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頜骨疼痛是什麼原因
下頜骨疼痛的原因有多種,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耳鼻喉科相關疾病:
- 扁桃體發炎:扁桃體位於口腔後部,發炎時可能引起下頜骨區域的疼痛。
- 上呼吸道感染及咽部急性炎症:這些炎症可能導致下頜骨周圍組織的疼痛。
- 頜下淋巴結及頸部淺淋巴結疼痛:淋巴結炎症或腫大時,可能引起下頜骨區域的疼痛。
口腔疾病:
- 牙周炎:牙周炎是牙齒周圍組織發炎,嚴重時可能波及下頜骨,導致疼痛。
- 牙部發炎疼痛:牙齒本身的炎症,如牙髓炎,也可能引起下頜骨疼痛。
- 下頜骨局部腫瘤:下頜骨或其周圍組織的腫瘤可能導致疼痛。
其他病變:
- 腮腺及下頜下腺病變:這些腺體的炎症或腫瘤也可能引起下頜骨區域的疼痛。
- 局部骨質病變:下頜骨本身的骨質問題,如骨質疏鬆或骨折,也可能導致疼痛。
綜上所述,下頜骨疼痛的原因復雜多樣,可能涉及耳鼻喉科、口腔科以及局部骨質等多個方面。出現下頜骨疼痛時,建議及時就醫,以便准確診斷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 頜下腺炎
頜下腺屬於唾液腺的一種,主要的功能就是分泌唾液(一般稱為口水)。人類的三大唾液腺中,包括腮腺、頜下腺及舌下腺。頜下腺位於下巴骨(醫學名詞為下頜骨) 的下方,接近下巴骨彎曲角附近,所以也可以叫做下頜下腺(下頜骨下方的唾液腺),左右各一,由舌頭正下方處伸出頜下腺排泄管,主要分泌黏液和漿液狀性質的口水,為平時口水分泌量的大宗,(註:腮腺分泌漿液狀性質的口水,為進食時大量分泌口水的主要來源)。
頜下腺平時不容易觸摸到,更無法從外觀發現腫大,只有發炎或結石的狀況才會使得腺體腫脹而被病患發現。頜下腺所引起的疾病不多,常見的有唾液腺結石、發炎和腫瘤。
由於分泌的口水屬於漿液和黏液混合,為經常性排出,容易沉積,而且唾液排泄管走向呈現反地心引力,頜下腺是唾液腺體中最容易引起結石。唾液腺結石主要典型症狀為每次吃飯或是看到比較酸的食物,下巴就會慢慢腫起來,而且非常疼痛,不過只要持續的按摩,大約兩個小時腫塊就會消失。因為唾液腺排泄管有結石阻塞,所以每逢進食的時候,口水就會增多,而口水排泄管出口被阻礙,使得整個唾液腺腫起來,導致疼痛。而且唾液腺結石愈大,腫痛的時間愈久。治療方式就是去除阻礙,拿出結石。不過如果長時期不處理結石問題,將會導致腺體發炎而腫脹,屆時則必須把頜下腺體和結石一起切除。
頜下腺腫瘤就是一個無痛腫大的頜下腺,應該特別小心,因為惡性機率約20%,依照電腦斷層掃瞄僅能確定腫瘤的范圍,至於確定病理組織切片只有靠手術切除整個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