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润滑油不起压的原因
1、油底壳油量不足;机油粘度过小;
2、限压阀弹簧弹力不足或调整不当;
3、润滑系统管路严重漏油;
4、机油细滤器破损漏油;
5、机油泵磨损过甚或有故障;
6、机油压力表或传感器失效;
7、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衬套等配合部位间隙过大。
汽车机油压力过低的故障检查和排除方式如下:
①检查油底壳油面高度和机油粘度。抽出机油尺检查,油面过低时应补足机油。机油过稀时,说明粘度过小或机油的粘温性过差,应重新加注符合标准的机油。机油有亮滑岁乳化现象或有水珠,机油液面有升高趋势时,说明冷却液漏敬睁入油底壳。此时,应查明漏水部位并予以排除。
②检查、维护润滑系统主要部件。将机油压让庆力传感器上的导线拆下,接通点火开关,把线头与缸体搭铁,观察机油压力表状态。如果机油压力表指针迅速升到最大读数,表明机油压力表良好;若指针不动或上升量很小,则表明机油压力表有故障或导线断路,应更换新机油压力表或导线。传感器损坏时,可换新的传感器。
③发动机长期使用,轴承及其他配合部位严重磨损时,应重新修配轴瓦。(威尔芙节能机油)
以上采自网络知道
㈡ 为什么说小分子汽车润滑油好
润滑油的品质决定使用寿命
润滑油厂家说到,润滑油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会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经氧化、叠合生成了胶质物质,使油的粘稠度变大,出现油泥;受燃料的污染和稀释,或者被水污染,造成油品粘度下降,甚至产生乳化。
汽车杀手,劣质油余局前的危害
润滑油厂家表示,油品中添加剂被破坏、分解,分解后的添加剂失去了原来腊唯的作用;受到外界灰尘、杂质、纤维等污染,造成油品指标不合格;油中溶有空气,特别是在高温下,会加速油的氧化变质。
润滑油厂家表示,润滑油氧化是导致竖清油品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油品中的各种烃在空气中氧的作用下生成了过氧化物、酮、醇等化合物,并进一步缩合或聚合成非油溶性聚合物。润滑油厂家说到,与此同时,各种烃也可能形成小分子并挥发,使得油品黏度升高,非油溶性聚合物形成漆膜、沉积物等,使发动机系统阻塞。同时,生成的有机酸引起腐蚀磨损,使其使用寿命缩短。
㈢ 塑料润滑剂达到多少度会失效
120度。
当塑料润滑剂的温度模圆哪超腔拦过120度时,它就会失效,这是因为塑料润滑剂的温度较高时,它的粘度会急剧下降,从而使其失去润滑效果。
塑料润滑剂是一种特殊的润滑剂,专门用于润滑塑旦码料零件,以减少摩擦和磨损,提高塑料零件的使用寿命。
㈣ 机械用润滑剂的使用及失效发展到什么程度了,求专业人士回答一下
我回答你一个问题吧,润滑剂失效坦轿的原和伍因:
主要是由于:
1、室外:环境影响,粉尘等进入润滑剂导致润滑效果下降,甚至会起到副作用;
2、室内:与空气发生反应,产生酸碱性物质,使添加剂的效果下降;
在反复摩唤信或擦过程中使润滑脂稠化剂的粘度下降,以至无法有效吸附在润滑体表面。
㈤ 润滑油失效的原因有哪些
1 变稀薄了,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层,起不到润滑作用。
判断方法:新润滑油用手食指沾上再和母指捏了松开感觉陪亏一下粘稠度,再将用过的润滑油同样方法捏,就会感觉明显的差别,这样的润滑油即使更换。
2 使用时间长后,油液中的润滑成分被消耗掉了,如系统润滑用掉、高温环境盯判蒸发掉以凯乱改及变质等等。
3 系统循环使用后产生的微颗粒杂质金属磨损下的微小屑等等,都会影响系统润滑效果。
所以需要及时更换。
