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雞為什麼會下軟皮蛋
雞下軟皮蛋原因:
1、生理性因素的影響;連續產蛋:母雞在較長時間內連續產蛋,易導致生理機能衰退,常使蛋殼變薄或產軟殼蛋。所以,提高飼料質量,增加動物蛋白質飼料,並常曬太陽,加強飼養管理,促使蛋雞盡快恢復生理機能,才能確保雞群正常產蛋。
2、管理因素;通風不良:雞舍通風不良,造成氨氣濃度過高,則引起呼吸性氨中毒,使雞體內失去較多的二氧化碳,致使形成碳酸鈣的碳酸根離子不足,影響對鈣的吸收,從而引起產薄殼蛋。所以,雞舍內要通風換氣,及時清理糞便,防止氨氣濃度過高。
3、飼料原因;在正常情況下,即營養充足(特別是礦物質)的情況下,蛋雞不應該下軟皮蛋或薄殼蛋,雞下軟皮蛋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鈣、磷或維生素D3,鈣是形成蛋殼和骨骼的主要成分。磷約有80%同鈣一起構成骨骼和蛋殼,其餘的分配在全身組織中,具有廣泛的生理作用。
(1)母雞下軟蛋是什麼原因擴展閱讀
產薄殼蛋病因
1、遺傳因素:不同品種的雞,蛋殼質量不同,如土種雞蛋殼較厚,外來品種雞蛋殼較薄,易破。所以,可用選種手段提高品種的蛋殼厚度,減少破蛋率。
2、產蛋時間:一般雞場上午8時左右飼喂,白天血鈣濃度高,蛋雞在成蛋過程中鈣的分泌量充足,所以一般下午產的蛋殼較厚。而上午10時前產的蛋通常是在夜間形成的,夜間母雞多處在休息狀態,採食量很少,血鈣濃度較低,所以上午產的蛋一般蛋殼較薄。
3、年齡影響:一般較老的母雞生的蛋較大,但蛋殼相應較薄。因此,一般蛋雞喂養2年為宜。
4、甲狀腺機能失調:雞體內甲狀腺機能失調,會嚴重影響鈣的吸收利用,從而產薄殼蛋或軟殼蛋。喂3-5天甲狀腺素片能很快使蛋殼變硬。
5、換羽:母雞換羽期間生理變化較大,也會使蛋殼變薄,破蛋增加。因此在換羽期要用整粒大麥供雞自由採食3-5天,可加速人工換羽,很快恢復產蛋並提高蛋殼質量。
管理因素
1、通風不良:雞舍通風不良,造成氨氣濃度過高,則引起呼吸性氨中毒,使雞體內失去較多的二氧化碳,致使形成碳酸鈣的碳酸根離子不足,影響對鈣的吸收,從而引起產薄殼蛋。所以,雞舍內要通風換氣,及時清理糞便,防止氨氣濃度過高。
2、雞舍溫度: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蛋殼質量。氣溫高於32℃時,雞體散熱困難,食慾下降,採食量減少;長期高溫會破壞雞體的營養平衡,引起代謝改變,使雞的甲狀腺機 能下降,導致雞體內鈣量不足,易產薄殼或軟殼蛋。
氣溫低於零下12℃時,雞採食量會減少,蛋殼也會變薄。因此,夏季應通風降溫,冬季要防寒保暖,使雞舍內溫 度保持在15℃-25℃之間,並根據季節調整產蛋雞日糧中能量、礦物質、蛋白質的濃度,來提高產蛋率和蛋殼質量。
飼料中添加0.5%-1.5%小蘇打混合飼料,可提高蛋殼強度,大大減少薄、軟殼蛋。冬季日糧中添加0.5%-1.0%辣椒粉,以使雞增熱,提高抗寒能力,同時增加供暖。
飼料原因
1、缺鈣:產蛋雞需 要大量的鈣來形成蛋殼,日糧中缺鈣會產薄殼蛋或軟蛋。1隻雞每天採食50克-70克飼料,雞對飼料中鈣的利用率僅60%,單靠飼料中的鈣是不夠的。所以在 雞配合飼料中應添加3%-4%的貝殼粉以補充不足。
