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跳繩更快
選一副好跳繩
跳繩運動只需要很少的活動空間
但活動進行的地面必須平坦,最好在上面鋪上地毯和軟墊,而且要穿上抗震力強的運動鞋,這樣可以緩和膝蓋和腳踝與地面接觸時的沖撞,否則跳動時的反作用力,可能會影響脊椎、腦部,造成運動傷害。值得注意的是,在跳繩時,最好穿上運動內衣,或是選擇支撐力較好的棉質內衣,可以保護胸肌,避免拉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跳繩運動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跳繩,在選擇時只要長度和重量感覺舒適,無論哪種質地做的都可以。但因為材質的不同,會有太粗、太重或太輕的情形,因此還是選擇適當材質做的繩子比較好。建議初學者可以選擇較長一點的繩子,擺動的幅度較大、速度較慢,之後再慢慢提高要求,縮短繩子的長度,同時也增加運動的強度。
現在有一種電子計數跳繩,不但可以自動計數,還可以顯示出跳繩次數相當於消耗多少卡熱量、相當於行走多少公里的路程,非常方便,也使跳繩變得不再枯燥。而且你還可以在跳繩的同時,聽聽音樂或看看風景,把跳繩變成一項有意思的運動。
正確的跳繩方法
●兩手分別握住繩兩端的把手,通常情況下以一腳踩住繩子中間,兩臂屈肘將小臂抬平,繩子被拉直即為適合的長度。
●跳繩時要用前腳掌起跳和落地,切記不要用全腳或腳跟落地,以免腦部受到震動。當躍起時,不要極度彎曲身體,要成為自然彎曲的姿勢。跳時,呼吸要自然有節奏。
●向前搖時,大臂靠近身體兩側,肘稍外展,上臂近似水平,用手腕發力做外展內旋運動,使兩手在體側做畫圓動作。每搖動一次,繩子從地面經身後向上向下,迴旋一周,繩子轉動的速度和手搖繩的速度成正比,搖動越快,則繩子迴旋越快。
不能缺少緩和運動
初學者剛開始不要跳得太快,而且要特別注意小腿肌肉的伸展狀況,原則上每跳100、200下就可以稍事休息。若要達到預期的功效,每分鍾最少要跳100次,理想心跳速度約為150次/分鍾。
當你越來越熟練,技術和體力都越來越好後,運動的功效就需加大很多,若你能每分鍾跳到140下,那隻要跳6分鍾,運動效果就相當於慢跑半小時,而且跳繩後再去慢跑,也會發現自己的肺活量越來越大。
劇烈的跳繩運動後不要立刻停止下來,應繼續比較慢的速度跳繩或步行一段時間,讓血液循環恢復正常後,才可以停止下來。之後要記住做一些伸展、緩和的動作,才算是真正結束運動。
這里推薦給初學者一套跳繩的漸進計劃:
初學時,在原地連續跳3分鍾;3個月後可連續跳上10分鍾;半年後每天可實現「系列跳」(如每次連跳3分鍾,共5次),直到一次連續跳上半小時。一次跳半小時,就相當於慢跑90分鍾的運動量,到時你一定會驚喜跳繩帶給你的變化。
跳繩小貼士:
●應穿質地軟、重量輕的運動鞋,避免腳踝受傷。
●繩子軟硬、粗細適中。初學者通常宜用硬繩,熟練後可改為軟繩。
●選擇軟硬適中的草坪、木質地板和泥土地的場地較好,不要在硬性混凝土地面上跳繩,以免損傷關節,引起腦部震盪。
●跳繩時須放鬆肌肉和關節,腳尖和腳跟須用力協調,防止扭傷。
●體重較重者宜採用雙腳同時起落。同時,上躍也不要太高,以免關節因過分負重而受傷
② 小孩學跳繩怎麼學學的快
跳繩不但需要身體各部位動作的協調配合,還需要良好的節奏感。如果孩子沒有掌握節奏,就可能出現跳繩時,不是繩到了腳邊還沒起跳,就是繩還沒到腳邊就先起跳了。
訓練節奏,三步學會跳繩
可以用分步訓練的方法。分解動作可以降低孩子學跳繩的難度,強化跳繩時的節奏感,孩子學習跳繩就容易多了。
