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提高土雞孵化率
提高土雞孵化率的方法:
(1)孵化溫度 溫度是孵化最重要的條件,只有在適宜的溫度下,才能保證胚胎正常的物質代謝和生長發育。適宜的孵化溫度為37.5—37.8℃。可採用恆溫孵化法供溫:即1—19天為37.8℃;20—21天為37.5℃。要求孵化室內的溫度為22—26℃。如果室溫較低並無法提高時,則應提高孵化溫度0.5—0.7℃;如果室溫較高又無法降低時,則應降低孵化溫度0.2—0.6℃。在孵化前要試溫和調溫,使孵化器內各部的溫度均勻並達到標准;孵化中應經常檢查孵化 情況,以便及時調整。
採用分批入孵時,應將新老種蛋間隔放置,可使溫度均勻。為杜絕孵化器內部出現溫差,可在孵化期間增加倒盤次數,進行調節溫度。
(2)通風換氣至關重要,特別是孵化後期,胚胎代謝增強,產熱量多,需要氧氣量大。在孵化操作時,將孵化器的進出氣孔,第1周全部關閉;7胚齡時各打開1/3;10胚齡時各打開1/2;12胚齡時各打開2/3;從孵化的第3周開始全部打開。但是,孵化室的溫度應維持在20—25℃。一般在驗蛋、轉盤之後,將進出氣孔全部關閉;待溫度回升到正常時,再將氣孔恢復到應該關、開的水平。
(3)抓住關鍵時期 1—7胚齡和18—21胚齡是孵化中的兩個關鍵時期。前期可採取種蛋入孵前預熱,關閉進出氣孔,在5—6胚齡後照蛋,提高孵化室溫度等措施。後期應降低孵 化溫度0.3—0.5℃;孵化濕度應達到65%—70%,孵化室的相對濕度為75%;加大通風量;轉盤在19胚齡進行;在1/2雛雞出殼後進行第一次揀 雛,注意雛雞出殼後的處理。
❷ 人工孵化小雞有幾種方法
1熱水缸孵化法: 用口徑一致的水缸、鋁盤各1隻和保溫用的棉被等進行孵化。將種蛋每30枚~40枚放入一小網袋,然後放入鋁盤內。水缸外用棉絮等包緊保溫,內放入50℃~70℃的溫水,水量以不會接觸放入的鋁盤底為准。將鋁盤放在水缸上,再蓋上棉被。開始入孵時缸內溫度可略高些,同時盤內邊上蛋與中間蛋溫差較大,要多進行幾次翻蛋,使蛋溫基本一致後,每4小時~6小時翻蛋1次。缸內的水一般每天換1次~2次,每次只換一部分水。孵化時可在鋁盤內放一支溫度計,以便掌握溫度變化。(此方法適用於鵪鶉)2電熱毯加熱水袋孵化法:(1)用具:電熱毯、水袋(塑料袋)、床單、棉被、攤床、溫度計。(2)攤床:先把電熱毯放在床上,然後把水袋置於電熱毯上,水袋上面加蓋床單,種蛋放在床單上,再把溫度計插入種蛋中,蓋上棉被。(3)孵化管理:①調溫。插上電源,使水袋溫度達到40℃左右。②上蛋。把消毒過的種蛋放在床單上,此時注意控制溫度,保持在38℃左右為宜。③翻蛋、涼蛋。上蛋後10小時開始翻蛋,每3小時翻蛋1次,翻蛋角度以90度為宜,直至21天後停止翻蛋。入孵1周後每天開始涼蛋1次,時間大約15分鍾,以種蛋溫度降到30~33℃後為宜,然後重新加溫。④剔蛋。入孵後第7、11天時各照蛋1次。及時剔出無精蛋、死精蛋、弱精蛋、死胚蛋。⑤等待出雛。21天後每天用溫水噴灑蛋面1次,當有部分雛雞啄殼時,可把溫度提高到39℃左右。對個別不能及時出殼的雛雞還應人工助產。3煤油燈孵化法:孵化箱用四根木柱固定在地面,箱四周是用三夾板或五夾板中間有保溫夾層(內填入棉花、木屑、塑料泡沫板等保溫材料)的側壁。箱頂用棉被等蓋上保溫。箱底鋪上10-15厘米厚的谷殼或木屑等。箱體大小為:高1米。寬1米,長1.8米。箱體前面留2扇門(35厘米×40厘米)。距地面20厘米,作為取雛用。箱內橫放4根橫桿用於放蛋盤。