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顏色深紅的崩漏屬於哪些原因
擴展閱讀
怎樣將詩歌發表在網上 2025-08-02 16:28:44
怎樣使用手機nfc功能 2025-08-02 16:22:15

顏色深紅的崩漏屬於哪些原因

發布時間: 2022-05-18 18:58:26

1. 女性月經經血崩漏的原因有哪些

經血非時暴下不止稱崩中或經崩,經血淋漓不盡稱漏下或經漏。崩與漏出血情況雖不同,但二者常交替出現,故統稱崩漏。多發生於青春期和更年期。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簡稱「功血」是最常見的月經病之一,系由內分泌失調所引起的子宮異常出血,由於診查無器質性病變,認為是功能性失調,故稱「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其臨床出血情況符合崩漏者,應依崩漏症診治。

原因崩漏常見病因有血熱、腎虛、脾虛、血瘀等,可突然發作,亦可由月經失調發展而來。

崩漏的臨床表現為,陰道出血,月經不按周期妄行,出血量多勢急或淋漓不斷。出血情況有驟然大下繼而淋漓的,也有淋漓連月不休的,或停經數月又暴下或淋漓的。其血色或鮮明,或黯淡,血質或稠粘,或清稀,或有血塊,或有臭氣。原因不同,症型不同。

①腎虛型:腎陽虛症:症見經來無期,出血量多或淋漓不盡,色淡質清,畏寒肢冷,面色晦暗,腰腿酸軟,小便清長,舌質淡,苔薄白。

腎陰虛症:症見經亂無期,出血淋漓不盡或量多,色鮮紅,質稍稠,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或心煩,舌質偏紅,苔少或無苔。

②脾虛:症見經血非時而至,崩中繼而淋漓,血色淡而質薄,氣短神疲,面色白,或面浮肢腫,手足不溫,或飲食不佳,舌質淡,苔薄白。

③血熱型:虛熱症:症見經血非時突然而下,量多勢急或量少淋漓,血色鮮紅而質稠,心煩潮熱,或小便黃少,或大便干結,舌紅,苔薄黃。

實熱症:症見經血非時忽然大下,或淋漓日久不凈,色深紅,質稠,口渴煩熱,或有發熱,小便黃或大便干結,舌紅,苔黃或黃膩。

④血瘀型:經血非時而下,時下時止,或淋漓不凈,或停閉日久又突然崩中下血,繼而淋漓不斷,色紫黑有塊,小腹疼痛或脹痛,舌質紫黯,苔薄白。

治療可選擇西醫、中醫及輔助療法。

2. 大姨媽顏色是深紅色,是什麼原因

你好,月經顏色偏黑可能與炎症有關。其實,每個月都要來的月經血就是體內血管中所流動的血,應該是鮮紅的。但由於經血混雜了脫落的子宮內膜碎片、子宮頸粘液和陰道上皮細胞,所以看上去顏色發暗,不像皮膚破損所流出的血那麼鮮紅,並且在月經血中還摻雜著一些小薄碎片。特別是有一部分人月經血比較少,在子宮陰道停留的時間一長,顏色就更加發暗。所以,在注意月經血顏色的同時,還要注意月經周期、月經持續的時間、月經量以及自己本人有沒有不舒服的表現。意見建議:建議到醫院做一下簡單的婦科B超檢查是不能盲目用葯的

