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煙供儀軌中煙如何製作
一、煙供是把很多物品和食品進行一定比例的粉末製作、調配後進行煙熏式燃燒。煙供粉的製作方法如下:
(一)原材料主要有以下幾類:
1、香料:人參須30g、肉豆蔻 20g、白豆蔻20g、竹黃20g、冰片20g、香葉20g、草果20g、丁香10g、紅花10g ;
2、三乳:酥油50g、奶粉200g、乳酪干(乳酪干)30g ;
3、三甜:冰糖粉50g(白糖粉50g)、紅糖粉50g、蜂蜜30g(建議蜂蜜製品)
4、主食:白麵粉1000g、小米200g(研粉)、黃豆200g(研粉)、糙米200g(炒香研粉)、玉米粉200g、糯米粉200g
5、助燃與熏香:黃金檀粉1000g、印度紅肉檀香粉250g。
(二)製作步驟:
1、用鍋將白麵粉或玉米粉等主食炒熟;
2、把三乳加裡面和麵粉攪拌均勻;
3、把各種香料粉碎加進去;
4、把三甜粉碎和麵粉攪拌均勻;
(三)說明:以上原材料和重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根據自己時間情況調整,沒有標准法本。只要是人類能吃的穀物,人類能聞的天然香料都可以用於煙供食材。製作煙供食材,關鍵是慈悲的心,決定作出好的煙供食材用於上供下施。另,現在網上有很多成品,如果沒有時間製作可以買現成做好的。
二、煙供和火供都是點燃煙供粉利益鬼神,其主要區別是,
1、煙供供的是煙,火供供的是火;
2、煙供一般是個人儀軌,個人發心;火供是集體儀軌,由具有一定資格的師傅主持,集體發心。
3、煙供和火供的供養對象有四:(1)諸佛、菩薩、本尊;(2)護法及高靈力的天神;(3)六道有情眾生;(4)諸鬼魂及餓鬼道。但火供側重於前兩者,也叫「上供」,煙供側重於後兩者,也叫「下施」。
三、煙供和火供就是施食,但其相對簡單的施食來說更加庄嚴,儀軌更加完整。
⑵ 我是一個種烤煙的烤農,請問有什麼葯能讓烘烤出來的煙顏色好看些嗎
生產出優質的烤煙,最主要的是三個問題,一是煙葉品種,二是采葉時機,三是烤煙工藝。
品種推薦:紅花大金元、K326、NC297、雲煙85,不同品種對土壤的適應能力不同,初期你可試種,選擇1一2個品種定種。
烤煙生產過程大致可分為育苗、大田生長和煙葉烘烤三個階段。
烘烤的好壞直接影響烤煙的品種及生產效益。
煙葉烘烤是反映和決定烤煙品質和生產效益的關鍵的環節之一。
它涉及到煙葉採收質量、烤房設備、烘烤工藝和實踐經驗等眾多因素的有機配合。
所以說煙草的烘烤是一個涉及多類知識的系統的工程並不過分。
一、密集型高效能烤房
隨著烤煙生產理念和技術不斷發展和創新,沿用多年的自然排濕式傳統烤房逐步被改造和替代。近年來,在國家各級煙草管理部門的技術引導和資金扶植下,一些智能化,密集型的高效能的烤房得到迅速發展,並顯示了獨有的優勢。新型烤房和與其配套的新技術的到出現,把煙草生產帶入智能化、規模化和專業化的一個新領域。初顯了煙草生產並入現代化農業生產模式的端倪。
我們以普遍使用的密集型高效能烤房為例,簡單介紹一下它的結構和工作過程。
1、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這種密集型高效能烤房主要由裝煙室、加熱室和熱風循環控制系統三個部分組成:裝煙室採用雙門結構,容積約為70~90立方米。室內兩側牆壁上有三趟搭放煙桿的溝槽,中間設搭煙架。這些小窗口是觀察窗,這里設兩個排濕通道,中間的是熱風循環通道。兩側牆壁上還有兩個備用的排濕口。這里是加熱室,下面是加熱爐,爐上邊六根鐵管是換熱器,它除承擔散熱作用外還是加熱爐的煙囪。這是加熱室和裝煙室的過渡間。熱風循環控制系統由循環風機、鼓風機、數字化控制器、干球溫度計和濕球溫度計組成。干球溫度計檢測的是烤房內的溫度、濕球溫度計檢測的是烤房內的濕度,干球溫度減去濕球溫度的差值,我們這里稱為「干濕差」。