2、缺乏維生素D:即使日糧中鈣磷充足,也會使鈣、磷吸收和代謝作用產生障礙,導致蛋小、畸形、殼薄和軟殼,產蛋量和孵化率下降等。
所以,獲得維生素D最經濟有效的辦法是讓雞多曬太陽,使皮膚和羽毛含有的7-脫氧膽固醇,經紫外線的照射後轉化成維生素D3而被吸收利用。
生產中一般在日糧中添加維生素D3。用魚肝油作為日糧中 維生素D的補充劑和維生素D缺乏症治療葯物,可獲得滿意效果。
3、缺磷:磷對雞的骨骼、蛋殼和體細胞的形成,以及對碳水化合物、脂肪和鈣的利用有重要作用。尤其母雞需要更多磷,因為蛋黃中含有較多的磷。雞日糧中磷的需要量為0.6%,其中有效磷應含0.5%。所以飼料中須加1%-2%的骨粉或磷酸鈣,以補充鈣磷不足。
4、鈣磷比例不當:不論是鈣多磷少或是磷多鈣少,對雞的健康、生長和產蛋及蛋殼質量都會產生不良影響。一般日糧中鈣、磷比例應以6-8:1為宜。
如二者比例不當,將導致產薄 殼或軟殼蛋。由於雞蛋殼的鈣化主要發生在頭天晚間,所以應適當延長傍晚採食時間。因此,每天傍晚給雞補喂貝殼碎粒或骨粉,能提高蛋殼質量。
5、飼料霉變:飼料因保管不善而發生霉變,喂雞後致使雞的肝臟、腎臟等被黃麴黴素侵害,從而破壞了維生素D在雞體內的代謝,導致雞的體重減輕,飼料報酬降低,抗病力差,產蛋量減少,蛋殼變軟。因此,要妥善保管飼料,以防發潮霉變。
6、添加劑使用不當:合理使用添加劑,能提高產蛋率和蛋殼質量。但目前我國使用的各種飼料添加劑中所含成分大不相同,必須根據雞群情況從中選擇適合的添加劑,並掌握好合理用量。
管理
一、增加光照 冬季晝短夜長,易造成光照不足,影響蛋雞產蛋。為此,在早晨和晚上用燈光補充,平均每平方米用3瓦的燈為宜,保證每天光照14~16小時。
二、防寒保暖 蛋雞較適宜溫度為21℃~23℃,低於這個溫度就會耗料多、產蛋少。為此冬季門窗要用草簾遮圍,有條件時可採用取暖設備或頂棚搭塑料薄膜,以保證雞產蛋所需的溫度。
三、精心飼喂 冬季蛋雞日糧要特別注意營養均衡。除了保證蛋雞所需的能量和蛋白質飼料外,還要注意補充多維素,適當增加切碎的胡蘿卜和青料。晚上飼喂時間可適當延遲。要少喂勤添,保證產蛋雞有足夠的營養。
四、注意飲水 冬季要按時給蛋雞以足夠的溫水,以保證雞對水分的需求,最好給雞飲大蒜水。大蒜不但能健脾胃,促進食慾,幫助消化,而且能增強蛋雞的抗病能力,對雞瘟、感冒、腸道病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五、注意通風 冬季,雞群多為封閉式飼養,舍內通風不良,易受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碳、硫醇等有害氣體的侵襲,直接影響蛋雞的健康,還很容易引發各種疾病,所以要注意雞舍的通風換氣。
注意正確處理通風換氣與保暖的關系,每天要及時掃除糞便,並根據風力大小,確定開窗通氣的時間,降低舍內有害氣體的濃度,給蛋雞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減少疾病的發生。
無黃蛋
或稱小形蛋、小蛋,蛋形很小。這種蛋與正常蛋大小相差很懸殊,只相當於鴿蛋、雀蛋那麼大,約為一般蛋的1/10,開頭有的過長或過圓,也有正常的,通常缺少蛋黃。
雞生這種蛋,農村認為是不祥之兆。其實是由於異物如脫落的黏膜組織、小的凝血塊(由於排卵時卵泡出血所致);
