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效果 » 音樂饅頭的怎樣子的圖片
擴展閱讀
怎樣寫系統介紹ppt 2025-05-24 00:10:51

音樂饅頭的怎樣子的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3-08 01:25:16

1. 怎麼做各種造型的饅頭

用料

麵粉

500 g

安琪酵母 5g



10g

牛奶

適量

造型饅頭的做法

  • 酵母溫水化開,倒入麵粉,同時加入糖牛奶,揉成光滑的面團發酵至兩倍大


2. 怎樣用酒麴蒸饅頭

一、材料
主料麵粉400g、酒麴15g、溫水100ml
二、做法
1.麵粉中放入酒麴、溫水。
2.活成軟硬適中的面團,醒發1個小時。
3.發好的面。
4.在案板上揉勻。
5.下成大小適中的劑子。
6.把下好的劑子,揉成園饅頭,醒10分鍾。
7.涼水把醒好的饅頭放在蒸鍋上,上汽後,改中火蒸20分鍾。

3. 怎樣用酒麴做饅頭

材料表:麵粉750g,玫瑰花粉20g,水400g,酵母4g,酒麴4g

具體步驟:

1、准備好酵母和酒麴各4g,用35度左右的溫水融化;

4. 什麼是饅頭是什麼樣子的圖片

饅頭是古老的漢族傳統麵食,據傳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三國演義》中記載諸葛亮七擒孟獲,平定南蠻之後,過江受戰死冤魂之阻。諸葛亮面對此景心急如焚,想來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懲魔,保佑生靈,諸葛亮不忍用人頭祭祀,而發明饅頭為替代品。於是命殺牛宰豬,包成面團,投於水中以示供奉。後來民間習此風俗。這大概是「饅頭」的起源。「饅」通「蠻」,「饅頭」即意為「蠻頭」。饅頭把麵粉加水、糖等調勻,發酵後蒸熟而成的食品,成品外形為半球形或長條。在江南地區,在製作時加入肉、菜、豆蓉等餡料的此類麵食都通通叫做饅頭,而無餡的饅頭叫白饅頭。味道可口松軟,營養豐富,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口味不同,作法各異,由此發展出了各式各樣的饅頭,如白面饅頭,玉米面饅頭、菜饅頭、肉饅頭、生煎饅頭、油炸饅頭,叫法也不盡相同,饅頭是中國北方的主食。

5. 長方形的饅頭怎麼做圖片

長方形的饅頭做法步驟:

准備:麵粉、酵母粉、白糖、溫水,除了白糖,另外三樣缺一不可,而加白糖的目的是提高發面速度,不介意等待的話白糖可有可無。

300克麵粉倒進乾燥的面盆里,碗中加3克酵母粉和適量白糖,白糖的量多少自己定。

給碗中加150到180克的溫水,用筷子攪拌到酵母和白糖融化,再等待兩分鍾,讓酵母充分激活。如果覺得水量比較控制,又怕度量麻煩,那麼可以把白糖用溫水化開,把酵母直接倒進麵粉里,水邊倒邊攪拌,攪拌到無乾麵粉就好,新手可以這么做,操作起來方便,缺點就是發面速度慢了很多,因為酵母沒有提前化開,直接攪拌在面團里還是顆粒狀,所以不能快速發酵。

酵母水倒進麵粉中,攪拌好面絮後,揉成面團,面團揉好後盡量多揉一段時間,不低於十分鍾,這樣可以讓酵母和麵粉充分融合。

揉好的面團不能粘手,也不能太硬,給麵粉里倒酵母水時需注意水量,太粘手的話,面團發酵好後就需要再混合很多麵粉,導致二次發酵不成功,直接影響到饅頭的成敗;太硬的話,發酵速度會減慢,而且做出的饅頭口感不好。

揉好後,給面盆上覆蓋保鮮膜,把它放在有陽光的地方發面,若遇到陰雨天氣或者氣溫太低,可以給蒸鍋里加水燒熱關火,差不多有三四十度的樣子,把面盆放進蒸鍋發面。

面團發酵到兩倍大後,給案板撒乾麵粉,取出面團再次反復揉搓,要揉成一個十分光滑細膩的面團,這樣做出的饅頭才更好吃,暄軟有嚼勁。

然後面團搓成長條,用刀切出劑子,不想麻煩,直接把劑子整整形就好了,做出來就是長方形饅頭,想要圓形饅頭並且更加光滑有嚼勁,那就要把劑子再反復揉搓一會兒,做成長條,然後切成長方形塊。

蒸鍋內放蒸籠布,長方形饅頭胚放進去,蓋上蓋子醒面,饅頭胚明顯變大後,開大火蒸饅頭,蒸上汽後繼續大火蒸十五分鍾,時間到了關火等待三分鍾,這樣饅頭就做好了。

6. 饅頭型是什麼樣的

是鼓起來的,胖胖的那種,ML起來很舒服

7. 怎樣熱饅頭

需要提前准備好的材料包括:饅頭適量、清水適量。具體做法如下:

1、准備熱饅頭的蒸籠放在裝有清水的電飯鍋上面。

8. 蒸饅頭的引子中用到曲,曲是一種什麼東西什麼樣怎樣做

你好!!

