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打化療葯物靜脈留置針好還是鋼針好,靜脈留置針長時間的好還是普通的打完就拔掉的好
你說的不是留置針,是外周導入中心靜脈置管(PICC)。兩者相比各有優點,普通針穿刺的優點方便,缺點是化療葯物不能外滲及不宜長時間持續用葯,否則會出現皮下組織壞死、靜脈炎。PICC恰恰就可以避免這個缺點。但PICC需要每周換葯,又不能洗澡,還有出現血栓的可能。PICC的價格在6000元左右。如果需要長期化療還是裝個輸液港為好,以上的缺點都可以避免。
B. 化療後靜脈怎麼
化療後靜脈炎還真沒有什麼好辦法。有疼痛症狀可以冷敷,症狀不重可以熱敷。如果需要長期化療。建議做個小手術,置入靜脈輸液港,可以輸液1萬-10萬次,以後就不用靜脈穿刺了更不會出現靜脈炎。如果不是長期用化療葯物,就忍忍吧。
C. 輸液港四十五天沒維護還能使用嗎
能用,我朋友最長3個月才去維護。不過已經有點血栓了。這個時間確實因人而異的,正常是一個月,一般建議不要超過兩個月。
D. 什麼是輸液港有何優缺點
靜脈輸液港是一種較新的輸液管路技術,簡稱輸液港,是一種全植入的、埋植於人體內的閉合輸液系統。該系統包括一條中央靜脈導管,導管末端連接一種裝置稱為穿刺座。利用小手術方法將導管經皮下穿刺置於人體大靜脈中,如鎖骨下靜脈、上腔靜脈,部分導管埋藏在皮下組織,將另一端的穿刺座留置在胸壁皮下組織中並縫合固定,手術後皮膚外觀只看到一個小的縫合傷口,癒合拆線後病人體表可觸摸到一突出圓球。治療時從此定位下針,將針經皮穿刺垂直進入到穿刺座的儲液槽,既可以方便地進行注射,也可以長時間連續輸液和采血,而且適用於高濃度的化療葯物、完全胃腸外營養、血液製品的輸注。因為導管末端在大靜脈中,能夠迅速稀釋葯物濃度,避免對血管壁的刺激和損傷,比一般靜脈輸液減少血管硬化的機會,也減少了因為找不到血管反復扎針之苦。輸液港植入後病人的日常生活不受限制,接受葯物治療方便又輕松,大大提高生活質量,這種專門為需要長期及重復輸液的病人設置的輸液港,可在人體內存留使用38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E. 輸液港2個月不護理會怎樣
輸液港是為了減輕葯物對患者血管的刺激而置入人體內。注射後,連接插入中心靜脈的導管,建立長期血管通道,可以發揮類似港口的作用,故稱「輸液港」
輸液港如果是在較長時間不輸液時,一般來講應該在4周,也就是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去正規醫院的輸液港植入科室,由專職護理人員進行一次維護,一般的維護主要是沖管封管,維持輸液管的通暢,輸液港的副作用主要是局部的皮下感染,皮膚的不適。
2個月不維護,容易感染,下次使用時容易堵塞,或者通而不暢,影響輸液進度,耽誤病情
F. 化療葯漏針怎麼辦
漏針引起手腫的話,一般來說沒大礙,會自行消腫。但是,為安全起見,需要立即拔針,冰敷15分鍾,然後用新鮮土豆片敷在浮腫處,5分鍾更換一次。條件好的話用「喜療妥」等活血散瘀,保護血管的葯膏外擦。
G. 2月前做化療的輸液港,傷口到現在也癒合不了,無感染,
可能是由於抵抗力下降引起的可能性大,建議口服增強抵抗力葯物,同時多換葯。
H. 化療時漏針後一星期後還腫脹得很厲窖。怎麼辦一
化療葯物的刺激性比較大,針口紅腫是化療葯物刺激導致的,可能會造成皮炎或者皮膚壞死,一定要注意做好針口部位的衛生護理,可以用消毒溶液沖洗,然後再塗抹一些活血化瘀的葯膏,並適當對紅腫部位進行熱敷,來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讓葯物盡快通過新陳代謝排出體外。
(1)立即停止輸液 保留外周靜脈留置針或輸液港針頭以盡量回抽化療葯,抬高患側肢體,改善局部循環,以減輕腫脹和疼痛。
(2)進行護理評估 立即進行護理評估,記錄並測量外滲的范圍。對外滲區域拍照並記錄日期,相關記錄到護理記錄單上。
(3)報告醫生 醫護協作進行應對處理。
(4)局部封閉療法 可利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進行局部環形封閉,封閉面積應大於葯物外滲面積。化療葯物外滲時應立即停止滴入,用0.9%NS20ml+地塞米松10mg+2%利多卡因10ml在超出外滲部位0.5-1cm處進行局部封閉,1次/天,連續3天。在紅腫皮膚的邊緣呈點狀或扇狀封閉。進針深度以15—20°為宜,注射葯物量以能使紅腫范圍明顯突出皮膚,進針長度以針尖最好在紅腫的正中處,使葯物均勻地向四周擴散。臨床也可應用甲基強的松龍、普魯卡因進行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