杯子里的油液,新的因粘稠,中间凹坑深,换下的稀薄中间凹坑浅油液粘度小。
图片的页面张力差别也大
㈥ 请问汽车润滑油脂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哪些
润滑脂的使用范围很广,工作条件差异也很大。不同的机械设备对润滑差铅脂性能要求很不相同。润滑脂性能是润滑脂组成及其制备工艺的综合体现。润滑脂性能的评价,不但在生产上和研究工作上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在使用部门对润滑脂的选择和检验上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汽车及工程机械用脂部位的具体情况,对润滑脂的基本要求是:适当的稠度,良好的高低温性能,良好的极压、抗磨性,良好的抗水、防腐、防锈和安定性等。
l.稠度在规定的剪力或剪速下,测定润滑脂结构体系变形程度以表达体系的结构性,即为稠度的概念。它是一个与润滑脂在所润滑部位上的保持能力和密封性能,以及与润滑脂的泵送和加注方式有关的重要性能指标。某些润滑点之所以要使用润滑脂,就是因为其有一定的稠度,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抵抗流失的能力。不同稠度的润滑脂所适用的机械转速、负荷和环境温度等工作条件不同,因此,稠度是润滑脂的一个重要指标。
润滑脂的稠度等级可用锥入度来表示。润滑脂的锥入度是指在规定时间、温度条件下,规定重量的标准锥体穿入润滑脂试样的深度,以(l/10)mm表示。润滑脂的锥入度测定可按《润滑脂锥入度测定法》(GB/T269一91)规定的方法进行。润滑脂锥入度通常包括不工作、工作、延长工作、块锥入度四种,不工作锥入度一般不象工作锥入度那样能有效地代表使用中润滑脂的稠度,通常检验润滑脂时最好用工作锥入度。延长工作锥入度适用于工作超过60次所测定的锥入度。润滑脂锥入度测定方法概要:在25℃条件下将锥体组合件从锥入计上释放,使锥体沉入试样5s的深度来分别测定润滑脂的上述四种锥入度。
锥入度反映了润滑脂在低剪切速率条件下变形与流动性能。锥入度值越高,脂越软,即稠度越小,越易变形和流动;锥入度值越低,则脂越硬,即稠度越大,越不易变形和流动。由此可见,锥入度可有效地表示润滑脂的稠度,是选用润滑脂的重要依据。中国用锥入度范围来划分润滑脂的稠度牌号。GB7631.1一87和国际上广泛采用的美国润滑脂协会(NLGⅠ)的稠度编号相一致。
2.高温性能温度友饥对于润滑脂的流动性具有很大影响,温度升高,润滑脂变软,使得润滑脂附着性能降低而易于流失。另外,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还易使润滑脂的蒸发损失增大,氧化变质与凝缩分油现象严重。润滑脂失效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凝胶的萎缩和基础油的蒸发损关所致,即润滑脂关效过程的快慢与其使用温度有关。高温性能好好庆返的润滑脂可以在较高的使用温度下保持其附着性能,其变质失效过程也较缓慢。润滑脂的高温性能可用滴点、蒸发度和轴承漏失量等指标进行评定。
润滑脂的滴点是指其在规定条件下达到一定流动性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滴点没有绝对的物理意义,它的数值因设备与加热速率不同而异。润滑脂的滴点主要取决于稠化剂的种类与含量,润滑脂的滴点可大致反映其使用温度的上限。显然,润滑脂达到滴点时其已丧失对金属表面的粘附能力。一般地说,润滑脂应在滴点以下20℃一30℃或更低的温度条件下使用。