你說的曲,就是酒麴。

我國最原始的糖化發酵劑可能有幾種形式:即曲,櫱,或曲櫱共存的混合物。
在原始社會時,穀物因保藏不當,受潮後會發霉或發芽, 發霉或發芽的穀物就可以發酵成酒。因此,這些發霉或發芽的穀物就是最原始的酒麴,也是發酵原料。
可能在一段時期內,發霉的穀物和發芽的穀物是不加區別的, 但曲和櫱起碼在商代是有嚴格區別的。因為發芽的穀物和發霉的穀物外觀不同,作用也不同,人們很容易分別按照不同的方法加以製造,於是,在遠古便有了兩種都可以用來釀酒的東西。發霉的穀物稱為曲,發芽的穀物稱為櫱。

二 散曲到塊曲
從制曲技術的角度來考察,我國最原始的曲形應是散曲,而不是塊曲。
散曲,即呈鬆散狀態的酒麴,是用被磨碎或壓碎的穀物,在一定的溫度, 空氣濕度和水分含量情況下,微生物(主要是黴菌)生長其上而製成的。散曲在我國幾千年的制曲史上一直都沿用下來。例如古代的"黃子曲",米曲(尤其是紅曲)。
塊曲,顧名思義是具有一定形狀的酒麴, 其製法是將原料(如麵粉)加入適量的水,揉勻後,填入一個模具中,壓緊,使其形狀固定,然後再在一定的溫度,水分和濕度情況下培養微生物。
東漢成書的<<說文解字>>中有幾個字,都注釋為「餅曲」。東漢的<< 四民月令>>中還記載了塊曲的製法,這說明在東漢時期,成型的塊曲已非常普遍。
到北魏時代,以<<齊民要術>>中的制曲,制櫱技術為代表, 我國的酒麴無論從品種上,還是從技術上,都達到了較為成熟的境地。主要體現在:確立了塊曲(包括南方的米曲)的主導地位;酒麴種類增加;酒麴的糖化發酵能力大大提高。 我國的酒麴製造技術開始向鄰國傳播。
散曲和塊曲不僅僅體現了曲的外觀的區別, 更主要的是體現在酒麴的糖化發酵性能的差異上。其根本原因在於酒麴中所繁殖的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上的差異。
從制曲技術上來說,塊曲的製造技術比較復雜,工序較長, 而且制曲過程中還要花費大量的人力。釀酒前,還必須將塊狀的酒麴打碎。古人為何多此一舉? 其中的道理是塊曲的性能優於散曲。從原理上看,我國酒麴上所生長的微生物主要是黴菌,有的黴菌菌絲很長,可以在原料上相互纏結,鬆散的制曲原料可以自然形成塊狀。酒麴上的微生物種類很多,如細菌,酵母菌,黴菌。這些不同的微生物的相對數量分布在酒麴的不同部位的分布情況也不同。有專家認為,釀酒性能較好的根黴菌在塊曲中能生存並繁殖,這種菌對於提高酒精濃度有很重要的作用。塊曲的使用更適於復式發酵法(即在糖化的同時,將糖化所生成的糖分轉化成酒精)的工藝。
西漢的餅曲,只是塊曲的原始形式。其製作也可能是用手捏成的。 到了北魏時期,塊曲的製造便有了專門的曲模,<<齊民要術>>中稱為"范",有鐵制的園形范,有木製的長方體范,其大小也有所不同。如<<齊民要術>>中的"神曲"是用手團成的,直徑2.5寸,厚9分園型塊曲,還有一種被稱為"笨曲"的則是用1尺見方,厚2寸的木製曲模,用腳踏成的。當時塊曲僅在地面放置一層,而不是象唐代文獻中所記載的那樣數層堆疊。使用曲模,不僅可以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更為重要的是可以統一曲的外型尺寸,所製成的酒麴的質量較為均一。採用長方體的曲模又比園型的曲模要好。曲的堆積更節省空間。更為後來的曲塊在曲室中的層層疊置培菌奠定了基礎。用腳踏曲,一方面是減輕勞動強度,更重要的是曲被踏得更為緊密,減少塊曲的破碎。總之,從散曲發展到餅曲,從園形的塊曲發展到方形的塊曲,都是人們不斷總結經驗,擇優汰劣的結果,都是為了更符合制曲的客觀規律。
三 麥曲製造技術的發展
在漢代以來,麥曲一直是北方釀酒的主要酒麴品種,後來傳播到南方。<< 齊民要術>>中所記載的制曲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後世也有少量的改進。