3. 婦女崩漏是歸脾經嗎

崩漏(metrorrhagia and metrostaxis)是指婦女非周期性子宮出血,其發病急驟,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為「崩」;病勢緩,出血量少,淋漓不絕者為「漏」。崩與漏雖出血情況不同,但在發病過程中兩者常互相轉化,如崩血量漸少,可能轉化為漏,漏勢發展又可能變為崩,故臨床多以崩漏並稱。青春期和更年期婦女多見。
崩漏以無周期性的陰道出血為辨證要點,臨證時結合出血的量、色、質變化和全身證候辨明寒、熱、虛、實。治療應根據病情的緩急輕重、出血的久暫,採用「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靈活運用塞流、澄源、復舊三法。
塞流即是止血。崩漏以失血為主,止血乃是治療本病的當務之急。具體運用止血方法時,還要注意崩與漏的不同點。治崩宜固攝升提,不宜辛溫行血,以免失血過多導致陰竭陽脫;治漏宜養血行氣,不可偏於固澀,以免血止成瘀。塞流之葯可酌用十灰散、雲南白葯、紫地寧血散等。
澄源即是求因治本。崩漏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針對引起崩漏的具體原因,採用補腎、健脾、清熱、理氣、化瘀等法,使崩漏得到根本上的治療。塞流、澄源兩法常常是同步進行的。
復舊即是調理善後。崩漏在血止之後,應理脾益腎以善其後。歷代諸家都認為崩漏之後應調理脾胃,化生氣血,使之康復。近代研究指出,補益腎氣,重建月經周期,才能使崩漏得到徹底的治療。「經水出諸腎」,腎氣盛,月事才能以時下,對青春期、育齡期的虛證患者,補腎調經則更為重要。當然復舊也需兼顧澄源。
總之,塞流、澄源、復舊有分別,又有內在聯系,必須結合具體病情靈活運用。
腎虛型
一腎陰虛證
主要證候:經血非時而下,出血量少或多,淋漓不斷,血色鮮紅,質稠,頭暈耳鳴,腰酸膝軟,手足心熱,顴赤唇紅,舌紅,苔少,脈細數。
證候分析:腎陰不足,虛火內熾,熱伏沖任,迫血妄行,故經血非時而下,出血量少或多,淋漓不斷;陰虛內熱,故血色鮮紅,質稠;腎陰不足,精血衰少,不能上榮空竅,故頭暈耳鳴;精虧血少,不能濡養外府,故腰腿酸軟;陰虛內熱,則手足心熱;虛熱上浮,則顴赤唇紅。舌紅,苔少,脈細數,也為腎陰虛之徵。
治療法則:滋腎益陰,固沖止血。
二腎陽虛證
主要證候:經血非時而下,出血量多,淋漓不盡,色淡質稀,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便清長,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脈沉弱。
證候分析:腎陽虛衰,沖任不固,血失封藏,故經亂無期,經血量多,淋漓不斷;腎陽不足,經血失於溫煦,故色淡質稀;腎陽虛衰,外府失榮,故腰痛如折,畏寒肢冷;膀胱失於溫化,故小便清長;腎陽虛不能上溫脾土,則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脈沉弱,也為腎陽不足之徵。
治療法則:溫腎助陽,固沖止血。
脾虛型
主要證候:經血非時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斷,色淡質稀,神疲體倦,氣短懶言,不思飲食,四肢不溫,或面浮肢腫,面色淡黃,舌淡胖,苔薄白,脈緩弱。
證候分析:脾氣虛陷,沖任不固,血失統攝,故經血非時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斷;脾虛氣血化源不足,故經色淡而質稀;脾虛中氣不足,故神疲體倦,氣短懶言;脾主四肢,脾虛則四肢失於溫養,故四肢不溫;脾虛中陽不振,運化失職,則不思飲食;脾失運化,水濕內停,水濕泛溢肌膚,故面浮肢腫。面色淡黃,舌淡胖,苔薄白,脈緩弱,也為脾虛之象。
治療法則:健脾益氣,固沖止血。
血熱型
主要證候:經血非時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斷,血色深紅,質稠,心煩少寐,渴喜冷飲,頭暈面赤,舌紅,苔黃,脈滑數。
證候分析:熱傷沖任,迫血妄行,故經血非時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斷;血為熱灼,故血色深紅,質稠;邪熱內熾,津液耗損,故口渴喜飲;熱擾心神,故心煩少寐;邪熱上擾,故頭暈面赤。舌紅,苔黃,脈滑數,為血熱之象。
治療法則:清熱涼血,固沖止血。
血瘀型
主要證候:經血非時而下,量多或少,淋漓不凈,血色紫黯有塊,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點,脈澀或弦澀有力。
證候分析:瘀滯沖任,血不循經,故經血非時而下,量多或少,淋漓不斷;沖任阻滯,經血運行不暢,故血色紫黯有塊,「不通則痛」,故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點,脈澀或弦澀有力,也為血瘀之徵。
治療法則:活血祛瘀,固沖止血。