點火後燃燒爐產生的熱量經換熱器到達燃燒室頂部,換熱器散發的熱量被循環風機吸入裝煙室,而煤煙經管路直接排到爐外。在循環風機的作用下熱氣流穿過上層、中層和下層煙葉的縫隙到達裝煙室的底層,再經熱風循環通道回到加熱室進行新的加熱循環。煙葉在熱風從表面流過時被加熱烘烤。當室內溫度過高時,補風門開啟,冷空氣進入以調整室內溫度。而當室內濕度過大時,可打開排濕門降低室內濕度。在烘烤過程中,干濕球溫度計隨時監測著裝煙室內的溫度和濕度變化情況,並根據事先制訂的烘烤工藝,控制循環風機、鼓風機和補風門的工作狀態,從而以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等多種方式完成整個的烘烤過程。
2、密集形卧式烤房的主要特點:① 採用強制熱風循環和溫濕度自動控制。實現了烘烤過程的數據化和科學化,控溫、控濕准確性高。降低煙葉烘烤風險,有效改善了煙葉的烘烤品質。 ② 降低了烤房高度,裝煙卸煙方便,從而減輕了烘烤作業的勞動強度。③ 裝煙量大,每座烤房可裝煙4500~5000公斤,提高了生產效率。④ 燃燒和換熱效率高,降低了耗煤量。每公斤干煙耗煤成本僅為普通烤房的50~70%左右。⑤ 加熱室與裝煙室分離,可以保證煙葉和烤房的安全。
二、煙葉的成熟採收
因為煙葉的採收質量與最終的烘烤品質密切相關,所以要介紹煙葉的烘烤技術我們還要從煙葉採摘這一環節說起。
不成熟的煙葉和過熟的煙葉在烘烤中變黃和失水速度與正常成熟的煙葉差異較大,極易烤青、考黑或烤成雜色煙。給煙葉的質量帶來嚴重影響。因此准確的識別煙葉的成熟程度,適時採摘是煙農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
根據煙葉在煙株上的著生位置和成熟時間的差別,我們把一顆煙株上的煙葉分為:下部煙葉、中部煙葉和上部煙葉。從下部煙葉開始成熟到上部煙葉全部成熟,整個採收過程大約需要兩個月的時間。
1、下部煙葉的成熟特徵
在煙株封頂後的5~10天,就應注意採收下部煙葉了。除了從採收的時間上估算外,還要注意煙葉成熟時的兩個基本特徵:一是葉片應出現綠中泛黃的現象。但下部葉片因通風差,採光不勻等因素的影響,葉面顏色往往分布不均勻,所以要先看葉耳和葉基是否為黃綠色,再看葉尖是否開始轉黃或枯尖。二是煙葉主莖與煙株莖竿的夾角要比沒成熟的煙葉明顯增大。三看葉脈應該出現褪色或變白。四是採摘時應有清脆的斷裂聲,斷面光滑,符合這幾個條件的下部煙葉就要及時採收了。
2、中部煙葉的成熟特徵:中部煙葉一般是在封頂後的30~40天開始進入成熟期。通常是在下部葉採收完成後,停7~10天後再進行採收。成熟特徵是:葉面落黃8成左右,主脈全白發亮,支脈變白,茸毛大部分脫落,葉尖葉緣下垂。
3、上部煙葉的成熟特徵:上部煙葉要保證充分成熟後才能採收,一般是從封頂後50~60天開始。主要識別特徵是:葉面落黃9成左右,主脈支脈變白發亮,茸毛脫落,葉面皺折明顯,有時會出現明顯的成熟斑塊。為了防止烘烤後煙葉出現掛灰,頂部四到六片葉要待成熟後一次性採收。
4、採收注意事項
採摘煙葉時要掐住煙葉莖根部,上下稍用力,盡量減小採摘後留下的傷口,更不能隨意扭折,造成煙株莖皮損壞。
採下的煙葉在搬運、裝車和堆放時要避免擠壓、摩擦和日曬,要放置陰涼處。堆放時要盡量鬆散,不可太高,避免發熱燙傷。
三、編煙和裝煙
編煙和裝煙是烘烤前的兩個重要工序。合理地編煙和裝煙能保證同類煙葉所需溫度的均勻一致性。如果編煙和裝煙的疏密和部位不合理,烘烤中易出現烤糟和烤青的問題。那麼,對編煙和裝煙的要求是什麼呢?
1、編煙的技術要點
一 編煙要在編煙房或陰涼處進行,要搭架編煙不要拖地編煙,編好的煙葉要在遮蔭處懸掛。
二 是編桿前要把煙葉正確分類:一類是成熟葉,另一類是欠熟葉,還有一類是過熟葉和可利用的病斑葉。編桿時要把三種類型煙葉分別編桿,保證同桿同類。編好的不同類別的煙葉要分隔清楚不能混淆。
三是每撮的煙葉要葉背靠葉背。葉基對齊並露出煙桿頭4厘米左右,注意綁扎結實,防止脫落。煙桿兩端各留出8厘米空頭,以備搭掛用。
三是要疏密得當,要求大葉兩片一撮,小葉三片一撮,撮與撮間均勻一致。通常一點五米長的煙桿,每桿編煙50~60撮,重量約8~10公斤。重量大含水多的葉片編煙宜稀,每桿可比常規少5~10撮。葉片較小時每桿要比常規多編5~10撮。撮與撮間疏密要均勻一致,嚴禁一半密一半稀。
2、分炕裝煙的原則
