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MAYA制作粘土模型
如果是象你说的小羊肖恩的动画片,那只是属于定格动画的一种,是一帧一帧做的
场景裏倒是有不少是MAYA做的,MAYA要做软泥的话会有点生硬。
❷ 用油泥制作模型具体步骤是什么需要什么工具还有新手应该注意什么
油泥你开始做,需要一些基本工具,酒精喷灯,一些削刮得工具,是必须的。 一般来说,根据你要做模型的大小,来做骨架,大一点的模型,就用金属水管来做主支撑,模型内部用铝丝或者铁丝来做骨架。摆出合适的动作后,就开始用油泥搭出大型。再来一点点修饰。 这里推荐一部视频教程:[雕塑雕刻技法1].Gnomon.workshop.Sculpture.这个一共是5个部分,从骨架一直到翻模后完成。每个步骤都有。值得学习借鉴。
❸ 自制模型手办用的是什么泥,手工捏,塑形
这个要看自己使用了,不少人使用的是精雕油泥,但是不少人也会使用其他材料,例如原子灰,AB补土等,这几年美国手办界比较流行一种叫做super sculpey的热凝固树脂粘土,也就是俗称的美国土,分不同的硬度,可以很容易的雕刻塑性,只需要在烤箱里加热就可以迅速硬化并且容易上色,当然在练习阶段普通的油泥,橡皮泥和雕塑粘土就足够了,其实不用太局限于材料,任何与模型和雕塑有关的材料都可以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王道
❹ 如何自己制作彩泥
制作彩泥的原料需要准备:面粉、冷水、盐、植物油和塔塔粉。
1将淀粉、水、盐和润滑剂混合在一起,然后将面粉加热成凝胶状。
(4)模型怎样制作出泥的效果扩展阅读:
彩泥分为粮食型和非粮食型两大类。具备可复制性,可任意捏成各种形状,根据配有不同形状的模具、模板,可将彩泥制作成各种物品,或者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引下,创作出自己想要的作品,在对儿童的手脑眼协调培养,及色彩识别和创作思维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教育效果。
可以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
1.彩泥产品让宝宝们使用他们的手指自由地感觉、触摸和创造。
2.锻炼和发展孩子的活动和思维能力。
3.它能进一步激发孩子对色彩和结构的感觉。
可以培养良好交流沟通的能力:
1.宝宝们在一起玩耍时,能够学习分享彼此的收获。
2.鼓励宝宝们用自己创作的模型一起来做角色扮演的玩耍,不但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丰富想象力和形象的创造力,而且能够锻炼他们对语言控制能力。
3.发展宝宝的社会智能和情感智能。
❺ 初一地理山体模型橡皮泥怎么做
制作材料及方法:
1、山体模型的制作:用泡沫塑料制作成有缓坡、陡坡的山体。在绘出等高线图以后,按照一定的高程进行切割。山体最好切割成六层。每层穿两个用作固定在地板上的小孔。
2、木框:用木条制作成木框,呈长方形,每筐内安上绷紧的透明塑料薄膜(木框最好制五个),每个塑料薄膜上分别绘有不同高程(100米至500米)的等高线。
3、底板:用木板作底板,在底板的四角安置四个立柱。立柱上标高程。
4、固定山体模型的木柱两根:木柱为圆柱体,长度以略低于山体模型高度为宜。在地板上开有两个安置木柱的圆孔。也可不用木柱,而在上下两层之间用磁铁固定。
地理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基于科学模型对复杂的地理科学进行学习与研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科学方法。陈苍鹏着的《初中地理模型与实验活动》立足于科学模型,从科学事实出发,以教学问题为引导,通过“科学模型”、 “模型解释”、“模型应用”等模块,对地球运动、地质、地形。