腸道中的蠕蟲(有時也會偶然向上移行而達於輸卵管)等落入輸卵管內,刺激輸卵管的蛋白分泌部和子宮,分泌出蛋白和蛋殼,包裹在異物的周圍,於是形成了一個沒卵黃的無黃蛋,這不是種疾病而僅僅是偶然的巧合。
無黃蛋通常是小蛋,而小蛋不一定是無黃的,有時發現小蛋內蛋白包著一部分蛋黃,這種有蛋黃的小蛋是由於卵黃成熟脫落時,母雞受驚亂飛,以致成熟的卵黃一部分落於腹腔內;
而另一部分落於輸卵管,這樣小量的卵子碎塊也和正常的卵子一親,能夠刺激輸卵管分泌蛋白,因而形成子有少量蛋黃的小蛋。如果經常生這種很少的異常蛋,可能是由於輸卵狹窄或阻塞的關系。
雙黃蛋
在一個雞蛋中有兩個蛋黃的叫雙黃蛋,在一個雞蛋中有三個蛋黃的三黃蛋。
生雙黃蛋很普遍,一隻母雞有時會在同窩蛋內生下幾個雙黃蛋,不過雞群中一般只有很少內只母雞全生雙黃蛋。
三黃蛋
三黃蛋則極少見。出現這種異常蛋的原因是卵巢的定時機能失常(在正常情況下雞在26小時間隔期內卵巢釋放出一個卵黃)。
母雞一次排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卵子或成熟時間過近,排卵後在輸卵管內相遇被蛋白包在一起,因而形成雙黃蛋或三黃蛋。
初產母雞生雙黃蛋的比率比老母雞高一些,這是因為初產母雞體質強健,生活力旺盛,排卵能力強。在早產的小母雞中也容易產多黃蛋,因為小雞雞性器官過未完全成熟,不能完全控制正常排卵。
此外,喂給蛋白質飼料過多,卵巢內的卵子發育略述,有二個或三個蛋黃同時落入輸卵管內也會形成。雙黃蛋因較通常的蛋大一些,所以容易引起輸卵管破裂、肛門撕裂、或引起啄蛋癖的發生。
多膜蛋
殼膜一般僅二層,但也有三、四層的,這是由於第一次殼膜組成後,又退回殼膜分泌部,殼膜再度分泌,而形成了多膜蛋。
血斑蛋
雞蛋打開後,在蛋黃上有血塊的叫血斑蛋,這是由於母雞的排卵巢血管微破,血液流入蛋中,蛋黃上被染有血絲。也有是遺傳性質的。
飼料中如果缺乏維生素K,也會發生。如果肛門出血,則所生的蛋,蛋殼上附有血斑。有時蛋黃也有血株。
② 雞生軟蛋是什麼原因
原因是: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在母雞的食物里,需要含有大量的鈣質,如果食物中缺乏鈣質或維生素 D ,或因注射雞瘟疫苗後的反應、或因雞受驚後輸卵管蠕動加強,卵殼來不及形成就產出等就可能產出軟殼蛋。
內殼膜約為前者厚度的1/3,附著在外殼膜的內層,空氣能自由通過此膜。內殼膜與外殼膜大多緊密接合,僅在蛋的鈍端二者分離構成氣室(air sac)。氣室是待蛋產出之後才出現的,是體內外溫差所導致的收縮而在殼膜間形成空隙;若蛋內水分遺失,氣室會不斷地增大;待受精卵孵化時,隨胚胎的發育而增大。
(2)母雞下軟蛋是什麼原因擴展閱讀:
卵殼由內層卵殼膜、氣室、外層卵殼膜、真殼、護膜構成。內層卵殼膜和外層卵殼膜統稱卵殼膜。這兩層膜在其他部分緊貼,但在鈍端分開形成氣室。內層膜厚度只有外層膜厚度的 1 /3 。卵殼膜呈半透明,只允許水和小分子物質通過,主要由角蛋白和少量碳水化合物構成。卵殼膜在胚胎發育中能維持鳥類滲透壓和呼吸作用,保護胚胎。
真殼主要由有機質(2%) 和鈣鹽(98%) 組成,也有少量檸檬酸根、磷酸根和鈉、鉀、鎂,它們的成分和比例在不同鳥類是有差異的,如家雞卵殼有機物與無機物的比為 1∶50 。護膜呈全封閉狀,為透明蛋白質薄膜。但鷗類蛋沒有護膜。護膜分為兩層,內層緊粘真殼,含有紅褐色素、藍綠色素等,形成斑狀紋理,外層護膜形成卵殼的底色。
