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個叫什麼
鵝掌柴,,為常綠灌木。分枝多,枝條緊密。掌狀復葉,小葉5~8枚,長卵圓形,革質,深綠色,有光澤。圓錐狀花序,小花淡紅色,漿果深紅色。是熱帶、亞熱帶地區常綠闊葉林常見的植物,原產大洋洲、中國廣東、福建、以及南美洲等地的亞熱帶雨林,日本、越南、印度也有分布。現廣泛種植於世界各地。
2. 鵝掌柴有哪些形態特徵
鵝掌柴別名:鴨腳木。鵝掌柴為五加科鵝掌柴屬,
鵝掌柴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枝條密集,分枝較多,掌狀復葉,互生。葉柄2~3厘米,葉長6~8厘米,葉寬3~3.5厘米,小葉一般5~8枚。葉橢圓形或倒卵圓形,全緣,綠色,有光澤。圓錐花序,花白色,有芳香。漿果球形,果期為12月份至翌年1月份。
3. 植物識別
寫的都是學名
第一個:不認識
第二個:地錦,葡萄科,爬山虎屬
落葉木質藤本。老枝灰褐色,幼枝帶紫紅色,髓白色。卷須與葉對生,頂端吸盤大。掌狀復葉,具五小葉,小葉長橢圓形至倒長卵形,先端尖,基部楔形,緣具大齒牙,葉面暗綠色,葉背稍具白粉並有毛。7~8月開花,聚傘花序集成圓錐狀。漿果近球形,9~10月成熟,熟時藍黑色、具白粉。
第三個:國槐,蝶形花亞科,槐屬
槐樹裡面國槐和刺槐不仔細看很難分辨。國槐的葉先端尖,
刺槐先端鈍或微凹。
第四個:毛白楊,楊柳科,楊屬
容易和銀白楊混,毛白楊樹皮幼時青白色,皮孔菱形。
銀白楊樹皮灰白色,光滑。
第五個:綠蘿,天南星科,綠蘿屬
綠蘿藤長數米,節間有氣根,隨生長年齡的增加,莖增粗,葉片亦越來
越大。葉互生,綠色,少數葉片也會略帶黃色斑駁,全緣,心形
第六個:菜豆樹,紫葳科、菜豆樹屬
第七個:三七景天,景天科、景天屬
多年生肉質草本。莖直立,高20~80cm;根狀莖粗壯,近木化。葉互生,廣卵形至狹倒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不整齊鋸齒或近全緣,光滑或略帶乳頭狀突起;幾無柄。聚傘花序頂生,分枝平展;花密生;萼片5,披針形,長短不等,長約為花瓣的1/2,先端鈍;花瓣5,黃色,長圓狀披針形;雄蕊10,較花瓣為短; 心皮5,基部合生,腹面有囊狀突起。蓇葖果排成五角星狀;種子平滑,邊緣有寬翅。花期6~8月,果期8~9月。
第八個:矮牽牛,茄科,矮牽牛屬或碧冬茄屬
矮牽牛多年生草本,常作一、二年生栽培; 株高15~80 cm,也有叢生和匍匐類型; 葉橢圓或卵圓形; 播種後當年可開花,花期長達數月,花冠喇叭狀; 花形有單瓣、重瓣、瓣緣皺褶或呈不規則鋸齒等; 花色有紅、白、粉、紫及各種帶斑點、網紋、條紋等; 蒴果,種子極小,千粒重約0.1 g。
第九個:不是野草就是萱草....
