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藏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烹煮康砖/藏茶的
9月份到了富士康一年当中比较忙的季节,刚进一个月能拿3000多,除掉生活开销也就2000多吧。具体还是看加班多少为准。上班工作基本都是手上活,不是太累,相对简单也比较无聊。希望帮到你!
Ⅱ 藏茶的正确冲泡方法
藏茶冲泡技法
1、取茶10~12克,放进茶包,用沸水冲洗一次,后把茶包放进热水瓶,加入沸水2L,焖泡30分钟后就可饮用。(焖泡1~2小时后饮用味道、口感会更好) 2、茶壶一把(选用紫砂壶),约200CC大小左右。取茶5~8克,用沸水先冲洗一次,把水倒掉,后加入半壶沸水,焖泡1~2分钟,再加入沸水倒满壶,即可倒出饮用。
这样泡两三次,后面可一次加满一壶水,但焖泡的时间要慢慢加长,整个泡法可像冲泡工夫茶一样,只是在冲泡时要注意焖泡的时间要长一些。
3、取茶5~8克,放进玻璃壶,用沸水冲一次,水倒掉,后加入沸水700CC,然后放在蜡烛台上。焖泡20分钟后可饮用。(可多次加水,不可能味淡为止)
4、先把水烧开,取10~12克,放进茶包,用沸水冲洗一次,放进沸水中。把烧水器盖子打开,煮2~3分钟,把火关掉,加盖,焖1~2分钟即饮用。(可多次浇煮,到味淡为止) 5、用玻璃公道杯和一茶漏,取茶5克放在茶漏,先用沸水冲洗茶叶一次,把水倒掉,后用沸水滴冲,出水要慢,冲满一公道杯后即可饮用,可多次滴冲到味淡为止。
6、用烧咖啡的壶,取茶叶5克放在咖啡壶的网兜里,先用沸水冲洗一次,放进咖啡壶,跟咖啡一样烧制法,烧满一壶即可饮用。
注:所有的用茶量可根据自己的口感适当增减!
Ⅲ 青藏紧茶是开水泡喝的吗
藏茶的熬煮其实很简单,待水温加热到开,放入适量藏茶,此时勿需加壶盖,沸腾熬煮2-3分钟关火,盖上壶盖焖泡2-5分钟,滤渣后即可饮用。建议用玻璃壶或者陶壶,其中陶壶最佳。(有个小技巧,热水洗好的藏茶先放凉再煮更好喝)由于藏茶的陈、醇特点,建议将煮好的茶先倒入玻璃内胆的暧水瓶中焖1-2小时,其味更醇香。尚可每晚睡前将煮好的茶放于暖水瓶中,第二天饮用,其茶的深度发酵过程更充分,保健作用价值和口感更佳、更滑腻,汤色也更鲜艳透红。
对于藏茶而言,因陈化时间较长,是必须采用足够的高温水,才能淋漓尽致把其内质陈香和茶韵发挥出来。
Ⅳ 藏茶冲泡方法介绍
藏茶冲泡方法介绍
藏区有民谚:“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藏民对茶叶的喜爱,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茶文化。如今,藏茶已经不仅仅流传于藏地,而且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对于藏茶的饮用方法,可谓是见仁见智。 掰开四川藏茶茶砖闻一闻,一股藏茶特有的馨香轻轻的淡淡的散开来。烹煮藏茶,汁液红亮透明,随着袅袅飘升的水汽,杯里送来缕缕藏茶特有的茶香。藏茶千百年来与奶、肉一起成为我国西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四川藏茶可冲泡也可煎煮,那么很多朋友都问煮四川藏茶要用什么壶呢?下面我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藏茶冲泡方法,让大家对藏茶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煮四川藏茶要用什么壶?用陶制茶具,陶制可吸附性消除一些茶叶发酵,茶叶存放时形成的杂味,使黑茶的陈香更为突出。此外,陶质茶具的粗犷、大气搭配黑茶,淳朴凝重,更符合黑茶深厚的陈韵。