6治療方法
西醫治療
⑴止血
① 孕酮類葯物:黃體酮20mg/日,肌注3天;安宮黃體酮8—16mg/日、婦寧片4-8mg/日或婦康片2.5-5.Omg/日,共5天,口服。對閉經較久,內膜較厚者,同時並用丙酸睾丸酮,年輕者25mg/日,年長者50mg/日,肌注3-5天。適用於血色素大於6克及更年期功血患者。
② 雌激素制劑:己烯雌酚2mg,每6-8小時1次,血止後3天遞減1/3量,維持量O.5mg/日,至血止後20天。或用苯甲酸雌二醇2n氓,每6—8小時肌注1次,遞減法同上,血止後改用口服己烯雌酚。適用於急性大出血而有明顯貧血的青春期功血患者。
③ 其他止血葯物:如安絡血、止血敏、止血芳酸、維生素K等,但效果不理想,故僅作為止血的輔助措施。
⑵ 調整月經周期(血止後應用)。
①人工周期治療(見月經稀發)。
②雌孕激素聯合治療:一般用口服避孕葯,服法同避孕,適用於生育年齡而無生育要求者。
③孕激素治療:下次出血前1—2天或見血後肌注黃體酮20mg/日,共3天,或口服安宮黃體酮、婦摩片等。用於更年期功血,連用3個周期。
⑶恢復排卵功能,是治療青春期和生育期五排卵性功血的根本措施。
①克羅米酚(見月經頻發)。
②三苯氧胺(見月經頻發)。
③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於月經周期第16-18天,每次5000-10000IU,隔日肌拄1次,共2次。
④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於月經中期連續脈沖式給葯,每天5mg,共3天。
⑷ 誘導閉經:對更年期及老年婦女用甲基睾丸素5-10mg/日,或棉酚類葯抑制子宮內膜,使月經漸少直至閉經。
⑸子宮切除術:用於保守治療無效及無需生育的重症患者。
中醫治療
基本治療
⑴ 實證
治法行氣散寒,通經止痛。以足太陰經及任脈穴為主.
主穴三陰交 中極次髎
配穴 寒凝者,加歸來,地機;氣滯者,加太沖;腹脹者,加天樞,氣穴;脅痛者,加陽陵泉,光明;胸悶者,加內關。
操作毫針瀉法,寒邪甚者可用艾灸.
方義三陰交為足三陰經交會穴,可通經而止痛。中極為任脈穴位,可通調沖任之氣,散寒行氣.次髎為治療痛經的經驗穴。
⑵ 虛證
治法調補氣血,溫養沖任.以足太陰,足陽明經穴為主。
主穴 三陰交足三里氣海
配穴氣血虧虛者.加脾俞,胃俞;肝腎不足者,加太溪,肝俞,腎俞;頭暈耳鳴者,加懸鍾。
操作 毫刺補法,可加用灸法.
方義三陰交為肝脾腎三經之交會穴,可以健脾益氣,調補肝腎,肝脾腎精血充盈,胞脈得養,沖任自調。足三里補益氣血.氣海為任脈穴,可暖下焦,溫養沖任。
其他治療
⑴ 耳針法 選內生殖器,交感,皮質下,內分泌,神門,肝,腎,腹.每次選2~4穴,在所選的穴位處尋找敏感點,快速捻轉數分鍾,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針20—30分鍾。也可用埋針或埋丸法.
⑵ 皮內針法選氣海,阿是穴,地機,三陰交。消毒穴位後,取撳釘型或麥粒型皮內針刺人,外用膠布固定,埋入2天後取出.
⑶ 皮膚針法 選下腹部任脈,腎經,胃經,脾經,腰骶部督脈,膀胱經,夾脊穴。消毒後,腹部從肚臍向下叩刺到恥骨聯合,腰骶部從腰椎到骶椎,先上後下,先中央後兩旁,以所叩部位出現潮紅為度,每次叩刺10-15分鍾,以痛止,腹部舒適為度.
⑷ 穴位注射法選中極,關元,次髎,關元俞。用2%普魯卡因或當歸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入葯液2毫升,隔日1次.
中葯驗方
[1] 地榆炭30克,仙鶴草30克,側柏炭15克,金剛藤15克,女貞子15克,旱蓮草20克,生黃芪15克,杜仲10克,桑寄生20克,續斷15克,白及15克,炙甘草10克。

