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動清洗 » 海釣作業魚是怎樣自動脫鉤的
擴展閱讀
人類怎樣繁殖後代圖片 2025-09-20 12:43:55
手機一怎樣 2025-09-20 11:32:19

海釣作業魚是怎樣自動脫鉤的

發布時間: 2022-06-15 00:32:16

⑴ 求海釣釣組的詳細組裝方法

釣鰱魚、鱅魚

鰱魚,又叫白鰱。鱅魚,又叫胖頭魚。它們都是以水生浮游生物為主要食物的大型淡水魚。由於鰱魚和鱅魚的食物和生活特點基本相同,垂釣方法也大體一樣,故下面只以釣鰱魚來進行研究探討。鰱魚的生長速度較快,其經濟價值相對較高,受到淡水養殖業的重視,是混養魚塘中的重要品種之一。它喜歡群游於上中層水域,特別是水質較肥的明水區(無雜草等)。鰱魚的膽量特別小,受到驚動或碰到漁線時,常常躍出水面,驚慌逃竄,或潛入石縫中隱藏起來。同時,喜歡逆水而上,春末夏初,在河流上游水域表現尤為突出。在我國北方地區,鰱魚很難自然繁殖,一般由人工投養。鰱魚既無鯉魚那股土腥氣味,也沒有刀魚所含那麼多的膽固醇,只要烹飪得法,味道相當鮮美。治療產婦缺乳、少鈣,也是首選最佳補品之一。

(一)釣鰱魚的用具

根據鰱魚的習性,通常採用浮釣法施釣。
1.拋砣法。在底鉤釣具的基礎上,另加一個用硬質泡沫塑料做成的大漂,把原來的鉛墜換上有大孔眼的砣(如M5的螺絲帽或鉛皮電纜上的粗鉛管等都可以),使其能沿主線自由滑動,中間不受阻,就是拋砣法的浮釣用具。餌鉤線一定要比拴大漂線長出5厘米以上,否則,鉤掛在大漂上,拋到水中分不開,造成拋砣失敗。如果餌鉤線留短了,非加長不可。
由大漂到餌鉤兩條線的總長度,一般40~120厘米為宜,過短鰱魚的可見度縮小,過長拋砣困難。
2.海竿法。與拋砣法一樣,只是前者用海竿投,後者用手拋。海竿投比用手拋遠得多,易上大魚,且遛魚時操作方便靈活。用大孔眼鉛管或螺絲帽時,應根據海竿的強度或承受力來確定其重量。一般寧肯輕點,也別超重造成折竿。
3.帆釣法。就是用質輕浮力大的木板(如楊木、白松等),造一隻帶帆的小船,借風力把餌鉤送到預定的水域。此船似A字形,可大可小,可用一道橫梁,也可用兩道橫梁,可用雙桅,也可用獨桅,可掛串鉤,也可掛組鉤,應根據場地和欲釣魚的品種而定。帆釣,受風力、風向、岸邊地形的影響。釣位應選在水深超過1.5米的大壩下,或陡坡處的深水區,只有這樣的水域才能放船,漁鉤才能不掛底。在大水庫施釣,可用帶搖把的線拐子纏線,能把船放出幾百米遠,操作起來比較方便。如用活河蝦、蚯蚓蘸香精裝鉤,可兼釣翹嘴鮊。如用發酵玉米粉餌裝鉤,既能大量釣取鰱鱅,又可兼釣草魚。如此長的主線,可用葷活餌、酸玉米面餌,間隔開掛餌,單鉤、組鉤混合使用(即用單鉤裝葷或活餌,用組鉤裝酸食)。在主線上,每隔1~1.2米拴上一個聯結器,邊放線邊往聯結器上掛餌鉤。放出一定距離後,前頭的鉤可能已上魚,但不要一上魚就收線摘魚,而是等把全部餌鉤掛完,約1~1.5小時後,大部分酸食已溶化,再收線摘魚。不要擔心上鉤魚會把鉤吐出來,因為主線上每隔1.2~1.5米拴有一個硬質泡沫塑料大漂,其浮力可把上鉤魚牢牢拽住,魚要線時能把大漂拉沉,甚至將主線拉成大彎,但它無法擺脫大漂的浮力。無論拋砣還是海竿浮釣鰱魚,都配有同樣的大漂,其浮力可自動遛魚,使魚無法吐鉤,不存在提竿時機問題,提竿早晚都無關緊要。
放船的主線,不應細於0.8毫米。組鉤或單鉤的間距,與拴在主線上的聯結器間距相一致,一般以1~1.2米為宜。
大漂的間距可比餌鉤間距稍寬,以1.2~1.5米為宜。無論什麼魚,咬上其中任何一隻漁鉤,都同時有2個大漂的浮力作用於魚嘴,始終拽住魚不放,任憑大魚怎樣掙扎,也休想脫鉤逃走。在船後2米以內的主線上,不應拴鉤,魚見船會害怕,就是拴上鉤也沒有魚咬。
為了減少收線時的阻力,尤其當風力較大時,應在放船之前把雙桅帆卸下,換上獨桅自動脫落帆。即在「A」字形船體的橫板中心部位靠後邊緣鑽一圓孔,安上獨桅桿,將帆拉起,拴繩的末端,不是用打結的方法來固定,而是用一小塊布包上食鹽或砂糖,拴在升帆後繩子松緊度正好處,打結與布包固定。從獨桅孔後緣小縫中把拴布包繩的末端勒入,將帆固定。當鹽或糖遇到水,經過一定時間溶化到能使布包通過圓孔時,帆便自行降落。此時收線阻力減弱,操作方便。
假若是斜向風,不能把餌鉤送到預定水域,除了更換釣位外,還可調節主線與船後尾線的聯結點,從而改變小船的駛向。如風從左側來,把主線向右側移動若干厘米;如風從右側來,則將主線向左移動若干厘米。根據風向和風力調整主線與船後尾線的聯結點,最好是用自行車輻條自製聯結器。
在尾線
很高興回答樓主的問題 如有錯誤請見諒

