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手麻木怎麼查不出原因
擴展閱讀
下腹疼痛原因 2025-05-19 19:43:00
卡的密碼忘了怎樣找回 2025-05-19 19:32:30
瓷磚上漆效果怎樣 2025-05-19 19:30:06

手麻木怎麼查不出原因

發布時間: 2022-04-19 15:00:11

Ⅰ 手臂麻木怎麼回事

不要以為手發麻只是單純的手腕問題,應該從手發麻的根源上尋找元兇。造成手部酸麻、疼痛的疾病很多,最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痛風:一名30多歲的男性,經常上網不到五分鍾,就覺得手麻疼痛不已,就醫檢查過程中,醫師發現患者的大腳趾、腳踝關節有紅腫症狀,抽血檢查,結果尿酸值高達9.2mg/dl(正常值應為4至7),確定患者有痛風,治療後,手麻及關節疼痛等問題都獲得改善。臨床顯示,手麻的患者中約有1%是痛風所致,可能因尿酸沉澱在正中神經處,壓迫到正中神經,而出現手麻疼痛問題。 二、一過性腦缺血:這是引起老年人手發麻的常見原因。老年人常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壓會引起血管痙攣,高血脂會引起血管硬化,加上老年人血液粘稠度會增高,睡眠時血流又緩慢,這些因素都會導致發生一過性腦缺血而致手發麻。因此老年人要定期查血壓、查血脂、做血液流變學檢查,如有高血壓或高血脂,要進行治療。平時多飲水,服用一些葯,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腦供血,手發麻的現象便會消除。 三、頸椎病:頸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它是由於頸椎骨質增生、椎間盤退化或局部關節韌帶鬆弛而使頸椎局部的血管、神經組織受壓而造成的,其症狀表現多種多樣,手發麻是其症狀之一。患了頸椎病,做頸椎X光片可診斷,治療措施有理療、牽引和應用活血化淤的葯物。平時,可常做一些緩慢活動頸部的保健操,並要注意睡眠時枕頭高矮要適宜,一般以7-9厘米高為宜,不可過高或過低,軟硬也要適中,睡姿要正確,可避免頸椎局部血管和神經組織受壓而致手麻。 四、糖尿病:糖尿病會產生多種並發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就是其中之一,一旦發生這種並發症,會有四肢麻木和感覺異常等症狀。患了糖尿病,要進行正規合理的治療,把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圍,並注意補充維生素B1、B6、維生素C,還可配合應用銀杏葉制劑、川芎嗪等葯物,四肢麻木感便會消除。 五、末梢神經炎:如果長期消化吸收功能差,營養不良,會引起維生素B1缺乏致末梢神經炎,也會引起手發麻,此時只要注意增加一些營養,多補充維生素B1便可。 六、臂神經受壓:睡眠中如果姿勢不正,頸項偏斜或手臂受壓,會因臂神經受壓而引起手發麻,這時只要換個姿勢睡,活動一下手臂,麻木感便可以得到消除。 七、用葯過量:應用某些葯物過量,如慶大黴素,會發生口唇和肢體發麻的副作用,要注意避免用葯過量。 另外,懷孕也可引起手發麻。妊娠中後期,特別是孕7個月後,由於體內循環量加大及靜脈血液迴流不暢,即會引起手發麻、手指發脹。應採取的對策是低鹽飲食;時常活動一下手指;適當休息,多卧床,多做手指彎曲再伸直(即握拳運動)的動作;多吃含有維生素B1的食品,如堅果、全麥穀物、綠葉蔬菜等。 所以,如果出現手麻疼痛問題,最好找醫師診斷出根本病因,對症治療,切勿自行購買止痛葯服用,以免延誤治療的時機。