第一步:徒手練習搖臂甩繩
先來說一下跳繩的准備姿勢:身體直立,平視前方,雙腳前後錯開並緊,這樣可以防止膝蓋扭傷,同時腰腹收緊,大臂夾緊貼合身體兩側,小臂自然向兩側打開。
首先,練習搖繩,手腕用力甩繩,在身體兩側畫圓,注意大臂夾緊,控制小臂不要向身體兩側分開太多。如果分開太多甚至變成「直臂搖繩」(大臂小臂完全伸開)會影響跳繩速度,尤其是如果形成這個習慣,孩子練到後面想要突破成績就很難。
一開始可以只練習雙臂搖繩動作,熟練以後配合雙腳彈動練習。一邊搖一邊跳,一邊在心裡默數:1,2,3……
要點:大臂夾緊,前腳掌著地,手腕用力。
以上練習遵循先慢後快原則,漸漸加快節奏。
第二步:雙手拿繩練習搖臂甩繩
雙手各拿一條繩子(可以將每條繩子對折),手腕用力,將繩子甩圓,向前打地。
上肢動作熟悉後,轉為:繩子向前打地的同時,將雙腳跳起,注意雙臂夾緊,屈膝緩沖,一邊甩繩子一邊跳,一邊在心裡默數:1,2,3……先慢後快,漸漸加快節奏。
要點:雙手甩圓,屈膝緩沖,手腕用力,前腳掌著地。
第三步:練習跳與甩繩子結合起來
一開始嘗試慢跳2下。手腕連續甩繩。跳的時候要求孩子聽到繩子打地的聲音,就跳一下。
熟練後,可以嘗試連跳3下、4下、5下。
這樣反復練習就可以了,直到協調為止。
要點:連續甩繩,手腕不能停,數量由少增多。
總的來說,秘訣是:按照動作分解,先易後難,堅持練習。
寫在最後:
跳繩怎麼選,也是有講究的——
跳繩的選擇,主要原則就是:長短合適,輕重適宜,長度可調節。
如何判斷繩子長短是否合適——
用一隻腳踩住繩子,雙手握住繩子手柄往上拉至腋下,這個長度就是比較合適的。
最後還是要說,幾乎每個孩子都能學會跳繩,多練是關鍵,媽媽們千萬別焦慮。
1
提高記憶力
兒童在跳繩過程中不斷地數數,使其大腦皮層處於興奮狀態,抽象記憶轉化為形象記憶,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記憶力。
2
對大腦活動有很好地推動
跳繩需要四肢、手腳、腕、肩有規律、有節奏地相互配合,所以能促進孩子左半腦和右半腦的共同進步,培養孩子身體的平衡感、協調性、敏捷度、節奏感、耐力和爆發力。
3
鍛煉心肺功能,強身健體
從運動角度來說跳繩也是相當有強度。跳繩能加快全身血液循環、提升心肺功能和呼吸系統功能,促進胃腸蠕動和新陳代謝,身體各主要部分的肌肉也可以得到鍛煉,幫助骨骼快速生長。另外,如果孩子體重超標,跳繩能幫ta輕松燃燒掉身上多餘的脂肪。
③ 跳繩有什麼技巧
1、練跳繩前先把跳繩擺放好。要把跳繩放在兩個膝蓋彎里,或者自然地垂到腳後跟處。
2、選擇合適的跳繩長度。跳繩太長太多都不好,不利於順暢的練跳繩。可以根據你的身高選擇適合的'跳繩長度。跳繩之前你可以把跳繩兩端拽到最長,跳繩卡在膝蓋彎里,胳膊正好伸直了,說明跳繩的長度適合。
3、跳繩時用手腕帶動跳繩,而不是手臂。跳繩時手臂盡量避免大幅度晃動,而是手腕在靈活的轉動跳繩,這樣跳的時間長,也不容易累。
4、把握好跳繩下落的時機再起跳。這時練跳繩最重要的,跳繩要在雙腳跳起時從下而過,這要求我們手、眼、腳、腦子協調一致。當跳繩即將到達膝蓋部位時,雙腳就要跳起了,過快或過慢都容易讓跳繩絆到腳。跳的不要太高,要不然時間長了體力不支,很快就跳不動了。
5、掌握好跳繩甩起來的高度。如果把跳繩甩的過高,跳繩基本上不接觸地面;甩的過低,跳繩很長一段砸到地面上,都會增加失誤。比較理想的是跳繩只有20裡面左右的長度接觸地面。
6、練兩手交叉等花式跳繩要掌握好節奏。當跳繩基本功練到一定程度,想嘗試交叉或從後往前跳等花式跳繩時,一定要把握好節奏。不要甩的太快,兩手交叉要深一些,以保證跳繩的「8」字形擺的大一些,這樣跳的時間長。