润滑脂的滴点可按GB/T4929一85《润滑脂滴点测定法》进行测定。方法概要:将润滑脂装入滴点计的脂杯中,在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记录润滑脂在试验过程中达到规定流动性时的温度。该标准与ⅠSO/DP2176等效。GB/T3498一83是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
润滑脂的蒸发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蒸发后,润滑脂的损失量所占的质量百分数。润滑脂的蒸发度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基础油的种类、馏分组成和分子量。高温、宽温度条件下使用的润滑脂,其蒸发度的测定尤为重要,蒸发度可以定性地表示润滑脂上限使用温度。润滑脂基础油蒸发损失,就会使润滑脂中的皂基稠化剂含量相对增大,导致脂的稠度发生变化,使用中会造成内摩擦增大,影响润滑脂的使用寿命。因而,蒸发度指标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润滑脂的高温使用性能。
SH/T0337一92是皿式法测定润滑脂蒸发度的方法。GB/T7325一87是测定润滑脂和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方法,方法概要;
把放在蒸发器里的润滑脂试样,置于规定温度的恒温浴中,热空气通过试样表面22h,根据试样失重计算蒸发损失。
为了更好地评价车辆及工程机械所用润滑脂的高温性能,还要通过模拟试验,测定高温条件下轴承的工作特性及测定轴承漏失量。
据统计,绝大部分滚动轴承润滑都采用润滑脂,因此,润滑脂的轴承使用寿命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性能指标。润滑脂在高温轴承寿命试验机上的评定,可以模拟润滑脂在一定的高温、负荷、转速条件下的工作性能,因此,测得的结果对实际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般是在试验机上观测,当润滑脂达到使用寿命时,脂膜破坏,出现破坏力矩的峰值,试验自动停车,还会伴随出现轴承温升记录指示值剧升和干摩擦噪声,若经反复启动仍不能转动,则表示润滑脂膜巳遭破坏,试验结束,试验所进行的时间就是润滑脂的高温轴承寿命。一般而言,润滑脂的轴承寿命越长,表示其使用期也越长。
SH/T0428一92是高温条件下润滑脂在抗磨轴承中的工作待性测定法。
测定润滑脂轴承漏失是模拟润滑脂在汽车及工程机械轮载滚动轴承中的工作性能。SH/T0326一92〈〈润滑脂漏失量试验》规定了漏失量测定方法,方法概要:取脂样gDg,往轮毅中装脂样859,小轴承中装脂样29±O.lg,另一个轴承中装脂样39±O.l9。转速为660r/min士3r/min,轴承温度为105'C±l'C?箱中温度为113'C士0.5'C,运行时间为10h,以脂在轴承上被甩出量的多少来衡量润滑脂的工作特性,并在试验结束时注意观察轴承的表面状况。显然,漏失量越大说明润滑脂的高温工作性能越差。
3.低温性能汽车与工程矾械起步时的温度与环境温度近乎一致,在寒冷地区使用时,要求润滑脂在低温条件下仍能保待良好的润滑性能,它取决于润滑脂低温条件下的硝似粘度及低温转矩。
我们知道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同一种润滑油,由于温度不同,粘度也不同,这种特性称之为仲早特垮。润滑脂的粘温特性则要比润滑油复杂,因为润滑脂结构体系的粘温特性还要随剪力的变化而改变。