Ⅱ 手指麻木無力是怎麼回事

手腳麻木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出現的症狀,如懷孕、不正確睡姿、如廁蹲久了均可引發,一般會在短時間內消除,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但是,有的人手腳麻木後長時間(超過1天)無法緩解,就得看醫生了。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手腳麻木,應首先求診神經內科。
1)引起手腳麻木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患有糖尿病的人會出現手腳麻木。只要身體任何部位經常出現麻木、酸痛、腫脹,就要及時檢查血糖,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2. 葯物或化學制劑引起的麻木。如感冒或拉肚子時,服用了黃連素或痢特靈後,會引起手腳麻木;在含有氫、砷、二硫化碳等環境中呆時間長了,也會出現手腳麻木。
3. 神經炎引起的麻木。神經炎最常見的病症即手腳麻木、肌肉萎縮、四肢無力。如果拉肚子或感冒達半個月之久,就會引起神經炎。
4. 四肢分散性地出現麻木。四肢不是同時出現麻木,而是分散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局部神經受到了刺激,如醉酒後的中風、昏迷引起對頭部神經刺激、老年人拄拐棍對手神經的刺激、頸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腰椎肩神經刺激導致的腿麻木等。
5. 腦血栓引起大腦的神經受壓損傷導致手足麻木,這種情況需要到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確診後可以採取相應的葯物治療。
手腳麻木不能對症治療,而是要對病因治療。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手腳麻木,都應該首先到醫院神經內科進行檢查,判斷神經有無損害,受過何種刺激。
6. 頸椎的骨質增生壓迫了頸部脊髓神經,導致手足麻木。這種情況要到醫院的骨科,最好是脊柱外科就診,做頸椎X光片、CT或者核磁共振檢查。如果確實是頸椎脊髓受壓,可以採取牽引或採用治療骨質增生的葯物以及神經營養葯物治療,如果壓迫嚴重而葯物治療無效的話,就需要考慮手術治療了。
若是神經方面的問題,還需要作肌電圖檢查,進一步確認神經受損程度、范圍、性質等。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手腳麻木,則再轉到其他相關科室治療。神經損傷引起的手腳麻木,要根據神經損傷的程度、范圍、性質來選擇是採用葯物治療還是手術治療。葯物治療通常配合針灸、理療同時進行,促使其快速恢復。手術治療則是通過手術引開受壓迫神經以達到解除神經受壓迫、刺激的目的。
2)以下給你介紹幾則成功治療「手腳麻木」的食療秘方、偏方:
1. 取黑木耳50克,蜂蜜50克,紅糖25克。將木耳洗凈放碗內,蜂蜜,紅糖拌於其中,放鍋內蒸熟食用。分3日服完。
2. 用瘦肉50克,黃芪30克,當歸10克,田七3克,大棗3枚。共燉湯,服用。
黃芪、當歸具有補氣、補血、活血化瘀的作用。本方適合中風後遺症肢體軟、手足麻木,氣虛血瘀的患者。
3. 取鮮花椒300克(干品60克),加5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盛入碗內,放在房上露一夜,用籮蓋上,在太陽將出時取下,冷服。蓋被出汗,一般1次即愈。
4. 用霜桑葉適量,曬干後用砂鍋加水適量煮沸,撈出桑葉,趁熱泡手腳15分鍾。每日2次,一般3天即可見效。
愛心提示:以上介紹用方,請務必咨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結合自身生理特點和不同的病理變化,辨證選擇使用。
還是去醫院查一下放心

Ⅲ 手發麻是怎麼回事,警惕小問題大麻煩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上班族在長時間的伏案工作後,往往會出現脖子酸痛、胳膊沒勁、手指發麻的症狀,很多人以為是過度勞累,休息不好導致的,因此並沒有重視。在這里提醒大家,手發麻是怎麼回事?很可能是頸椎病引起的。警惕小問題引發大麻煩。

手指發麻是頸椎病的常見症狀。那手發麻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頸椎病患者的手發麻與頸椎退行性病變壓迫頸部血管和神經有關,頸椎病患者的手指麻木有一定的特徵性, 常表現為無名指、小指、中指麻木, 有的時候也會出現五個指頭全麻。有時不僅指尖發麻,感覺遲鈍,甚至累及前臂、上臂,同時伴有握力下降。那麼頸椎病患者手發麻是怎麼回事?