⑵ 海釣魚竿怎麼使用

甩海竿,我們總希望甩得又准又遠,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有時會出現一些問題,影響海竿的正常使用,常見問題有散餌和斷線。
(1)怎樣防止散餌
散餌,是指在甩竿時,餌團尚未到達釣點,即在空中分散開來,俗稱「天女散花」。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種:
①餌料太鬆散:
餌料在調合時,粘合劑添加不夠,或是揉和不夠均勻,這種餌料當然難捏成團。為此,在調制餌料時要特別精心,餌團不能太鬆散,又不能過粘。
②釣線纏繞竿尖:
由於操作時不夠注意,釣線纏繞竿尖過線圈處,甩竿時因放線不暢而造成散餌。為此,應在每一次甩竿前,都要注意不忘理順釣線,並用手勾釣線試試,看釣線是否暢動自如,確認無誤時才能甩竿。
③出線環問題:
只有打開出線環,釣線才能自由放出。若出線環不打開,釣線出線受阻,餌團自然就散開了。這主要是操作問題:其一是在甩竿出線時,無意中碰動出線環,使其復位所致,為此,在甩竿時兩手應握緊釣竿,以免其被碰動復位;其二是出線環太緊。
(2)怎樣防止斷線
斷線,是指在甩竿時,鉛墜將釣線扯斷,使鉛墜帶著餌鉤飛跑,故又叫「飛砣」。斷線導至墜飛鉤丟,損失不小,是釣者不願看到的。產生斷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
①釣線受損:
釣線由於長期使用,某些部位過分磨損,或某處受到機械損傷,或扣結處被勒傷等等,致使釣線承受不了甩竿時的沖擊力。為此,需經常檢查釣線,特別是前 20米釣線,即使沒有毛病,在使用二年左右也需要更換。或將繞線輪上的釣線卸下,掉頭使用。因每次使用,多使用前50米左右,後面的釣線基本沒用,猶如新線,掉頭使用可延長一倍使用時間。
②出線受阻:
在甩竿後,釣線將隨著鉛墜一起飛向釣點,若在鉛墜大力甩出時,釣線被卡住,不能順利出線,而鉛墜前沖的拉力大於釣線的抗拉強度,則會將釣線拉斷而斷線。導致出線受阻的原因,如前述主要是兩個:其一是釣線纏繞竿尖;其二是出線環過早復位。處理方法可按前述「散餌」中的方法進行。
出線受阻,輕則引起餌團散落,引起斷線飛砣;重則有可能引起斷竿,是需要切實防止的。
常聽釣友們說海竿炸彈鉤跑魚,其實手竿也跑魚,沒有那種釣法保證不跑魚,跑魚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關鍵是少跑魚和避免不必要的跑魚。要想炸彈鉤少跑魚,我們就應對炸彈鉤上魚的過程有所了解。
當魚連餌帶鉤把鉤吸進嘴裡以後,馬上就會感覺到嘴裡有異物,並且懷疑是不是有危險了。這時魚的本能決定了魚會邊吐鉤邊試圖掉頭遊走。在邊吐鉤邊掉頭遊走的過程中,魚嘴內的鉤子牽動釣線並通過釣線傳到了竿稍(空心墜這時仍躺在地上,一般不動)。此時竿稍的表現是顫動微動或者是小動,如果竿稍有鈴,鈴會響上一兩下。
注意:此時魚嘴內的鉤子並沒有完全鉤牢或穿透魚嘴。
當魚掉頭遊走扯了兩下以後,不但沒把線扯掉,反到自己也沒走掉。不但自己走不掉,還發現嘴上的鉤子反到越刺越深越疼了。魚此時已經不在懷疑是不是有危險了,而是真真切切的知道自己已經非常非常危險了,所以就開始拚命的逃竄。
此時釣竿的表現是「撲通撲通」大彎腰。
竿被拉彎的同時有幾個力決定了鉤越刺越深,一是魚的拉力,二是竿被拉彎產生的反作用力(反彈力),三是由於魚拉竿,竿拉魚,原來躺在地上靜止不動的鉛墜被魚拉的離開地面,懸在了空中。這時墜重的作用又產生了一個向下的重力。三個幾乎同時產生的力輕易而舉使鉤穿透了魚唇的上下左右。
這就是炸彈鉤上魚的全過程。
另外我還想說一下跑魚的兩個主要原因:
一是炸彈鉤釣魚提竿不要用力猛甩一下,魚的拉力本來已經那麼大了,如果魚吸鉤吸的不深,鉤的位置又不好,猛拉幾下有可能把鉤從里邊拉到魚嘴邊,你再甩那麼一下,後果可能是搖著搖著魚就脫鉤了。
二是線的軟硬對跑魚與否影響也很大。要想減少跑魚,炸彈鉤線不可太硬,硬了線有彈性,魚不容易吸起來,即便吸進嘴了,由於線硬也不會吸的很深。所以新炸彈鉤最好把線搓軟點。

⑶ 海釣黑魚、黃魚技巧

秋季黑魚為了越冬,食慾很旺盛,加之秋高氣爽,所以秋季也是垂釣黑魚的好季節,此時的黑魚一般是早晚藏在雜草的亮水洞淺水處,中午則到深水處。

釣手可將餌鉤在亮水洞水面不斷抖動,每次抖動後停幾秒鍾,讓活蛙鉤在水下4-5厘米處,時抖時停,造成動感,此時黑魚就會咬鉤。黑魚咬鉤方式有水面咬和水下咬即明咬和暗咬兩種。在黑魚咬鉤後,不要急於提竿,因為這時黑魚剛吞釣餌,咬得不牢,待4-5秒後,可輕輕抖一下魚竿,黑魚以為蛙在掙扎,會咬得更緊,這時再在與其游動方向相反的方向提竿,則萬無一失。

