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動清洗 » 豬兒粑葉怎樣清洗
擴展閱讀
cad怎樣修改圓弧半徑 2025-06-28 22:10:42
體重不斷減輕是哪些原因 2025-06-28 22:09:46

豬兒粑葉怎樣清洗

發布時間: 2022-08-29 10:58:49

Ⅰ 樂山葉兒粑的做法

糯米 1小碗
粳米 1小碗
豬肉餡半斤
鹽 1/2茶匙
紅糖 2湯匙
紅豆沙 1小碗
油 1湯匙
芽菜碎 半小碗
粑葉 適量

樂山葉兒粑的做法
1糯米和粳米淘洗干凈,浸泡12~24小時後撈出,打磨成米漿,包入紗布中吊干水分,分成兩半,一半加入紅糖揉成面團,一半直接揉成面團,再分成小劑子。
2炒鍋熱油,下入豬肉餡炒散,隨後加入芽菜碎翻炒均勻,調入鹽起鍋,做成芽菜豬肉餡備用。

3粑葉洗凈,修剪成寬約5厘米的條。
4取一個白色的小面團,雙手搓圓後壓扁,放入芽菜豬肉餡封口包好再搓圓,包上粑葉,碼入蒸屜;取一個紅糖小面團,用同樣的方法包入紅豆沙餡,裹上粑葉後也碼入蒸屜。依此法包好所有葉兒粑。

5將包好的葉兒粑放入蒸鍋
6大火上汽後蒸25分鍾即可。

Ⅱ 豬兒粑是怎麼做出來的

豬兒粑的做法
干黃豆和水的比例是1:6。一碗黃豆泡發過夜,入攪拌機加入三碗水淹沒黃豆,初步打碎。用兩層紗布過濾出豆渣,再把豆渣倒入攪拌機里加入剩下的三碗水,打碎重新過濾,如果需要榨盡豆漿,把濾出的豆漿和豆渣再次混合打一遍過濾即可
打好的豆漿進鍋里煮開後保持沸騰十分鍾以上。關火略涼至90度左右。用一個小碗裝上少許白米醋,一點一點把白醋舀進豆漿里,每加入一點即旋轉攪拌使白醋充分和豆漿混合。直到蛋白質完全凝固呈現懸浮狀,析出清澈的液體則停止加醋。如果量拿捏得當,嘗一嘗是沒有酸味的
這樣的液體倒入墊了紗布下面有孔的容器里(比如電飯煲蒸籠)。紗布包裹好,壓上和容器大小相當的平盤(我是用活底蛋糕模),上面再壓上如裝水的瓶子一類重物,約4個小時後白豆乾就好了。如果水份太多可能是壓制的重量不夠,也可以適量增加壓制時間

鍋里下植物油燒熱,中火,撒入一小撮花椒爆香後撈出棄去花椒不用。只取花椒味道即可
下薑末蒜末爆鍋,入肉餡噴料酒炒到發白散籽吐油,把肉末撥到鍋的一邊,下芽菜在油里炒香去包裝異味後再和肉餡合炒,入豆乾粒炒香
用一小勺老抽和一勺半生抽,一點白鬍椒調味。按情況加鹽,盛起備用

糯米粉和大米粉在碗里混合均勻,粉料里挖一個洞加入一勺豬油,沖入四成沸水燙面,然後加入涼水揉合均勻,覆蓋保鮮膜略醒15分鍾備用
提前半個小時把柑橘葉浸沒在淡鹽水裡漂去可疑農葯成分。取出擦乾水份,取一小碗裝入少許植物油,備好刷子,裹在豬兒粑外面的葉子需要刷油防沾
皮料取出揉光,分成大約35g/個的劑子。涼的餡料里拌入新鮮的細香蔥和少許香油,包入。用手指合攏在豬兒粑上略按使其呈現稜角,放在刷好油的柑橘葉上
蒸鍋里水燒開,入鍋大火蒸4分鍾後揭蓋"閃氣"。繼續蓋蓋蒸5分鍾,出鍋。為防止外皮過干可略刷上食用油