護膜不影響卵的氣體交換,但可阻止卵中水份的過度喪失並防止微生物侵入,因此這就是洗過的雞蛋易壞的原因。卵殼上有氣孔,高倍鏡下觀察,氣孔為橢圓形 ( 雞 ) 或圓形 (鷗鳥) 。孔道似漏斗狀,從外向內越來越窄。氣孔的分布不均勻,鈍端的氣孔密度常大於銳端的氣孔密度。
③ 母雞為什麼會生軟殼蛋
母雞會生軟殼蛋的原因:
1、遺傳因素:
如白殼雞蛋厚度就較粉殼雞蛋稍大。
2、產蛋周齡:
蛋殼強度和蛋殼厚度隨著蛋雞的產蛋周齡增長而降低,子宮部腺體分泌會隨著雞的老齡化分泌功能下降,因此越是產蛋後期蛋殼質量就越差,破損蛋也就越多。另一方面老齡產蛋雞對鈣的吸收能力降低,因此產蛋後期特別容易出現軟殼蛋。
3、營養因素:
(1)日糧中缺鈣和磷: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約佔94%,蛋雞產蛋期每天攝入的鈣主要是滿足產蛋的需要,一隻雞每天約需鈣3~3.5g,因此產蛋期必須選擇含鈣量較高的日糧。
(2)鈣磷比例不當:蛋雞對鈣的吸收能力受磷的影響,只有鈣磷比例保持平衡時才能更好的利用鈣,二者比例不當會導致產軟殼蛋、薄殼蛋。
(3)缺乏維生素D3:VD3調節機體鈣磷代謝,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和骨骼鈣化,可提高蛋殼質量和產蛋率。沒有VD3機體中的鈣根本就無法吸收。VD3可通過陽光照射,自身合成。家禽體表覆蓋羽毛,且雞舍密閉無法獲得足夠太陽光。因此日糧中添加有活性VD3尤為必要。
4、環境因素:高溫高濕、雞舍通風不良、二氧化碳、氨氣等有害氣體達到一定濃度時,會使血液中碳酸濃度下降,蛋殼變薄。
5、應激:應激不僅影響產蛋率,而且影響雞蛋品質,導致軟殼蛋,破殼蛋。
6、飼料霉變:黴菌毒素侵害肝臟、腎臟,破壞維生素D在體內的代謝,導致雞群抗病力差,導致產蛋量下降,產軟殼蛋、薄殼蛋。
7、疾病:輸卵管炎、新城疫、傳支、慢性呼吸道等很多疫病都會使蛋殼變薄,增加破損率,甚至出現軟殼蛋。
(3)母雞下軟蛋是什麼原因擴展閱讀:
母雞補鈣:
一般選擇下午至熄燈前部都可以。選擇下午的2-5點鍾,因為上午雞吸收的鈣大部分儲存在骨骼內,而下午或晚上吸收的鈣,才直接用於當天蛋殼的形成,另外,下午2-5點鍾也是雞一天中的採食高峰,食慾是最強,吃的最快最多。
④ 雞下軟蛋啥原因
雞下軟殼蛋的原因:
1、亂喂添加劑:實踐證明合理使用添加劑,能提高蛋殼質量。但當前我國使用的各種飼料添加劑很多,必須從中選擇適合於雞群的添加劑,並掌握好合理用量。否則會打破雞體內各種營養素的平衡和正常的物質代謝,使蛋殼出現變薄現象。
2、日糧中缺少鈣和磷:產蛋雞需要大量的鈣來形成蛋殼,缺鈣就會產薄殼軟殼蛋。一隻雞每天採食飼料130克左右,但飼料中鈣的利用率僅為60%,因此單靠飼料中的鈣是不夠的,必須在配合飼料中添加3%~4%貝殼粉或優質石灰、石碎粒,或將螺蚌、蛋殼、骨頭搗碎喂雞,以補充鈣、磷不足,效果良好。產蛋雞還需要較多的磷,因為蛋黃中含有磷成分。雞的日糧中磷的需要量為0.6%,其中有效磷應含0.5%。礦物質飼料中的骨粉、磷酸鈣等含鈣和磷都多,其中鈣比磷多1倍,是雞最好的鈣磷補充飼料。