水文、天文等自然地理知识进行系统阐述.并通过一定的科学实验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本书突出地理模型的建立与解释,希望以此折射科学本质,并希望能对广大师生有所裨益。
❻ 怎样用橡皮泥做青铜器模型
第一步、找到要做的物体图片,画出三视图,给出比例,用橡皮泥捏出大概(建议各部分分开捏,好加工)。
第二步、把每个部分做细化处理,大致花纹刻出来。
第三步、把各部分连接起来(牙签小棒都行),在弄点细致的花纹。
第四部、上色,可以用水彩颜料,油画颜料,也可以不上色。
橡皮泥太软,不太好弄,制作过程要小心,建议用ab补土。
❼ 汽车模型是怎么制作的
过程:
1、准备图纸与工具
常用工具有工作台、油泥刮刀、刮片、测量仪器、模板、金属膜及贴膜工具。图纸方面,至少需要顶面、侧面、正面和后面四个正投影视图。
2、模型初胚
初胚一般用发泡塑料削切粘合而成,主要是为了给出模型的基本形体。另一方面,由于油泥相对昂贵,车体内部都用它制作比较浪费。需要注意的是初胚要小于车体的外形约3cm(预留上泥的厚度),并且尽量减少突出的锐角,便于后期的油泥刮切。
3、上泥
上泥的程序分为两步。先上一层薄泥,然后再上一层后泥,上泥分量的原则是宁缺勿滥,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泥和模型初胚的结合强度。
4、模型取型
模板的作用是限定模型的外型,保证模型的精确度。因此,模板必须精确的从图纸上拷贝出来,再用有机玻璃板或多层板制作出来。一般而言,模板大型主要有一个中轴线模板(从测试图取出)和一个车身侧沿模板(从顶视图取出)及若干个侧面模板(从正面视图取出)。把模板根据工作台上的定位线设置好以后,可以看出在这些位置所上的油泥的盈亏。把这些位置泥的高度确定下来,用专用颜料填上白线作为基准线,在这个基础上把泥补全。
5、模型初刮
模型初刮是指根据模板把大体的车型找出来。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必须多次测量图纸,用高度标取点,采样点越多,模型越精确。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条定位线是由车灯开始,到车窗A柱,向车窗顶沿、后沿,至尾灯的这条线。由于它决定了整个车型的侧面大型,而且这样一条空间曲线又不能以用平面的模板来限定,所以对它的多次采样显得尤其重要。这条定位线只需找到其中一条即可,另一半可以用分规进行复制。
6、侧面成型
侧面成型的首要任务是确定侧面车窗曲面,以此为基础完成整个侧面的大体形状。由于车窗曲面变化微妙,需要制作一个窗面垂直方向的模板,将其固定在垂直立尺上,沿着车体侧沿线模板(固定在工作台上)进行刮扫。刮扫成型后的表面需要用刮片刮平。确定车窗完成以后,就可以开始车身侧面制作。同样是制作一个垂直方向的模板沿着车体侧沿线的模板进行刮扫。将整个侧围曲面扫出后,用刮片加工细致后,再制作保险杠等突出的线条。
7、车头及车尾成型
车头和车尾突出的保险杠也是用模板刮扫的办法制作。略有不同之处在于:这两处突出的部分体积较明显,需要先添上加热的软油泥,然后刮扫。
8、前罩、车顶面、前后窗及后盖成型
这几处面积相当大,曲率变化却较小,因此难度在于使它们平整光滑。
9、细节成型
细节制作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轮罩、进风口、交接面导圆等。基本上是配合胶条用各式刮刀进行刮切,最后用薄刮片修整。
10、贴膜
油泥表面虽然光滑,但是只有附上金属膜才能完美地表现出汽车的高光和反射等实际效果。所以贴膜成为最后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
11、贴胶条
