强、高产。选择单群蜂蜜产量明显高于场均产量的蜂群。

②分蜂性弱、群势强。选择不爱分蜂,能常年维持强群的蜂群。

③抗病虫害能力强的蜂群。

④性情温驯的蜂群。经多年观察不易蛰人,检查时护脾的蜂群。

⑤清巢能力强的蜂群。

(2)种用父群

种用父群的选择标准和种用母群一样,群数越多越好。对分蜂性强、易蛰人、群势弱、产蜜低的蜂群,割掉巢内的雄蜂蛹,利于优良的雄蜂与蜂王交配。

3、育王群的组织及管理

第1天组织育王群,用框式隔王板(或者用大隔板打上几个孔)将蜂王限制在箱内一侧,留1-2个巢脾供蜂王产卵繁殖,另一侧放2个有粉蜜的成熟封盖子脾和2个幼虫脾,幼虫脾居中,作为育王区。育王群组织好后每天以200-300ml糖水(糖水比1:1)进行奖励饲喂,连续饲喂10d。

第2天将蜂蜡台基粘在育王框的台基条上,间距1cm,每个台基下方垫1块小纸片或者小木片,以便割成熟王台时不破坏王台。每个台基条粘10-15个台基,每个育王框镶嵌3段台基条。

3段台基条上的台基数从上到下应逐渐减少,呈中蜂原始巢脾状态(半椭圆形)。安装好台基的育王框插入育王群的2个幼虫脾之间,让蜜蜂清理和修整台基。中蜂育王每群一般接受8-25只王台,按要求蜂王的计划确定育王群的数量。

第3天取出清理好台基的育王框,从种用母群中找出卵虫脾,用移虫针移18-24h龄(卵刚倒下、孵化出来呈弯曲状态)的幼虫入台基内,移虫温度保持在25-30℃,相对湿度80%~90%。

移虫速度要快,选虫要准,提脾取框要稳。虫移好后,保持育王框上王台口向下,轻轻插入育王群的2个幼虫脾之间哺育。

第4天(移虫24h后),提出育王框,刷去附着蜜蜂(切勿抖动),轻轻拨大王台口,将王台中的幼虫镊弃后,保持王台内蜂王浆的原样,同样快速、准确的从种用母群中移入18-24h龄的小幼虫。虫移好后,保持育王框上王台口向下,轻稳地将育王框放人育王群的2个幼虫脾之间。

第11天(移虫后第7天)彻底检查和毁除育王区巢脾上的王台。清点王台数量,毁除发育不好的王台。用囚王笼囚禁老蜂王,防止育王群分蜂,不利于王台的保温。

4、蜂王的诱入及交尾

第14天,计划换王的蜂群,用囚王笼关闭老蜂王,5-10只放到一群无王群蜂群内。第15天,割取成熟王台(割取王台要轻,不能压迫王台前端,不能用力抖动王台),换王群内选一张蜜粉巢脾。

在蜜粉和幼虫脾的接合部用食指轻轻压出1个凹坑,王台基部轻按牢在凹坑处,保持王台垂直向下,并将巢脾插回原位。放入王台后第二天检查,若蜂群毁坏王台或新出房处女王次劣,杀死劣质蜂王,放回囚禁的老蜂王。

有处女王蜂群的巢门口上方用彩纸标识,以便蜂王出巢交配。正常气候,处女王交配成功后10-15d,开始产卵。若15d后还未产卵,淘汰新蜂王,放回老蜂王。

(3)怎样快速培育中蜂蜂王扩展阅读

王是有计划的,1 个育王框 1 次育 20~30 个王台,要根据蜂场规模,自己规划所需育王框数量,每箱只能放 1 个育王框。免移虫育王法操作与移虫育王的方法一样,最好是用种王群与哺育群结合,种王群是经过长期选育的。