④ 跳繩的技巧
1、簡單跳繩法
准備動作:雙腳並攏,進行彈跳練習2至3分鍾(彈跳高度為3至5厘米)。 開始跳繩,注意手腕做弧形擺動。初學者先跳10至20次,休息1分鍾後,重復跳10至20次。非初學者可先跳30次,休息1分鍾後,再跳30次。
2、單腳屈膝跳
右腿屈膝,向前抬起。踮起腳尖,單腳跳10至15次,換左腿重復上述動作。休息30秒鍾,每側各做2輪。
3、分腿合腿跳
先做跳繩准備運動(參閱練習2),然後跳繩,跳躍時雙腳叉開,著地時雙腳並攏,重復動作15次。
4、繞旋跳
兩人跳繩練習:一人叉開兩腿蹲下,甩動繩子使跳繩在地上畫弧線,另一人則不斷地從甩動的繩子上跳過去。速度由慢逐漸加快,1分鍾後兩人交替。
5、側身斜跳
這個動作能訓練你的耐久力,增強你的外展肌和內收肌。兩人一前一後站在跳繩的左右兩側,先側身單腳躍繩向前跳,然後斜身跳回原位。跳躍時應注意用力擺動雙臂。跳1分鍾之 跳繩
後休息10秒鍾,重復練習2次。
6、雙人跳繩
(1)採取並排站立的姿勢。每人用外側的一隻手握住繩柄。先開始練習簡易跳繩法(參閱練習2),兩人同時用雙腳跳繩,然後練習同時用單腳跳繩。
(2)採取一前一後的站立姿勢。身高者站在後面,並揮動跳繩。
7、側腳跳
先從簡易跳繩法開始(參閱練習2),然後用雙手手腕揮動跳繩,右腳跳繩,不著地的左腳則斜向一側,跳15次。換另一隻腳跳15次。非初學者可練習快速跳繩,即繩子從腳下滑過時連跳2次。練習時,應注意腳不要抬得過高、過慢,否則容易被繩子絆住。
8、雙臂交叉跳
先做跳繩准備運動(參閱練習2),然後雙臂交叉跳繩。當繩子在空中時,交叉雙臂,當跳過交叉的繩子之後,雙臂反向恢復原狀。
⑤ 跳繩怎麼連跳呢
呵呵,第一,把繩長調整好,踩在腳下往上拉,到肚臍就差不多了。
第二,也是跳繩的關鍵,就是把握節奏。這個靠自己摸索,多跳跳就可以將手和腳協調起來。
第三,跳得不要高,即使是雙搖或是三搖。腳後跟始終是離地的,用腳前掌。單搖時,跳的高度比繩子的直徑稍微大一點就夠了,這樣速度快並且省力。
⑥ 怎樣快速學會跳繩
01
首先,練習操縱繩子。
02
其次,練習有節奏的跳躍。
03
最後,將二者配合起來。就這么簡單的過程,相信誰都會做。
(1) 跳法
雙腳齊跳,有彈回動作:每跳過一次繩子,雙腳再一齊在地上墊一下。
雙腳齊跳,無彈回動作:即連續不斷的跳過繩子。 單腳跳:就是兩只腳輪流跳,很像跑步的動作。
(2) 跳躍的速度
慢的:平均每分鍾跳60-70次。
較快的:平均每分鍾140-160次。
(3) 跳繩的步驟
第一階段:學習操縱繩子。
首先測量繩子的長度,將繩子雙折,其長度要從腋下到達地面,才算標准。
然後雙手放身側成垂直狀,就是手肘與手臂成直角。
先把兩上繩頭都握在右手裡,開始揮動,一圈又一圈的繞轉,直到右手能活動自如,再換左手,做同樣的動作。
第二階段:跳動要跟得上繩子的節拍。
再一次的如第一階段的動作轉繩子,但是要聽清楚繩子碰到地面的聲音,把每一次聲音連接起來,就變成節拍了。現在不但一面使繩子轉,並且雙腳也一起跳動,一直練習到雙腳的跳動能跟上繩子的轉動,使手腳能同速進行。這個運動是促進眼、手、腿三部份肌肉的協調,如果你開始的動作都正確了,那麼你以後跳繩的姿勢就會合乎標准。剛開始總是不太能得心應手,不要在意,只要有恆心,必能跳得順利。
第三階段:將前面兩階段的動作純熟的配合。
