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女左腿疼痛是什麼原因
擴展閱讀
發光字多少錢一平方 2025-05-22 19:16:02
怎樣製作抖音視頻帶照片 2025-05-22 19:14:41

女左腿疼痛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 2022-04-04 03:48:43

『壹』 左腿疼是什麼症狀怎樣好得了

一般的情況是有軟組織炎症、勞損的情況。另外是有腎病的情況的,還有一般正常人按壓也是會有些疼痛的。需要結合臨床具體的情況判斷。

『貳』 腿疼怎麼回事

不論是古人還是生活在現在的人,不論你是有錢人、高官還是普通百姓,不論你是男人、女人、老人、孩子,身體對健康的需求都是一樣的,都要通過食療來補足氣血,通過鍛煉、按摩來疏通經絡。

現在的人們大量地吃著反季節的蔬菜水果,尤其是在天寒地凍的冬天,依舊飽餐原來在夏天才能生長的,用於清熱、解暑、降溫的反季節食物;在人體最需要熱量、最應該儲存熱量的季節反倒大幅度降溫。還有,夏天普遍使用空調,不但會加重體內的寒濕,而且直接降低了體溫。許多人為了漂亮和瀟灑穿得比較少;有時人體只有以打噴嚏、流鼻涕、發燒等方式來排寒濕和排體內酸毒。

血是治病防病的重點,而血液是否充足完全取決於我們所吃的食物營養是否豐富、搭配是否合理,以及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吸收的能力如何。食療需要貫穿於人的一生,並落實在每一天、每一頓飯上面。"人是鐵,飯是鋼",有時一頓沒吃或沒吃飽,身體就有反應,就會不舒服、難受。你們一定知道中國有句老話:三分治,七分養。如果長期不注意飲食,不注意保護你的胃腸【你的後天之本】,你的身體也就不可能健康。

告訴你幾個方法:
1.每天早6-8時前喝一碗大棗小米粥和生薑紅糖雞蛋湯。【生薑帶皮煎】
2.應該保證一日三餐吃熱、吃飽、吃好,三餐不合理,健康遠離你。滿足食物「金字塔結構」,即百分之五十谷類食品,百分之三十新鮮應季蔬菜類食品,百分之十五魚、肉、蛋類食品,百分之五油脂類食品。
3.一定要穿暖和,手足溫熱為標准。停止一切冷飲、生冷硬食物 ;
4.千萬不要喝牛奶,慎吃西葯、打點滴,因為都性酸。
5.睡前熱水泡腳20分鍾,同時趁熱喝一碗當歸生薑紅糖雞蛋湯。
6.必須保證21時--凌晨5時有效睡眠。夜裡是人們長氣血的時間,也是肝肺臟工作的時間,對人體的健康極為重要。最好中午11-13時能夠抽30分鍾時間睡午覺;
7.保持開朗愉快的心情,適當運動鍛煉。堅持每天敲膽經穴位【立正時,手中指處;】10分鍾。

這是你的防病治病、固本培元要方。
這樣做了,你的病可以好一大半;

『叄』 腿疼是怎麼回事

小腿抽筋或者是風濕
回答
小腿抽筋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抽筋的學名叫肌肉痙攣,是一種肌肉自發的強直性收縮。發生在小腿和腳趾的肌肉痙攣最常見,發作時疼痛難忍,尤其是半夜抽筋時往往把人痛醒,有好長時間不能止痛,且影響睡眠。
引起腿腳抽筋的常見原因大體有以下幾種:
①外界環境的寒冷刺激,如冬季夜裡室溫較低,睡眠時蓋的被子過薄或腿腳露到被外。
②疲勞、睡眠、休息不足或休息過多導致局部酸性代謝產物堆積,均可引起肌肉痙攣。如走路或運動時間過長,使下肢過度疲勞或休息睡眠不足,都可使乳酸堆積;睡眠休息過多過長,血液循環減慢,使二氧化碳堆積等。
③老年婦女雌激素下降,骨質疏鬆,都會使血鈣水平過低,肌肉應激性增加,而常發生痙攣。
④睡眠姿勢不好,如長時間仰卧,使被子壓在腳面,或長時間俯卧,使腳面抵在床鋪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長時間處於絕對放鬆狀態,引起肌肉「被動攣縮」。
小腿抽筋發作時該怎麼辦呢?根據不同的原因採取下列不同的對策,可以很快解除痙攣而止痛。當發生抽筋時,只要據「反其道而行之」,即朝其作用力相反的方向扳腳趾並堅持l~2分鍾以上,即可收效。具體來說,如果是小腿後面的肌肉抽筋,可一方面扳腳使腳板翹起,一方面盡量伸直膝關節;當小腿前面的肌肉抽筋時,可壓住腳板並用力扳屈腳趾。
預防腿腳抽筋,平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驅寒保暖。
②注意睡眠姿勢。
⑧走路或運動時間不可過長。
④適當參加體育鍛煉⑼
⑤必要時補充一些維生素E。
⑥適當補鈣,含乳酸和氨基酸的奶製品、瘦肉等食品,能促進鈣鹽溶解,幫助吸收。
人們常見的腿抽筋其實是小腿肌肉痙攣,表現為小腿肌肉如腓腸肌突然變得很硬,疼痛難忍,可持續幾秒到數十秒鍾之久。