7預防辦法
⑴ 注意身體保健。要增加營養,多吃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以及蔬菜和水果。在生活上勞逸結線路,不參加重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睡眠要充足,精神愉快,不要在思想上產生不必要的壓力。這對功血崩漏的防治很有效。
⑵ 應用葯物進行止血。葯物止血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使子宮內膜脫落干凈,可注射黃體酮;一種是使子宮內膜生長,可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再用些止血葯物,如雲南白葯、安絡血、維生素k、止血芳酸和止血敏等,一般都可以達到治療功血崩漏的目的。
⑶ 恢復卵巢功能,調節月經周期。一般連續服用已烯雌酚等葯物,每天0.5-1克,連用20天,用葯最後5天增加註射黃體酮每天20毫克。一般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合理治療,可以很快痊癒。對於有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在排卵前期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可望調節月經周期。
以上就是一些預防功血崩漏的方法,大家可以仔細研讀,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降低功血崩漏的發病率。從根源上杜絕它的發生。

4. 經期里中的漏是說明什麼呢!

崩漏是婦女非行經期間陰道出血的總稱。臨床以陰道出血為其主要表現。來勢急,出血量多的稱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斷的稱漏。現代醫學的功能性子宮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腫瘤等所出現的陰道出血,皆屬崩漏范疇。 以陰道大量出血或持續下血、淋漓不斷為主要表現的婦科中醫重證。一般以來勢急、出血量多者為崩;出血量少,淋漓不凈者為漏。崩漏多由素體陽盛,或感受熱邪,或肝鬱化火,陰虛精虧,虛熱內擾,血熱妄行;素體脾虛,飲食勞倦,損傷脾氣,統攝無權;情志不舒,或感受寒濕,瘀血凝滯,血不循經;早婚早育、多產房勞、久病傷腎,封藏不固等引起。常見證型有 :① 陰虛血熱型崩漏。證見經來無期,淋漓不斷或驟然量多,血色深紅,潮熱,口乾咽燥,手足心熱,或失眠,煩躁,舌紅苔黃,脈細數。治宜養陰清熱,涼血固經,方用清熱固經湯等。②肝鬱血熱型崩漏。證見經亂無期,時漏時崩,色深紅質稠,煩躁易怒,乳脹,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清熱開郁止血,方用丹梔逍遙丸等。③脾虛氣陷型崩漏。證見忽然崩下或淋漓不斷,血色淡質稀,面色不華,氣短無力 ,食少胸悶 ,心悸,或便溏,舌淡,脈虛弱。治宜補氣攝血,方用固本止崩湯、歸脾湯等。④血瘀阻滯型崩漏 。 證見經血淋漓不斷或突然下血量多 ,血色紫暗有塊,小腹疼痛拒按,瘀塊排出痛減,舌暗紅有瘀點,脈沉澀。治宜活血祛瘀,止血,方用桃紅四物湯等。⑤腎虛不固型崩漏。證見出血量少,淋漓不止,或突然下血量多,色淡紅或紫暗,腰脊酸軟 ,小腹空墜 ,或失眠盜汗 ,煩熱,或畏寒,便溏,舌紅或淡,脈細數或沉弱。

5. 崩漏產生的原因及表現是什麼

經血非時暴下不止稱崩中或經崩,經血淋漓不盡稱漏下或經漏。崩與漏出血情況雖不同,但二者常交替出現,故統稱崩漏。多發生於青春期和更年期。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簡稱「功血」是最常見的月經病之一,系由內分泌失調所引起的子宮異常出血,由於診查無器質性病變,認為是功能性失調,故稱「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其臨床出血情況符合崩漏者,應依崩漏症診治。

崩漏的臨床表現為,陰道出血,月經不按周期妄行,出血量多勢急或淋漓不斷。出血情況有驟然大下繼而淋漓的,也有淋漓連月不休的,或停經數月又暴下或淋漓的。其血色或鮮明,或黯淡,血質或稠粘,或清稀,或有血塊,或有臭氣。原因不同,症型不同。