Ⅲ 葉兒粑是四川知名的小吃,那麼葉兒粑的製作方法都有哪些

葉兒粑是四川宜賓的一種特色小吃。在當地也叫珠兒壩。這是用糯米做的小吃。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超大的紙杯蛋糕,但它是煮熟的而不是煮熟的。它以鹹菜、肉末、火腿代替甜餡,是具有四川特色的傳統小吃,是川西清明、川南春節的傳統食品,用料考究,工藝精湛,具有綠色、美觀、柔軟、清爽的特點。

耶爾巴是四川清明前後吃的一種小吃。它也是一種用糯米粉和青米粉加艾草水做成的餡飯團,裡面有新鮮的肉餡和糖漿餡

Ⅳ 豬兒粑(葉兒粑)的做法步驟圖,怎麼做好吃

1、鍋中放油燒至五成熟,放入肉粒煸炒至斷生,適量加入味精、鹽等調料。喜歡吃大蒜和蔥的朋友也可以適量的加點。
2、放入碎米、芽菜炒勻後裝碗里待用。
3、糯米粉里加水揉成團,菜葉子准備好。
4、把糯米粉和好,搓成團。
5、拿出少許搓成乒乓球樣大小的圓形,在中間捏上一個小小的窩,把餡兒放進去,再封口捏好,做成略像小豬形狀或橢圓的即可。
6、然後用菜葉包上,把「豬兒粑」放在蒸格里。
7、水開以後用中火蒸上十五分鍾左右就好了。餡不要放太多哦,不然不好封口,而且蒸的時候容易破。

Ⅳ 蒸葉兒粑是冷水上鍋還是開水上鍋

蒸葉兒粑是 開水上鍋

1、將大葉仙茅的葉子從植株上割下洗凈後,切成10~15厘米的小段,將搓好的面團放在葉子內凹的一面。

2、糯米粉里加水揉成團,

3、取適量面團在手裡捏成碗狀;

4、放進適量餡料;

5、將周邊往裡收攏,用雙手搓成圓球後放在一段葉子上;

6、最後放在蒸籠里,沸水鍋中蒸幾十分鍾(時間長短由蒸的量決定)。

Ⅵ 葉兒粑的葉子煮不煮

葉子般的葉子當然不用煮啊。

,那就必須把好蒿子煮一下,煮熟了再用水洗。這樣減少一些苦味。

Ⅶ 四川宜賓葉兒粑的做法

磕粉200g;水180g;化豬油2.5cc;

花生核桃80g;糖20cc;化豬油2.5cc;

葉兒粑又叫艾饃,是四川地區漢族傳統小吃。節日食俗,在川西農家清明節、川南春節的傳統食品。1940年,崇州懷遠「古鎮人家」將艾饃精心改制,更名為葉兒粑。製作葉兒粑選料考究,工藝精細,具有色綠形美、細軟爽口的特點,為四川名小吃之一。

葉兒粑做法和步驟

1

花生和核桃先用平底鍋小火炒香備用;炒香的花生核桃加入白糖在石臼中舂碎;

2

加一點化豬油提香,不介意熱量的話分量可以多加許多,拌勻後倒出備用;磕粉分次加水(100g水我用15cc的量勺加了6次達到想要的效果);粉水拌勻調成一個柔軟的粉團,加一點化豬油增加油潤光澤,最後將粉團和餡平均分配備用;

3

取一小塊粉團壓扁,包入餡料;封口後揉成表皮光滑的長圓形,依次墊裹一張粽葉放入蒸籠,粽葉上也可提前抹些化豬油防粘;蒸鍋水開後再放入蒸籠,蓋上竹蓋子,蒸到3分鍾時打開一次蓋子「閃氣」後再蓋上;這種熟甜餡兒的再蒸一分半左右即可開蓋食用。