『肆』 腿疼的原因

感覺腿疼查查腰

人到中年,腰腿不好的人越來越多,筆者在臨床上就遇到過不少這樣的人。45歲的王先生幾天前出差乘火車,睡了一夜的硬卧,早晨起來腰痛、腿也痛,根本不能動。稍微動一下,疼痛就由臀部沿大腿外側向小腿和踝關節延伸,還伴有小腿和足的無力和麻木。有人告訴他,「這是坐骨神經痛」,而另一位同行的老者說,「說不定還有腰的毛病」。果然,去醫院一檢查,王先生得的是腰椎間盤突出症。

所謂的腰椎間盤突出症就是因為腰椎間盤各個部分,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的組織,如脊神經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並產生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

坐骨神經是全身最粗大的一支周圍神經,由部分腰、骶神經在盆腔內匯合構成坐骨神經。當相應階段的脊神經根脊髓遭受刺激或壓迫時,就會出現坐骨神經痛的症狀。約有98%的腰間盤突出症患者出現有腿疼的症狀,其疼痛的部位與性質,因間盤突出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職業因素引起腰痛

以前腰椎間盤突出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年人也得上了這種病。從職業上講:腰椎間盤突出症原多見於勞動強度較大的產業工人。到了今天,伏案工作人員及經常站立的售貨員、紡織工人、學生、司機、編輯等較多見。他們長期體位固定,姿勢較少變化,腰部肌肉常處於某個方向的緊張狀態,均可造成腰椎間盤突出症。

另外,過於肥胖或過於瘦弱的人易得腰椎間盤突出。腹部過於肥胖的人,除了本身脂肪組織較多、肌肉組織較少外,腹部重量的增加還可使腰部負荷增大,從而增加了患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幾率。而身體過於瘦弱的人則因為肌肉組織太少,力量較弱,也易導致腰椎間盤突出。

糾正姿勢很重要

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最好的方法就是絕對卧床,但此病很難根治。

因此,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重在預防。那麼,怎樣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呢?主要方法就是注意平時的站姿、坐姿、睡姿以及勞作姿勢的合理性,糾正不良習慣。

站姿:正確的站立姿勢應該是兩眼平視,下頜稍內收,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小腿微收,兩腿直立,兩足距離約與骨盆寬度相同。這樣整個骨盆就會向前傾,使全身重力均勻地從脊柱、骨盆傳向下肢,再由下肢傳至足。此時,人體的重力線正好通過腰椎椎體或椎間盤後部,可有效地防止髓核突出。站立不應太久,要適當進行活動,尤其是腰背部活動,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勞。

坐姿:正確的坐姿是上身挺直,收腹,下頜微收,下肢並攏。如有可能,最好在雙腳下墊一踏腳或腳凳,使膝關節略高出髖部。如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則應在上述姿勢的基礎上盡量將腰背緊貼椅背,這樣腰骶部的肌肉不會太疲勞。

睡姿:較好的睡眠體位應該是仰卧和側卧位。仰卧時在雙下肢下面墊一軟枕,以便雙髖及雙膝微屈,全身肌肉放鬆,椎間盤壓力降低,減小椎間盤後突的傾向。這樣的睡姿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最佳體位。另外,在挑選床鋪的時候要盡量選擇稍微硬一些的床,席夢思之類的軟床難以使身體各個部分的肌肉得到充分的休息。有些睡席夢思的中年人早晨起來總感覺腰酸腿疼,就很可能是這個原因。

還有,要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尤其要加強腰背肌的功能訓練。適當的鍛煉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達到良好的治療及預防效果。