箱的兩側各有2條交叉並傾斜約15度、直徑約5厘米的白鐵皮管做成的煙道熱管。煤油燈點燃放在熱管下口處,使火焰抽入管內。孵化溫度可通過調節煤油燈火焰、頂蓋棉被的厚薄、箱內加熱水盤、翻蛋、涼蛋、通風等方法進行調節。濕度可通過增減箱內水盤面積、在煙管上搭濕毛巾等調節。(此方法適用鵪鶉)4炕孵化法:是適應於在北方地區採用的一種孵化法。做一土坯火炕,然後在炕床上進行孵化,方法基本上和電熱毯法相似。5機器孵化法:牧旺器械銷售全自動孵化機,機器可孵化山雞、土雞、鴨、鵝、孔雀等。機器煤電兩用,不怕停電。用戶可放孵化。 機器雙溫雙控,上面孵化,下面出雛,一機多用。雙加溫管,雙加濕管,雙開關控制加溫和加濕。供氧功能,新穎的加濕泵供氧系統,使出雛率大量提高。了解詳情,網路搜索「牧旺器械」
❸ 如何讓母雞孵蛋
您好,要想母雞抱窩(自行孵蛋),需要滿足2個條件。
1、孵蛋的雞需要是土雞,就是本地品種的土雞,現在市場上的肉雞是不會孵蛋的。
2、雞蛋必須是受精蛋,如果雞蛋未受精是不能孵出小雞的。母雞下的蛋不一定都是受精蛋,需要用特殊儀器照射或通過物理方法來檢測所下的蛋是否已受精。
滿足以上2個條件,可以嘗試以下做法讓母雞孵蛋:
①做孵化窩。
抱窩的設置可以為籮筐或木桶等,鋪上稻稈或其他透氣性能好的雜草、棉絮作為墊底,同時注意孵化窩的設定不能過高或過深。
②入孵。
將抱窩雞裝進雞籠或筐內,放在陰涼通風處或掛在涼爽而明亮的空中,孵化雞蛋一定要有舒適的環境,太過炎熱或太過潮濕都不宜孵蛋;或將雞放在淺水盆里,這樣經3~5天可醒抱。
③注意餵食。
如果母雞願意孵蛋了,隨後1~2 d要關注母雞飲食,幫忙下孵,飼喂和飲水後,幫忙上孵,幫助過1~2次後,母雞就會形成自動上、下孵窩了。在孵化過程中,要密切關注種蛋是否被踩破,如果出現破蛋要及時檢出,避免沾污其他種蛋。
(3)網上買的土雞種蛋怎樣孵化擴展閱讀:辨別雞蛋是否受精的方法:
手圈住雞蛋側面,到暗處用手電筒透過雞蛋照射雞蛋,仔細觀察雞蛋內部,如果出現黑影則為受精蛋(如下圖),沒受精的則沒有顯著特徵,呈透明狀。
常溫下,一般孵化一段時間(一周左右)後,才有可能辨別雞蛋是否受精。當孵化一周時,用手電筒照看雞蛋,有受過精的雞蛋能看到發育成型初坯的陰影。
❹ 土雞怎麼育雛最好
育雛期是養殖中比較關鍵,技術要求較高的飼養階段,了解和掌握雛雞的育雛過程,對於提高經濟效益至關重要。
❺ 自己在家怎樣用土辦法孵化土雞
土雞苗孵化率的高低,不僅關繫到土雞苗孵化生產經濟效益的好壞,而且對育雛的成活率乃至土雞的質量都有很大影響。因此,提高綠殼蛋雞苗的孵化率,是提高整個土雞生產水平和經濟效益十分重要的一環。筆者從事土雞苗孵化實踐工作多年,現就如何提高土雞苗的孵化率,結合生產實際,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土雞苗的孵化率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對於從事商品化生產的廠家來說,提高入孵種蛋的質量和施以科學的孵化技術和管理,是提高土雞苗孵化率的關鍵。下面就這兩方面進行闡述。
1.入孵種蛋的質量
一、入孵種蛋的質量標准入孵種蛋質量的好壞,是決定孵化成功與否的內因與前提。在實際生產中,入孵種蛋的質量標准大體上有四條:
①種蛋的重量。每一個土雞品種,其入孵種蛋的重量都有一定的標准,生產者應根據該品種的標准選留種蛋。測定種蛋重量可採取抽樣稱重的方法,過輕或過重的種蛋均不宜留作種用。
②種蛋的形狀。正常種蛋的形狀應是橢圓形、有大端和小端,無砂殼和畸形的蛋。種蛋形狀用肉眼即可鑒定。
