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上购物 » 药膏新鲜的颜色是怎样制成的
扩展阅读
牙龈上火是什么原因 2025-09-23 08:15:46
怎样按摩抬头纹视频 2025-09-23 08:11:33

药膏新鲜的颜色是怎样制成的

发布时间: 2022-10-23 08:39:16

⑴ 中草药膏剂的制作方法

你好!

在这里给你介绍中药水丸和蜜丸所需加入的辅料和制作步骤,可供你参考,你也可根据自己需要选择丸粒的大小。

一、水丸:
1、辅料:
水 •水本身虽无粘性,但能湿润溶解药物中的粘液质、糖、淀粉等,湿润后产生粘性,即可泛制成丸。
酒 •具有活血通络,以及降低药物寒性的作用,所以舒筋活血之类的处方,常用酒做赋形剂泛丸。酒有黄酒、白酒。
醋 •醋能够散瘀活血,消肿止痛,入肝经散瘀止痛的处方用醋为做赋形剂。
药汁 •如果处方中在纤维丰富的药材.质地坚硬的矿物、树脂类、浸膏类、粘性大难成粉的药材可以其药汁为粘合剂

2、制作步骤:
(1)起模:
首先将所用的中药材粉碎,过筛。制成药粉。(这一步可在药店买药后让其打粉过筛)
使药粉粘合成为0.5—1mm大小的丸,并在基础上层层增大而成丸。起模应该选择粘性适中的药粉,粘性过大,容易粘结,粘性过小,不容成模。
•起模的方法: •药物细粉加水起模 •湿粉制粒起模。 •起模用的药粉量是总量的2—5%
(2)成型:
将起模所制的小丸放入药粉中,摇动泛制成丸。(即将小模放入大量药粉中,像滚雪球那样使其增大,成丸。)
注意控制丸子的大小,加水、加药量均匀,经常分档,大的或者小的可以调成稀糊泛入。 •芳香性、刺激性的药粉可以泛入中层。
(3)盖面:
指将已经加大、合格、筛选均匀的丸剂,选用适当的材料操作至成品大小,使丸剂的表面致密、光洁、色泽一致。
•常用方法 •干粉盖面 •清水盖面 •清浆盖面

二、蜜丸:
1、蜂蜜用量:一般药粉与炼蜜的比例是10:3,炼蜜与水的比例为1:3。药粉的粘性的大小不同改变蜜水浓度与用蜜量。
2、制作步骤:
(1)起模:
•使药粉粘合成为0.5—1mm大小的丸,并在基础上层层增大而成丸。起模应该选择粘性适中的药粉,粘性过大,容易粘结,粘性过小,不容成模。
•起模的方法: •药物细粉加蜜起模 •湿粉制粒起模。 •起模用的药粉量是总量的2—5%

(2)成型:
将起模所制的小丸放入药粉中,摇动泛制成丸。(即将小模放入大量药粉中,像滚雪球那样使其增大,成丸。)
•注意控制丸子的大小,加蜜、加药量均匀,经常分档,大的或者小的可以调成稀糊泛入。 •芳香性、刺激性的药粉可以泛入中层

(3)盖面:
•指将已经加大、合格、筛选均匀的丸剂,选用适当的材料操作至成品大小,使丸剂的表面致密、光洁、色泽一致。
•常用方法 •干粉盖面 •清水盖面 •清浆盖面

希望以上回答能给你提供有用的参考!

参考资料:中药药剂学

⑵ 药膏的制作方法

用羊毛脂和凡士林融化 然后在吧 药片弄成粉末调匀即可或者 或者买一包郁美净 把药粉调到郁美净里面即可

⑶ 中草药制作成软药膏的详细工序!

我前几天做了三黄散软膏,药粉+凡士林+75%酒精中和的。

⑷ 中药药丸(药膏)的制作方法

医生药方上备注蜂蜜半斤是让你做成蜜丸或是膏用的。膏制作相对性方便一点,最少不用搓丸。你把其他药加水浸泡2小时左右,加水量为全部盖住药材几公分左右,然后进行煎煮,煎煮两到三次次,后两次的加水量以能盖住药材即可,合并滤液,沉淀过夜,然后过滤上清液,浓缩成清膏(取一滴滴于纸上,无水渍渗出)。蜂蜜炼成老蜜(变成老红色,同样取一滴滴于纸上,无渗出),胶类打粉,将三者合并一块,充分搅拌均匀,加热浓缩即成(同样滴于纸上)。
注:1、煎煮的时候不要用铁锅,以砂锅为佳,实在不行的话就用不锈钢。
2、浓缩的时候在电磁炉上就可以进行,但是要注意火候,尤其是比较稠的时候不停搅拌,防止糊锅。并且要不间断的把产生的白色泡沫撇出。尤其在炼制蜂蜜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泡沫,一定要不断搅拌,防止漫锅。
3、膏方制作成功后,趁热放入已经清洗晾干的容器中,等冷却后放入冰箱保鲜就行。

⑸ 青草膏的制作过程

青草膏的制作过程是:
将青草切碎并磨成糊状,加水搅拌,用布袋过滤,将滤液放在锅内加热到85℃左右,即分离出绿色膏状的蛋白质凝块,这种凝块中不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然后用带孔的勺子将凝块捞出即可。

