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造成触电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触电事故很多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那么,造成触电事故的原因有哪些?下面就由我告诉大家吧!
造成触电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1. 在变配电装置上触电。这类事故的发生多为电气工作人员粗心大意、违章作业,没有执行工作票和监护制度,没有执行停电、验电、放电、装接地线、悬挂标志牌及装设遮拦等规定,违反了安全操作规程所致。为防止这类事故,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是落实安全组织 措施 和安全技术措施。
2. 在架空线路上触电。这类事故多为当停电操作时,电气工作人员没有做好验电、放电及跨接临时接地线工作;当带电作业时,带电作业安全措施不落实或监护不力所致。这类触电一般伴有摔伤。预防措施: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时落实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 3. 架空线路下触电。这类事故多发生于非电气工作人员,如高处作业误触带电导线,金属杆及潮湿杆件触及带电导线或吊车臂碰及导线,导线断落后误触或碰及人身。预防措施:当在架空线路下及周围作业时,必须做好防护措施,严禁在架空线路附近竖立高金属杆或潮湿杆件,恶劣天气时应避开架空线路。
4. 电缆触电。这类事故一般由电缆受损或绝缘击穿,挖土时碰击,带电情况下拆装移位,电缆头放炮等所致。预防措施:电缆应加强巡检,周期进行检测,禁止在电缆沟附近挖土,运行的电缆在检修时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停电,落实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
5. 开关元件触电。这类事故多由于元件带电部位裸露、外壳破损、外壳接地不良,以及工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粗心大意所致。预防措施:加强巡检,定期进行检修,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措施。
6. 盘、柜、箱触电。这类事故为设备本身制造上有缺陷或接地不良、安装不当所致,有的则为违反操作规程、粗心大意所致。预防措施:加强巡检,定期进行检修,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措施。此外要加强盘柜制作上或购买上的监督,提高质量标准,满足防潮湿、防漏电和防触电等要求,电气工作人员对有严重缺陷的盘柜可拒绝安装,并加强对盘柜的测试工作。
7. 携带式照明灯(手把灯)触电。这类事故多为没有采用安全电压(36V以下)或行灯变压器不符合要求、接错。预防措施:携带式照明灯安装后应测试其灯口的电压,非电气工作人员不得安装电气设备。
8. 手持电动工具、移动式电气设备、携带式电气设备触电。这类事故多发生为设备本身破损漏电、接线错误或接地不良、导线破损漏电所致。预防措施:加强手持、携带、移动电气设备的管理、维修保养,接线必须由有 经验 的电气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9. 临时用电触电。这类事故多为乱接乱拉、管理不善,超负荷运行、野蛮施工、接地不良、强行用电所致。预防措施:临时用电必须按国家临时用电规程执行,严格管理,禁止乱接乱拉。临时用电的安装应有项目部安全部门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
10. 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带电触电。这类事故多为接地不良造成或电气设备的漏电跳闸、保护装置调整不当、调整过大所致。预防措施:系统接地必须良好,加强接地系统和线路的巡视检查及测试,及时修复;加强系统电气设备的巡视检查、维护保养。
⑵ 简述触电事故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触电事故时有发生,我们在用电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学习一些用电知识是很重要的。下面就由我为大家简述触电事故产生的原因,一起看看吧!
触电事故产生的原因
1.1电气设备安装不合理,多数存在装置性违章现象。如导线间交叉跨越距离不符合规程要求;电力线路与弱电线路同杆架设;导线与建筑物的水平或垂直距离不够;拉线不加装绝缘子;用电设备接地不良造成漏电;电灯开关未控制相线及临时用电不规范等。
1.2缺乏安全用电意识,安全用电知识欠缺。如在线路下盖房、打井;在电线上晾晒衣服;用电 捕鱼 ;带电维修开关或带电装拆灯泡等。
1.3不遵守安全工作制度。如工作人员在检修用电设备时,违反规程,不办理工作票、操作票,擅自拉合隔离开关;在没有确认现场情况下,用电话通知或约时停、送电;在工作现场和配电室不验电、不装设接地线、不挂标示牌等。
1.4对电气设备维护不及时,设备带病运行。如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失灵,强行送电;绝缘导线破损露芯;电动机受潮,绝缘降低,致使外壳带电;电杆严重龟裂,导线老化、松弛等都是导致触电事故的诱因。
避免触电事故的预防2.1电业职工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执行各类规程,杜绝各种违章,加强学习和培训,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业务技能考试,对安全工作建章立制,建立健全组织 措施 和完善各种技术措施。
2.2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和 教育 ,电力部门要深入到乡村,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车及宣传画册等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用电常识,使安全用电人人皆知,家喻户晓。
2.3加强设备治理,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定期对绝缘工器具进行校验和轮换;尽量避免和减少各种违章,倡导“以零违章确保零事故”,经常开展安全大检查;推广购买合格产品,由专职电工进行安装,县电业公司验收。
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及对策3.1电业职工在检修用电设备时,一定要遵循《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对10kV及以上设备检修时,必须采取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即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间断制度、工作终结和恢复送电制度;必须采取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即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
3.2电业职工在检修低压电气设备时,应按照《农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操作。非凡情况需带电工作者,工作人员应穿、戴合格的绝缘靴和绝缘手套,使用带绝缘手柄的工具,穿长袖衣服,戴安全帽。
3.3临时用电应达到安全要求,对移动用电要经常检查电线、插头、插座、外壳接地等。对使用的行灯电源必须保证在安全电压36V及以下,禁止使用220V照明灯作为行灯。提倡安装三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并达到“三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