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5钱是多少克
5钱=25克(g)
一钱是常见的应用于中药方、黄金等的计量单位。如今现实生活中通常指某事某物无足轻重,不会影响大局,如:一钱不值。
建国初期,一斤等于16两,一两等于十钱。“钱”换算为“克”,人们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500g(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g(1钱),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的,实际上,这个换算方法是有纰漏的。
换算
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g一斤改为500g一市斤。
还应特别指出,1929年和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这样,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16÷10,1钱约等于3.72克。
演变史:
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南宋杨辉有首“斤价化两价”的歌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记……”意思就是一两等于0.0625斤,二两等于0.125斤……
那时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1959年开始 一斤等于十两
1959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米制为中国基本计量单位,在全国推广使用,保留市制,“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中药计量仍袭旧制不变。
从1979年1月1日起,中药计量单位也改用了米制,用“克、毫克、升、毫升”,不用“两、钱、分”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一钱
㈡ 5,555.36是多少钱
5,555.36元钱是:5555.36元
伍仟伍佰伍拾伍元叁角陆分
㈢ 五钱大约是多少毫升
市制(适用于中国大陆): 1斤 = 500克,1斤 = 10两 = 100钱。
香港在香港,由于当时仍然为英国殖民地,并没有受此次改革影响,民间仍然沿用清朝时的库平制(和英制、公制同时使用)。特别是部分重量单位:“1斤(正式名称是司马斤,相当于 604.79克)=16两、1两=10钱、1钱=10分”等换算仍被广泛用于粮食和贵金属买卖中至今。
单位换算这里市制单位分为两种,一种是古代的单位(这里以明代的单位制度为准,因为目前在香港仍然在使用,有一定参照性)。 一种是我国1929年标准化之后的单位,成为新制。
中国大陆:
一部分市制在现代中国大陆仍旧被使用。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77年5月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 (试行)》规定。
在大陆地区“市制”计量逐步被淘汰使用,现今流行于民间的计量单位主要有:计量面积的“亩”、计量长度的“尺”和“寸”、计量重量的“斤”和“两”,其他计量单位极少使用。
㈣ 一斤等于多少克五钱等于多少两
一斤=500克,五钱等于0.5两。
钱是最小的重量单位,现在在中药方、黄金、食谱中仍沿用这一计量单位。建国初期,一斤等于16两,一两等于十钱。
所以一两=10钱,5钱就是一两的一半=0.5两。
(4)5钱是多少钱扩展阅读:
据国际计量局数据显示,国际千克原器服役近130年来,它的质量与各国保存的质量基准、国际计量局官方作证基准的一致性出现了约50微克的偏差,但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是否发生了变化,具体变化了多少至今仍是一个谜。
根据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到明年的5月20日,“国际千克原器”将正式退役,取代它的将是符号为h的普朗克常数。经过全球各国国家计量院的多年研究,国际测量体系将有史以来第一次全部建立在不变的自然常数上。至此,国际计量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全部实现由常数定义,这是改变国际单位制采用实物计量的历史性变革。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向介绍,用常数重新定义千克后,质量单位将更加稳定,不必担心国际千克原器质量漂移可能给全球质量量值统一带来的问题。
㈤ 五钱是多少克
5钱=25克。
一、5钱等于25克
5钱即为半两,一斤等于十两,一斤等于500克,得5钱等于25克。
二、钱是最小的重量单位,现在在中药方、黄金、食谱中仍沿用这一计量单位。建国初期,一斤等于16两,一两等于十钱。
所以一两=10钱,5钱就是一两的一半=0.5两。
三、另外,原中医使用是十六两制的称,所以换算过来是一两=500/16=31.5克,现代国家中药重量的标准是一两30克,一钱3克,但一般三钱就用10克。
㈥ 清朝所谓的五钱是多少钱
这个应该是计量单位,十分等于一钱,十钱等于一两。5钱就是半两了!