總之,釣黑魚並不容易,需要耐心和細心去尋找護卵、護幼親魚;垂釣時動作要輕,絕不能驚擾黑魚,否則一事無成。使用釣餌一定是活的效果才有保證。垂釣黑魚要做到眼快、手快、反應快,這也是對垂釣者在腦靈敏度和手腦配合、反應迅速的很好鍛煉,垂釣的樂趣也正在其中。

⑷ 《飢荒》中使用海釣桿釣魚有什麼技巧為什麼總是脫鉤

在「手機版飢荒的地方」游戲裡面,有一些游戲玩家會不清楚怎樣用漁具釣魚,心急是否有?別著急,下邊我就為大夥兒解釋這一疑惑,一起來瞧瞧吧。

先要製做海釣魚竿,這一非常簡單,可在存活欄里找,只需1塊木工板、6個蛛網就可以。除開釣魚,海竿也可以回收利用水上的懸浮物。

稱重後可將其放進魚箱里儲存。可將魚箱置放在船里,可存12條海魚。殼體有冷藏作用。回家了後,能夠把最重要的魚放到魚缸里,讓他們見到魚的凈重,隨後再放入重一點的魚來替代。它也就是你向盆友顯擺的資產,假如還沒朋友,你能把切斯特拉回來,指向數據,大聲地告知它,這是我釣上的最大的魚。

