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差速器軸承間隙怎樣調整
一、調整左、右軸承的環形調整螺母來的調整間隙,具體方法如下:
1、首先我們需要拆掉汽車上的差速器(前驅車布置在前橋,而後驅車則是後橋)。
2、然後使用扳手將差速器的內軸輪盤松開,方便調整差速器的間距。
3、隨之就到測量齒輪間距的步驟,將差速器測量表放置到差速器齒輪上即可。
4、接下來就可以直接使用差速器扳手調整左側螺絲,使得差速器間距變小。同時逆時針轉動右側螺絲,也能將差速器間距變小。
5、那麼,調整完成之後我們還要檢查一下,如果手動旋轉差速器,並沒有出現異響的話,就說明差速器的間距已經恢復正常了。
二、利用二道減速的圓柱主動齒輪來調整的。將減速器外殼側蓋、墊片等拆掉,將齒輪移位,再將差速器裝配,進行軸承間隙調整。
差速器軸承間隙調整合格後,再將拆掉的二道減速部件復原裝配,這樣實際上是進行部件單體調整,它可以防止兩套部件相互影響而造成錯覺。
(1)汽車後橋差速器怎樣調間隙擴展閱讀:
差速器的裝配與調整的要求:
1,差速器殼體與蓋的組裝時,應按原有記號裝配。十字軸孔與十字軸的配合間隙一般為-0.01—+0.16mm。
2,行星齒輪與半軸齒輪的配合間隙為0.2—0.3mm,應用增減行星齒輪球形墊圈及半軸齒輪墊圈的厚度來調整。
3,從差速器殼潤滑孔檢查各錐齒輪應轉動靈活,無阻滯現象。半軸齒輪端隙應為0.5-0.8mm,最大不得大於1mm,若大於,應更換止動墊片。
4,差速器軸承軸向間隙的調整:差速器軸承軸向間隙應為0.05-0.1mm,可旋動調整大螺母進行調整。
差速器軸承為圓錐止推軸承,位於差速器殼左、右兩側,安裝在減速器殼承座孔上。它的作用是承受並傳遞差速器和減速器的驅動力,並減小傳動摩擦阻力,提高傳動效能和可靠性。差速器軸承的損壞可分為軸承磨損或燒蝕,其原因多為鈾承間隙不當。
軸承間隙過大會導致軸線偏擺,加速磨損,還會影響其他部件;軸承間隙過小會導致軸承磨損、摩擦表面及滾棒表面燒蝕、斑痕、表面層脫落等。
2. 菱智後橋差速器間隙怎麼調
用銅皮墊那兩個小的錐齒輪,就能調齒輪間隙了。找厚度不同的銅 皮反復試驗。
3. 維修汽車差速器時,軸承間隙怎麼調整
軸承間隙不能調整,都是靠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來回縱向移動來調整差速器的。
曲軸的軸向間隙可通過刮研止推合金面或更換不同程度的止推軸瓦,如果間隙過小可刮研止推合金面,如果間隙過大,可以更換止推軸瓦,調整較厚的止推軸瓦或對止推軸瓦鍍合金層。曲軸軸承響主要為間隙引起的。
一般情況下發動機運轉穩定時並無聲響,當發動機運轉速度突然變化時發出沉悶的鏜鏜敲擊聲,同時伴有振動現象。發動機負荷變化時響聲明顯。轉速越高,響聲越大。
(3)汽車後橋差速器怎樣調間隙擴展閱讀:
汽車差速器使用注意事項:
1、注意裝配順序為先拆的後裝,後拆的先裝,差速器螺絲力矩為77.4NM,注意裝配時螺絲應當對角緊固。
2、清洗所有零部件,組裝差速器,裝上從動雙曲線齒輪,裝上從動齒輪軸承蓋並調整從動齒輪軸承預緊力。
3、將主動雙曲線齒輪和油封座安裝在錐齒輪軸承座上並通過墊片調節主動齒輪軸承預緊力。
