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母豬綜合征是怎麼原因
擴展閱讀
男的胸疼是什麼原因 2025-05-19 17:42:28
怎麼排查無線網掉線原因 2025-05-19 17:28:04

母豬綜合征是怎麼原因

發布時間: 2022-04-20 03:27:36

A. 母豬產後無乳綜合征的病因有哪些

(1)選種及年齡因素;後備母豬乳房發育不良,如盲乳;泌乳性差母豬的女兒;豬年老體差,胎次過高;過早配種,後備母豬身體及乳腺尚未發育成熟。

(2)營養因素:

①營養供給不當,造成母豬過肥或過瘦,均會抑制乳腺泡的發育和乳汁的分泌。

②發霉變質飼料,發霉飼料中的麥角毒素和赤霉烯酮等毒素不僅會影響乳腺發育,而且會破壞飼料中的營養成分和損害母豬消化及生殖器官,造成母豬對營養吸收不良,繁殖和泌乳障礙。

③日糧營養不合理,特別是低能低蛋白或缺乏微量元素(如鈣不足)、維生素(如維生素E缺乏)氨基酸(如賴氨酸不足)的日糧。

④突然變換飼料引起消化紊亂。

⑤供水不足,降低採食量,誘發乳房炎、便秘,泌乳量下降。

(3)管理及環境因素:

①天氣過熱,食量下降,沒有充足營養用於泌乳;天氣過冷,用於抵禦寒冷消耗大量營養。

②母豬分娩前後或哺乳期間注射應激反應大的疫苗。

③泌乳期間轉欄,突然受驚等。

④臨產時沒有消毒,如乳房乳頭,引起乳腺發炎,乳頭管不通。

(4)疾病因素:

①臨產或產後母豬便秘導致泌乳障礙。如運動不足,飲水不足,飼料中纖維供給不足或過高,慢性胃腸疾病,某些傳染病和熱性病。

②乳腺炎導致母豬泌乳障礙。乳房因傷口感染細菌引起乳腺炎,或因子宮炎症而繼發乳房炎症。

③急性子宮內膜炎導致母豬泌乳障礙。致病因素有環境衛生差、胎衣滯留、殘留死胎、消毒不嚴、產道損傷等。

④傳染性繁殖障礙導致母豬泌乳障礙。母豬因感染生殖與呼吸道綜合征、偽狂犬病、日本乙型腦炎、細小病毒病、繁殖障礙型豬瘟等疾病,患病母豬表現為死胎、流產、早產、產木乃伊胎及母豬發熱、厭食等症狀,同時引起子宮炎、乳房炎或少乳、無乳。

⑤母豬哺乳期腹瀉導致泌乳障礙。母豬因採食發霉變質飼料或因感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等疾病時,引起患病母豬水樣腹瀉,嘔吐厭食,導致泌乳減少。

⑥產褥熱(產後白血症)導致母豬泌乳障礙。母豬在分娩時因感染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綠膿桿菌等病原菌,病菌侵入血液並大量繁殖,產生大量毒素,引起母豬產後絕食高熱,呼吸急促,外陰流出褐紅色惡臭分泌物,泌乳障礙,嚴重時出現自身中毒現象。

(5)仔豬因素:持續泌乳需要仔豬吮乳刺激,母豬因帶仔頭數過少或一窩中弱仔多,仔豬對母豬吮乳刺激不足,致使母豬泌乳減少。這種現象臨床多見,初產母豬第一胎沒有仔豬吮乳的乳房,第二胎後發育不理想,而影響其以後的泌乳量。

B. 母豬無乳綜合征症狀是什麼怎麼治療

臨床症狀
患病母豬多為初產母豬、過肥母豬和老齡體弱母豬,均在產後3~4d內發病,發病母豬在分娩時多數分娩無力,分娩時間長,排出胎衣緩慢。母豬在開始分娩到分娩1~2d內有乳,仔豬哺乳正常。但在產後24~48h左右泌乳減少或完全無乳。乳房及乳頭縮小而干癟,乳房鬆弛或肥厚腫脹,但擠不出乳汁。患豬食慾不振,精神萎靡,體溫升高,39.5~41.5℃,心跳、呼吸加快。個別母豬便秘,鼻吻乾燥,嗜睡,不願站立,喜伏卧,對仔豬的吮乳要求沒反應,感情冷漠。