铸铁壶具有传热快的特点,适于冲泡老黑茶用。铁壶煮水能提高水的温度,具有软化水质,让水变得甘甜,顺口,口感厚实饱满顺滑,在品饮好茶时,有事半功倍之效,特别适合泡煮茶用,可激发和提升茶的香气。
玻璃煮茶茶壶通透明亮,耐高温性能强,可以直接在火上进行加热,安全无毒无味。是人们居家的必备产品。易于清洁。其适用于红茶、咖啡、牛奶等饮料以及食品的`直接煮沸,也适用于以沸水砌泡各种绿茶,花茶等,当然四川藏茶也可以。
藏茶的熬煮其实很简单,待水温加热到开,放入适量藏茶,此时勿需加壶盖,沸腾熬煮2-3分钟关火,盖上壶盖焖泡2-5分钟,滤渣后即可饮用。建议用玻璃壶或者陶壶,其中陶壶最佳。(有个小技巧,热水洗好的藏茶先放凉再煮更好喝)由于藏茶的陈、醇特点,建议将煮好的茶先倒入玻璃内胆的暧水瓶中焖1-2小时,其味更醇香。尚可每晚睡前将煮好的茶放于暖水瓶中,第二天饮用,其茶的深度发酵过程更充分,保健作用价值和口感更佳、更滑腻,汤色也更鲜艳透红。
对于四川藏茶而言,因陈化时间较长,是必须采用足够的高温水,才能淋漓尽致把其内质陈香和茶韵发挥出来。因要长时间煮茶,所以在高原上人们会用很多的动物干粪便来烧火。农牧民在离家较远的野外劳动,中午要在野外吃一顿饭,临时在野外煮茶,现煮现喝,喝上几碗这种茶汤,解渴解乏,令人十分舒展。 ;
Ⅳ 藏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烹煮康砖/藏茶的
一般来说,就是先放茶叶再加水 烧开即可 煮的时间看个人的口味 喜欢浓一点的就多放一点茶叶然后用冷水加进去,煮开了多煮一会,淡一点的就加热水煮开就好,水和茶加多少就看有多少人吃了,煮好后,先把酥油和麻子放进茶桶里,再看个人口味加盐或糖,倒入茶水,打好就行了,打茶的时候,提的时候手要重,打的时候手要轻,并按顺时针方向转,至于烹煮次数,按我们这里的风俗了,客人来了一般会打三次茶,过后看客人情况了。
Ⅵ 唐陆羽《茶经》所载的藏茶烹茶方法是怎么样的
唐陆羽《茶经》所载的烹茶方法是: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类,煮之百沸,初沸则合水量,调之以盐味,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荚环激荡汤心,则量茶末当中心而下,有倾势若奔涛而溅沫,以所出水止之酌置诸碗。元以后这一古俗只在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又唐皮日休《茶中杂咏》诗序中说:称饮茗者,必浑而烹之,与瀹蔬而啜者无异,可见那时喝茶是像喝菜汤一样连渣连水一起喝的。不过,经过文化的整合和演进,藏族的烹茶之艺,早已不是对中原古习的单纯摹仿,而已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Ⅶ 雅安藏茶的冲泡方法
藏茶是一种有上千年历史的老品牌茶,由于历史、政治的原因和产量、工艺等要求,鲜为人知,在藏区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人体必须的要求,千百年来一直保持着古老的饮茶习惯,即先把茶熬煮过再饮用,不仅口感神韵更佳,经过熬煮后的藏茶,其对人体的各项保健功能就更为突出,只能令其它冲泡饮用类的茶望而生畏。
藏茶的熬煮其实很简单,待水温加热到八十度左右,放入适量藏茶(此时勿需加壶盖),沸腾后再继续熬煮1分钟关火,盖上壶盖焖泡5-8分钟,滤渣后即可饮用。
由于藏茶的陈、醇特点,建议将煮好的茶先倒入暧水瓶中闷1-2小时,其味更醇香,尚可每晚睡前将煮好的茶放于暖水瓶中,第二天饮用,其茶的深度发酵过程更充分,保健作用价值和口感更佳,汤色也更加鲜艳透红。 1、将藏茶置入盖碗,约5克(若盖碗较大或因个人喜好浓茶,可适量增加投茶量);2、将才煮开的沸水注入盖碗中,片刻,弃去第一道茶水;