⑸ 剛才在海釣視頻裡面看見他們釣魚用的輪都是自動收線的,不知道叫什麼,有哪位大師知道啊

你說的是電動輪吧,一般海釣水深超過四五十米都用電動輪,因為手搖的話會很累。電動輪現在比較普及了,我們這里釣沉船一般都是電動輪,一個電動輪配一塊外接電源。

⑹ 海釣如何掌握

1 海洋與淡水自然環境差別較大,首先是海洋有暖、寒流。許多海魚都有隨季節流游動的習性,季節流還會帶來大量有機物和浮游生物,尤其寒暖流相遇之處,更是海魚覓食的最佳場所。第二,海洋有潮汐的漲落。海水漲潮會把大量的有機物質和魚帶到岸邊,此時更有利於垂釣;落潮後,則一般不宜垂釣。第三,早、晚海面相對平靜,適宜垂釣。海上白天易起大風浪,甚至會危及垂釣者的安全,不宜垂釣。
2、海釣工具有何特殊之處?
竿的不同是海釣與淡水釣的主要區別之一。在工具專題中已對海竿有詳細介紹,此處不再贅述。不過海竿日前在淡水垂釣中亦廣為使用。海竿不論何種質地,都應有較強的硬度,並且都需配備繞線輪。
海釣魚線應稍粗,直徑都應在0.5毫米以上,線長60米-70米,分母(主)線、子(腦)線。因海上風浪較大,浮漂的傳遞信息作用不大,海釣中可省去浮漂,憑手中的顫動感或視覺來直接判斷。
海釣的釣鉤應准備多枚,以適應不同魚種的需要。
海竿的墜大多為活動式的,魚吞鉤後線自由牽動竿梢,魚墜宜偏重。海竿中也有用死墜,各式誘魚器,一般為死墜。
3、海竿有何拋投方法?
海竿主要用於海釣,也可用於淡水釣。根據海竿的特點,有以下幾種投拋方式:
(1) 上投式:兩腳分開,腳往前站,身體重心偏至左腳,左手握線、墜。以40度-50度角度,右手揮竿,左手將線墜拋出。採用此法墜、線擺動幅度小,落點准確,簡單易學。
(2) 斜投式:左腳後退半步,左肩後偏,雙手同時握住海竿,竿與水平面呈45度角。左手食指壓住魚線,重心落在右腳,竿梢從右手方往前揮。魚墜通過頭頂時,放開魚線,使鉤墜自然落入水中。此法不易掌握,需多次反復練習,一旦熟練後則可投遠,目標准確,操作方便,尤其適合海釣。
除此之外,還有側投(投墜線的中線居於上投和斜投之間)、單臂投、坐投、跪投等多種方式。
4、繞線輪有何作用?海竿梢與其竿體有區別要好一點?
海洋面積廣,水體深,要求較長的魚線。為了方便垂釣者配備及調整魚線長短,繞線輪應運而生。目前繞線輪是海竿和海釣必備的工具,運用愈加廣泛。繞線輪可分為電動式繞線輪、密封式繞線輪和旋壓式繞線輪、盤式繞線輪和袖珍式繞線輪等品種。