仔豬吮乳時間延長,經常用頭撞擊乳房,用嘴拉扯乳頭。吸吮乳頭無乳後轉搶吸吮其他乳頭,發出尖叫聲。因飢餓缺乏營養,漸漸消瘦;鼻吻乾燥,被毛粗亂,皮膚蒼白;糞便呈粒狀,少而干硬,重者不排糞尿。嗜睡,有的被餓死,有的無力,睡在母豬周圍的被母豬踩死或壓死;個別倖存者生長遲緩,體質虛弱。

治療
激素療法。肌肉注射乙烯雌酚4~5mL,ld2次。有乳汁但泌乳不暢者,肌肉注射縮宮素5~6mL,2d後恢復泌乳。注射蘇州第一獸葯廠生產的"催乳靈"2~3mL,每天2次;或使用台灣派斯德公司生產的"母奶愛",在促乳同時可以防止母豬乳房水腫,乳房炎等症。用0.2%高錳酸鉀溶液浸濕毛巾按摩病豬乳房,每天3~5次,每次20min.並且每隔幾小時擠奶l0~15min,有助於降低腫脹,消除炎症,促進乳房血液循環和放乳。

C. 有哪些疾病能導致豬群變瘦

臨床上病豬如出現肋骨顯露,髂骨翼突出,腹壁瘦削,走路時四肢搖晃,應作為消瘦對待,病豬出現消瘦大多為某些疾病的後期症狀,或因營養消化吸收機能減退,代謝紊亂所致。

一、豬 瘟

慢性病例消瘦、貧血、衰弱、伏卧,行走緩慢、無力,有時有低熱,食慾時好時壞,便秘、腹瀉交替發生。

有的在耳尖、尾尖、四肢皮膚上發生壞死,甚至脫落,病程可達1個月以上。

有些毒力較弱的豬瘟病毒引起溫和型豬瘟,死亡以仔豬居多,成年豬多呈慢性經過。

剖檢時,在豬盲腸和結腸黏膜上形成特殊的紐扣狀潰瘍,潰瘍從淋巴濾泡開始,向外呈同心輪層狀潰瘍,突出於黏膜表面,呈黃綠色或黑褐色,中央凹陷,但並非每頭病豬都有此變化。

