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效果 » 怎样画麦田风景超好看
扩展阅读
胃饥饿痛是什么原因 2025-07-10 18:59:56

怎样画麦田风景超好看

发布时间: 2022-06-12 10:06:32

❶ 麦田怎么画

您好,画是有区分的,不知道是想画简笔画还是油画、插画、水粉画、素描画之类的
建议可以写生,到有麦田的地方或者观看麦田的画、图片等,临摹
边临摹边思考,寻找方法和技巧就好了
主要还是线为主哦

❷ 麦田麦子怎么画

梵高《麦田与收割者》

❸ 如何运用色彩,画风景画比较好看

渐变色呗,山.水颜色突出一点比如山是橙色的,水就应该是从蓝变绿

❹ 怎么画好风景画

1、由远到近,分部进行法
水彩风景画,多从远到近、从浅到深、从虚到实进行渲染、描绘,这样容易掌握干湿与色彩和明暗层次,色阶的衔接过渡较自己然、柔和,对初学者也更便于掌握。不过,须注意掌握时间,否则前后时间差太大,色调与明暗就来统一,容易失调。特别早晚的景,日出日没,首先要定下明与暗色光对比和位置,不然就难于准确表现特定的效果。 这种分部进行法,不能看一点画一点,须有整体观念,切勿孤立地抠局部,要尽量缩短“时光色彩”的差距,并加强色彩记忆,以便于补充与调整。
2、由近及远,层次推移法
在有些特殊情况下,如时间极为勿促,或早晚橙红色的阳光照射在险峻的绝壁与古刹上,出现一种神秘而绝妙的色彩与构图,那当然即应挥笔捉住这瞬间即逝的景象,首先定下光感与色彩在景物上的位置、对比强度及冷暖关系,而后调整形体,再从中景到远景、天空,这样反推移完成。很明显,这方法带有强烈的速写性,也须有一定绘画基础之后,才掌握得住。而这种或其他随心所欲的方法、对抢镜头、抓色彩,是势所必行的,否则按步就班地画过来,偶现的景观就早已景象全非了。
3、全面铺开,统筹兼顾法
这种画法,是先求“共性”,后求形象,要求有很强的整体观念和预见能力;在进行中,看起来画面有些零乱,实则步骤性是最强、最科学,是须有一定能力和经验才能掌握的。
所谓先求“共性”,就是由浅到深地先抓基本调子(包括由浅到深的明暗关系与色彩倾向),即首先用浅色铺出受光面的最亮部分,留出高光,然后用最具有画面调子倾向的浅色由亮到暗,即由高光、亮部、次亮部、次暗部、暗部、最暗,再由浅到深,即次暗、次亮、亮部。又如色彩由淡黄、中黄、桔黄、桔红、大红、紫红、青莲……这样循环推移,直到取得统一而丰富,表现出协调而有节奏的色彩与明暗关系为止。这样,画面的大体关系就基本完成了。

❺ 怎样画好风景画

一、色光
天气的阴晴变化呈现不同的冷暖关系,它使物象产生明度、纯度、色相等变化。如晴空旷野,给人以温暖的云天大地之感受。到了晚霞时分,特别是物象受光部分呈现强烈的光源色,亮部的明度提高,纯度与色相也产生相应的变化,光愈强,物象所受影响愈大,反之则愈小,其投影倾向于光源色的补色。物象受光后,亮部若偏暖,暗部就偏冷,亮部若偏冷,暗部则偏暖。
二、主体
在风景画中,主体如何突出成为考生的难题。如何解决呢?首先,在构图落幅中,一般把空间安排为近景、中景、远景三景。中景为主体位置,前景与远景起突出主体作用。在选材构思上要主次分明,做到这点要删繁就简或者化简为繁,视画面需要而定。在艺术处理对象上,应有高低错落,方圆曲直,遮叠离合等丰富的层次变化。
三、透视
其包涵双重意思:一为形体空间透视变化,即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粗远细,近疏远密,近清楚远模糊的基本透视原理的运用。二为色彩的空间透视。它可概括为近暖远冷,近鲜远灰,近亮远暗。
四、塑造
以色造型,首先要了解有的色彩属于植物性颜料,如藤黄、群青等,其特点是明快透明但覆盖力不强。有的属矿物质颜料,如朱红、赭石等,其特点是厚重不透明覆盖力强。知道了这点就可应物赋色,恰如其分地表现物象。在用笔上,柔软之物与刚硬之物要为体现其质地而采用揉、刷、摆、皴、拖、勾、点等笔法。在画法上柔者湿画刚者干画或者视物体质地采用干湿结合法而灵活运用。
五、意象
为达到审美的共鸣,作画者将个性的独特视野寓情于景物中,感悟体验人们共有的道法自然的情愫,从而实现意象的视觉传达。
以上是画风景所要掌握的一般规律和理论要点,要学以致用,多训练方能感受至深。