根據裝煙室內的溫度差異我們把室內的空間劃分高溫區、中溫區和低溫區。我們介紹的烤房採用的是下排濕方式,上棚為高溫區,過熟的煙葉要裝在上棚。中棚屬中溫區應裝適熟的煙葉。下棚屬低溫區,欠熟的煙葉應放在下棚。這樣利用溫度的差異彌補成熟上的偏差,可使同爐的煙葉質量趨近一致。這就是我們前邊講的編煙時要分類編桿的道理所在。
裝煙時要把握的是裝煙密度要適宜,疏密一致。通常相鄰兩個煙竿的距離為8~12厘米,普通烤房改密集型烤房的裝煙竿距為12~15厘米。要確保水平和垂直方向裝煙密度均勻一致。煙竿兩端的煙葉與牆體或鄰桿煙葉要緊密接觸,不留空間,否則熱氣流就會集中流向這些空間,造成同棚煙葉受熱不均勻。
原則上,上、中、下三棚都必須裝滿煙葉,才可烘烤。但若一次采煙量不足時,寧可只裝上、中兩棚,不可稀裝下棚,如兩棚裝滿有剩餘,可在門口處搭掛,密度要疏鬆些,而且兩路要對稱。
3、裝煙時應注意的問題:① 裝煙前檢查溫度計水壺是否缺水或漏水,確認紗布頭已深入水槽中,兩個風機是否同向運轉② 裝煙室過潮和過熱時不要裝煙,過潮時應先點火驅潮,過熱時要開門降溫,待溫度和濕度正常後再裝煙。③當日採收、編桿的煙葉要當天烘烤。④ 裝滿炕後要把室內雜物及散落的葉片清理干凈,然後關閉裝煙門並封嚴以防散熱。
四、烘烤工藝
密集型烤房與普通標准化烤房的烘烤機理相通,其不同之處在於裝煙密度大和實行了強制通風。
密集型烤房的烘烤基本模式仍然是三段式烘烤工藝。對於不同素質的鮮煙,還可在基本模式基礎上靈活調整,實施應變烘烤。這樣就降低了傳統烤房烘烤中對人為因素的依賴程度,使烤煙質量變得更加穩定可靠。下面我們按烘烤過程分段介紹烘烤方法。
1、變黃階段
煙葉變黃階段要達到的目標是:葉片塌架變軟,變黃達到簧片青筋微帶青。
① 基本工藝條件
干濕球溫度。點火後,以每小時升溫1℃的速度升溫至38℃,並保持穩定,誤差不超過1℃。干濕球溫度相差2℃~3℃,誤差不超過0.5℃;穩溫時間要視煙葉變化情況而定,一般為30~72小時,當煙葉達到8成黃左右時,以平均4小時升溫l℃速度,將溫度升到42℃,干濕差由2℃升到4℃左右,並延長時間,使煙葉達到既變黃又變軟。這段穩溫時間約為8~12小時。
堅持通風 變黃階段要持續強制通風,風機先高速運轉2~4小時,然後低速連續運轉。縮小棚間溫、濕度差,促使各棚煙葉的變黃與乾燥盡可能均勻一致。
② 靈活控制的因素,靈活控制升溫速度,通常雨天煙、薄煙、過熟煙、貪青煙或處於海拔較低的煙區,升溫宜快,適當縮短38℃前的低溫階段。而旱煙、厚煙、適熟煙、處於海拔較高煙區,升溫宜慢、相應延長38℃前的低溫階段。
靈活控制干濕差 對素質不高、易於烤黑的鮮煙,應將干濕差擴大到3℃~5℃,這樣可以預防「硬變黃」現象。對素質較高、有烤青傾向的鮮煙,應縮小干濕差,保持在1℃左右,這樣可以杜絕烤青現象。
靈活控制變黃程度 對品質優良、易於烘烤的鮮煙,可提高變黃程度達9~10成黃。對素質較差、不好烘烤的鮮煙,應將變黃程度降低到7~8成黃,讓沒有變黃的青色部分留給以後定色階段較高溫度下再變黃,這樣可以預防把煙烤黑。
2、定色階段 定色階段要達到的目標是:適時適速定色,提高煙葉外觀等級質量和內在品質。要做到42℃葉片全黃,48℃葉脈全黃。在乾燥程度上要達到:50℃時葉片半干,54℃時葉片全乾。
① 工藝條件 轉火升溫。煙葉在42℃穩溫完成變黃要求之後,開始加大燒火,緩慢升溫,轉入定色階段,這個過程的轉換俗稱「轉火」。不適時轉火會出現烤黑或烤青煙現象,所以轉火時間的早或晚,升溫速度的快與慢,是定色階段關鍵環節。為了做到適時轉火升溫,煙農常採取分時段升溫方法,其操作要點是: 以平均3小時升溫1℃的速度,用12小時將溫度由42℃升至46℃,濕球要穩定地保持在38℃~39℃。再以平均2小時 升溫1℃的速度,用8小時左右時間將溫度由46℃升至50℃,濕球仍保持在38℃~39℃。 然後,以平均每小時1℃的速度升溫到54℃,濕球要穩定在39℃~40℃間。最後,在54℃左右穩溫12~20小時,確保全炕煙葉乾片定色。
連續強制通風 定色階段循環風機要持續高速運轉,保證熱量供給和濕空氣順利排除。當各層的葉片已基本乾燥後,可轉為低速運轉。