『伍』 我的左腿很痛,是什麼原因

引起腿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臨床表現也不盡相同,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是由於運動或是意外造成摔傷、扭傷、拉傷而引起的腿痛,首先應當到骨科就診,讓醫生排除有無骨折、肌腱的拉傷、損傷以及軟組織損傷。
二是在沒有外傷的情況下,關節部位腫脹、疼痛,應考慮是風濕性關節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往往是遊走性的疼痛,患者感覺一會兒這里的關節痛,一會兒那裡的關節痛;類風濕常累及指間關節,臨床表現為晨僵,活動不靈活,此類情況應到風濕科就診,沒有風濕科的醫院一般內分泌科接診此類患者。
三是內科疾病引起的腿部腫脹、疼痛。心臟病、腎臟功能不健全者,以及糖尿病患者,都有可能出現腿部腫脹和疼痛,應及時到相應的專科進行診治。孫博士提醒,不論哪一種原因引起的腿部不適,都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就診時,一定要注意帶好自己以往的檢查記錄,並如實向醫生說明自己的身體狀況、患病情況及以往病史,以便醫生根據情況更准確地分析判斷病情,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

『陸』 我的女人經常說她的腿痛,請問是什麼原因

引起腿疼的原因有很多種,不排除久坐導致下肢血液不循環,引起的小腿疼痛,要當心下肢靜脈曲張,靜脈曲張早期症狀患肢常感酸、沉、脹痛、易疲勞、乏力。建議首先到正規的醫院血管外科就診,查明原因,對症治療。平時穿戴彈力襪,避免久坐久站,適當運動,平卧時抬高患肢。