第十、十一個:石竹,石竹科,石竹屬
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於俄羅斯、朝鮮以及中國大陸的北方、南方等地,生長於海拔10米至2,7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草原及山坡草地,目前已作為觀賞植物由人工在世界范圍內引種廣泛栽培,已培育出大量栽培種。
第十二個:不認識
第十三個:眼熟,想不起來了
第十四個:燕子掌,景天科,青鎖龍屬
原產南非南部,當地夏季不熱,冬季溫和,年降水量在500mm左右,夏季三個月較乾旱。為常綠小灌木。喜溫暖,耐乾旱,不耐寒,喜陽光,也耐半陰,散射光條件下生長良好。喜肥沃的砂質壤土。冬季溫度不低於7℃。
第十五個:鵝掌柴,五加科,鵝掌柴屬
常綠大喬木或灌木,栽培條件下株高30~80cm不等,在原產地可達40m。分枝多,枝條緊密。掌狀復葉,小葉5~9枚,橢圓形,卵狀橢圓形,長9~17cm,寬3~5cm,端有長尖,葉革質,濃綠,有光澤。花小,多數白色,有香氣,花期冬春;漿果球形,果期12月至翌年1月份。
第十六、十七個:白掌,天南星科,苞葉芋屬
多年生常綠草本觀葉植物。 株高40~60厘米,具短根莖,多為叢生狀。葉長圓形或近披針形,兩端漸尖,基部楔形。花為佛苞,微香,呈葉狀,即它的花並無花瓣,只是由一塊白色的苞片和一條黃白色的肉穗所組成,酷似手掌,故名白掌;它的花大而顯著,花梗長而高出葉面,白色或綠色。花期5~8月。
第十八個:斑馬萬年青,假葉樹科,萬年青屬
多年生常綠草本,無地上莖。根狀莖粗短,黃白色,有節,節上生多數細長須根。葉自根狀莖叢生,質厚,披針形或帶形,長10~25厘米,寬2.5~5.5厘米,邊緣略向內褶,基部漸窄呈葉柄狀,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直出平行脈多條,主脈較粗。春、夏從葉叢中生出花葶,長10~20厘米;花多數,叢生於頂端排列成短穗狀花序;花被6片,淡綠白色,卵形至三角形,頭尖,基部寬,下部癒合成盤狀;雄蕊6,無柄,葯長橢圓形;子房球形,花柱短,柱頭3裂。漿果球形,桔紅色;內含種子1粒
第十九個:一品紅,大戟科,大戟屬
常綠灌木,高50~300厘米,莖葉含白色乳汁。莖光滑,嫩枝綠色,老枝深褐色。單葉互生,卵狀橢圓形,全緣或波狀淺裂,有時呈提琴形,頂部葉片較窄,披針形;葉被有毛,葉質較薄,脈紋明顯;頂端靠近花序之葉片呈苞片狀,開花時株紅色,為主要觀賞部位。杯狀花序聚傘狀排列,頂生;總苞淡綠色,邊緣有齒及1~2枚大而黃色的腺體;雄花具柄,無花被;雌花單生,位於總苞中央
第二十個:虞美人,罌粟科,罌粟屬
一年生草本植物。虞美人株高40~60cm,分枝細弱,被短硬毛。全株被開展的粗毛,有乳汁。葉片呈羽狀深裂或全裂,裂片披針形,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花單生,有長梗,未開放時下垂,花萼2片,橢圓形,外被粗毛。花冠4瓣,近圓形,具暗斑。雄蕊多數,離生。子房倒卵形,花柱極短,柱頭常具10或16個輻射狀分枝。花徑約5~6cm,花色豐富。蒴果杯形,成熟時頂孔開裂,種子腎形,多數,千粒重0.33克,壽命3~5年。
終於沒了,查死我了,翻了我這多的專業書。
4. 發財樹跟鵝掌柴怎麼區分
發財樹跟鵝掌柴看葉子就能區分開來。
1、發財樹葉子:小葉5-11,具短柄或近無柄,長圓形至倒卵狀長圓形,漸尖;葉柄長11-15厘米。
2、鵝掌柴的葉子:葉有小葉6~9,最多至11;葉柄長15~30厘米;小葉片紙質至革質,橢圓形、長圓狀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稀橢圓狀披針形,長9~17厘米,寬3~5厘米。小葉柄長1.5~5厘米,中央的較長,兩側的較短。
(4)鵝掌柴怎樣快速識別擴展閱讀
主要價值
1、發財樹
觀賞:盆栽種植用於家庭、商場、賓館、辦公室等室內綠化美化裝飾,可取得較為理想的藝術效果。用其美化廳、室,富有南國海濱風光,並且寓意「發財」給人以美好的祝願。