②靈活控制的因素 靈活控制升溫速度,對於變黃快的煙葉,在轉火後應快速升溫定色。對於變黃慢的煙葉要慢速升溫定色,使殘留較多的青色在轉火後,靠更高的溫度和較慢的升溫速度完成變黃和定色。靈活控制干濕差,對於素質高、烘烤潛質大的鮮煙葉,要採用相對較高的濕球溫度,確保煙葉進行充分和完善變化,實現烤黃、烤熟、烤香。比如在38℃~42℃時,干濕差可以達到3℃;42℃~50℃時,濕球穩定在39℃;50℃~54℃期間,濕球穩定在40℃左右。若鮮煙葉素質不高、不太好烤,則宜控制相對較低的濕球溫度。
3、干筋階段 干筋階段的主要目標是:確保全炕煙葉全部烤乾烤透,不出濕筋、濕片,無洇筋現象。
① 工藝條件 溫濕度控制,干球溫度以每小時1℃的速度由54℃左右升溫至68℃。其中當升溫到60℃時,要適度頓火穩溫,等全炕低溫區的煙葉完全乾片定色後再繼續升溫,當溫度達到68℃後,穩溫12~20小時。在穩溫過程中,當煙筋僅剩3厘米左右未徹底乾燥、但已干縮呈紫色時,即可停止加煤,鼓風機仍需持續運轉6小時左右才可停止工作。濕球溫度的調整方法是,自干筋期升溫開始,逐漸關小進排濕口,使濕球溫度迅速調整至41-42℃,最高不超過43℃,最低不低於41℃。直至干筋結束。減小強制通風,干筋階段初期循環風機要保持高速運轉,保證熱量供給和濕空氣順利排除。當各層葉片已基本乾燥後,可轉為低速運轉。直至爐火熄滅,烤房內溫度低於50℃後,才能關機,以防止風機電機損壞和烤房內局部過熱而損害頂棚煙葉。
4、特殊工藝措施
① 低溫定色 在烘烤返青煙時,除早轉火促殘存青色在較高溫度下完成變黃外,更應堅持在47℃時充分延長時間,並將濕球溫度保持在34℃~36℃。以較低的溫度和較強的通風使煙葉乾燥達60%以上,確保煙葉安全定色。
②濕球「前低後高」定色 烘烤身份較薄、顏色較淡的煙葉時,在干球溫度達50℃之前,濕球溫度應保持在35℃~38℃間,確保葉片乾燥達小捲筒。在干球溫度為50℃~54℃時,要採取較高的濕球溫度,約39℃~41℃。這樣不但可以順利定色,還可增進煙葉品質。
五 常見的烤壞煙現象
1、青黃煙 青黃煙是指烘烤後黃多青少,浮青、黃片青筋,青黃煙的香氣質差,刺激性和清雜氣重。青黃煙產生原因:葉片采青,成熟度不夠。採收後煙葉沒分類編桿,成熟程度差異過大。熱爐裝煙,烘烤起點溫度過高。烘烤中變黃不夠,升溫過早。轉火升溫過快,使定色前期煙葉乾燥過快。在50度前煙葉未達黃片黃筋,升溫後部分煙葉易青筋。
2、黑糟煙 烤後呈黑褐色,光澤暗淡,品質低劣的煙統稱為黑糟煙。產生的原因常有:含水較多煙葉在定色期升溫過急過猛。進風排濕面積偏小排濕不良。裝煙過密,烤房升溫性能跟不上。多數葉沒能及時定色。編裝桿時煙葉疏密不均勻。
3、掛灰 烘烤後葉面上有灰黑、灰褐、灰白、黑褐、紅褐色等雜色斑塊的煙葉都稱掛灰煙。 過熟葉、打頂過低的煙葉和留葉數少於三片的頂部煙葉容易掛灰。變黃期溫度忽高忽低。變黃期溫度過低,煙葉不失水。定色期45~46℃前升溫速度過快,常伴隨有糟煙。45~46度後升溫過快,常伴隨有蒸片。定色期至60℃前烤房溫度降低較大且時間長。干筋期降溫易形成基部掛灰,並常伴有洇莖。
以上介紹的只是煙葉烘烤的一般規律和方法。在實際生產中存在著地域、氣候、烤煙品種、烤房類型和工藝措施等多方面的差別,烘烤時許多因素都要因地制宜,合理調整。這就需要農民朋友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不斷總結經驗,加深對煙葉烘烤特性的了解和把握。在煙葉烘烤的實踐中探索出一條成熟的工藝路線。
1、烘烤原則
四看四定 看鮮煙葉質量,定烘烤技術;看煙葉變化,定干濕球溫度;看干球溫度高低定燒火大小;看濕球溫度高低,定氣窗和進風洞開度大小。四嚴四靈活 烘烤技術應用同鮮煙葉基本素質相適應要嚴,具體掌握要靈活;干濕球溫度與煙葉變化相適應要嚴,各階段持續時間長短要靈活;確保干球溫度在規定范圍內要嚴,燒火大小要靈活;濕球溫度適宜且穩定要嚴,排氣窗、進風洞開度要靈活。
2、烘烤操作流程
控制變黃階段的溫度,以 36一38℃最高不超過41℃基本完成煙葉變黃,嚴格控制變黃和干葉階段的水分動態,保持相對濕度80-85%,變黃期脫水40%以上,使定色期脫水量由傳統工藝的50%左右下降到35%以下,減少在定色期集中脫水的負擔,45一47℃以前升溫速度0.33-0.75℃/小時,之後加快為0.5-1.0℃/小時,整個定色期濕球溫度控制在37-39℃,最低不少於35℃,最高不超過40℃。煙葉乾燥大捲筒後,以1.0℃/小時的速度.升溫到68℃,使煙筋徹底乾燥,濕球溫度控制在43℃以下。