3、缺乏維生素D:維生素D能促進鈣磷吸收利用,調節血液中的鈣磷平衡,有利於骨骼和蛋殼的形成。缺乏維生素D時,即使日糧中鈣充足,也會使鈣、磷的吸收和代謝作用發生障礙,導致蛋小、殼薄、軟殼,產蛋量下降,孵化率降低等。因此舍飼的雞群每天要在日光下照曬2小時以上,並添加適量魚肝油以補充維生素D。
4、缺水:水不但是營養物質的溶劑,而且也是很重要的營養物質之一。水起著幫助消化、吸收、輸送營養物質和代謝產物,排出廢物及調節體溫等作用。雞體內和蛋內分別含有64%~75%和70%左右的水分。所以產蛋母雞若24小時飲不到水,則會1個月不產蛋,或總產蛋量下降30%左右,同時薄殼軟殼蛋明顯增加。
5、溫度過高過低:雞產蛋最適宜的環境溫度是13~25℃。當氣溫超過30℃時,雞體散熱困難,食慾下降,採食量少。長期高溫會破壞雞體的營養平衡,引起代謝改變,使雞的甲狀腺性能減弱,導致鈣量不足,降低蛋殼在子宮部的形成能力。同時由於天氣炎熱,雞張口呼吸喘氣,體內碳酸增加,從而也阻礙了鈣的吸收利用。困此夏季雞體要剪毛,留翅羽當扇,並加強舍內通風降溫。另外,用0.5%~1.5%小蘇打料喂雞,可提高蛋殼強度,大大減少薄軟殼蛋。相反,在氣溫低於5℃時,雞採食量減少,蛋殼也會變薄。因此應在日糧中添加0.5%~1%辣椒粉,以使雞增熱,提高抗寒能力,同時實行人工取暖。
6、黃麴黴素中毒:飼料常因保管不善而發生霉變,喂雞後致使雞的肝臟、腎臟等被黃麴黴素侵害,從而破壞了維生素D在雞體內的代謝,導致雞的體重減輕,飼料報酬降低,抗病力差,產蛋量減少,蛋殼變薄變軟。
7、甲狀腺機能失調:雞體內甲狀腺機能失調,會嚴重影響鈣的吸收利用,從而產生薄殼軟殼蛋,喂3~5天甲狀腺素片能很快使蛋殼變硬。
8、換羽影響:母雞換羽期間生理發生大變化,也會使蛋殼變薄、破蛋增加。因此在換羽期要用整粒大麥供雞自由採食3~5天,可加速換羽,很快恢復產蛋並提高蛋殼質量。
9、長期連產:由於長期的連續產蛋,易導致母雞生理機能紊亂衰退,常使蛋殼變薄而產軟殼蛋。因此,必須提高飼料質量,增喂蛆等動物性蛋白飼料,並常曬太陽,加強飼養管理,促使產蛋雞盡快恢復生理機能,確保產蛋質量。
10、雞齡過大:一般老齡母雞生的蛋較大,但蛋殼則相應較薄。因此一般蛋雞連續喂養2年為宜,否則不僅薄殼軟殼蛋逐年增多,且降低經濟效益。 11其它不利因素:雞傳染性氣管炎、雞瘟、雞白痢、腸炎以及破壞生殖系統的其它疾病,也會使雞產薄殼軟殼蛋,如感染球蟲病則更甚。
下軟蛋需要補充:
在飼養過程中,普出現一定數量的軟殼蛋薄殼蛋,特別是高峰前最嚴重,從而影響了經濟效益,主要是因為雞的鈣入量,沒有達到產蛋期的正常需要,下面推出一種簡便的預防方法,只是補充蛋殼粉、貝殼粉,就可達到明顯的效果。
一、鈣的選擇
最好選擇蛋殼粉,其次貝殼粉。因為蛋殼粉大小均勻,雞喜歡吃。其它鈣料大小不一,並影響啄食,從而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補鈣的時間
一般選擇下午至熄燈前部都可以。但最好選擇下午的2-5點鍾,因為上午雞吸收的鈣大部分儲存在骨骼內,而下午或晚上吸收的鈣,才直接用於當天蛋殼的形成,另外,下午2-5點鍾也是雞一天中的採食高峰,食慾是最強,吃的最快最多。
三、補鈣數量
根據軟皮薄皮所佔的比例而定,一般的大群軟皮和薄皮其比降失。雞不願意啄食為合適,如果蛋殼粗糙,突起的鈣點,說明補鈣過多。一般具體用量:100隻雞1斤左右為准。
四、補鈣方法
可在每天下午2點以後,讓雞將料槽內飼料吃空,控半個小時料,然後將鈣 撒入槽內,如果定時喂料,可在下喂料前進行補鈣,然後在喂料,這種方法試用多次可達到理想的效果。
