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钓鱼怎么调漂找底图解
今天聊聊调漂,调漂是钓鱼人的基本功,想要玩台钓,调漂永远是必须搞清楚的一个技巧。有两个理论跟各位钓友分享下:第一个,调漂的精髓在于通过钓目的变化,来改变双饵和子线在水底的状态,通过状态的改变来适应当前的鱼情。第二个,调漂的核心在于“找底”,调整后的浮漂重力浮力达到平衡,在找底过程中增加了水底的支撑力,导致钓目发生变化。这两句到底说的是个啥,详细介绍下。
一、找底的理论问题
先说说找底是咋回事,这里说的找底不是测试水深的找底,是半水调整好浮漂以后,挂饵找底,是这个找底。半水状态下调漂,先是调整一个调目,然后挂上饵料,看看这时候半水状态下的目数。假设半水调四目,挂双饵以后是两目,那可以说明一饵重是一目。这时候钓组是悬浮在水中的,达到了一种平衡,然后开始找底。
那如何判断钓组到底了呢?钓组触底后,就不是刚才的重力浮力平衡的状态了,多了水底对饵料(钓组)的支撑力,多了一个力量进来,导致原来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水底支撑住了饵料,导致饵料不止受到子线的拉力,也导致浮漂饵料的拉力变小,那钓目就会发生变化,这时候会增加。所以半水状态下挂双饵是两目,当钓目开始大于两目,那就说明钓组开始触底了,随着钓目的增加,触底的状态越来越严重。那如何判断是触底还是躺底呢?
二、如何判断饵料完全躺底
所谓饵料完全躺底,就是饵料的重量完全被水底支撑,对浮漂已经没有任何拉力,根据我们上面的假设,空钩半水四目,挂双饵两目,一饵重一目,当钓目达到三目,那下饵就完全到底了,已经对浮漂没有拉力。当钓目达到四目,双饵则完全到底。
这时候的的状态就是双饵完全触底,饵料就算雾化钓目也不会发生多大的变化,但是并非不发生变化,变化是多是少,这时候需要看鱼钩的重量。因为此时双饵和下钩重量被抵消,还有上钩的重量,上钩对浮漂依然有拉力。当钓目达到4+双钩重量的目数以后,那双钩就完全躺底了,鱼钩上有饵还是没饵,钓目都不会在发生变化,这个双钩躺底的状态就是我们经常介绍的无钩调漂的精髓所在。
三、总结
所以说,调漂一定要注意饵重和钩重,这样才能根据钓目的多少,来正确推断双钩双饵在水底是个什么状态。但是以上理论可以说都是在理想状态下进行的,没有考虑饵料的雾化,没有考虑子线过硬会有支撑力的现象,虽然不完全准确,但是有一定的参考依据。比如说找底,根据上面的假设,我们可以理解为钓目达到2.1目,下饵肯定到底,但是实际垂钓中需要考虑饵料的雾化变轻,所以往往钓个3目,才能做到真正到底。
‘贰’ 台钓调漂技巧:如何快速找底
找底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鱼钩上添加一个重物,比如搓大饵、铅皮、橡皮、口香糖之类的,能够把浮漂全部沉入水下,再向上移动浮漂使漂尾露出水面一些就可以了。
我比较喜欢用搓大饵的方式找底,它的好处在于可以找底兼打窝,两全其美。找水深、找底不必太过精确,大概差不多就行,不必钻牛角尖。
有些人有时会故意把找底说的很神秘,把那些刚入门的钓友说的云里雾里的,甚至会有一些错误的认识。比如说在用橡皮块找底的时候,找到钓目是2目,换上钓饵以后,钓目依然是2目,这是不对的。
在钓鱼时如果饵料融散、或者饵料团换大或者换小,钓目是要发生改变的。找底找到2目是表明水深在2目的位置,而调目的多少,除了水深还有饵团大小、漂尾粗细、钓目、鱼情等因素。
在取下橡皮之后,再将空钩抛向钓点,看漂尾露出水面几目,如果露出的目数稍微高于调目一些,但是差距并不是很明显,那么恭喜你基本上就是找对了。
‘叁’ 如何调漂及找底方法图解
1、铅坠找底;
2、浮漂向下挪动,比子线长五公分左右;
3、剪铅皮将浮漂调整到想要的目的;
4、挂饵找底;
5、将浮漂调整到想要的钓目即可。
如图:
‘肆’ 如何调漂及找底方法大全(一)