《養生大世界》2003年發表了一篇名為「手指發麻警惕頸椎病」的文章,文中指出,由於頸椎病患者一系列病理變化如髓椎突出或脫出、椎體後外側關節突關節骨質增生、以及關節松動與移位,均可對脊神經根造成刺激、牽拉和壓迫,導致脊神經根和周圍組織的反應性水腫、根管狹窄及粘連,產生手指麻木症狀。由於累及部位不同,產生麻木的部位也不相同。

若頸7脊神經根受累時, 則可使小指、無名指有麻木感。因為感覺神經纖維的敏感性較高,在症狀上手指麻木表現較早而尤其明顯。

說到這里,相信很多人都嚇了一跳。原來頸椎病這么麻煩,不能因為手發麻這是個小問題就忽略了。在這里,建議大家如果手是持續性發麻,可能是頸部神經受壓,需要盡快到醫院治療,以免時間太久引起局部肌肉萎縮。如果是雙手、雙腳都出現發麻,就可能是神經受損,建議到神經內科就診,查明原因。

知道手發麻是怎麼回事以後,我們再來談談如何防治頸椎病。對於頸椎病引起的手腳發麻情況,若不是持續性發麻,可以通過一些生活習慣的改變來緩解。比如避免長時間伏案工作、不要斜靠著床頭或沙發看電視、手機等,睡覺的時候選擇合適的枕頭等。如果枕頭太高的話,破環正常的頸曲,直接損傷頸椎,所以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枕頭高度。

此外,頸椎病還應做到早確診早治療,這有利於控制病情發展,提高治癒率。根據病情,適當採取葯物、牽引、按摩、針灸及物理療法等來進行治療。其中葯物治療最常用的就是中葯治療。頸復康顆粒就是一種使用廣泛的中葯。該葯含有多種中葯成分。其中的蒼術、秦艽、威靈仙、乳香、沒葯等能夠疏通人體的經絡,祛除進入人體的風寒濕邪;川芎、丹參、桃仁、紅花、花蕊石等能行氣止痛、活血化瘀,通過促進血液循環來改善脖子僵硬緊綳的情況;黃芪、黨參、地黃能榮養經絡、補中益氣。頸復康顆粒可有效改善頸椎病引起的手腳發麻,脖子僵硬等症狀,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讓患者擺脫頸椎病的困擾。

手發麻是怎麼回事?警惕頸椎病來襲。小問題會惹大麻煩,一旦出現不適症狀應早診斷早治療。

Ⅳ 手麻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醫院檢查不出,麻

一是患有糖尿病的人會出現手腳麻木。只要身體任何部位經常出現麻木、酸痛、腫脹,就要及時檢查血糖,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二是葯物或化學制劑引起的麻木。如感冒或拉肚子時,服用了黃連素或痢特靈後,會引起手腳麻木;在含有氫、砷、二硫化碳等環境中呆時間長了,也會出現手腳麻木。
三是神經炎引起的麻木。神經炎最常見的病症即手腳麻木、肌肉萎縮、四肢無力。如果拉肚子或感冒達半個月之久,就會引起神經炎。

Ⅳ 四肢麻木,手腳無力,檢查不出什麼原因

手腳麻木可以是血管原因、也可以是神經原因(又可分為中樞神經、周圍神經和電解質異常致神經肌肉產生麻木)。所以要結合病史和體格檢查以及實驗室檢查才能找出原因。建議去大點的醫院就診,別耽誤。

Ⅵ 手麻木是什麼回事

手腳發麻一般都是由於人體的運動神經系統受損引起發病現象,手腳發麻或麻木一般都是由於其它的原發病所引起的,中風偏癱、糖尿病、骨關節病、神經炎、頸椎病、腰椎病是常見的手腳發麻的原發病。
手腳發麻實際在中醫病症范疇稱為痹症,是由風、寒、濕、邪毒氣侵入體內的一種重要信號。當邪毒氣侵入五臟六 腑之前,第一感覺是手腳發麻,四肢酸脹、沉、痛、有針刺感,這就是經絡受阻發出的信號,也是人體防禦的最後防線。如不及時治療,經絡受損,從而破壞了人體神經傳導功能系統,造成神經壞死,最終發生中風、偏癱、 心梗、腦梗、糖尿病壞疽,抱憾終生。

中風偏癱
中老年人常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壓會引起血管痙攣,高血脂會引起血管硬化,加上中老年人血液黏稠度高,睡眠時血流又緩慢,這些因素都會導致發生一過性腦缺血而致手指麻痛。
中醫講的「中風」,西醫指血管由於種種原因導致的阻塞或狹窄,即人們常說的拴塞,老年人腦部常見。由於血管阻塞,血運不暢,造成局部組織缺氧缺血,細胞變性或壞死,從而表現出一定的功能障礙的症狀。