③種蛋的內部品質。這是最重要的一條標准。衡量種蛋內部品質的好壞,主要是看其營養成分是否全面平衡,是否帶有病原,是否新鮮。內部品質好的種蛋應該是營養成分全面平衡,無病原和新鮮的蛋。在我國目前的實際生產中,這條標準的評定方法,除了用肉眼觀察外,主要是通過實際孵化效果和雛雞在兩周內的飼養情況來反饋檢查。此外,還可通過病原分離來檢查種蛋是否帶有病原。
④種蛋的受精率。蛋雞受精率在97%以上為正常。受精率可在孵化過程的第5天照蛋時測出。
二、提高入孵種蛋質量的主要措施介紹。
①種蛋的營養成分要全面平衡。種雞的營養是影響種蛋質量,特別是種蛋內部品質的最重要因素。只有種雞的營養成分全面平衡,才有可能獲得高質量的種蛋。種雞霜種營養成分的缺乏,常常導致種蛋相應營養成分的缺乏,這種缺乏將會影響胚胎在孵化過程中的正常發育,進而造成孵化率低下,嚴重時還會導致胚胎在孵化過程中大量死亡。在孵化過程中,由於種蛋營養缺乏而引起的反常現象主要有:1)弱胚明顯增多;2)中期胚胎大量死亡;3)後期胚胎大量死亡或雛雞不能出殼。每個蛋雞品種都有自己的營養標准,生產者按照該品種的營養標准來加以飼喂是防止種雞營養缺乏的根本保證。此外,對於較易被破壞的多種維生素,則應定期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定期在飼料中添加石灰石是減少飼養後期種雞砂殼蛋的有效辦法。
②疫病的預防。疫樹林養雞病是影響種蛋質量的重要因素。在實際生產中,由於種雞群發生疫病而導致孵化率低下的現象也時有發生。由於種雞群發生疫病而導致孵化異常的主要表現是在孵化的中期或後期大量胚胎死亡。例如,種雞群患傳染性鼻炎可導致胚胎在孵化的中期大量死亡,死亡率可達30%。影響孵化效果的常見傳染病還有葡萄球菌病和大腸桿菌病。
③其他飼養管理措施:1)蛋槽的設計。蛋槽設計的合理與否,與種蛋的破蛋率有密切關系。蛋槽設計不合理,往往會造成暗裂蛋和臟蛋增多。蛋槽設計不能忽視如下三點:(1)母雞生下的蛋能順利滾入槽中;(2)雞不能觸到槽里的蛋;(3)在槽里鋪上塑料墊網,可以減少種蛋的破損。2)撿蛋次數。及時撿蛋是減少由於蛋的碰撞而造成破裂和減少蛋的污染的有效辦法。每天至少要撿蛋5次,分別為上午2次,中午1次,下午2次。3)種蛋的挑選。每次撿蛋後,應立即進行挑選,剔除破裂蛋、畸形蛋、砂殼蛋、臟蛋和過大或過小的蛋。4)種蛋的貯存時間。種蛋的貯存時間以不超過4天為宜,最長不超過7天。種蛋的貯存的時間越長,在孵化過程中的早期死胚就越多。
2.孵化技術和管理
一、種蛋裝盤時的再次挑選種蛋的裝盤除了要按照常規的技術要求進行外,還要對種蛋進行第二次挑選。因為在第一次挑選時,由於暗裂蛋不易被發現而不能徹底剔除,在冷庫貯存之後,暗裂蛋的裂痕變得清晰而易於挑出。在實際生產中,種蛋第二次挑選時,一般尚可挑出1·5%—2·5%的暗裂蛋。
二、孵化條件
1、溫度。1—18天為37·8℃,19—21天為37·2℃。
2、翻蛋。每2小時翻蛋一次,19天後停止翻蛋。
3、通風換氣。孵化房的通風換氣以人感到舒服為宜。在廣東,採用空調設備或採取其他措施降低孵化房的室內溫度,有助於保持孵化機內溫度的恆定,從而有利於提高孵化率。
4、濕度。在廣東的4—12月份,不需對濕度加以調節,對孵化效果無明顯影響。而在1—3月份的長期高濕天氣下,如能降低孵化房的濕度,對提高孵化率可能有利。但目前尚未找到降低濕度的有效辦法。
三、孵化條件的控制在實際生產中,孵化廠除了要制訂合理的孵化條件外,在執行過程中還需要有保障措施。因此,在孵化過程中,還必須進行必要的控制,才能保證孵化條件始終保持在適宜的范圍內。