食用:果皮未熟時可食,種子可炒食。
2、鵝掌柴
觀賞價值:鵝掌柴大型盆栽植物,適用於賓館大廳、圖書館的閱覽室和博物館展廳擺放,呈現自然和諧的綠色環境。春、夏、秋也可放在庭院蔽蔭處和樓房陽台上觀賞。
5. 鵝掌木的知識介紹
鵝掌木是大型盆栽植物,適用於賓館大廳、圖書館的閱覽室和博物館展廳擺放,呈現自然和諧的綠色環境。春、夏、秋也可放在庭院蔽蔭處和樓房陽台上觀賞。可庭院孤植,是南方冬季的蜜源植物。盆栽布置客室、書房和卧室,具有濃厚的時代氣息。能給吸煙家庭帶來新鮮的空氣。葉片可以從煙霧彌漫的空氣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質,並通過光合作用將之轉換為無害的植物自有的物質。另外,它每小時能把甲醛濃度降低大約9毫克。
又名鵝掌柴、鵝掌藤,是五加科、鵝掌木屬、葉木類-觀葉類常綠灌木,主要有斑葉鵝掌木、金斑鵝掌等種類。鵝掌木掌狀復葉,小葉5-8枚,小葉倒卵狀橢圓形,葉片濃綠有光澤;幼葉光亮翠綠,老葉深綠,層層重疊,形態奇特。
6. 鵝掌柴的形態特徵
喬木或灌木,高2~15米,胸徑可達30厘米以上;小枝粗壯,干時有皺紋,幼時密生星狀短柔毛,不久毛漸脫稀。
葉有小葉6~9,最多至11;葉柄長15~30厘米,疏生星狀短柔毛或無毛;小葉片紙質至革質,橢圓形、長圓狀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稀橢圓狀披針形,長9~17厘米,寬3~5厘米,幼時密生星狀短柔毛,後毛漸脫落,除下面沿中脈和脈腋間外均無毛,或全部無毛,先端急尖或短漸尖,稀圓形,基部漸狹,楔形或鈍形,邊緣全緣,但在幼樹時常有鋸齒或羽狀分裂,側脈7~10對,下面微隆起,網脈不明顯;小葉柄長1.5~5厘米,中央的較長,兩側的較短,疏生星狀短柔毛至無毛。
圓錐花序頂生,長20~30厘米,主軸和分枝幼時密生星狀短柔毛,後毛漸脫稀;分枝斜生,有總狀排列的傘形花序幾個至十幾個,間或有單生花1~2;傘形花序有花10~15朵;總花梗纖細,長1~2厘米,有星狀短柔毛;花梗長4~5毫米,有星狀短柔毛;小苞片小,宿存;花白色;萼長約2.5毫米,幼時有星狀短柔毛,後變無毛,邊緣近全緣或有5~6小齒;花瓣5~6,開花時反曲,無毛;雄蕊5~6,比花瓣略長;子房5~7室,稀9~10室;花柱合生成粗短的柱狀;花盤平坦。
果實球形,黑色,直徑約5毫米,有不明顯的棱;宿存花柱很粗短,長1毫米或稍短;柱頭頭狀。花期11~12月,果期12月。
7. 鵝掌柴有哪些特徵
鵝掌柴又名鴨腳木。為五加科常綠灌木。分枝多;葉為掌狀復葉,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幼時密生星狀短絨毛,以後逐漸脫落,葉面淺綠。花小且多,白色,有香氣。性喜濕潤環境,耐陰,怕強光直射。
鵝掌柴
8. 怎麼區分發財樹和鵝掌柴呀
其實一開始我也是分不清。後來經常買花養,慢慢就清楚了。發財樹的葉片細長一些,主幹木質化也比較粗大。一定要小心不要勤澆水,否則死的快。鴨掌木比較纖細一些枝幹,形狀長起來也很好看。經過幾年養花經驗,都比較好養 。圖一為我自己養的發財樹,有70厘米高了。圖二是鴨掌木。
9. 穗序鵝掌柴的形態特徵
喬木或灌木,高3-8米;小枝粗壯,幼時密生黃棕色星狀絨毛,不久毛即脫凈;髓白色,薄片狀。葉有小葉4-7;葉柄長4-16厘米,最長可至70厘米,幼時密生星狀絨毛,成長後除基部外無毛;小葉片紙質至薄革質,稀革質,形狀變化很大,橢圓狀長圓形、卵狀長圓形、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稀線狀長圓形,長6-20厘米,最長可達35厘米,寬2-8厘米或稍寬,先端急尖至短漸尖,基部鈍形至圓形,有時截形,上面無毛,下面密生灰白色或黃棕色星狀絨毛,老時變稀,邊緣全緣或疏生不規則的牙齒,有時有不規則缺刻或羽狀分裂,中脈下面隆起,側脈8-12對,有時多至15對以上,上面平坦或微隆起,下面稍隆起,網脈上面稍下陷,稀平坦,下面為絨毛掩蓋而不明顯;小葉柄粗壯,不等長,中央的較長,兩側的較短,被毛和葉柄一樣。