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吃奶小猪拉白屎,应该怎么处理是什么造成的应该怎么去防范
摘要 仔猪拉白色稀屎,就是患上了仔猪白痢。所谓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危害仔猪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⑵ 小猪吃奶期间拉黄痢或者白痢,是由什么引起的怎么治疗
仔猪黄白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又该如何防治仔猪黄白痢?有没有可以治疗仔猪黄白痢的中药呢?
防治办法;仔痢克10g拌料5-10kg,供自由采食。
口服: 哺乳仔猪每头仔痢克0.5-1g
仔猪黄白痢是什么原因,仔猪拉黄痢怎么办
仔猪黄痢,专业病名叫做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于感染了致病性大肠杆菌而引起的病症。一般多发于1到3日龄的仔猪,主要症状为腹泻、粪便呈黄色水样,仔猪黄痢导致的死亡非常的迅速,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仔猪白痢,同样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疾病。一般发病的仔猪都是2到4周龄的仔猪。正如其名字一样,仔猪白痢的主要表现就是排白色的稀粪,而且往往还带有恶臭。不过仔猪白痢一般不会导致仔猪死亡,但会导致仔猪生长发育迟缓,还有可能会出现僵猪。
仔猪黄白痢是什么原因,仔猪拉黄痢怎么办
仔猪黄白痢重在预防,保持饲养环境的整洁,科学饲养管理、注重消毒工作等。也可以给妊娠母猪接种符合当地情况的大肠杆菌疫苗,也可以有效的防范该病的发生。
⑶ 仔猪拉白稀屎是怎么回事
仔猪拉白色稀屎,就是患上了仔猪白痢。所谓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危害仔猪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引起仔猪白痢的大肠杆菌除存在于外界环境外,也存在于健康仔猪体内,一般不呈现致病作用。当某些应激因素,如饲养管理不当、气候突变、寒冷、营养不良等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发生本病。病仔猪排出毒力强的大肠杆菌被其他猪采食进入消化道可感染本病。2~3周龄的仔猪最易感染。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在夏季雨季多发。患白痢的仔猪,主要症状为下痢,粪便呈灰白色或淡黄绿色,常混有黏液而呈糊状,其中含有气泡,有特殊的腥臭味。在尾、肛门及其附近常沾有粪便。如不及时控制病情,则形成脱水、全身衰竭而死亡,或发生恶病质形成僵猪。
死于白痢病的仔猪多无特异性病变。胃内常积有多量凝乳块。肠内有不等量的食糜和气体,肠黏膜轻度充血潮红,肠壁菲薄,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实质脏器无明显变化。
诊断本病需根据猪的发病日龄、临床特征等。即根据2~3周龄哺乳仔猪成窝发病,体温不高,后期排白色黏液样粪便,剖检见有胃肠卡他性炎症等特征可做出诊断。
⑷ 小猪仔拉白屎怎么治
不要打针,灌服庆大霉素。预防K88K99。仔猪黄白痢.由大肠杆菌引起.做好三针保健.产后2-3天仔猪用长效土霉素0.5ml.7-8天用1ml.15天1ml.同时做好保温.卫生.干燥.母猪注意乳房卫生和乳房炎。
⑸ 仔猪黄白痢怎么治
什么是仔猪黄白痢?
仔猪黄白痢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用药不及时很容易导致仔猪死亡。据称,仔猪出生后3-10天为黄痢,而出生10以上的称为白痢,这也可以通过观察粪便颜色来判定。
如何判断仔猪黄白痢?
仔猪出生后3-10天为黄痢,水样稀粪,黄色或灰黄色,内含凝乳小片和小气泡,如果遇到此种情况,几乎可以确定为仔猪黄痢;
如果出生10天以上的小猪, 仔猪突然拉稀,同窝相继发生,排乳白色、灰白色或淡黄白色,腥臭、糊状或浆状粪便, 仔猪精神不振,畏寒,脱水,吃奶减少或不吃,有时见有吐奶。这种就是仔猪白痢。
⑹ 小猪拉白屎怎么办
一、小猪白痢症状
1、白痢是一种肠道传染病,多发于10-30日龄。
2、小猪会突然拉稀,并具有传染性,乳房呈灰白色及淡黄白色等,拉糊状粪便伴有腥臭气味。
3、小猪还有会出现精神不佳,畏寒、脱水、吃奶量逐渐减少或者不吃,严重时还会吐奶。
4、病情较轻的小猪,时给予治疗一般能痊愈,但是很多容易反复发作而变成僵猪,到严重的时候,患病的小猪粪便会失禁,7天左右就会病死。
space
小猪拉白痢用什么药
二、病理变化
1、病死的小猪会脱水及消瘦,皮肤也会变得苍白,肠壁也会变薄和透明,畅粘膜充血与出血易剥脱,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常有继发性肺炎的病变。
2、其胃粘膜会充血和水肿,肠内食物呈灰白色,伴有酸臭味及混有气泡。
space
小猪拉白痢用什么药
三、防治药物
1、小猪可用抗菌和止泻的中药消除体内湿热,提高其免疫力,促使肠道环境良好。
2、抗菌:安普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阿莫西林等。
3、清热燥湿止痢:四黄止痢颗粒,用量100g拌料300斤,治疗量加倍使用,用一个星期左右。
4、泻停:硫酸庆大霉素每次5-10mg/kg体重口服,每日2次,连用2-3天,也可用鞣酸蛋白,痢菌净按每公斤体重每次10-15mg口服,每日2次,连用2-3天。
⑺ 仔猪拉白痢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仔猪白痢是由于受到了大肠杆菌的感染,主要侵害10日龄以上的仔猪,发生白痢后要及时治疗并对全窝的其它仔猪进行预防,方法就是给仔猪服用安幼宝,连续喝几天后仔猪腹泻的症状就会消除。
⑻ 仔猪白痢是怎么回事怎么治疗
仔猪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10日龄左右仔猪发生的消化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排灰白色粥样稀便为主要特征,发病率高而致死率低。猪肠道菌群失调、大肠杆菌过量繁殖是本病的重要病因。
预防上,一是改进母猪产前和产后的饲养管理,产房应保持清洁干燥。二是仔猪应提早开食,以促进其消化器官的发育。三是母猪产前15~30天应注射大肠杆菌苗。治疗可选用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氟苯尼考肌肉注射,或内服土霉素粉或氟哌酸,连用3天以上。
⑼ 仔猪拉白痢怎么治
仔猪白痢病是由大肠肝菌引起的,以拉白色稀便为特征的胃肠道传染病。引起仔猪白痢的原因有:一是哺乳母猪饲养管理不当,日粮内的精料比例过大,青饲料不足,造成分泌乳汁中脂肪含量较高,仔猪食后不易消化;二是猪舍环境卫生较差;三是仔猪抵抗力较弱,母猪患乳房炎、发热等病,仔猪食后易引起下痢。针对以上原因,可采用以下措施进行预防:一是加强对母猪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管理,主要是根据母猪的营养需要合理搭配日粮,用高蛋白浓缩料加药物催奶,并提前在妊娠中后期适量补充蛋白质和钙,可有效地防止母猪产后瘫痪和仔猪下痢;如在生产实践中常在饲料中加入川泰精或希望精一包,特效催奶精一包及磷酸氢钙一包混匀,产前20d起服喂,日用量为产前100g,产后加大用量至250g,可以保证母猪奶水充足,经常使用并能有效防止母猪产后瘫痪和仔猪下痢;二是经常保持圈舍环境卫生,避免污染;三是加强对仔猪的管理,可在母猪产后2~3d喂服药物(如白龙散、白头翁汤)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