润滑脂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的粘度是随着剪切速率而变化的变量,这种粘度称之为相似粘度,单位为:Pa.s。润滑脂中相似粘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高而降低,但当剪切速率继续增加,润滑脂的相似粘度接近其基础油的粘度后便不再变化。润滑脂相似粘度与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称为粘度一速度特性。粘度随剪切速率变化愈显着,其能量损失愈大。一般可以根据低温条件下润滑脂相似粘度的允许值来确定润滑脂的低温使用极限。
润滑脂的相似粘度也随温度上升而下降,但仅为基础油的几百甚至几千分之一,所以,润滑脂的粘温特性比润滑油好。
SH/T0048一91规定了润淆脂相似粘度的测定方法,采用的是非恒定流量毛细管粘度计。
低温转矩是表示润沿脂在低温条件下使用时阻滞低速度滚珠轴承转动的程度。低温转矩可以表示润滑脂的低温使用性能,用9.8N.c m转矩测出使轴承在1min内转动一周时的最低温度,作为润滑脂的最低使用温度。
润滑脂的低温转矩除了与基础油的低温粘度有关以外,还与润滑脂的强度极限有关。
SH/T0338_92《滚珠轴承润滑脂低温转矩测定法》规定了启动与运转转矩的测定方法,该方法可测在一20℃条件下滚珠轴承润滑脂的启动与运转转矩,作为评价润滑脂在低温条件下运转阻力大小的评定指标。
4.极压性与抗磨性涂在相互接触的金属表面间的润滑脂所形成的脂膜,能承受来自轴向与径向的负荷,脂膜具有的承受负荷的特性就称做润滑脂的极压性。一般而言,在基础油中添加了皂基稠化剂后,润滑脂的极压性就增强了。在苛刻条件下使用的润滑脂,常添加有极压剂,以增强其极压性。目前普遍采用四球试验机来测定润滑脂的脂膜强度。SH/T0202一92《润滑脂极压性能测定法(四球机法)》规定了润滑脂极压性能的测定方法,该方法用综合磨损值和烧结点来表示。综合磨损值也称负荷一磨损指数,是用四球法测定润滑剂极压性能时,在规定条件下得到的若千次修正负荷的平均值。烧结点也称烧结负荷,指在规定条件下使钢球发生烧结的最低负荷(N)。SH/T0203一92《润滑脂极压性能测定法(梯姆肯试验机法)》用0K值(即最大合用值)来表示润滑脂的极压性能。所渭0K值是指在用梯姆肯法测定润滑剂承压能力的过程中,出现刮伤或卡咬现象时所加负荷的最小值(N)。
润滑脂通过保持在运动部件表面问的油膜,防止金属对金属相接触而磨损的能力称为抗磨性。润滑脂的稠化剂本身就是油性剂,具有较好的抗磨性。在苛刻条件下使用的润滑脂,添加有二硫化钼、石墨等减磨剂和极压剂,因而具有比普通润滑脂更强的抗磨性,这种润滑脂被称为极压型润滑脂。
SH/T0204一92《润滑脂抗磨性能测定法(四球机法)》规定了润滑脂抗磨性能的测定方法。SH/T0427一92《润滑脂齿轮磨损测定法》是用齿轮磨损试验机测定润沿脂抗磨性的方法。
5.抗水性润滑脂的抗水性表示润滑脂在大气湿度条件下的吸水性能,要求润滑脂在储存和使用中不具有吸收水分的能力。润滑脂吸收水分后,会使稠化剂溶解而致滴点降低,引起腐蚀,从而降低保护作用。有些润滑脂,如复合钙基脂,吸收大气中的水分还会导致变硬,逐步丧失润滑能力。润滑脂的抗水性主要取决于稠化剂的抗水性与乳化性。汽车与工程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底盘各摩擦点可能与水接触,这就要求润滑脂具有良好的抗水性。抗水性差的润滑脂吸收大气中水分或遇水后往往造成稠度降低甚至乳化而流失。SH/TO109一92规定了用抗水淋性能测定法测定润滑脂抗水性的方法。方法概要:在规定条件下,将巳知量的试样加入试验机轴承中,在运转中受水喷淋,根据试验前后轴承中试样质量差值。得出因水喷淋而损失的润滑脂量。也可用测定润滑脂溶水性能的方沫测定其抗水性。方法概要:在试样中逐次加入定量的水分,测其10万次延长工作锥人度再与试验前60汰工作锥入度相比较,其差值大小可评定该试样的溶水性能。