二、血凝性腦脊髓炎

本病病原為血凝性腦脊髓炎病毒,屬冠狀病毒科。

本病有兩種病型,一是腦脊髓類型,另一種以嘔吐、衰弱為主要特徵。

仔豬多在出生後2~3天發病,出現嘔吐、便秘,哺乳停止等症狀,嚴重病例發生劇烈嘔吐而陷入脫水、飢餓狀態。

日齡小的仔豬死亡,耐過不死的豬衰弱,發育不良成為僵豬。

三、瘦母豬綜合征

本病是母豬在產後甚至仔豬斷奶後2~3星期內,以迅速消瘦為主要特徵的疾病,其病因不詳。

有人認為是母豬產後泌乳,當缺磷或缺鈣時,為滿足泌乳需要而動用體貯備而引起發病。

也有人認為母豬在妊娠、產後營養供給不足,體貯備動用過多,因而出現迅速消瘦的現象。

病豬除消瘦,體溫略有下降外,無其他變化。有些疾病也會造成母豬消瘦,如慢性豬瘟、豬丹毒、豬鏈球菌病、蟎蟲病、蛔蟲病、舌道口線蟲病、紅色舌圓線蟲病等。

仔豬因閹割造成腸管與腹膜粘連,過度擁擠等也可造成消瘦。

中國養豬網

四、痢 疾

本病病原體為豬痢疾密螺旋體。

因病豬水瀉,排出紅、白相間的膠腖樣物質,表現為脫水、消瘦、貧血,生長發育停止,多呈惡病質。

本病傳入豬場後呈散發,經數月才擴散到全群,康復後經一定時間又可復發,反復發作。

剖檢可見病變局限於大腸,大腸黏膜腫脹,有帶粘液、血液的纖維素覆蓋,還出現壞死,外觀呈麩皮或豆腐渣樣,剝去偽膜暴露出淺表的糜爛面。

根據疾病的流行特點、症狀及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

用暗視野顯微鏡尋找糞便或大腸黏膜內痢疾密螺旋體進行確診。

五、副傷寒

本病由豬沙門氏菌引起的亞急性或慢性腸炎,病豬體溫升高,逐漸消瘦,生長停滯,貧血。

病豬長期反復腹瀉,呈灰白或黃綠色,惡臭、水樣,混有大量壞死組織碎片或纖維狀物,後軀沾有灰褐色糞便。

本病多發生於1~4月齡的仔豬。

病死豬剖檢可見盲腸、結腸和回腸呈壞死性腸炎,黏膜上淋巴濾泡腫脹,壞死後形成潰瘍,中央凹陷,四周隆起,表面覆有乾酪樣物質。

重者腸壁肥厚,硬如橡皮管。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症狀及剖檢變化,即可做出診斷。

六、仔豬黃白痢

仔豬黃痢是由病原性大腸桿菌引起的急性腸炎。

病豬呈劇烈水瀉,迅速消瘦、脫水,糞便呈黃色。

本病主要發生於初產母豬所生仔豬,第二胎仔豬也可發病,以2~3日齡的仔豬居多。

病豬隔數分鍾排腥臭味水樣糞便1次。病豬肛門鬆弛,肛周及後軀有糞土及墊料粘附在一起。

根據臨床表現及發病年齡即可診斷。

仔豬白痢由病原性大腸桿菌引起,但發病年齡稍遲,以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帶有腥臭的漿液狀稀糞為特徵。

本病發病率高,死亡率低,病豬脫水、消瘦。

根據病豬的發病年齡、糞便性狀不難做出診斷。

七、仔豬紅痢

仔豬紅痢是由C型產氣莢膜梭菌毒素引起的腸毒血症。

本病主要發生於1周齡以內的仔豬,死亡率較高。

仔豬在臨床上以排出血色糞便、腸壞死、病程短、病死率高為特點。

1~3日齡的仔豬最易發生,一旦侵入豬群,可長期在豬場存在。

仔豬出生後突然下血痢,後軀沾滿血樣糞便,因衰竭、虛脫而死亡。

耐過未死的仔豬消瘦迅速,嚴重失血、脫水,多於第三天死亡。

部分仔豬出血較少,糞便呈黃色清液狀,內含灰色壞死組織碎片。

亞急性者仔豬逐漸消瘦,於出生後的第5~7天死亡。

剖檢可見腹腔內有櫻紅色積液和壞死性腸炎,腸壁肥厚,彈性消失,表面淺黃,黏膜表面附有灰黃色壞死偽膜,容易剝下。

D. 母豬無乳綜合征是怎樣發生的

母豬無乳綜合征又稱泌乳失敗,是指母豬產後表現缺乳或無乳,厭食,精神委頓,體溫升高,便秘,排惡露,對仔豬反應冷淡等一系列症狀,是產後母豬常發病之一。本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如母豬妊娠期飼料配合不全,營養成分如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等缺乏;傳染因素如大腸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放線菌、梭狀芽孢桿菌等病原感染能引起乳房炎而使乳房出現病理變化,最終導致泌乳失敗;應激因素如日糧結構突然改變、氣候突變、豬舍濕度發生變化、長途運輸、母豬由懷孕豬舍轉移至產仔豬舍、擁擠、驚嚇、雜訊。另外,內分泌失調,乳腺發育不全,過早交配,年齡過大,難產,低鈣症,母豬運動不足等也可引發本病。