控制孵化條件的有效措施主要有:
1、孵化期間每天24小時專人值班。孵化機內溫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界溫度的影響。機內溫度偏離適宜范圍時需要及時加以調整。另外,孵化機在工作過程中,隨時都有發生故障的可能。因此,在孵化期間,每天24小時必須有人值班巡機,發現故障及時處理,這樣才能保證孵化條件在適宜的范圍內。
2、給孵化機安裝報警系統。孵化期間的停電、超溫和機內風扇故障對孵化效果都有致命的影響。在孵化機上安裝停電、超溫和機內風扇故障的報警系統,可便於值班人員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應急措施。
四、做好生產原始記錄並及時加以分析對入孵的每一批種蛋,做好生產原始記錄,並及時加以分析,可以及時發現孵化過程中雞病疑難解答網可能存在的問題,並及時加以解決。這是一項很重要的管理措施。每完成一批種蛋的孵化,應立即對各項生產原始記錄加以整理和分析。
五、做好衛生消毒工作種蛋在孵化期間是否受到污染,對雛雞的質量乃至育雛的成活率關系很大。因此,做好孵化房的衛生消毒工作很必要。孵化房的衛生消毒工作必須做到:①每完成一次種蛋裝盤、照蛋、轉盤和出雛之後,必須清洗干凈工作間用具;②每完成一批種蛋的孵化,必須清洗干凈孵化機和一切用具,並加以消毒;③孵化房的出雛間除了定期全面清洗以外,最好每天堅持吸塵,這樣才能保持出雛間的干凈;④採用電動噴霧機,每周進行一次孵化車間的全面噴霧消毒。
❻ 如何孵化小雞
人工孵小雞的方法有熱水缸孵化法、電熱毯加熱水袋孵化法和機器孵化三種。
熱水缸孵化法是用口徑一致的水缸、鋁盤各1隻和保溫用的棉被等進行孵化。
電熱毯加熱水袋孵化法是把電熱毯放在床上,然後把水袋置於電熱毯上,水袋上面加蓋床單,種蛋放在床單上,再把溫度計插入種蛋中,蓋上棉被。
機器可孵化山雞、土雞、鴨、鵝、孔雀等。小雞孵化四要點是:種雞蛋預熱入孵;控制溫度;控制濕度;通風換氣。
❼ 土雞種蛋孵化1至7日齡溫濕度
1溫度控制孵化初期,胚胎物噴代謝處於初級階段,缺乏調節能力,故需較高的溫度。孵化中期,胚胎物質代謝逐漸加強,體溫調節能力也逐漸加強,此時溫度要保持平穩。孵化後期至出殼前,胚胎已具有調節體溫的能力,加上本身新陳代謝旺盛,產生大量的體熱,此時孵化溫度還應稍低,以利於散熱。因此,孵化期應遵循前高、中平、後低的原則。孵化溫度偏高則胚胎發育快,雛雞提前出殼;溫度偏低則胚胎生長發育遲緩,出殼時間晚而拖延。據試驗,37.8℃孵化21天出雛,孵化率最高;38.5℃僅20天就出雛;39.5℃只需19天,且雛雞體重輕,孵化率低;35.5℃要延遲到24天出殼,且大多數胚胎死於殼內孵化過程中。應根據胚胎的需溫特點,人孵方式和孵化方法進行正確施溫。例如巷道式孵化器的分批入孵,採用恆溫孵化法,孵化器的溫度控制在37.8℃,出雛器的溫度為37.O~37.5℃。箱體式孵化器的整批入孵,採用變溫孵化法,1~3天孵化溫度38.0℃,4~12天為37.8℃,13~18天為37.6℃,19~21天為37.0℃,孵化室室溫控制在22~26℃。這里說的溫度均是指空氣溫度,但筆者所在孵化廠的孵化器具有測量蛋殼溫度的功能,因此是將胚胎溫度設定在37.8℃,通過監控蛋殼溫度來設定孵化器內部環境的空氣溫度,從而保障胚胎發育有良好的溫度環境。搜東東商城,有更好獸葯,治癒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