雙腳齊跳,有彈回動作:大部份的跳繩者都採取這種方法。首先,不用繩子,只是雙腳在地上跳,心裡數著一—二—一—二,跳起的高度要使繩子能從腳底通過,彈回的動作就不必太費力。也就是說,一—二—一—二等於一重一輕、一重一輕。用力跳的時候,繩子就從腳下通過,輕跳的時候,繩子正好在頭項上。你只要遵守這個規律多跳幾下便能駕輕就熟了。 雙腳齊跳,沒有彈回作用:這是一種連續的跳法,每跳起一次,繩子就從腳下穿過一次,速度慢可增加腿部韌力,速度快可增加耐力並消耗脂肪。 當你初練習時,總是用有彈回動作的跳法,那是一種慢速跳繩法。而無彈回動作卻可以隨心所欲,快慢任憑你自己決定。
⑦ 怎樣快速學會跳繩
怎樣快速學會跳繩
01
首先,練習操縱繩子。
02
其次,練習有節奏的跳躍。
03
最後,將二者配合起來。就這么簡單的過程,相信誰都會做。
(1) 跳法
雙腳齊跳,有彈回動作:每跳過一次繩子,雙腳再一齊在地上墊一下。
雙腳齊跳,無彈回動作:即連續不斷的跳過繩子。 單腳跳:就是兩只腳輪流跳,很像跑步的動作。
(2) 跳躍的速度
慢的:平均每分鍾跳60-70次。
較快的:平均每分鍾140-160次。
(3) 跳繩的步驟
第一階段:學習操縱繩子。
第三階段:將前面兩階段的動作純熟的配合。
雙腳齊跳,有彈回動作:大部份的跳繩者都採取這種方法。首先,不用繩子,只是雙腳在地上跳,心裡數著一—二—一—二,跳起的高度要使繩子能從腳底通過,彈回的動作就不必太費力。也就是說,一—二—一—二等於一重一輕、一重一輕。用力跳的時候,繩子就從腳下通過,輕跳的時候,繩子正好在頭項上。你只要遵守這個規律多跳幾下便能駕輕就熟了。 雙腳齊跳,沒有彈回作用:這是一種連續的跳法,每跳起一次,繩子就從腳下穿過一次,速度慢可增加腿部韌力,速度快可增加耐力並消耗脂肪。 當你初練習時,總是用有彈回動作的跳法,那是一種慢速跳繩法。而無彈回動作卻可以隨心所欲,快慢任憑你自己決定。
⑧ 怎樣才能快速學會跳繩 怎樣才可以快速學會跳繩
要快速學會跳繩就要學會正確的跳繩方法:
●兩手分別握住繩兩端的把手,通常情況下以一腳踩住繩子中間,兩臂屈肘將小臂抬平,繩子被拉直即為適合的長度。
●跳繩時要用前腳掌起跳和落地,切記不要用全腳或腳跟落地,以免腦部受到震動。當躍起時,不要極度彎曲身體,要成為自然彎曲的姿勢。跳時,呼吸要自然有節奏。
●向前搖時,大臂靠近身體兩側,肘稍外展,上臂近似水平,用手腕發力做外展內旋運動,使兩手在體側做畫圓動作。每搖動一次,繩子從地面經身後向上向下,迴旋一周,繩子轉動的速度和手搖繩的速度成正比,搖動越快,則繩子迴旋越快。
⑨ 跳繩怎麼才能跳得又快又連貫
跳繩能跳得又快又連貫的方法:
挑選合適的繩子。通常來說材質較輕,彈性較小的繩子最為適合。然後繩子的長短要根據個人的身高來判斷,如果你是一個新手,那你需要挑選一根自己感覺稍微短一點的繩子。因為就像買鞋子一樣,新鞋可能雖然有點緊但是時間長了穿鬆了,你才會覺得它最適合你。
跳繩的步驟:
做一些准備活動,拉伸韌帶,活動手腕腳腕。
2.跳繩的時候手臂應該貼緊身體,背部微微有些彎曲,全身緊綳,想像自己就是一張弓。
3.跳繩了,你應該注意所有有動作的部位只有手腕和腳腕。而且跳躍的幅度越小越好,最好剛能讓繩子通過就好了。
4.多加練習,提高身體協調性。注意事項:運動前要活動開,跳躍幅度越小越好,手臂夾緊身體,多加練習。
跳繩注意幾個穩定的部位:肩部附近的大臂、腹部、髖關節,都很穩定,幾乎不動;動的只有幾個小關節:比如腕關節、踝關節,非常的靈活的甩動。
跳繩是屬於有氧運動的,跳繩可以有效的刺激腿部的肌肉和骨骼,對青春期的發育和青少年的成長和長高是很有幫助的。建議做有氧運動的話,要快跳1-3分鍾,是心率達到120-150下/分,然後慢跳1-3分鍾,重復做三組。每天鍛煉2-3次,即可達到鍛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