1 <<齊民要術>>中的麥曲

<<齊民要術>>中共有九例酒麴製法的詳細記載。其中八種是麥曲, 有一種是用穀子(粟)製成的。從製作技術及應用上分為神曲,白醪曲,笨曲三大類。其中神曲的糖化發酵力最高。

三斛麥曲製造工藝流程(神曲類)

水 炒小麥 生小麥 蒸小麥
│ ↓ ↓ ↓
│ 舂簸 舂搗 舂簸
│ ↓ ↓ ↓
│ 炒黃 凈簸擇 汽蒸
│ ↓ ↓ ↓
│ 細磨 細磨 細磨
│ ↓ ↓ │
└————————————————→混合←———————┘

拌曲

團曲

入密閉曲室

布曲

翻曲

聚曲

瓮盛泥封

穿孔

曬曲

成品曲

秦州春酒麴(笨曲類)的製作工藝流程:
小麥

炒黃

簸擇



水→溲曲(剛)



作曲(方范)

剌孔

培菌(罨)

曝干

貯藏

圖2.1 <<齊民要術>>制曲工藝流程圖
<<齊民要術>>中神曲和笨曲的糖化發酵能力有很大的差別。 連作者本人也感嘆道:"此曲(指神曲)一斗殺米三石,笨曲殺米六斗,省費懸絕如此"(注: 殺米意指米的消化,即糖化發酵 )。有的神曲一斗甚至可殺米四石。曲的用量占釀酒原料的 3.3%~2.5%,笨曲為15%左右。神曲用量這樣少,在歷史上也是罕見的,因為即使在現代,黃酒釀造時,麥曲的用量也在8-10%左右。只有小曲的用量才可能是這樣低。這說明<<齊民要術>>中所記載的神曲,曲中的根黴菌和酵母菌較豐富。作為麥曲來說,用曲量如此少,固然有許多其它原因,如曲的形體較小,制曲原料磨得較細,培養溫度也較低。

酒麴的起源已不可考,關於酒麴的最早文字可能就是周朝著作<< 書經?說命篇>>中的"若作酒醴,爾惟曲櫱"。從科學原理加以分析, 酒麴實際上是從發霉的穀物演變來的。酒麴的生產技術在北魏時代的<<齊民要術>>中第一次得到全面總結,在宋代已達到極高的水平。主要表現在:酒麴品種齊全,工藝技術完善, 酒麴尤其是南方的小曲糖化發酵力都很高。現代酒麴仍廣泛用於黃酒,白酒等的釀造。在生產技術上,由於對微生物及釀酒理論知識的掌握,酒麴的發展躍上了一個新台階。

原始的酒麴是發霉或發芽的穀物,人們加以改良,就製成了適於釀酒的酒麴。由於所採用的原料及製作方法不同,生產地區的自然條件有異,酒麴的品種豐富多彩。大致在宋代,中國酒麴的種類和製造技術基本上定型。後世在此基礎上還有一些改進。以下是中國酒麴的種類:
一 酒麴的分類體系
按制曲原料來分主要有小麥和稻米。故分別稱為麥曲和米曲。用稻米制的曲,種類也很多,如用米粉製成的小曲,用蒸熟的米飯製成的紅曲或烏衣紅曲,米曲(米麴黴)。
按原料是否熟化處理可分為生麥曲和熟麥曲。
按曲中的添加物來分,又有很多種類,如加入中草葯的稱為葯曲, 加入豆類原料的稱為豆曲(碗豆,綠豆等)。
按曲的形體可分為大麴(草包曲,磚曲,掛曲)和小曲(餅曲),散曲。
按酒麴中微生物的來源, 分為傳統酒麴(微生物的天然接種)和純種酒麴(如米麴黴接種的米曲,根黴菌接種的根霉曲,黑麴黴接種的酒麴)。
二 酒麴的分類
現代大致將酒麴分為五大類,分別用於不同的酒。它們是:
麥曲,主要用於黃酒的釀造;
小曲,主要用於黃酒和小曲白酒的釀造;
紅曲,主要用於紅曲酒的釀造(紅曲酒是黃酒的一個品種);
大麴,用於蒸餾酒的釀造。
麩曲,這是現代才發展起來的,用純種黴菌接種以麩皮為原料的培養物。可用於代替部分大麴或小曲。

酒麴用於飲食的實例較多,如紅豆腐乳就是用紅曲調色;蒸饅頭是採用麥曲或米曲,主要是利用其中的活性酵母菌,現代人直接利用曲發酵來製作饅頭已經很少了,主要採用更直接的酵母發酵法。酒麴製作的程序比較繁復,技術要求較高,且本身含的雜菌太多,與飲食不利,沒必要非得採取此法。一些大型中葯店有售成品曲的。

謝謝!!

9. 蒸花樣饅頭的圖片大全製作方法

五種簡單花式饅頭的做法步驟

  • 30

    二發放進烤箱發酵功能,20分鍾。就可以冷水上鍋蒸了,上汽後再蒸15分鍾就可以出鍋了。全家福來一張,簡單的做法,大家動手做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