4、安裝主動雙曲線齒輪,通過調整主動錐齒輪軸承座與主減速器殼體之間墊片和旋動從動錐齒輪兩側螺母進行調整主、從動錐齒輪的嚙合間隙和嚙合印痕。
4. 五菱之光後橋差速器間隙大咋辦
摘要 可以按如下方法調整差速器。
5. 後橋盆齒間隙怎麼調整
利用差速器左、右軸承的環形調整螺母來調整的。
主動錐齒輪軸承的預緊。選擇適當厚度的調整墊片,裝於主動錐齒輪內軸承內座圈與隔套之間,按規定力矩擰緊鎖緊螺母。
測定主動錐齒輪的旋轉力矩,測定時軸承需塗滑脂,但不裝油封,主動齒輪要正反兩面旋轉(每個方向不少於5圈),注意觀察軸承的保持架是否變形,滾子是否正位,若所測旋轉力矩不符合要求,月應更換調整墊片重新調整。
(5)汽車後橋差速器怎樣調間隙擴展閱讀:
後橋盆齒使用注意事項:
1、由於齒輪副在長期使用超負荷的影響下,會造成磨損不均勻,在維修的時候就要特別重視檢查調整。
2、在拆卸後重新組裝時,應保持原有嚙合位置不變。在後橋總成拆卸分解前,首先在角齒中任選一個齒,用紅漆做上記號,盆齒上與其嚙合的左右相鄰兩個齒也做上記號。復裝時,按記號裝就能保持原來的嚙合位置。
3、保持原嚙合位置不變能延長使用壽命。齒輪副在原裝配的嚙合位置經較長時間的磨合後,接觸面積已經達到60%-70%,嚙合間隙也比較均勻,如果重新裝配時,將原不同組別的嚙合位置調換,在新的嚙合中,接觸面積肯定會大大減少(小於40%),嚙合間隙變大,齒部的局部載荷增加,應力相對集中,沖擊載荷增大。
6. 怎樣檢查調整後橋大小圓錐齒輪(主、從動錐齒輪)的齒側間隙
各型農用車的主、從動齒輪的側間隙都有一個規定值(表3-8),一般小噸位農用車為0.1~0.2mm,大噸位農用車為0.15~0.30mm。
表3-8 部分農用運輸車後橋主、從動錐齒輪的嚙合間隙(mm)(續)-1
主、從動齒輪的齒側間隙一般用軋入鉛片的方法測量。把鉛片或熔絲彎成∽形。置於兩齒輪的非工作面之間,轉動齒輪副,取出被擠壓的鉛片或熔絲,量得最薄的厚度,即為齒側間隙。
對於如BJ1040(1041)型這類車輛的後橋結構形式,齒側間隙調整方法是:首先取下差速器殼上兩個錐軸承調整螺母的鎖片,然後以相等圈數擰緊一端的調整螺母,擰松另一端的調整螺母,即可使大錐齒輪沿軸向移動,達到調整主、從動齒輪齒側間隙的目的,且不改變差速器殼上兩個圓錐軸承的預緊度,直到齒側間隙達到車輛要求值時為止。對於BJ1040(1041)型車,該齒側間隙的測量也可將主動齒輪固定不動,輕微轉動從動齒輪,在其大端測量其位移值應為0.20~0.50mm,並在從動錐齒輪圓周上不少於3個等距離分齒的齒牙上檢查測量。
對於如NJ1061型車輛的後橋,主、從動錐齒輪齒側間隙的調整是由主動錐齒輪的軸承殼和後橋殼之間的調整墊片的增減使主動錐齒輪軸向移動來完成的(圖3-97),其規定值為0.10~0.40mm。
7. 差速器間隙大怎麼辦
1.首先准備好要調整的差速器。
2.使用扳手將差速器的內軸輪盤松開,方便調整差速器間距。
3.之後將差速器測量表放置到差速器齒輪上,用於測量齒輪間距。
4.之後調整差速器上的間距螺絲,調整左側螺絲間距變大,調整右側間距變小。
8. 差速器間隙大怎麼辦
可以按如下方法調整差速器。
所需工具:差速器扳手、差速器測距表。
1、首先准備好要調整的差速器。
9. 麵包車後橋差速器間隙能調嗎