㈦ 古代五钱等于现在多少钱
1 基本单位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再有: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2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1元
㈧ 5钱是多少克
这是中国重量单位,1钱=5克,那么5钱=25克。
中国重量单位换算:
1石=四钧=29760g
1钧=30斤=7440g
1斤=16两=248g=液体250mL
1两=24铢=15.625g
1圭=0.5g
1撮=2g
1方寸匕=金石类2.74g=药末约2g=草木类药末约lg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g
一钱匕=1.5~1.8g
一铢=0.65g=100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3.9~4.2g
1斛=10斗=20000mL
1斗=10升=2000mL
1升=10合=200mL
1合=2龠=20mL
1龠=5撮=lOmL
1撮=4圭=2mL
1圭=0.5mL
L引=10丈=2310cm
1丈=10尺=231cm
1尺=10寸=23.1cm
1寸=10分=2.31cm
1分=0.23lcm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一升=50g
葶苈子一升=60g
吴茱萸一升=50g
五味子一升=50g
半夏一升=130g
虻虫一升=16g
附子大者1枚=20~30g
附子中者l枚=15g
乌头l枚小者=3g
乌头1枚大者=5~6g
杏仁大者10枚=4g
栀子平均10枚=15g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g
枳实1枚≈14.4g
石膏如鸡蛋大1枚≈40g
厚朴1尺≈30g
竹叶一握≈12g
国际通用重量单位换算:
1 t = 1000 kg
1 kg = 1000 g
1 lb = 0.453 592 37kg
1 oz = 1/16 lb = 437.5 gr = 28.349 523 125 g
1 ct = 200 mg = 0.2 g
1 cwt(imp) = 112 lb = 50.802 345 44 kg
1 cwt(US) = 100 lb = 45.359 237 kg
1 ton(imp) = 2 240 lb = 1016.046 908 8 kg
1 ton(US) = 2 000 lb = 907.184 74 kg
1 oz.t = 480 gr = 31.103 476 8 g
1 斤 = 500 g = 0.5 kg
㈨ 中药5钱等于多少克
25克。
计算过程如下:
1、1千克=1公斤=1000克;
2、1公斤=2斤;
3、1斤=10两=500g;1两=10钱。
4、换算得出:1两=50g=10钱;1钱=5g;
5、5钱=5*5g=25g;
(9)5钱是多少钱扩展阅读:
重量单位换算如下:
重量单位换算如下:
一、1斤 = 10两 = 100钱,1钱 = 5克;
二、两是市制的重量单位。
1、1两 = 0.05千克(公斤) = 50克
2、1斤 = 10两, 旧时,1斤等于16两,故有成语“半斤八两”,表示不分上下。
3、1斤 = 0.5千克(公斤) = 500克;
三、英制单位
1、1盎司=28.350克;
2、1盎司=16打兰(dram);
3、16盎司=1磅(pound);
㈩ 在古代清朝时一两银子等于现在的多少钱呢五钱又是多少钱呢
一两银子为500元,五钱是250元
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很多人都讨论过。现在很多人其实是毫无概念的。特别现代某些电视剧误导,好象古时候老百姓随时都带着银子上街,随便买个馒头要一两银子,简单吃顿饭上百两,给小二打赏也十几两,几十两,好象一两白银跟我们现在一块钱似的,显示出当前中国的影视创作人无知和不认真到了何等程度。要知道万历年间国库年收入才达到200万两,而且还是经过张居正改革后国库收入丰富才有的数字。其实古代大部分老百姓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银子,他们使用的都是“钱”,即铜板,我们常说的“没有钱”,就是指没有铜钱。
白银和黄金是朝廷明令禁止在民间流通的货币,所以民间大多用钱或钞。钞:就是布做的货币。大量使用铜钱不方便,于是“而商贾沿元之旧习用钞,多不便用钱。”《明史》志第五十七 食货五。所以说,进行大宗货品交易的商人是用钞的,而不是整箱子整箱子的用白银和黄金。
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是明朝末年白银与现在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首先要了解,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这是常常变动的,不同朝代兑换比例不一样,同一朝代不同时期也不一样,不像现在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另外,明朝一斤相当与现在的596.8克,一斤十六两,一两折合现在的37.3克。
根据以下描述:
“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明史》,志第五十七 食货五。
“于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 《明史》,志第五十四 食货二。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明朝前中期黄金白银比为1:4或1:5,而1644年前后境外白银大量流入,1两黄金约可兑换8两白银。