4

小貼士:1、粉:相比自己用糯米粉和粘米粉調粉團,磕粉是更方便的製作材料,如果實在沒有磕粉,可用8份糯米粉2份粘米粉。2、餡兒:葉兒耙的餡兒種類實在是太豐富了,這里的花生核桃餡兒只是比較簡單的一種,我自己很喜歡感覺十分香甜,也完全可以大膽創新,最方便的估計就是直接包一顆巧克力酥心糖了。3、化豬油:豬油的量可以多放一點,我都是按比較少的量放,主要是為了控制熱量,但放多了會更香,有的甚至要咬開流油才叫香。4、包制:粉團不像麵粉製成的面團,冷水粉團沒有筋度,即便揉勻後也很容易開裂,但蒸熟後組織連接就比較緊密,所以生胚包餡兒時注意不要露餡兒,粉皮薄厚均勻(我第一次掌握的也不太好),防止局部太薄蒸的過程破裂。5、閃氣:所謂閃氣就是開蓋放些水蒸氣出去,避免冷凝後由蓋子滴落到粑粑表皮,使表面坑窪不光滑,用竹蒸籠蓋蓋蒸也對防止表面被水蒸氣滴落破壞起到一定作用。6、葉子:傳統葉兒耙並不是用粽葉,我只是手頭恰好有粽葉。不過這類四川小吃包的葉子品種很豐富,如芭蕉葉,玉米葉,荷葉,橘葉等等都可用來包裹,實在沒有葉子,不包也行,那大概就是豬兒粑了。

5

今天介紹一我很喜歡的川式小甜點吧。說是甜點,其實這個小點心是甜餡和咸餡都有的,可能是個人習慣問題,就像吃湯圓我更習慣吃甜餡兒,肉湯圓只能嘗個鮮一樣,這個點心我也是更習慣於甜餡兒的。在四川與之類似的點心還有不少,如豬兒粑、鴨兒粑、午時粑、桐葉粑等等。說起最傳統的製法,粑粑的粉皮並不是用現成的乾粉製作,而是將米水混合磨漿後再用布袋吊起瀝水得到粉子。

6

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這種類繁多的各式粑粑們在材料配比、製作工藝上都各有不同,一個比一個繁雜,一個比一個耗時,贊嘆四川人民的巧手巧思之餘也可惜了傳統工藝現在我是沒法復制掌握。

7

好吃的葉兒耙或者豬兒粑,粉的調制很重要,全用糯米粉會太軟糯,不易成形,粘手又粘牙,所以往往要調入部分粘米粉(大米粉),但粘米粉又太硬,口感缺少滋潤效果,比例加不好整體口感也不會太好。此外由於大米品種不同黏度亦不同,因此我所查閱的資料里,農家自製或買現成米粉搭配時,糯米和大米比例從3:2到9:1不等,而且加水時還有開水、冷水之分,開水冷水還需注意一個比例問題……種種這些對初學者來說很難掌握。

8

恰巧有次閨蜜給了我一包四川著名的紅橋磕粉,本質上說這也就是糯米粉,但紅橋糯米粉品質又格外不同,據說是四川製作豬兒粑最合適的粉子,不需要另外摻入粘米粉調節,而且只需涼水揉粉無需調開水,就能使蒸熟的豬兒粑口感軟糯適中恰到好處,既不黏手也不粘牙,方便了不少。我找時間試了一次,自己隨意整了個花生糖餡兒,果真沒有讓我失望,從此在家自製葉兒耙或者豬兒粑一下變得簡單了許多。

Ⅷ 四川葉兒粑是怎麼做的需要哪些配料

葉兒粑是四川宜賓的特色美食,當地也叫豬兒粑,是一種檽米製作的小吃,你能把它當作一種超大型個的湯圓,只不過是這類湯圓是用蒸的而不是用煮的,總體來說這一東西 和我國南方的青團很相近,青團也是用蒸的,只不過是青團是在檽米漿內滲入了艾葉草,因此總體色調上是綠地,而葉兒粑外皮是乳白色的,而葉兒粑往往叫葉兒粑,是由於它是用綠色植物的葉片包囊了來煮熟的,一般用是芭蕉葉或是粽子葉,看上去外形看上去也是綠色的。

17.用粽子葉包起底部;

18.剩下原材料反復實際操作,隨後將包裹的生胚放置灌水的炒鍋中,兩側用筷子固定不動;

19.蓋緊蓋子,走紅蒸上汽汽車後轉文火,蒸25分鍾左右;

20.打開表蓋後取下擺盤就可以。

實際操作關鍵點:

1.餃子餡中油份較多,立即包制不容易實際操作,因此 需冷凍至植物油脂凝結後再包;

2.包制的情況下留意紅薯粉皮和內餡正中間不必包進氣體,一定要預塑滾緊包實,那樣在煮制全過程和實生物不容易皮破出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