差速器間隙能調整,調整間隙需從動錐齒輪(盆齒)用調整螺母調整。用印泥是調整齒輪的接觸面積是否正確,齒輪間隙是否合適。 當嚙合印記偏向大端時,將從動齒輪向主動齒輪靠近,若側隙過小將主動齒輪向外移動 當嚙合印記偏向小端時,將從動齒輪遠離主動齒輪,此時若側隙過大,將主動齒輪內移近;移動從動齒輪時,當一邊的調整螺母退出多少,另一邊要相應擰緊多少,以保證軸承的預緊度和間隙保持不變。 當嚙合印記偏向齒頂時,主動齒輪向從動齒輪移動 若此時間隙過小,則將從動齒輪向外移動 當嚙合印記偏向齒根時,主動齒輪向從動齒輪移動,若此時間隙過大,則將從動齒輪向內移動這個是靠主動錐齒輪和軸承之間的墊片來調整。或減速器殼體和主動錐齒輪殼體之間的墊片調整。
10. 怎樣調後橋間隙
一、拆卸
後橋系統由橋殼總成、主減速器總成及制動器總成三部分組成。後橋系統的拆卸過程,原則上按以下步驟操作:
1、排干齒輪油;
2、拆卸連接後橋的傳動軸;
3、拆掉半軸;
4、取下主減速器總成;
5、斷開制動氣室軟管、管路之間的連接;
6、拆下制動器總成;
7、拆下輪轂制動盤總成;
8、拆下ABS感測器;
9、拆卸橋殼。
注意:1、應在拆卸前測量各齒輪的齒側間隙。
2、拆卸差速器總成時,軸承蓋拆卸前應在軸承蓋上做對合記號,以防重裝時錯裝。
(1) 拆卸後橋總成
1、將後橋總成固定支牢。
2、拆卸制動鉗總成。
3、用專用工具或扳手拆下半軸螺栓。
3、輕輕抽出半軸,並在其花鍵部分通過油封
時,緩緩轉動半軸,以免拉傷半軸油封。如 圖 2-5-1
果半軸不易拉動,可用銅錘輕輕擊打半軸尾
部中央,直到半軸可松動為止(圖2-5-1)。
註:以上1-3項可作為半軸的拆卸過程。
4、用起子拆掉鎖片上的三個螺釘,取出鎖片。
5、用專用扳手拆掉調整螺母(圖2-5-2)。 圖 2-5-2
注意:拆下後的調整螺母,應在裝配面上做好記號,以防錯裝。
6、稍稍轉動輪轂制動盤,並用拉馬向外抽拔,同時在制動盤上輕輕敲擊,以震松外軸承內圈,待外軸承內圈松動後,取下輪轂及制動盤總成,但此時應注意該總成重量較重,不要摔壞或砸傷人。同時注意外軸承內圈不要摔壞。
注意:以上1-6作為輪轂及制動盤總成的拆卸過程。
7、拆下ABS感測器,並注意保護好感測器探頭不受損傷。
8、拆下制動鉗安裝板。
(2)拆卸主減速器總成
1、在拆卸之前,測量和記錄主被動齒輪的齒側間隙;
2、拆除鎖片;
3、在軸承蓋和殼體上做裝配記號;
4、擰松軸承蓋的固定螺栓,利用差速器扳手,拆下調整螺母;
5、拆下軸承蓋和螺栓;
6、拆下差速器總成;
7、利用拆卸器拆下主動齒輪總成,同時拆下O形
圈和調整墊片。
(3) 拆卸差速器總成
1、拆下右邊差速器殼(圖2-5-10及圖2-5-11); 圖 2-5-10
2、拆下止推墊片和半軸齒輪(圖2-5-12);
3、測量和記錄行星齒輪的齒側間隙(圖2-5-13);
注意;測量齒側間隙時,要壓住行星齒輪十字軸。
4、拆除行星齒輪和十字軸總成,再從十字軸上拆下
止推墊片和行星齒輪(圖2-5-14);
5、拿下半軸齒輪和止推墊片(圖2-5-15);
6、從差速器左殼上拆下被動齒輪(圖2-5-16); 圖2-5-11
7、從差速器上拆下軸承(圖2-5-17);
圖 2-5-12 圖 2-5-13 圖 2-5-14