腎虛型:腎陽虛症:症見經來無期,出血量多或淋漓不盡,色淡質清,畏寒肢冷,面色晦暗,腰腿酸軟,小便清長,舌質淡,苔薄白。

腎陰虛症:症見經亂無期,出血淋漓不盡或量多,色鮮紅,質稍稠,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或心煩,舌質偏紅,苔少或無苔。

脾虛:症見經血非時而至,崩中繼而淋漓,血色淡而質薄,氣短神疲,面色白,或面浮肢腫,手足不溫,或飲食不佳,舌質淡,苔薄白。

血熱型:虛熱症:症見經血非時突然而下,量多勢急或量少淋漓,血色鮮紅而質稠,心煩潮熱,或小便黃少,或大便干結,舌紅,苔薄黃。

實熱症:症見經血非時忽然大下,或淋漓日久不凈,色深紅,質稠,口渴煩熱,或有發熱,小便黃或大便干結,舌紅,苔黃或黃膩。

血淤型:經血非時而下,時下時止,或淋漓不凈,或停閉日久又突然崩中下血,繼而淋漓不斷,色紫黑有塊,小腹疼痛或脹痛,舌質紫黯,苔薄白。

6. 我媽媽崩漏,求各位幫忙拉

崩漏是中醫名詞,是指經血非時暴下不止,或淋漓不盡,前者稱崩中或經崩,後者稱漏下或經漏。《諸病源候論》雲:「非時而下淋漓不斷,謂之漏下。」「忽然漏下,謂之崩中,屬經亂之甚也」。崩與漏義雖有異,但「崩為漏之甚,漏為崩之漸」,且在疾病演變過程中,二者常相轉化,故臨床上概稱崩漏。

本病主要分為4種類型:

(1)血熱型:

①虛熱:經血非時而下,量少淋漓,或量多勢急,色鮮紅而質稠。伴心煩潮熱、溲赤便秘、苔薄黃、脈細數;

②實熱:經血非時驟然大下,或淋漓不止忽又增多,色鮮紅或深紅,質稠或有血塊,口渴煩熱,發燒,下腹作痛,搜黃便於,舌苔黃或黃膩,脈洪數。

(2)腎虛型:

①腎陽虛:經來無期,量多或淋漓不凈,色淡質清。畏寒肢冷,面色晦暗,腰腿酸軟,小便清長,舌淡苔薄白,脈沉細。

②腎陰虛:經亂無期,出血淋漓不凈或量多,色鮮紅質稠。頭暈耳鳴,腰酸肢乏,虛煩不眠,舌紅苔少,脈細軟。

(3)脾虛型:經血非時而下,崩中繼而淋漓,血色淡而質薄。氣短神疲,面浮肢冷,皖悶納呆,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4)血瘀型:經血非時而下,時下時止,或淋漓不凈,或停閉日久又驟然崩中下血,繼而淋漓不斷,色紫黑有塊。小腹疼痛,舌質紫黯,苔薄白,脈澀。
崩漏是月經量嚴重失常的一類月經病,致病原因多,病機復雜,發病過程常因果相干,氣血同病,多臟受累,故崩漏常反復難愈。就病之新久而言,「暴崩者,其來驟,其治亦易;久崩者,其患深,其治亦難」。《女科證治約旨》雲:崩漏「崩中者,勢急症危,漏下者,勢緩症重,其實皆屬危重之候」。臨床上崩漏以虛證見多,若病情嚴重,或失治遷延,常會出現一些嚴重的並發症,甚至危及生命。主要並發症有:

(1)貧血:崩漏失血過多,就會出現面色蒼白、唇色淡 白、頭暈目眩、精神倦怠、氣短無力、心悸怔仲、失眠多夢、脈象細弱等一系列貧血徵象。

(2)虛脫:崩漏病起,如來勢猛,出血量多,崩下不止, 常可引起虛脫,出現神昏面白、四肢冰冷、汗出淋漓、氣短 喘促、脈浮大無根或沉伏不見的危重證候,如不及時搶救,則有生命危險。