6.防腐性防腐性是润滑脂阻止与其相接触金属被腐蚀的能力。润滑脂的稠化剂和基础油本身是不会腐蚀金属的,使润滑脂产生腐蚀性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氧化产生酸性物质所致。一般而言,过多的游离有机酸、碱都会引起腐蚀。腐蚀试验就是检测润滑脂是否对金属有腐蚀作用,测定的方法有好几种,试验条件也各异,但都是在一定温度和试验时间下,通过观察金属片上的变色或产生斑点等现象未判断润滑脂腐蚀性的大小。SH/T0331一92《润滑脂腐蚀试验法〉〉,采用100℃,3h,铜片、钢片进行测定。GB/T 7326一87《润滑脂铜片腐蚀试验》规定了润滑脂对铜部件酌腐蚀性测亨方法,采用100℃,24h,铜片进行测定,分甲法与乙法。甲法是将试验锅片与铜片腐蚀标准色板进行比较,确定腐蚀级别;乙法是检查试验铜片有无变色。GB/T5018一85《润滑脂防腐蚀性试验法》规定了润滑脂防腐蚀性能的试验方法。方法概要:将涂有试样的新轴承,在轻的推力负荷下运转60s,使润滑脂象使用情况那样分沛。轴承在52℃±l℃,100X相对湿度条件下存放48h,然后清洗并检查轴承外圈滚道的腐蚀迹象。该方法中的腐蚀是指轴承外圈滚道的任何表面损坏(包括麻点、刻蚀、锈蚀等)或黑色污渍。该方法可以评定在潮湿条件下润滑脂阻止与其相接触金属产生锈蚀及其它形式腐蚀的能力。
7.胶体安定性胶体安定性是指润滑脂在储存和使用时避兔胶体分解,防止液体润滑油析出的能力。润滑脂发生皂油分离的倾向性大则说明其胶体安定性不好,将直接导致润滑脂稠度改变。评定润滑脂胶体安定性可采用分油试验进行。GB/T 392一90《润滑脂压力分油测定法八通过测定润滑脂的分油量来评定润滑脂的胶体安定性。方法概要:用加压分油器将油从润滑脂中压出,然后测定压出的油量。SH/T0321一92《润滑脂漏斗分油测定法》,规定了用漏斗分油法测定润滑脂的分油量的方法。SH/T0324一92《润滑脂钢网分油测定法(静态法)》,规定了用钢网分油法测定润滑脂分油量的方法,适用于测定润滑脂在温度升高条件下的分油倾向。
8.氧化安定性润滑脂在储存与使用时抵抗大气的作用而保持其性质不发生永久变化的能力称为氧化安定性。润滑脂的氧化与其组分,也即稠化剂、添加剂及基础油有关。润滑脂中的稠化剂和基础油,在储存或长期处于高温的情况下很容易被氧化。氧化的结果是产生腐蚀性产物、胶质和破坏润滑结构的物质,这些物质均易引起金属部件的腐蚀和降低润滑脂的使用寿命。由于润滑脂中的金属(特别是锂皂)或其它化合物对基础油的氧化具有促进作用,所以,润滑脂的氧化安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且其氧化安定性要比其基础油差,因此润滑脂中普遍加入抗氧剂。SH/T0325一92规定了润滑脂氧化安定性的测定方法。方法概要:在100℃,氧压为0.80MPa下通人氧气,100h后观察氧气的压力降,以不大于0.3MPa为合格。SH/T0335一92规定了润滑脂的化学安定性测定法。
9.机械安定性机械安定性是指润滑脂在机械工作条件下抵抗稠度变化的能力。机械安定性差的润滑脂,使用中容易变稀甚至流失,影响脂的寿命。机械安定性也叫剪切安定性,SH/T0122一92《润滑脂滚筒安定性测定法》,规定了润滑脂机械安定性的测定方法。方法概要:用509试样,在室温(21℃—38℃)条件下,在滚筒试验机上工作2h后,测定试验前后润滑脂的工作锥入度。
㈦ 发动机中冷却液和润滑油发生混合,有几种情况
关于冷却液与机油进水等问题在日常工作中,维修人员经常会遇到发动机润滑油液面降低的情况,有时也会遇到销指润滑油液面升高的情况。当润滑油液面发生变化时,要学会分析这种变化是否正常。 (1)发动机润滑油中含有水如果发动机润滑油中含有水,润滑油油面就会升高。虽然在发动机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润滑油中也会含有很少量的水,但是润滑油中如果出现大量的水,那么这些水毫无疑问是来自发动机冷却系统。由于发动机的某些部件损坏,发动机冷却液会进入润滑系统,这时往往也会在冷却液中发现润滑油。 ②水与润滑油混合的危害。按规定,润滑油中的含水量应在0.03%以下,当含水量超过0.1%时,润滑油中的添加剂(抗氧化剂、清净分散剂等)就会失效,因而加速了润滑油的氧化。在发动机内部的高温作用下,润滑油与冷却液发生化学反应,润滑油被乳化成乳化液,这就大大降低了润滑作用。当润滑油氧化生成的有机酸与水发生反应,又生成无机酸。这些酸性物质会对发动机部件造成腐蚀。润滑油中含有较多的水时,轻则会导致润滑油过早变质和机件生锈,重则会造成发动机抱瓦或拉缸等严重的机械事故。如果润滑油进入冷却液中,就会在散热器和发动机冷却水道内壁上形成粘稠状混合物,会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散热效果,导致发动机温度过高。 ③润滑油中含有水的原因。润滑油中水分的主要来源:一是燃烧产生的废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发动机工作时,燃烧室中的废气会部分窜入曲轴箱,如果曲轴箱通风装置工作不正常,从燃烧室进入曲轴箱内的水蒸气不能及时排出,当温度降低时,水蒸气与机件接触凝结成水,流入曲轴箱与润滑油混合变成乳状液体。二是发动机常规冷却系统中的某些部件损坏,例如气缸体或缸盖上的水道有砂眼、气孔或裂纹,气缸封水胶圈安装不当等。三是对于装有润滑油冷却器的发动机,需要特别检查润滑油冷却器是否损坏.四是发动机气缸垫损坏。 对于装有润滑油冷却器的发动机,润滑油的冷却是由冷却液通过热交换方式完成的。润滑油在润滑油亏败配冷却器的铜管外侧流动,冷却液在铜管内流动。如果润滑油冷却器内部的铜管出现裂纹,那么冷却液在循环的过程中完全有可能进入润滑油,导致润滑油乳化。 气缸垫上有发动机润滑油道和冷却水道,因此气缸垫不仅起到密封缸压的作用,还有保证润滑油和冷却液在各自不同的系统内循环的功能。如果气缸垫破裂或老化,发动机的润滑油道和冷却水道就可能相通,就会造成润滑油中进水. 一般来枯备说,冷车刚起动时,润滑油压力比冷却系统压力高,润滑油向冷却系统渗漏。热车后,在怠速情况下或熄火后,冷却系统压力高于润滑系统的压力,冷却液向润滑系统渗漏。 (2)发动机润滑油中含有燃油、发动机润滑油中混入燃油是一种常见的故障现象。当燃油供给系统工作不良或燃油雾化效果不好,燃油或大量的过浓燃油混合气通过活塞环与气缸壁之间的间隙窜入曲轴箱,这些燃油将润滑油稀释并使液面升高,这种情况在化油器式发动机上最为常见。 另外,安装在发动机上的一些采用强制润滑的喷油泵或输油泵漏油,也会使发动机润滑油被燃油稀释。这种故障在柴油发动机上比较常见。 润滑油液面降低 发动机润滑油液面降低的情况比较常见,主要原因有2个,即润滑油进入燃烧室烧掉或由于泄漏造成损耗。 (1)正常消耗在发动机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润滑油也会有一定的消耗,正常消耗是因为活塞和缸壁之间只要运动就会存在间隙,无论间隙大小,总会有一部分润滑油随着活塞的运动被带入燃烧室随混合气一同烧掉。 发动机工作时,燃烧室内的一部分可燃混合气和废气会经活塞环与气缸之间的间隙窜入曲轴箱内,这些气体会加速润滑油的变质。进入曲轴箱内的气体将使曲轴箱内温度和压力升高,造成机油从油封等处渗出。而且由于活塞的往复运动,曲轴箱内的气体压力周期性变化,影响了发动机的正常工作。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发动机上都设有曲轴箱通风装置,曲轴箱通风装置会将新鲜空气引入曲轴箱,并将窜入曲轴箱内的气体引入发动机进气管内,有一部分发动机润滑油就随同这些气体进入到发动机燃烧室内烧掉了。 (2)非正常消耗非正常消耗通常是因为发动机本身存在故障造成的。