贴胶条的目的在于表现车身的结构缝隙,比如车门、进风口、把手等,另一方面可以遮盖贴膜留下的缝隙,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❽ 油泥模型的制作方法
油泥模型经审定后,可以用三坐标测量仪将车身外表面尺寸参数记录下来,作为绘制车身图纸的依据。
油泥制作
1、 烘烤油泥
在油泥模型制作前,一定要将油泥烘烤变软。因为没不惯的特性是热软冷硬,油泥的填敷必须是在软化的状态下才能使用。你要清楚,油泥烘烤的好坏对模型的质量是有很大的影响。你应该掌握如何使油泥达到你要使用的最佳的状态。
简单地说,你只要将油泥放在烤箱里升温,油泥就会软化。但你千万不要小看油泥的烘烤,精确的温控和加热均匀是烘烤油泥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
如果温度过低,油泥的软化程度不够;如果温度过高,油泥的性能会受到影响。温度高到一定程度,油泥会因液化而成分分解,导致无法使用甚至燃烧,所以必须注意。
油泥不能堆砌摆放,应分层放置,而且在摆放油泥的时候也不要太密集,让每根油泥之间都有良好的通风间隙。
油泥在加热过程中软化不均匀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因为受热不均匀而导致局部升温太快,因此带有内部鼓风的烘箱最好。
另外,油泥在加热过程中一定要使用托盘盛放,托盘四边的高度不要超过一根油泥直径的2/3,在烘箱中托盘与托盘之间不要重叠放置,以避免油泥在托盘内部被过度加热。
烘烤油泥的技术细节:盛放油泥的托盘最好是用白铁皮做的烤箱专用平底铁盘,尽量不要使用瓷盆(碗),特别是小底的瓷碗不易使油泥充分受热,加热时间长,油泥损耗大。
油泥拿出烤箱很快就会硬化,烘烤的油泥在制作过程中是用多少拿多少。因此使用的烤箱最好是能够调节温度和恒温的。
不同种类的油泥有不同的特性,它们烘烤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因此不要将不同种类的油泥混在一起。使用过的油泥也可以回收后再使用。
2、 回收油泥
油泥除了方便制作成型外,还可以反复回收使用也是它的一大特点。在制作油泥模型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刮削下来的泥片。有时甚至你从烘箱中拿出来的油泥可能还没有用完就已经硬化了,你可以将油泥重新回收软化了,你可以将油泥重新回收软化后再使用。
但油泥被使用一、二次后,油泥中会产生气泡,密度疏紧不一,粘性降低。回收油泥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放回烘箱重新烘烤。另一种是用油泥回收机炼制。
用烘箱重新烘烤回收的油泥与烘烤新油泥的方法基本一样。将使用过的油泥收集起来,放在托盘中。要注意在烘烤回收的油泥时,应将油泥切成小块状,可以烘烤得快捷而软化均匀。
使用烘箱烘烤回收的油泥,一次使用量较大时,可先在平板上将油泥用力揉搓,将油泥中的气泡溢出,使油泥混合更为均匀。
用油泥回收机对油泥进行回收,是最方便、最快捷,回收的油泥质量最好的方法。将使用过的油泥收集起来,直接放在油泥回收机中搅拌,回收机会自动对油泥进行加温软化。
用油泥回收机回收油泥,就像搅肉一样,一边放一边出。在对油泥的处理质量上比人工高,用时不需要用力揉搓就直接可以使用。你也可以一次性将所有要回收的油泥全部处理出来,放在烘箱时备用。
回收油泥的补充说明:油泥虽然可以反复的回收使用,但油泥在烘烤的过程中,油泥中的成分会逐渐流失,回收次数太多,油泥粘性和塑性大大降低,一般进行3~4次为宜。
对回收的油泥质量也有一定要求,回收时一定仔细清理油泥中的芯材碎渣和渣滓,如果含有其他杂质,也会降低油泥纯度,造成油泥粘性和塑性的降低。
3、 填敷油泥
往模型胎基表面上油泥我们称为填敷(也有称为填墩、上泥)。填敷油泥就像做雕塑要先“上大泥”一样。但填敷油泥不能像做雕塑将泥土一坨一坨地按在支架上,然后用要棒使劲地敲打压紧。