電動式繞線輪採用電機操作,方便而准確,魚上鉤後自動收線拉魚。但電動式繞線輪體積很大,攜帶不方便。旋壓式繞線輪操作亦很簡單,收線速度快,體積適中,是目前廣為使用的一種繞線輪。
一般來說,海竿梢與其竿體有區別要好一些。因為竿梢與竿體顏色有區別更有利於視線觀察。而不帶顏色的海竿就不具此優點,在陽光照射的情況下容易花眼,一般竿梢以黃色或白色為好。
5、怎樣選擇海洋釣位?
選擇好了釣場,還需確定具體的釣位。海洋自然環境更為復雜,考慮釣痊應綜合多種因素,但有幾條普遍適用的原則。
第一, 應盡量選擇海釣,避免淺灘。淺灘上日光充足,大多數魚兒都有避光性,一般只有夜間和早晚在淺灘活動。
第二, 在海灣垂釣應選擇滯水區。內海中的滯水區,包括河流入海口、生活碼頭、防波堤等。這些地方水底淤泥或沙石較多,水流緩慢、餌料豐富,一般魚兒較多。
第三, 岩礁垂釣應選拔面向海潮沖擊的一面,即通常所說的潮表。潮表帶來豐富的浮游生物,與岩石撞擊時又會產生豐富的氧分,所以潮表亦是理想的釣點。
6、海洋垂釣有哪幾種方式?
按照方式的不同,海釣可分為海洋底釣、海洋浮釣和海洋戲釣。
海洋底釣就是使用組鉤,在釣組的尾部掛上鉛墜,將鉤、餌直接墜入水底的一種釣法,多用於垂釣底層魚類。
浮釣就是選用重量合適的鉛墜,與浮漂的浮力合理配比,能使鉤、餌恰好懸浮於水中的釣法。浮釣適宜垂釣中上層魚類,如竹魚、金色小沙丁魚等。若風浪較大,宜選擇偏重的鉛墜,以免釣餌隨波逐流。若釣餌已漂遠,則應提竿重拋。
戲釣如淡水戲釣一樣,不必用浮漂與魚墜,僅用海竿配以擬餌或活的小魚蝦,由魚線拖拉在水面迅速驚動,吸引游速較快的表層海魚前來捕食。戲釣在釣餌落水時即應迅速拉動魚線,左右擺動。因沒有浮漂,只能憑手感,一旦發現竿梢彎曲,持竿的手有沉墜感時,即有魚咬鉤。此時應立即放線,給魚以遠游及吞鉤的餘地,待魚已吞鉤、不再往前游時,即可收線網魚。
7、海水船釣有哪幾種方式?
海水船釣有定點釣、放流釣和拖曳釣幾種常用方式。
若近海區有人工漁場、海藻區或礁石群等優良釣位,垂釣者可驅船至這些場所,將船拋錨進行定點釣。定點釣即用一般的垂釣方法,對象主要為近海底棲魚類,如石斑魚、黃魚、海鰻、烏賊、章魚等。
放流釣就是垂釣者居於船上,任由船隨波逐流,魚餌、魚鉤也在水中漂流,引魚上鉤。主要對象有帶魚、小黃魚、海鰻等。放流釣可不用魚竿,只用一木質繞線輪即可,魚餌一般應用活餌,如小魚、蝦、泥鰍等。
施曳釣適於垂釣游速很快的大型魚類,鯊魚、金槍魚、鰹魚、旗魚等。拖曳釣需速度很高的快艇載著垂釣者,輔以電動繞線輪進行。小艇高速行進時,由垂釣者握釣竿,拖著特製的釣組,粗線、大鉤、"飛機"浮漂等,所以名為拖曳釣。