⑹ 如何将草药制作成外用的药膏

一丹二油,膏药呈稠,三上三下,熬枯去渣,滴水成珠,离火下丹,丹熟造化,冷水地下,其形黑似漆,热则软,凉则硬,贴之即粘,拔之即起。熬膏药应掌握的技术要领:1。炸药勿太过或不及,如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影响膏药黏度。2。下丹注意掌握火候和剂量大小,温度低影响丹油化合,其色不泽。大火易燃,丹量小则膏嫩,易流失起不到固定作用。丹量大 则膏老,质脆而不粘,贴敷易脱落。3。祖曰:膏药之黑功在熬,亮之功在搅,下丹后要不停的搅,并用扇子或风扇煽动,尽量使油丹化合时产生的气体跑掉,则膏药光亮,粘腻。
二、详细步骤
黑膏药系以食用油炸取药料,去渣后在高温下与黄丹反应而成的铅硬膏。
一、基质原料的选择与药料的处理
1. 植物油:以质地纯净的麻油为好。其优点是炼时泡沫少,有利于操作。且制成的膏药色泽光亮,性粘,质量好。亦可以采用棉子油、菜子油、花生油等,不宜用豆油。
2. 黄丹:又称章丹、铅丹、红丹、陶丹,橘黄色,质重,粉末状,主要成为为四氧化三铅,纯度要求在95%以上。(可在大型药店或化工店买到)
3. 药料的处理:药料可分为一般药料(粗料)与细料两类。粗料为一般性的中药根茎叶等,细料为贵重药与芳香药。粗料按处方取好,并进行适当的粉碎,为熬枯去渣作准备。细料如麝香等研成细粉备用,摊涂时撒在膏药表面;可溶性或挥发性的细料如冰片、樟脑、没药、乳香等可先研为细粉备用,在摊涂前投入熔化的膏药中混匀。(细粉要过120目筛)
二、传统黑膏药的制作工艺
1.药料的提取(熬枯去渣):取植物油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此时温度可达220度,炸好后可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锅最好用铜锅,控制温度可用专用高温温度计,医疗器械商场都有卖)
2.炼油: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度(一定要达到温度,很关键),改用中火。炼油的火候:一是看温度计,达到规定温度;二是看油烟,开始为浅青色,渐为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无风时白烟直上;三是看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周边附近,当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度;四是看滴水成珠: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为度。(本关最难,一定要炼油到滴水成珠,一定要注意防火,温度太高)
3.下丹成膏:药油炼成后,离火下丹,一般500克油可加250克左右丹,黄丹在下前先干燥并过100目筛。少量加丹,边加边搅动,一定要向同方向搅拌。搅成粘稠的膏体,膏药不粘手,拉丝不断为好,过硬则老,过粘则嫩。
4. 去火毒:膏药制成后放入冷水,浸泡,每一日换一次水,七日后膏成。
5. 取膏药团置于容器中,在水浴或文火上熔化,将细料兑入,搅匀,用竹签取一定量的膏药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即可,麝香等特别贵重的药可最后撒上。
无铅无丹膏药的渗透主要靠膏药的促进渗透剂如麝香、冰片、氮酮等,无铅无丹膏制作方便,环境卫生,较易为患者接受。

⑺ 中药粉怎样制成药膏

将青黛研末和凡士林搅匀即可,放入瓷瓶中备用是将药物加入适宜的基质中,制成均匀、细腻、易于涂布于皮肤、粘膜或病损面的半固体状外用制剂。它具有不易干燥,易于粘着人体体表,作用持久深入,可保护皮肤,防止外界物理、化学因素影响等特点。根据制备方法,软膏可分为六类:1。调膏:用动物油或植物油(现代还可用矿物油如凡士林)调和药未成糊状即成。2。熬膏:以水或酒作溶媒,将生药中的可溶成分加热溶出,滤净去渣,再加热浓缩而成,也可直接用生药汁加热浓缩制备。3。油蜡膏:系用植物油或动物油煎熬药料溶取其可溶成分,滤净,再加蜂蜡或虫白蜡溶化成膏。4。捣研膏:将富含油脂的生药捣研而成。5。醋膏:以醋为溶媒,按熬膏的方法制备而成。6。蜜膏:以蜂蜜配合药物细未制备成的膏剂。

⑻ 制白色膏类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还有制造白色药膏的过程

你要想知道白色膏类的主要成分你可以通过主成分分析技术来了解啊,目前现在国内像英格尔检测这样的第三方都能够提供主成分分析技术,想要了解产品配方可以通过配方还原技术来达到。

⑼ 古代的药丸,药膏,药粉,药水,是怎么制成的

药丸是用蜂蜜做成的.

药膏:内用的一般是用蜂蜜和甘油熬成的;外用则一般使用麻油和石蜡

药粉:就是把药材研磨成粉

药水:一般是蒸馏制成,或者用酒泡

至于为什么用瓷瓶,那是因为当时没有玻璃啊!!

⑽ 怎样调制药膏

1,磨碎的中药调制成膏状需蜂蜜就行了
2,水状的药改成药膏状------ 什么都不用加 在火上熬至几个小时.直到熬成膏药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