圖 2-5-15 圖 2-5-16 圖 2-5-17
二、 清洗及檢查
清洗
零件上面可能沾有臟油和淤泥。清洗零件是必不可少的過程。常用的方法有蒸汽清洗,汽油清洗,酸或鹼性溶液清洗,中性劑清洗,三氯乙烯清洗和磁力清洗。在清洗過程中可能會發現一些零件損壞現象。因此,在清洗過程中,一定要仔細檢查。
1、金屬件
(1)汽油
不同於別的方法,汽油幾乎對污泥沒有滲透或溶解能力。除非零件表面被精確加工過,否則須使用金屬絲刷子或別的工具去清除污泥,並洗刷兩遍。
(2)鹼性處理
用鹼性處理方法清洗鋼件及鑄鐵件,效果非常好。如果零件是由合金製成,則不宜採用鹼處理。
2、橡膠件
不能使用礦物油,可用酒精清洗,或僅用一干凈抹布擦掉臟物即可。
3、防銹蝕
在清洗完零件表面上所有廢油和潤滑脂後,在表面塗上一層干凈的油,以防銹蝕。
檢查
零件在清洗之前,採用事先准備的測量儀器或工具進行檢測。根據指定的維修標准來斷定零件是否適合再使用。損壞零件應按要求修理或更換。如配對零件中有一個被嚴重磨損,其裝配間隙超過規定,可根據需要更換該零件或配對零件。
從預防性保養的觀點來看,某些處於修理或磨損極限內的零件,應在它們超過極限之前就進行更換。
所有零件都應通過觀察外觀或使用紅外線探傷進行仔細檢查。如果通過外觀觀察,發現任何以下反常現象,則該零件可根據需要進行修理或更換。
所有橡膠件,如O型圈、油封、密封墊圈等,當它們被拆卸後,要根據情況決定是否作廢。
異常現象
不均勻磨損 變形 不正常噪音(軸承等)
鐵銹 失效或變弱(彈簧) 變色
彎曲 偏磨
刮傷 變質(制動器摩擦片)
裂紋 配合不緊
三、 裝配及調整
後橋系統的裝配與拆卸順序相反,但要注意螺栓的擰緊力矩及軸承預緊力的調整。
螺栓裝配的擰緊力矩(N.m)
放油螺塞 130-150 油麵孔螺塞 130-150
後制動鉗緊固螺栓 320-340 後制動氣室緊固螺母 180-220
主動齒輪大螺母 550-750 軸承座螺栓 120-140
從動輪螺栓 580-680 差速器殼螺栓 220-280
軸承蓋螺栓 440-490 止動片螺栓 35
半軸螺栓 140-180 減速器殼與橋殼連接螺栓 130-150
塗膠零件及部位
塗膠零件及部位 膠型號 推薦品牌
從動輪螺栓 Dri-Loc204預塗膠 煙台樂泰公司(中國)
差速器殼螺栓 Dri-Loc204預塗膠 煙台樂泰公司(中國)
減速器殼與橋殼聯接螺栓 Vibra-Seal503預塗膠 煙台樂泰公司(中國)
橋殼法蘭端面 HZ-1耐油RTV密封膠 無錫膠粘廠
維修標准
項 目 維修標准 修理極限 磨損極限
差速器行星齒輪與十字軸間隙 0.10-0.14mm 0.3mm
半軸齒輪凸台與差速器殼間隙 0.21-0.31mm 0.60mm
主被動齒輪的齒隙 0.20-0.30mm 0.60mm
半軸齒輪與行星齒輪的齒隙 0.25-0.35mm 0.5mm
軸間差速器行星齒輪間隙 0.15-0.25mm 0.45mm
制動盤厚度 37mm
制動盤跳動 0.15mm
摩擦片厚度 10mm
制動氣室推桿行程 24mm 45mm
主錐軸承預緊力 45-75N
差速器支承軸承預緊力 80-12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