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上購物 » 嬰幼兒大便顏色怎樣算正常
擴展閱讀
手帳怎樣做才好看圖片 2025-05-16 11:34:18

嬰幼兒大便顏色怎樣算正常

發布時間: 2023-04-02 18:42:19

㈠ 新生兒正常糞便是什麼樣的

嬰兒一般出生後開始排出黏稠、墨綠色的胎糞。胎糞是由脫落的腸黏膜上皮細胞,咽下的羊水、胎毛和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分解產物膽綠素等物構成。胎糞一般在出生後2-3天排清。有的新生兒胎糞排出遲緩,會使黃疸加重。如果小兒出生後24小時內無胎糞排出,應考慮是否因消化道畸形所致。 胎糞排出後,寶寶的糞便逐漸變成黃色。由於喂養的食物的不同,大便也不一樣。母乳喂養的寶寶糞便通常為黃色、軟膏樣,均勻一致,帶有酸味。人工喂養的寶寶糞便為淡黃色或土灰色、硬膏樣,常混有灰白色的「奶瓣」,並帶有難聞的糞臭味。同樣新生兒的排便次數也受到不同喂養方法的影響。母乳喂養的寶寶大便較軟,每日2-4次或4-6次不等。而人工喂養的寶寶大便較硬,每日1-2次。 有些寶寶換下的每一塊尿布上,都沾有一點糞便。這不是什麼病,而是由於新生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尚未成熟,對肛門的控制還不完善所造成的。 小兒的糞便量減少,便中有深綠色的腸黏液,則為「飢餓糞」。它見於長期喂養不足的寶寶,只要能足量喂養,以後即可逐漸恢復正常。 怎樣觀察新生兒的大小便 1、新生兒出生24小時內排出胎糞,胎糞顏色墨綠、黏稠,沒有臭味。 2、隨後2-3天,排棕褐色的過渡便。以後就轉為正常大便了。 3、由於喂養條件不同,正常大便也有差異。 母乳喂養兒的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軟膏樣,味酸,不臭。 人工喂養兒的大便,色淡黃,均勻較硬,有臭味。 一般吃母奶的新生兒,比牛奶喂養的新生兒大便次數要多,每天4-6次。 如果母親乳頭有裂傷出血,大便可能像柏油一樣,這都屬於正常大便。 母親乳頭正常而新生兒大便是柏油便,就不是正常大便了。 大便帶鮮血,要看新生兒有沒有尿布疹、假月經、外傷、肛門裂。 如果大便稀水樣、蛋花湯樣,綠色發酸,可能因喂養不當,飢餓所致。 大便灰白可能有膽道閉鎖。 4、新生兒往往在分娩過程中,排第1次小便。 5、出生後的第1天,可能沒有尿或者排尿4-5次。以後,根據人量逐漸增加,一晝夜可達20次。 6、如果出生後48小時仍無尿,則要考慮有無泌尿系統畸形,可先喂糖水並注意觀察。 有人認為無尿與新生兒尿中有較多尿酸鹽結晶將腎小管堵塞有關。有時,有微量蛋白及尿酸鹽結晶,新生兒可排出紅色尿液,多喂水即可糾正。如果多喂水後仍不排尿,就應請醫生診治。

㈡ 兒童大便什麼顏色是正常的

1、新生兒正常大便顏色具體如下:

【胎便】

一般來說,出生後6—12小時會拉出墨綠色胎便,但是早產寶寶可能會晚一點。這種墨綠色的胎便,一般需要2—3天,隨著母乳或者配方奶的加入、胎便慢慢排清,顏色才會慢慢變淺。

【過渡大便】

在新生兒出生2—4天後,寶寶的大便顏色慢慢由墨綠色變到黃綠色,這種大便叫做「過渡大便」,這種大便表明寶寶已經開始消化最早吃到的母乳或配方奶,寶寶的腸道功能能運轉正常。當胎便排清,寶寶的大便顏色會進入金黃色的正常階段(母乳喂養的寶寶)。

【母乳喂養的大便】

如果寶寶是純母乳喂養,他的大便會是糊狀或凝乳狀,顏色是金黃色或有點兒發綠。由於母奶中含有豐富的寡糖,能夠充分地刺激腸胃蠕動,因此大部分寶寶不會有硬便的情形,也不會有明顯臭味;或呈軟膏樣,均勻一致,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母乳喂養寶寶的大便一般看起來像是芥末和乳酪混合起來的樣子,而且還可能有一些種子狀的小粒。

【人工喂養的大便】

如果是人工喂養的寶寶,大便顏色會呈土黃色,比較乾燥、粗糙一些,稍硬如硬膏,但只要不難解,不似羊便,就沒關系。如果消化沒問題,通常會是土黃或金黃色,略帶一些酸臭味,每天約1—2次。

