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蚕的生长变化顺序是什么
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熟蚕、蚕茧、蚕蛾,共五十多天的时间。
1、蚕卵
蚕卵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便不再发生变化。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色或淡黄色。
2、蚁蚕
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黑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蚁蚕长约2毫米,体宽约0.5mm,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后,经过2~3小时就会进食桑叶。
3、熟蚕
蚕宝宝到了五龄末期,就逐渐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驱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
4、蚕茧
熟蚕先将丝吐出,粘结在蔟器上,再吐丝连接周围蔟枝,形成结茧支架。茧网不具备茧形,只是一些松软凌乱的茧丝层,以作为结茧的支架。蚕结制茧网后,继续吐出凌乱的丝圈,加厚茧网内层,然后以S型方式吐丝,开始出现茧的轮廓,叫做结茧衣。茧衣形成后,茧腔逐渐变小,蚕体前后两端向背方弯曲,成“C”字型,蚕继续吐出茧丝,吐丝方式由S形改变成∞形,这就开始了结茧层的过程。5、蚕蛾
蚕蛾的形状像蝴蝶,全身披着白色鳞毛,但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蚕蛾的头部呈小球状,长有鼓起的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胸足及两对翅;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雌蛾体大,爬动慢;雄蛾体小,爬动较快,翅膀飞快地振动,寻找着配偶。一般交尾3~4小时后,雌蛾就可产下受精卵。交尾后雄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
Ⅱ 蚕蜕皮的过程分为哪四部分
第一阶段:准备。
蜕皮时蚕抬着头,不吃也不动,称为‘眠’。
第二阶段:开始。
蚕的头上有个小黄点,就表示开始蜕皮工作。
第三阶段:蜕皮。
蚕脱皮从头开始慢慢向后落,直至脱离。
第四阶段:休养。
蜕皮完成后它还需要休息好几个小时才再次开始吃桑叶。
Ⅲ 蚕是怎么蜕皮的蜕皮后有什么变化
蚕先经过大概一天的眠后才可以蜕皮 蜕皮时先从头部开始 蚕会伸缩身体从旧的蚕皮里一点点爬出来 蜕皮后蚕的肤色会变得更白 头部也变得更大 皮也变得松了 没有眠前的紧绷感。
拓展资料:
家蚕的英文名为“silkworm”(意为“丝虫”)是因为它用丝织茧。茧是由一根300-900米长的丝织成的。现如今我国茧丝绸产量与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的70 % 以上, 已成为可以主导世界茧丝价格走势的茧丝绸大国。
蚕卵:蚕以卵繁殖。蚕卵看上去很像粒细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蚕卵。1700~2000粒蚕卵重约1克,直径0.2cm。蚕卵的颜色,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便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固定色。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色或淡黄色。
一龄 四至五天;二龄 三至四天;三龄 四天;四龄六天;五龄 七至九天;蛹期十四至十八天;蛾期 三至五天。
Ⅳ 蚕生长过程,什么,颜
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是完全变态。
蚕以卵繁殖,约经10天左右孵化成幼虫。
蚁蚕通过摄食迅速生长,体色逐渐变淡转呈青白色。幼虫生长到一定程度时需蜕去旧皮,生长出较宽大的新皮再继续生长。
家蚕在蜕皮过程中,新皮形成时需要睡觉,称为眠。眠又是划分蚕龄的界限,蚁蚕摄食后称第1龄蚕,第一次眠后称第2龄蚕,依次类推,第四次眠后称第5龄蚕。每个龄期的眠期长短不一,从数小时到一天。
眠期的幼虫不吃不喝。幼虫发育到5龄末期,逐渐停止取食,蚕体收缩,排空消化道,呈透明状,此时叫熟蚕。
熟蚕开始吐丝结茧,并在其中化蛹。熟蚕从吐丝至结茧完毕,约2天左右。再经过2~3天,蜕去幼虫表皮化蛹。
蚕在蛹期不吃不喝,外观上没有形态变化,但体内却在剧烈蜕变,幼虫器官的解离、改造和成虫器官的发生、形成均在此期间完成。
当蛹完成发育后,即蜕去蛹皮,羽化为成虫—— 一只漂漂亮亮的披着白色鳞片的蛾子。蛹期经过10~15 天的时间。羽化后的成虫,从茧内钻出,体内生殖器官已发育成熟,雌蛾、雄蛾交配产卵后,约经7天左右自然死亡
Ⅳ 蚕4次脱皮过程中的蚕的外形变化
第一次脱皮:又称大眠。第一次脱皮蚕身体从蚁蚕的黑色变成乳白色,小蚕比原来长大了20倍。
第二次脱皮:又称二眠。第二次脱皮蚕宝宝进一步长大,身体呈纯白色。