3、再次注入沸水,水没茶叶,盖上盖碗,静置约30秒左右;
4、滤出茶汤入公道杯,一杯红、浓、醇、陈的上好藏茶就泡好了。 1、将藏茶置入滤杯中,约5克(若个人喜好浓茶,可适量增加投茶量)。
滤杯冲泡
2、将才煮开的沸水注入滤杯中,水没茶叶。
3、片刻,拿出滤杯,弃去第一道茶水。
4、再次注入沸水,水没茶叶,盖上杯盖,静置20秒左右。
5、打开杯盖倒置,取出滤杯,稍稍滴去茶汁,置于杯盖内。
6、好了,一杯红、浓、醇、陈的上好藏茶就泡好了。
7、在享用之余可别忘了滤杯中的茶叶,千万别将他弃了,藏茶是非常耐泡的,在将喝完第一道时,您可以将滤杯放回茶杯中,同样再次注水,盖上,静置小会儿,第二杯藏茶又泡好了。
8、二泡和第三泡的茶汤可以混着一起喝,综合茶性,以免过浓。
9、第四次以后,每增加一泡即增加15秒钟,以此类推。 首先介绍一下飘逸杯的独特构造:一个飘逸杯分为外杯、内杯和杯盖组成。外杯是玻璃的,内杯是一个带阀门的高温塑料小杯,内杯带有滤网和阀门开关,只有打开阀门时,内杯中的茶汤才会通过滤网从内杯下方流到外杯中。
1、将藏茶置入内杯中,约5克(若个人喜好浓茶,可适量增加投茶量);
2、第一泡:将沸水冲入杯中,由于阀门是关闭的,茶汤只能在内杯中浸泡茶叶,这第一泡也叫洗茶,和功夫泡法原理相同;
3、打开阀门:迅速按动开关打开内杯阀门,让茶汤流到外杯中;
4、洗杯:用第一泡茶汤涮洗外杯然后倒掉,有助于提高藏茶的醇厚味道;
5、第二泡:再次冲入沸水泡茶,这一泡开始是用来喝的了;
6、出汤:按动开关打开内杯阀门,让茶汤流到外杯中,若汤量不够还可再次冲泡,多次出汤;
7、品茗:这时一杯地道醇厚的藏茶便出现在桌前喽!任君品茗回味!
Ⅷ 藏茶的冲饮方法
1、将藏茶置入盖碗,约5克(若盖碗较大或因个人喜好浓茶,可适量增加投茶量);2、将才煮开的沸水注入盖碗中,片刻,弃去第一道茶水;
3、再次注入沸水,水没茶叶,盖上盖碗,静置约30秒左右;
4、滤出茶汤入公道杯,一杯红、浓、醇、陈的上好藏茶就泡好了。 1、将藏茶置入滤杯中,约5克(若个人喜好浓茶,可适量增加投茶量)。
2、将才煮开的沸水注入滤杯中,水没茶叶。
3、片刻,拿出滤杯,弃去第一道茶水。
4、再次注入沸水,水没茶叶,盖上杯盖,静置20秒左右。
5、打开杯盖倒置,取出滤杯,稍稍滴去茶汁,置于杯盖内。
6、好了,一杯红、浓、醇、陈的上好藏茶就泡好了。
7、在享用之余可别忘了滤杯中的茶叶,千万别将他弃了,藏茶是非常耐泡的,在将喝完第一道时,您可以将滤杯放回茶杯中,同样再次注水,盖上,静置小会儿,第二杯藏茶又泡好了。
8、二泡和第三泡的茶汤可以混着一起喝,综合茶性,以免过浓。
9、第四次以后,每增加一泡即增加15秒钟,以此类推。 首先介绍一下飘逸杯的独特构造:一个飘逸杯分为外杯、内杯和杯盖组成。外杯是玻璃的,内杯是一个带阀门的高温塑料小杯,内杯带有滤网和阀门开关,只有打开阀门时,内杯中的茶汤才会通过滤网从内杯下方流到外杯中。
1、将藏茶置入内杯中,约5克(若个人喜好浓茶,可适量增加投茶量);
2、第一泡:将沸水冲入杯中,由于阀门是关闭的,茶汤只能在内杯中浸泡茶叶,这第一泡也叫洗茶,和功夫泡法原理相同;
3、打开阀门:迅速按动开关打开内杯阀门,让茶汤流到外杯中;
4、洗杯:用第一泡茶汤涮洗外杯然后倒掉,有助于提高藏茶的醇厚味道;
5、第二泡:再次冲入沸水泡茶,这一泡开始是用来喝的了;
6、出汤:按动开关打开内杯阀门,让茶汤流到外杯中,若汤量不够还可再次冲泡,多次出汤;
7、品茗:这时一杯地道醇厚的藏茶便出现在桌前喽!任君品茗回味! 家用电水壶(容积约2升)注入水约1.2-1.5升,待水温加热开,放入5-8克藏茶(若个人喜好浓茶,可适量增加投茶量),沸腾熬煮2-3分钟关火,盖上壶盖焖泡2-5分钟,滤渣后即可饮用。
特别提示:饭后半小时饮茶更健康!