例如活塞环和缸壁之间间隙过大,润滑油通过间隙大量进入燃烧室烧掉,这时从排气管可明显看出有冒蓝烟的现象;油底壳和油封密封不严,造成润滑油泄漏;发动机过热,使大量润滑油受热成为蒸气,由曲轴箱通风管进入进气道与混合气一同被烧掉;曲轴箱通风单向阀卡滞,造成润滑油大量进入燃烧室烧掉。当然,如果使用一些劣质润滑油也会出现润滑油消耗过快,因为劣质润滑油稳定性差,在发动机工作时会快速分解消耗。 在此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装有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有可能因为涡轮增压器发生故障造成发动机润滑油大量进入燃烧室烧掉。如果发现发动机润滑油大量消耗,尾气排放呈蓝色,但是发动机缸压正常,发动机动力也没有明显下降,那么应该检查涡轮增压器是否烧润滑油。涡轮增压器连接在排气歧管上,工作温度非常高,因此涡轮增压器的轮轴轴承与发动机采用共同的润滑油润滑,一般从发动机油底壳处引润滑油管到涡轮增压器。当涡轮增压器的润滑油油封因为高温失效后,润滑油就会通过发动机进气歧管进入燃烧室烧掉。维修人员可以通过检查中冷器和进气歧管内是否有大量油迹,以此来判断涡轮增压器是否烧机油。
㈧ 发动机润滑油压力过低的原因有哪些
您好,可能好伏原因有。机油变质。机油泵滤嘴堵住。机油泵损坏导致泄压。机油格,过脏。【御纤汽车有问题,问汽车大师。4S店专业技师友拆携,10分钟解决。】
㈨ 润滑油的氧化什么原因促使的
促使润滑油氧化的原因通常是高温,腐蚀等等,后果就是油膜被破坏,造成润滑失效,失去对设备的保护能力。
㈩ 润滑油的性能及要求
1)适宜的粘度和良好的耐温性能润滑油的粘度关系到发动机的起动性、机件的磨枣桐伏损程度、燃油和润滑油的消耗量及功率损失的大小。机油粘度过大,流动性差,进入摩擦面所需时间长,燃料消耗就会增大,机件磨损增大,清洗及冷却性差,但密封性好;粘度过小,不能形成可靠油膜,不能保持润滑,密封性差,磨损大,功率下降。所以粘度过大、过小都不好,应当适宜。发动机润滑油应用的工作温度范围很广,在300℃左右要求它有足够的粘度保证润滑;在0℃以下,甚至-40℃时要求它有足够的流动性,以保证顺利起动。所以要求粘度特性和耐温性好。
(2)清净分散性能好润滑系统产生的油泥等污垢过多时会从油中析出,造成机油滤清器和油孔堵塞、机油的流动性差、活塞环粘着、燃油油耗增大、功率降低等现象。为防止上述故障,必须要在润滑油中添加油溶性的清净分散剂。清净分散剂主要分为金属型清净剂和无灰型分散剂。其中,金属型清净分散剂能防止活塞环槽中的油泥沉积,对活塞环区的轮握清净能力好,单独使用时称为清净剂;无灰型清净剂对防止环槽中的油泥能力差,但促使油泥在油中分散的能力强,有时单独称为分散剂。两者最好复合使用。
(3)良好的润滑性发动机使用的大都是滑动轴承,而且要承受很大的负荷,如主轴承为5"10MPa(汽)和10-20MPa(柴),连杆轴承为7-14Mpa(汽)和12-15MPa(柴),个别部件更可达到90MPa。发动机润滑油在高负荷、高压的条件下,必须有良好的润滑性。
(4)酸中和性好燃油尤其是柴油中,含有大量的硫成分,燃烧后产生的酸性气体与水结合形成硫酸或亚硫酸等溶液。这些酸会对发动机内的金属产生腐蚀。因此要求润滑油具有很好的与酸中和能力,减少燃烧产生的酸性物质对发动机的损害。
(5)抗氧化及热氧化性能好润滑油会在高温下与氧结合,其氧化生成物使润滑油变质失效,这是造成发动机许多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润滑油中应添加各种抗氧化1234添加剂,避免其氧化变质。
(6)良好抗泡沫性由于曲轴的强烈搅动和飞溅润滑,容凳携易使润滑油生成气泡,润滑性能下降,并能导致机油泵故障。因此,润滑油中必须加入良好的泡沫抑制剂产品,抑制泡沫的产生,保持润滑油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