填敷油泥的主要方法有“推”和“勾”。“推”是用大拇指和手掌缘向前推进填敷;“勾”是用食指弯曲,用其内侧向后勾拉填敷,不要用其他手指。
填敷油泥只能是一层接一层的敷贴,并且第一层油泥不要敷得太厚。应该是适当用力并尽量均匀地先填敷薄薄的一层。
然后再照此方法一层一层的填敷较厚的油泥。但不要过厚,可以多填敷几次,保证油泥之间的贴合,直到填敷满整个胎基。
手指一次可填2~3mm厚,手掌一次可填4~5mm厚。油泥过厚收缩力会很大,厚薄不匀容易爆裂,也容易和泡沫分离。一般大型油泥模型的油泥厚度为30~50mm,小型油泥模型的油泥厚度为10~20mm。
要注意的是多次填敷油泥时不要在层与层之间形成空腔,一定要把空气排出去。如果油泥之间有间隙,油泥会因收缩陷落而导致表面凹凸不平,也容易形成剥离层,造成刮制时油泥脱离。
油泥填敷基本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用模板来检测所填敷的油泥。根据工作台上的定位线设置好模板,可以看出这些位置所上的油泥的盈亏。
用油泥沿模板在这些位置上将高度确定下来,并做好记号作为基准线,然后把油泥补上,直到基本达到预定位置。
不同种类的产品模型在制作方法上有一定区别,因此对填敷的要求不一样。
油泥形成空腔和剥离的原因:千万不要图快就大块大块地填敷油泥,即使是软化了的油泥也不是敷上去就能够很好的贴合,也很可能在层与层之间形成空腔。
由于新填敷油泥的温度与已填敷油泥的温度之间相差太大,使新填敷的油泥很快冷却,在两层之间就容易形成一个剥离层。
多次反复使用过的油泥会密度疏松,粘性降低,即使只是使用过一次,也会产生气泡。所以使用前,要用力揉搓。
油泥烘烤不够或不均匀也是原因之一,因为没有充分软化的油泥相互之间是不能贴合的。
4、 粗刮油泥
粗刮油泥,也有称初刮油泥。根据模板或图纸,去掉凸出的多余部分,将凹陷的地方填补起来,对油泥模型基准面的塑造以确定大形,这是一个反复多次的过程。
在刮制油泥的过程中,不能完全凭感觉,一定要多次测量图纸,分析参考点、特征线,使用标高尺在油泥上标注准确的采样点。
采样点标注完成后,用刀或胶带将这些采样点连成起来,而形成各个面,这些采样点连接成的线就是面的边缘界线。采样点越多,模型尺寸越准确。
粗刮油泥可用刮刀,也可用模板,这两种方法常常是交叉使用的。选择哪种工具,主要根据刮制的产品和各部件面积的大小确定。有关这方面更多的知识。
用刀刮削的方法是,一只手握刀拉刮,另一只手搭在刀架一控制轻重和保持平稳。用模板刮制可以利用支架,如果是用手持,要注意把握平稳。用模板刮制可以利用支架,如果是用手持,要注意把握平稳。
刀具主要选用直角型或双刃油泥刮刀,根据模型大小尽量选择大尺寸的刮刀。使用双刃油泥刮刀刮削时要使用带齿的一面,不要使用带刀的一面。
为了保证刮削面的连续性和平整性,刮削过程中用力要尽量均匀,并保持平稳。前后两次刮削用刀呈十字形交叉方向,不要只朝一个方向用刀。
在粗刮油泥的过程中,头脑中要始终保持完整的形状。参照制图和效果图,将模型与图纸反复比较,对油泥模型进行不断的审视、改进和调整。也可以用模板或标高尺检查。
由于粗刮只是制作基准面,所以刮削时应先从大的面开始,只注意大面的准确性,只刮制出模型的基本形状。在大的面制作完成前不要忙做小的面,更不要进行细节的制作。
在基准面刮制完成后一定要检查平顺度,在该面平行贴上黑胶带,通过观察黑色胶带之间的距离是否平行、均匀,可以判断该面平顺度是否一致。
粗刮油泥的技术要点:标注采样点最重要的是要找定位线,一般来说,多数产品都是对称的形态,因此常用中轴线作为定位线,而且你只需要找一条。
作为表示对称的中轴线,往往决定着整个模型的基本大型,以中轴线作为定位线来找到其他面的位置既准确又方便。
对称的制作也是以中轴线为界,一般来说,油泥模型是先制作好一半后,在细节制作前再进行另一半对称的复制。汽车与摩托车在制作的时间和顺序上略有区别。
对于汽车全尺寸油泥模型,可以从填敷开始就只做一半,待所有制作完成后再制作另一半并且可以两边造型不同。对于汽车缩比模型,更适宜从粗刮时就采用整体制作的方法。