当然,藏茶的冲泡并非一定要按照上述方法,您可根据自己条件、喜好,随意“发明”各种泡法,藏茶是用来喝的,只要口感良好,醇厚韵长,就是一杯好藏茶!
Ⅸ 藏茶怎么煮 藏茶如何煮
藏茶的煮法
1、备茶:藏茶属于紧压茶类,冲泡藏茶前,一般先用茶针或茶刀将藏茶茶砖钎开,对于特别紧压密实的藏茶,可以用铁器将藏茶捣碎备用。如果感觉藏茶比较紧压难橇,可以一次性将藏茶橇好或捣碎。藏茶捣碎或橇好以后,建议选用大小相宜的紫砂罐或布袋将藏茶贮藏起来,干净、卫生又防潮湿,取用起来也是非常方便的。
2、择水:“茶为水之体,水为茶之母”。择水是对冲泡茶叶来说,是十分讲究的,冲泡藏茶,也不例外。古今的茶学专着对如何择水多有着述,相传宋代的宋徽宗(着有《大观茶论》)和清代的干隆皇帝就对品茶和择水有非常独道的见解。一般而言,冲泡茶叶的水要求清、甘、活、轻、洌。明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谈到:“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亦;八分之水,十分之茶,茶只有八分耳”,水质直接影响茶汤品质。冲泡藏茶宜选用矿泉水,而尤其以山泉水为最佳。
3、备器:藏茶煲煮起来最为好喝,宜选用专业电磁(碳)茶炉,而尤其以可控温、控时为最佳。茶壶宜选耐高温的玻璃壶,玻璃壶容量一般500-800cc为最为相宜。品藏茶的茶杯一般选用纯白色陶瓷小杯或者小玻璃杯为宜。藏茶的汤色红亮且晶莹剔透,选用玻璃茶壶、纯白色陶瓷小杯或者小玻璃杯,宜于观察藏茶汤色。
4、投茶:很多人喜欢饮浓茶,这是不对的,从养生的角度,饮茶不能过浓,特别是绿茶、普洱生茶、乌龙茶这些不发酵、半发酵、浅度发酵茶茶类,如果喝得过浓,会给胃肠和心神造成很大的负担,反而对身体不好。所以冲泡茶叶时,投茶量一定要掌握好。藏茶投茶量为8-10g即可。
5、润茶:将藏茶8-10g置入专用的茶泡袋中,然后投入玻璃壶,将沸水冲入玻璃壶之中润洗藏茶,倒掉第一遍茶水,称为洗茶或润茶。由于茶叶内含的营养物质一般会在冲泡后第3-5秒溢出,所以洗茶或润茶的速度要快,开水轻轻拂过藏茶即可。
6、煮茶:再次将水注入玻璃壶,然后将玻璃壶置于电磁(碳)茶炉之上,启动开关开始煮茶,茶水煮开以后煮茶3分钟左右。若是控温电磁(碳)茶炉,茶水煮开以后,可将温度调得稍低一些,焖煮5分钟左右。煮藏茶讲究火候,以茶汁呈深褐色,入口不涩不苦为佳。如何煲煮藏茶,如何将藏茶的口感调适到最好是一门技术活,除了要求有相适宜茶器茶具之外,也要在煲煮藏茶的实践过程中慢慢总结。煮茶过程,你可以感受到藏茶汤色由无色——浅黄色——黄色——浅红色——红色——深红色转变的详细变化过程,宛如一杯诱人的红葡萄酒,情趣盎然,诗情画意,勾起人品味藏茶的欲望。
7、斟茶:为客人斟茶也是非常讲究的,一般斟茶杯的七分为宜,这是出于对客人的尊敬。如果斟得过满或斟得过少,都是对客人的不尊敬,民间就有“茶满欺客”的说法。
8、续水再煮:藏茶的茶汤一定要留有茶根,不能倒得一干二净,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藏茶的茶汤斟掉2/3以后,尚余1/3茶汤时,要留茶根,再续水,然后开火煲煮藏茶。藏茶煲煮讲究“茶不离水,水不离茶”,这样藏茶才经久耐煮且口感醇和,千万不能将藏茶茶汤倒得干干净净以后才续水。
9、藏茶:茶熬煮过再饮用,不仅口感神韵更佳,经过熬煮后的藏茶,对人体的各项益处更为突出,这是其它冲泡饮用类的茶感所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