『柒』 左腿酸痛是什麼原因

用過個泰國拳王膏,可以快速緩解身體的酸痛和不適,非常不錯

『捌』 腿疼是什麼原因

任何疾病都不是猜測的,最好檢查一下,確定後再對症治療,不能盲目。

『玖』 女性大腿酸痛是怎麼回事

昨晚上抬時間長了

『拾』 左腿疼怎麼回事,急需您的幫助

這個狀況和吃的葯來看,應該確定是腰椎間盤突出

一、腰椎間盤突出的特點
椎間盤是脊柱上下椎體間的纖維軟骨盤。它由軟骨板、纖維環和髓核三部分組成。軟骨板與纖維環由不同類型的軟骨組成,兩者呈束狀方格排列並編制在一起,可加固上下椎體的聯系,防止椎體間的過度旋轉。髓核被環包在中心,是一種半流體組織。由於椎間盤本身無血管給予營養,而是靠椎體組織的滲透獲取營養,因此很容易發生變性,後者刺激附近的韌帶或神經根而引起椎體間的震動和保證脊柱的自由活動。
造成腰椎盤突出的常見原因為體力過度負荷,如重體力勞動和舉重運動,因過度負荷造成腰椎盤早期退變;長期從事彎腰工作者,在提取重物時,使椎間盤內壓力大大增加,易造成纖維環破裂;長期震動是造成椎間盤突出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如汽車、拖拉機駕駛員;另外發生椎間盤突出者還有一些誘因,如急性外傷使腰背部肌肉失去保護,脊柱畸形,年齡引起的退變,遺傳因素等均為促發腰椎間盤突出的誘發因素。
腰椎間盤突出實際上是纖維環的一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經破口突出。突出後多般刺激或壓迫一側或兩側的神經根或脊髓的馬尾,發生組織的充血、水腫或粘連,以及神經變性產生坐骨神經痛或馬尾神經症狀。另外,由於髓核突出,椎間隙變窄,也使相關的小關節和韌帶的正常關系發生改變,引起小關節炎症,產生腰痛。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臨床症狀是劇烈的下腰痛和一側坐骨神經痛。有人開始僅為腰痛,逐漸才發生一側下肢痛麻,也有的先下肢痛麻,後發生腰痛。疼痛往往向臀部、大腿、小腿外側及足底放射。咳嗽、打噴嚏、大便用力時都會使疼痛和腿麻加重,腰部活動時疼痛也加重。由於腰椎間盤突出的位置及腰椎管狹窄程度的不同,有的向前彎腰痛明顯,向後彎腰時疼痛減輕;有的向前彎腰不疼,向後彎腰時腰痛腿麻明顯。卧床屈膝休息常能使疼痛減輕。個別嚴重疼痛者被迫取某種特殊卧床姿勢以減輕疼痛。疼痛的發作多屬突然性、周期性,即經休息明顯好轉後又突然發生。但相當一部分病人症狀出現並不典型,損傷病史也不清楚。老年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生,有人是在年輕時就已犯過,經治療後已無症狀多年,本次疼痛的發作常與抬重物、長時間坐汽車顛簸或腰部急劇活動有關,有時似無明顯的外傷,也可使疼痛突然出現了。
二、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保健和康復治療
1.預防性的自我按摩-搓腰眼
體力勞動者、司機、運動員、老年人可進行預防性的自我按摩-搓腰眼,使腰部血循環良好,提高肌肉的靈活性,對預防腰腿疼和腰椎間盤突出症有一定的作用。具體做法是: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用力向下搓到尾閭部分,然後再退回到兩臀後屈盡處算一次。共用力搓30-50次。另外,兩手輕握拳,用拳眼或拳背輕輕扣打腰眼處,或用雙手握拳,用手背骨節按摩腰眼處,也可用雙手捏腰眼處肌肉,上從兩臀後盡屈處開始,往下捏至骶骨下端,往返10次;捏時兩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將腰肌捏起,大拇指從上往下推,下麵食、中指往下搬,讓肌肉滾動起來,每日捏1~2次。
2. 腰部鍛煉活動
預備姿勢:身體直立保持放鬆,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
第一節
1~2拍:挺胸時雙臂盡量後展。
3~4拍:還原到預備姿勢。
5~6拍:含胸時雙臂盡量內收,肘關節向前。
7~8拍:還原到預備姿勢。
第二節
重復做一遍第一節的動作。
第三節
1~2拍:上體平行左移動,下肢及髖部保持不動,雙臂側平舉。
3~4拍:還原到預備姿勢。
5~6拍:上體平行右移動,下肢及髖部保持不動,雙臂側平舉。
7~8拍:還原到預備姿勢。
第四節
重復做一遍第一節的動作。
第五節
1~2拍:雙手叉腰或第一節的1~2拍的動作。
3~4拍:雙手叉腰或第三節的1~2拍的動作。
5~6拍:雙手叉腰或第一節的5~6拍的動作。
7~8拍:雙手叉腰或第三節的5~6拍的動作。
第六節
1~2拍:雙手叉腰或第一節的1~2拍的動作。
3~4拍:雙手叉腰或第三節的5~6拍的動作。
5~6拍:雙手叉腰或第一節的5~6拍的動作。
7~8拍:雙手叉腰或第三節的1~2拍的動作。
第七節
重復做一遍第五節的動作。
第八節
重復做一遍第六節的動作。
3.康復治療措施:
(1)急性卧床休息
當初犯腰椎間盤突出症後,應卧床休息3~4周。在此期間應盡量在床上大小便、吃飯、洗漱等,以便徹底治癒。
(2)牽引
傷後一周左右可開始作骨盆牽引。開始時牽引重量較輕(10公斤左右),每日牽引一次,每次30分鍾。牽引數次後有好轉後,可逐漸增加牽引重量(20~25公斤)。經過~2個療程牽引治療後,腰痛和下肢串麻、疼痛症狀有明顯好轉,對向後彎腰疼痛明顯者,牽引後可能使症狀加重,所以牽引治療要慎重。
(3)理療
早期可進行超短波、磁療、直流電加中葯等。理療也可與牽引、按摩相配合,多數人的療效更好。
(4)按摩治療
大致可分為中醫和西醫按摩兩大類。西醫按摩手法的重點是拉開椎間隙,放鬆腰部軟組織,有時採用側扳右扳手法。目的是使突出的椎間盤還納或使其破裂,使突出的髓核向神經根周圍擴散,被吸收或纖維化,以減輕壓力。症狀明顯減輕後,再用圍腰保護2~3個月,以後再恢復日常的活動和運動。中醫按摩多數採用穴位按摩法。多數人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按摩手法,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5)醫療體操
醫療體操的目的是發展腰背力量,誇大椎管容量,糾正腰部畸形。醫療體操可由上下肢及腰腹部活動組成。多數是在疼痛明顯減輕後逐漸開始,先易後難。開始時可在仰卧位屈膝下抬起腰部和臀部,重復5-10次。每次在抬起腰臀部後維持10秒鍾再接著做下一次。待練習3~4周後,可採取俯卧位下練習腰背肌,俗稱"兩頭蹺",繼續練習一段時間後,再增加抱膝腰部滾動練習,達到擴大椎管容積和增加腰部靈活性。一般醫療體操,尤其腰背肌的練習要持續相當長時間(半年左右),才能取得較鞏固的效果。
經過以上康復治療後,約80%的腰椎間盤突出症病人可以基本治癒。但仍要注意防止復發。小部分病人久治不愈,無法正常生活或出現明顯的神經壓迫症狀時,需考慮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