糖尿病
患上糖尿病時由於血糖升高引起神經纖維一系列的代謝紊亂,包括能量及物質代謝紊亂,導致神纖維腫脹以至變性,從而發生周圍神經病變。 周圍神經病變主要表現為四肢末端麻木、疼痛,象針刺樣、燒灼樣或螞蟻爬等的感覺,通常以下肢較上肢嚴重,兩側肢體可同時或先後發生,典型時呈手套或襪套樣分布;有時表現為痛覺過敏,很輕微的刺激即感覺到明顯疼痛,嚴重穿衣服及蓋被子亦會覺得疼痛。

骨關節病
骨關節病是一種以局部關節軟骨退變,骨質丟失,關節邊緣骨刺形成及關節畸形和軟骨下骨質緻密為特徵的慢性關節疾病,又稱骨關節炎,退行性骨關節病,增生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長期的發病會引起骨關節周圍神經受損,或供養不足會引發手腳發麻的病症。

頸椎病
由於頸椎肥大增生或頸椎間盤變性突出壓迫頸神經根或頸髓,可以引起單側或雙側手指麻痛,並逐漸發展至上臂、前臂,甚至出現上肢活動障礙。
一般的頸椎病都會引起頭疼眼花、四肢麻木疼痛,你也別擔心,採取積極有效的方法還是可以緩解的,西醫治療這樣的病症效果不是很理想,除了口服葯物以外,只有手術了,而且一般頸椎部手術是不提倡做的,因為頸部位神經線密集,有很大的風險,按摩牽引不能解除病痛。
手腳發麻,甚至有頭暈、嘔吐的表現需要注意很有可能是頸椎病的症狀表現,得了頸椎病常用的治療方法就是採用類似頸復康顆粒的中葯治療。其是專門治療頸椎病的中成葯,該葯含有多種中葯成分不僅切實有效,而且能在治療的基礎上,對身體進行全面調理。手足麻木可成為頸椎病的首發症狀之一,但有時會因症狀輕微而被忽視。因此,當出現手腳發麻,同時又有明顯的頸肩部疼痛等主要徵兆時,不妨查查頸椎,出現上述症狀可能是因為患上了脊髓型頸椎病。 [2]

神經炎
周圍神經病變,最常累及的有股神經、坐骨神經、正中神經、橈神經、尺神經、腓腸神經及股外側皮神經等。早期症狀以感覺障礙為主,但電生理檢查往往呈運動神經及感覺神經均有累及。臨床呈對稱性疼痛和感覺異常,下肢症狀較上肢多見。感覺異常有麻木、蟻走、蟲爬、發熱、觸電樣感覺,往往從遠端腳趾上行可達膝上,患者有穿襪子與戴手套樣感覺。感覺障礙嚴重的病例可出現下肢關節病及潰瘍。痛呈刺痛、灼痛、鑽鑿痛,似乎在骨髓深部作痛。有時有觸覺過敏,甚則不忍棉被之壓,須把被子支撐起來。當運動神經累及時,肌力常有不同程度的減退,晚期有營養不良性肌萎縮。周圍神經病變可雙側,可單側,可對稱,可不對稱,但以雙側對稱性者多見。

腰椎病
[3] 腰椎病所引起的僅僅是下肢的麻木,不會出現上肢麻木的情況。這主要與病變部位相應節段的神經受到壓迫等刺激所引起的。由於腰椎椎管內的神經根及其走行主要分布在盆腔及下肢部位,而走行於上肢的神經及其神經根主要位於頸椎的椎管內。故如果手足麻木同時出現的腰椎病患者要考慮已合並頸椎病的發生。 出現手足麻木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頸、腰椎的退行性改變。退行性改變的頸、腰椎會導致頸、腰椎的椎間盤突出或關節突增生、肥大。從而壓迫椎管內走行於上、下肢神經的神經根的部分,或由於鉤椎關節骨質增生的壓迫、刺激椎間孔內的神經根而出現手足麻木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