(3)邪毒感染:表現為下腹疼痛拒按,腰痛,帶下稠粘, 色黃氣穢或五色並見,伴有煩躁口渴,小便黃,大便於,舌苔黃膩,脈象細滑等。
中醫治療本病有著豐富的經驗,古代醫家提出要以塞流、澄源、復舊為治療大法。取得了很好的療效。所謂塞流,即為止血,中成葯可選用補中益氣九合荷葉丸、固經丸治療。
湯葯可選用經驗方:
生黃芪15g 黨 參10g 白 術10g 升 麻9g
柴 胡9g 當 歸10g 棕櫚炭10g 女貞子10g
旱蓮草10g 三七粉3g 陳 皮10g 仙鶴草10g
水煎服 每日2次。一般7天為一療程。

其次要澄源,即調整月經,中成葯可用婦科調經丸、烏雞白鳳丸。
湯葯可用:
當 歸10g 黃 芪10g 香 附10g 益母草10g
紅 花6g 生地黃15g 女貞子10g 旱蓮草10g
黨 參10g 白 術10g 生黃芪10g
水煎服,每日2次。

最後要復舊,即固本善後,使機體復原。中成葯可選用五子衍宗丸、六味地黃丸、金匾腎氣九治療。
湯葯可用:
女貞子10g 旱蓮草10g 杜 仲10g 川 斷10g
菟絲子10g 何首烏15g 紫河車10g 復盆子10g
黑芝麻10g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200ml。
飲食療法可選用黑芝麻(或黑大豆)150g.赤小豆30g,白扁豆30g,水煮成粥 也可磨面做餅、蒸饃,加工成面條,或將三者煮熟晾乾磨面 加糖開水沖服,3個月為1療程,療效不佳者可連服半年。另外可取豬皮1000g、黃酒250ml.紅糖280g,將豬皮切小塊,加水燉熟至肉皮爛透,汁液粘時加黃酒、紅懷調勻即可停火,冷藏備用。經常佐餐食用。時輔助治療月經量多、崩漏症。

婦女要注意經期保健,經前、經期不能人冷水中工作不宜過累或負重。尤其在經血多時,還要卧床休息,保證充足睡眠。忌性生活,保證潔具衛生。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飲食調理得當,葷素搭配,容易消化。如蛋類、豬肝、豬血、魚類 菠菜、油菜、黑木耳、紅棗等富含高蛋白及大量鐵質和微量元素,混合食用可取長補短。石榴、蓮子肉、芡實、榛子、胡桃肉、藕、龜肉等有補脾固經作用,可以適量選用輔助治療。山楂、桃子、鯊魚、蟹、灑、酒釀、辛辣等食品有活血刺激作用,不宜食用。對月經淋漓,日久不止,不要疏忽大意,不及時治療可釀成血崩急症。更年期反復崩漏,或者絕經後又見崩漏,應做進一步檢查,以排除腫瘤的可能性。崩漏經治療停止後,需鞏固一段時間,最好再經過一段時間的食療,以免病情復發。
祝早日康復

7. 醫學上講的崩漏是什麼意思(具體的)

崩漏是婦女非行經期間陰道出血的總稱。臨床以陰道出血為其主要表現。來勢急,出血量多的稱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斷的稱漏。現代醫學的功能性子宮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腫瘤等所出現的陰道出血,皆屬崩漏范疇。
以陰道大量出血或持續下血、淋漓不斷為主要表現的婦科中醫重證。一般以來勢急、出血量多者為崩;出血量少,淋漓不凈者為漏。崩漏多由素體陽盛,或感受熱邪,或肝鬱化火,陰虛精虧,虛熱內擾,血熱妄行;素體脾虛,飲食勞倦,損傷脾氣,統攝無權;情志不舒,或感受寒濕,瘀血凝滯,血不循經;早婚早育、多產房勞、久病傷腎,封藏不固等引起。常見證型有 :① 陰虛血熱型崩漏。證見經來無期,淋漓不斷或驟然量多,血色深紅,潮熱,口乾咽燥,手足心熱,或失眠,煩躁,舌紅苔黃,脈細數。治宜養陰清熱,涼血固經,方用清熱固經湯等。②肝鬱血熱型崩漏。證見經亂無期,時漏時崩,色深紅質稠,煩躁易怒,乳脹,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清熱開郁止血,方用丹梔逍遙丸等。③脾虛氣陷型崩漏。證見忽然崩下或淋漓不斷,血色淡質稀,面色不華,氣短無力 ,食少胸悶 ,心悸,或便溏,舌淡,脈虛弱。治宜補氣攝血,方用固本止崩湯、歸脾湯等。④血瘀阻滯型崩漏 。 證見經血淋漓不斷或突然下血量多 ,血色紫暗有塊,小腹疼痛拒按,瘀塊排出痛減,舌暗紅有瘀點,脈沉澀。治宜活血祛瘀,止血,方用桃紅四物湯等。⑤腎虛不固型崩漏。證見出血量少,淋漓不止,或突然下血量多,色淡紅或紫暗,腰脊酸軟 ,小腹空墜 ,或失眠盜汗 ,煩熱,或畏寒,便溏,舌紅或淡,脈細數或沉弱。

