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账号管理 » 一纪多少年
扩展阅读

一纪多少年

发布时间: 2022-04-30 17:51:12

⑴ 一纪是多少年

一纪是12年。

一纪这个说法出自《国语·晋语四》韦昭注:“十二年,岁星一周为一纪。”意思是:木星绕太阳一周约需十二年。所以古时候以12年为一纪。

纪年是人们给年代起名的方法。主要的纪年有帝王纪年、公元纪年、岁星纪年和干支纪年等。在中国,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历法。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使用的是“干支纪元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组合起来,每60年为一个周期。

(1)一纪多少年扩展阅读:

我国东汉《四分历》中,将20蔀称为“纪”。一纪的定率为20蔀,1520年,555180日。这个天数能被60整除,所以从历元时刻开始,一纪之后冬至和朔旦不但相会于同一天的夜半,而且这一天的干支也与历元所在日名相同。后世的历法中,则常以冬至和朔旦相会于同一天的夜半,且日名干支也与历元日名相同,这样的状态相邻出现的一个周期称为“纪”。

⑵ “一纪”是多少年

岁星(木星)绕地球一周约需十二年,故古称十二年为一纪。
《国语·晋语四》:“文公


十二年,
狐偃
曰:‘蓄力一纪,可以远矣。’”
韦昭
注:“十二年,岁星一周为一纪。”
故一纪为十二年。

⑶ 古代的一纪是多少年

12年。

《国语·晋语四》韦昭注:“十二年,岁星一周为一纪。”意思是:岁星(木星)绕太阳一周约需十二年。

故古称十二年为一纪。

(3)一纪多少年扩展阅读

纪年:

纪年是人们给年代起名的方法。主要的纪年有帝王纪年、公元纪年、岁星纪年和干支纪年等。

在中国,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历法。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使用的是“干支纪元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组合起来,每60年为一个周期。注:2014年为第79个甲子的第31年,自黄帝来算起,2014年是4711农历年.。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着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简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至今依旧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纪

⑷ 一纪是多少年

一纪为12年,《国语·晋语四》中记载:“十二年,岁星一周为一纪。”岁星即木星,绕太阳一周约需12年,故称12年为一纪。有人认为“纪”的单位来自于我国的地支观念,十二生肖分别代表地支中的一支。天干地支一个大轮回是60年,也就是通常说的一个甲子。故当一个人60岁时,又称为花甲之年。

古代计时工具

在古代,有两种计时工具,一种是日晷,另一种是漏。日晷是由太阳影子的运动来定时的,与日晷表面的刻度相对应。漏是由滴水造成的,它由四个用来盛水的铜罐组成,从上到下重叠。水位随着滴水而上升,铜罐旁边有一个刻度,所以它可以用来计时。

⑸ 多少年为一纪,多少年为一世纪

一纪是12年。
一世纪是100年。

⑹ 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让阎王给寇善人加了一纪的阳寿,请问一纪是多少年

十二年。一纪出自《国语·晋语四》:“ 文公 在 狄 十二年,狐偃曰:‘蓄力一纪,可以远矣。’”

拓展资料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⑺ 一季是几年

一纪指十二年。

岁星(木星)绕地球一周约需十二年,故古称十二年为一纪。

有人认为,这“纪”的单位来自于中国的地支观念,十二生肖分别代表了地支中的一支,中国阴历里的纪年用天干和地支相配,十二生肖之首是老鼠,老鼠属子,第一年就是甲子年,又比如,今年是乙酉年,明年是丙戌年。天干地支一个大轮回是60年,也就是通常说的一个花甲子。故60岁叫花甲之年。

(7)一纪多少年扩展阅读:

我国东汉《四分历》中,将20蔀称为“纪”。一纪的定率为20蔀,1520年,555180日。这个天数能被60整除,所以从历元时刻开始,一纪之后冬至和朔旦不但相会于同一天的夜半,而且这一天的干支也与历元所在日名相同。

后世的历法中,则常以冬至和朔旦相会于同一天的夜半,且日名干支也与历元日名相同,这样的状态相邻出现的一个周期称为“纪”。

⑻ 一纪是多少年,一甲子是多少年

一纪为12年,岁星或太岁纪年,12年为一个周期,称为一纪。

一甲子为60年,东方朔三千甲子说明他十八万岁。

(8)一纪多少年扩展阅读:

古中国的时间单位:

现在是每昼夜是24小时,而在古代则是12个时辰。当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分别称中国与西方的时间单位为‘大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渐渐忘记“大时”,而“小时”一直使用到现在。

在古代,我们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为标志。又用动物如大鼠、牛、虎、兔作为替代品使它容易被记住。

古中国计时工具:

在古代,有两种计时工具,一种是日晷,另一种是漏。

日晷是由太阳影子的运动来定时的,与日晷表面的刻度相对应。我们应该在故宫博物院和北京天文台可以看到它。漏是由滴水造成的,它由四个用来盛水的铜罐组成,从上到下重叠。顶部有三个孔,底部有一个箭头形浮标。水位随着滴水而上升,锅上有一个刻度,所以它可以计时。

原日夜分为100分钟,因为它不能分为12小时,然后改为96、108、120分钟,到清朝正式设定为96分钟;因此,1小时等于8分钟。一个时刻分为三个部分,总共24分钟,和24个节气。请注意,一分钟不是现在一分钟,而是这个词,它被刻在两个时刻之间,带有两个奇怪的符号,所以它被称为字。

⑼ 一旬一纪一代一世分别是多少年

一旬是10年,也有说法是12年;一纪12年;一世30年。
旬(拼音:xú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指事字。甲骨文上从十(或甲),下象回环形。表示以天干甲日到癸日十天时间的循环为“旬”。金文加日,则明确表示以十日循环为“旬”。后来转指十年,又引申为时间上的一个完整循环。
一纪指十二年。出自《国语·晋语四》:“文公在狄十二年,狐偃曰:‘蓄力一纪,可以远矣。”
一世,汉语词汇,拼音是yīshì,意思是一代,三十年,一生、一辈子,举世;全天下;一世间,一时。出自《左传·昭公元年》:“一世无道,国未艾也。”

⑽ 一旬一纪一代一世分别是多少年

一旬是10年,一纪12年,一代25年,一世50年。

古中国的时间单位:

现在是每昼夜是24小时,而在古代则是12个时辰。当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分别称中国与西方的时间单位为‘大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渐渐忘记“大时”,而“小时”一直使用到现在。

在古代,我们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为标志。又用动物如大鼠、牛、虎、兔作为替代品使它容易被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