❻ 彩铅怎么画麦田单点透视

绘制时,笔的方向也要根据物体的走势来进行。这幅画面中的色调分明,主要分为天空的蓝色色调和麦垛的金黄色色调。
画面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蓝天、白云,第二部分就是麦田上的麦垛。天空白云的走势是横向的,而麦田的笔触却是纵向的。
1、用C330从近处的天空开始浦色,用笔顺着一个方向画,注意不要交叉用笔。
2、远处的天空颜色比较浅,用C340铺色,留出白色的云彩。
3、蓝色把白色的云彩衬托出来后,用C330画近处云彩的暗部,注意用笔要柔和,可以用棉签揉一下。
4、远处的云彩比较小,颜色比较白,C340叠加一点C330就够了,不宜画重,然后用C210来绘制白云的紫红色部分。
5、天空的颜色比较单薄,用C300与C330叠加出更多的层次,这样天空的纵深感就比较强了。
6、用C020和CO30铺出麦垛的底色,在用CO70和C590画麦垛的暗部,注意边缘参差不齐的处理。最后C090、C070和CO50画出绳子的颜色,绳子附着在麦垛的体积上的,注意深浅变化。
7、远处的麦田颜色用偏冷一点的CO20画,将底色铺均匀。近处的麦田偏暖,暗部CO70和C520画麦茬的感觉。
8、先画近处的麦城,近处的间距大一些,对比强烈,麦茬比较清晰。中间的颜色用CO30和CO50多一些。
9、从麦田的右边往左边推,颜色基本一致。有的麦杆平铺着,注意要顺着它摆放的方向用笔,先铺浅色,再加深色。
10、画完麦田后,从前面开始往后画麦垛,前面的用C500、Co20、C030、CO60着色,层次比较多,比较清楚,后面的逐渐减少,最后面的只用CO20和CO50两种颜色绘制。颜色由深变浅,由暖变冷。