8、怎樣捕活蝦作釣餌?
活蝦是最常用的海水釣餌料,它們體形小,生命力強,易採集和保存,是多種魚類,尤其是名貴魚種所喜愛的食物。常作作為餌料的活蝦有斑節蝦、沙棲對蝦、沙蝦、白蝦等,個體大小以10厘米以內為最佳。蝦分布在沿海的淺灘上,採集、捕獲簡單。
採集活蝦時應准備撈蝦網,設於海岸邊,其間撒上剩飯菜、爛肉渣子作釣餌,這樣一次可有較多活蝦入網。
保存活蝦的方法也比較簡單。找一較大容器,底鋪2厘米-5厘米厚的細沙,加入干凈海水,放入蝦,再在容器口蒙上細沙布即可。要注意海水應能剛好沒過蝦的背部,容器口的紗布亦需有小孔,以利於蝦的呼吸,同時防止其跳出,每天應換兩次水。
垂釣時可將蝦裝入蝦簍扎在海水中,現取現用。掛蝦上鉤時,對個體偏大的蝦,鉤應穿過其眼角的後鉤額刺基部,這樣可使蝦在水中自如游動;個體偏小的蝦則應將鉤穿過其尾節,這樣可保持餌的鮮活,亦能使蝦自由活動,提高上鉤率。掛蝦時,應露出鉤尖。
9、怎樣用活魚作釣餌?
選用活魚作釣餌,主要應要求形體小、體色呈銀白色的鯔魚、彈塗魚等。它們大多易捕撈,易被大魚發現,也是廣大釣魚愛好者常用的釣餌。
捕獲鯔魚、彈塗魚,應充分利用其趨光性,選擇夜間漲潮的時候,在水面設密網,以明亮燈光誘魚,然後捕撈。將活魚裝鉤時,可有顎掛、眼掛、背掛和捆紮法等。顎掛即將鉤穿過魚上顎;眼掛穿鉤的部位在魚眼旁的腮蓋上;背掛法應將魚鉤扎進魚背上的鰭中;捆紮法適宜垂鉤個體大、性兇猛的魚類,即將鉤尖扎過魚腹部,並從鉤柄處伸出線將魚從尾部綁死。
總之,將活魚穿鉤時,在保證牢固的前提下,應盡量避免傷害魚的肌肉和內臟,使其在水中自由活動,並能在較長時間之內存活,以提高上釣率。
10、潮汐和海風如何影響海釣?
(1) 潮汐對海釣的影響較大,一般漲潮及落潮期間,海水處於運動狀態,也攪動著海魚的運動,四處覓食,所以漲潮和落潮是海釣的最佳時期。特別在漲潮期。魚兒咬鉤頻率可增加數十倍。
(2) 海風時海釣的影響,僅次於潮汐,有風比無風好,有風時,風力攪動潮水運動,也增加了海魚覓食的頻率。風力的大小以三四級為好,連續幾天大風之後平息下來,是海釣的好時機,因為海魚在大風中好幾天未進食,海風平靜下來後顯得特別飢餓,進食上釣率成倍提高。
作為風向來說,在風力不大的前提下,從海洋吹向陸地的風(逆風)比從陸地吹向海洋的風(順風)為好,但風力太大,它不僅影響拋鉤,也將大片海草吹向岸邊,在這種情況下順風就較逆風好了。