种王群标准:根据地区来定,如我地 6 脾 (意标) 足蜂以上,常年无病史,产量高,温顺,繁殖速度明显很快的蜂群。 1 个蜂场应该要有 2 群以上的种王群。

4. 中蜂怎样人工育王

为防无王群工蜂产卵,中蜂多采用有王群育王。选择老蜂王的强群,用隔板把蜂王限制在留有3个巢脾的一侧产卵区内,在另一侧组成育王区。在育王区内放2张有蜜粉的成熟封盖子脾和2张幼虫脾。幼虫脾居中,然后将育王框放在2张幼虫脾之间,以使育王框附近形成哺育蜂集中区。移虫24h后,把中间的隔板改用框式隔王板,并把巢门移到产卵区与育王区之间,育王区在移虫前4h组成。
如果育王的数量大,可将处女王的培育过程分始工群和完成群两个步骤进行。始工群无王,并经常补育幼蜂及小幼虫脾,使群内保持强烈的育王要求,以此提高接受率。育王始工群应在移虫前1天组织,育王框放入始工群1天后取出,放入完成群继续哺育。完成群采用老王强群,用隔王板把蜂王及2~3张巢脾隔在箱内一侧,另一侧为育王区。

5. 怎么培养蜂王

培育蜂王的具体方法:

一、时间和条件:

天气温暖气候稳定处女王交尾期间,白昼气温应在 20℃以上,力求避开连阴雨天气。

有蜜粉源育王期间自然界应有良好的蜜粉源,充足的粉源更重要。每日傍晚对于种蜂群和育王群进行不间断的奖励饲喂。

二、在进行人工育王以前,需要认真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选择父母群:通过考察,选择蜂蜜或蜂王浆产量超过全场平均产量以上、分蜂性弱、群势发展快的健壮无病的蜂群作父母群。以父群培育雄蜂,用母群的幼虫培养蜂王。

培育种用雄蜂雄蜂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处女王的交尾成功率,还关系到授精效果,进而影响子代蜂群的品质优劣。

准备育王群育王群是用来哺育蜂王幼虫和蛹的强壮蜂群。应选择无病、无蜂螨,群势强壮,至少有15框蜂以上的蜂群作育王群。

三、移虫育王的工具

移虫育王的工具有移虫针、育王框、蜡碗等。移虫针是将小幼虫移植到王台碗内的工具,可用粗铜丝或者鹅毛管自制,一头呈扁薄的尖舌状,另一头呈弯匙状。带弹簧的移虫针使用方便。

四、移虫方法

移虫育王可以有计划地培育出需要数量的、成熟期一致的处女王。首先在育王框的板条上粘上2~3层巢础条或者按相等距离用熔蜡粘上小三角形薄铁片,其上粘7~10个蜡碗, 3条共20~30个蜡碗。

五、移虫后的管理

育王群中加入移虫的育王框后,连续在傍晚奖励饲喂。第二天检查幼虫是否被接受。已被接受的幼虫,其王台加高,王台中的蜂王浆增多,幼虫浮在蜂王浆上;未被接受的,其王台被咬坏,王台中没有幼虫。

六、利用大卵培育蜂王

实验证明,处女王初生体重超过200毫克的大蜂王,其一对卵巢的卵巢管数量多,具有较强的产卵能力。并且证明,采用较大的蜂卵,可以培育出体重大的蜂王。把选出的母群的蜂王关在蜂王产卵控制器内,或者把母群饲养在3~5框的小群内,限制其产卵,1星期后就能得到较大的蜂卵。

七、裁脾育王如果视力不佳,移虫有困难,可以采用切割未封盖子脾的方法培育蜂王。当蜂群发展强壮时,从母群提出2~3框带蜂封盖子脾连同蜂王放入一新蜂箱,补加1~2框蜜脾,放在原群一旁。

八、交替王台的利用

选择具有老蜂王的优良蜂群作种群。在它们修造交替王台时,加以选留。自然交替蜂王可使种群的优良性状更加稳定地遗传下去。发生这种自然交替现象时,蜂群一般只造几个王台,育成的蜂王质量比较好。把带有交替王台的巢脾提出,放入继箱群的继箱内,巢箱和继箱间加隔王板,把蜂王限制在巢箱内。可以陆续从这种老王群提出自然交替王台。

(5)怎样快速培育中蜂蜂王扩展阅读:

蜂王是一种膜翅目、蜜蜂科类生物,蜂王也叫“母蜂”、“蜂后”,是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成。分布于世界各地。蜂王和工蜂虽然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二倍体雌蜂,但它们是 2 种级型的雌性蜂,不仅在形态结构不同。

而且在生理功能上也有巨大差异。如蜂王寿命长,个体大,处女王能外出交配,卵巢发育完全,具产卵能力,能分泌蜂王物质维持蜂群的次序;而工蜂寿命短,个体小,具有蜜囊和采粉器官,能外出采集食物,能分泌报警信息素等。

形态特征:

蜂王也叫“母蜂”、“蜂后”,“女蜂”,是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成。通常每个蜂群只有1只。体较工蜂长1/3,腹部较长,末端有螫针,腹下无蜡腺,翅仅覆盖腹部的一半。蜂王在不同的生理状态,其释放的蜂王信息成分及含量明显不同。足不如工蜂粗壮,后足无花粉筐,有吸引蜜蜂的作用。蜂王寿命3~5年。由于生殖率逐渐下降,在养蜂业中常被人工淘汰。蜂王也指与蜂后交配的雄性。

6. 中蜂怎样育王最成功

中蜂育王需要人工培育,可以出体格健壮、产卵力强的蜂王,利用优质雄蜂,选择强壮健康的哺育群育王。移虫、分配王台等方面的正确的操作技术很重要。

具体过程如下:

1.提前培育种用雄蜂 蜂王与雄蜂的发育期不同,为了使雄蜂与蜂王的性成熟期相吻合,需要提前培育种用雄蜂。做法是选择经济性状优良的蜂群培育种用雄蜂,在春季蜂群进入快速增殖期,加人雄蜂房多的巢脾扩大蜂巢,促使蜂王产下未受精卵,同时加强饲喂。

2.选择哺育群 蜂王在幼虫期得到蜂乳的多少决定蜂王质量的优劣。因此,选择哺育群特别重要。在移虫前一个星期,在蜂场挑选性状优良的蜂群作为哺育群。移虫前一天,对哺育群进行调整。要求8框蜂以上的群势,巢内有大量的哺育蜂,保留封盖子牌和少量的幼虫脾,抽出空牌使蜂数密集。

3.制作人工王台 在自然蜂群里,中蜂王台刚产卵时的台基深度约6-9mm。随着台基内幼虫发育工蜂逐渐加高台壁,封盖的自然王台高度在15-20mm。根据工蜂在建造王台时表现出的生物学特性,人工台基以高9mm,直径8-10mm为宜。

4.移虫 把经济性状优良蜂群中的幼虫移入人工王台内生长。第一次移虫 工蜂饲喂蜂王幼虫是随着幼虫生长逐渐增加泌乳量。根据这一特点,第一次移虫的虫龄可适当大一点。这样的幼虫易挑,易被工蜂接受。移虫时动作要轻,不能擦伤幼虫。第一次移虫24小时后进行复式移虫。复移前最好饲喂蜂群,剌激工作蜂多吐浆,便于挑虫。然后从种群寻找不超过24小时虫龄的幼虫移人王台内。为保证幼虫有足够的蜂乳,8框蜂的群势移人20-25个幼虫较合适。移完后迅速把育王框放进哺育群。

拓展资料:

复移后幼虫发育特点 当育王框重新放进哺育群后,哺育蜂对台基内的幼虫进行认真地检查,在复移后的2-10小时内决定取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接受率。复移36小时后幼虫发育很快,进食量增大。这时哺育蜂饲喂的蜂乳随之增多,幼虫呈乳白色漂浮在蜂乳上面。复移72小时后,哺育蜂对蜂王幼虫饲喂的次数明显增加,每分钟有10-15只工蜂把头伸进王台内饲喂或探视。

这时王台加高到17 -19mm ;王台周围的哺育蜂既繁忙又紧张,台内积累的蜂乳达到高峰期。到了复移后90小时,工蜂将台口缩小,整个王台呈宝塔状,过不多久工蜂逐渐把台口封住。

7. 蜜蜂王怎么培育

移虫育蜂王的方法

1、移虫育蜂王时需要一些必备的工具,像移虫针、和育王框以及蜡碗等就都是移虫时必不可少的用具,另外毛巾、蜂王浆和蜡碗棒也是人们移虫时会用的到物品。其次是蜡碗就是培育蜂王的王台基础,如果不用蜡制小碗当王台,也可以采用塑料王台。

2、准备移虫工具以后就可以开始移虫,操作移虫育王时要先在育王框上粘贴两到三个巢础,然后再在它的上面粘上七到十个小蜡碗,做好后安放到育王群中,让里面的蜜蜂接触三小时左右,再取出来,并将上面的蜜蜂扫掉。向每个蜡碗中滴入少量的蜂王浆,然后就可以开始移虫,移虫时用移虫针,把蜂王幼虫插起来,直接移动到放有蜂王浆的蜡碗中就可以。

