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術後病人為什麼易出現尿瀦留,怎樣預防處理
術後病人為什麼易出現尿瀦留,怎樣預防處理?
術後病人尿瀦留的常見原因如下:
(1)全麻、腰麻及靜脈麻醉後,排尿反射初級中樞受到抑制。
(2)手術直接刺激或損傷排尿反射的傳出神經、盆腔神經。
(3)會陰部手術致膀胱括約肌反射性痙攣或尿道炎症水腫,尿排出受阻。
(4)腹部手術切口疼痛,影響腹壁肌肉和膈肌收縮運動,不能產生較高的腹內壓協助排尿。
(5)術前未行卧床排尿訓練。術後不習慣。
(6)膀胱膨脹過度,失去收縮能力。
(7)某些葯物(如冬眠靈等)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縮。
尿瀦留的預防和處理辦法:
(1)腹部手術後常規包紮腹帶,切口疼痛應有效止痛。
(2)術後盡早拔除導尿管,鼓勵病人排尿(最好在6小時以內)。
(3)發生尿瀦留時,可行膀胱區熱敷、按摩及各種神經反射誘導,如聽流水聲等。
(4)針刺足三里、關元、陰陵泉等穴位。
(5)用上法仍不能排尿者,可在嚴格無菌操作下施行導尿。
2. 尿瀦留病人要怎麼護理
尿瀦留是指膀胱脹滿而不能自動排出,膀胱的容積可以增至3000~4000毫升,高達臍部水平,使腹部呈膨隆狀。
尿瀦留是由於尿道機械性梗阻(如產後、前列腺肥大等),大手術後膀胱過脹、回縮無力;飲水過少,膀胱的輸入或輸出減少;情緒焦慮和肌肉緊張等因素造成。病人有下腹部脹痛感及焦慮不安、出汗等症狀,下腹部叩診有實音。此時,應採取措施協助病人排尿。
(1)護理尿瀦留病人可利用一些護理措施,如使肌肉放鬆,採取適當的姿勢,給予暗示等協助病人排尿。
(2)遵照醫囑給予葯物治療。
(3)採用針刺方法促進排尿,一般取穴中極、曲骨、三陰交。
(4)採用按摩方法。尿瀦留病人一般情況較好,可採用按摩法協助排尿。將手置於其下腹部膀胱膨隆處,向左右輕輕按摩10~20次,促進腹肌鬆弛。然後一手掌自病人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壓,另一手以全掌面按壓關元、中極兩穴位,以促進排尿。注意用力要均勻,由輕而重,逐漸加大壓力,切忌用力過猛,以防損傷膀胱。一般持續1~3分鍾,尿液即可排出。但是,此時不能停止,否則排尿就會中斷,待按壓至尿液排空後,再緩緩鬆手。如果經過推移按壓一次後,未見尿液排出,不可強力按壓,應該再按照以上順序反復操作,直至排尿成功。特別注意對年老體弱及有高血壓病史的病人應該慎用。
(5)以上措施均無效,可行導尿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