E. 引起豬繁殖障礙的疾病有哪些!這些病還有哪些症狀!

母豬泌乳障礙,公豬繁殖障礙,母豬妊娠障礙屢配不孕,或母豬妊娠發生流產、死胎、產仔不足和木乃伊胎。

母豬流產前多無臨床表現,少數有短時體溫升高、食慾消失等症狀,但能很快恢復。發生死胎的母豬妊娠期正常或推遲,產前胎動減弱或無胎動,產仔的過程中同時出現活仔和死仔,或全部都是死仔,一般分娩較順利。有的母豬在妊娠期,部分胚胎在早期被感染死亡後被母體吸收,致使產仔數減少,一般產仔數在5頭以下。

母豬患了無乳綜合症,母豬在分娩時或分娩後數小時內出現呼吸急促、發熱,乳房腫大發硬,擠不出乳汁,拒乳等症狀。

(5)母豬綜合征是怎麼原因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對於母豬,要通過觀察三臟(即眼周臟,耳廓臟,脊背臟)等現象的嚴重程度,通過對母豬產程長短的分析來判定母豬的體況及健康程度,對於仔豬,要通過觀察仔豬的活力、均勻度、腹股溝淋巴結、胎糞排出時間、腹瀉率等來判定仔豬及母豬的健康程度。

耳廓臟——問題的中級階段:毛根滲血時間長了就會形成耳廓臟。耳朵里的臟東西洗掉之後,耳朵表面會顯出很多出血點。說明耳朵里的臟東西不是簡單的粉塵、泥土形成的,是血液游離出來時間久了形成的。

F. 哪些疾病能引起豬的繁殖障礙

豬繁殖障礙性疾病又稱豬繁殖綜合征,以妊娠母豬發生流產、死胎、木乃伊、無活力弱胎和公豬不孕症為主要特徵。我國的一些豬場、養豬小區和養豬戶都不同程度存在或發生豬繁殖障礙,嚴重危害我國養豬業生產。

豬繁殖障礙病病因很復雜。目前,我國流行的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豬繁殖障礙,主要疾病包括細小病毒病、偽狂犬病、乙型腦炎、豬瘟和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豬藍耳病)。另外,布氏桿菌、衣原體、豬鉤端螺旋體、豬棒狀桿菌等病原體也能引起豬繁殖障礙病。

其他中毒病以及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也可引起母豬流產等繁殖障礙。中毒病如有機磷中毒、硒中毒、無機氟化物中毒、馬鈴薯中毒、豬青黴毒素中毒;維生素缺乏如維生素A缺乏症、維生素B2缺乏症;微量元素缺乏如豬銅缺乏症、鋅缺乏症、錳缺乏症,都可引起豬的繁殖障礙。

G. 母豬產後泌乳障礙綜合征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母豬產後泌乳障礙綜合症,又稱乳房炎—子宮炎—無乳綜合征。本病可引起母豬產後泌乳量減少,乳稀如水,乳有凝乳;還會造成部分產後母豬長期不發情、發情不規律、窩產仔數減少,嚴重的原因母豬淘汰;仔豬生長發育不良,低血糖、腹瀉,死亡率增加,甚至整窩仔豬死亡。

發病原因是什麼?

2、清潔子宮。用碘溶液灌注子宮。將25克碘和50克碘化鉀溶於500毫升蒸餾水中,製成5%的溶液。取5%碘液20ml,加蒸餾水500-600ml,配製成子宮灌注液,母豬37℃~38℃下輸注100ml子宮灌注液一次。作用機制是碘有很強的殺菌作用,能活化子宮,加強子宮滲出,起到子宮自凈作用,促進子宮恢復。

子宮灌注後肌注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3~5mg,用葯後5~6小時肌注催產素注射液10~30單位,以促進宮頸張開和子宮收縮排出液體。