5、 精刮油泥
精刮油泥,也称细刮油泥,是油泥制作过程的最后阶段。是模型基准面完成后,对油泥模型的各个部件制作、部件之间的连接(转折面)等细节的处理和表面光顺度的处理。
对于部件制作,在刮制前要先用一些设备或模板在模型上标注出准确的位置。在刮刀的选择和使用的方法上与粗刮基本相同,针对特殊部位和特殊造型选用特殊形状的刮刀、模板或其它工具。
部件之间的表面连接(转折面)处理是使模型富有变化,更加完美。一般情况上是结合部件制作一起进行。由于其变化多端,更多的时候是用刮刀,采用“目视”的方法制作。
为了保证刮制的模型表面平整光顺,在大型曲面表面的刮制时,应根据模型断面的长十字型交叉和多方向,这样刮制的模型表面不易形成波浪。
使用长刮片不但可以多方向垂直于模型表面来检查,而且通过查看刮制的痕迹是否一致也可以判断模型表面的平整度,便于及时调整模型表面曲率、光顺。
刮制时刮片应朝不同的方向倾斜而适当地用力,并注意手的摆放位置,手指的用力应均匀分布在刮片上,防止受力不匀,刮片变形。
对某些表面面积较小和特殊部位,无法使用钢刮片,可选用精刮和特殊形状的油泥刮刀,刮制方向仍然呈十字形交叉。
对模型各个部件之间面的连接等细节,完成不充分的地方进行调整,由于这些部位造型特殊,主要选用圆形刮刀、三角形刮刀和丝刀,也使用一些特制的模板。
如果表面模型有气泡或凹陷,可用针扎破放气,如气泡较大还需与凹陷的地方一起填补油泥,填敷时要按紧并延伸,以免起层脱落。然后再重复上面的步骤。
❾ 高达模型的旧化效果是甚么做出来的
一个全新的机动战士为什么要把它做旧呢?因为他是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归来的战士,做出机器的外漆由于破损而剥落,露出里面的金属质地,使得机械感和重量感十足。主要通过面相笔在一些边缘部位点描,同时通过ENAMEL系涂料制作锈渍,泥污效果,做旧和锈渍是机动战士制作高手必过的一关,本次课题主讲:越智信善,请多指教。这里选用自护军主力 MG MS-06 Zaku II 为实例。把所有的基本涂装都完成,已经做得不错了,但是,感觉还是缺少点什么,对!是气氛,是战场上的味道。1、首先,我们先试着把他做旧,让他有一些伤痕。使用高达旧化马克笔ウェザリングマーカ(6枝套装),使用前,前后摇动笔身,使内部涂料均匀混合。 2、 最初使用时,先在纸上压压笔头,让颜料流出。在边缘部分轻轻的点涂。3、用珐琅系涂料上色后,如果用水性高达马克笔做旧不小心画错时,在涂料未干前用ENAMEL系溶剂擦拭。4、绘画法使用的是ENAMEL系的颜色,选用浅浅的灰色。用面相笔画出小小的伤痕。5、加一些暗黑色混合。用暗灰色细细的将刚才画的浅灰色包围。6、用白色画出高光部位,只是小小点一点即可。绘画法的效果。有一点要注意,这种方法不适合做大面积的破损。7、做旧完毕,为了让厚重的金属感觉更强烈,让我们来学习做金属的眼泪。使用旧化马克笔ウェザリングマーカ中的カンダムラストレッド颜色笔,将颜料挤出,用面相笔小心的将锈渍流下的效果画出。 8、再用笔沾水稍稍将所画的水性颜料晕开。以达到更自然的效果。接着再看看通过ENAMEL系的颜料,做出上述的效果。颜色的选择为ハルレッド,号码为:XF-9。9、同样,用面相笔将锈渍流下的效果画出。 再沾ENAMEL专用溶剂。 10、稍稍将所画的锈渍化开,以达到自然的效果。画的时候要注意锈渍的流向和积聚处的位置。这样才会更真实逼真。11、锈渍完成,最后脚底踩到的淤泥痕迹如何做才能达到逼真效果呢?用旧化马克笔ウェザリングマーカ中的カンダムマッドブラウン颜色笔。在脚部边缘画出泥污的轮廓。再将马克笔中的颜料挤出,用平头笔在笔尖上稍稍沾上颜料。12、用干扫法,延纵向干扫出飞溅的泥污效果。 不要在同一地方扫的太多,颜色会聚集而不真实,力求适合的整体效果。 13、 现在不会再有人会认为他其实是塑料制品的玩具了。重金属的感觉,通过做旧化和锈渍被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