得到第一个结论:1两黄金=8两白银=8000铜钱
要讨论货币购买力,一般通行的是两种方法。一种是以黄金的价格作为基准来换算的,以国际金价来推算白银和铜钱今天的价值。另一种方法则是同时使用米价和银价作为基准,来进行推算的。
1) 国际黄金基准牌价,金价基本上在600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我们就以600美元(2006年9月26日)为一盎司。一盎司为31.1克。明朝1两为今天的37.3克。这样一算明代一两黄金相当于719.6美元,以今天(2006年9月26日)的外汇基准价来算,100美元兑换人民币 791.5元来算,相当于5695.75元。根据1两金为8两银,1000钱换算,明末一两白银相当于711.97元,取712元;一文钱等于0.7元。
2) 白银基准国际牌价,银价基本上在11美元(2006年9月26日)一盎司周围波动。同金价的换算相仿,一两银子也就是1000铜钱,相当于104.4元人民币,取105元。
3) 米价基准。根据历史资料记载,米价如下:
明神宗万历时(16,17世纪之际) 白米(石)0.7-1两
明崇祯十四、五年(1641,1642) 米(石)3.6两(南京一带大灾时空前高价);米(石)5两(上海米价)
明崇祯末、清顺治初米(石)2-3两
崇祯后期,灾荒加上战争,粮价上涨很厉害,同样1两白银买粮食可能买不了多少,可是买其他东西的时候却有可能很值钱,因此这阶段的数据不能作为一般购买力的参考。这里采用万历时期的最高价格作为一般物价水平,取每石1两白银来计算。明代1石合94.4公斤,按照现在大米价格3元/公斤计算,一石米折合人民币283元,即1两白银折合283元人民币。
这样,我们最后得到三个数据,1两白银分别可兑换人民币712元,105元和283元。其中黄金的价值历史中一向比较稳定;虽然今天的粮食产量比古代大了很多,但是考虑到中国现在14亿人口在消费,而明朝中后期保守估计人口也有七八千万,因此粮食价格可以做为一个重要基准;考虑到白银的比价在各历史时期变化比较大,可参考性比较弱。
因此,我们取黄金基准的712和粮食基准的283取平均值,即497.5元。为了凑整数,便于换算,也便于大家有个感性的认识,这里取1两白银折合人民币500元。因此按照前一个比价的结论我们得到明朝中后期的货币兑换数据:
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结论:
1两黄金=人民币4000元=8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500元=1000钱
1钱=人民币0.5元
由于实际上,1两白银至少能兑换1500钱,则1文钱=0.33元,也可以大略地认为是三毛钱。
另外说个小知识,1两=10钱=100分,所以,一钱银子=50元人民币,一分银子=5元人民币,也就是10-15个铜钱左右。
这样,我们对明朝中后期到清前期的物价就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概念。
明朝一个从九品官员的月俸是五石,也就是月薪2500元;未入流官吏月俸三石,合1500元,这是政府最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正一品官员月俸八十七石,合人民币43500元/月,年薪52.2万元人民币,这可是当时政府总理的薪水,想来也不过分。
在明代,据说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如果粮食自给自足,钱只用来买点柴米油盐的话,一年750多块钱过日子是挺苦,不过也不是不可能,大家可以问问老一辈,他们过过这样的日子,甚至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现在还在过这样的日子。
袁崇焕杀毛文龙,得到士兵两万八千人,上书皇帝要求:“岁饷银四十二万,米十三万六千”,虽然这是为了笼络毛文龙的旧部而增加了的军饷,但是也能看出个大概。就是说,养活一万人的部队,每年需要军饷15万两,粮食4.86万石即900万斤。用现在的话换算过来就是,2.8万人的一个军,一年的维持费用为7500万元人民币,可以吧?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募兵,规定每人年饷银为10两,到北方蓟镇后,守卫边墙的募兵年饷增至18两。这都是战略要地的募兵价格,如果不是要参加重要战斗,或者不是在重要地域,募兵的价格要更低:明修《武进县志》称当地 “受募者日银一分”,年饷还不足4两的。到崇祯年间,战乱频繁,大量百姓流离失所,食无所依,募兵变得容易,加上朝廷财政紧张,军饷又比同期低了很多。
因此,得到第三个结论:维持一支万人部队的正常消耗应该是每年白银8万两,粮食4万石。
崇祯三年,御史郝晋言:“万历末年,合九边饷止二百八十万。今加派辽饷至九百万。剿饷三百三十万,业已停罢,旋加练饷七百三十馀万。自古有一年而括二千万以输京师,又括京师二千万以输边者乎?”我们来计算一下崇祯三年税赋:辽饷,九百万;练饷,七百三十馀万,加上正常税收二百万,总共是一千八百三十万两。假设国家什么都不干,只养军队的话,能养活180万人的队伍。
综上所述,我们一共得到了三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1两黄金=8两白银=8000铜钱,
第二个结论:1两白银=人民币500元,1两白银=10钱白银=100分白银,
第三个结论:一支万人部队每年的正常消耗应该是:白银8万两+粮食4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