H. 什麼是豬應激敏感綜合征如何預防

豬應激敏感綜合征(PSS)是一種遺傳疾患。在比較劇烈的應激條件下,如爭斗、驅趕、長途運輸、高溫或用氟烷氣麻醉等,這時豬出現呼吸急促、皮膚紅塊和發紺等。如出現肌肉僵直和體溫升高,則4~6分鍾內死亡。如生產中沒有遇到強烈的刺激,表現為生長速度慢、採食量低、母豬產仔數較少、生長豬死亡率較高,屠宰後服體易產出品質非常差的肉。有關PSS與養豬業經濟效益報道表明,PSS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 生產實踐中可以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進行基因檢測,准確地診斷出哪頭豬可能患PSS,並加以淘汰。飼養管理上,生產實踐中,不要粗暴對待豬只;驅趕豬時可以用寬1米、長3~4米的木板;避免豬舍太擁擠,使豬只間爭斗增多;豬舍內要有良好的通風設備。如果發現個別豬出現了PSS症狀,不要圍觀,切忌移動,給豬注射降溫葯和強心針等,或立即用一桶涼水倒在豬的肩部至尾部,讓豬安靜地躺在地上,過幾分鍾發病豬就可恢復正常。

I. 怎樣治療母豬無乳綜合征

答:母豬無乳綜合征又稱母豬泌乳失敗,是母豬產後的常發病之一,其特徵是在母豬產後13天逐漸表現少乳或無乳、厭食、便秘、對仔豬淡漠等。仔豬由於得不到充足的母乳而變得瘦弱,易發病,死亡率較高,給養殖業造成嚴重的損失。病豬常在分娩後13天發生乳汁減少或停止。母豬表現食慾不振,精神沉鬱,體溫升高,糞便干、少,對仔豬表情淡漠,甚至不允許仔豬吮乳。有些母豬雖然允許仔豬吮乳,但放乳時間很短,仔豬吮乳量少。因乳腺炎造成泌乳失敗的母豬可見乳房腫大,觸診疼痛。非傳染性因素引起的泌乳失敗,除母豬表現無乳以外,其他症狀多不明顯。

治療:①激素療法。肌內注射己烯雌酚45毫升,每天2次;或肌內注射縮宮素5~6毫升,每天2次。②肌內注射常量青黴素、鏈黴素或磺胺類葯物,消除炎症。③也可通過對母豬乳房按摩、仔豬吮乳促進母豬乳房消炎、消腫和排乳。

預防:應激因素在許多情況下是引起母豬泌乳失敗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採取綜合管理措施減少應激。除必要的獸醫防疫措施之外,還要搞好豬舍內環境的管理,如控制好產房的溫度、濕度,降低雜訊,避免粗暴管理,保持良好的衛生和環境條件,供給全價的飼料等。

