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账号管理 » 未成年人消费问题账号怎样验证
扩展阅读

未成年人消费问题账号怎样验证

发布时间: 2022-05-18 22:33:45

A. 未成年消费退款流程

未成年人消费退款流程如下:
1、在微信里搜索腾讯客服,输入未成年人充值游戏,然后他会问你问题,你就回复父子或者母子;
2、她会让你填资料,你就按照资料上面如实填写就好。审核通过会让你验证账号等等,就按她步骤一步步来。这些弄好之后会打电话给父亲或者母亲确认和孩子的关系;
3、确认之后就填写剩下的材料,根据提示填,有出生医学证明下面的其他材料可以不填;
4、审核过就会把钱返到原账户。
未成年消费退款需要看具体情况来确定。我国法律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B. 微信支付未成年可以实名认证

微信支付未成年可以实名认证,方法如下:

1、首先打开微信APP,选择红色箭头所指的“我”功能如下图所示:

C. 如何解除未成年人因为消费问题而被封的账号

如果因为未成年人消费问题账号被封,想要解封的话,可以联系该软件客服询问是否可以进行解封。
未成年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在其他国家,未成年人被定义的年龄范围并不完全相同。中国针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2020年5月,最高检等9部门共同建立《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规定9类未成年人遭受不法侵害情形,有关单位和个人须立即报案。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第二次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

D. 识别未成年账号怎么重新识别

方法就是(非官方的)
找到一套 姓名和身份证 配套的
到你的网游官网上 注册你的身份信息。
什么是疑似未成年人帐号?如何判断?
简单讲就是经实名验证显示为成年人,但其实可能是未成年人在操作的帐号。比如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之一是,孩子通过冒用家长的身份信息,来绕过健康系统对其限玩、限充和宵禁的约束机制。
关于疑似未成年人帐号,我们会进行专门的数据分析,通过AI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手段,针对用户游戏内行为特征进行判定,包括用户所属年龄段、游戏时间及其他游戏内行为都一起纳入,作为身份判定的参考标准。
为了防止被黑产洞悉规则,我们不方便透露更具体的细节信息,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仅仅是打游戏“菜”,并不会作为判定疑似未成年人的依据。

E. 未成年人消费问题限制游戏登陆怎么解决

摘要 你好,首先我们打开游戏的消费限额的选项,进入之后,点击输入密码就可以点击取消未成年人的游戏消费限额。

F. 未成年游戏消费账户信息怎么填

就把它一共消费了多少块钱给填写上去就行了。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各级出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严格落实的网络游戏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通知提出,要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等社会各方面共管共治,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监护责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通知出台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切,广大家长反映强烈。国家新闻出版署高度重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工作,2019年印发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采取一系列举措办法。

建成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并实现合规上线运营游戏全部接入,为深入推进防沉迷工作打下了基础。近期,不少家长反映,一些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甚至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使许多家长苦不堪言,成了民心之痛。

希望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严格落实实名验证,进一步限制、压缩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段时长。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培养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针对社会反映的未成年人过多过度使用网络游戏问题,国家新闻出版署在新学期开学之际印发了通知,对网络游戏防沉迷工作提出具体明确要求,着力推动防沉迷工作取得更好社会效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G. 未成年人消费问题,游戏号被永久封了,怎么办

年满18周岁自动解除。除此以外没法解除。

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未满18周岁的用户都将受到防沉迷系统的限制,在成年后,将会解除对你的防沉迷限制策略(因游戏品类不同,具体的限制策略请以游戏内的实际触发为准)。

游戏背景

神明乘坐方舟穿越无边的宇宙,降临王者大陆。他们利用宇宙最强大的力量——方舟核心,将传奇英雄的基因注入新人类,创造了那些为人熟知的英雄。依靠方舟核心,十二座奇迹拔地而起,昭示着那个时代的荣光。

然而无上的力量滋生欲望,欲望带来战争。暗夜笼罩大陆,奇迹的光芒被掩映。为了防止战争再次降临,神明将方舟核心封印在长安大门之后,留下隐秘的暗示——解封方舟核心的线索,蕴藏在十二奇迹之中。

H. 未成年人如何通过支付宝认证

你是要买,还是卖?买的话不用认证的,只要申请个账号,把钱冲进去就可以了,还有你是怎么冲的,银行卡还是网店冲,我十四岁,同学什么都很多在网上买东西,提现的话是要证件的,我没有提过,不过有出生证,学籍卡或者证件就可以了吧,网汇E就是去网点充值,也就是去邮局,带好钱就可以了,支付宝账号名字无所谓,有身份证就可以,因为小孩是没有身份证的,不过,你要这么多操作最好让你爸妈知道,因为一开始买东西,支付宝是安全的,要用身份证什么的,小孩可能有点问题

I. 腾讯游戏未成年人消费关怀经申请到了第二步,游戏账号验证,这个需要怎么操作吗到这里之后还需要多久

这个不需要,这个是客服查你手机账号,那个游戏怎么样的?,你不用担心,他查完之后就会有显示

J. 被未成年退款怎么查看具体用户

你好,一般是不可以看到具体用户的。但是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判断识别是否为未成年人身份。