3、幾類煙葉的烘烤方法
(1)正常煙葉烘烤 變黃階段 裝煙後關嚴天窗、地洞和門窗。經若干小時預變黃使葉尖變黃後,干球溫度以1℃/小時的速度升到36-38℃,濕球溫度控制在35-36℃,保持干濕差1-2℃,穩溫延長時間,42℃以前使底層煙葉變黃發軟。變黃結束時,下部葉變黃程度要達到八成黃;中上部煙葉變黃達九至十成黃,煙葉凋萎,主脈開始變軟、勾尖卷邊。
定色階段 變黃達到要求後,干球溫度以 2-3小時升至 54℃,若煙葉失水慢或煙筋變黃慢,須在45-48℃穩溫延長時間,使煙筋變黃,部分煙葉小捲筒後,再以1一2℃/小時升溫至54-55℃,穩溫至葉片完全乾燥。隨干球溫度上升,濕球溫度同步上升且穩定在38-40℃。此階段煙葉變化要求為:50℃以前使中上層煙葉充分變黃發軟,達到黃片黃筋,54C穩溫到煙葉大捲筒。
干筋階段 以1.0℃/小時的速度由55℃升溫到68℃,最高不超過70℃,直至煙葉完全乾燥。濕球溫度穩定在40-42℃至烘烤結束。達到全部煙葉充分乾燥。
(2)含水量多的煙葉(含水量多的煙葉系由成熟期雨水偏多的情況所形成)
變黃階段 點火時,關閉門窗,適當開啟天窗,干球溫度以1℃/小時升至38℃,在38-40℃穩溫延長時間,再以1℃/小時升至42-43℃穩定使煙葉變化達到要求。濕球溫度同步上升,保持干濕差3℃左右。煙葉變化的標準是:在38—40℃使底棚煙葉變黃四至五成黃,葉片發軟,42一43℃達七成黃,主脈變軟。
定色階段干球溫度以2一3小時1℃升至45℃,在45-48℃穩溫延長,直至烤房內煙葉全部變黃,乾燥達小捲筒,再以 0.5一I℃/小時升至54-55℃,穩溫至葉片乾燥大捲筒。干球溫度50℃以前濕球溫度穩定在36-38℃,50℃以後濕球溫度再逐漸增加1℃。乾燥階段同正常煙葉烘烤。
(3)含水量少的煙葉(系生長和成熟期間天氣長期乾旱所形成)
變黃階段 點火時,關嚴門窗、天窗、地洞。干球溫度以 l-2小時I℃升至34-36℃,穩溫使底棚煙葉葉尖變黃後,再以I℃/小時升至38-40℃,穩溫使底棚煙葉變黃九至十成黃,主脈變軟。干濕差1℃左右,溫度差偏大時加水補濕。
定色階段 以1℃/小時升溫至 45℃,在 45-48℃穩溫延長時間,使中上層煙葉充分發黃發軟,然後以1-3小時1℃升溫54一55℃,穩溫達煙葉大捲筒。濕球溫度穩定在38一40℃。乾燥階段同正常煙葉。
4、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l)升溫和穩溫是個相對的的概念,某段時間內溫度在2℃內上下波動是正常的,對煙葉質量沒有明顯的負效應。溫度指標要求升溫0.5℃/小時,實際是表示一小時內溫度動態上升0.5℃。
(2)在定色期,不能按照操作指標機械地通過燒小火、關小天窗來達到煙葉變化目標,必須主動燒火火、開大天窗來能動控制溫、濕度,以保證烘烤的成功。
(3)烘烤各階段的各個指標是相對而定的,具體操作中,根據煙葉變化的實際情況可隨時進行調整。如下表設有4個溫度檢查點,若某一點上為未達到煙葉變黃或乾燥要求,可通過調整烘烤時間和開閉天窗來實現目標。
(4)烘烤時干濕球溫度計掛在烤房底棚,干球溫度和濕球溫度的應用均以底棚為准。
5、回潮和堆放
(1)回潮 藉助傍晚至凌晨外界較高的相對濕度,打開烤房的天窗、地洞、房門,使煙葉吸收空氣中的水汽,或將煙葉出房放置於地面使其回潮。
(2)堆放 堆放地點要乾燥,不受陽光直射,遠離化肥、農葯等有異味物質;以煙垛形式堆放,煙垛高度不超過1.5米,長寬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不同部位、質量的煙葉分開堆放,堆放時葉尖向里,葉基向外,疊放整齊,個別濕筋或溫片煙葉必需剔除,堆好後用塑料薄膜、麻布等蓋嚴,並覆蓋遮光物,防止煙葉褪色;定期檢查,防止溫度過高、濕度過大造成煙葉霉爛變質。
⑶ 如何做煙供
居士問:有人說,每天做煙供、施食,如果不能讓給這些眾生滿意的話,會給自己帶來麻煩,這個說法對嗎?
煙供、施食怎麼做才是如法的? 每個人都能做煙供、施食嗎?