J. 豬發生應激綜合征時有哪些表現

由於應激原的不同,作用時間的不同及豬品種和遺傳性的不同,豬的應激現象各式各樣,有的豬對一些應激因素敏感,有的豬則不敏感。有人利用氟烷(一種麻醉劑)檢測豬對應激的敏感度。對氟烷高度敏感的豬,表現為用氟烷試驗時體溫快速升至43~45℃,呼吸困難,肌肉震顫或僵硬,出現嚴重酸中毒症狀,屠宰可發現「白肌肉」的變化。凡是氟烷陽性者稱為應激易感豬;陰性者稱為應激抵抗豬或應激不易感豬。
臨床上豬的應激表現主要有以下形式:
(1)急性死亡這是應激表現最嚴重的形式。個別應激敏感豬在受到抓捕、驚嚇或注射時突然死亡;有的公豬在配種時,由於興奮而急性死亡,有些豬在車船運輸中突然死亡。(2)豬應激綜合征應激綜合征的病理反應過程稍長,可見到一系列的症狀。因應激原和作用時間的差異而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①豬心性急死又叫心性急死、致死性昏厥、心肌變性及地方性猝中、急性心衰竭等。主要特點是急性死亡和心肌及全身橫紋肌變性。仔豬和育成豬都可發生,死亡多突然發生於酷熱的季節,事先無任何症狀。②桑葚心病主要發生於3~4月齡的小豬,常突然暴發死亡。病因不明。最典型的病變是心肌廣泛出血而使心臟外觀狀如桑葚。③豬應激性肌病發生於肥豬,主要特徵是宰後肌肉水腫、變性、壞死及炎症。眼觀色淡,有滲出液,質地松軟。豬應激性肌病有三種。國外報道有兩種,一種是PSE豬肉,又叫水豬肉;另一種是背肌壞死,後者以背肌壞死為主要特徵。我國有一種以腿部肌肉炎症壞死為主的肌病,稱為腿肌壞死,病變性質與背肌壞死相似,但發生的部位不同。
PSE肉宰後45分鍾的pH低於6.0,肌纖維分離,肌肉保水性差,紋理粗糙,不宜做新鮮肉,煮熟後耗損大,口味也不好,加工出次品,在國外全部廢棄。
④暗豬肉又名DFD豬肉,即豬肉色澤深暗,質地粗硬,切面乾燥。DFD豬肉的發生主要是由於所受應激原作用的強度小而時間長,肌糖消耗較多,糖原貯備水平低,體內乳酸生成少並被呼吸性鹼中毒所產生的鹼中和,故出現DFD肉變化。這種肉保水能力差,切割時沒有液體滲出。⑤豬惡性高熱綜合征多見於待宰的肥豬。使用某些全身麻醉葯物,如氟烷、琥珀酸膽鹼和氯仿等可引起某些敏感豬產生與葯物葯理作用無關的應激綜合征。前期表現肌顫抖和尾發抖,繼之表現呼吸困難,體表有充血紫斑,體溫迅速上升,可達42~44℃,心跳亢進,後肢痙攣收縮。重者,進一步發展導致全身無力,肌肉僵硬,體溫過高,最後死亡。⑥豬胃潰瘍在集約化管理、機械化飼養以來,由於完全舍飼,更為常見。我國曾經在北京、長春、武漢等地進行過調查,其發生率達84%。病豬平時無明顯症狀,常常在運動、斗架、運輸中突然死亡。因此,歸類於應激綜合征。主要是由於潰瘍灶大出血而致。⑦大腸桿菌病豬的消化道存在著條件性病原微生物菌群,應激時,動物的抵抗力降低,可成為致病性微生物。環境中的致病性微生物此時也易繼發侵入,釀成疾病。無論是仔豬黃痢、豬水腫病都被認為與應激有關。⑧母豬乳房炎—子宮內膜炎—無乳綜合征又稱產褥期無乳綜合征。主要表現是產後無乳或少乳,食慾不振,發熱,強直,乳房腫脹和陰門排出污穢物。母豬死亡率1%~2%,仔豬因飢餓、低血糖、下痢和母豬擠壓而死亡20%~80%。⑨豬咬尾症當飼養密度高,天氣驟變,飼料變化時,豬易發生咬尾。有咬尾癖的豬往往對外界的刺激因素敏感,表現凶惡,食慾不振。發生咬尾的時間大都在下午。⑩生理異常肝即肝臟變性。多發生於待宰豬。運輸,擁擠,宰前絕食,驅趕,過冷過熱等應激因素,都可使豬的代謝發生紊亂而產生「生理異常肝」。主要表現為肝細胞顆粒變性、脂肪變性、肝糖原減少。豬體內皮下脂肪或其他內臟脂肪被動用,使血清中游離脂肪酸急驟升高。
(3)慢性應激死亡豬心臟肥大,以右心及中隔最為明顯;腎上腺肥大;胃腸潰瘍等;無其他特殊病理變化。這可能是由於應激原作用的強度不大,時斷時續,作用的方式和症狀比較隱蔽,容易被人們忽視。但不加以控制,這類應激也可能產生有害影響。例如噪音,冷應激、熱應激、飢餓及恐懼等都可能產生不良的累積效應,致使豬的生產性能下降,抗病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