第三次脱皮:又称出火。天气转暖,无需火盆供暖,于是把火盆搬掉,所以叫“出火”。蚕慢慢长大,吃叶越来越多蚕宝宝身体仍然是呈纯白色,但是身体进一步长大,皮肤也更加厚实。
第四次脱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五龄的蚕宝宝长得极快,体长可达6~7cm,体重可达蚁蚕重量。
蚕蜕皮是蚕的变态过程,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皮不能随着身体长大而长大,当身体长大受到限制时就要脱皮。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便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
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幼虫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再吃桑叶8天成为熟蚕便开始吐丝结茧。
(5)蚕的外皮颜色变化顺序是怎样的扩展阅读
养蚕是十分辛苦而漫长的工程。以浙江桐乡为例,先要订蚕种,农户需到大队(村委会)找蚕桑干部说明,缴纳蚕种钿。四月下旬,农户把蚕匾扛到河滩头清洗,还要洗蚕网,清理大门间,搭好蚕室,做好养蚕的准备。
到了发种的日脚(春蚕一般是五月一号左右分发蚕种),广播一通知,妇女们奔走相告,纷纷挤到大队里领蚕种。蚕种放在一个长方形小木框里,罩着薄薄的纱布,一份是两张蚕种。拿回家,小心拆开,摊上红纸,用一根鹅毛倒出,上面盖上尼龙纸。同时,放上火盆,保持足够热度。
从春蚕、二蚕、中秋蚕、晚秋蚕,农民一年要养四季蚕。蚕宝宝全身都是宝,丝可做服装被子,蚕蛹可吃,营养丰富,蚕粪作肥料。
在养蚕过程中,产生了不少方言名词,同时衍生出了特殊的蚕桑文化,如望蚕汛(新嫁女儿的娘家在农历四月二十八或端午节前挑几担食物到亲家祈求养蚕顺利的风俗)、轧蚕花(祈求蚕顺利丰收的一种民间祭祀活动)。
Ⅵ 蚕的生长变化顺序图片8张
蚕的生长变化顺序图片8张如下:
1、这是刚刚收到的蚕籽。又黑又小。大概和一粒小米差不多大吧。
以上就是蚕的生长顺序变化图哦!
Ⅶ 蚕蜕皮几到几次
蚕一生需要蜕皮六次。从蚕到第一次蜕皮的时期是第一龄。蜕皮后为二龄幼虫。再次蜕皮后,进入三龄。第四次蜕皮后,进入五龄。五龄蚕会开始结茧,从蚕出生到吐丝结茧要蜕皮四次。但是,它们会蜕皮一次变成蛹,然后再蜕皮。
蚕是完全变态的昆虫。经过卵、蚂蚁、成熟蚕、茧、蛾,需要50多天。一龄4-5天,二龄3-4天,三龄4天,四龄6天,五龄7-9天,蛹期14-18天,蛾期3-5天。
在蚕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每经过一道工序,就会蜕皮一次。在蜕皮期,它不吃任何食物,会以睡眠的形式安全蜕皮。一旦蜕皮,会增加一年,幼虫蜕皮四次成为5龄幼虫。再过几天,当它们变成成熟的蚕时,就会开始吐丝结茧。大约2-3天后,蚕会再次蜕皮成为蚕蛹,十天后会羽化成蚕蛾,破茧而出。
Ⅷ 蚕宝宝的一生要蜕几次皮每次蜕皮后“身体”有什么变化
蚕宝宝一生要蜕4次皮,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长大一些,颜色也会变得越来越浅。
Ⅸ 蚕前四次蜕皮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在第一次蜕皮前,蚕是黑色的,只有蚂蚁那么大,所以称作蚁蚕,第一次蜕皮后,小蚕比原来长大了20倍!身体呈乳白色,称一龄蚕。第二次蜕皮后,小蚕的皮比原来厚了,呈纯白色,体积比原来增大了5000倍,称二龄蚕。第三次蜕皮后,小蚕颜色与原来一样,不过体积增大了8000倍,称三龄蚕。第四次蜕皮后,小蚕不再是小蚕,已经是熟蚕了,体积比原来增大了10000倍,身体成半透明。准备好等它吐司结茧吧!
Ⅹ 蚕的生长变化顺序是什么
蚕的一生要经过:1、蚕卵2、蚁蚕3、小蚕4、五龄蚕5、蚕茧(含蛹)6、蚕蛾等几个阶段,大约共40多天的时间。形成蚕茧之前,每个蚕宝宝都要经历4次蜕皮,蜕皮后,蚕便增加一龄。蚕宝宝长成五龄蚕后便开始爬上固定物吐丝结茧。这个过程一般持续一两天左右,之后便形成了一个椭圆形的茧。
蚕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变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她便开始脱皮。每次蜕皮的时候它不吃不动,这时尽量不要干扰它,也不要以为它生病了就把它丢掉。
蚕从蚕卵开始孵化,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我们称为蚁蚕,黑色多毛,很像蚂蚁。蚁蚕一出壳就会吃桑叶,日夜不停地吃,4~5天后暂停吃食,进入眠期。蚕慢慢长大成为蚕宝宝。蚕每次眠期大概持续一天时间,蚕就眠时不吃不动,表面是睡眠,实际是脱掉旧皮,换上新皮以继续生长。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
等蚕宝宝发黄发透,变得透明,就表示它要吐丝结茧了,这时要提供个交叉的空间好让蚕宝宝结茧。需要两天时间才能结成一个完整的茧,并在茧中完成最后一次蜕皮,成为蛹。蚕体巾透明的东西就是制造蚕丝的原料,叫做丝素、丝胶。丝素、丝胶被蚕吐出来后,遇到空气就变成细丝。一条蚕吐的丝约1500米长。
约十天后,破茧而出,羽化成为蚕蛾。出茧后,雌蛾尾部发出一种气味引诱雄来交尾,交尾后雄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