智渡法師答:1、「煙供」、「施食」是兩種修法,「煙供」又稱「燒煙煙」即《燒香供養法》,「施食」即《蒙生施食儀》。
2、得到具傳承上師傳授「煙供」與「施食」法者均可修習此二法。
3、「煙供」是供養以寶生佛等四如來為代表的十方諸佛,諸佛加持後、下施眾生,尤其是處中陰身者,令得聞香而解脫;「施食」則是布施餓鬼等鬼道眾生。無論「煙供」或「施食」只要按照上師所傳授的方法而修習,眾生不滿意無有是處。
4、要使修者如法,前提是傳授者具此傳承,修習者如法求學。
⑷ 關於煙供的一些疑問
至於」桑「和」束「的具體差別,我想只有具體請教傳法師父(上師)才能得到專業系統的答復。這兩個詞彙太專業,沒有確切傳承,可能網羅間的解說未免差異。
我個人理解,您的憂慮或許就來源於」傳承的模糊「,也就是得到的開示不夠具體(或者理解不夠透徹),以及材料來源也不夠透徹。當然,這里並非指您的材料有問題或者傳法師父所傳儀軌有問題。而是說,對於您來說這兩者把握都不是很有信心,還是有疑慮之處。
對此,我想能夠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求得」確切來源的材料「及」儀軌「。由此所有疑慮都會打消。您說得沒錯,網上的解說確實不易清楚理解。
對於運行」煙供「而言,個人意見,最好是」材料(煙供粉)「以及」儀軌「都是同一出處,有確切的師父(上師)開許傳承,這樣更為有依據,信心也會充實。
由於不能發」疑似廣告「。所以相關訊息不能發布,如需幫助可以網路私信。不求您採納此回答,僅提供幫助信息...
⑸ 煙葉烘烤技術
按烘烤過程分段介紹烘烤方法:
1、變黃階段
煙葉變黃階段要達到的目標是:葉片塌架變軟,變黃達到簧片青筋微帶青。
①基本工藝條件
干濕球溫度。點火後,以每小時升溫1℃的速度升溫至38℃,並保持穩定,誤差不超過1℃。干濕球溫度相差2℃~3℃,誤差不超過0.5℃;穩溫時間要視煙葉變化情況而定,一般為30~72小時,當煙葉達到8成黃左右時,以平均4小時升溫l℃速度,將溫度升到42℃,干濕差由2℃升到4℃左右,並延長時間,使煙葉達到既變黃又變軟。這段穩溫時間約為8~12小時。
堅持通風變黃階段要持續強制通風,風機先高速運轉2~4小時,然後低速連續運轉。縮小棚間溫、濕度差,促使各棚煙葉的變黃與乾燥盡可能均勻一致。
②靈活控制的因素,靈活控制升溫速度,通常雨天煙、薄煙、過熟煙、貪青煙或處於海拔較低的煙區,升溫宜快,適當縮短38℃前的低溫階段。而旱煙、厚煙、適熟煙、處於海拔較高煙區,升溫宜慢、相應延長38℃前的低溫階段。
靈活控制干濕差對素質不高、易於烤黑的鮮煙,應將干濕差擴大到3℃~5℃,這樣可以預防「硬變黃」現象。對素質較高、有烤青傾向的鮮煙,應縮小干濕差,保持在1℃左右,這樣可以杜絕烤青現象。
靈活控制變黃程度對品質優良、易於烘烤的鮮煙,可提高變黃程度達9~10成黃。對素質較差、不好烘烤的鮮煙,應將變黃程度降低到7~8成黃,讓沒有變黃的青色部分留給以後定色階段較高溫度下再變黃,這樣可以預防把煙烤黑。
2、定色階段定色階段要達到的目標是:適時適速定色,提高煙葉外觀等級質量和內在品質。要做到42℃葉片全黃,48℃葉脈全黃。在乾燥程度上要達到:50℃時葉片半干,54℃時葉片全乾。
①工藝條件轉火升溫。煙葉在42℃穩溫完成變黃要求之後,開始加大燒火,緩慢升溫,轉入定色階段,這個過程的轉換俗稱「轉火」。不適時轉火會出現烤黑或烤青煙現象,所以轉火時間的早或晚,升溫速度的快與慢,是定色階段關鍵環節。為了做到適時轉火升溫,煙農常採取分時段升溫方法,其操作要點是:以平均3小時升溫1℃的速度,用12小時將溫度由42℃升至46℃,濕球要穩定地保持在38℃~39℃。再以平均2小時升溫1℃的速度,用8小時左右時間將溫度由46℃升至50℃,濕球仍保持在38℃~39℃。然後,以平均每小時1℃的速度升溫到54℃,濕球要穩定在39℃~40℃間。最後,在54℃左右穩溫12~20小時,確保全炕煙葉乾片定色。
連續強制通風定色階段循環風機要持續高速運轉,保證熱量供給和濕空氣順利排除。當各層的葉片已基本乾燥後,可轉為低速運轉。
②靈活控制的因素靈活控制升溫速度,對於變黃快的煙葉,在轉火後應快速升溫定色。對於變黃慢的煙葉要慢速升溫定色,使殘留較多的青色在轉火後,靠更高的溫度和較慢的升溫速度完成變黃和定色。靈活控制干濕差,對於素質高、烘烤潛質大的鮮煙葉,要採用相對較高的濕球溫度,確保煙葉進行充分和完善變化,實現烤黃、烤熟、烤香。比如在38℃~42℃時,干濕差可以達到3℃;42℃~50℃時,濕球穩定在39℃;50℃~54℃期間,濕球穩定在40℃左右。若鮮煙葉素質不高、不太好烤,則宜控制相對較低的濕球溫度。
3、干筋階段干筋階段的主要目標是:確保全炕煙葉全部烤乾烤透,不出濕筋、濕片,無洇筋現象。