3、在移虫完成以后,把育王框放入到育王群中,在傍晚时进行奖励性的喂养,到二十四小时以后就可以观察幼虫是不是被蜂群所接受,如果发现王台增高,而且王台中的蜂王浆数量也有所增加,幼虫也飘浮在蜂王浆上面,就说明幼虫已经被接受,移虫成功,在过六天以后移虫成功的王台就会全部封盖,这时可以按封盖王台的数量去组织数量相符的交尾群。

8. 蜜蜂如何培育蜂王

在养殖蜜蜂的过程中,培育优质蜂王非常重要,蜂王优劣直接影响繁殖能力,以及蜂群将来的发展,好的蜂王繁殖能力强,易保持强群,所繁殖的蜜蜂采集能力也强,直接关系着蜂蜜的产量,但是育王一直存在或多或少的困难,这也让人工育王成了大家心中的一大难题,那么蜜蜂如何培养蜂王呢?

总结:大部分地区,除冬季外均可培育蜂王,但一般来说最佳的育王季节时蜂群发生自然分蜂的时候,增加培育成功的机率。

9. 怎样人工培育蜜蜂蜂王

要为育王群创造条件:

1,育王群群势一定要强,不强的用出房子补强;

2,营养不但要足,而且要好,缺蜜少粉的群育不出优良王;

3,要除尽蜻。有螨的群,往往新王营养不良,甚至断翅残足;

4,每夜奖饲,提高群积极性,促使工吐浆多,幼营养好;

5,育王王台数量不能太多(应在30个左右),因为王台多了,营养分散,新王一质量差;

6,采用复式移虫。先移较大的虫,24小时后钳出再移入幼虫,这样台内存浆多,新王质量好;

7,王台封口后应仔细检验,封口过早、过迟、弯曲不正、短小的王台要剔除,仅留优良的卜台。

对上述方法育出的新王,经过1个半月考察,选择王浆产狱高、遗传性能好、繁殖力强、抗病抗逆性好的王作为母本,再进行杂交育王。在育王过程中,也要十分重视雄的培育。

蜂群培育蜂王与三种不同的情形有关:一,取代由于偶然事故失去了的蜂王;二,交替还在领导着蜂群的蜂王;三,蜂群繁硫或分蜂。在每二种情况厂,当下蜂缺少蜂王物质时,蜂群扰开始培育新蜂王。

(9)怎样快速培育中蜂蜂王扩展阅读:

蜂王是由工蜂建造王台用受精卵培育而成的,工蜂对蜂王胎里的受精卵特别照顾,一直到幼虫化蛹以前始终饲喂蜂王浆。蜂王浆对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6天变成蛹,11-12天咬开房盖爬出蜂房,共16天左右。

如果有两只同时破蛹的话,就使出"王者之争"进行王者之战,二者必有一死方休。

蜂王体较工蜂长1/3,腹部较长,末端有螫针,腹下无蜡腺,翅仅覆盖腹部的一半。足不如工蜂粗壮,后足无花粉筐。养蜂业中可以一巢双王,可以增加蜜量。当然他们不可以见到对方。

参考资料:

蜂王-网络

10. 如何在一窝蜜蜂中培育新的蜂王

步骤如下:

1、时间和条件:天气温暖气候稳定处女王交尾期间,白昼气温应在 20℃以上,力求避开连阴雨天气。

(10)怎样快速培育中蜂蜂王扩展阅读

蜂王功能职责

蜂王是蜂群中主要繁殖者,其通过分泌蜂王特有的信息素来抑制工蜂卵巢发育并吸引工蜂形成饲喂圈。

在自然界中一个蜜蜂群体有几千到几万只蜜蜂,由一只蜂王、少量的雄蜂和众多的工蜂组成。

蜂王的主要职能是产卵,蜂群内所有的个体(新蜂王、雄蜂和工蜂)都是由它产卵发育而成,一只交配后的中华蜜蜂蜂王在受精囊内充满了500~700万的精子,一昼夜可产800~1300粒卵,一只优良的中华蜜蜂蜂王年产卵总数可达10万粒以上;

蜂王虽然被称为“王”,但它实际上并不领导蜂群,它在蜂群中的作用就是繁衍后代,蜂群中大部分的蜜蜂都是它的后代。在春季繁殖高峰时,一只蜂王每天会产卵约2000多个——总的重量甚至超过了它的体重。工蜂会时刻围绕在蜂王的周围,像“侍者”一样照应它的需求,比如提供食物、清理垃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