❼ 怎样画好风景画

风景画教学,是中学美术课主要内容之一,要画好风景画,首先必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其次就需要学生要掌握作画的一些基本要素。 我国近代着名山水画家黄宾虹对祖国山河的依恋,曾发自肺腑的说:“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为了让学生领悟大自然的美,组织写生时,经过教师的指导,有目的地去观赏秀丽的自然风光,从而使学生去有目的的表现大自然的美景。法国着名雕塑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辅导、帮助学生如何发现周围美,去认识和重视观赏周围美的景物,不断训练具有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具有“审美眼睛”的人才,是美术课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画风景画要追求意境,继而才能画的有深度,做到境有限而意无穷。 爱好绘画,技法要自己不断吸收。色彩、构图、意境、用笔上要给人美感。如大海的气势及各地景物的美,先体会大海或景物的美,感到有味,再画,真情实意就有了。首先不在于画,而是感受景物的美,可谓“景不生情不入画”。有了真情,通过构图选景来表达,在杂乱中取得某种美的角度,景越简单,意要更深远,才能表达感情。宋代画家马圭,虽画一角,但意境很广。对景写生要取舍,如古人画《深山藏古寺》,寺一点也不画,只画小和尚在山下汲水,不画出古寺比画出来好。景越藏越显宽广,给人有想象和回味的空间。莫奈的风景画,常常是一二个垛草、一片草地、一座教堂,或是湖边的几棵树和倒影、几片睡莲。但很有感情,传达一种内心的情绪,达到了形、色、神的完美和谐。中外画家在绘画的审美情趣上,有许多相通之处。构图的形式也很重要,方、长的构图艺术感觉,能产生不同情绪。形式必须根据内容来决定,大海以横构图为好,摩天大楼以直构图为好。 一幅画的画面,必须有主要色调,以浓艳为主,还是清淡为主,抓住哪几种色彩组成,必须考虑,面积的大小比例上,用色均不同,什么颜色加强,什么颜色减弱,必须意在笔先。一幅画的色调,表达情意。大自然的红花绿叶,表达春意;灰绿调表达清明时节。色调表现气氛、感情,不要画得花花绿绿。画面要有欣赏价值,要传达感情。好的画吸引人,使人感到美的享受。在认识审美技法和构图对风景画的作用的前提下,我们还应该掌握了解的以下几个要素的作用: 首先要了解色光,天气的阴晴变化呈现不同的冷暖关系,它使物象产生明度、纯度、色相等变化。如夏之大地,给人以炙热的感受,秋之沃土,给你以丰收喜庆之感,再如晚霞拂晓,特别是物象受光部分呈现强烈的光源色,亮部的明度提高,纯度与色相也产生相应的变化,光愈强,物象所受影响愈大,反之则愈小,其投影倾向于光源色的补色。物象受光后,亮部若偏暖,暗部就偏冷,亮部若偏冷,暗部则偏暖。 其次要知画之主体,在风景画中,主体如何突出成为学生的难题。如何解决呢?在一般教学中,讲构图落幅时,一般把空间安排为近景、中景、远景三景。中景为主体位置,前景与远景起突出主体作用。在选材构思上要主次分明,做到这点要删繁就简或者化简为繁,视画面需要而定。在艺术处理对象上,应有高低错落,方圆曲直,遮叠离合等丰富的层次变化。 其三就是透视,其包涵双重意思:一为形体空间透视变化,即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粗远细,近疏远密,近清楚远模糊的基本透视原理的运用。二为色彩的空间透视。它可概括为近暖远冷,近鲜远灰,近亮远暗。 第四就是造型,以色造型,首先要了解色彩的属性,有的属于植物性颜料,如藤黄、群青等,其特点是明快透明但覆盖力不强,有的属矿物质颜料,如朱红、赭石等,其特点是厚重不透明覆盖力强。知道了这点就可应物赋色,恰如其分地表现物象。在用笔上,柔软之物与刚硬之物要为体现其质地而采用揉、刷、摆、皴、拖、勾、点等笔法。在画法上湿画干画要视物体质地而定,根据画面需要而灵活运用。 总之,以上是画风景所要掌握的一般规律和理论要点,学生要学以致用,多训练方能感受至深。

❽ 梵高经常选用麦田作为自己的绘画题材,为何他的麦田里总有一丝绝望的气息

因为梵高是为绘画而生的,当他来到这个小镇的时候,看到这里的风景就很兴奋,就有了绘画的冲动,于是他就一直这样画着,肆无忌惮地画着,直到有一天,他到了晚上,看着周围的风景,再也没有了当初的兴奋,也没有了绘画的激情。最后,在麦田里画完乌鸦后,他自杀了。从梵高的作品入手,欣赏梵高作品的特点。

他似乎想匆忙逃离这片动荡的土地。与那些华丽的画作相比,梵高的画更简单,更有意义。他把自己无限的激情倾注在这些简单的花卉和田野生活中,使画作产生了一种无法超越、无法模仿的艺术魔力。梵高曾经画过许多关于向日葵的画。虽然每次画的向日葵数量不一样,花的姿态也不一样,但都表现出一种饱满和朝气。中国画中常见的构图形式更能体现作品的情感,使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二是景物中色彩的生动色彩和流畅笔触,以及毛笔个人笔法所用颜料的生命力和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