①工藝條件溫濕度控制,干球溫度以每小時1℃的速度由54℃左右升溫至68℃。其中當升溫到60℃時,要適度頓火穩溫,等全炕低溫區的煙葉完全乾片定色後再繼續升溫,當溫度達到68℃後,穩溫12~20小時。在穩溫過程中,當煙筋僅剩3厘米左右未徹底乾燥、但已干縮呈紫色時,即可停止加煤,鼓風機仍需持續運轉6小時左右才可停止工作。濕球溫度的調整方法是,自干筋期升溫開始,逐漸關小進排濕口,使濕球溫度迅速調整至41-42℃,最高不超過43℃,最低不低於41℃。直至干筋結束。減小強制通風,干筋階段初期循環風機要保持高速運轉,保證熱量供給和濕空氣順利排除。當各層葉片已基本乾燥後,可轉為低速運轉。直至爐火熄滅,烤房內溫度低於50℃後,才能關機,以防止風機電機損壞和烤房內局部過熱而損害頂棚煙葉。
4、特殊工藝措施
①低溫定色在烘烤返青煙時,除早轉火促殘存青色在較高溫度下完成變黃外,更應堅持在47℃時充分延長時間,並將濕球溫度保持在34℃~36℃。以較低的溫度和較強的通風使煙葉乾燥達60%以上,確保煙葉安全定色。
②濕球「前低後高」定色烘烤身份較薄、顏色較淡的煙葉時,在干球溫度達50℃之前,濕球溫度應保持在35℃~38℃間,確保葉片乾燥達小捲筒。在干球溫度為50℃~54℃時,要採取較高的濕球溫度,約39℃~41℃。這樣不但可以順利定色,還可增進煙葉品質。
⑹ 為什麼要做煙供,有什麼儀軌,做煙供必須天天做嗎
人要吃東西進食,佛菩薩需要供奉,供養,六道的惡鬼,眾陰身這些都需要。發心做煙供能得諸佛菩薩歡喜,讓六道眾生得離解脫。這就是做煙供的功德福報。
在家自行做煙供時,可分為桑束,桑也就是說早上行煙供,以上供諸佛菩薩,束的話就是傍晚5-11點做煙供,行下施六道眾生。在做煙供的同時可默念一些咒語,具體可參考網路煙供。這樣就是做煙供的一般方式。煙供每天都可以做,發善心也是最重要。其次也要選擇純質沒有不如法的人工化學添加的煙供香粉,雪域天木自己常用,某寶熏香蜜語請過,做煙供不錯。希望您能夠採納。
⑺ 我的煙供體會,一起來探討一下
我煙供1到2年了,自己做過煙供食子,在這網上買過食子,當然自己做,買都可以,我是在他們家買的酥香寶敬佛堂,從剛開始一天都堅持不下去,到後來的穩定,到現在的每日必做,感覺有很多體會想說,在網上看到說,煙供可以和業主搞好關系,可以美容,就開始瞎搗鼓,買好煙供材料第一次就是一顆顆做好的,一次點上10顆,就開始按照儀軌煙供,第一二天,感覺心慌,做了個有感應的能給了我啟發,堅持一個月的時候,吃完飯開始煙供,把煙供盤放好,拿出去,結果手好像被人拍了一下,很快的感,盤掉了下去,感覺很邪門,但是我覺得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違緣不成??於是重新搞了個放好接著念儀軌,但是這件事堅定了我煙供的決心,因為我覺得消業障這種東西就算有感應也是夢里罷了,現實中不會太大改變,這件事情讓我相信了,因為一個星期後,我有次去喝喜酒沒有煙供,回家時候感覺腦子疼,想不出為什麼!想著太晚了,不搞煙供算了,結果更疼,想想還是做吧!自己吃了飯,有情眾生還沒吃,於是開是煙供,過了20分鍾,搞完儀軌後,突然發現頭不疼了=_=,才知道頭疼是叫我不要偷懶!!所以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都是煙供再睡覺的!煙供最大的感應是奇怪的夢,夢見自己前幾世是西藏的小男孩,結果被媽媽割了小雞雞,又或者是再集市,很多人買東西,或者檔口,大家買吃的,包子饅頭,炒粉,我最奇怪的是一次夢里喝了一碗大碗茶,最近一年有個奇特的夢,夢見我給一個不認識的女人的小孩喂東西!感覺煙供最大的感覺就是善資糧多了,能接觸很多的善知識,即使有些沒能堅持很多,但是一定程度上來說,結緣了一部分書,愣嚴咒,妙法蓮花經,僧伽吒,心經,金剛經,也都抄寫或者誦持了!煙供後來感覺研究下來感覺可能材料的不同效果會有很多不同呢!我學會煙供後,開始自己買銅的鍋子自己製作,用最好的材料,具體配方參考,四臂觀音煙供粉製作,自己做的煙供粉非標香,每次點一個那種燒烤的速燃碳,用銅勺子挖一點煙供粉放上去感覺,特別舒服!!聞著那個味道!真的有種食物的味道!例如我最近煙供會放奶粉進去,有師兄說,奶油和奶粉都是加入煙供好材料,眾生享用到了會非常舒服的,消除業障會非標快!!!!煙供施食我都感覺是非常棒的,施食我一般都是念六字大明咒加舍字再丟出去,這樣很簡單,用饅頭加持,一般人沒時間可以簡單操作!有時間還是因該按儀軌去做,才是如法!!我個人覺得用咒語加持於煙供食子香上有非常不錯大感應!我是加持地藏滅罪真言7遍!!還有不空絹索咒7遍!如意輪咒7遍,如一切事壇的大隨求心咒7遍,效果不錯!再念煙供儀軌!!