⑺ 海釣餌料要怎麼掛才不會跑魚要用幾號魚鉤比較好

釣底才不會跑魚

用7號鉤以上比較好

⑻ 怎麼海釣鱸魚

鱸魚釣法

一、可用單支海竿或幾支海竿岸邊、堤邊、島上投釣。可雙鉤、串鉤、串餌甩釣。

二、可用小風船和串鉤拖釣。不少漁民和釣友,喜歡用小木板做成三四隻小風施釣,效果頗佳,收獲不小。

三、還可用長海竿和長手竿,掛餌後甩竿輕緩拖釣,也能釣獲鱸魚。

釣鱸用餌:

垂釣鱸魚最好用如下活餌:活小泥鰍、活小白鰷、活魷魚、活小黃魚、活海蝦、活墨魚、活烏賊、活沙蠶、活小鯽笪等。此外,還可用擬餌,比如:小海魚擬餌、小淡水魚擬餌、蝦擬餌、蟲擬餌、烏賊擬餌等等。鱸魚個體頗大,小者二三斤重;大者達二三十斤重。

鱸魚上鉤後,沖竄掙扎,力氣頗凶,因此,要耐心遛鱸,不要硬拉和鱸魚「拔河」,避免線斷、脫鉤。

⑼ 海釣沉底釣魚技巧

沉底釣的特點是不僅可釣取底層魚、中層魚,而且可釣表層魚;吃鉤率高,還在於鉤餌沉底,浮漂顯示清楚,易判斷准確,脫鉤率低;從水底到水表有一段距離,魚在水體中掙扎時,人與魚搏鬥,趣味濃郁,釣者可從中享受到極大的樂趣。

沉底釣技巧
淡水釣技巧
在淡水河、湖、塘、池、水庫等水域,手竿釣最深5米左右,一般池塘深1——2米,河、湖深2——3米,水庫及深盪、淀窪深處5——6米,如超過5米,手竿無法顯示其特長,除特殊水域外,一般淡水魚類多在1——5米水深處覓食,5米以上深水很少有魚。拋竿沉底釣多數在1——5米深的水域中進行。垂釣實踐證明,拋竿拋入水深10米以上的水域,很難釣到魚。這大約是浮游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動物絕大多數在1——10米的淡水中生活的緣故。
海水釣技巧
海上釣魚一般在20米深左右沉底釣為好;在磯頭、碼頭、棧橋,鉤沉入5米深也很好。海上一般50米以內稱淺場,50米以上稱深場。淺場內手竿、手釣、拋竿皆可使鉤沉底釣;50米深以上的水域,多數為懸釣或舞餌釣等其他釣法。

沉底釣組
沉底釣是海釣使用最廣泛的方法,適用垂釣各種環境下的魚類。其釣組組裝簡單,使用方便。常用的單鉤釣組有兩種,一種是主線與腦線組合,另一種是單線(無腦線)組合。
主線腦線釣組
根據不同魚類和個體大小,選擇相對適用的拋竿和高強度釣線(作為主線和腦線)進行組合,其優點是腦線、演鉤可以隨時調換,是垂釣底柄魚類常用釣組。
單錢釣組
單線釣組無需腦線。使用拋竿從繞線輪直至漁鉤為整體一條線,裝配時將中通式鉛墜直接穿在主線上。在墜的下方可用鉛質細保險絲(5A)捲成長約1厘米、多環圈狀,穿人主線後擰緊作為擋子。也可用去掉銅芯的膠質電線,剪成約0.5厘米長。插上牙簽固定。這兩種擋子拋遠時不易滑動,能有效阻止鉛墜下滑,捎子與漁鉤距離在60~80厘米之間,在主線末端拴上漁鉤,這就是單線釣組。

⑽ 金槍魚釣魚船釣上的魚為什麼會自動脘落

這個話題還是挺有意思的。其實好多人都會有這個疑問,不過答案也挺簡單的,船釣金槍魚作業的魚竿,用的就不是完全的鉤子,而是半彎的「鉤」把餌魚固定住。說得再直白點,把金槍魚鉤住的不是魚鉤,而是餌魚。金槍魚高速游動,迅猛吞餌,魚夫借著慣性把魚甩上船,在這個過程中,金槍魚鬆口吐餌,但是已經來不及了,掉落船中,也完成了一次垂釣的過程。

希望回答能幫助你,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