调鱼漂:如果看不到漂,就向上移动浮漂,直到露出开始调的四目。然后就提竿,把小钩上的铅皮拿下来,在将钓组入水,看看浮漂露出几目,如果是四目, 就再往上轻微的移动浮漂至水面露出浮漂五目。上浮距离是所未知的。如果上浮大的话,双钩挂一般大小的耳会出现双饵都离地的现象。而不是单饵触地的最佳状态。将 浮漂调到露五目的时候,说明水下单钩真的找到了底,因为单钩着地后,由于脑线的支撑作用打破了原来悬浮状态的四目所保持的力的平衡。
调漂找底后,浮漂应该往下十公分左右。小心仔细的一点点一点点的将浮漂向下移动。直到水面上刚刚、刚刚好露出四目为最佳。
浮漂下拉10-20公分,抛竿入水,此时浮漂应该是全部没入水中,逐渐剪铅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数即调目调漂时离钓点的底越接近越好,因为鱼线也是有重量的,对一只灵敏的漂来说有很大的区别。
(4)怎样快速找底调漂扩展阅读:
调漂方法多种多样,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挂双饵调漂、挂单饵调漂、空钩调漂、无钩调漂、调4钓2、上钩找底法、下钩找底法、双调目调漂,等等。各种方法都有优点,但是,也有缺点。有的道理很好,操作不便,例如挂双饵或者单饵调平水,饵团大小不断变化不容易准确控制;有的表面上很简单但是不实用,不适应不同的漂尾粗细和不同大小的饵料,例如调4钓2;有的局限性大,不便于灵活变化,例如挂双饵调平水,等等。
‘伍’ 台钓怎样调漂快速找底
调漂及找口的步骤
一、休闲钓鲫调漂及试钓步骤:
(一)、钓底的基本的调漂步骤:
1、粗找底:
铅皮座挂重铅,铅皮的重量大于浮漂的浮力,浮漂全部没入水中,逐渐上拉浮漂至露出一目,最上面的太空豆位置紧挨着第二颗太空豆,完成定位,记住最上面的太空豆至本次垂钓结束前勿动。(此时挂或不挂子线都可以。)
2、调整调目:
挂上子线,浮漂下拉30公分左右(记得浮漂下拉的距离>长子线长度+10公分),此时浮漂应该是全部没入水中,逐渐剪铅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数(调目)。
3、钓鲫调目及钓目的设定基本原则:
7目软尾漂搓饵:调4-5目钓2目左右
7目软尾漂拉饵:调2.5-4目钓2目左右
硬细尾搓饵:调7-9目,钓2-3目
硬细尾拉饵:调4-7目,钓2-3目
钓目高,钓钝;钓目低,钓灵。
根据天气、季节、饵料比重、饵团大小、鱼口、等因素,再予以微调调目:
4、精确找底:
移动浮漂,调整浮漂座位置与已定位的上太空豆的位置的距离与子线的长度大致对等,下钩搓饵挂大饵团来找底(同时也是打窝),使浮漂露出水面2目,继续上拉浮漂2公分,如果浮漂显示3目以上,则代表已经过底,浮漂往下拉回2公分,此动作称为反向找底,再挂正常施钓大小的饵团抛竿入水,微调浮漂至钓目在2目左右进行试钓。
5、试钓调整过程
(1)有口无鱼:钓太灵,上拉浮漂2CM(可以连续上拉5次以内),以上唇连续中鱼2次以上为找到正口。(太灵可理解为找底不正确,尚离底)
(2)中鱼为嘴边上或下颚,此为钓太钝,每次下拉浮漂1公分,至上唇中鱼两次以上为找到正口。(太钝可理解为找底不正确,已过底)
(3)钓底无口:每次下拉浮漂15公分,找到鱼所在的水层,此已属钓离底--钓浮--钓一标深的范畴,需要重新剪铅调漂,以挂双饵后,浮漂到位后露出2目左右,另述之。
二、休闲钓找口详细步骤:
1、漂相仅有缓缓上升但无下顿口,或升后仅有缓缓下阴漂相,均可下拉漂进行调整.直至出现缓升再有干脆的微微一顿并中鱼。
2、漂相仅有缓缓上升但无下顿口,下拉漂调整钓目无效,多与饵态、大小有关,可及时调整饵态和施饵手法再去问口、探寻。
3、漂相仅有缓缓上升但无下顿口下拉漂调整钓目及调整饵态和施饵手法也均无效,则可减铅再去重新找口,直至出现有干脆的微顿之口,并中鱼。
‘陆’ 钓鱼怎么调漂和找底
如果你一尺单饵调漂,水深1米以内还可以钓到鱼,如果水深3米以上这个方法就不能及时反应鱼情的真假动作。简单实用好操作的调漂找底方法分3步:
第一步,是把浮漂一撸到底,让铅皮座直接到底,观察浮漂露出水面多少目,再加上子线的长度,把这2个的长度减去就是水深。
(6)怎样快速找底调漂扩展阅读:
通用调漂法3+1个程序:
1,确定一个适当的空钩调目。例如5目。
2,挂单饵,看单饵调目。例如1目。
3,确定一个适当的钓目。例如2目〔一般在空钩调目和单饵调目之间〕。
4,应变。例如,改变钓目为4目,钓组灵敏性降低而空钩率减少。
‘柒’ 钓鱼人:如何快速调漂找底
首先我们要选择一块大一点的铅,就是比漂的浮力大一点的铅,多剪一点。首先调漂的第一步是找底,推到浮漂可以直接露出水面一目半目就行。第二步就是要把浮漂往下推大家说我直接把浮漂往下推不是更简单快捷一些吗?这样子的话调漂就不精确,因为如果是在池子里,大家都知道池子有些是很浅的,大概两到三米,这个细线你就随便推一下,就开始调漂,关系不大,但是如果是野外的话,有些地方是非常深的,可能超过三米,在这样子的地方钓鱼,你如果随便一推,那你这个漂和钓三米多水深的浮漂调出来就是不准的,所以我们一般都是推一个子线的长度,就是你底下的子线有多长,这个子线的长度多少你就推多少公分再加15公分,看情况调整目数。
如果我们调好漂,下一步就是找底,这个时候的浮漂其实还没有落到底,因为你剪了铅以后,浮漂在水底大概15公分的位置,饵料一定要到底,这时候不管你搓饵也好,拉饵也好,都是先用大一点的撮饵去找底,把浮漂往上推调整到两目,看水域可增可减,只要找到你认为最合适的位置即可。
‘捌’ 钓鱼怎样找底和调漂
钓底按这个步骤调漂,有口就中鱼
钓底的调漂步骤:
1、粗找底:
不挂子线,铅皮座挂重铅,铅皮的重量大于浮漂的浮力,浮漂全部没入水中,逐渐上拉浮漂至露出一目,最上面的太空豆位置紧挨着第二颗太空豆,完成定位,记住最上面的太空豆至本次垂钓结束前不要再去动它了。
2、调整调目:
浮漂下拉25公分,此时浮漂应该是全部没入水中,逐渐剪铅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数。
3、调目及钓目的设定基本原则:
7目软尾漂搓饵:调4-5钓2
7目软尾漂拉饵:调3-4钓2
硬细尾搓饵:调7-9目,钓2-3目
硬细尾拉饵:调5-7目,钓2-3目
钓目高,钓钝;钓目低,钓灵。
根据天气、季节、钩重、饵料比重及饵团大小针对上述调目再予以微调。
4、精确找底:
挂上子线,移动浮漂,调整浮漂座位置与已定位的上太空豆的位置的距离与子线的长度大致对等,下钩搓饵挂大饵团来找底(同时也是打窝),使浮漂露出水面 2目,继续上拉浮漂2公分,如果浮漂显示3目以上,则代表已经过底,浮漂往下拉回2公分,此动作称为反向找底,再挂正常施钓大小的饵团抛竿入水,微调浮漂 至钓目在2目左右进行试钓。
【试钓调整过程】:
(1)有口无鱼:钓太灵,上拉浮漂2CM(可以连续上拉5次以内),以上唇连续中鱼2次以上为找到正口。
(2)中鱼为嘴边上或下颚,此为钓太钝,每次上拉浮漂1公分,至上唇中鱼两次以上为找到正口。
(3)钓底无口:每次下拉浮漂15公分,找到鱼所在的水层,此已属钓离底--钓浮--钓一标深的范畴,另述之。
跑铅钓法:
1、适用范围:
流水或者小杂鱼闹钩时采用,钓法上近似于传统钓。
2、跑铅调漂步骤:
(1)无钩状态下,重铅到底来找底。
(2)浮漂下拉20CM,剪铅皮至平水。
(3)铅皮座的上太空豆打开3-5公分。
(4)挂钩,上拉浮漂至露出漂目2-6目均可施钓,水流急漂目露出多。
3、跑铅钓法注意事项
(1)流水环境中,浮漂尽量选用大号的,定位能力强。
(2)子线尽量短控制在10公分以内,因跑铅钓属极钝,短子线可放大信号。
(3)上顶及下顿的动作均要抓,均可中鱼。
(4)饵料可以适当打粘些。
【找口详细步骤】:
1、漂相仅有缓缓上升但无下顿口,或升后仅有缓缓下阴漂相,均可下拉漂进行调整.直至出现缓升再有干脆的微微一顿。
2、漂相仅有缓缓上升但无下顿口,下拉漂调整钓目无效,多与饵态、大小有关,可及时调整饵态和施饵手法再去问口、探寻。