一、 产品消费群体

不同的游戏在设计之初就有不同的目标群体,如《恋与制作人》、《无法触碰的掌心》等乙女向游戏的受众一般为女性,《传奇世界》、《蓝月传奇》等传奇类游戏的受众一般为成年人等。

因此,游戏面向群体的年龄、性别可以作为充值人身份判断的重要参考因素。

比如在(2016)鲁1302民初13982号案中,法院认为《全民枪战》属于男性向游戏,尤其对于青少年具有吸引力,玩家大多为男性,其母亲玩该游戏的可能性较小。(2019)粤0192民初36118号案中,法院认为法院认为《奥特曼传奇英雄》是青少年普遍喜爱的游戏类型……案涉充值行为的实际操作人为刘某具有高度盖然性。

二、用户注册信息

用户注册时的密保问题答案可能是自己的出生日期,自己的学校信息,上述信息均可以作为未成年人身份判定的重要参考因素。此外,部分游戏可通过微信、微博、QQ等第三方账号登录,上述账号的实名信息也可以反映游戏账户的主体信息。

三、当事人自述

未成年人的自述对充值人员身份的认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如在(2018)粤0305民初21356号案中,原告即提交了《视频》《询问笔录》用以证明充值人员身份,用以证明原告在父母亲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施了充值行为。当然,该案法院最终认定上述证据不足以证明系未成年人私自充值消费,原告最终败诉。但从游戏公司的角度讲,在审查材料或者质证环节,可以结合游戏内行为、当事人多次自述内容是否有冲突、当事人与监护人陈述是否有冲突等多个方面综合判断充值人员身份。

四、游戏内时间特征

游戏内时间特征也是法院判断是否未成年人的参考因素。游戏公司可以调取账户的充值记录、账单明细、登陆时间等证据,核实该账户使用/充值时间是否符合未成年人的学习放假安排及生活作息习惯。一般而言,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一般为周末、假期或平日的晚上。
如(2016)鲁1302民初13982号案件法院即认定“从在案证据来看,游戏币充值时间大多发生在2016年10月1日至10月7日国庆节学生放假期间,或其他时间的周五、六、日晚上,该段时间相对学生来说,学习时间相对宽松,也正是大多学生缓解紧张的学习生活,放松自己的时间。 ”

五、充值特征

由于未成年人多为在校学生,其活跃时间、充值时间一般比较规律,主要集中在课余(如工作日晚上,周末等)和寒暑假,或者其他缺乏监护人监管的时间段,充值时间集中于此的,法院判断为未成年人的可能性较高。此外,法院还会考虑未成年人的消费行为类型与未成年人年龄、心智、社交、智力是否符合。

如(2016)鲁1302民初13982号案件法院即认定“在2016年10月1日至10月7日七天的时间内,充值次数达近百次,充值面额近10万元,与青少年无风险意识的心理特征相符,不可能系成年人所为。”

(2020)粤01民终6372号案件中法院认定“在2018年11月4日的9时15分至19时51分期间,密集为充值账户ID99×××32购买两次12个月的会员服务和大额充值U点,与正常成年人的消费习惯不符。”

六、游戏内行为特征

未成年人在游戏中的行为特征也可能成为参考因素,比如游戏昵称和头像的设置,言谈举止等,均可以用以判断充值方身份。
如在(2020)粤01民终6372号案件中法院认定“该充值账户后续使用U点为昵称为‘阿影不爱吃西瓜’‘笨笨不是死猪’的游戏角色充值,更符合未成年人角色命名偏好。”

七、游戏外行为特征

除了游戏内的行为特征,游戏外的行为也不能忽略。一般而言,家长发现自己孩子高额充值后,往往会教育孩子并采取合理措施,制止其继续实施高额充值、打赏行为。对于申诉或起诉后仍继续消费的,则很可能是成年人在操作该账号,类似的证据可以在庭审中提交给法院参考。

如在(2019)粤0192民初1726号案件中,被告即提交了涉案账户的登录和充值记录,拟证明该用户多次登录和充值,且在投诉和起诉后仍然多次登录和充值。

八、游戏内人物社会关系

未成年人玩游戏往往会和同学一起玩,通过考察账户的好友等信息,也可以体现出玩家的年龄特征。比如好友有实名的未成年人或可以判断为未成年人的,则该账号有较高可能性是由未成年人操控的。

九、 其他数据

除了上述八项因素外,部分因素在实践中也可以作为判断的参考因素。比如,通过横向纵向对比注册/登录/充值IP、IMEI手机序列号、账号历史游戏情况,来综合判断账号有无未成年人偷玩父母手机游戏的可能。

如(2019)粤0192民初1726号案件中,被告即抗辩称“自2018年11月起开始登录使用,登录网络环境是WIFI,大部分登录时间是工作日。涉案的充值行为的发生时间是在工作日工作时间内。而张某是一名在校在读学生,在工作时间内频繁使用WIFI登录游戏,是完全不符合学生行为特征。”

当然,法院一般只会选择某个或者某几个因素判断,进而认定充值方身份。但对游戏公司而言,无论是投诉阶段的身份审核还是应诉阶段的证据整理,都可以将上述因素清单化、流程化,进而准确判断充值方身份,掌握诉讼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