⑤ 我家母雞經常下軟蛋是怎麼回事應該怎麼治療
雞為什麼下軟殼蛋?1、亂喂添加劑。2、日糧中缺少鈣和磷。 3、缺乏維生素D。4、缺水。5、溫度過高過低。6、黃麴黴素中毒(飼料因保管不善發生霉變)。7、甲狀腺機能失調。8、換羽影響(母雞換羽期間生理發生大變化,也會使蛋殼變薄、破蛋增加)。9、長期連產。 10、雞齡過大。11、其它不利因素。
治療方法:喂給葡萄糖鈣,能立即改善蛋殼的形成,產蛋即恢復正常。飼料補充一些含鈣豐富的礦物質飼料,如蛋殼粉、殼谷、骨粉、碳酸鈣粉等。在飼料中添加強效魚肝油,促進機體對鈣質的吸,。用速補21飲水或拌料來提高飼料營養濃度,達到營養均衡。
⑥ 家中的母雞總是喜歡生軟蛋,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軟殼蛋]:又稱薄殼蛋,這種蛋的厚度較正常的薄,輕輕撞碰或蛋壓蛋會立即破磁針。它的成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1、飼料中缺乏製造蛋殼的礦物質,主要是缺乏鈣或維生素D,或長期不斷高產,飼料中鈣質已不能滿足雞體合成蛋殼的需要。
2、飼料攪拌不勻,搭配不合標准,或鈣磷不按2:1的比例配紀念品,妨礙了鈣的吸收。飼料中缺乏錳,影響了鈣磷的代謝。
3、環境溫度過高,雞食慾減退,採食量相對減少,攝入雞體內的鈣質數量不能滿足雞體形成蛋殼的需要。
4、雞舍狹小、污穢、潮濕、雞群密度過大,母雞缺乏運動,致血管收縮,影響到局部的血液循環,使鈣磷不能正常地輸送到供應蛋殼組成部。
5、卵殼腺的機能不正常, 不能分泌充足的殼質。
6、母雞在產蛋前受到驚嚇,生殖系統神經機能受到干擾而發生紊亂,影響殼質的分沁。
7、由於黴菌毒素中毒,引起生殖道機能錯亂,卵巢機能喪失或退化,從而使枰雞產軟殼蛋,或產蛋量降低或失去繼續產蛋的能力。嚴重的雞群在清除這種毒素後也不能完全康復。
此外,發生疾病、用葯量、接種疫苗後短期內也會產軟殼蛋。
⑦ 雞生軟殼蛋是什麼原因
雞生軟殼蛋主要原因有三種,分別如下:
1、飼料缺乏鈣、維生素D導致雞產軟殼蛋
對策:一般在產蛋雞日糧中只加人1.5%-2.5%的鈣,其餘部分用貝殼碎片等來補充,這樣可提高蛋殼強度,降低破蛋率。開放式雞舍中通過雞曬太陽能使雞體內的7一脫氫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但密閉式雞舍內就不能完成這種轉化,必須從飼料中予以供應,產軟殼蛋時,鈣、維生素a、d一起補,效果更好。
2、雞長期處於不利環境導致雞產軟殼蛋
對策:因為夏季雞處在高溫環境下,體熱散發受阻,食慾減退,產蛋量減少,蛋殼變薄。所以應加強舍內通風,給雞提供一個涼爽的環境來消除高溫對雞造成的影響(即熱應激反應)。
3、出現其他應激反應導致雞產軟殼蛋
對策:防止應激反應除採取針對性措施外.應制定雞舍管理程序,並嚴格付之實施。飼養管理人員要固定,操作時動作要輕、穩,盡員減少進出雞舍的次數,保持雞舍環境安靜。並注意雞舍周圍環境條件變化,減少突然發生的事故。
(7)母雞下軟蛋是什麼原因擴展閱讀
飼料原因
1、缺鈣:產蛋雞需 要大量的鈣來形成蛋殼,日糧中缺鈣會產薄殼蛋或軟蛋。1隻雞每天採食50克-70克飼料,雞對飼料中鈣的利用率僅60%,單靠飼料中的鈣是不夠的。所以在 雞配合飼料中應添加3%-4%的貝殼粉以補充不足。