8. 崩漏有哪些類型

①腎虛型:腎陽虛症:症見經來無期,出血量多或淋漓不盡,色淡質清,畏寒肢冷,面色晦暗,腰腿酸軟,小便清長,舌質淡,苔薄白。

腎陰虛症:症見經亂無期,出血淋漓不盡或量多,色鮮紅,質稍稠,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或心煩,舌質偏紅,苔少或無苔。

②脾虛:症見經血非時而至,崩中繼而淋漓,血色淡而質薄,氣短神疲,面色白,或面浮肢腫,手足不溫,或飲食不佳,舌質淡,苔薄白。

③血熱型:虛熱症:症見經血非時突然而下,量多勢急或量少淋漓,血色鮮紅而質稠,心煩潮熱,或小便黃少,或大便干結,舌紅,苔薄黃。

實熱症:症見經血非時忽然大下,或淋漓日久不凈,色深紅,質稠,口渴煩熱,或有發熱,小便黃或大便干結,舌紅,苔黃或黃膩。

④血瘀型:經血非時而下,時下時止,或淋漓不凈,或停閉日久又突然崩中下血,繼而淋漓不斷,色紫黑有塊,小腹疼痛或脹痛,舌質紫黯,苔薄白。

治療可選擇西醫、中醫及輔助療法。

9. 崩漏什麼意思

崩漏是婦女非行經期間陰道出血的總稱。臨床以陰道出血為其主要表現。來勢急,出血量多的稱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斷的稱漏。現代醫學的功能性子宮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腫瘤等所出現的陰道出血,皆屬崩漏范疇。
以陰道大量出血或持續下血、淋漓不斷為主要表現的婦科中醫重證。一般以來勢急、出血量多者為崩;出血量少,淋漓不凈者為漏。崩漏多由素體陽盛,或感受熱邪,或肝鬱化火,陰虛精虧,虛熱內擾,血熱妄行;素體脾虛,飲食勞倦,損傷脾氣,統攝無權;情志不舒,或感受寒濕,瘀血凝滯,血不循經;早婚早育、多產房勞、久病傷腎,封藏不固等引起。常見證型有 :① 陰虛血熱型崩漏。證見經來無期,淋漓不斷或驟然量多,血色深紅,潮熱,口乾咽燥,手足心熱,或失眠,煩躁,舌紅苔黃,脈細數。治宜養陰清熱,涼血固經,方用清熱固經湯等。②肝鬱血熱型崩漏。證見經亂無期,時漏時崩,色深紅質稠,煩躁易怒,乳脹,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清熱開郁止血,方用丹梔逍遙丸等。③脾虛氣陷型崩漏。證見忽然崩下或淋漓不斷,血色淡質稀,面色不華,氣短無力 ,食少胸悶 ,心悸,或便溏,舌淡,脈虛弱。治宜補氣攝血,方用固本止崩湯、歸脾湯等。④血瘀阻滯型崩漏 。 證見經血淋漓不斷或突然下血量多 ,血色紫暗有塊,小腹疼痛拒按,瘀塊排出痛減,舌暗紅有瘀點,脈沉澀。治宜活血祛瘀,止血,方用桃紅四物湯等。⑤腎虛不固型崩漏。證見出血量少,淋漓不止,或突然下血量多,色淡紅或紫暗,腰脊酸軟 ,小腹空墜 ,或失眠盜汗 ,煩熱,或畏寒,便溏,舌紅或淡,脈細數或沉弱。
參考資料:http://www.chinaguoyi.com/yinanbingjianyao/fuchan/200411/200411050848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