花無梗,密集成穗狀花序,再組成長40厘米以上的大圓錐花序;主軸和分枝幼時均密生星狀絨毛,後毛漸脫稀;苞片及小苞片三角形,均密生星狀絨毛;花白色;萼長1.5-2毫米,疏生星狀短柔毛,有5齒;花瓣5,三角狀卵形,無毛;雄蕊,,花絲長約3毫米;子房4-5室;花柱合生成柱狀,長不及1毫米,柱頭不明顯;花盤隆起。果實球形,紫黑色,直徑約4毫米,幾無毛;宿存花柱長1.5-2毫米,柱頭頭狀。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1月。
本種小葉片形狀變異雖大,但小葉片下面密生白色或黃棕色星狀絨毛,花密集成圓錐狀的穗狀花序,容易識別。
10. 鵝掌柴特性是怎麼樣的
Schefflera octophylla又稱小葉手樹,鴨腳木,為五加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彩圖66)。栽培品種有矮生鵝掌柴、黃斑鵝掌柴、享利鵝掌柴和花葉鵝掌柴等。同屬的栽培種有:
(1)鵝掌藤(S.arboricola)又名卵葉鵝掌藤,香港鵝掌藤,小葉7~9枚,長圓形,葉柄短,分枝多,濃綠色彩。產台灣,海南省。
(2)放射葉鵝掌柴(S.actinophylla)又名花葉鵝掌柴,掌狀復葉,小葉5~8枚,有光澤和明顯脈紋,產澳大利亞。耐寒、耐旱又耐陰,生長適溫16~26℃,在全日照下也可生長,冬季會有落葉現象,性強健,病蟲少。
(3)台灣鵝掌柴(S.taiwaniana)掌狀葉4~7枚,有葉柄、全緣。
1.習性
鵝掌柴原產華南熱帶雨林,喜溫暖濕潤及半陰的環境,冬季12℃可安全過冬,越冬最低溫5℃左右,0℃以下葉片脫落。生長適溫20~30℃,花葉品種越冬溫度8~10℃,抗旱,喜空氣濕度高。光照適應范圍廣,全日光、半日照、半陰環境均可生長,但日照不同,葉色光亮不同。土壤水分充足的環境下生長。喜疏鬆、肥沃、透氣、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
2.繁殖
播種在4月下旬用腐植土或沙土盆播,覆土深度為種子直徑的1~2倍,保持盆土濕潤,在20~25℃的溫度下2~3周可出苗,苗高5~10厘米時分苗移至小盆中,花葉品種播種後苗木會變綠色,宜用扦插繁殖。
扦插在春季新梢生長之前,剪取1年生粗壯的枝條,剪成8~10厘米長,留頂部1~2片葉子,扦插在素沙或蛭石中,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和適當的水分,床溫25~28~時4~6周可生根盆栽。水插選半木質化帶葉莖段,長約10厘米,只留上部1~2片葉子,將下部2/3浸入盛水的玻璃器皿中,放在室內明亮處,溫度151以上,10天形成癒合組織,30天左右形成1~2厘米長的根,移入小盆中栽植。
3.栽培要點
(1)上盆
鵝掌柴上盆有2種方法,一種是單株盆栽,苗高15~20厘米時將頂尖摘去,促使分枝,每株留3~4個分枝,很快就可以長滿盆,株高30~50厘米,冠徑30~40厘米,用直徑15厘米左右的花盆栽植,作為中小盆觀葉植物;另一種每盆栽3株,盆的直徑25厘米,盆中央樹立一棕柱,使3株苗同時向上生長,不分枝,經數月苗高80厘米,冠徑50厘米,作為中型觀葉植物,很受歡迎。盆土一般用泥炭、腐葉土、河沙(或珍珠岩)各1/3混合而成。
(2)肥水管理
鵝掌柴喜肥,在4~9月,每1~2周施一次餅肥水或以氮為主的復合肥。斑葉品種氮較少的氮、磷、鉀三元素復合肥。要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和較多的水分,夏季每天澆水一次,春秋2~4天澆水一次,冬季1~2周澆一次。平時應放在半陰環境,夏季防止烈日曝曬,冬季不要遮光,鵝掌柴易萌發徒長枝,應注意修剪整形。高溫乾燥注意葉蟎危害,可用40%二氯殺蟎醇乳油1000倍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