2、缺乏維生素D:即使日糧中鈣磷充足,也會使鈣、磷吸收和代謝作用產生障礙,導致蛋小、畸形、殼薄和軟殼,產蛋量和孵化率下降等。所以,獲得維生素D最經濟有效的辦法是讓雞多曬太陽,使皮膚和羽毛含有的7-脫氧膽固醇。
經紫外線的照射後轉化成維生素D3而被吸收利用。生產中一般在日糧中添加維生素D3。用魚肝油作為日糧中 維生素D的補充劑和維生素D缺乏症治療葯物,可獲得滿意效果。
⑧ 雞老是下軟蛋是怎麼回事
雞下軟蛋主要是由於以下原因造成的:
1、飼料中缺乏製造蛋殼的礦物質,主要是缺乏鈣或維生素D,或長期不斷高產,飼料中鈣質已不能滿足雞體合成蛋殼的需要。
2、飼料攪拌不勻,搭配不合標准,或鈣磷不按2:1的比例配紀念品,妨礙了鈣的吸收。飼料中缺乏錳,影響了鈣磷的代謝。
3、環境溫度過高,雞食慾減退,採食量相對減少,攝入雞體內的鈣質數量不能滿足雞體形成蛋殼的需要。
4、雞舍狹小、污穢、潮濕、雞群密度過大,母雞缺乏運動,致血管收縮,影響到局部的血液循環,使鈣磷不能正常地輸送到供應蛋殼組成部。
5、卵殼腺的機能不正常, 不能分泌充足的殼質。
6、母雞在產蛋前受到驚嚇,生殖系統神經機能受到干擾而發生紊亂,影響殼質的分沁。
7、由於黴菌毒素中毒,引起生殖道機能錯亂,卵巢機能喪失或退化,從而使枰雞產軟殼蛋,或產蛋量降低或失去繼續產蛋的能力。嚴重的雞群在清除這種毒素後也不能完全康復。此外,發生疾病、用葯量、接種疫苗後短期內也會產軟殼蛋。
治療雞下軟蛋的方法:
對症下葯,餵食含鈣量高的飼料,比如 蛋殼、骨粉等。
⑨ 母雞為什麼下軟皮蛋,喂什麼它吃可以預防
回答通常情況下,在雞飼料中加入紅辣椒粉、五加葉粉等物料可以提高母雞的產蛋量。在飼養母雞的時候,應把雞舍的溫度保持在18℃;同時要保持雞舍良好的通風,雞舍的濕度也不能過高;可以採用流動水槽給雞供水,每周還需要給雞提供2-3次淡鹽水。
一、雞吃什麼下蛋多(家養)
1、母雞吃什麼能夠增加產蛋量
(1)一般情況下,可以在雞飼料中加入紅辣椒粉,既可提高母雞的產蛋量,還可使雞蛋的顏色由淡黃色變深黃或者土紅色。
(2)也可以給母雞加喂刺五加葉粉,能夠提高母雞的產蛋量。
2、如何飼養母雞
(1)因為母雞適合在溫度為18℃的環境中產蛋,溫度太高太低都會影響雞的產蛋量,所以要嚴格控制好雞舍的溫度。
(2)在飼養母雞的時候,要保持雞舍良好的通風,雞舍的濕度也不能過高。
(3)如果有條件,可以採用流動水槽給雞供水,每周還需要給雞提供2-3次淡鹽水。
(4)同時,還應該根據母雞的年齡喂入適合的飼料。
二、雞下軟蛋怎麼辦應該喂它什麼
1、母雞下軟蛋應該喂什麼
一般情況下,當母雞下軟蛋了是因為體內缺鈣,這時可以給它補充貝殼粉,也可以給它補充碳酸鈣。
2、如何預防雞下軟蛋
(1)想預防雞下軟蛋,需要根據雞齡、品種、類型和體重等,給雞喂全價混合飼料,滿足它們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
(2)同時,不能給雞喂霉變、酸敗、腐爛的飼料,也不可讓它們飲用不潔、有毒的水。
(3)在飼養雞的時候,要保持雞舍空氣流通、溫濕度適宜、雞群密度合理,並需要經常打掃雞舍,保持干凈。
本文由作者上傳並發布(或網友轉載),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