新生兒大便顏色對照表

【奶瓣粑粑】

如果便便內有奶瓣、條狀物,很有可能是寶寶的消化道還不成熟,寶寶吃進去的乳汁來不及消化或者配方奶中脂肪過多,沒有被完全吸收,就跟著大便排出來了。

【綠色粑粑】

綠色便便是由於腸道蠕動快,膽汁來不及染色就排出,或者受涼,乳糖攝入過多或寶寶太過飢餓,鐵元素吸收不完全等造成的。

【泡沫粑粑】

泡沫便便是因為大便中有氣體,氣體怎麼來的呢?媽媽攝入過多含糖量高的食物,導致乳汁含糖量過高,媽媽餵奶換邊太勤,寶寶攝入太多前奶或者有些寶寶乳糖不耐受,奶水中糖分太多,發酵時除了有氣體產生,還有酸味產生哦。

【粘液粑粑】

粘液是腸道粘膜分泌的,具有防止異物入侵、潤滑腸道、便於大便排泄的功能。如果寶寶出現黏液便僅有數次,飲食、精神都是正常的,沒有腹痛,可能就是腸道受到一過性輕度刺激後的反應,屬於身體的自行調節,無需擔心。

【蛋花湯粑粑】

如果寶寶便便里水的含量增多,呈蛋花水樣或者水樣便,提示寶寶可能是腹瀉了。寶寶偶爾或幾次拉蛋花水樣便,媽媽可以先觀察寶寶精神狀態,如果寶寶精神狀態好,第二天便便性狀也正常了,就不必過於擔心,否則還是建議盡快就醫。

㈢ 嬰兒的大便怎樣才正常

寶寶由於年齡、飲食、排便習慣不同,每天排便的次數不同,小兒喂養方式、方法不同,大便的性質也不同。 母乳喂養的小兒,正常大便是外觀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膏狀,有一股甜酸氣味,但不臭,無明顯粘液,偶有顆粒樣奶瓣或微帶綠色,每日3—5次,有的小兒每日排便也可達6—7次,但每次量不多,性狀也好,體重照常增加,營養狀態很好,這不是病態,不需要任何處理。如果小兒原每日大便l—2次,突然變成5—6次以上,並且水分較多或含有不消化食物殘渣,就要到醫院去就診。 人工喂養的小兒,大便呈淡黃色或土黃色,質較硬,乾燥成形,往往不粘污尿布,如奶中糖多則變軟,並略帶腐敗樣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較多、正常每天排便1—2次或隔l—2天一次。隨著小兒年齡的增長、各種食物的增加,大便就逐漸與成人相同。

㈣ 正常的寶寶大便是什麼顏色

告訴你吃母奶的嬰兒大便是金黃色的,質如軟膏,不臭,酸性。如因母奶不足,加喂米、面等食物,嬰兒大便的臭氣增加,顏色變深,為暗褐色。 如加喂蔬菜後,在嬰兒大便中可能看到綠色菜屑,不是消化不良,多喂幾天就好了,不必停喂。 嬰兒大便的色質 原因及處理 大便太臭 蛋白質吃得太多,消化不良。剛從母奶換牛奶時會有...此現象。 多泡沫 糖發酵旺盛,不是毛病 呈油狀 脂肪不消化 有凝塊 奶未完全消化 呈綠色 胃腸蠕動太快,不是毛病 色太淡或淡黃近於白色, 黃膽,趕快去看醫生 嬰兒的眼睛與皮膚可能有點黃。 呈黑色 胃腸道上部分出血,去看醫生 呈紅色 胃腸道下部分出血,去看醫生 呈紅色水果凍狀 可能是腸套疊,應立即送醫院 以上資料供你參考!

㈤ 大便是大人了解寶寶身體狀況的重要途徑,嬰兒大便怎樣算正常

大便是大人了解寶寶身體狀況的重要途徑,嬰兒大便怎樣算正常?

判斷嬰兒的大便是否正常,應當主要以孩子大便的性狀來進行分析。正常嬰兒的大便主要以金黃色、棕色和稀稠狀為主,由於嬰兒的體質不同,並且喂養的方式不相同,所以排便的次數也是不相同的。有些嬰兒可能每天排便的次數在2~3次左右,有些嬰兒可能會2~3天排便一次,還有一些嬰兒可能正處於攢肚期間,數天才會排一次大便,這些現象都是比較正常的。只要孩子本身不存在腹脹、腹碰山宏痛、食慾不振、精神萎靡等一些現象,大便的性狀也比較正常,通常不需要進行過唯陵多的干預。

嬰幼兒的大便應該是質軟,成型,連續的,呈淡黃色或者棕色。正常孩子應該排2-3次大便,如果孩子兩天以上沒有排便,這種情況考慮是孩子存在上火,出現便秘情況,需要多給孩子喝白開水。如果孩子大便笑冊稀,伴有奶瓣,惡臭等不適症狀,考慮是消化不良導致的,可以給孩子服用幾天媽咪愛或者思密達,注意給寶寶腹部保暖,給孩子進餐要定時定量,切勿吃得過多,加重胃腸負擔。