3、漂相仅有缓缓上升但无下顿口下拉漂调整钓目及调整饵态和施饵手法也均无效,则可减铅再去重新找口,直至出现有干脆的微顿之口,并中鱼。
4、漂不能下降至设定钓目,或高顶久久不落,在排除抛竿不准、失饵等因素后多系鱼接口所至,也可下拉漂进行调整或减铅去找口。
5、窝中鱼星四起,但调整钓目仍均无口,应检查饵的附钩率及雾化率。同时应检查调钓是否过钝,漂及调钓,饵是否落于鱼口不认的虚底泥浆层位中。
6、钓目灵钝调整均属无口,调整饵态和施饵手法也无效,可减铅加大调目提高漂的载饵能力,并加大钓目调整寻问的范围,使饵在虚底层位有更多选择的层位面,再去重新找口,直至出现有干脆的微顿之口并中鱼。
7、漂缓升后即顿,属于清晰正口标相但却总是不中鱼,是与饵状态有关,以饵偏硬偏大最为多见.应及时调整饵态和施饵手法,再去找口探问。
8、漂相有直接一顿之口,提竿却多不中鱼,可上拉漂进行调整,多可以找到标准正口并中鱼。
‘玖’ 新手钓鱼,如何找底调漂
先调漂后找底,先告诉你台钓调漂基本方式:
一、以全标示杆的目数一半为调目,调目的一半为钓目。
二、以全标示杆的目数或一半为调目,分别挂单钩和双钩饵半水记取目数,以半水单钩的目数为钓目。
三、双钩双饵半水调平水,然后延长水线,使漂上升一目,此时一目即为钓目,去掉双饵标示杆所显出的目数即为调目。
四、单钩挂饵调平水,去掉后标示杆的目数为调目,双钩上饵到底露出的目数即为钓目(一般使用两目)。
调钓变法:
一、调灵钓灵:应用于鱼的行动迟缓,不大开口的情况下,如氧气不足或天气寒冷鱼不爱动。
二、调灵钓钝:用于鱼很滑,吃食时有各种试探活动,不易准确掌握提竿时机的情况。
三、调钝钓灵:用于鱼群密集,互相干扰吃食或鱼咬钩很不规范的情况下。
四、调钝钓钝:鱼多也游动就是不开口,有可能鱼游动中触钩,漂一有反映立即提竿,常可挂上鱼来。
每支浮标的浮力大小不同,标尖的目数有多有少,所表达的残余浮力也不同。“调4钓2”已不够用,但鱼要钓,标要调,怎么办?以我设计浮标的理念及长期施钓的体会是,不管你用一支什么类型的浮标,必须调整出浮标的灵敏状态和表达稳定的鱼讯信号。其方法是:在当天钓鱼的水域,先将鱼饵拌好,然后开始调标。
步骤一:空钩半水不到底首先,将铅皮慢慢剪去,一直到标尖露出水面半目或呈水平。然后,在双钩中的任何一钩挂粒鱼饵,再往钓区抛出。此时你会发现浮标往下沉没,之后修剪铅皮,重新挂一饵抛出。如此反复,修剪铅皮,直到量出一粒鱼饵悬停在半水的状态,标尖露出水面呈水平状为止。但要切记,你用的鱼饵大小要估计到它是不是就是在水底的大小。因为鱼饵从水面下沉到池底的过程中肯定会溶化掉一部分,一粒正常的鱼饵从水面到池底大概溶得只剩2/3左右。所以,调标时只能将要用的鱼饵取出一小团搓粘,使它不容易雾化才对。以正常施钓鱼饵的2/3左右半水调标,是一重要环节,一定要恰到好处才行,因为这粒鱼饵的大小决定了今天调标的目数。如果你选用的浮标浮力偏小,或标尖的长度偏长,可以从修剪铅皮中使浮标标尖露出1目或1目半。假使标体和浮力偏大,标尖又短(如空心尾),可以调整标尖露出半目或平水。
步骤二:两饵轻触底调标完成后,再将不带鱼饵的空钩抛至钓区,可见浮标下沉到某一目就不再下沉了,这露出的目数就是今天适合你使用鱼饵的调目。以这种方法调标,完成双钩挂饵抛出,浮标一定会缓慢下沉,接着再将浮标往上移动,一直至双饵到底露出2目就可施钓。我认为,这种方法比较科学,因为“台钓”的浮标功能主要是控制鱼饵在池底的状态(许多争论文章都忽视了这个最基本的内容)。发生鱼讯时,是以鱼饵在水下保持轻触底状态的信号为准。这种调标法绝对保证鱼饵到底,两粒鱼饵的重量既不会因浮标的浮力不够而由池底大部分承托负担造成迟钝现象,更不会因为盲目的调几目而造成浮标的浮力过大,出现鱼饵不到底和找不到底的事情发生。这种调法的目的是鱼饵重量的一半由浮标的浮力向上牵引,另一半由池底来承托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