⑻ 如何自製煙供粉
所需材料:肉豆蔻、白豆蔻、石膏、紅花、草、丁香、酥油、全脂奶粉、酸奶、白糖、紅糖、蜂蜜
1、用銅鍋炒或銹鋼鍋用火熔化50克酥油炒斤麵粉稍微炒用炒久要酥油炒入麵粉
2、炒麵粉其餘三白三甜各50克混勻
3、再加入6味香葯材各10克混勻
4、放冰箱冷藏曬干收藏更易霉變
最主要還是要靠咒語佛號的加持才是最重要的。煙供粉要製作前是要先做點准備的!除了當日全天要素食,身體要沐浴,潔口,戴上口罩。製作前最好還是要念送祈請文修一段簡單的儀軌表示慎重 。
(8)怎樣讓煙烘出好顏色擴展閱讀
煙供時間:
桑:農歷十五日左右,盈滿圓月日最吉利。一般人改運除障,宜選農歷1~15日中間之吉祥日。若每天施煙供者不用擇日。閉關者每天一次,以上午至中午之間施供最適宜
訴:閉關時大多選擇黃昏時刻。一般修行人隨時皆可。若布施中陰亡者,視他生前三餐吃飯時間之習慣為主。鬼神隨時皆可,不須另擇時辰。厲魔則黃昏最適宜。
煙供之功德:
1、房間不安靜、不吉祥,熏之可驅除鬼厲。
2、著魔、內心不安、精神異常聞香迅速除魔。
3、精神萎靡、身軟無力、聞香可提神。
4、裝藏時用之。
5、修法、灌頂……等用以迎請諸佛迅速降臨。
6、可種福德、智能資糧。
⑼ 煙供的方法和步驟
煙供可以自己做,不需要有師父代或者是傳承的,不過一定要如法,儀軌要是如法的,煙供的用品也不能來源不敬,或者有很多商家製作的不夠如理,隨便用木屑之類的,沒有真正眾生需要的食物和葯物,我們既然有緣遇見佛法,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可以去搜銷量高一些的,價格不能太便宜的煙供葯供,我身邊的人用紫竹林的,用了就知道好不好,自己做了一段時間煙供之後會有感覺的,不敢說是感應,但是自己都覺得輕松很多好像幫助了很多人一樣。
如果是自己在家做的話陽台就可以了,很多人對這個都不了解,以前經常被人家誤解的,以為在搞什麼神神道道的,所以一開始盡量避開人多的時候,安靜的時候做吧,還有多迴向左鄰右舍,給他們的冤親債主,減少一些做煙供的阻礙,最後一點就是千萬不要放棄,能做煙供是大福報,很多人擔心自己施食鬼神吃不到,那豈不是白做了嗎?於是到處找感應,比如施食的時候有沒有起風啊;追求夢境,覺得我做夢了,夢里有一大堆人吃飯了,那我就施食成功了,如果沒做夢,老是擔心,老是考慮要不要繼續施食......這是一年前的我,也是很多初發心施食的同修常見的問題。
其實感應是有的,但不一定我們能夠覺察得出來(事實上也沒必要把注意力放到所謂感應上了,我們只管施食,就一定會如佛經說講的積聚大福德),有一句話怎麼說來著,「善心一起,福雖未至,禍已遠離;惡心一起,禍雖未至,福已遠離。」我們的一個起心動念或者是做了一件善事,福雖還沒到,本來要有的災禍都卻沒有了,本來做生意要虧大血本的現在不虧了,本來要丟命的現在只是擦傷了一點點......你說,這些不是感應嗎?只不過我們不能覺察而已,但上天不會虧待我們的呀,因果不會虧待我們,佛菩薩更不會虧待我們!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施食的人諸佛菩薩天仙龍神護如眼睛,不會讓我們受到傷害的,因為有我們這樣一群施食的佛子,無量的餓鬼都能夠得到利益呀,不僅是餓鬼得利益,我們自己也能夠如經上所說獲得很大的利益,我們把施食的功德迴向給累劫
⑽ 種植煙的時候,怎樣才能讓煙葉不上斑,而且還烤得好。
烤煙是一種需要養分比較全面的作物,不但需要大量的氮、磷、鉀而且還需要鎂、硼、局部補鋅、氯等元素」,長期栽種一是土壤養分的片面消耗,煙田全鉀、速效硼、交換鎂的虧缺加劇,養分供應不平衡,影響了煙株的生長發育,煙株瘦小,生產速度緩慢,煙葉產量下降,成熟度變差,烤後煙葉組織緊密,顏色灰暗,油分少,不耐貯藏,煙葉可用性下降。二是連作使病原菌取食和繁殖留下了一個適宜的生態環境條件,多年連作危害煙草的病蟲源大量滋生,導致病蟲危害加劇,煙田黑脛病、根黑腐病、根結線蟲病和赤星病的發病率升高。在實行區域化種植的基礎上,必須要合理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